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四章第五节《第二课时凸透镜成像》ppt课件

参考答案:①蜡烛可能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或焦点上; ②蜡烛可能在焦点以外,但离焦点很近; ③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可能不在同一高度。
1.物距和像距: (1)物距:物体到_光__心__的距离,用_u_表示。
(2)像距:像到_光__心__的距离,用_v_表示。
2.成像规律:
物距
u>2f u=2f f<u<2f u=f u<f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如图所示是光线A、B经透镜折射后传播的情况,虚线处放的透 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凹透镜都可以 D.无法判断
【学生自答】A 【教师点评】 不能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会聚”和“发散”是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相对比而言,光束变宽是发散,光束变窄为 会聚。 【正确答案】 B 折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而言,光束变宽,起发散作用,应为凹 透镜,故选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实验时如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提示:①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这时烛焰成的是虚像, 光屏是接收不到的; ②蜡烛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此时焦点上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 射后平行射出,不能成像; ③蜡烛虽在焦点以外,但因离焦点很近,所成的实像过大、像 距过远,移动光屏也有可能看不到蜡烛的像; ④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上不可 能出现蜡烛完整、清晰的像。
2.(2012·宜昌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 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 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蜡烛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 上,所以在光屏上将看不到像。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教案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 53 / 5/ 54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学 生 活 动 资源安排、设计意图 4.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展示几组的观察记录数据及对应的像的性质。

特别注意强调实像的判断。

师生分析:先分析成像的条件。

(1)对数据进行观察并初步分析。

(2)再通过用Excel 对数据排序转换,把物像的情况直观的显示出来。

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和分析。

通过刚才大家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到成缩小像的规律。

结论:1.u>2f ,成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物距减小,像变大,像距增大。

2. u=2f ,成倒立、等大、实像,v=2f 3. f<u<2f ,成倒立、放大、实像 ,v>2f ; 4. u=f 不成像5. v<f 成正立、放大、虚像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成像的性质。

学生观察数据并进行分析,从中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形找到规律。

并能顺利描述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分析思考、交流 学生实验:研究u<f 的成像情况。

汇报观察结果。

从数据直接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以往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分析成像本节课设计了用Excel 对数据排序转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得到结论,突破了难点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师生共同观看Flash 动画,将探究全过程进行逐一回顾;播放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练习,学案展示, 教师运用展台展示、互动回忆、回答 动态记忆 讨论、作答、交流 难点突破,学生记忆中实验,仅仅限于的几个特殊位置,通过此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 / 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预习卷学习目标:1、如何做凸透镜成像实验?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何?学习方法:1、学生通过看书知道如何做实验。

2、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得出透镜成像规律。

3、通过练习,加深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记忆。

预习步骤:一、阅读课本P69,加油站,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光心的距离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本P69,实验探究及图4—44,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用到的仪器有:光具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为了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过程5、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烛焰像,此时光屏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

6、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

7、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f<u<2f)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此时像距__________________。

8、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u=f)时,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__(填“有”“没有”)像。

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_________光线。

9、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_________(填“有”“没有”)得到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 成像第二课时PPT

科学探究凸透镜 成像第二课时PPT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成实像时,物距 越大,像距越小,像也越小。
巩固练习:
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把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使在光 屏上出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则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A.6CM B.8CM .C12CM D.18CM
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当物体从 离凸透镜1.5f处移到3f处的过程 中,像的大小和像距变化情况是 A( ) A.像变小,像距变小 B.像变小,像距变大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 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
有了阴影,光明才能更耀眼。
——海泽
学习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进一步理解虚像和实像的概念
(3)通过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重点: 1.知道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 2.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成像规律
4 、 蜡烛火焰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记录物 距、像距。
1.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利用太阳光 粗测焦距
在展示玻璃凸透镜的同时,介绍冰凸透镜和水凸透镜,并提 出问题:1、进入森林,出不准带火种外,现在看来,还有 哪些物品要引起重视?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等物品 放置、保管时要注意什么?3、在寒冷的冰山上,你有没有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 u=f ),
凸透镜成像规律
正立、放大、虚像
小于1倍焦距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像的性质 像的性质 物象位置 应用
与焦距的 与焦距的 正倒
大小
虚实
关系
关系
U<f
正立 放大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沪科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生活中的透镜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道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情况。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照相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难点:设计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方案,制作模拟照相机。

三、教学过程1.照相机①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体会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

②自制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

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模拟照相机的制作(课件)所示。

本制作所用材料比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去找,也可由教师准备。

最好每人一套。

找两个直径大小相近,长约15cm的圆纸筒(也可用硬纸板折叠成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

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

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

屏幕可以用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制作。

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

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

把模拟照相机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就能使物体在屏幕上形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

通过获得清晰像,让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

通过观察,可以知道,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对基础好的学生可用光路说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

2.投影仪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照(课件)介绍投影仪的构造。

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放大的像:把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也可用幻灯机演示。

通过演示,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有较深的印象。

我的课件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课时2

我的课件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课时2

小结: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实像异侧倒,物在二倍外,像在一二间 光路可逆性,物象位置换,远大近者小
一焦不成像,二焦等大点,不论像虚实
物近焦点大,物远焦点小。
U>2f f<v<2f 缩小 倒立 实像 U=2f V=2f 等大 倒立 实像 f<u<2f V>2f 放大 倒立 实像 U=f 不成像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凸透镜的第四条特殊光线
F
F
从物体发出的任一条光线都过像点
如何作凸透镜的任一条光线
如图作出光线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作法:
1、任意作一发光点S 2、过S 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3、过S作过光心的光线 4、过S 的任意条光线折射后都过S’
作图法研究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凸透镜成像规律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不 成 像
等于1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正立、放大、虚像小于倍焦距归纳一下物距
像距
大小 倒正 虚实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第二课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凸透镜成像》教学课件(第二课时)
第五节:科学探究:
凸透镜成像
(第二课时)课题:探究凸源自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
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为:
A是: 刻度尺 ,B是: C是: 凸透镜 ,D是:
光屏 , 烛焰 。
有关概念
物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2倍焦距:距离为焦距的两倍(从光心开始),用2f表示
FO F
2.仪器安装: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物距的范围
u>2f U=2f f<u<2f u=f u<f
物距 像距
像的 正倒
像的 能否在光屏 大小 上找到像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观看视频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 立的实像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 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把凸透镜、光屏、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使它们
的中心大致在____同__一__高__度____。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这时光屏
上成的是__倒__立____、_缩___小____的实像。
2、用凸透镜在屏上已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 的像,现用一块圆形黑板糊上凸透镜中间 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是 ( C ) A、像没有了
5、若烛焰在光屏上的位置偏高,要想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 焰向上移动,或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怎样测凸透镜的焦距?
• 利用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当u=2f 时,v=2f,像与物体等大,可以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u/2)
练习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同学们在学本节课之前, 基本掌握光的折射规律,能把简单的折射光路图补充完整;对生活中的一些凸透镜,如:放大镜、照相机等有一些感性认识;对物理探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比较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指导。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指引探究式教学 ◆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方法◆◆ 课 时◆2课时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

不同形状的透镜、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一课时一、 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

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PPT教学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PPT教学课件

到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为了得到清晰缩小的像,他应该(B) A.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也远离透镜 B.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 C.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也靠近透镜
D.让蜡烛靠近透镜,同时让光屏远离透镜
随堂训练
3.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光屏上得到倒
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
讲授新课
F
F
f
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了。
讲授新课
实验拓展
1、在实验中,你能发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什
么位置吗?
焦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在实验中,你能发现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
界点在什么位置吗?

二倍焦距是缩小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 。
讲授新课
实验思考
3.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 在如图所的a、b、c、d四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b或c 点时,屏上出现放大的像;当蜡 当把蜡烛位于______ d 烛位于_______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
找不到像。 a b
c
F
2f
d
随堂训练
2.小周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
经典
专业 用心 精品课件
只本 供课 免件 费来 交源 流于 使网 用络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导入新课
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有什
么不同呢?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出凸透镜成像 规律。(重点) 2.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倒立、大小与物体位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精品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精品教案
思考与讨论
听讲、讨论。
听见、记录
思考、听讲、记录
思考、听讲、记录
听讲、记录、思考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根据表格寻找规律,帮助记忆表格
学会画成像光路图。
理解实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
理解虚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
总结凸透镜所成规律。
巩固新知
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5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板书: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ppt12】得到凸透镜所成规律的总表,添加了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像距的大小(u>v),此时像距无限制,可能大于两倍焦距,也可能小于一倍焦距。
【ppt13、14】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ppt15】进行课堂小结
【ppt16】拓展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ppt17】布置作业。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
像与物的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2f>v>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u=f
不成像
u<f
u>v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ppt10】将实像的光路图画在一个图上面,点一下PPT,光线消失,只留下物和像,可以直观的看到,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远离凸透镜,而且像变大,得出规律。
板书: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同学们用桌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准备: 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f 并做好记录。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电筒代替平行光源。 2.指导学生将实验器材按如图所示摆放。
要求: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 调整凸透镜、蜡烛、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 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 学生思考会回答:调整物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过程中应记录哪些现象和数据。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大小, 倒立或正立,像的虚、实。 实验要求: 1.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2.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 3.多次进行测量,仔细观察,做好记录进行实验。 学生每 2 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 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 u(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 2f 和 f 之间,即 2f>u>f,重复以上操 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参考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用具 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放大镜、刻度尺、小水电筒、金鱼缸、小金 鱼 1 条、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进行猜想,引入新课 观察现象:我们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 现象? 学生观察后会回答:由于金鱼缸和水组成了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小金 鱼比实际的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后回答:不是。物体有时会放大,有时又会变小,像 还会由正立变倒立。 观察图 4-5-7,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小明一直认为,用放大镜把书上的字 放大后都是正立的。但小聪告诉他,放大镜还能使书上的字倒立呢!她还演示 给小明看,看到了如图 4-5-7 的情况。 启发学生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那么凸透镜能够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 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探究 (一)课题板书: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教科版)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
照相机能成倒立的、 像 缩小的实像。
屏幕 像
镜头(凸透镜)Βιβλιοθήκη 投影片 (物)投影仪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 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 的、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能成放大的、正立 的虚像。
归纳总结
3 课堂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分大小 3.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的范围内,观察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像 的变化
模拟实验:拖动蜡烛试一试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①当u>2 f 时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②当u=2 f 时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③当f<u<2f 时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④当u= f 时 等于1倍焦距
不成像
⑤当u<f 时
迁移训练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 D ) A.放大的像都是虚像 B.实像都是缩小的 C.倒立的像都是缩小的 D.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2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放大镜观察麦穗的情景,已知放大镜的焦 距为15 cm,则它与麦穗之间的距离应_小__于__1_5__c_m___。
4 典例分析
考点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典型例题 1
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蜡 烛、___凸__透__镜____、光屏和光具座,分别把上述物体安装在光 具座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得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 在__同__一__高__度____上。光屏的作用是承接并显示凸透镜所成的 __实__像___(填“虚像”或“实像”),光具座上的刻度尺的作用 是测量成像时的__物__距__u__和__像__距__v__的大小。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
12/11/2019
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12/11/2019
物距 u/cm
像距
像的 焦距
v/cm
f/cm
性质
倒立 放大 10
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2/11/2019
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的条件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12/11/2019
12/11/2019
想一想: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中,光屏移动到离凸透镜16cm 处,得到烛焰倒 立、缩小的像,他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A.4cm B.8cm C.12cm D.18cm
分析:本题给出的信息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说明物距应满足 u> 2f

当u>2f时,像距v应满足:

题中给出像距v =16cmf ,< v < 2f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 性质
焦距 f/cm
倒立 10 缩小 实像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2/11/2019
• 探究二:当物距小于一 倍焦距时,成像情况会 怎样?
12/11/2019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2/11/2019
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1)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距座上,即透镜在中间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一直线上且使三者在同一高 度。
12/11/2019
先用你自己设计的方法测出实验用的凸透镜
的焦距f,并记录下来。
提示:太阳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平行光都会会聚于焦点。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四章第五节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_凸透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

2. 学会使用凸透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预习凸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及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知识。

2. 实验准备:学生需准备凸透镜、光源、光屏、笔等实验器材,并熟悉实验操作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距离下物体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大小、倒正、虚实等。

4.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及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预习相关知识点,理解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成像原理。

2.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时,需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注意安全,保持实验器材的整洁。

同时,要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完成,内容要真实、准确、完整。

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步骤、结果及结论,并附上实验过程中的照片或图表等辅助材料。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际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等方面。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在批改作业后,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教师可通过个别辅导或课堂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4. 通过作业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说课课件.ppt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说课课件.ppt
说课 目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 节的内容。本节课为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学生 对生活中常见透镜及其作用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 探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它既是前面透镜知识的延 伸和升华,同时又是学习眼睛、望远镜和显微镜的 理论基础,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 理走向社会”的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 要作用。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理解深化
突破疑点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理解深化
突破疑点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
物体到凸
像的情况
透镜的距 倒立或 放大或 实像或 离/cm 正立 缩小 虚像
应用
u>2f f<u<2f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理解深化
突破疑点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利用软件 实时同屏
光屏上不能 观察到虚像理解深化ຫໍສະໝຸດ 希沃 软件突破疑点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实验探究
科学猜想 提出问题
利用软件 实时同屏
理解深化
突破疑点
规律应用 动画模拟
创设疑点
学情分析
知识 状态
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对描述像的特点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能力 状态
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第2课时)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提出猜想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有关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 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简称为物距(u) 像到透镜的距离 简称为像距(v)
2014-11-25
如何保证蜡烛的像始终能 成在光屏上?
调节蜡烛、透镜、光屏的 中心, 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物 距 u 像 的 特 点 像 距 v 应用
大小
倒正
虚实
u>2f u=2f f<u<2f u=f u<f
缩小 等大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实像 实像 实像
f<v<2f
v=2f
v>2f
放大
放大
不成像 虚像
例题讲评:
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处 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1)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的地方,可在 倒立 缩小 实 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____ 、 ___、 ____像; 大于 20cm小于40cm 像距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的地方,可在凸 放大 实 像;像 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 ____、 ___、___ 大于40cm 距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0㎝的地方,光屏 不成 正立 上 ___像,但仍能得到一个____ 、放大 ___、虚 __像;
u逐渐减小,v逐 渐增大,像逐渐 增大。但u >f,v >f,是实像。
f 2f
f 2f
1、物体靠近透镜时,像 远离 透镜,像变大
物体远离透镜时,像靠近 透镜,像 缩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缩小) 2、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成 虚 像,
在一倍焦距外成 实 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 3、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 缩小 的像, 在二倍焦距内成 放大 的像。 (二倍焦距分大小) 4、物体所成实像都是 倒立的, 所成虚像都是 正立 的。 (实倒虚正)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会有 什么现象发生呢?小明说:在屏上可能只能得到物体下半部分的像, 小华说能得到不清晰的完整的像,小林认为可以得到物体完整的像, 但亮度减弱了,谁说得对呢?三人在探究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科学 探究环节?谁的结论正确?
图像形状没有改变,得到物体完整的像, 镜的焦距在10~20厘米之间,当 物体距透镜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D) A、缩小的像 B、放大的像 C、正立的像 D、倒立的像 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 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C) A、50厘米 B、40厘米 C、30厘米 D、10厘米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 u
像 的 特 点
大小 倒正 虚实 像 距 v 应用
u>2f u=2f f<u<2f u=f u<f
缩小 等大
放大 放大
倒立 实像 倒立 实像 倒立 实像
不成像 正立 虚像
f<v<2f 照相机
v=2f
v>2f
----
幻灯机 投影仪
测焦距
----
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倒虚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第一关习题:
1、利用凸透镜能得到物体的放大、倒立的 实像,这个物体应放在 2f>U>f ,如 果要得到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物体应 在 U<f 位置。 2、一个凸透镜焦距是10厘米,将物体放在 离透镜8厘米处,成正立、放大、虚 像;将 物体放在离透镜12厘米处,成倒立、放大、实像 将物体放在离透镜30厘米处,成倒立、缩小、实像 (指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