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 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 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 1 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DNA HBsAg抗-HBs、HBeAg 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v10IU/ml),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 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整理课件
•15
•谢谢!
•整理课件
•16
不详的伤者,应注射一剂HBIG200~400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
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参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整会理课、件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联合制订)
•9
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 注意: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应以24小 时内(最好不超过7天)接受注射
•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丙型 病毒性肝炎的几率是1.2%~10%。
•整理课件
•8
乙型肝炎的职业暴露
• 血清学检测:可检测HBsAg,乙型肝炎表面 抗体、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
且已知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
殊处理。如未曾注射疫苗的或抗-HBs水平
•11
三、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 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 • 禁止在诊室饮食。 • 工作时穿工作服,戴手套、防护镜、口罩,治疗时避
免接触无关区域。
• 治疗病人结束后,用肥皂洗手。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 接触传染性病人或物品后,注意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清洁和消毒。
• 检查有口腔病损的病人有机会接触血液、唾液,应戴 手套。手套用完后应丢弃。
职业暴露的处置流程
Page 1
概述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 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 •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 职业暴露的上报流程
•整理课件
•2
一、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定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 诊疗、护理、检测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过 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危及 生命的情况。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3、不明确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是否阳性,立即抽血检验核心HbsAg和抗原HBs,并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并根据检验结果参照上述原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血源性职业暴露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
当发生血液或体液接触伤口、粘膜等情况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局部处理:在发生锐器伤皮肤、粘膜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应该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肤、粘膜,并严禁挤压伤口。
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使血液流出,然后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最后,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安尔碘
进行消毒,同时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报告处理:当发生职业暴露时,需要向部门负责人报告。
医生要向科主任、院感医生报告,护士或工勤人员要向护士长或院感护士报告。
同时,需要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在医院感染管理手册上登记。
在工作时间内,由院感负责人进行评估和处理;非工作时间,则由值班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血源性传染病处理:如果暴露源为血源性传染病(如乙肝、丙肝、梅毒、HIV等),则院感负责人或值班医生需要填写“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理登记单”,并在必要时开具验血单。
被暴露者需要携带记录单挂号、就诊、取药和治疗。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1】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措施一、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损伤性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2022年3月23日;第1页共5页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处理流程1、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2022年3月23日;第2页共5页接种。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的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做出相应处置。
安龙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医务人员意外职业暴露报告卡姓名:性别:年龄:科室:联系电话:职业: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检验人员其他人员其他既往传染病史:免疫情况:疫苗注射是()否(),种类()暴露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暴露地点:治疗室病房其它()暴露方式:锐器伤(损伤程度:轻、中、重)2022年3月23日;第3页共5页破损皮肤或粘膜接触刺伤器具:针头缝合针刀片剪刀玻璃其他暴露或刺伤具体部位:暴露源(病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门急诊病人暴露源(病人)疾病情况:无传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不清楚暴露源: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经过:紧急处理情况:冲洗挤血局部消毒未处理暴露级别评定(只限HIV暴露):一级二级三级2022年3月23日;第4页共5页。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后处理流程详解 HBV、HCV、TP、 HIV
院感部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
• 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 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 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 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 药记录&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1、院感科和检验科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 和确定&
• 2、实施预防性用药& • 1用药时间 •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
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 2用药原则 • ➀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
•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 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所在科室、院感科、 医务科或护理部&
•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 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01- 乙肝职业暴露
• 1、挤压与消毒 • 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
•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 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 / 2
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与报告程序
职业性体液接触后的紧急局部处理措施:意外体液接触后,特别是针刺事件发生后,首先挤血,其次用肥皂或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紧缚伤口近侧,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直至组织液发白,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职业暴露后的报告程序如下:
(1)发生职业暴露后,当事人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同时认真填写《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一式三份,由科室负责人签字后,一份送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视情况给予预防与治疗),一份送感染管理科,一份本科室自存备查。
(2)科室负责人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3)感染管理科视情况向分管院长报告。
(感染管理科)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
【应急预案】
1.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 局部紧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在伤口旁由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外的血液。
局部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查询污染来源患者检验
结果,必要时对污染来源患者进行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4. 医务人员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签字确认,填写《职业暴露情况登记表》,感控科根据具体情况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相应的免费检验单。
5.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
控科备案。
6.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流程】
发生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后→现场紧急处理→皮肤暴露:如
果皮肤表面切割伤、咬伤等被血液等污染,立即局部紧急处理挤血一冲洗一消毒,用皂液和流动水沖洗→黏膜暴露:如果黏膜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分钟以上,特殊情况用清水、自来水进行冲洗→报告科主任或者护士长,报告主管部门→风险评估,暴露类型、暴露源、暴露者→暴露者无风险,可终止→存在风险暴露,开具相关检验→填写血源性职业暴漏登记表→暴露者可能存在被感染的风险,选择干预方案→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将检验结果、用药发票等相关资料交感控科备案→发生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追踪、随访管理。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 B V、H C V、T P、H I V)(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被针扎或接触到疑似感染者血液,是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接下来,我们具体讨论工作中乙肝、丙肝、梅毒、HIV职业暴露后的应付方式。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在2小时内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病人,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
2、向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损伤时间、地点、被何物损伤、伤口多大多深、现场处理措施、医疗处理措施、处理记录、用药记录。
3、进行职业暴露后登记,要求当事人立即向科室主任和护士长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一式三份。
(所在科室、院感科、医务科或护理部)。
4、检验科接到相应项目检验单后进行急查,迅速报告检验结果,并注意保存样本和资料。
一、乙肝职业暴露(一)挤压与消毒发现暴露后,不要惊慌,应该立即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防水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就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局部进行反复冲洗。
(二)抽血检查初步处理之后要抽血做乙肝的相关检查: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 个月和6 个月内复查。
(三)特殊处理1、已知暴露者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特殊处理,如抗HBs 滴度低(<10IU/mI),需加强乙肝疫苗1次(5ug)。
2、已知暴露者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给暴露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后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情况尽快报告预防保健科。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流程一、预案目标本预案旨在保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因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医疗器械、锐器等而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救治,减少或避免相关感染疾病的发生,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应急原则1. 预防为主,安全优先;2.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3. 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意识;4. 严格管理,确保措施落实。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等成员组成,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及实施,指导职业暴露的应急处理。
2.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调配合,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四、应急流程1. 暴露发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停止操作,尽快脱离暴露源,离开暴露场所。
2. 初步处理: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水清洗污染部位。
如有伤口,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 报告登记: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尽快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医务部门。
4. 评估与处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尽快对暴露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暴露源、暴露级别,指导进一步的处理措施。
根据暴露源和暴露级别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预防用药和观察措施。
5. 监测与随访: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健康监测和随访,监测期限根据暴露源和暴露级别的不同而定。
如有异常症状或体征,应及时就医并报告相关部门。
6. 总结与改进:对每一起职业暴露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原因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技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步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步骤》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污染,从而有可能导致感染或引发疾病的一种情况。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医务人员在职业暴露后应遵循一系列科学、规范的处理步骤,这些步骤对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立即紧急处理当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这是后续处理的基础和关键。
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暴露的类型和程度。
根据暴露的途径,如锐器伤(如被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等刺伤)、黏膜暴露(如血液或体液溅入眼睛、口腔等)或皮肤破损暴露等,确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对于锐器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受伤部位,尽可能挤出受伤部位的血液,但要避免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增加损伤和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冲洗时应注意将伤口的各个部位冲洗干净。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包扎。
如果是黏膜暴露,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黏膜部位,如眼睛应用洗眼液冲洗,口腔应用生理盐水漱口等。
冲洗后,密切观察暴露部位的情况,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皮肤破损暴露时,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二、报告与登记在完成紧急处理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报告职业暴露情况。
报告内容应包括暴露的时间、地点、暴露的具体方式、暴露源的情况(如患者的疾病诊断、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等)以及自身的处理情况等。
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并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上报。
医院通常设有专门的职业暴露管理部门,负责接收和处理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报告。
职业暴露管理部门会对报告进行登记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同时也为后续的随访和处理提供依据。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
职业暴露后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一、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疗器械时要戴手套。
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3)医务人员应当正确使用职业防护用品。
(4)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应当戴手套。
医务人员若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工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5)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使用后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
严禁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2. 处理流程(1)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落实紧急处理措施,并在30分钟内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接报后立即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并指导处理。
(2)暴露源为HIV阳性或疑似患者时,医务人员应当在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报告院感办,院感办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评估,在暴露4小时内检测HIV抗体,随后根据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和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3)暴露源为HCV阳性患者时,暴露发生后46小时内抽血检查HCV抗体和肝功能,并按医嘱进行早期干预。
(4)被HB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HBV DNA,同时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5)发生职业暴露后,院感办负责追踪检查相关抗体的滴度,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处理。
二、处置流程1. 发生职业暴露后,当事人应保持冷静,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如冲洗伤口、消毒等。
2. 尽快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院感管理部门,说明暴露情况,包括暴露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及报告流程一、乙肝病毒职业暴露现场紧急处理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同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等消毒创面。
二、梅毒的职业暴露现场紧急处理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三、HIV的职业暴露现场紧急处理1.如是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如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3.如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立即挤出损伤局部的血,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彻底冲洗,再用碘伏、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4.介绍已经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到云浮市人民医院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流程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产生的相关费用经医院审核后,按规定流程办理报销。
院感质控科 2017年3月15日HIV局部处理报 告暴露发生后1小时内报科室负责人职业暴露登记表填写(一式三份)表格交至内科,内科给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一份科室保存,一份内科保存,一份交至院感质控科。
) 科室负责人在暴露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云浮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李伙桂,电话139****8228,************,************质控科随访和追踪院感质控科根据内科给予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性用药和复查。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制度及流程一、定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意外职业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挤、冲、消、报)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2.如有伤口,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并于 2 小时内报告感控办,进行抽血做本底检测。
三、评价源患者:1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接触类型(即经皮伤害、经粘膜或破损皮肤)。
2对已知源患者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检测。
3对于未知源患者,要评估接触者被乙、丙、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四、评估接触者,采取预防性措施:1.暴露于乙肝患者的接触者:1.1未接种疫苗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1.2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有抗体,无需处理;1.3以前接种过疫苗无抗体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1.4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1〜2月之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2.暴露于丙肝患者的接触者:没有推荐采用接触后的预防措施,接触4〜6个月之后进行丙型肝炎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3.暴露于梅毒患者的接触者:可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次,每周1次,连续2〜3周。
暴露当天查TP,暴露后三个月追踪TP。
4.暴露于HIV阳性的接触者:立即评估暴露级别,如果存在用药指证,尽快于接触后4小时内预防性用药,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实施预防性用药。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步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接触患者或医疗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而造成自身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步骤,以保护自身健康。
下面将就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遵循的处理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及时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的物品后,应立即进行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清洗双手,避免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残留在皮肤上。
二、伤口处理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受伤或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有害物质污染伤口,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洗净伤口并消毒,避免感染和传播疾病。
三、寻求医疗帮助在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应及时向相关医疗机构寻求帮助,接受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根据职业暴露的性质和情况,医务人员可能需要接受预防性治疗或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减少健康风险。
四、报告和记录医务人员应向所在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报告职业暴露的情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这些报告和记录将有助于医疗机构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及对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五、接受心理支持职业暴露后,医务人员可能会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甚至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心理支持和交流,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六、参与职业健康教育医务人员应参与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了解如何预防职业暴露,掌握正确的防护和处理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总结起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及时洗手、伤口处理、寻求医疗帮助、报告和记录、接受心理支持以及参与职业健康教育。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职业暴露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医务人员应始终将个人健康放在首位,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和监督,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共同维护医务人员的健康权益。
医务人员在面对职业暴露时,需要进行及时的洗手、伤口处理、寻求医疗帮助、报告和记录、接受心理支持以及参与职业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