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教育心理学]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认识与评价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们认识儿童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理论是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他认为在每一个连续的阶段中,认知发展都发生了质的改变。
一个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认知发展的儿童,一版来说也会在其它领域表现出相应的认知发展。
一、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认识皮亚杰把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即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和认识结构与知识发展过程中新知识形成的机制。
他认为每一个智慧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即图式。
图式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是主体把客体纳入自己的图式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
顺应是主体改造已有的图式以适应新的情境,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
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1]。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能。
儿童遇到新事物,在认识过程中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成功,就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
反之,儿童就做出顺应,调整原有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接受新事物,直至达到认识上新的平衡。
儿童心理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从低一级水平的图式不断完善达到高一级水平的图式,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变化、创新,形成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在从事智力测验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
年幼儿童不仅比年长儿童或成人“笨”,而且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思维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思维,他放弃了标准化测验的研究方法,开用临床法研究儿童智力的先河。
通过细致的观察、严密的研究,皮亚杰得出了关于认知发展的几个重要结论。
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
皮亚杰认为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图式,它是指有组织的思考或行动的模式,是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但是有些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十分吻合,这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即是顺应。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
论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观可有趣啦。
一、认知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皮亚杰觉得儿童的认知发展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慢慢搭起来的。
儿童不是一生下来就啥都懂,他们的认知是随着年龄增长一点点发展的。
比如说,小婴儿刚开始可能就只知道饿了哭、困了闹,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很简单。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能区分不同的声音,看到妈妈的脸会笑,这就是认知在发展啦。
这就像是在一个神秘的花园里,小花朵慢慢绽放,一点一点展现出更多的美丽。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0 - 2岁)这个阶段的宝宝可逗了。
他们主要是通过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
你看,小宝宝会抓着东西就往嘴里塞,不管是玩具还是自己的小脚丫,他们可不管干净不干净呢。
这其实就是他们在探索,用嘴巴来感知这个东西是啥样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他们还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眼睛跟着移动的东西转。
就像小探险家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发现秘密。
2. 前运算阶段(2 - 7岁)这个阶段的小朋友开始有了一些小想法。
不过他们的思维可有意思了,是非常自我中心的。
就像有个小朋友觉得月亮是跟着他走的,他走到哪月亮就跟到哪。
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守恒概念呢。
比如说,同样一杯水,倒进一个高瘦的杯子和一个矮胖的杯子里,他们就会觉得高瘦杯子里的水多。
这时候跟他们解释可不容易,得想些有趣的办法,像变魔术一样给他们展示,才能让他们慢慢明白。
3. 具体运算阶段(7 - 11岁)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开始变得聪明多啦。
他们能理解一些比较具体的逻辑关系了。
像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能算出简单的加减法,还能明白一些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他们不再像之前那么自我中心,开始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了。
就像小种子开始发芽,慢慢长出了更茁壮的枝干。
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 - 成人)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就更高级了。
他们可以进行抽象的思考,可以想象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
比如说,他们能理解科幻小说里那些奇特的概念,像穿越时空之类的。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皮亚杰心理发展观是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是一个漫长的,缓慢的发展过程。
他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普遍受欢迎的心理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
皮亚杰心理发展观包含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推动个体进入下一个阶段。
以下是详细的说明:1. 感知运动期(0-2岁):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发现世界。
他们开始发展感觉,能够识别声音,触感,味道和视觉。
在这个阶段,婴儿开始探索和改变他们周围物体的位置和特性。
他们还学会了区分自己和环境中的物体。
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发展对象的恒常性,即了解即使在物体位置和外表发生变化时,物体的本质仍然没有改变。
2. 前运算期(2-7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建立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他们开始使用不同的符号和语言进行沟通。
同时,他们也开始发展对逻辑概念的理解。
在这个阶段,儿童经常会犯一些逻辑性错误,例如认为瓶子中的水比两个杯子的水多。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操作的内在化,即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性。
3. 具体运算期(7-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更加理解逻辑规则和抽象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类比和推理,能够根据观察和经验做出多步的推论。
在这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推理或抽象的发展,这是进一步发展正式操作思维所必需的。
总体来说,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强调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是一个复杂和连续的过程。
每个阶段都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以推进个体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个理论对于儿童认知和学习的研究非常重要,并对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其他关心儿童发展的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综述
皮亚杰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综述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世界上著的认识论专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出生于瑞士知识分子家庭,曾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局局长。
由于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被20多所世界著名的大学授予荣誉学位。
皮亚杰一生著述颇丰,曾发表1500多个研究成果,出版著作70多本。
虽然其主要贡献是儿童思维和认知发展的理论,但也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一、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通过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的研究,创立了他自己的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特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活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知识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主体又包含客体。
这种相互作用从主体能动适应的角度看就是主体指向客体的动作、活动或行为。
皮亚杰不同意知识是现实的复写,他认为知觉不能说明智力的发展,而需要从动作方面加以解释,强调知识的唯一来源是动作,动作是知识的源泉和基础。
动作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作用于客体的个别动作,如推、触、摸等,相当于动作元素;另一种是个别动作组成的动作协调组织,它们并不直接作用于客体,而是主体动作本身的协调,相对于动作系统,又称为运算。
儿童发出的动作作用于客体,就会产生两种经验。
一种是物理经验。
这类经验是主体的个别动作直接作用于客体,通过经验抽象丽获得客体的物理特性。
另一种是逻辑数学经验。
这类经验是儿童从物体所做的动作中获得的一种知识,是从自己的动作协调的思考中获得的知识,不是从客体本身获得的,即这类知识直接来源于动作而并非直接来源于客体。
物理经验与逻辑数学经验两者之中,皮亚杰更注重后者。
他主张,在认识发展的任何阶段,物理经验的前提条件是逻辑数学经验,物理经验的内容只有同化在逻辑数学经验的形式框架之中,才能成为关于客体的知识,甚至物理经验本身的形式也需要以逻辑数学经验的形式为先。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观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知发展观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他通过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感官接收信息,并通过动作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环境。
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内部的思维表象,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基于直接的感觉和运动经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进入了前运算思维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能够使用内部的思维表象来代表外部的对象和事件。
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他们还不能进行具体的操作,例如逆向思维和多步推理。
到了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逆向思维和多步推理,并开始具备一些基本的数学和逻辑概念。
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会逐渐形成对事物分类和排序的能力,并开始将注意力从个体转向整体。
最后是形式运算阶段,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并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逐渐建立和调整内部的思维表象,儿童能够逐步提高思维的复杂性和抽象性。
他的理论对教育和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阶段特点,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皮亚杰认知发展观是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重要理论,它帮助我们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引言心理学家热尔曼·皮亚杰(Jean Piaget)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他在20世纪中叶提出了一套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并对儿童的思维和理解方式做出了深入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探讨其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是一种以儿童认知发展为中心的心理学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思维和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变化的。
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特征和思维模式。
•感知运动期(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尚未形成对象的概念,只能通过直接触觉和动作来与环境交互。
•前运算期(2-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代表对象和事件。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对于复杂的概念和操作仍然存在限制。
•具体操作期(7-11岁):儿童开始理解逻辑和数量概念,并能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推理。
他们能够解决逻辑问题和数学问题等具体的任务。
•形式操作期(11岁及以上):儿童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抽象的问题和推理。
2. 认知结构的发展皮亚杰提出了认知结构的概念,即认知发展中的基本单元。
他认为,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构建了一系列的认知结构,包括概念、模式、规则等。
这些结构相互关联,形成了儿童对世界的认识系统。
3. 动机和认知的关系皮亚杰认为,动机在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强调了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和经验的积累来推动认知的发展。
动机和认知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儿童的整体发展。
皮亚杰认知理论的意义和影响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对教育的启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提供了对教育实践的重要启示。
他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重点人物之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重点人物之皮亚杰皮亚杰,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是我们在教师考试中,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考试的高频考点。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皮亚杰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心理学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皮亚杰的观点。
认知论核心概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应形式具有动力性的特点。
随着环境和有机体自身的变化,智力的结构和功能必然不断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条件。
皮亚杰认为一切知识,从功能机制上说,是同化与顺化的统一;从结构机制上分析,则是主体认知结构的内化产生和外化应用的统一。
而运算是组成认知结构的元素,各个运算联系在一起就组成了结构的整体。
依据皮亚杰的观点,平衡化指通过多重的去平衡与再平衡,导致从一接近平衡的状态向着质上存在差异的平衡状态递进发展。
而自动调节是介于同化与顺应之间的第三者,对同化与顺应进行调整以达到两者的平衡。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条件,即成熟、实际经验、社会环境的作用和平衡化,前三者是发展的三个经典性因素,而第四个条件才是真正的原因。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
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第四个因素平衡化促进了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和谐发展,并使得成熟、实际经验和社会环境之间处在协调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平扬的倾向作为一种过程,总是把儿童的认知水平推向更高阶段。
当低层次的平衡被冲破以后,由于有了这种倾向,平衡才能在高一级的水平上得以恢复,从而导致了智力的发展,因此是最为根本的因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教育心理学]
精品课件
可见,第一阶段的儿童属于前运算 阶段。他们只能将注意集中在泥球状态的一个 方面,或是长的东西多,短的即少;或是粗的 东西多,细的即少。第二阶段仍是前运算阶段, 虽然他开始注意到了泥球状态变化的另一个方 面,但仍只是一个方面。第三阶段儿童感到问 题难以回答,说明通过上述两个阶段后,儿童 已注意到泥球的粗与短、长与细、数目多与少 是有关联的,而原有的图式已不能适应这一刺 激。
精品课件
3、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 及教育、学习和语言方面。
但是社会传递本身是不够的。除非儿童 已有了准备以了解文化知识,不然社会传递 不会奏效。换句话说,要懂得别人传来的知 识,儿童必须具有能够同化它的认知结构的 能力。传递无论多么好,五岁的儿童是不能 学会微积分的,因为他没有早先必备的结构。
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图式”,表现为本 能的无条件反射,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以 此为依据,在不断地与外界相互作用即适应环 境的过程中,儿童的遗传图式逐渐由低级水平 向高级水平发展,即从遗传性图式发展成为感 觉运动图式、表象图示、直觉思维图式,最后 构成运算思维图式。
精品课件
2、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 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 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
精品课件
一、皮亚杰的生平简介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 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 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 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 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 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 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 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 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 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 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及教育
姓名:吴铭学号:13001专业:应用心理学恩施奥鹏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摘要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观,教育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也是20世纪杰出的心理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一、皮亚杰认知发观的基本观点(一)建构主义发展观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教育因素.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第三,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er Period)(出生到两岁左右)儿童最早的活动既显示出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完全没有分化,也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可是这种自身中心化又由于同缺乏分化相联系,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
请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影响。
[参考答案]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他还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四个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预算阶段(2-7岁)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工作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可逆转,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的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儿童的思维以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
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
教育影响:一为教学实施提供了依据:按儿童思维方式实施教学,按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二促进了新教学方法的诞生,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界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活动法、自我发现法、认知冲突法和同伴影响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理论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
一般来说多以多选题和单选题的题型呈现。
在本文中,将结合常见的考题,带领大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能运用言语或较为抽象的符号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
这一阶段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认为别人眼中的世界和他所看到的一样,以为世界是为他而存在的,一切都围绕着他转。
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言语中也存在。
即使没有一个人听,年龄小的儿童也高兴地描述着他正在做什么。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儿童独处的时候,甚至更多的发生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真实的相互作用或者交谈,皮亚杰称之为集体的独白。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出现了显著的认知发展。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教育心理学]
因此,在同化这一刺激的同时,被吸收的刺激 将改变原有图式,使儿童由只注意泥球的状态 的一个方面过渡到注意泥球的两个方面。过渡 阶段表现出的拿不定主意即是不平衡。第四阶 段,新刺激已整合到旧图式当中,新图式建成, 儿童同化与顺应达到了平衡,正确地回答了两 边一样多,获得了质量守恒概念。由此皮亚杰 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 展的内在动力。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 教育价值
1、按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作为 教师在教导儿童面对问题经认知思维学习知 识时,必先具有设身处地从儿童观点看问题 的推理能力。
2、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的思维方 式有着根本的差异。为此:
小启示:因此,皮亚杰十分强调教育必须 切合于儿童的认知结构,即使在主体似乎 非常被动的社会传递中,例如学校教育的 情况下,如果缺少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 这种社会作用仍将无效。
4、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 我调节。皮亚杰认为新结构或新知识的形成实际 上是一种建构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 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状态。每经过 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就会产生一 次新的改变。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 容纳更多新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 和提高。
四、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发 展的因素
1、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结构,特别是神经系 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例如,当嘴唇受到刺激,婴儿就吮吸; 其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通过“先接 通的”生理机制,激发起相应的反射。
2、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 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 经验)的作用,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 理经验两种。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和评价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所构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奇妙世界。
这一理论不仅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还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当然,它也并非毫无瑕疵,需要我们以客观的态度进行评价。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阶段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积累知识。
他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
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逐渐从简单的反射行为发展到能够有目的地探索周围环境。
比如,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可能会通过反复抓握和放开玩具来感受物体的存在和性质。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和不守恒等特点。
自我中心意味着他们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难以理解他人的观点。
例如,当一个孩子在捉迷藏时,他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也就看不到他。
不可逆性表现为他们难以理解事物的反向过程,比如知道 3 + 5 = 8,但不知道 8 5 = 3。
不守恒则是指他们对物体的数量、长度等属性的判断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样多的珠子排成不同的形状,他们可能会认为形状长的珠子数量更多。
具体运算阶段的孩子在思维上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掌握守恒概念,并且思维具有可逆性。
但他们的思维仍然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和情境,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假设性的问题还难以处理。
到了形式运算阶段,青少年开始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够思考假设性的问题,并且能够进行系统的推理和演绎。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教育带来了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对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进行过于复杂的抽象概念教学,而应该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引导他们学习。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家庭教育的启示皮亚杰(Jean Piaget)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家庭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他的理论主要包括了儿童认知的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首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儿童通过主动探索和亲身经验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一观点在家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启示,父母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鼓励孩子主动探索和亲身体验。
例如,可以为儿童提供适龄的玩具、绘本和文化活动,让他们自由地选择和使用,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其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思维的积极构建过程。
他认为儿童通过不断的反思和适应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这一观点告诉父母,儿童的思维发展需要时间和空间。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父母应耐心引导和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不要急于求成或期望他们达到其中一种程度的认知水平。
对于儿童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是被重视和鼓励的。
第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社会交往和合作。
他认为儿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这一观点告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创造积极的互动和合作环境。
父母可以鼓励兄弟姐妹之间的合作和分享,也可以邀请亲友和邻居的孩子参与家庭活动,让孩子们在交往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对认知冲突和矛盾的处理。
他认为儿童在面对认知冲突和矛盾时,会通过认知平衡和适应来解决问题。
这一观点告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挑战和冲突。
父母可以启发孩子思考和讨论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父母可以给予适度的支持和指导,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父母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引导和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创造积极的互动和合作环境;同时,也应给予儿童一定的挑战和冲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教育学观点
皮亚杰教育学观点皮亚杰教育学观点是指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来逐步形成。
以下是对皮亚杰教育学观点的详细阐述。
1.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在感知运动期,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在前运算期,儿童开始具备象征思维能力,但还不能进行逻辑推理;在具体运算期,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在形式运算期,儿童进一步发展出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2. 儿童的主动构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构建者,他们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儿童通过感知、观察、实验和思考等方式来积累经验和知识,不断调整和修改自己的认知模式。
3. 学习的重要性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
儿童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积极探索来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推动自己的认知发展。
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
4. 指导和引导的作用皮亚杰提出了“适应性指导”和“平衡指导”两个概念。
适应性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平衡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矛盾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认知发展。
5. 儿童的社会交往和合作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仅受到个体内部的因素影响,也受到社会交往和合作的影响。
在合作中,儿童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自己的认知发展。
6. 教育的目标皮亚杰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他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
7. 教学方法皮亚杰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两种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Jean 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指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和改变。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期(sensorimotor stage)、前运算期(preoperational stage)、具体运算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和形式运算期(formaloperational stage)。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发展特点。
感知运动期是从出生到约两岁的阶段,儿童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儿童在这个阶段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只能看到自己的视角和行为,还没有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他们的思维主要是以直观的感觉为基础的。
前运算期发生在大约两到七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思考和交流。
他们开始具有象征性思维,可以用词语或符号来代替现实物体。
然而,儿童在这个阶段还没有掌握逻辑思维和具体概念,他们常常使用过度一般化和不成熟的逻辑。
具体运算期发生在大约七到十一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有具体的逻辑思维和概念形成能力。
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分类、序列和数量运算。
儿童开始能够反思思维过程,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发生在十一岁及以后的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具备了抽象推理和假设的能力。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假设设想和推论,并能够处理复杂的问题。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建立自我认知,具备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与他人的观点和感受相互比较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对儿童教育和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理论认为,儿童不仅仅是成人的缩小版,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这一理论强调了儿童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体验世界的重要性。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发展观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专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和儿童心理学研究中。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基于对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观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阶段性的发展模型,为人们揭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和阶段性发展模型,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基本观点1. 基本概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他强调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自主主动性,认为儿童从诞辰开始就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地探究和认识世界,不断构建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2.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而且这些阶段之间有着严格的顺序和关联性,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感知-动作阶段皮亚杰指出,感知-动作阶段是诞辰至约2岁之间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他们的思维属于感觉运动型思维,主要依赖于感觉和运动的协调。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运动的反射和模仿,他们逐渐建立了对世界的感知和基本概念,开始形成最初的认知结构。
三、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是指2岁至7岁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能力,开始具备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概念形成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序列和数量的认知活动,但还不能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和操作性的思维。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具体的操作能力,能够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开始形成初步的概念和认知结构。
四、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7岁至11岁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具体的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和操作性的思维活动。
第二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感觉 与动作的分化,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 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 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t),末期 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 逐渐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 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向儿童呈现(Ⅱ)
A
A
B
B
问儿童:两根棒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
“B更长”或“A更长”(不守恒)
“一样长” (守恒)
面积守恒(8~9岁)
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状改变,它们仍是一样大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1.认知发展的动力与过程 同化
平衡
顺应
图式:支配儿童的 心理模式, 儿童 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 适 应 并 组织 他们周围的环境。
图式是来表示一种 认知结构 或 者 心理结构。
比如:婴儿的吮吸、摇摆、投扔 就是最初的图式
同化:把 新感知 的 材料 或 经验 纳入 已有图式 理解新事物 的过程叫同化。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体积守恒(12~13岁)
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发展观一、让·皮亚杰简介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皮亚杰自幼聪慧,十岁就发表了第一个作品,描述他在公园见到的一只患有白血病的麻雀。
1918 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不久,皮亚杰便转向心理学。
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 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1940 年任该所所长。
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先后担任过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并于1954 年任第14 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5年,在日内瓦建立“发生认识论国际研究中心”。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50 多部,其著作被译成各国文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20 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
皮亚杰代表性著作包括:《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智慧心理学》、《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等。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的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该理论是一种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来源于独立于某一主体之外的客体,也不来源于独立于客体之外的某一主体。
它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或用更普通的话讲,来源于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心理、智力、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所构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奇妙世界。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儿童如何认识和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简单地在量上增加知识,而是在质上发生改变。
他强调了儿童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
皮亚杰提出了四个主要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婴儿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通过触摸、抓握、吸吮等动作来探索周围环境。
比如,一个小婴儿反复把玩具扔在地上,观察它掉落的过程,这就是他们在探索因果关系。
这个阶段的末期,儿童逐渐形成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明白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征事物,但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难以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例如,当一个孩子在玩“过家家”时,他可能会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当作最重要的角色,而不考虑其他小伙伴的想法。
他们的思维还具有不可逆性,即不能反向思考问题。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但仍需要依赖具体的事物和情境。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可能需要通过实际的物体或图片来帮助理解。
此时,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
守恒性是指他们能够理解物体的某些属性(如数量、长度、质量等)在某些变换下保持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青少年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假设推理。
他们可以思考假设的情境和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生的事情。
例如,他们可以思考如果地球没有引力会怎样。
皮亚杰还指出,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平衡、同化和顺应这三个重要的过程。
平衡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试图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当新的信息与现有的认知结构相符时,就会发生同化,即把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傅宏
.
一、皮亚杰的生平简介 二、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观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四、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六、皮亚杰理论带来的思考
.
一、皮亚杰的生平简介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 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 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 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 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 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 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 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 盟主席。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 学院院士,1969年获美国心理 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4、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 衡”。
对皮亚杰而言,平衡是指个体试图保持其认知结 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是隐藏于个 体发展背后的动力。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平衡 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平衡时不断发展的,一个 较低水平的平衡,通过主题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过度到较高水平的平衡。也就是说,某一水平的 平衡成为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这样 不断发展的平衡——不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 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主要特点: a、思维以命题的形式进行 b、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c、可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d、可逆与补偿 e、思维更加具有灵活性
.
总结阶段之间的关系:这些阶段与阶段之间不 单是量的差异,而是存在质的差异。前一阶段的 行为模式总是整合到下一阶段,而不能前后互换, 每一行为模式渊源于前一阶段的结构,由前阶段 的结构引出后阶段的结构。前者是后者的准备, 并为后者所取代。发展的阶段性不是截然的阶梯 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的。各阶段 出现的年龄因个人智慧程度和社会环境影响而有 差异,可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保持不 变。
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d、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
.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抽象逻辑思维
主要特点: a、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
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 式,具有符号功能。
b、“万物有灵论”——泛灵论 c、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语言上出 现了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的现象。 d、单维思维 e、思维不可逆 f、尚未获得守恒的概念
.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儿 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 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 的了解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时空观念。
主要特点:a、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c、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
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 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 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 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 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
.
3、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 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 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
四、皮亚杰认为影响个体发 展的因素
1、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结构,特别是神经系 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
二、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 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他用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 来解释这一过程。
.
皮亚杰认为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
认知发 展的两 种机能
适应(被动)
同化
适应机 能
建构(主动适应)
顺应
.
1、图式:是指儿童对环境进行适应的 认知结构。
.
状态A→不一致信息→不平衡:(三种选择)
选择a:忽略→状态A(恢复旧平衡) 选择b:同化→状态A(恢复旧平衡) 选择c:顺应→状态B(达到新平衡)——适 应
.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 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 重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 阶段。每一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 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 的总和。这四个阶段依次为:
顺应的过程是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 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 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可见就本质而言,顺 应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
儿童的认知发展从出生到成年的每一发展阶段都依 循着下述过程。儿童每当遇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物,在认识中试 着用原有图式去同化,如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 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原有的 图式或创立新图式去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 的平衡。
.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主要特点: a、不能进行抽象思维,但开始理解一些
抽象概念。(因此,在教育中,皮亚杰认为对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的 训练。)
b、此时,思维可逆 c、最关键的是——获得了守恒的概念 d、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标志
.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
主要作品:
1923《儿童的语言与思维》 1924《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1926《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 1927《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1932《儿童的道德判断》 1936《儿童的智力的起源》 1945《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1945《儿童符号的形成》 1947《智慧心理学》 1953《逻辑学与心理学》 1955《从儿童期到青年期逻辑思维的发展》 1959《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 1970《发生认识论》 1971《结构主义》 1971《意识的掌握:幼儿的动作与观念》 1974《生命的适应与智慧心理学》 1974《成功与理解》 1976《行为,发展的动力》
儿童最初的图式是“遗传性图式”,表现为本 能的无条件反射,如吮吸反射、抓握反射,以 此为依据,在不断地与外界相互作用即适应环 境的过程中,儿童的遗传图式逐渐由低级水平 向高级水平发展,即从遗传性图式发展成为感 觉运动图式、表象图示、直觉思维图式,最后 构成运算思维图式。
.
2、同化:是儿童利用已有的图式把新刺 激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 化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