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高站台侵限问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站台侵限问题分析

摘要:本论文针对高站台施工后侵限问题做一分析,动力车组开始运行后,停靠在高站台的各种客车车型不一,车厢宽度不一,这就造成了高站台的限界卡控困难。以后我国铁路会有更多的高级列车投入运营,而如何把握高站台限界,是以后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高站台限界

前言:

2007年4月18日零时,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140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国产化动车组,飞驰在祖国的铁路大动脉上,中国铁路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铁路盼望已久的高速时代终于变成了现实。

作为配套服务设施,体现以人为本,方便旅客乘降,铁路部门对全国60个较大客站实施了高站台改造。

高站台是旅客除了列车以外,对第六次大提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这次为迎接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我单位共建高站台12座,因为我一直在现场进行施工管理和后期的限界测定,所以对高站台的限界变化比较了解。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章新建高站台侵限问题分析

因为铁路对沿线建筑物、构筑物的限界要求非常严格,严禁侵限。高站台的限界又非常特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限界不小于规定值即可,而高站台因为有车体宽度限制,限界绝对不能小于规定限界;又因为这是旅客乘降的地方,高站台顶面至钢轨顶面要求高度为1250mm,(而实际高站台顶面至站台下地面高度能达到1350-1450mm)为了旅客安全,尽可能避免旅客掉落,限界又绝对不能大了。新建高站台根据铁道部统一规定,限界为1750mm(如1749mm就是侵限,是绝对不允许的)。高站台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执行了这个限界标准;但是过后,复核限界时,好多地方又出现侵限现象,处理过以后,过一段时间,仍会有地方出现侵限。我单位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多次现场检查和技术分析,得出结论,有以下原因造成高站台出现经常性侵限。

一、工务拨道造成的侵限

钢轨经过火车长时间的碾压,及在室外的热胀冷缩,会造成弯曲变形,影响列车通过的稳定和安全。所以需要经常拨道(工务拨道:日常维修拨道要求是不大于30mm;大修拨道则根据设计要求所定尺寸来拨),来保证线路顺直及两条钢轨的间距一致(1435mm),如向站台方向拨道,就会造成站台侵限。

二、钢轨本身造成的侵限(未拨道前)

经过火车长时间的碾压,及在室外的热胀冷缩,钢轨弯曲变形,如向站台方向弯曲,也会造成站台侵限。

三、刚施工完毕,各种构件稳定前变形造成的侵限

高站台的基本组成是这样的:两侧片石站台墙-中间回填土-上部混凝土面层如图:

1、站台墙为浆砌片石,片石依靠混合砂浆粘接,在混合砂浆凝固过程中会产生轻微的收缩变形,片石也会相应的出现侧移或下沉变化;同样整个片石砌体也会出现侧移或下沉变化。

2、回填土为素土回填,在以后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1)、土的压实系数可能不一样,因为自重会出现自然下沉情况;下层土如较松散,则该部分土在压实的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压力就越大。2)、土里的水分一部分会挥发,且部分回填土可能吸收过多水分;(如因为大雨,雨水从不密实的混凝土站台面、站台面变形缝、地下、片石墙的沉降缝里渗入)土吸收水分后,会明显膨胀,也会产生侧压力。所有的侧压都会挤压站台墙,如站台墙不足以抗拒该压力,就会出现侧移变形等情况。(在实际的现场检查中,也发现多处站台墙侧移变形或局部鼓出,经分析,就是这种情况出现了)

3、混凝土面层:一般一个站台面宽度约为10米,整个站台面面积达5000-6000m2左右,属于典型的大面积薄砼构件,受天气影响较大,热胀冷缩非常明显;并且自身在凝固过程中的自然收缩或膨胀也非常明显,混凝土面层会产生不均匀、不规则的变形。所以在高站台竣工的一段时间内,高站台经常会出现轻微侵限(轻微侵限也是严格禁止的)。

四、刚施工完毕的高站台由于高度较高、荷载较大,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侵限

计算高站台需要考虑的荷载可分为恒载,竖直活荷载和侧向活荷载.恒载包括永久设备的重量和其本身的自重. 竖直活荷载为站台上经常活动的车辆(如行包车)和旅客等人员.侧向活荷载是由于土压,风压,和静水压力作用引起的外力(风压、和静水压力在此可以考虑不计)和列车的振动荷载。下面,我们就简略计算一下竖直恒载,(其他荷载相比较很小,本计算不予考虑):

浆砌片石容重2200kg/m3,压实土容重1260 kg/m3,混凝土容重2400 kg/m3

高站台按每米计算,该线荷载示意图如下:

两端荷载:2.15*2200+0.18*2400=5162 kg/m3

中间荷载:2.15*1260+0.18*2400=3141 kg/m3

从下图可以看出,该理论荷载有两个特点:1、单位线荷载非常大,2、两端荷载比中间荷载大。这就说明:1、要求地基承载力要大;2、地基承受的压力不均匀。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因为是在既有线路上施工,且有的线路没有封道,所以高站台的基础是在拆除原有片石基础后直接砌筑的,地基没有进行铲探和锤探,未知地基承载力多大和是否均匀。因此只能从理论上考虑地基虽然能承受以上荷载,却会引起地基不均匀下沉,从而造成高站台不均匀沉降。

五、火车经过频繁、振动荷载较大,造成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侵限

京广陇海线,车流量非常大(客车对开约80-100对,货车没有统计),列车经过引起的震动也非常大,可以看作每次都是地震的小余震。而片石站台墙是脆性基础,结构松散,容易在受到震动时变形(片石依靠混合砂浆粘接,片石之间接茬并不紧密和牢实,经过振动和挤压,接缝处的砂浆变形或片石相接的薄弱处破碎,都会造成片石墙的变形)和开裂。另外,前面说过,高站台的荷载非常大,其下面的地基上受重压,加上列车经过时的强烈振动,会出现经常性的和长时间的颤动、挤压,而造成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

第二章新建高站台限界的弊端

因为我们新建高站台不是单纯为动车组服务的,另外它还要接送其他客车,是一个混合站台,而这些车体的宽度是不一致的,我们援用常见的几个车型举例说明,经过现场实际测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在的高站台限界,对动力车组来说有点小,而对25B绿皮车来说却又有点过宽。就这样,还不包括列车门口和列车连接处,这两个地方距站台边缘更宽,现在一般采取的补救办法是:1、各个车站加强了宣传力度和醒目的标志提醒。2、部分列车采用了在旅客上下车时,在列车门口加临时踏板。

根据这些弊端,建议以后建高站台时,1、分开建设高站台,动力车组专用高站台可以适当将限界加宽至1800mm左右,既可以保证行车安全,又可以保证旅客上下车的安全,其他车型高站台,却可以将限界缩小,同样以保证行车安全和旅客上下车安全。2、可以学习苏州一站台的模式,苏州一站台是将站台延长一端是低站台,负责接送其他列车,另一端建设成高站台,专门接送动力车组,不过这种模式需要车站有足够长的直线段铁路线路,符合要求的车站不多,推广性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