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学前教育中的学前心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着0-6岁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及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心理学案例,解决一些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案例1:4岁女孩的情绪控制问题背景:小玲(化名)是一名4岁女孩,性格外向善良,但她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情情绪失控,哭泣、砸东西,甚至用嘴咬自己的手臂。
分析:小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差,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引导。
首先,我们要发现和分析小玲情绪失控的原因。
是因为她无法自我调节情绪,还是因为身边环境对她没有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引导小玲把情绪表达出来,让她知道情绪可以被表达和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积极的行为来调节情绪,如亲亲老师、玩伴、或参加一些团体活动等。
有时候,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情绪支持过度,这可能对孩子的情绪控制造成负面影响。
建议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孩子学习和玩耍的机会,让孩子懂得自我调节情绪,也面临不同情绪的环境即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案例2:3岁男孩的认知障碍问题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智力发育较慢的3岁男孩。
他总是不能将左右、前后、上下等概念清楚地区分开来,也没有对称性的识别能力,经常把“六”写成“七”,或者背诵名称时出现混淆错误,非常焦虑。
分析:小明的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基础概念和记忆困难两方面。
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有些单一或口齿不清或者家长和老师没有有效地引导他。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需要耐心、细心地将各种概念反复讲解,辅助其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不同的方式去区分不同的概念。
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活动等,让孩子通过动手、耳目动态体验去强化新概念的记忆。
对于3岁的孩子而言,训练是以游戏与玩乐的方式为主。
当孩子获得新的经验、技能或者获得一些小成就后,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更有动力去学。
当家长和老师能够正确指导孩子的学习时,随着时间和教学的继续,小明的认知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一、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
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建议。
参考答案:1.这是毛毛在幼儿园受挫后自尊心受到伤害后的正常表现。
说明毛毛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了。
2.挫折最容易损伤孩子的自信,但也可以增强孩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4.以过多的赞美和无条件地接受的方式来提高孩子自尊的做法是错误的;孩子自尊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真实的成就为基础。
二、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
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
2.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助发展自我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三、强强对妈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他独自在洗衣机中洗自己的一双袜子,并且要把手伸到洗衣机里去操作,他说大人都是这样做的,他也要这样做。
妈妈告诉他小孩子是不可以去弄洗衣机的,这样很危险的。
强强不愿意听,偏要去弄,妈妈只得拔掉了洗衣机的电源插头。
强强折腾了半天,这边扳扳摸摸,那边敲敲打打,发现洗衣机没能转动起来,于是他大怒了,哭闹着:“我自己来”、“我要”。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性格特征表现为: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作为家长要充分了解学前儿童在此阶段的性格特征,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多动,激发他的好奇心,对孩子冲动的不良行为要有耐心,并晓之以理。
教师资格考试 学前心理学专项讲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解析: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共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得某些新的行 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题干所述与观察学习的概念相吻合。 2.【答案】A。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 3.【答案】A。解析: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 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判断题 1.【答案】√。解析:3~4 岁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是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思维缺乏可遂性 和相对性;行为受情绪支配;喜爱模仿。 2.【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支配儿童心 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 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多,而与学习的关系较少,学习只是促进成熟,只是为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 已。
3.【答案】B。解析: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条件反射的出现。 4.【答案】B。解析:题干是转折期的定义。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BCD。解析:爱模仿属于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三、名词解释 【答案】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在每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 表现出来的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与幼儿园的活动
单选题 1.【答案】B。解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这就是注意 的分配。如幼儿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同学们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老师讲课等都是注意的分配。 2.【答案】B。解析:注意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与活动上。 3.【答案】B。解析: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 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一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 无关的东西或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本题中对无关的刺激选择性的抑制,正是注意集中性的体现。 4.【答案】B。解析: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人会受到与任务无关刺激的干扰导致 注意偏离当前进行的活动。 5.【答案】C。解析: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6.【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 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是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断中所 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主动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题干中孩子一边画圆形、一 边画方形,体现的是孩子将注意指向两种活动。因此,答案选 A。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2、什么是遗传?人类有哪些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答: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答: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
专家经过长期研究,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包括肤色、身高、肥胖、双眼皮、下颚、罗圈腿、青春痘、少白头、秃头、声音。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答:(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
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什么?答:(1)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巩固,动作大量内化,开始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2) 重视外部活动,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3) 思维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
(4) 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向两维集中过渡,守恒即将形成,思维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5、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等。
6、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5)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7、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案例:妈妈:(看见4 岁大的孩子留在门上的脏手印,面向孩子生气地大叫)又是这样!我说过多少遍,你要洗手……到底要骂你多少遍,才能记住?(孩子怕得要死,心中想:门比我还重要?我不喜欢她……)案例中妈妈的做法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请用正确做法对此景重构。
参考答案:妈妈做法的错误:大叫大嚷,不能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清楚察觉自己的感受,再选择有效方法处理。
妈妈:见到门上的手印,我很生气!(看到母亲很生气的表情,孩子理解了“生气”的意思)妈妈:(将一块湿布交给孩子)你好好想想该怎样做?(留下孩子一会儿,妈妈情绪恢复)(孩子用湿布在努力擦去门上的手印)妈妈:(清洁后,母亲抱孩子并肯定)真好!妈妈现在觉得好多了!(孩子安心)2.案例:7 岁的智勇因天下雨被迫取消钓鱼活动,闷闷不乐地呆坐在家里。
(智勇伏在桌上,没精打采地看着窗外大雨)妈妈:(安慰声调)下雨嘛,你烦也没用!下次再去吧。
智勇:(大嚷)下次下次,都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才去得成!这些雨真讨厌!(伏在桌上……)妈妈:喂!又不是我命令天下雨的,对我大叫大嚷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智勇:(不情愿去写作业,心想)妈真不了解我!我以后再不会把心里话告诉她了!妈妈:(在旁,心想)唉!吃力不讨好!真气人!案例中妈妈的做法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请用正确做法对此景重构。
参考答案:妈妈做法的错误:于事无补的劝慰,只会带给双方沟通失败的气馁感。
正确做法:倾听及回应。
成人理解孩子的心情,儿子不能去钓鱼,一定很失望;与他分担,让他表达不快的情绪。
让孩子感到与妈妈心心相通。
(智勇伏在桌上,没精打采地看着窗外大雨)妈妈:(走进)你看来很失望、很不高兴啊!(搭着他的肩膀)这次钓鱼活动,你盼望了很久,什么都预备好了,偏偏下雨,唉!真扫兴!智勇:(望着父亲,开始有点反应)就是嘛! 我还以为今晚可以请你们吃顿海鲜呢!我和志伟已预备了许多鱼饵。
唉!妈妈:是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却去不了了,真不好受!智勇:(智勇深觉爸爸的同情)下次再有机会,你还会让我参加吗?妈妈:当然会,我知道你很喜欢这类活动!下次有机会我会尽量安排你参加的!3.案例:6 岁的莉莉和表姐相处了一个暑假,表姐要回湖南了,莉莉不愿让表姐走,闷闷不乐。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
简答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案例1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2 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3 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4 抓蜗牛,吃饭特别快。
5 神童”方仲永6 优异成绩与注意力7 小班穿错鞋8 对广告词熟记于心9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10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玩。
论述题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如, 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 不知什么叫危险, 什么叫不行。
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 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答: 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P25)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 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 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正确做法: 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 注意教育技巧, 防止形成对立。
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 无独立愿望的人格。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发展其独立性, 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P43)2.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 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 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
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
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 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
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 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 就模仿口吃。
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
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 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 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 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 问题就能够解决。
(P26)第三章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 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 老师如何组织教学。
(教材P68)1.无意注意为主: 1)——刺激物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注意的选择性2)利用: ①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②内容安排符合儿童注意特点和兴趣和需要。
00384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00384学前心理学序号案例及解析案例 有一位老师刚接手一个新班,班上一名幼儿是有名的“淘气包”。
班上组织集体活动时,他或是满屋子乱跑,或是在地上乱爬,或是钻到桌子底下,或是爬到小朋友的座位旁边,这使老师十分头疼。
在一次音乐活动中,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节奏感非常强。
在学习一段较难的按节奏谱拍手时,别人都没有拍对,唯独他拍得好。
老师请他带小朋友拍,这时,他脸上立即表现出诧异的神情,当确认是请他时,他激动地站起来,把椅子都踢翻了。
他紧张地看一看老师,见老师没有批评他的意思,于是走到老师身旁,认真地完成任务,老师当众表扬了他,他高兴极了,从此,这个孩子转变了,变得时时遵守规则,认真学习。
1问题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 分析这名幼儿改变其表现行为的原因。
备注第一章 绪论 P8解析幼儿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于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有的幼儿教师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之前,总是为不能完成教育任务而苦恼,甚至因认为幼儿故意和自己捣乱而生气,但是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后,变得懂得欣赏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幼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个幼儿老师经过反思,明白了这个活跃的孩子也有自尊心,需要被肯定和信任。
老师按儿童心理规律办事,“淘气包”立即为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
案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工作繁忙的爸爸下班后特地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件玩具,让他自己玩。
爸爸忙完家务,准备了洗澡水,叫儿子来洗澡。
他连叫几遍,儿子才说:“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
”爸爸给儿子讲道理,儿子却说:“不,我偏不。
”爸爸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儿子按入浴池,可是,趁爸爸拿浴皂的当儿,儿子跑走了。
爸爸气不过,抓住儿子狠揍了两个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
儿子大哭大闹,爸爸心理也很不愉快。
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2问题(1)这个案例说明这个孩子处于心理发展的哪个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2)爸爸的做法对吗?他这样做对孩子心理发展有何影响?备注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P25 仿真试题演练(五)解析(1)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仅供参考)【案例】:当宝宝哭的时候,妈妈在抱起宝宝的同时,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不哭了,后来,当宝宝再哭的时候,妈妈用摇鼓弄出声音,宝宝停止了哭泣,请问这是为什么?请说明原理。
【条件反射,在外界刺激的条件下,婴儿建立了条件反射】【案例】给幼儿观看两只机器蜗牛,一只爬得快,另一只爬得慢,当快蜗牛停下来的时候,慢蜗牛还在爬,但是最终未能赶上快的蜗牛。
让幼儿回答哪一只蜗牛先停下来,大部分幼儿说慢蜗牛先停下来,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感知觉理论分析。
【幼儿的时间知觉的发展和成熟比较晚,幼儿借助距离的长短认识时间概念,认为走的路程短,时间就短,是典型的时空关系的混淆。
】【案例】有一位教师在教幼儿背诵前,先把诗的内容绘成美丽的图画,再用故事形式向幼儿讲述诗的内容,进而引导幼儿对诗中提及的“眠”、“晓”、“啼鸟”等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理解。
你觉得老师的做法符合幼儿记忆的特点吗?为什么?【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幼儿的记忆特点。
由于幼儿的形象识记优于语词识记,幼儿喜欢直观、形象、具体、鲜明的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识记效果比较好,教师用故事的方式吸引了幼儿的兴趣,识记的效果当然比单调的灌输要好得多。
】【案例】2010 年春晚,一个小女孩背诵《百家姓》的镜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各方争论。
请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评价之。
【幼儿的容易运用机械记忆,所以在记忆《百家姓》这些无意义字符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要认为这是什么特殊的能力,更不能将其作为“神童”的标志。
】【案例 1】周二的早上入园时,小强对老师说:“昨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玩儿了,太好玩了,还潜水了……”老师愣住了,昨天是星期一,小强在幼儿园啊!于是就批评小强:“爱撒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请分析小强的行为,并对教师的评价做分析。
【由于幼儿的记忆不精确、不完整,经常记住非本质、富有情绪色彩的或感兴趣的内容,常常把主观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混为一谈,所以容易歪曲事实,千万不能借此认为是品德出现问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作业案例分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作业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
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
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琳琳不知所措地望着老师,期待着老师来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答:这个案例说明了琳琳在同伴交往中的问题。
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等。
琳琳虽然有一定的身体吸引力,但是她的行为特征存在一定的不足。
行为特征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个体之所以交往成败不同、同伴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表现。
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的,他们尝试加入群体活动那个,但是往往被令人讨厌的特征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害羞,他们大多自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象自己。
该案例中的琳琳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虽然她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使其他小朋友都否认和琳琳是好朋友。
2、一个获诺贝尔奖的法国化学家,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感叹自己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与童年的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
'我的今天的成就应该一半归结给我妈妈。
有一件事让我终身无法忘怀。
”他说:'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到厨房里去拿牛奶,三斤装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当我拿出来玻璃瓶子,取牛奶,一下子没抓住,牛奶瓶打倒厨房的地上,整个儿洒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满地都是。
妈妈听到了响声赶紧跑过来。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
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案例十三】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
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
其其还爱逞能。
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
他上课时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
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
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
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
参考答案:1.他偏于胆汁质。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4.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
【案例十四】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个人注意到这个差异、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收到表扬时,也没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微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
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根据材料描述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型气质进行教育。
参考答案1.他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3.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42个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收藏
42个幼儿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及解析分享【案例一】一个14个月大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是,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
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有摇头又摆手,说:”xi、xi“。
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力喊:”xi、xi“。
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答案】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特点是表达不够清晰明确,语音不够清晰。
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
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孩子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
【案例二】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扔”的样子。
孩子们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3)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答案】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
教师应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案例三】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为,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案】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1)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2)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
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
学前心理学00384案例分析题供参考
学前心理学00384案例分析题供参考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题第一章第二章(1).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
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
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答: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P25)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
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P43)(2)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
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
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
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
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P26)第三章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
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
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P25)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
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P43){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1)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
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
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
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2)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
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P26{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P68) 答1、无意注意为主:1)——刺激物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最新修改稿)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第一章幼儿心理学研究对象与意义案例一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
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
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分析(1)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的作用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要正确认识遗传的作用。
(不否定/不夸大遗传决定论)遗传在客观上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而环境和教育可以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案例二3岁的童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
她要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她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
若要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童童就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分析(1)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2)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3)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
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方法。
结依据上述案例,谈谈活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一)充分肯定客观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的内部矛盾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矛盾的双方都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相互作用的;(二)不能忽视儿童心理的主观因素对客观因素的反作用,考虑到儿童主观的能动性;(三)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循环表现。
第二章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案例一在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解决孩子在打针时爱哭的问题,有意识地让自己的孩子观察别的在打针时不哭的孩子的表现。
10个学前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题
10个学前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题1.下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应如何加以注意,试举例。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常在午睡后将左脚的鞋穿在右脚上,将右脚的鞋穿在左脚上,即使教师告诉他这只鞋是左脚的,他也会出错。
而大班孩子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方位知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
在幼儿方位知觉上,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能辨别前后,这正是小班幼儿的知觉水平。
5岁使,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开始能正确的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2.如果在幼儿园,一个小孩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是自己在一个角落自己玩。
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孩子?参考答案:这个现象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和某个小朋友闹矛盾,生气了;有的可能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被老师关注;还有的可能是性格比较孤僻,不爱和小伙伴交往等。
因此老师对待同一种行为表现(孤僻),要分析其真正的原因,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在孩子的个性的整天中,了解孩子行为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如果我们不具体分析其原因,而采取同样的策略,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
3.“一个孩子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请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这是因为儿童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展的。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用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这时语词只有标志的功能。
(2)动作的概括。
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进行概括,但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借助于动作,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3)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
因此可以说,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4.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幼小聪慧,五岁赋诗,文才过人,深得当时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赞赏。
自考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
2014.10P289帮助儿童控制情绪2014.4平平每次说话总是:“我,我……”,并伴随多余的动作,请找出平平口吃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纠正的方法。
P247口吃的心理因素及纠正方法2013.7乐乐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天老师请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乐乐第一个举手。
开始讲故事了,站在上面的乐乐讲得绘声绘色,下面的小朋友也听得非常入迷,可仔细听听,却又不知道乐乐在说些什么。
(1)上面的案例反映了该年龄段儿童想像的什么特点?儿童想像的发展有什么趋势?(2)请你谈一谈应如何促进儿童想像的发展?P153以想像过程为满足P152想像发展的趋势P156有意想像的培养2013.4冬冬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幼儿,尤其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玩耍,从小伙伴那里学会了许多本领。
可是冬冬的妈妈非常疼爱、关心他,特别害怕冬冬在与别的小朋友交往时受欺负,或者担心冬冬被别的小朋友的某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影响而形成一些坏毛病。
因此,她很少让冬冬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在幼儿园里,冬冬的老师也担心幼儿之间的频繁交往容易导致活动室过于吵闹,不利于维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不利于幼儿自制力的培养。
于是,“少说话”、“闭上你的小嘴”、“保持安静”等要求常挂在老师的嘴上。
在这种要求下,小朋友们平时甚至连走路、喝水、上卫生间都必须是静悄悄的,生怕发出一点“噪声”而遭致老师的批评……(1)请问:冬冬妈妈和老师的做法合理吗?为什么?(2)请结合以上案例或联系实际谈谈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P428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2012.7李老师是位新老师,今天她要为中班的小朋友组织一个语言活动“春姑娘来了”,为此她做了精心的准备:配图、故事磁带、表演用的头饰……可是活动开展得并不顺利,当她问小朋友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树,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蝴蝶,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河,还有的小朋友说看到了小熊……而当李老师说是春姑娘来了时,很多小朋友都一脸茫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2、什么是遗传?人类有哪些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答: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答: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
专家经过长期研究,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包括肤色、身高、肥胖、双眼皮、下颚、罗圈腿、青春痘、少白头、秃头、声音。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答:(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
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什么?答:(1)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巩固,动作大量内化,开始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2) 重视外部活动,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3) 思维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
(4) 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向两维集中过渡,守恒即将形成,思维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5、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等。
6、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
会正确的方法。
()
、最近 , 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
, 尽管母亲多方矫正 , 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 . 请分析一下小
华出现口吃的原因 , 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
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 ! ”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
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
答:)幼儿想像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表现在:
① 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②混淆假想与真实。
)原因:①认知水平的限制;②情绪的影响;③幼儿想象表象能力的局限。
() . 案例中的幼儿因为喜欢听古典音乐,也很崇拜音乐家,所以夸张地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
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
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分
)
()。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
特征是什么?
答:)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
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正确做法:
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
. 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
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
, 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 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
率的提高。 ( 教材 )
第五章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 , 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 , 但他们偶尔
听到的某个童谣 , 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 , 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 , 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 , 请你分析一下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
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
第三章
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
( 教材 )
、无意注意为主:)——刺激物的特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 注意的选择性
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
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 ! ”, 这不是在说谎,而是因为希望能够见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混淆了假想与真实。
() . 幼儿在想象中常常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成分
, 例如 , 画一个小孩放风筝 , 往往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 ,
甚至超出身体的长度 . 幼儿说话也喜欢夸张 , 例如 :" 我家花开得可大了 , 象桌子一样大 ". 结合以上现象 , 请你分析一下幼
和擦肥皂。请根据有关幼儿思维特点的原理,对此例作出分析。()
答:)这种现象表明了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并派生出片面性的特点。
)他之所以回答前面的问题说水变多了, 是因为他在解决问题中常常只是照顾到事物的一个维度
(因为水看起来“长”
了) ,而不能同时兼顾到两个维度,不能把握高矮与宽窄两个维度的相互联系。
往画得很大 . ③. 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 放风筝的小孩的手给画得很长的原因也可能是受表现力的局限使画面与事实不
符。
第七章
四、
平平看到老师在倒水:老师把一个矮而宽的杯子里的水,倒入另一个高而窄的杯子中,平平就认
为水变多了,因为水看起来“长”了。有一次,她想帮妈妈洗鞋子,就把鞋子放入盆中,用刷子刷起来,却没有放水
第二章
、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
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 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 比如,
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
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
)利用:①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②内容安排符合儿童注意特点和兴趣
和需要。要多样化。
③ 活动时间安排不宜过长。 ())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 (明确目的, 语言组织和引导) 把注意对象变成儿童活动的对象。
组
织游戏活动,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答:)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
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
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
)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
第四章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 , 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
, 同时每
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 , 要求说出角的数量 , 如一个角、 二个角等 , 这样的活动安排 , 效果往往比较好 . 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 答 : 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
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
答)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夸张 ,
)原因是多方面的 : ①. 认知水平的限制 , 例如 , 幼儿在画一个小孩放风筝时 , 由于记忆中的形象较贫乏 , 对事物的特征掌
握不完全 , 只感知到其中某些突出的特点 , 即用手放风筝 , 因此手就画得很长 . ②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 自己喜欢的事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