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 PPT

合集下载

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

1.检验目的指导瑞氏染色的操作,进行各种涂片的分类。

2.方法原理瑞氏染色法使细胞着色既有化学亲和反应,又有物理吸附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刘氏染液(改良的瑞氏染液)中酸性染料曙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标本涂片经过刘氏染液染色后,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3.方法性能参数(如线性、检出限、测量区间、不确定度、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性)3.1染色速度快,效果好。

3.2仅供形态学初学者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3.3是临床最常用的染色技术之一,用于细胞分类、寄生虫检出及分类。

4.标本类型(如血浆、血清、尿液等)4.1血细胞涂片、脱落细胞学标本(脑脊液、胸腹水等)。

4.2标本采集后要及时制片,以免时间久细胞形态发生退化改变。

5.要求的容器、防腐剂或添加物、仪器、试剂或分析系统5.1试剂组分:试剂组成主要成分刘氏快染A液曙红、甲醇刘氏快染B液亚甲蓝5.2试剂存储和有效期:试剂组成储存条件有效期开封稳定性储存位置刘氏快染A液室温 2年 6个月存货柜/染色操作台刘氏快染B液室温 2年 6个月存货柜/染色操作台6.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7.质量控制,控制品使用水平和频率,允许限的纠正措施8.程序步骤8.1标准方法:8.1.1加刘A(0.5-0.8ml)染色30S。

8.1.2再将刘B滴加于A液上面(滴量为A液的两倍)。

以洗耳球轻吹,让两液充分混合,染色1min。

8.1.3水洗(不能先倒染色液,以流水轻轻冲去),待干后镜检。

8.2快速染色,适用于脱落细胞学标本:8.2.1加刘A(0.5-0.8ml)后,立即将刘B滴加于A液上面(滴量为A液的两倍)。

以洗耳球轻吹,让两液充分混合,染色10-20S。

8.2.2水洗(不能先倒染色液,以流水轻轻冲去),待干后镜检。

9.计算结果原理10.生物参考区间11.警告值、危急值(适用时)12.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12.1红细胞呈淡红色,白细胞浆中颗粒清楚,并显示出各种细胞特有的色彩,细胞核染紫红色,核染色质结构清楚。

血细胞形态学PPT优秀课件

血细胞形态学PPT优秀课件

晚幼红细胞
直径7—13μm 核圆形,偏位明显,染色质凝聚成大块或团块
状,甚至固缩不能看出任何结构(碳核) 胞浆量增多,淡灰或粉红色 比例 10.75-2.36%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极度减低
RBC与有核细胞之比 常见病
1:1
各类白血病
10:1
各类白血病 增贫
20:1
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50:1
慢性再障、MDS
300:1
急性再障 、急停
临床分类过程中,增生程度介于两者之间,以 +/-号表示。如:增生活跃+或-。
第二部分
偏酸 合适
偏碱
五 光学显微镜使用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低倍镜(10倍):
判断取材、涂片、染色是否满意,小粒、油滴分级 骨髓增生程度 估计小粒细胞面积 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数目 寻找瘤细胞团 油镜下(100倍):观察单个血细胞形态。
骨髓小粒分级(1)
肉眼及低倍镜下观察: (-) 无骨髓小粒 (+) 骨髓小粒稀疏,相隔较远 (++)骨髓小粒较密集,于血膜尾部甚
骨髓小粒分级(4)
临床意义 骨髓小粒:正常骨髓中+-++
急、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多为 (++)或(+++) 淋巴细胞白血病多无粒、无油 骨髓小粒细胞面积及细胞成分: 慢性再障多在50%以下,以非造血细胞为主 各种白血病及增生性贫血多在75%以上,以 造血细胞为主。
油滴分级(1)
(-) 无油滴 (+) 油滴少且小,细沙状均匀分布,
涂片后于血膜尾部有很少油滴 (++)油滴稍多且大,有的直径达1mm

[课件]瑞氏染色PPT

[课件]瑞氏染色PPT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到掉染液)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123
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 处转浸油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白细胞形态异常
主要是指N和L的异常改变。遗传性、感染、中毒、放射 性或造血系统恶性病变等因素是白细胞形态改变的常 见原因。
(1)N 包括毒性变化、巨多分叶核、棒状小体以及 其他的异常形态。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46-63% 0-5% 0-1% 1-7% 24-47%
李 四
1hite blood cell, WBC)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
形态: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N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常见
瑞氏染色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 的一层血膜。 待干燥后用染色液进行染色,染色液通 常选用瑞氏或瑞-姬氏。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瑞氏染液

瑞氏染液

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一定的 pH 使染色稳定,PBS 的 pH 一般在 6.4~6.8, ○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用,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用,使
pH 恒定。 缓冲液配制
(pH6.4~6.8,弱酸性): 配方 1 : 配方 2: 1% KH2PO4 30ml M/15 KH2PO4 73.5 ml 1% Na2HPO4 20ml M/15 Na2HPO4 26.5ml H2O(新鲜) 加至 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姬姆萨(Giemsa's stain;天青-伊红)染色 1.姬姆萨染料是伊红(AzurII Eqsin)和天青(蓝)2 号合成的。 2.姬姆萨染料( Giemsa, 天青-伊红)染液配制: 姬姆萨染料(粉末) 0.5g 或 7.5g 甲醇(AR) 33ml 或 500ml 甘油(AR) 33ml 或 500ml ●先将姬姆萨染料放入乳钵中,逐渐倒甘油研磨溶于甘油中,置于 56℃水温箱内,90~120 分 钟,然后加入甲醇,摇匀后放置数天,过滤后或不过滤即可使用。此染液放置室温阴暗处,时间越 长越好。 ●使用染液可临时配置):姬姆萨染液 1ml,加 DDH2O10ml 混匀。即可使用。 染色步骤 (1)先用甲醇固定 2~3 分钟。 (2)将血或骨髓涂片放置姬姆萨使用液 15~30 分钟。 (3)涂片用自来水冲洗,在室温中干燥待查。 染液鉴定 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液鉴定:刚配好或放置一个月以上的染液可进行下列鉴定: 1.取 1 滴染液于乳白玻板上,自行迅速扩散开,其颜色变紫红色,且有伪足形成。 2.取 1 滴染液加 1 滴缓冲液,染液由深蓝色立即变为紫红色。 3.取血片或骨髓片进行试染检查,观察染色后各类细胞的胞核、胞浆及颗粒着色情况,pH 是 否合适及染色合适时间。如有上述变化,表明染液合格,可供使用。 混合染色 瑞氏染色(Wright's)-姬姆萨(Giemsa's)混合染色: ●瑞氏染色的染料配方浓度对细胞核着色程度适中,细胞核结构和色泽清晰艳丽,对核结构的识 别较佳,但对胞浆着色偏酸,色泽偏红,对细胞浆内颗粒特别是嗜天青颗粒及嗜中性颗粒着色较差。 ●姬姆萨染色对胞浆着色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对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 粒着色较清晰, 色泽纯正,而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示较差。 ●故采用以瑞氏染液为主,姬姆萨染液为辅的混合染色。 染色步骤: 1. 先用瑞氏染液将涂膜面充分覆盖; 2. 稍等片刻再加姬姆萨染液 2-3 滴加减(根据涂片上细胞多少及增升程度酌情而定); 3. 稍等 1-2 分钟后,再加磷酸盐缓冲液,加时应缓慢地一滴一滴加在涂片膜上,直至膜面上染色液 形成表面张力而终止染色液加入; 4. 染色 30-40 分钟; 5. 分色:用自来水缓缓冲洗至少 3 分钟以上,待干,勿用滤纸吸干,以免滤纸纤维污染涂片。

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

www.bestbio.c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n
-1-
电话:400-676-6191 邮箱:bestbio@
传真:021-60853530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相关产品:
产品 苏木素染色液 伊红染色液 中性红染色液 台盼蓝染色液 DAPI 染色液 糖元染色试剂盒 过氧化物酶染色试剂盒 血管通透性测试染色试剂盒

-2-
电话:400-676-6191 邮箱:bestbio@
传真:021-60853530
本产品仅供科学研究使用!请勿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化妆品检测等用途!
产品号 403001 403002 403003 403004 403005 403097 403098 403099
产品 TRAP 染色试剂盒 Masson 染色试剂盒 革兰氏染色试剂盒 瑞氏染色试剂盒 姬姆萨染色试剂盒 亚甲基蓝染色试剂盒 碱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 酸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
产品说明书
产品号 403022 403023 403091 403092 403093 403094 403095 403096
结果分析: 细菌染成蓝色;细胞核呈蓝色;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染成粉红色;淋巴细胞胞浆、嗜 碱性粒细胞胞浆中颗粒呈蓝色;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呈红色;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呈粉红色。
注意事项: 1、 推片方法:取全血 3ul 左右置载玻片上,将推玻片保持与载玻片 30 度角,置于血 滴正前方,稍往后移与血滴接触,即可见血液沿推片下缘散开,再均匀沿载玻片平 面平稳向前滑动,至血液铺完血膜为止。 2、 涂片时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 3、 用蜡笔在血膜两头划线,平放于染色架上。血膜要干透后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血 膜易脱落。 4、 染色过深或过浅应调整染色时间。 5、 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还可用 75%乙醇脱色 3-5 秒。 6、 染色液可重复使用。

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
嗜天青颗粒 溶酶体 特殊颗粒 分泌颗粒
7
4、单核细胞(monocyte)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可呈 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 细而松散,故着色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 常染成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8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2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3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观察内容
• 红细胞 • 白细胞 • 血小板
对其形态、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白细胞分类:一般情况计数100个白细胞,并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 占 的比例。同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核) 有无变化。
1
•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的 一层血膜。
• 待干燥后用染色液进行染色,染色液通常 选用瑞氏或瑞-姬氏。
பைடு நூலகம்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到掉染液)
123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4
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

血涂片染色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血涂片染色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精品课件
12-15 μm 圆/椭圆/不规则 胞质半透明、灰蓝色或灰红色 胞质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 核形 不规则/山字/肾/马碲形,扭曲折叠 染色质疏松网状,淡紫红色,有膨胀感和立体起伏感
精品课件
2.5注意事项:
1.分类最佳区域为体、尾交界处 2.分类时要有秩序地连续进行 3.白细胞总数与分类个数 4.分类中如见幼红细胞,不计入100个细胞内,以分类
甲醇脱色 6.染色时间与染液浓度、室温及细胞多少有关。
应在具体实践中摸索合适的时间。
精品课件
2.WBC分类计数
2.1原理 2.2器材:显微镜、香柏油、拭镜纸、清洁剂 2.3操作步骤
1.采末梢血——染色 2.低倍镜下选择细胞分布均匀、着色良好的域, 滴香柏油一滴
3.油镜下分类,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进行
精品课件
1.3 pH对细胞染色影响
pH过低 <PI
正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偏红
pH过高>PI 负电荷增多——易与亚甲蓝结合——偏蓝
最适环境:弱酸(pH6.4-6.8)
精品课件
判别方法
血涂片: 淡紫红色
镜 下: 成熟红细胞——粉红色
有的色彩 红色 染色质结构清楚
白细胞——胞质 呈现其特 细胞核 紫
精品课件
1.6 操作
制备血涂片(待完全晾干)
加I液数滴覆盖整个血膜
0.5-1min
滴加等量或稍多的II液(洗耳球混匀)
5-10min
冲洗(注意)
干燥
精品课件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后方可染色 2.加染液不能过少 3.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 4.染色过淡可复染,先加缓冲液再加染液 5.染色过深可用水冲洗或浸泡一定时间,也可用

静脉采血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

静脉采血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课件

血小板观察
血小板数量
观察血小板数量是否正常,判 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症或血
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形态
观察血小板的大小、形状、染 色深浅等,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形态,如巨大血小板、血小板 卫星现象等。
血小板分布
观察血小板在血涂片中的分布 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分 布不均的现象。
血小板功能
观察血小板的功能状态,如血 小板黏附、聚集等。
静脉采血血涂片的制备与染色 课件
CONTENCT

• 血涂片制备 • 血涂片染色 • 血涂片观察 • 血涂片诊断 • 血涂片质量控制
01
血涂片制 备
采血
采血部位
通常选择肘部静脉,确保血管粗壮、清晰,便于采血。
采血器材
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确保器材的清洁 和安全。
采血步 骤
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然后使用采血针穿刺静脉, 将血液抽入真空采血管中。
常细胞。
观察标准的统一
制定统一的观察标准,避免因观察 人员的个人差异导致结果的偏差。
复核制度的建立
建立复核制度,对观察结果进行复 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5
血涂片质量控制
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血涂片制备的仪器和试剂
血涂片细胞分布
确保使用高品质的显微镜、推片、血 细胞计数仪等仪器,以及经过批准的 试剂。
确保血涂片上的细胞分布均匀,无重 叠、无气泡,以便于观察和诊断。
血涂片制备技术
掌握正确的血涂片制备技术,包括采 血、推片、干燥等步骤,确保血涂片 的质量。
血小板疾病诊断
总结词
血涂片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血小板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等。

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

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址:/仅供科研版本号:180601瑞氏染色液(Wright Stain)【产品组成】【保存条件】室温,24个月【产品概述】瑞氏色素是酸性染料伊红(Eosin)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ethylene Blue)组成的复合染料,对原生质的染色有很好的区别作用。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胞质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结合后,染紫蓝色或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红色,称为嗜中性物质。

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胞质、核仁含较多酸性物质,染成较浓厚的蓝色;中幼红细胞既含酸性物质,又含碱性物质,染成红蓝色或灰红色;完全成熟红细胞,酸性物质彻底消失后,染成粉红色。

瑞氏染液为蓝色澄明液体,有甲醇特异香味,主要由美蓝、伊红、甲醇等组成,其中甲醇的作用是溶解美蓝和伊红以及固定细胞形态。

Wright Stain 以进口瑞氏色素为主要原料,通过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

该染液的特点:由Wright Stain 和磷酸盐缓冲液组成,直接使用,无需任何配制过程,染液中加微量中性甘油,防止甲醇挥发或氧化,同时也可使血细胞染色较清晰。

经常用于血液和细胞涂片、骨髓细胞涂片、细菌染色。

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及细菌呈蓝色,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

【使用方法】1、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或细菌涂片,待涂片自然干燥。

2、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置于染色架上。

3、滴加适量Wright Stain 覆盖涂片,室温染色1~2min 。

4、涂片滴加等量磷酸盐缓冲液,轻轻晃动玻片或采用其他方式混合,使磷酸盐缓冲液与Wright Stain 混匀,室温静置3~10min 。

5、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轻轻冲洗。

(注:也可先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玻片,时间控制在30s 左右。

瑞氏综合征课件

瑞氏综合征课件

慢 缺乏
5
昏迷 肌张力 无


[试验室检验]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 长,类似急性感染。
2.肝功能 ①血清GOT和GPT大多数明显增 高,可达正常3倍以上。但可在2~3天内迅速 变动,相差悬殊。升高旳程度与预后无明显关 系;②乳酸脱氢酶和门冬转氨酶增高;③胆红 素大多正常,个别病例可有轻度增高;④血氨 大多超出正常值1~2倍,增高旳程度与预后有 亲密关系,但血氨能够在24~48小时恢复正常。 一般以为血氨超出3克/L至3.5克/L者预后不良。
1.发病年龄 多在4个月~5岁,年长儿或新 生儿也可发病。
2.流行方式 一种为一过性地域性旳发病, 多伴随于流感病毒B流行时。另一种为散发性, 常伴有其他病毒感染,大多数患儿为呼吸道或 消化道旳前驱感染(病毒、细菌)。
3.前驱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最多见于上 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如腹泻、胃肠 炎。但与发病和预后无关。
在一样条件下,发病者毕竟是少数,所以应 考虑到机体旳易感性。以为RS是机体对病毒感 染旳超敏或变态反应。也设想有细胞免疫缺陷 可能,原因是患儿病情越重则胸腺退化越快。 同步对补体旳研究,也发觉活性旳降低与疾病 旳严重性明显有关,病情越重,补体水平越低
这种变化是因为机体旳免疫反应所致,还是补 体蛋白质合成所致,或者两者都存在,还未肯定。
[治疗] 本病虽无特殊治疗,主动地支持和对 症治疗仍很主要。早期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 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
1.纠正代谢紊乱 ⑴.补液量 液体总量不 宜过多,一般予以小儿生理需要量。若因呕吐
等原因造成失水,可予以全日旳2/3量。补液量 过多可加重脑水肿,补液量过少轻易产生高渗 血症,也会加重脑水肿。
3.凝血酶原时间 多数延长。另外,凝血因 子Ⅰ、Ⅱ、Ⅴ、Ⅶ、Ⅸ、Ⅹ也可下降。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细胞重叠
12
细胞太稀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各类成熟白细胞的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Ne):在瑞氏染色血涂片上呈圆
形 , 直 径 10 ~ 13µm , 胞 浆 染 粉 红 色 , 核 形 一 叶 (杆状核)至五叶不等,以三叶者多见,染成深 紫红色,胞浆中有许多细小均匀紫红色颗粒。
2024/7/20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
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形多种 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丝 网状或条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含
2.瑞氏染色操作
2024/7/20
1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3.白细胞分类:
低倍镜下所见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 良好,细胞分布均匀的体尾交界 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 类计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通常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 报告各种白细胞所占比例。
2024/7/20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ppt课件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2
正常红细胞 形态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3
异常红细胞形态
红细胞大小异常 红细胞形状异常 血红蛋白充盈度与着色异常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 红细胞排列异常 有核红细胞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24
红细胞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microcyte ):直径<6μm。血片 中出现大量的染色过浅的小红细胞,提示血红 蛋白生成障碍,常见于缺铁性贫血(ID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HS),血红蛋白充盈良好,生理性中心 淡染区消失。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应如何推制血片?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8
推制适当的血膜
角度大, 速度快, 太厚, 太短
推片不光滑,呈毛刷状
用力不均,呈搓板状
血量过多,无尾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玻片油腻,有空泡
9
1.灰白层涂片法 抗凝血离心,取灰白层涂片。 用于白细胞减少者的白细胞分类和红斑 狼疮细胞(LEC)检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3
1.新玻片上有游离碱质,须清洗后使用。
2.用过的载玻片须用肥皂水或乙醇除去 染料和油污。 3.使用时切勿用手触及玻片表面。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4
* 手工推片法
薄血涂片法 灰白层涂片法
厚血涂片法
* 自动血液涂片法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5
手工薄血推片法
推片
手持玻片推制血膜
用推片从血滴前方接触血滴
吸附血液成一线
推完血片,迅速干燥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推片角度
6
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 细胞分布均匀,边缘整齐, 两边和两端留有一定空隙。
血涂片、红细胞形态

血细胞形态与-瑞氏染色PPT课件

血细胞形态与-瑞氏染色PPT课件

瑞氏染色 颗粒、胞质
吉姆萨染色(天青) 细胞核、寄生虫
+ 美兰(+)
瑞氏/瑞-吉染色
• A液(染色液) • B液(磷酸盐缓冲液PH6.8 ) • 血涂片或是细胞抹片干燥 • 先加A液,覆盖整个涂片区域,静置约1min • 滴加等量B液,充分混匀,静置约5-10min • 细流水下冲洗干净,干燥
3
肺泡灌洗液(BALF)
• 合格的BALF可混入血液,红细胞<10%、上皮细胞<3%
• 健康人细胞总数5-10×106/l

肺泡巨噬细胞占80%

淋巴细胞< 12%

中性粒细胞<2%

嗜酸性粒细胞<1%
尘细胞,圆形或卵圆形, 细胞边界清楚,胞质丰富, 嗜碱性或嗜酸性,含吞噬 物,核数目不一。
血细胞形态与-瑞氏染色PPT课件
• 瑞-吉染色=瑞氏染色+吉姆萨染色
• 瑞氏染色
A 伊红 + 美兰
甲醇(溶解、脱水固定)
酸性(—)
碱性 (+)
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 嗜碱性颗粒、淋巴胞质 中性颗粒
• 蛋白质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
• PH<PI
正电荷 + 伊红(—)
• PH>PI
负电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减少 传染病急性期 放射病 细胞免疫缺陷病
血小板(platelet,plt/BPc)
形态:外形呈双凸扁盘状,大小不一,受刺激时, 可伸出突起呈不规则形,血涂片上,常呈星性 或多角形,
结构: 每一血小板周围部分染成浅蓝色, 称透明区,中央部分有紫色颗粒,称颗粒区
红细胞形态异常
白细胞形态异常
主要是指N和L的异常改变。遗传性、感染、中毒、放射 性或造血系统恶性病变等因素是白细胞形态改变的常 见原因。 (1)N 包括毒性变化、巨多分叶核、棒状小体以及 其他的异常形态。
临床意义
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所组成,这二种细胞的升高及减低可直接导致 白细胞总数相应的改变。
中性粒细胞
升高
感染或化脓性炎症 中毒 急性出血 恶性肿瘤
减低
某些感染 化学药物中毒 某些血液病 脾亢和免疫性疾病 放射病
淋巴细胞
升高 降低
相对增多 某些传染病 (传淋、传单、结核等) 传染病恢复期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直接流水冲洗3-5分钟 (切勿先到掉染液)
123
涂片经水洗干燥后用油镜 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
李 四
血涂片的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先用低倍镜观察: 1.染色情况(满意、偏酸、偏碱) 2.观察细胞分布情况,选择细胞分布均匀之
处转浸油镜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 油镜分类时应按一定走向,不要重复计数。
李 四
嗜天青颗粒 溶酶体 特殊颗粒 分泌颗粒
4、单核细胞(monocyte)
形态:胞体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形态多样,可呈 卵圆形、肾形或马蹄形,核常偏位,染色质颗粒 细而松散,故着色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 常染成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5、淋巴细胞(lymphocyte)
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 胞核呈圆形,一侧常有小凹陷,染色深;胞质 较少,环绕核周围呈一窄带,嗜碱性,呈蔚蓝色
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 % 0-1% 1-7% 24-47%
123
白细胞(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 granulocyte,N)
形态:胞核呈蓝紫色,染色质呈块状,着色深; 成熟的N胞核多为分叶状,一般可分2~5叶,常见 3叶,幼稚的N胞核呈杆状。胞质中含许多散在细 小的颗粒,Wright染色中呈紫红色
观察内容
血小板
对其形态、数量、分布情况进行观察
白细胞分类:一般情况计数100个白细胞,并计算出各种白细胞所 占 的比例。同时观察各种细胞的形态(大小、外形、胞质、胞 核)有无变化。
血涂片:将血液在载玻片上推制成较薄 的一层血膜。
待干燥后用染色液进行染色,染色液通 常选用瑞氏或瑞-姬氏。
血 涂 片制 作:
推片 血液
载玻片
将推片匀速向前,勿停顿。涂片的厚 薄取决于速度和角度:快、大(厚)。 慢、小(薄)
一张满意的血涂片应厚薄均匀


尾鲜明
涂片干燥后用铅笔在血涂片的头 部写上姓名和编号
B 123
李 四
血 涂 片 染色:
涂片干燥后加瑞氏染色Ⅰ液5-8滴 覆盖整个血膜1分钟
勿冲洗再加瑞氏染色Ⅱ液5-8滴后将Ⅰ液和 Ⅱ液充分混允静置1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