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动植物检疫法规(山西农大)

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一、概念1\检疫: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有关生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的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
2\检疫证书:是指动植物检疫机关出具的关于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健康或者卫生状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3\限定的有害生物: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有发生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进行官方控制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并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须对其采取限制措施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4\其他有害生物: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外的各种危害动植物的生物有机体、病原微生物以及软体类、啮齿类、螨类、多足虫类动物和危险性病虫的中间寄主、媒介生物等。
5\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6\检疫审批:是指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货主或其代理人的申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批准从国外引进动物、动植物产品或在中国国内运输过境动物和农业转基因产品的要求。
7\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8\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虽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其在用来种植的植物上存在,危及这些植物的预期用途而产生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进口国领土内进行控制的有害生物。
9\其他检疫物:是指动物疫苗、血清、诊断液、动植物性废弃物等。
10\禁止进境物:为保护我国的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对一些从国外一旦传入可能造成重大动植物疫情,给农、林、牧、渔业带来巨大灾害的,由国家颁布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严格规定不准入境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或可能感染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介体。
11\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对买卖双方成交的商品由商品检验检疫机构对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安全、卫生以及装运条件等进行检验并对涉及人、动物、植物的传染病、病虫害、疫情等进行检疫的工作,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简称商检工作。
第二章动植物检验检疫法规

环境和
国度
平安等
,在此
背境2下0制20定.9了.12
第二节 WTO与SPS协议
三、 «SPS协议»简介
«SPS协议»的总体目的
维护各成员政府所规则的其以为适宜的 安康水平的主权,但保证这种主权不得 滥用于维护主义的目的,同时不对国际 贸易构成不用要的壁垒。在SPS协议中, 重申不应阻止各成员采用或实施为维护 人类、植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安康所必需 的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实施方式不在情 形相反的成员之间构成恣意或不合理的 歧视,或对国际贸易构成变相的限制 。
主管我国动植物检疫任务的国 度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农
业部、国度林业局等
从事动植物、动植物产品以及 相关物品消费、贸易的单位
动植物检疫法客体:指动植物检疫法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益和承当 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行为、物和非物质财富。
第一节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一、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基础知识
相关名词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WTO与SPS协议
三、 «SPS协议»简介
«SPS协议»是WTO针对动植物平安与检疫效果而专门制定 和实施的一个国际准那么,对世界动植物检疫具有深远的 影响 。
«SPS协议»的发生与«关税与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 以及«农业协议»等有着亲密的关系。
在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关于农业的谈判其焦点一直
携带与邮寄物检疫、运输工具检疫等的检疫范围。 (6)规则制止出口或限制出口物品列明制止进境物或需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 (7)检疫顺序说明检疫的步骤,普通包括容许、报检、检验与检测、处置和监管
等。 (8)奖惩和法律责任 应明白指出违犯法规视情节严重水平给予相应等级的惩罚。 (9)法规的发布日期和失效日期。 (10)依据法规制定详细规章的方法。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ppt课件

1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2
2
2 检疫性有害生物
4
4
3 植物检疫机构与职能 4
4
4 现行植物检疫法规
8
8
5 动物检疫机构与职能 4
4
6 现行动物检疫法规
8
8
合
30
计
ppt课件.
30
3
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 1.考核方式:考查; ❖ 2.考核方法:课程论文; ❖ 3.成绩评定: ❖ 总评成绩100分=平时50分+课程论文50分 ❖ 平时成绩=考勤(10分)+作业(20分)+小
率更高,因而,长相思后来成为了卢瓦尔河
上游地区最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而由于所
酿酒款所呈现出的烟熏味,很快就有了 “Blanc Fume”的美誉。
ppt课件.
20
法国因祸得福
❖ 如果没有葡萄根瘤蚜,口感强壮但陈年潜力 有限的马贝克恐怕依然会在法国昌盛至今, 而左右岸被全世界复制不断的“波尔多混酿 ”配方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ppt课件.
21
❖ (1)进行苗木检疫及消毒:葡萄根瘤蚜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 ,在苗木出圃时,必须严格检疫。如发现苗木有蚜病,必须 认真消毒。消毒方法:
❖ ①热水杀蚜:将苗木、插条先放入30~40℃热水中浸5~7 分钟,然后移入50~52℃热水中浸7分钟。
1. 动植物检疫的起源
❖ 14世纪中叶的欧洲。因黑死病、霍乱等流行, 威尼 斯规定外国船只须停40天, 检疫“Quarantine”产生 于拉丁文40天之词义。
❖ 首次法律手段防治病虫害:1660年,法国鲁旺地区 提出铲除小蘖,防小麦杆锈病。
❖ 最早的动物检疫:1866年,英国通过法令,扑杀因 进口种牛带进的牛瘟。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法规类别】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发文字号】国发[1982]88号【失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1982.06.04【实施日期】1982.06.04【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一九八二年六月四日国务院发布国发[1982]8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间的义务,防止危害动植物的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由国内传出,加强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和过境的贸易性、非贸易性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均属本条例受检范围,具体包括:(一)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蜜蜂、鱼、蚕等。
(二)动物产品:生的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血液、蛋类、精液、骨、蹄、角等。
(三)植物:栽培植物、野生植物及其种子、苗木、繁殖材料等。
(四)植物产品:粮食、豆类、棉花、油类、麻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原木、饲料等。
(五)运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车、船、飞机以及包装、铺垫材料、饲养工具等。
对于可能带有检疫对象的其他货物和运载工具,也应进行检疫。
第三条应实施检疫的动物传染病、寄生虫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统称病虫),分为检疫对象和应检病虫。
(一)检疫对象,是指国家规定不准入境的病虫。
检疫对象名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公布。
(二)应检病虫,是指对外签订的有关协定、协议、贸易合同中规定检疫的和出口单位申请检疫的病虫。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通航港口、机场以及陆地边境、国界江河的口岸设立的动物、植物检疫所和在有关省会、自治区首府设立的动物、植物检疫站(统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是代表国家执行进出口动植物检疫任务的机关。
第五条进出口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等,经检疫合格,方准进出口。
动植物检疫法

动植物检疫法
动植物检疫法是指为防止各种检疫性疾病传播而对植物、动物及其产
品的检疫控制的法律。
它既包括门类管理、动植物检疫管理,也包括动植
物检疫机构管理、防疫检疫许可制度、隔离检疫制度等。
具体来说,它规
定国外引入或输出植物、动物及其产品前,必须进行检疫,要求批准机构
对植物和动物进口、出口、运输及在国内转运等,必须提供检疫证明文件,经检疫后方可出入境或转运。
为了加强监督,还要求有关单位必须如实提
供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把所使用的设备和房屋等定期进行消毒,以保证安全。
根据这一法律,不论是人员或者货物,若未进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均不得进出境口岸或转运。
植物检疫法规

植物检疫法规植物检疫法规:是指为了防止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和国内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和环境,维护对内,对外贸易信誉,履行国际义务,由国家制定的法令对进出口和国家地区间调运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检验与监督处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植物检疫学:一门为保护植物的健康,阻止植物有严重为害的有害生物随植物或其他应检物调运而传播,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提出检疫决策,制定与执行检疫法律、法规的科学植物检疫: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使它在官方控制下的一切活动有害生物:对植物或产品有害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系、或生物型. 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或环境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且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有害生物:泛指危害或可能危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危险性有害生物: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尚未发生,或虽发生,但正在进行官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 限定有害生物:是指在一个国家和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分布未广,且官方正在积极控制中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植物检疫所关注的有害生物.非限定的有害生物:是已经广泛发生或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有些是日常生物中常见的,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 危险性有害生物:包括已经被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和可能被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多种有害生物,相当于“限定的有害生物”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对于进口国而言,那些存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定殖: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铲除: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以从一个地区消除某种有害生物.除害处理: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的有害生物的过程.主要包括熏蒸处理、辐照处理、热处理、冷处理及气调处理等.熏蒸除害:密闭场合采用熏蒸剂杀死害虫、病菌或其他有害生物的技术措施. 疫区:存在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非疫区: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保护区: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对一个危险地区进行有效保护的最小区域. 检疫区:由官方划定发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于危害,并由官方防治地区. 缓冲区:特定有害生物未发生或发生率低并防治且已采取检疫措施地区.有害生物低度发生区: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控制或根除措施的地区.非疫产地: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发生且官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非疫生产点:指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理的限定部分.低度流行区:是指经主管当局认定,某种有害生物发生水平低,并已经采取了有效的监测、控制和根除措施的地区. 受威胁地区: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的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地区.控制区:专指国家植物保护组织确定为防止特定有害生物从疫区扩散所必需的最小的限定区域. 保护区:是指国家植物保护组织为有效保护受威胁地区而确定的必需的最小的限定区域有害生物风险管理:评价和选择方案以减少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风险.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评估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的可能性以及潜在后果SPS协定:指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的协定,是WTO针对动植物安全与检疫问题而专门制订和实施的一个国际准则.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种子、卵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种:外来物种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改变或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外来种.检疫许可: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植物检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批做出是否批准引进的法定程序.检疫申报: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律程序.现场检验: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应检物进行检查、抽样,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检疫出证: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理结果,签发相关单证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的法定程序.检疫处理: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有害生物的法定程序.检疫处理方法:除害处理(熏蒸/消毒/冷/热处理);退回或销毁处理 ;禁止出口处理植检基本程序:检疫许可、检疫申报、现场检验、实验室检测、检疫处理与出证、检疫监管检疫监管:是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产地检疫: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调运检疫:充分发挥检疫检查站、木材检查站的作用,严格查验检疫单证和调运货物,发现检疫对象,要严格进行除害处理.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预检: 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隔离检疫: 主要针对风险极高的进境繁殖材料,是将拟引进的植物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于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和处理的检疫过程.疫情监测:ISPM 6号标准为“监测准则”,要求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建立一个信息收集系统来收集、证实或汇编需要注意的有害生物的有关信息.中国植检发展史:孕育/初建/发展/停滞/昌盛时期1878年,欧洲6国签《防治葡萄根瘤蚜国际公约》1880法国波尔多爆发葡萄霜霉病.植物检疫基本属性强制性、预防性.根据分布区域分为内检、外检.植物检疫目的意义:促进国际、国内种质资源贸易及交流基础上,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保障农业生产、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植物检疫学是植物保护领域中的新兴学科.植保基本原理:预防或杜绝、免疫、保护、铲除、治疗.植检对象: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第一部口岸动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商品/动植物/卫生检疫三个机构合并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国家技术质量标准监督局合并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我国对外植物检疫的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颁布-植物检疫条例. 新侵入和定殖的病原物与其它有害生物,利用一切防治手段,尽快扑灭.产地检疫是国际和国内检疫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一项措施.风险分析包括:危险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起点/评估/管理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入和定殖.针对商品中是否带:有害生物、能否传播与危害,及对商品、预定用途的影响程度分为三类:一类是不必限制的无风险商品;二类是仍有风险的商品;三类是可作繁殖材料且风险极大的商品. WTO和SPS协定对科学证据充分性的要求定量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定性分析具有较强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难于处理贸易冲突双方存在的分歧.农业项目风险种类:、自然/经济/政治/行为/技术/评估/其他风险农产品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或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除非彻底除害并绝对安全,否则不允许进口. 贸易客观存在传播植物有害生物的危险,可以通过检疫措施来进行管理.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利用重组DNA技术、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把重组DNA分子导入植物体并在其中整合、表达和稳定遗传.植物病原物:真菌、细菌、植原体、螺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等.植检主要措施:禁止进境;限制进境;调运检疫;国外引种检疫;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旅客携带物;邮寄和托运物检疫;紧急防治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Wheat dwarf bunt,小麦印度腥黑穗病-Wheat karnal bunt,烟草霜霉病-Tobacco blue mold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 ,榆树枯萎病-Dutch elm disease检疫性细菌病害:梨火疫病-Fire Blight,玉米细菌性枯萎病-Stewart’s bacterial wilt of corn,柑橘黄龙病-Citrus Yellow shoot,椰子致死黄化病-Coconut Lethal Yellowing植检性真菌常见检疫检验技术:直接/染色/洗涤/保湿萌芽/分离培养检验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检验技术:直接检测:直观/生长检验;间接检测:活菌/血清学/非活菌检测、免疫吸附分离法、噬菌体检验、植物病毒检验方法:生物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植物病毒鉴别寄主谱:系统/局部/不受侵染的寄主检疫性植物寄生线虫:马铃薯孢囊/香蕉穿孔/松材线虫菌丝可潜伏种苗组织中远距离传播.菌核常混于植物种子中作远距离传播.真菌的鉴定方法:形态鉴定、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技术特点: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对检测材料要求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共计检疫性有害生物435,检疫性害虫146,检疫性病害(真菌125、原核生物58、病毒及类病毒39、线虫20种),检疫性杂草41,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6.植检除害处理方法:除害处理、退回、销毁处理、禁止出口处理.植检除害处理常用熏蒸剂:磷化铝、硫酰氟、溴甲烷、环氧乙烷等.植物检疫方式:产地/现场/实验室/隔离/国际邮包检疫.现场检验方法:X光机/检疫犬/肉眼/过筛检查实验室检疫方法:比重/染色/软X光透视/洗涤/保湿萌芽/分离培养/鉴别寄主/血清学/显微镜检测植物检疫处理基本类型:除害处理、退回或销毁处理、禁止出口处理禁止进境物包括:动植物病原体、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动物尸体;土壤报检员办理检疫申报手续时应将:报检单、检疫证书、产地证书,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等单证一并交检疫机关. 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危害性、经济重要性, 有害生物分:限定性有害生物、非限定性有害生物.限定的有害生物分:检疫性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植物检疫效益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施检疫方法:全面/针对性检疫.植物检疫的法规按照制定权力机构和法规所起作用的地理范围,分国际性/国家级/地方性法规,内容从形式上分为综合性/单项法规 .FAO颁布-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SPS: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我国第一部正式对外动植物检疫《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我国外检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是1991年颁布的.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症状弱系统斑驳.其病毒粒体为对称球体蚕豆染色病毒只侵染豆科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通过种子传播. 松材线虫通过天牛传播.柑橘黄龙病通过柑橘木虱传播. 香蕉穿孔线虫危害芭蕉属,造成植物减产/死亡.危害寄主的根部位.梨火疫病最初在美国发现.植物有害生物包括: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毒、杂草、病原线虫、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动物等. 植物害虫检疫工作的特点:预见/全局长远/管理综合/法制/国际性植检特点:法律法规与技术、管理相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植检任务和目的:阻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封锁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不使其向没有发生的地区传播;对已传入新区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紧急措施,就地彻底消灭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关系不同:工作对象不同:危险性的检疫对象;在农业生产中发生的有害生物;工作方法不同;研究内容和方法不同:分析研究危险性有害生物情报资料,拟定防止策略和措施,论证和立法;研究农业生产上发生的有害生物,提出防治方法;要求不同:防止蔓延传播,铲除有害生物;把防治对象危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植物检疫的意义: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部分,是保护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重要措施;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防止危险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传入、传出和扩散;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促进国际及国内经济贸易的发展.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关系关系:预防或杜绝、长处、免疫、保护、治疗等五个方面.植检是植保领域中重要部分,包括植保中的预防、杜绝或铲除的各个方面,最有效、最经济、最值得提倡的一个方法,是某一有害生物综合防止计划中的唯一具体措施.确定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依据:危险性大的病害、害虫、杂草;局部地区发生;人为传播;经过风险分析评估确认.疫情铲除原则是:铲除对象是新发现重大植物有害生物,面积不大,有扑灭可能的;铲除应及早、及时;铲除措施应科学有效,管理措施应依法从严;铲除后应跟踪监测,确保彻底铲除.有害生物在原产地危害性一般,进入新区猖獗危害:新区气候条件比原产地优越;新区有比原产地更适合的寄主、传播媒介等;新区寄主对有害生物的抗(耐)性差;4.有害生物在新区的生态选择压下发生有利于自身生存的变异;5.新区缺乏有效天敌的控制.《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协议》基本原则:协调一致原则;等同对待原则;透明度原则;科学依据原则.产地检疫预检的意义: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简化现场检疫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检疫许可意义:通过检疫许可能够向出口国家或地区提出相关的检疫要求,从而有效地预防有害生物,特别是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通过检疫许可能够避免盲目进口,并且有助于进行合理索赔.检疫申报意义:防止出现在货物运抵口岸后、实施检疫前,从提货单中发现原报检内容与实际货物不相符; 出境货物已报检,但原申报的输出货物品种、数量或输出国家需做改动;出境货物已报检,并经检疫或出具了检疫证书,货主又需做改动.隔离检疫基本步骤:供试材料登记;初步检验与处理,加快商品流通;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小麦矮腥黑穗病: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病株特矮,分孽特多,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形态特征: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发病规律:侵染期长,长时间3~8 ℃低温利于侵染.流行因素: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适生区域: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极为适宜病害的发生,属高度危险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冬麦区基本适合病害发生,属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有时也具备病菌入侵条件,也可能受害;春麦区不发病.检疫检验方法:直接检查、洗涤检查、冬孢子鉴定、冬孢子自发荧光实验、冬孢子萌发试验、PCR 技术梨火疫病:分布:北美洲于西北欧,中欧、地中海、东南欧及大洋州和亚洲.症状:花:侵染后枯萎.叶片:先呈水浸状,后黑褐色.嫩稍:向下弯曲鱼钩状.果实:病部褐色凹陷,后红褐色.病枝:叶片凋萎,幼果僵化,但病叶病果不脱落,远望似火烧状,故称火疫病.危害:严重时,病害从嫩稍很快扩展到枝条、主干,直至根部,全株死亡.检验方法:产地检验,症状观察,分离培养,致病性实验,血清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疫和防治:,严格检疫,禁止从疫区引入蔷薇科仁果类果树树苗;剪除病梢病枝;药剂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定植.马铃薯金线虫:分布: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大部分国家和亚洲少数国家,是我国外检对象. 症状:幼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植株生长不良,矮小,茎细弱,叶上生斑点或黄化,后萎蔫或死亡,扒开病根,可见金黄色的马铃薯胞囊线虫雌线虫死后形成的胞囊.侵染规律:完成1代约需40天,一年生1~2代,以胞囊在病薯块、病根及病土中越冬,孵化成熟的适温为16~22℃检验方法:漂浮法和过筛法.刷掉或震掉块茎表面的泥土,将泥土放在10%的硫酸镁溶液中搅动,使飘拂物迅速上浮,静置后过滤,最后将滤纸晾干,镜检有无胞囊.胞囊的检验以形态学为主.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风险: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分析:通过对不确定事件的识别、衡量和处理,以最小的成本将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的科学管理方法.PRA:评价生物学或其它科学、经济学证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预与管制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定性PRA:采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来对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采用风险高、中、低等级指标来描述风险大小.定量PRA: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定量描述风险,结果用概率值衡量风险大小PRA重要性: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检疫的保护功能;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风险分析的起点:可能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本身;检疫性有害生物可能随其传入和扩散的传播途径开始分析,通常指进口某种商品;因为检疫政策修订而重新开始做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阶段:传入可能性:主要取决于从出口国到目的地的传播途径及与之相关的有害生物发生频率和数量;定殖可能性将原发生地情况与PRA地区情况进行比较.扩散可能性:包括有害生物的自然扩散能力,与人为环境的适宜性,商品和运输工具的移动,有害生物潜在媒介和天敌等.经济重要性:如损害类型、作物损失、出口市场损失、相应的防治费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需的信息:有害生物及其实际或潜在环境事实型信息;解释其分布、行为、潜在损失的信息分析系统及辅助诊断系统;评估其扩散、定殖、经济影响信息预测系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阶段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之相一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设计和评估. 风险分析国际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准则》《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准则》》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转基因植物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克隆的优良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或组织,并在其中进行表达,从而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毒素,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过敏源,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
动植物检验检疫学之动植物检疫法规

Official rules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and/or spread of
quarantine animal epidemic diseases and plant pests,by
regulating the production,movement or existence of
行政执法监督是对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进行审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 性进行评价、对违反法规的行政行为予以惩处,并在此基础上对行政 执法活动的各方面工作加以正确的合法性指导的活动。在我国,行政 执法监督的体系包括5个层次,即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 部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以及党的监督。
泰国曼谷
特拉尼达 西班牙港 法国巴黎
埃及开罗
喀麦隆 雅德隆 美国 马里兰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中国进境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录比较
法规名称
颁布 年份
颁布 部门
有害 生物 总数
病害 数目
害虫 数目
杂草 数目
输出输入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1954 对外贸 30 16 14 0 易部
IAPSC: Inter-African Phytosanitary Council
1950 1963 1956
NAPPO: North Americ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1976
总部所在地 瑞士日内瓦 法国巴黎
萨尔瓦多 圣萨尔瓦多 哥伦比亚 波哥达 意大利罗马
1955 1965 1945 1965
CPPC: Caribbean Plant Protection Commiss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1.10.30•【文号】主席令第53号•【施行日期】1992.04.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动植物检疫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10月30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主席令第53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以下简称病虫害)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依照本法规定实施检疫。
第三条国务院设立动植物检疫机关(以下简称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统一管理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
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依照本法规定实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贸易性动物产品出境的检疫机关,由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工作。
第四条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在实施检疫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依照本法规定登船、登车、登机实施检疫;(二)进入港口、机场、车站、邮局以及检疫物的存放、加工、养殖、种植场所实施检疫,并依照规定采样;(三)根据检疫需要,进入有关生产、仓库等场所,进行疫情监测、调查和检疫监督管理;(四)查阅、复制、摘录与检疫物有关的运行日志、货运单、合同、发票以及其他单证。
第五条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一)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二)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三)动物尸体;(四)土壤。
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发现有前款规定的禁止进境物的,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第2章 动植物检疫法规

– 是WTO针对动植物安全与检疫问题而专门制订 和实施的一个国际准则
– 总体目标:
对造成严重危害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 规定禁止经营的动物、动物产品( ①封锁疫区内与所发 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②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 疫不合格的)
– 2)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 3)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定点屠宰、集中检疫, 动物及动物产品凭检疫证明出售、运输 – 4)法律责任
9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綦国红
制订的目的:防止传染性疾病危害动物或人类 健康,并避免不公正的贸易壁垒 主要内容:
– (1)成员国的义务和责任 – (2)检疫性疫病的种类(2007年后不再分A、B类疫 病,把水生动物疫病和陆生动物疫病合为一个名录) – (3) 疫情信息通报 – (4)国际贸易出证
15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綦国红
– 收集并向各国通报全世界的动物疫情的发 生发展情况,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调各成员国之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的 规定
13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綦国红
网址 http://www.oie.int
14 中国药科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綦国红
3)、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简介 ( International Animal Health Code)
第2章 动植物检疫法规 Animal and Plant Quarantine Regulation
1
本章简介
一、中国动植物检疫法规 二、WTO与SPS协定 三、OIE与国际动物卫生法典 四、FAO与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动植物检疫法规》课件

法规执行的重要性
1 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止入侵物种繁殖和侵害国家生态安全。
2 保障消费者利益
鉴别伪劣农产品,保证进口安全合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案例分析
1
疫病传入
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首次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对国内的生猪生产和农民经 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2
监管不力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了美国进口的非法水果中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此举凸显 了监管存在的漏洞。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法规背景
该法规于2000年1月1日施行,其 中包含了动植物检疫的规定和措 施。合法认证Fra bibliotek行政监管
动植物产品必须出具相关的证明, 方可合法上市销售。
地方和国家级政府均有责任对检 疫工作开展监管。
主要内容介绍
条目 检疫对象 检疫地区
检疫人员
内容 任何进出口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物品。 进出口公路、铁路、航空口岸、邮政和快递渠道 等。 由当地国家机构主要负责,保障其专业性。
3
检疫紧急
2018年,我国在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发现了一些疑似“进口狂犬病”的动物, 不得不采取检疫紧急措施。
结语和总结
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一部分,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关乎国家防 疫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全社会应当积极参与,并共同配合政府的检疫措 施。
《动植物检疫法规》PPT 课件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了解动植物检疫法规的重要性
疫情背景
全球疫情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 的冲击已经显现。
动植物排检
防止疫情的蔓延,显得非常 必要。
复杂性
动植物的流通更为复杂,如 何保障其质量更需要法规的 支持。
动植物检疫的意义
动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

动植物检疫主管部门及职责:
国家质检总局是主管全国进出境动植物检 疫的行政执法机关。
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进出境动植物 检疫工作。
1949年10月,人民政府接管了商品检验机构。 中央贸易部国内贸易司设立了商品检验处,统 一领导和管理全国商品检验机构和业务,在上 海、重庆、天津等地设立商品检验局。 1981年 8月25日,国家农委同意成立“农业部动植物检 疫总所”,统一管理全国口岸动植物检疫所的 检疫业务和人、财、物。
1991年10月30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3号公布方该法,自1992 年4月1日起施行。1996年12月2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发布,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
检疫监管规定》 第17号 《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26号 《供港澳活禽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27号 《供港澳活猪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第1号《出入境动植物检验检疫风险预警 及快速反应管理规定》
第3号《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7号《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21号《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25号《进境动植物检疫审批管理办法》 第26号《进出境肉类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27号《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 第40号《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 第41号《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
第二层次: 现行动植物检疫法规
专门法规: 1996年12月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动植物检疫法规ppt课件

(二)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发展规律
(1)在与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的长期斗争中应运而生 (2)由单项禁令向综合性法规方向发展 (3)由个别国家法规向国际性法规方向发展:如《SPS协定》、 《国际
动物卫生法典》、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4)法规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如有害生物名录。
(三)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
8
(三)《SPS协定》简介
1、协定产生的背景
在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中(1994年4月15日GATT最后一轮谈判,即第8轮谈 判),关于农业的谈判其焦点始终集中于削减用于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壁垒这一问 题上。但同时又担心处于削减中的贸易关税或许会被伪装的保护主义措施以卫生和 植物卫生措施(SPS措施)的形式所取代。
在SPS协定谈判前,许多涉及食品和动植物健康的措施属于TBT协定(技术性贸 易壁垒协定)的管理范畴。但TBT协定很有限的允许为保护人类、动植物健康,保 护环境和国家安全等,而合法地采用一些对贸易有限制的技术或卫生和植物卫生措 施,但在如何具体实施这些措施方面没有具体规定。因此,制定《SPS协定》成为 时代与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
3
(3)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监督
①行政执法: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直 接影响其权利义务,或者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直接 进行监督的行政行为。
5种类型:行政检查,行政奖励,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 ②行政执法监督:对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进行审查、对行政执法行为的 合法性进行评价、对违反法规的行政行为予以惩处,并在此基础上对行政 执法活动的各方面工作加以正确的合法性指导的活动。 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有5个层次: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 监督(如行政复议),司法机关的监督,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党的监督。
动植物检疫法规范动植物检疫工作的法律

动植物检疫法规范动植物检疫工作的法律动植物检疫是保护农业生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动植物检疫工作,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以确保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动植物检疫法深化了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等活动的监管,保护了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植物检疫法在规范动植物检疫工作方面的法律要求。
一、动植物检疫的背景和意义动植物检疫是防止农业有害生物入侵、控制疫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维护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动植物检疫工作的规范对于保障国内农业生产、维护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国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动植物检疫法,规范和强化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流通等环节的管理,成为保障动植物检疫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动植物检疫法的法律要求1.法律的适用范围动植物检疫法适用于所有涉及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进出口、流通、储存、加工等活动。
包括但不限于农产品、食品、种子、肥料等属于动植物及其产品范畴的物品。
2.动植物检疫的权限和责任动植物检疫法明确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责任。
各级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保证其符合检验检疫要求。
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动植物检疫工作的宣传,提高广大民众的动植物检疫意识。
3.动植物检疫的进出口管理动植物检疫法规定了进口和出口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检疫要求、物品标识、运输条件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减少疫病传播和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
4.动植物检疫的疫情监测与报告动植物检疫法规定了疫情监测与报告的要求。
相关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加强对思特氏病、口蹄疫、禽流感等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置。
5.动植物检疫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动植物检疫法明确了违法动植物检疫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对于未经检验检疫或不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物品,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负有赔偿责任。
动植物检疫法规 完整版

动植物检疫法规教程参考重点第一章一、近年入侵我国的有害生物1.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梁(微空飞豚毒假紫互凤)2.入侵动物:双斑锦天牛,光肩星天牛,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蔗扁蛾,美国白蛾,强大小蠹,非洲大蜗牛,福寿螺3. 入侵病害:松材线虫病二、植物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部门: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口岸检疫2、农业部:国内农业检疫3、国家林业总局:林业检疫三、植物检疫执行部门1、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疫2、植保植检站:省际或省内调运检验3、森林保护站:林业检疫4、动植物检疫所:检疫技术研究四、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1、法规名称:要有名副其实的名称2、立法宗旨:应开门见山,简单明了3、执法的主管部门和各级执法机构:应说明这些部门和机构的主要职责,权利和义务4、名词术语解释:应有明确的定义5、检疫法规分项和检疫范围分项:应具体说明这些检疫的范围和权限6、规定禁止进口或限制进口物品:列明禁止进境物或需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7、检疫程序:说明检疫的步骤(许可,报检,检验与检测,处理和监管)8、奖惩和法律责任9、法规的公布日期和生效日期10、根据法规制定具体实施规章的办法11、其他规定(加)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的关系(一)国际贸易需要动植物检疫1:动植物检疫是农产品对外贸易合同中的重要条款,是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的依据2:动植物检疫为对外贸易提供了稳定的高质量的出口货源3:合格的动植物检疫证书,是农产品顺利通关,结汇的重要凭证4:动植物检疫结果是货主对外进行索赔的依据5:动植物检疫有助于打破某些国家多年设置的对一些动植物及其产品禁止入境的法令,为农产品的出口开辟更广阔的市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国际贸易促进了动植物检疫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动植物检疫法规和检疫管理的日益完善,又对国际贸易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植物检疫法规是人类同病虫害长期斗争的产 物
如:葡萄根瘤蚜(美国→法国,1860)
❖ 棉花红铃虫(印度→埃及,1907)
葡萄根瘤蚜 葡萄根瘤蚜 同翅目的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种黄绿色小昆虫,学名为 Phylloxera vitifoliae。严 重危害欧洲和美国西部的 葡萄,吮吸葡萄的汁液, 在叶上形成虫瘿,在根上 形成小瘤,最终植株腐烂 。根瘤蚜的一生分为无翅 阶段和有翅阶段,前者行 孤雌生殖;後者产雌、雄 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 卵越冬。
2.动植物检疫发展简史
(1)动物检疫发展简史
❖ 1871年,日本开始采取动物检疫措施,以防 止西伯利亚的牛瘟传入;
❖ 1879年意大利从美国进口肉类时,发现肉类 中带有旋毛虫,意大利政府即下令禁止从美 国进口肉类。
❖ 1881年,奥地利、德国、法国相继仿效,宣 布禁止从美国进口肉类。这些措施在世界范 围内产生了影响,为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世界动物 卫生组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1860年代葡萄根瘤蚜虫摧毁了卢瓦尔河谷不 计其数的葡萄田,那时普伊芙美(Pouilly Fume)和桑塞尔主要种植的是佳美( Gamay)和黑品乐(Pinot Noir)。当解决 葡萄根瘤蚜虫害的方案被发现时(即把欧洲 葡萄藤嫁接到美国抗蚜砧木上),人们发现 长相思这种白葡萄品种比红葡萄品种的成活 率更高,因而,长相思后来成为了卢瓦尔河 上游地区最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而由于所 酿酒款所呈现出的烟熏味,很快就有了 “Blanc Fume”的美誉。
❖ 根据1999年重新修订的《国际动物卫生法 典》,国际兽疫局将危害畜牧业较严重、各成 员国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分为 A、B两类。A类疫病15种传染病;B类疫病 67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动物检疫的主要类型
❖ 环境优越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 ❖ 发达国家大陆型:美国、加拿大。 ❖ 经济共同体大陆型:欧共体。 ❖ 发展中国家大陆型:中国大陆、印度、智利、南非等。 ❖ 工商业城市型:香港、新加坡等。
❖ 首次法律手段防治病虫害:1660年,法国鲁旺地区 提出铲除小蘖,防小麦杆锈病。
❖ 最早的动物检疫:1866年,英国通过法令,扑杀因 进口种牛带进的牛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黑死病、霍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只老鼠惹的祸:2500万欧洲人死于 黑死病
1660年,法国鲁昂地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植物检疫发展简史
❖ 葡萄根瘤蚜----1881年,欧洲6国签署“ 防治葡萄根瘤蚜国际公约”。-第一个植 物检疫国际法规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IPPC ) (1929),1952年.到2012年7月,已 有178个国家或地区签署。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旋毛虫幼虫寄生于 肌纤维内,一般形 成囊包,囊包呈柠 檬状,内含一条略 弯曲似螺旋状的幼 虫。囊膜由二层结 缔组织构成。外层 甚薄,具有大量结 缔组织;内层透明 玻璃样,无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牛瘟、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炭疽病、 羊痘、狂犬病、马鼻疽、马媾疫和猪瘟列为各 成员国必须申报的9种疫病。
课程考核方法及要求
❖ 1.考核方式:考查; ❖ 2.考核方法:课0分 ❖ 平时成绩=考勤(10分)+作业(20分)+小
组讨论(20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绪论
第一节 动植物检疫法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中国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时分配表
章 序
课程内容
1 动植物检疫法规概述 2 检疫性有害生物 3 植物检疫机构与职能 4 现行植物检疫法规 5 动物检疫机构与职能 6 现行动物检疫法规 合 计
理实实课习考 论验践外题核小 学学学学学学计 时时时时时时
2
2
4
4
4
4
8
8
4
4
8
8
30
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866年,英国通过法令,扑杀因进口 种牛带进的牛瘟
❖ 牛瘟又名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传染 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别是消化道黏膜发炎,出血, 糜烂和坏死。 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动植物检疫法的形成与发展
❖ 一、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发展简史 ❖ 二、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 ❖ 三、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 ❖ 四、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发展规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动植物检疫法规的发展简史
1. 动植物检疫的起源
❖ 14世纪中叶的欧洲。因黑死病、霍乱等流行, 威尼 斯规定外国船只须停40天, 检疫“Quarantine”产生 于拉丁文40天之词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课程简介
❖ 一、课程的性质、类别、目的和任务 ❖ 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是高等学校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一门选修
课,属于专业课。动植物检疫是保护动植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之一,动植物检疫法规是实施检疫的重要法律依据,本课程 的特点是通过讲授动植物检疫的内涵、基础理论知识、法规 条款和相关案例分析,使学生系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 该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 动植物检疫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充分理解动植物检疫相 关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动植物检疫发展要求。使学生具备 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