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几个核心概念的阐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几个核心概念的阐释

摘要: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一个道理:必须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出各自风格迥异的文章,那么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明白:“个”、“性”、“化”以及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文章对此从词源学意义以及个性在各学科的含义进行了细致地阐释。

关键词:高中;个性化;作文;教学;核心;概念;阐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67-02

我们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尝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相关核心概念的含义,然后再去具体指导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这样也许更有针对性,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个、性的词源学意义

(一)“个”的词源学意义

“个”的最初意义是:量词,指竹子的计量单位,犹竿。《史记·货殖列传》:“木千章,竹竿■个。”后来发展演变为以下一些意义。

1.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如《礼记·大学》:“若有一个臣,■他技,其心休休焉。”

2.指示代词。这,这个;那,那个。

3.语助词。如宋.杨无咎《天下乐》词:“枕衾冷得■似■,■,些个■。”

4.正堂两旁的屋舍。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子居青■左个。”

5.“■”的简化字。

(二)性的词源学意义

1.人的本性。《易·■辞上》:“■之■道。■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泛指天赋,天性。(宋)王安石《上执政书》:“■■、草木,下所以■之,皆各得■其性而不失也。”

3.事物的性质或性能。《孟子·告子上》:“今夫水,搏而■之,可使■■,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水之性哉?”

4.现常用为名词性后缀,表示思想感情、生活态度和一定的范畴等。如,人民性,弹性、历史性事件、流行性感冒。

5.生命;生机。《左传·昭公八年》:“今宫室崇侈,民力■,怨■■作,莫保其性。”

“个性”一词最早出自何人之口,现在无从考证。其含义如下:第一,事物的特性,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如毛泽东的《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说:“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

第二,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性格、兴趣、爱好等。如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十八:“当他的眼珠定住的时候,他好象是很深沉,个性很强似的。”

二、个性在各学科中的含义

(一)《辞海》:个性

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6]。

《现代汉语小词典》解释为:“个性:名,a.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b.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二)哲学中的“个性”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性质”,是“为某一事物所独有的特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特殊的东西”。

(三)心理学中的“个性”

“个性(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原来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引申为任务、角色及其内心的特征或者心理面貌。在心理学中,个性与人格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性与人格都是同义词,二者均指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和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狭义的个性通常指个人心理面貌中与共性相对的个别性,即个人独具的心理特征;狭义的人格通常指个人的一些心理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有时,甚至仅指个人的品

德、操行”。

(四)教育学中的“个性”

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内外化),形成由多种素质(体能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情感素质、行为素质、语言素质、社会活动素质等)融合而成的独特社会性。个性核心内涵应该是个人立足自我、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品质,是个人能够自觉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不断超越自我的自主意识。

(五)社会学中的“个性”

在社会学中,个性是作为群体的特殊形态而存在的,是作为社会的个体在社会领域中起独立作用的社会性质。这就是说个性与社会性是相互统一又是相互独立的。

三、个性化的含义及个性化中“化”的含义

(一)个性化的含义

“个性化:文学艺术创作中塑造具有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特征的过程和方法。也指作者塑造典型人物时,对其个性特征的描绘所达到鲜明、生动的程度。作家在进行艺术概括的同时,努力使人物具有独特的思想性格、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形象,才能生动地反映出一定时代社会的本质,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化”的词源学意义

1.《广韵》:“呼霸切,去杩晓”,huà。其最初的意义是:变化、

改变,如,《玉篇·叱部》:“化,易也”。后来发展演变为:

(1)感化;转变人心、风俗。如,《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随顺;仿效。如,《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

(3)教化;古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理论和措施。如,《诗·周南·关雎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

(4)造化;自然的功能。如,〈论衡·订鬼〉:“天地之间,本有此性,非道术之家所能论辩。”

2.《洪武正韵》:“呼瓜切”,huā。“化”同“花”,耗费,用掉。如,茅盾《春蚕》:“请帮手么?那又得化钱。”

3.huò,同“货”。如,《尚书》:“‘懋边有无化居’,化即货也。”这里“化”附在“个性”后是一个词缀,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者状态。

四、个性化教学的含义、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一)个性化教学的含义

个性化教学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具体的课程内容为中心,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过程。(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个性化作文”又称“作文个性化”:是语文个性化教育的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