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生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二章绪论、疾病概论
1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
2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内容、研究方法及其学科性质。
3掌握健康、疾病、原因、条件、死亡、脑死亡、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等概念及相应的英语词汇;
4熟悉病因的种类及其致病特点,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机制,疾病的经过与转归。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何为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有哪些?
2.疾病、健康和亚健康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3.何为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有哪些?
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仅供参考)
1、掌握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及英文,2种脱水的病因, 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2、熟悉水中毒、盐中毒的概念及原因、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分类,水肿的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正常钾的代谢过程。
3、了解正常水钠代谢,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防治原则,等渗性脱水,常见几种类型水肿,水肿的治疗原则。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防治原则。
重点和难点:
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的概念,2种脱水的病因, 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概念、病因、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仅供参考)
1. 掌握酸碱平衡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与特点。
, SB和AB, BE, AG等指标的含义、正常值、相互2. 掌握血液pH值, PaCO
2
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3. 掌握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特征和机制。
4. 掌握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以及
如何运用四种代偿公式对双重酸碱平衡紊乱做出正确判断。
5. 熟悉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和三重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与分析判断方法。
6. 了解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种类、酸碱图的应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重点和难点:
1.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和血气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以及
Henderson-Hassalbalch方程式。
2. 几个重要概念:酸碱平衡紊乱,阴离子间隙(AG),肾小管性酸中毒(RTA),
反常性碱性尿,反常性酸性尿等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的分类概念。
3. 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酸中毒。
4. 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以及代偿公式的应用和判断原则,
注意代谢性双重混合型酸碱失衡的判断公式△AG↑ △HCO
3
-↓的应用。
5. 肺、肾调节进展,二重、三重酸碱失衡。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反常性酸性尿和反常性碱性尿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2.简述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机制。
3.某患者癔病发作1小时后,测得血浆pH7.52,PaCO
23.2kPa(24mmHg), [HCO
3
-]
24mmol/L,BE -2mmol/L,出现呼吸浅慢,手足搐搦。问: ①患者有何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是什么?②分析患者呼吸浅慢,手足搐搦的发病机制?
第五章缺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缺氧,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概念及英文词汇
2、掌握四种缺氧的原因和机制(难点),血氧变化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3、掌握缺氧时机体的变化
4、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及其防治
重点和难点:
缺氧的概念
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的原因及机制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述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
2.试述贫血患者引起组织缺氧的机制。
3.失血性休克产生什么类型的缺氧?血氧指标如何变化?4.试述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5.试述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肺水肿的机制。
6.实数急性缺氧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
7.急性缺氧时心排血量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8.试述急性低张性缺氧引起脑水肿的机制。
9.缺氧时组织细胞有哪些代偿反应?
10.急性与慢性缺氧时机体代偿反应有何不同/
11.对缺氧患者的基本治疗是什么?效果如何?
12.缺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试述碳氧血红蛋白血症。
第六章发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体温升高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发热及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EP)的概念
3. 掌握发热激活物的种类与性质(尤其是内毒素的性质)
4. 熟悉EP 的细胞来源、种类与性质(尤其是IL-1的性质)
5. 熟悉体温调节中枢部位
6. 熟悉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7. 熟悉发热中枢调节介质(正调节介质;负调节介质)
8. 掌握发热体温调节的方式
9. 掌握发热各期机制、临床表现及热代谢特点
10. 掌握发热时物质代谢的改变及生理功能改变
11. 了解发热时防御功能改变
12. 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重点和难点:
1. 概念:体温升高、发热及过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EP)。
2. 内毒素与IL-1的性质比较。
3. 体温调节中枢部位、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尤其是OVLT)、发热中枢调节介质。
4. 发热体温调节的方式(信息传递、中枢调节、效应部分)。
5. 发热的分期、各期机制、临床表现及热代谢特点。
6. 发热时物质代谢的改变及机能变化。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发热与过热的区别?
2.EP的作用途径有哪些?
4.中枢介质的种类有哪些?
第九章应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应激和应激原的概念。
2. 掌握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3. 熟悉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
4. 了解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重点和难点:
1. 应激的概念、应激原的概念及分类。
2. 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概念及各期特点。
3.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组成、中枢效应及外周效应。
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的组成、中枢效应及外周效应。
5. 热休克蛋白(HSP)、急性期反应蛋白(AP)。
6. 应激性溃疡的概念及发生机制。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什么是心理应激?
2、什么是生活事件?
3、自己在应激时习惯如何应对、防御?会出现那些反应?
4、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