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诗魔——白居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 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 珠月似弓。 【瑟瑟】一种绿色的宝石, 此处形容水色。 【可怜】可爱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 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 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出内心 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 称道。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 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 画”。 《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 神往。”
结合上面两副图思考:颈联写了什么? 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 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颈联写了花草。诗人在马上观花,时 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 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 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 “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 阴里/白/沙堤。
阅读检测
1、残阳照在江面上,不说“照”而说 “铺”,为什么? 答:“铺”比“照”显得平缓,正符合秋 天的夕阳柔和的特点。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可爱 3、“可怜”的意思是
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忙中,天上云影与湖上 波澜连成一片,故曰“云脚低”。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
思考:可不可以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 处”,“家家”?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 衔草、营建新巢的描写,人们从中能有什么感觉?
不可以换,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莺和燕都富 于季节的敏感,是春天的象征,代表了春天 的来临。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 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 能显现出一种春的活力,给人们带来一种勃 勃生机的感觉。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七律诗的结构
首联(开头两句) 颔联(第三四句对仗) 颈联(第五六句对仗) 尾联(末尾两句)
请同学们结合节奏的划分,及课文中的 注释,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钱塘湖春行》朗诵
七言诗句的节拍: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我来朗读诗歌体会骑马游春的乐趣和喜悦的心情。
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 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 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 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 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 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据说他每每写成一首诗首先念给母亲听,如果母 亲听得懂就算成功,如果听不懂,必须撕稿重来。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 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 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 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 。 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 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之称。
生平: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 吟先生。祖籍太原,祖父白湟善诗,父白季庚也好诗,做 过彭城县令。 白居易生于郑州,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 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不久 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15、16岁时, 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 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十八年(802) ,又 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后在诗坛上 齐名,并称“元白”。
思考:最后两句是怎样结束全诗的?诗 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春游欢 快、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 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 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 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 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水 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 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 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 人喜悦的心情。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 (孤山寺)到西(贾公亭)到湖东的白沙堤。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景物 现象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
具体欣赏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 云脚/低。 “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 么说“云脚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为官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 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 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 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 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有人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 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 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以后放任杭 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 为官任上,他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比如他任杭州刺 史期间便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 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 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 就不会受 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 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 咏物诗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 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 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 “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 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