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教材课程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说课稿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它不仅是对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深入探讨,也为学生理解地球的现状、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节课所选用的教材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通过对地球形成的假说、演化的阶段以及影响演化的因素等方面的阐述,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球演化框架。
同时,教材中还配备了丰富的图片、图表等资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地球的基本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地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复杂的地球演化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形成的主要假说,掌握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理解影响地球演化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形成的假说,地球演化的阶段及特征,影响地球演化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复杂机制,如板块运动、气候变化等对地球演化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地球形成与演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地球演化历程》教案设计
最近我为高中生物课程准备了一节关于《地球演化历程》的教学计划,希望向学生们介绍地球的起源、生命进化环境变迁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球演化的基本概念和进程。
2.了解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到复杂的进化历程。
3.理解地球环境变迁对生命演化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地球演化有哪些重要事件?通过课前提前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中所显示的地球演化事件,归纳和总结地球演化的重要事件,并组织讨论分享。
2.口述-地球起源和演化史介绍地球起源和演化史的前10亿年,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起源、地球内部结构,大陆漂移以及海洋的形成等。
3.阅读-生命起源和进化通过分组阅读让学生了解生命起源、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进化过程,以及曾经的生命形态和现在的生物多样性。
4.观察-简单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观察现今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如葫芦虫、纤细菌等,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到生物的简单性和多样性,并进一步了解简单生物对于地球演化的重要作用。
5.实验-简单生物的环境适应性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简单生物的环境适应性,验证简单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繁殖能力。
通过实践感受生态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6.小组讨论-大型陆生动物的演化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大型陆生动物的演化路径,了解巨型恐龙、哺乳类动物的进化历史和生态变化,比较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球环境变迁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7.课堂互动-生命和地球共同进化在课堂中,教师通过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新,如问答、举手、互动探讨等等,让学生总结和对比生命和地球的共同演化进程,并进一步探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评估1.完成课后作业。
2.分享学习体会,让学生归纳与总结地球演化过程与生物变化,分享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组织考试,检验学生对于地球演化历程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手段1.PPT制作通过制作PPT进行知识点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解释分享。
2.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让学生感受生态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九年级下科学《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PPT课件浙教版
12
34
56
7
8
1 23
4
5 67 8
1.鱼 2.蝾螈 3.龟 4.鸡 5.猪 6.牛 7.兔 8.人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形成初期的形态特点。 2.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 物的进化现象。 3.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假说和其 他假说。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绎推理地球诞生时可能 的模样。 2.总结反思地球的演化规律,学 习对各种假说提出质疑。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数量变化的原因
1.当时的工厂为何排出滚滚的浓烟?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浓 烟会造成哪方面的污染?
2.在1850年之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
3.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是黑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浅色尺蛾?
4.到1900年,浅色尺蛾的数目大为减少,但仍有一部分生活 在树林中,这是为什么?
最早提出生 物进化思想
三2、、米教勒学实难验点中:得科到学的假有说机的小不分断子进主化环要和境是完(善变) 。化引起生物体的变化
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数量变化的物原种因是可变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C.、如地今球,出这世片之树初林是周一围个的由工岩厂浆污构染成现减的存少炽了热物,的种你球能由否其预测他不同物体种色的进尺化蛾的而数来量变化情况?
探究: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数量变化的原因
在19世纪的英国,博物学家观察到桦树尺蛾 黑化的现象。最初,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大部 分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几只是黑色的。
1850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的 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厂越来越多,工厂烟囱 里冒出的滚滚浓烟,染黑了树干。到了1900年, 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历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球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理解地球系统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地球形成的基本理论,了解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和特点,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探究地球演化过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地球形成与演化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过程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探究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3. 作品评价: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地球演化过程的思维导图或报告,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球形成与演化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PPT、图表等多媒体手段,讲解地球形成的基本理论、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3.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了解地球演化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地球演化过程的理解。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地球演化的重要性和人类在其中的作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地球形成与演化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地球演化过程的思维导图或报告,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需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心得,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改进措施。
地球的演化与生物进化
原始海洋形成于 从原始生命形式 到藻类的进化 哺乳动物的出现 恐龙生活的时期 大气中氧气的出 现和增多 鱼类的出现和繁 盛
;B
距今25亿年
;C
; ;D
E ;F
距今6亿年 距今2.5亿年 距今0.7亿年
现代 。
地球的历史
2. 生命起源
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神创论 神创论也叫特创论。神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 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新 生 代
距今年数
植物
生物进化 动物
38亿年
原始海洋形成,生命开始出现 (蓝藻)
--20亿年-- 真核藻类植物 出现,大气形 成氧气
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
--5.7亿年-- 藻类植物繁盛
蕨类植物繁盛, 裸子植物出现
三叶虫繁盛、鱼类、两栖类出 现
--2.25亿年-- 裸子植物繁盛 被子植物出现
--6500万年--
考点:生命的起源过程!
原始地球条件下,生命起源于( )
A、原始陆地
B、原始海洋
C、原始大气
D、火山附近
对地球起源的推测
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地位
对地球起源的推测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原因,温 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 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 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 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球上的无机物,这 些无机物在原始地球的自然条件作用下,从无机到有机、 由简单到复杂,通过一系列化学进化过程,成为原始生命 体。
生命起源的过程
《地球演化历史》课件
地球的气候周期
气候周期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规律发 生变化的现象。
气候周期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产生重要影 响,如农业、水资源、能源等。
气候周期包括自然周期和人为周期,自然周期如冰期和 间冰期,人为周期如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
地壳的运动和调整。
03 地球的气候历史
地球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上气候状态 发生长期或短期的变化,包括 气温、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
化。
地球的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如太阳辐射、地球轨 道变化、大气成分、自然灾害
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人 类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 事件、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球的主要地质事件
板块构造
地球的外壳由数个巨大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移动,相互碰撞 或分开,形成了许多地质事件,如地 震、火山喷发和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随着地质年代的变化而变 化,如冰河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 。
造山运动
板块的碰撞可以形成山脉,如喜马拉 雅山脉,而板块的分离则可以形成裂 谷和海洋,如大西洋。
地球的早期生命
生命起源
约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 了最早的生命形式——原 核生物。
生物进化
随着地球环境的变化,生 命形式不断进化,从原核 生物逐渐演化为真核生物 、多细胞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 球上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多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世界。
02 地球的地质历史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的时间 单位,通常分为五个代:太古代、元 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地球的化学演化》课件
地球元素分布:地壳、地幔、 地核
地球元素迁移:火山喷发、地 震、板块运动
地球元素演化:从原始地球到 现代地球
地球元素循环:大气、水、生 物、岩石
地球形成初期:元素分布不均,铁、镍 等元素富集于地核
地球演化过程:元素通过火山喷发、板 块运动等方式分散到地表
地壳元素分布:硅、铝、铁、钙、钠、 钾、镁等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球大气的演化:随着地球温度的 降低,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 形成海洋,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
大气层的形成: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 的作用,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层,包括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 层。
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氩气等 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性强 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压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组成比例: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气体占1% 变化:随着地球的演化,大气的组成和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地球的海洋演化
海洋的形成:地球早期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形成原始海洋 海洋的演化:原始海洋中的矿物质逐渐沉淀,形成海底沉积物 海洋的扩张:地球内部的热能推动地壳运动,形成新的海洋 海洋的生物演化:原始海洋中的微生物逐渐演化为复杂的海洋生物
海洋温度:从表面到深海逐渐降低 海洋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海洋盐度:海水中盐分含量
海洋酸碱度:海水的pH值
海洋化学组成:包括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钙等
海洋生物:海洋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如鱼类、浮游生物等
海洋生物圈: 地球上最大的 生态系统,包 括海洋生物、 海洋环境、海 洋生态系统等
海洋生态系统: 包括珊瑚礁、 海藻床、深海 热泉等,具有 丰富的生物多 样性
海洋生物:包 括鱼类、贝类、 甲壳类、海藻 等,具有独特
说地球的形成与演变教案
说地球的形成与演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掌握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地貌的形成原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形成与演变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过程、地球内部结构和外部地貌的形成原因。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球形成与演变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形成的?2.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各种地貌现象。
3.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地球的形成与演变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1. 地球形成的基本过程:a. 宇宙大爆炸和恒星演化b. 太阳系的形成c. 地球的原始状态d. 地球的凝结和分化e. 地球的地质演化2. 地球的内部结构:a.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的组成和特点b. 构造板块理论的提出和解释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现象的依据3. 外部地貌的形成原因:a. 风、水、冰和重力等自然因素的作用b. 构造活动和地质过程的影响c.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实践探究】1.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观察和研究实际地貌现象的形成原因,通过实地实验或模拟实验的方式加深对地球形成与演变的理解。
【归纳总结】1. 学生展示和分享实践探究的结果,归纳总结地球形成与演变的主要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强调地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当前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 探讨地球形成与演变对生物演化和人类文明的影响。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阐述地球形成与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2. 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实验、观察和调研活动,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变。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PPT教学课件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解析 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只能说明无机物能够在加热、 闪电作用下合成有机物,不能证明有机物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5. [温州中考]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1-3-12 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 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另一个瓶敞口,苍 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尼达姆的实 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 天后,打开瓶口,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微生物。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解析 地球形成初期为岩浆时代,随着地球温度不断下降,出现了孕育生命 的原始海洋,然后出现了藻类植物,随后进入了有昆虫、鱼类、两栖类、 裸蕨类出现的古生代;接着进入了有适应陆地生活的爬行类动物和裸子植 物出现的中生代,最后进入了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的新生代。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4. [温州中考] 如图1-3-11 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 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 装置中 CH4、NH3、H2O、H2 四种气体用于 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 演变成原始生命
第 3 节 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 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 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 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 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如图丁,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 小时, 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精品课件
第一章第二节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地层是地质历史上
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 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在未受剧烈构造运动扰
后
动夫人情况下,先形成
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
地层居上。
先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地层的性质,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地层形成时 的地表环境。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化石是存留在地层
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 和遗迹。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在地层或沉积物中经矿 物质的填充或置换,就 形成了化石。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 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 定地层的年代?
①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 ②标准化石测定法 ③古地磁年代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地质年代表是用来描述 地球历史事件发生早晚 或先后顺序的时间单位。
三、地球演化过程
构造运动
影响:导致海陆变迁、地形的变化,气侯的变化 生物的演化。以及对于一些矿产的形成也有重要 影响。
三、地球演化过程
矿产形成
寒武纪铁矿成矿期 古生代后期煤炭成矿期 中生代煤炭成矿期
课堂练习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 )
A. 原始大气
B. 原始大陆
C. 原始海洋
D. 原始森林
一、地球历史的记录
由大到小
地质年代单位
宙
代
纪
地层单位
宇
界
系
二、地球形成与演化简史
三、地球演化过程
生物演化
等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分布:从海洋向陆地 过程:伴随衰退和灭亡,也有生物的出现和兴盛
三、地球演化过程
海陆变迁
三、地球演化过程
高中地理生物演化教案人教版
高中地理生物演化教案人教版课题:地理生物演化授课对象:高中生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2.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和方式;3.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能够解释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关系。
教学内容:1.生物的进化概念;2.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和方式;3.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4.物种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和方式。
难点: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解释,物种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资料;2.实验器材和示例生物标本;3.课堂讨论、互动环节相关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资源向学生展示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方式,引起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
二、讲解(15分钟)1.讲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2.讲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过程和方式;3.讲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20分钟)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和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四、讨论(10分钟)围绕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及生物进化对物种形成的重要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对生物进化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进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探讨生物进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鹦鹉螺类(奥陶纪)、笔石(奥陶纪、志留纪)、 还有一些低等的腕足类(中华正形贝)、珊瑚 奥陶纪出现原始的脊椎动物-无颌类(早期鱼形动
物),泥盆纪兴盛
2.晚期古生代-植物及脊椎动物登上大陆 泥盆纪,早期菌、藻类登陆演化为裸蕨 泥盆纪晚期,演化为高大的乔木 该时期植物出现原始的裸子植物 无脊椎动物:腕足类、珊瑚、头足类 原生动物门微体化石:蜓 (石炭纪、二叠纪) 脊椎动物:鱼类大发展(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
➢ 地球的显生宙时期(590Ma-Recent):这一时期的地 质体遍布全球各地。
第一节 天文时期
特征:地球的层圈构造初步形成 一、重力分异 星云物质机械碰撞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大
量的热能,使原始地球内部发生物质重熔,并物质 开始按比重分异。 比重大而熔点低的铁、镍等元素最先分离并向地心集 中,形成地核。在重力分异中,还发生物质的动能 向热能的转化。地球内部上层的岩石也相继发生熔 融,较轻的铁镁硅酸盐物质向上集中,形成原始地 幔。原始地幔的表层同时失热、变硬,形成坚硬外 壳,这就是原始地壳。
约2500Ma前开始,玄武质岩浆及由其结晶分异而成的酸 性岩浆增多,这些火成岩与在陆核周围堆积的各种沉 积岩共同组成了新的地质体,并在后期的构造运动及 岩浆活动作用下焊接到陆核的边缘,使陆核扩大,形 成更大面积的地块,这就是地盾(continental shield)。
第三节 显生宙时期
一、生物的全面繁荣和快速演化 1.早期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繁荣时
研究古地理的基本途径:分析和研究各时代的沉积岩层 性质和古生物特征。
沉积相(sedimentary facies):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它能综合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 征。
沉积相的划分:陆相、海相 陆相:河流相、沙漠相、冰川相、湖泊相、山麓相 海相:浅海相、次浅海相、深海相
沉积相和古地理研究方法: (1)特征性矿物和岩石:某些沉积成因的矿物和岩石对沉
代) 晚泥盆世,出现原始的两栖类 石炭纪、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 晚石炭世、二叠纪,爬行类开始发展
3.中生代-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时代
动物
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或“恐龙时代”
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原始的哺乳动物 及与哺乳动物类似的高等爬行动物(卞 氏兽)
爬行类向鸟类演化,如德国发现的始祖 鸟,中国发现的“中华龙鸟”
第十九章 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11年2月
第十九章 地球形成与生物演化
地球的年龄:约4600Ma 演化过程:
河西地区
➢ 地球的天文时期(4600Ma-3500Ma):地球上基本未保 留这一时期的地质体,是从现有的地质知识结合月球
兰坪地区
和其他行星的考察进行推论的。
➢ 地球的隐生宙时期(3500Ma-590Ma):这一时期的地 质体主要残留在地球上若干很古老的大陆上。
积环境和气候条件性。指
相生物(facies fossil):能够指示沉积环境的生物。 需要区分原地生长并原地埋藏的生物(autochthonous)与
经过搬运后异地埋藏的生物(heterochthonous) (3)特征性的沉积构造和结构:特定环境下生成的沉积构
植物
中生代早期,裸子植物占主要; 晚白垩世,被子植物开始占统治地位。 4.新生代-被子植物、哺乳动物和人
类的出现 a. 被子植物成为陆地主要的植物群 b.大型的爬行类,如恐龙类绝灭 c.哺乳动物成为新生代的主宰 d. 人类出现
第四节 古地理变化
古地理变化(pepeogeographic):地质历史中的海陆变迁 及气候变化。
单细胞的微生物 元古宙最主要的化石:叠层石(由藻类生物生长形成) 隐生宙重要的生物群落: 1.埃迪卡拉动物群:发现于澳大利亚,约700Ma前,包括
叠层石、腔肠动物、蠕虫动物以及节肢动物等。 2.澄江动物群(前寒武纪生物大爆炸):发现于中国广
西,现在所有的动物门类都出现了。
一、大气圈和水圈成分的演化
藻类生物对原始大气圈成分的演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藻类光合作用以制造氧,形成CO2以及N2等气体。
反应方程为:2CO+O2→CO2 CH4+2O2 →CO2+2H2O 4NH3+3O2 →2N2+H2O
氧化生成的N2及多余的氧在大气中聚积,原始大气成分向 现在大气成分转化。同时大气圈中一部分CO2溶于水, 使水中的碳酸盐含量增加,从而导致石灰岩和白云岩形 成。而藻类的繁殖有利于海水的PH值增加,碱性增强, 促使硅酸盐类矿物的分解,析出SiO2,导致硅质岩的形 成。
二、陆核和地盾的形成
原始地壳表面没有陆地,被水淹没
约3500Ma前开始,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出现安山玄武质 岩浆活动。大量岩浆在海底喷发和堆积,形成由火山 喷发物质构成的岛屿,这就是最早的陆地。陆地开始 风化剥蚀,形成陆缘碎屑物质,并在陆地周围海域堆 积成为陆缘碎屑沉积岩(terrigenous clastic rock)。这些最早的陆地后来形成大陆的核心,这就 是陆核(continental nucleus)。
造和结构 (4)沉积岩的地球化学: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沉积
岩在其所含的元素组合特征方面有差异。
二、陨星的撞击
早期的陨石坑受各种地质构造的改造而未留痕迹,但对 月球及火星等行星的观察,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陨石 雨降落的频率是相当高的。
影响:原始地壳破裂,广泛发生火山作用。同时大量火 山喷发物也增加了原始地壳的厚度,并改变了原始地 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特点。
三、热流值的迅速衰减
地球平均热流值:1.47HFU
地史早期,由于大量的短周期元素的衰变,地球的热流 值要比现在高的多,随着短半衰期元素的消耗,热流 值急剧降低,并使得地幔物质的熔融程度降低,地幔 由完全熔融转变为部分熔融,火山作用由原先的超基 性岩浆喷发转为基性与中酸性岩浆喷发。
第二节 隐生宙时期
约3500Ma前,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古球藻、似蓝藻,杆状细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