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居承前启后的中间位置。中学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学生的心理活动,有其明显的特点。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里,深入研究中学生心理活动的新特点,就显得迫切而需要。而初中阶段,是每个人由少年步入青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进一步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以提高初中教学质量,就可以更好地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农村初级中学无论从教学条件或教学环境,都比不上城市中学,农村的初中学生自有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加强初中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竞争比较激烈,心理都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或同学的冷眼,产生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灰心丧气、情绪低落,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突出。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娇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差,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常常感到孤独、寂寞。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关系僵化。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心灰意冷,失去自信心。

4.独立意识增强

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对成人的干预往往表示不满。对多数初中生来说,这种独立意识是正常的,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5.青春期问题的困扰

中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苏醒,使其产生了对异性的爱慕之心,以及追求异性的要求,但由于此时其整个心理发展尤其是品德发展尚未成熟,常导致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早恋和青春期畸形等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初中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看问题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师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教育中易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为“差”的做法,甚至把自己的固有观念强加给学生,导致学生心理逆反,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2.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淡薄或欠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行是影响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些家庭对孩子缺乏教育、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品行不端,对孩子起负面影响;更有许多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即使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只重视学习成绩,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导致学生的心灵情感不健康。

3.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对教育产生误导,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导致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另外,社会上的某些不良诱惑使青少年蜕变,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解决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策略

1、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树立和培养。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它是人通过实践活动、社会的交往逐渐发展起来的。人有了自我意识。就能主动地协调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动。初一学生首先要注意自我意识的培养,如果不注意自我意识的培养,学生很容易会走岔路,教育也会走入误区。有一个同学,在小学的时候,成绩中上,接受能力较强。活泼好动,入中学后,选为班干部。但后来学习不用功,有逃学现象,对老师的批评,表面上接受,实际上变化不大。老师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到这个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家里是单亲,只有父亲一人打工挣钱,家里家境非常贫困,他上中学以后,由于这个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不能协调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动,结果就逃学。其父亲几次从工地赶回来,配合学校对他进行教育,后来经过多方面的教育,他才慢慢转变过

来。

2、初中学生心理协调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还有一个心理协调能力的问题,中学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加油站。我们教师只能给他们加上最好的油,好让他们日后腾飞。初中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较差,他们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我们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用最好的方法去调较他们的心理协调能力。帮他们渡过难关。

3、初中学生正确的性心理意识的培养。

少年期是性觉醒的开始,对异性产生特殊感情,对性知识的神秘和好奇,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是少年期重要的生理特点。随着我国的改革开发,西方高新技术和性开放也涌进国门。尤其是港台影视作品和言情小说的蜂拥而进,泥沙俱下。我们学生

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也发生变化。今天的青少年不同于六、七十年代的青少年。男女同学之间的界线,不再是泾渭分明,互相接触时也不会感到害羞;很多男女同学互相打打闹闹,有些互相传纸条。面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要好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性心理意识。告诉他们正确地面对男女之间的友情。男女同学要互相帮助,但不能过从甚密。让他们把兴趣和精力转移到学习、科学研究、探索新事物这方面来。我们老师也要正确对待学生,千万不要见风就是雨。这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有时还会导至不可收拾的后果,这里面还要讲究方式方法。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改革开放的新问题。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5.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社会环境

学生的心理健康既离不开学校、家庭的教育,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各界应积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愿我们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辛勤耕耘、播种、收获,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