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c684d7f2c8d376eeaeaa31c5.png)
1、南北多岛屿,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2、地势西高东低;3、海岸线较平直.墨西哥高原、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南北两端岛屿众多: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北部: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
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名。
岛上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海地岛西部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星期天、休息日”。据说哥伦布于15世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不同成因)类型: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群岛
2、位置(1)经度看:位于35oW-115 oW之间,纬度看:55oS-32 oN之间。赤道横穿北部,
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较小,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二. 地形
杜 11-02世界地理(拉丁美洲)
一、位置与范围
1、范围 拉丁美洲是一个政治地理概念,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美国以南的墨西
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南美洲●火地岛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40b34d4d15abe23482f4d9d.png)
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热带面积广大
亚马孙平原
赤道
巴西高原
南回归线
位置面积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 间。 海陆位置: 东临大西洋。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 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地球的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作用
•一些位于热带的国家,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 候比较温和的高原。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城市人口比重
拉丁美洲 60%
1500 1000 500 0 1960年 墨西哥城 1990年 圣保罗 2002年 布宜诺斯艾利斯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 • • • • • • • •
3: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原 因: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 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位于西风带的范围内, 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为该地位于南温带高海拔地区,且处于 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的阻挡 ,处于雨影区,降水稀少,因而形成温带大 陆性气候,以及温带荒漠景观。
1、农产品中,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 咖啡、甘蔗、香蕉和剑麻 巴西主要出口的农产品:咖啡、蔗糖和大豆 但 小麦 仍需要进口。 2、 铁矿、锰矿 等矿产储量丰富。
3、森林资源丰富。 4、水能资源丰富。90%的电力靠水力发电。伊泰 普水电站。
咖啡种植园
香蕉
甘蔗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雨林的破坏
分组讨论
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会产生的环境问题? a. 涵养水源的动能下降。 b.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c. 生物多样性减少。 d. 全球气候变暖。 e. 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
![高中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c7c9e93941ea76e58fa04f5.png)
部
圭高---亚马孙-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巴塔哥尼亚。
东部
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区,铁矿、水能丰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亚马孙平原:
最大,热带雨林区,人烟稀少,红 木、乌木是珍贵木材。正遭破坏。
拉丁美洲的北部 南部多岛屿
北部有西印度群岛(散 布在加勒比海上, 1200多个岛,分属十 几个国家,古巴是其 中面积最大的岛国, 盛产甘蔗);南端最大 是火地岛,和南美大 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 峡,乌斯怀亚港是世 界最南城镇,与南极 半岛隔着德雷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
西印度群岛 火地岛
填表:对比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
名称
沟通的 大洋
苏伊士
运河
印度洋 大西洋
连接的 大洲
亚洲 非洲
所属国 家
不必绕道什 么地方,缩 短多少航程
好望角,
埃及 8000-10000千米
巴拿马
太平洋
运河
大西洋
北美洲 南美洲
巴拿马 麦哲伦海 峡,14500 千米
4、湿热为主的气 候
①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小麦需要进口。 ②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③阿根廷有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大量出口小麦、羊 毛等农畜产品
拉丁美洲的国家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 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
智利
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
阿根廷
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 家 墨西哥
西3区 70°W-40°W 0°-南回归线
破环
积累知识
南美洲多瀑布,安赫尔瀑布——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 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多冰川湖。 南美洲西北部的马拉开波湖——南美洲最大湖泊。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84a9b31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2.png)
高二地理知识点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总称。
它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人口第四多的大洲。
拉丁美洲地区的地理情况非常复杂,既有高山峻岭,也有广袤的平原;既有热带雨林,也有亚热带草原。
本文将介绍拉丁美洲的主要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拉丁美洲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南临南极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它东西最长约1.5万公里,南北最宽约1.2万公里。
拉丁美洲横跨赤道,因此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寒带到热带均有涵盖。
二、主要地形1. 高山与山脉:安地斯山脉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山脉,它横贯南美大陆的西部,长度约8,500公里。
安地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之一,包含许多高峰和火山。
除此之外,墨西哥的西班牙语命名为“山脉之母”的西班牙山脉也是拉丁美洲重要的山脉之一。
2. 平原与盆地:亚马逊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盆地,位于巴西北部和秘鲁东部。
这个盆地面积约为7,000万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南美大草原也是拉丁美洲的重要平原,以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最为著名。
3. 河流和湖泊:亚马逊河是拉丁美洲最长的河流,它全长约6,400公里,流经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等国。
尼加拉瓜湖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位于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边界上。
三、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拉丁美洲有大片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亚马逊盆地、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地。
这些地区气候湿热,年降水量丰富。
2. 亚热带草原气候:阿根廷的帕米希亚草原和乌拉圭的拉普拉塔河平原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温暖潮湿,冬季凉爽干燥。
3. 高山气候:安地斯山脉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高山气候,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变得寒冷。
四、人口和城市拉丁美洲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
墨西哥城、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市是拉丁美洲的重要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资源丰富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金、铜等。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116fa784254b35eefd3490.png)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30a8d9be65ce0508763213de.png)
区域地理复习——拉丁美洲1、经纬度范围:30ºN-55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2、海陆位置:美洲中部和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墨西哥湾3、包括的范围: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南部:南美洲重要的地形:墨西哥高原、巴拿马运河、西印度群岛、圭亚那高原、奥利诺克平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脉、火地岛、、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附:巴拿马运河:在墨西哥与南美大陆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
巴拿马运河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如纽约到旧金山之间的航程可缩短14500多千米。
4、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5、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需记忆):a: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b:附近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带来了丰富的水汽。
c: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d:湿润空气向西流动中遇到安第斯山脉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e:东部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有增温加湿作用。
(2)热带草原气候:以热带草原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延伸至南回归线以北。
(3)热带沙漠分布大陆西岸南纬10-20度,秘鲁主要受该气候影响(4)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影响智利(5)南纬40以南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6)安第斯山脉为高山气候(7)山脉东侧南回归线以南狭长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8)南回归线以南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主要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1)亚马孙河(源于安第斯山,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水文特征:水量终年充沛,无明显的汛期,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11847讲解学习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11847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bf40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0.png)
二、地形
北部:
墨西哥高原
科
南部:
迪
西部:安第斯山脉勒 拉
东相间部分:布平原与高原山 系 南
地势
段
墨西哥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高原平原相 间分布(平均海拔600米)
试与北美洲的地形特征比较
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从北到南全长 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 大陆西部
C.从地形的角度看,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 敞开(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有利于 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降水;湿润气流受安 第斯山的抬升作用,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D.从洋流的角度看:东侧为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明显。
探究2: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和中美洲东北部, 虽远离赤道,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道穿过拉美,恰是陆地最宽
的部分,2/3面积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和洋流——拉美位
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
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 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三
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
开,水汽易入。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 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多雨,
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辽阔
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左右,为西 半球的最高峰。
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美洲板 块隆起抬升而成。
南美西海岸为 南极洲板块和 美洲 板块 消亡 边界, 多火山地震。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 ★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Nhomakorabea80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讲解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bd401986f1aff00bfd51e0c.png)
三、气候
湿 热 为 主 的 气 候
气候:湿热的大陆(原因: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 1.热带雨林 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2.热带草原 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3.热带沙漠 :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
(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 4. 地中海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 5. 温带海洋性 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拉丁美洲城市人口的增长
2500
2000
城市人口比重
1500
拉丁美洲 60%
1000 500
0 1960年 1990年 2002年
欧洲 70% 非洲 30% 亚洲 27%
墨西哥城 圣保罗 布宜诺斯艾利斯
虚假城市化: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
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二)、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巨嘴鸟、美洲豹
六、居民和经济 (一)人口 4.8亿,种族复杂,混血种人占多数;
拉丁美洲大多数 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混血种人
印第安居民
人口的分布
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地区 西印度群岛
气候条件 好,开发 历史较早,
巴西东南部 交通便利,
阿根廷沿海 尤其是海 运。
思考
亚马孙平原人口 分布为何稀少?
因为它们均处于信风带,风由海洋吹来, 带来了湿润的水汽;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 加上地形的抬升,地形雨丰富,从而形成了 热带雨林气候。
此外,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逼 赤道,以及太平洋沿岸气候局限在沿岸地带 又是受那些因素影响?
四、水文
四、水文:河流多,流量大 1亚马孙河:第一大河(世界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
(完整版)4、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
![(完整版)4、区域地理---拉丁美洲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c6e6adaf45b307e971973e.png)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时间:【本讲教育信息】一. 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 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二、知识结构:二. 内容讲解:(一)南美洲1. 自然特征:(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②范围:墨西哥以南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热带平原地区湿热高原地区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②类型: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复习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ca9efc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b.png)
高考地理世界地理拉丁美洲专题复习⑴范围和国家: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有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
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⑵北部和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古巴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国,南端最大火地岛、南美大陆之间隔着麦哲伦海峡。
⑶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
西部:安第斯山脉就是世界最久的山脉,多火山地震。
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排列(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均为世界之最。
⑷气候特征:湿热为主,有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也有广大热带草原,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也较狭窄。
[特别注意]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社会各界,地势低平,又坐落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到赤道扰动和信风的掌控,空气对流强劲。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袒露,沿海又存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方向海上去的湿热气流汇聚内陆,并受到西部山地抬高促进作用,终年降水充沛。
因此,亚马孙平原沦为世界最小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分析这个问题应当紧紧围绕两个要点:(1)气温与海拔的关系,随其海拔升高,气温减少。
(2)山脉两侧降水量相同,通常波浪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太少。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沦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转的屏障,对源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至了非常大的管制促进作用。
安第斯山的波浪坡多雨,背风坡潮湿少雨。
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随其信风深入细致大陆内部,通往安第斯山麓,并使这一地区降水充沛。
安第斯山的海拔较低,高山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存有显著的横向变化。
热带雨林的危机亚马孙河流域存有世界上面积最小的雨林,这里有著多样的生物资源,无论森林储量、植物种类和鸟类、淡水鱼等都非常丰富,就是人类稀有的宝库。
从这一论点启程,进一步明晰,热带雨林的毁坏,将可以引致全球高涨,沿海高地遭遇受到海水挪用的危险,这就是全世界人们所高度关注的问题。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8b8b5d1f650e52ea551898c8.png)
亚马孙河的水文和水系特征
拉普拉塔河水文和水系特征
矿产资源
4、自然资源
石油:墨西哥、 委瑞内拉 银:墨西哥高原 铁:巴西 铜、硝石:智利
4、自然资源丰富
(1)矿产: 石油——加勒比海沿海 、马拉开波湖 墨西哥湾 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 铁——巴西 (2)水能:巴西高原 (3)渔业:秘鲁渔场 (4)森林:热带雨林(红木、乌木等) (5)草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
(3)人口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山区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
(4)城市多分布 在气候比较温和的 高原地区,自然增 长率仅次于非洲、 城市人口增长快。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 斯艾利斯、巴西的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 卢人口在1000万以 上。城市化畸形发展 城市化的速度超过了 其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墨西哥高原
奥里诺科平原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安第斯山
巴西高原
巴塔哥尼 亚高原
拉普拉 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二、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湿热的大陆
(1)热带雨林气候:
拉 山 系
西
巴拉那河
洋
火地岛
洋 南极洲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200
900
600
一、位置和范围
2、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属北美洲) 南部:南美洲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12e9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7.png)
地理拉美知识点总结拉丁美洲(Latin America),又称拉美(LatAm),是美洲的一个地理、文化意义上的区域概念。
拉丁美洲地域范围包括美国南部、墨西哥和中美洲、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大陆。
这片地区以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风貌和特色鲜明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地理角度出发,对拉丁美洲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分布、气候特征、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介绍。
一、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拉丁美洲地理位置独特,北界是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东邻大西洋,南濒南大洲。
西部与太平洋相连。
由于拉丁美洲地处北半球,南半球之间,因此气候、地貌和植被多样。
2. 地形地貌:拉丁美洲依山傍海,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河流、山脉、高原、海岸等各种地貌类型。
南美洲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贯穿整个南美洲大陆;西面有东太平洋洋属、加拉帕哥斯群岛,北临加勒比海,东界大西洋洋属,虽然都处于赤道以南,其地形地势却平缓、错杂。
3. 自然资源:拉丁美洲地区资源丰富,尤以石油、天然气、水电资源为主,而且矿产资源也相当优越。
石油资源世界上遍布拉丁美洲,拉美的石油储备多数集中在海湾及加勒比海地区,最主要产地分布于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巴西。
黄金、铂金、铀、白银、锡、铜、铁、锰和铝等矿藏极大,质量相当丰富。
林地广阔,木材储量丰富,尤以雨林植被为多。
4. 气候条件:拉丁美洲气候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气候和蜂后气候五种类型为主。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南北跨度较大,不同地域气候变化较为显著。
二、自然资源分布1. 矿产资源:在南美洲中部,特别是秘鲁和玻利维亚一带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锌矿开采基地,墨西哥的铜矿和银矿规模较大。
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啊根廷、厦伸爱和巴西等国家都很有名的由铝土矿。
南美洲石油资源较为丰富,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产量还是全球最大的。
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大约占拉丁美洲总蕴藏量的三分之二,巴西亦有大量石油储藏,居世界第九位。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c27bed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2.png)
服务业发展状况
1 2
服务业占比重
拉丁美洲国家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 位,主要包括旅游业、金融业、物流运输业和商 务服务业等。
服务业对外开放
拉丁美洲国家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吸引外资和 先进技术,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3
服务业发展潜力
随着拉丁美洲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 速,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拉动经济增 长的重要动力。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拉丁美洲
目录
•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人口与文化 • 经济与产业发展 • 拉丁美洲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 拉丁美洲的国际关系 • 拉丁美洲的可持续发展
0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01
拉丁美洲位于南美洲和北美洲之 间,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南至南极洲。
02
拉丁美洲包括20多个国家,如墨 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 等。
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广清 洁能源,促进生态恢复和保护。
扶贫与社会福利
加大扶贫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 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交通、通讯、 电力等领域的建设水平。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争取资 金和技术支持。
共同市场
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建立了 共同市场,促进商品、服 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政治合作与安全问题
政治合作
01
拉丁美洲国家在政治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包括首脑会
议、外长会议和议会交流等。
安全问题
02
拉丁美洲面临一些共同的安全挑战,如贩毒、恐怖主义和有组
区域地理非洲——拉丁美洲
![区域地理非洲——拉丁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a3dde451ad02de80d4d8409d.png)
非洲四、河湖(一)、河流:1、主要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1)尼罗河——①发源于东非高原,由流经热带草区的白尼罗河(东非高原)和青尼罗河(埃塞俄比亚高原)两支流相会,由南向北流入地中海。
②世界最长河流。
③汛期:6—10月(正值热带草原气的湿季,雨水补给多)。
(2)刚果河——①干流两次穿过赤道;②水文特征(水量大;无明显汛期;无冰期;含沙量小);③世界水能最丰富的河流(降水丰,水量大;流地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二)、湖泊: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共同点——外流湖(淡水湖);构造湖(板块运动,地壳断裂陷落而成)五、社会经济(一)居民与国家:1、北非——阿拉伯民族,白种人,伊斯兰教;撒哈拉以南非洲——黑人故乡“黑非洲”。
2、二战前三个独立国(埃及、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 3、南非是发达国,其余均为发展中国。
(二)、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原料、半成品)为主的“单一产品经济”(殖民统治的结果)1、农业:(1)、灌溉农业——分布:河谷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绿洲(如: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地区)。
(2)、地中海型农业——分布:北部地中海沿岸。
作物:油橄榄、葡萄、柑橘、无花果等(摩洛哥有“橄榄之邦”之称)。
(3)、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热带种植园):咖啡、可可等2、工矿业(采矿):(1)、石油——北非撒哈拉沙漠(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大产油国),几内亚湾沿岸(石油国:尼日利亚)。
(2)、铝土(几内亚)。
(3)、铜(赞比亚)。
(4)、黄金(南非)。
(5)金刚石(刚果金)(6)磷矿(摩洛哥)(三)、非洲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1、人口问题——自然增长居世界之首。
2、粮食问题——农牧生产水平低,同时人口增长,使粮食严重不足。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超过粮食生产,导致“三乱”(乱砍、乱垦、乱牧)使环境恶化。
4、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环境;加强民族团结,共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 大洋洲 两极地区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 大洋洲 两极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2f4c34fd852458fb760b564e.png)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思 考
拉丁美洲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山系 ?
火地岛
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巴拿马 运河的 走向及 重要性
德雷克海峡
二、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 北部:墨西哥高原; 南美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从南到北:奥里 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一些位于热带的国家, 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 候比较温和的高原。
三、居民和经济
(一)居民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1.人口分布 稠密区:
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 一些热带国家: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 (如:巴西利亚、墨西哥等著名大城市)
2.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
3.城市发展: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 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
3、现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国家 巴西 阿根廷 委内瑞拉 墨西哥
近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肉类加工、机械制造
石油工业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位置
洋 火地岛
南极洲
墨西哥湾
西印度群岛
勒 拉
山
系
大
加勒比海
亚马孙河
西 巴拉那河
麦哲伦海峡 洋
德雷克海峡
看图认国家
• 拉丁美洲面积最 大的国家: 巴西
• 拉丁美洲最狭长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最南部 的国家: 智利
• 拉丁美洲纬度最 北的国家:
墨西哥
墨
(完整版)拉丁美洲知识点
![(完整版)拉丁美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047478ba0d4a7303763a7f.png)
拉丁美洲知识点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东临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北全长11000多公里。
东西最宽处5100多公里,最窄处巴拿马地峡仅宽48公里。
北部有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面积2 056.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5.77亿人。
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次为黑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
一、地理位置1、拉丁美洲的范围:组成:墨西哥、西印度群岛、中美地峡、南美洲。
2、纬度范围:25ºN-57ºS,40ºW-110ºW;南美洲:40ºW-80ºW3、海陆位置二、范围:北部: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
南部:南美洲。
南部和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拉丁美洲政区: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拉丁美洲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拉丁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阿根廷;拉丁美洲纬度最北的国家:墨西哥。
三、地形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地形总特征:地势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地形区分布为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分析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与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成因。
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 特点----海拔不高,高原面比较平缓(地势较低,起伏和缓)。
成因: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形成较古老,长期外力侵蚀。
青藏高原:特点----海拔最高,高原波状起伏,有许多高大山脉(地势高峻,起伏大,山岭众多)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年轻高原,外力侵蚀较弱。
(1)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3)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多铁矿;(4)拉普拉塔平原:阿根廷境内;(5)巴塔哥尼亚高原:巴塔哥尼亚沙漠。
区域地理拉美
![区域地理拉美](https://img.taocdn.com/s3/m/0b273c0e02020740be1e9b11.png)
D、地表植被为热带雨林、草原覆盖;
E、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源远流长,沿途汇集了数以百计的大小支流。
亚马逊河水文特征及其原因 ①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支流发育多,流域面 积大) ②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降水丰富)
③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区,水流缓慢 ④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 好;近年来有增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 原始森林早大规模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 重,含沙量有所增加。) ⑤水能资源丰富(河流南北两侧的支流由于 流经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带,落差大,再加上 水量大) ⑥无结冰期
60ow
一 位置与范围
、
0o
墨西哥 北部 中美洲 西印度群岛 范 围 南部: 南美洲 位置:55 ºS-32 ºN 经纬度: 40°W-110°W大部 分为热带 海陆: 距南极洲最近 的大洲,
80º W
60º W
40º W 10º N
3.南美洲经纬度位置 基多
10º N——54º S, 80º W——40º W
亚马逊河口
54º S
墨西哥高原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
麦哲伦海峡
中美地峡,即中美洲, 位于墨西哥以南、哥伦 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狭 长地带,东临大西洋的 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 ,是连接北美大陆和南 美大陆的天然桥梁。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巴 拿 马 运 河
巴拿马运河在墨西 哥与南美大陆间有 狭长的中美地峡, 连接了北美和南美 大陆,有“美洲大 陆桥梁”之称。巴 拿马运河位于中美 地峡最窄处,仅宽 70千米,运河全长 81.3千米,可通航 5—10万吨级轮船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 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径流量7250亿立方米) 上,伊瓜苏市北12公里处,是目前世界仅次于三峡 的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巴西利用丰富的 水能资源发展水力发电事业,在第三世界居领先地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区域地理——拉丁美洲(2课时)
主备人:审稿人:时间:
【本讲教育信息】
一.重点难点:1、拉丁美洲的组成和位置2、西高东低,交错分布的多种地形3、湿热的气候特点(难点)4、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知识结构:
二.内容讲解:
(一)南美洲
1.自然特征:
(1)熟悉地名:加勒比海、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
①位置:约30°N——53°S;40°W——110°W
②范围:墨西哥以南
墨西哥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南美洲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33个。
(2)地形:呈“K”字
①北部:墨西哥高原
②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是科迪勒拉山系的南段)——山间有盆地、高原,多火山、地震。
③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巴西高原(世界最大——铁矿)、拉普拉塔平原(潘帕斯草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巴西高原与拉普拉塔平原交界处,多急流瀑布,如着名的伊瓜苏瀑布。
巴西和巴拉圭在伊瓜苏瀑布以北合作建造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3)气候:
①特征:湿热为主。
热带雨林(世界最大),热带草原(广大),干旱区面积较小,没有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区较狭窄。
地形影响大:
热带平原地区湿热
高原地区温和
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
安第斯山南段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②类型:
东部——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南部、潘帕斯草原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高山气候
(5)河流:
亚马孙河(世界河流之王)、巴拉那河、马拉开波湖(石油产区)、巴拿马运河
①巴拿马运河:中美地峡最窄处。
航运价值:一是重要的国际航运水道(81.3米,可通航5万——10万吨级轮船),通航后,使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000多千米,具有便捷、省时、安全、经济的效益;二是美国对内、对外贸易的重要航道,依赖性最大;三是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的价值,巴拿马运河习惯又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②亚马孙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洪水季节,有“河海”之称。
流域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
各占世界一半,目前正受到人类的严重破坏。
(6)自然资源
①矿产
石油: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
银:墨西哥
铁:巴西
智利、秘鲁:铜
②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的河流(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③渔场:秘鲁渔场
④森林: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红木、乌木
⑤草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
⑥生物: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巨嘴鸟
2.人口和经济:
(1)人种:
混血种人占多数。
原有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语言:大多数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2)人口
①分布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沿海(经济发达,气候条件好)
热带国家: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例: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高原上,2200米)
②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
③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墨西哥城人口达1640万。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现代工业不发达,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为本国经济支柱)
①工业:墨西哥、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巴西的钢铁、汽车、飞机制造工业;阿根廷的肉类加工和机械制造工业。
②矿产:智利的铜和硝石,委内瑞拉的石油。
③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可可、金鸡纳霜的原产地,咖啡、甘蔗、香蕉产量占世界一半。
巴西的咖啡、古巴的蔗糖和中美国家的香蕉。
④粮食作物:玉米为主。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
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3.巴西
(1)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5°N—35°S;35°W—75°W
②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
③面积:85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5大国。
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
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2)亚马孙平原1/3(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2/3——热带草原气候(3)亚马孙河:横贯巴西北部,河网稠密,水量大。
(4)热带雨林的危机:热带雨林60%在巴西境内,占世界森林储量30%以上,现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砍伐严重。
危害——动植物资源,全球气候。
(5)人口1.4亿,居世界第5位。
90%分布在东部沿海,东南部人口稠密。
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
(6)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①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农业发展迅速。
是拉丁美洲、世界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很有成绩的国家。
②农业: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咖啡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香蕉和蔗糖、剑麻、产量居首位。
巴西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主要是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国。
但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小麦进口。
③矿产:巴西高原铁、锰矿储量大,质地优良。
④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⑤能源: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电力来自水电。
巴西高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巴西(西南边境)和巴拉圭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伊泰普电站。
(7)城市: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热带,建在巴西高原中部1000米,气候四季如春),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圣保罗,
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三.重点、难点:
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的影响
(1)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
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破坏了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
(规律类似于北美大陆西岸)【典型例题】
例:读图,回答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和。
(3)AB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
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拉丁美洲是指()
A.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
B.美国以南的美洲
C.墨西哥以南的美洲
D.加拿大以南的美洲
2.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湿润为主
B.暖湿为主
C.炎热干燥为主
D.高温少雨为主
3.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巴西
B.智利
C.阿根廷
D.墨西哥
4.巴西的人口密集区是()
A.北部热带雨林区
B.亚马孙河沿岸地区
C.东南部沿海地区
D.东北部沿海地区【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