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案例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100f13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8.png)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澳大利亚的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标的要求,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地图找规律,探究问题引资料,并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目标1.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
2.学会利用旧知识探究新问题,利用资料说明为什么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布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1.能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探究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2.通过澳大利亚的农业、牧业和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说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推荐相关网址或参考资料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澳大利亚的资料教学时间:1时教学过程回顾旧知,引入新。
教师同学们,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了日本、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一个国家?学生位置、地形、气候、农业、工业……教师那么我们今天就利用已学会的这些方法再认识一个国家:澳大利亚。
教师出示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学生读图找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南半球、独自占有一个大陆、南回归线穿过中部等。
教师澳大利亚位置的独特性决定了它自然环境的特点,造就了它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下面我们一起到澳大利亚的国家野生动物园去看一看。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4e0b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8.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2、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及地形与气候人口的分布关系3、运用图片和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这些野生动物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别称的由来5、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与工业、城镇分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难点: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古老动物存在的原因[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准备]大洋州挂图[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谈话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问: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哪个?该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一、地理概况1、学生阅读P95“阅读材料”,了解大洋州的范围,而后引导学生在挂图上找出大洋州的主要岛屿、群岛。
2、对照图2-47,学生说出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特征3、引导学生找出东经160、赤道,从经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特征:东半球、南半球、跨温、热两带(过渡)澳大利亚是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其领土主要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4、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而后教师在挂图上指出5、结合教材第二段文字,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堪培拉、悉尼、墨而本的位置二、地形1、引导学生观察P97图3-49,对照图例,得出澳大利亚的基本地形特征:地势低平2、学生讨论完成P97活动题(过渡)由澳大利亚地形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地形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这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呢?3、引导学生找出西部高原区,对照图例,分析其面积、海拔高度特点,并突出著名景点:艾尔斯巨石4、找出中部平原区,对照图例,得出海拔特点:地势低平,形成大自流盆地5、结合图3-51,讲述大自流盆地的成因,突出中部有澳大利亚地势最低处艾而湖6、结合挂图,指出澳大利亚东部山地的范围,并指出分布在东部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再找出大堡礁的位置三、气候与人口1、学生阅读图3-53,说出澳大利亚的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东南沿海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观察图3-54,思考: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四、古老的动物1、引导学生阅读P99图3-55,指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动物,并小结: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起古老性和独特性2、讨论: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动物古老而独特呢?3、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的植物物种也具有独特性(过渡)从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看,澳大利亚属于什么性质的国家?五、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1、学生阅读思考;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可以从哪些文字体现出来?为什么有“骑在羊背上”“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2、学生联系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征分析: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会发达?3、引导学生阅读P100图3-58,完成活动[小结巩固][作业布置]基训、填充图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11ee2602cc58bd63086bd18.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3.3.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是()①草原辽阔②气候条件适宜③人口多,羊毛、羊肉需求量大④没有食肉猛兽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课堂小结独占大陆的国家,西印东太在大洋;特有动物大袋鼠,澳洲草原闲溜达;鸭嘴鸸鹋和考拉,远离大陆慢进化;气候环状多样化,咱是冬来他是夏;地广人稀好牧羊,农牧生产机械化;混合农业正合适,东南西南羊牛麦板书设计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动物2、原因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三大牧羊带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地形气候课后反思对于图的判读,从图中获取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学习地理要掌握的重要技能。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一.已有基础通过对七年级地理1-7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描述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方法、分析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大陆漂移学说等,这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表现欲强,便于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研讨。
二.生活经验七年级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喜欢小动物,常见的动物都已经认识,对于澳大利亚和南极的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特有动物的原因往往不会分析,学习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既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提升新知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对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和地理环境对生活进化的影响,学生在分析澳大利亚古老而特有的动物的原因时有困难。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稍有欠缺,分析澳大利亚三大牧羊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关系需要以教师引导与学生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这是本节课学生需要探索的新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难点。
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一、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对象:所有听课学生调查方式:座谈、问卷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课堂表现:是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程度。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af8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c.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三大地形的分布;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4.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5.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具准备】澳大利亚挂图,特有动物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教学基本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在图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陆和大陆岛。
学生:……(讲授新课)教师:本节课学习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附近岛屿的澳大利亚国家。
师生交流信息的方式与方法教师指定一个学生在挂图上指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最后给以明确订正。
教师指图说明澳大利亚的范围。
[板书]第二节澳大利亚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中大洋洲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
学生:……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教师: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教师: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约有人口1600万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71e92ba9ec3d5bbfd0a7492.png)
《澳大利亚》名师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于世界地理分区部分。
澳大利亚属于区域地理中的国家地理,非常重要。
同学们学完前两章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美国、巴西等。
澳大利亚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特点:澳大利亚在这个区域,面积最大,具有独占一个大陆、并孤悬海外、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等地理特点。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由“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三部分组成来突出澳大利亚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都隐含在三个形象的标题中,因而吸引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空间。
【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亚洲及其周边一些地区,知道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是,由于是初一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喜欢新鲜、生动的东西,所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等直观、感性的手段辅助教学,易于学生理解和产生兴趣。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士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今天老师今天带大家去环球旅行!!播放视频:《澳大利亚宣传片》。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任务1 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学会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整装待发】师:1.澳大利亚在哪里?2.我们现在(6月)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该带什么衣物?3.你对澳大利亚了解多少?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f64d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7.png)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熟悉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种类。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面积。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面积的计算。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特点。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澳大利亚地图、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图片。
2. 视频或短片:澳大利亚的风光短片。
3. 教学卡片: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形状。
2. 提问:谁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还是大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或自然资源,制作卡片并进行展示。
2. 学生互相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澳大利亚风光短片,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
2. 提问: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六、总结和作业(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 布置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卡,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观看短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澳大利亚》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澳大利亚》第1、2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e5200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6.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对照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概括其主要特点。
2.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澳大利亚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自然特点,读图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够对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说明影响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及其自然环境特征。
其中特有物种这部分趣味性强,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对特有物种进行适当的拓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物种的保护,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难点内容是分析澳大利亚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条件,通过对地理要素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归纳总结、概括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可培养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A.袋鼠、考拉B.袋鼠、鸸鹋C.考拉、鸭嘴兽D.考拉、鸸鹋2.澳大利亚特有物种众多的原因是()A.面积大,物种多B.气候条件适合特有动物生长C.人类活动干预少D.孤立的大陆物种进化缓慢3.澳大利亚是个地理特征十分鲜明的国家。
下列有关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地广人稀B.以白色人种为主C.位于西半球D.位于南半球4.澳大利亚矿产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 )A.石油、天然气、银、镍B.金、锰、镍、锌C.煤、铁、铀、钴D.钴、磷、金、镍【参考答案】B;D;C;C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四节澳大利亚一、澳大利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2.人口3.主要城市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特有物种2.物种特有古老的原因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矿产资源特点2.采矿、冶金业特点3.冶金中心分布条件《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备课教案
![《澳大利亚》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59f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3.png)
《澳大利亚》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描述和解释澳大利亚相关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拓宽国际视野。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增进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运用英语描述和解释澳大利亚相关现象。
2.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特点。
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及其与主流文化的融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澳大利亚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活动,准备相关问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澳大利亚相关知识,搜集相关信息。
准备课堂讨论和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澳大利亚相关信息,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的土著文化、动物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和动物特点。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澳大利亚的特点,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更多关于澳大利亚的文化、历史和旅游等方面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
2. 知识掌握:通过教材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澳大利亚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语言运用:通过学生描述和解释澳大利亚相关现象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评估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9787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7.png)
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lesson11australia教学设计】在本教学设计中,主题为澳大利亚,以下是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详细介绍了一步一步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导入(Introduction)教师可使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和好奇。
教师还可播放澳大利亚的传统音乐或澳洲乐队的歌曲,以引起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的兴趣。
第二步:词汇讲解(Vocabulary)教师可准备一份包含常用的澳大利亚词汇和短语的词汇表,并通过多媒体或实物进行讲解和示范。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词汇游戏和活动,例如卡片配对游戏或词语拼写比赛,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三步:听力训练(Listening Practice)教师可使用一段关于澳大利亚的录音材料,并设计一些听力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份听力问题的工作单,并播放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第四步: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教师可选择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的文章,并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一些问题。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语法支持。
还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共同分享和讨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
第五步:口语练习(Speaking Practice)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
每个小组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旅游者、导游、当地居民等,然后展开对话。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境和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对话,例如:“你想去澳大利亚度假,你打算做什么?”,“你会选择哪个城市去旅游?为什么?”等等。
第六步:写作任务(Writing Task)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澳大利亚的短文或旅行日记。
学生可以描述他们在澳大利亚旅行的经历、印象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范例,以帮助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七步:总结(Conclusion)教师可以进行课程总结,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aeaec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7.png)
【精】《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2)掌握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程度;(4)熟悉澳大利亚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的异同;(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价值观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2)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程度;(4)澳大利亚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特点。
2.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2)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及其融合与发展;(3)澳大利亚的体育产业及其国际影响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2)准备教学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3)设计教学活动及问题引导。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2)利用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引起学生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1)利用课件、地图、图片等资源,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2)讲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3)介绍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程度;(4)阐述澳大利亚的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特点。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2)设置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澳大利亚的发展问题;(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澳大利亚的文化交流场景。
4.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发展,提高国际视野。
澳大利亚教学案例
![澳大利亚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57a14ee518964bcf847cbc.png)
《澳大利亚》教学案例周玉洁一、课案展示(一)情境导入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先猜个谜语“有种动特真奇怪,身上长个大口袋;不装食物不盛水,里面藏个小乖乖。
”这是什么动物?生:袋鼠(出示多媒体课件中袋鼠的一些图片)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种可爱的动物呢?生:袋鼠前肢短小,后肢发达,以跳代跑,所有雌性袋鼠都长有育儿袋。
师:从你的搜集的材料中,知道袋鼠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吗?生:澳大利亚师: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袋鼠一起去它的故乡——澳大利亚游览观光。
(二)解读探究互动1:(出示世界政区图)师:请同学们看《世界政区图》,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澳大利亚的海陆位臵、纬度位臵和领土组成呢?学生指图讲解生: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国家,它位于大洋洲,被太平洋、印度洋所包围,与亚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隔海相望。
它的纬度位臵在南纬10°~40°之间,属于中低纬度的国家。
其领土组成有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
互动2:师:在澳大利亚,除了袋鼠外,你知道它还有哪些古老特有的动物吗?生:有憨态可掬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体型庞大的鸸鹋等。
师:同学们列举出来的可真不少!来,让我们一睹它们的“芳容”!(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动物的图片)互动3: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古老可爱的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如此众多古老原始的生物呢?让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寻找答案,解开疑惑吧!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地理课本P73页的问题。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巡视倾听生1:根据大陆漂移说可知,大约2亿年前,澳大利亚大陆是和其它大陆连在一起的,约6500万年前分离,从此孤立于大洋上。
生2: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可以推断出,由于自然条件单一,加上长期的地理隔离以及缺乏激烈的竞争对手和天敌,所以这里的动物演化很慢。
生3:南极大陆虽然也处于孤立状态,但因为它纬度位臵高,特别寒冷,生存条件恶劣,所以很少有古老特有的生物。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db6d3f58f5f61fb636662f.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1。
本课内容为初中地理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一课时;2.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3。
《澳大利亚》是教材选编的“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后一个国家,在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教材选取三大模块“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做在矿车上的国家”,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
各部分内容又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目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探究澳大利亚独特地理现象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扩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巩固学生通过教材第一章学习获得的区域分析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2。
知道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能够解释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3。
理解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优势,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4.通过阅读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农牧业分布图等,进一步提高读图、判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分析澳大利亚动物古老性的成因,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一般方法;2。
采用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的活动方式探讨归纳澳大利亚畜牧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总结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三、学生特征分析1.本课是世界区域地理的一节课,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几个不同的国家,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2.学生能够运用比较法、综合法等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教材设计的模块特色鲜明,学生比较感兴趣,有探究学习的愿望,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c51b2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6.png)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第一篇:《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澳大利亚一、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主要城市,掌握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
3.会利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以及物种独有性的原因。
5.知道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简要分析其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的关系。
6.结合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分析发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采矿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养羊业发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内容是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教学,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学生了解不多,但本节课层次分明,所以采用以下策略,采用大量图片给学生以感官认识,对澳大利亚有初步认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启发、问题讨论、交流谈话、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基本脉络和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创设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讨论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引导启发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读图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研究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制造情境,激发兴趣)导入1:播放澳大利亚风光图片。
教师讲述: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四面环水,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绵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这就是位于太平洋中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
播放同时,教师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设问: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有哪些独特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澳大利亚。
引出课题:澳大利亚。
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合作讨论,归纳总结)(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分析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与领土组成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读图分析、合作讨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c36f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c.png)
【精】《澳大利亚》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 掌握澳大利亚的首都、主要城市和官方语言。
3. 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
2. 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和经济发展。
2. 讨论法:探讨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3. 图片展示法: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
教学准备:1. 教材:《澳大利亚》相关章节。
2. 图片:澳大利亚地图、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
3. 视频: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动物种类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澳大利亚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
2. 讲解: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基本信息和经济发展。
3. 讨论: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和Aboriginal 文化。
4. 展示:每组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绘制澳大利亚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地形特点。
第二章: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教学目标:1.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地图解析法:分析澳大利亚地图,理解其地理位置和地形。
3. 图片展示法:展示澳大利亚各种气候类型的图片。
教学准备:1. 教材:《澳大利亚》相关章节。
2. 图片:澳大利亚地图、各种气候类型图片。
3. 视频:澳大利亚自然风光、地形特点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澳大利亚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
2. 讲解:详细讲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公开课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f9368be1e650e52ea99f3.png)
澳大利亚 ——教案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10°S-40°S 115°E-150°E2、海陆位置3、范围: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岛屿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二、自然地理特征(一)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为山地—大分水岭,中部为大自流盆地,西部为低缓的高原(表面沙漠广布)[为什么低缓?古老高原,外力作用强烈];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中部的大自流盆地是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自流井:井水沿井口上涌)思考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地质构造为斜构造 (2)地下水为承压水(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3)地下水补给来自东部山地降水(地下水来源于:含水层出露地面接收大气降水)(4)井口低于承压水位(承压井的水受压力,沿井口往上涌)2.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为什么水源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盐度较高不宜灌溉,但可作牲畜饮水(食草性动物适当喝含盐矿物水有利于健壮骨骼(二)半环状分布的气候与植被: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气候会成半环状分布?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什么规律?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西部作半环状递减为什么澳大利亚降水北、东、南多,中西部少?北部:赤道低压南移;西北风带来暖湿降水东部: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增温增湿南部:西风带中西部:副热带高气压带、背风地带、沿岸寒流2、植被成半环状分布,由东往西(直到西海岸)的植被是:森林—草原—荒漠,体现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水分因此,降水的半环状分布规律使得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分布,绝大部分属于热带、亚热带型3、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1)半环状的核心(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1)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①终年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回归线附近)②东部山地背风地带和雨影区,降水少(地形)③西澳大利亚寒流降温减湿(洋流)思考:澳大利亚热带沙漠气候面积广的原因:(2)中环状:热带、亚热带草原气候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热草一年分干湿两季,湿季降水多的原因是?干季降水少的原因是?①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形成雨季②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形成旱季总结: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案例
610041 成都西川中学甘国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多古老生物及其成因;
2.了解它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
3.了解其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读书读图、思考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渗透“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思想;
激发探究地理事物成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多古老特有生物的成因。
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法为主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节
【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澳大利亚。
(读《澳大利亚位置》图)这是赤道,从半球位置看,他在半球?他的拉丁语就是“南方的土地”的意识。
从海洋位置看,他东临洋,西临洋?
澳大利亚孤悬于南半球的海洋中,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他陆地有多广呢?(约770万km²,居世界第6大)
他人口有多少呢?(1900万人)
(计算)每平方千米多少人?(2.5人/ km²)
这相当于我国的1/45,我们是人多地少,他是?(地广人稀)
(读其《国旗、国徽》图)国旗左上方的“米”字,说明他和哪国关系密切?(1770年英国的库克船长率船队抵达其东岸,宣布为英国殖民地。
1931年澳大利亚完全独立,但其元首仍为英女王)左下方的七角星代表他什么?(七个行政区)右边的五颗星组成一个什么星座?(南十字座,只有南半球可见)
国徽的左边是什么动物,右边的呢?(袋鼠、鸸鹋)
【授课】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特有古老生物
(看《动物》录象)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特有的生物,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动物分布》图)袋鼠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中部的草原)
考拉又叫树袋熊,主要分别在什么部位?(东部的森林,以桉树叶为食)
鸸鹋呢?(西部,它是鸵鸟的一种,一只脚有三个脚拇指)
鸭嘴兽呢(东南方的塔斯马尼亚岛)
2、环境成因
这些动物很原始,是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种类。
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动物呢?使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来释。
(活动练习)P73
(读《大陆漂移》图)时光回到遥远的大约2亿年前,那时全球的大陆连在一块,后来各大陆缓慢分离开来。
大约多少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开来?(6500万年)(看《大陆漂移》FLASH动画)
这样漂呀漂呀,他向北漂了6500万年,直到现在,就这样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这对其生物进化有什么影响呢?(四面环海,“与世隔绝”,长期环境单一,相对来说进化缓慢)然而,同样孤悬于南半球的南极大陆,为什么却很少特有生物呢?(他向南漂,气候越来越寒冷,生物难以生产下来)
尽管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物,但我们把时光再回到200多年前,那时那里连一只兔子都没有,也没有一只养。
18世纪后期殖民者从欧洲带来了29只绵羊,因环境适宜,就迅速繁殖开来。
现在澳大利亚有多少只羊呢?(近2亿只,人均10多只,是世界上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最多的国家,被称为)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看《世界羊毛标志》图)如果去商场买羊毛衣衫,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标志,标有“100%澳毛”字样,这是什么意识?(全为澳大利亚进口毛线织成)
这羊毛标志有什么设计特点?(像一个柔软、穿插的毛线团。
)
国际羊毛局规定,有这样标志的是国际免检产品。
我们为什么喜欢买澳大利亚羊毛呢?(美努力羊的羊毛又细、又长、又柔、又白,量大,价不贵,物美价廉)
澳大利亚一个牧场很大,可达几千公顷,人赶羊赶不过来,用什么来赶?(牧羊犬、飞机)(看《牧羊》录像)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如此发达,那为什么要实现机械化呢,这有什么好处呢?(地光人稀,劳力不足,提高效益)
可见,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实现了机械化,连剪羊毛都是机械化。
(看《剪羊毛》漫画)这只羊有什么表情,为什么?(如人理发后,活蹦乱跳,感到轻松愉快)
他一只养可产10-20 多斤羊毛,重的负载达30 斤;如果只剪它一边的羊毛,剪完后,一松手,它自己砰地一声,失去平衡就倒了。
一人在比赛中,最快的1小时可以剪多少只羊呢?(80多只)
(播《剪羊毛》歌)剪了羊毛羊感到快乐,牧羊人也有丰收的喜悦,那我们也来轻松愉快的欣赏这首澳大利亚的民歌。
2
1.四大农牧业区
(读其《农牧业区分布》图)那么,澳大利亚怎样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
形成了那些农牧业区呢?
北部主要是粗放牧牛带;
中部和西部主要是粗放带?(牧羊带)
东南部和西南部主要带?(羊-麦混合带)
东南沿海主要是带?(羊-牛混合带)
大片的西部内陆是什么带,为什么没有呢?(气候干旱多沙漠)
2.养羊的优越自然条件
那我们主要从气候、地形来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
(读《澳大利亚地形》图)东部是什么山脉,多高?(大分水岭,约1千米高,低山)西部是广阔的高原,多高?(约500米,低矮高原)在高原上有一块世界最大的岩石艾尔斯石,周长9千米,土著人称为“乌鲁鲁”,在阳光照射下不同的时间会呈现不同的颜色,现在它已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在东部大分水岭和西部高原之间是中部平原,中间有个很低的什么湖,多低?(北艾尔湖,-16米,三年干一次),中部又叫什么盆地,为什么?
(看《自流井成因》FLASH动画)因多自流井,又叫大自流盆地。
虽然气候干旱,但有丰富的地下水,只不过这水是咸的,一般人不喝,但可以喂牲畜,牛羊喝了反而长得壮。
总的来看,澳大利亚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怎样?(平原和矮高原,地势平坦)
从地形的角度看,如果你在澳大利亚建大牧场,最好选择什么地形区?(中部平原)
(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澳大利亚有什么特殊的纬线穿过?(北回归线)
此线以北是什么温度带,以南是什么带?(热带、南温带)
在南半球的悉尼,我们是春季时它是什么季节?(秋季,南北温带季节相反)当地房屋的窗户什么方向朝阳?(北面,和我们相反)
澳大利亚有几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是哪两种气候,有什么分布规律?(6种,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半环状)
总的来看,澳大利亚气候比较怎样?(干旱宜羊)
从气候的角度看,如果你在澳大利亚建大牧场,最好选择什么气候区?(草原气候区)另外,它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度海洋性气候区也都非常适宜。
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总的看,如果你在澳大利亚建大牧场,最好选择什么部位、什么地区?(中部较干旱的平原)
实际上澳大利亚70%多的羊都集中于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带。
可见其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养羊有什么优越的自然条件呢?请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源方面加以概括。
(地形平坦、气候宜羊、草原优良、多地下水)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三大矿产分布
澳大利亚不但羊多,而且矿产资源也很多。
(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下面,我们来找其三大矿。
煤矿:主要分布在部?(东)
铁矿:主要在部?(西北)
他铁矿多且优,含铁率达63%。
这是其一大型露天铁矿。
1998年,我国第一个海外合资采矿企业就建在这里,铁矿就船运回上海宝钢。
铝矿:主要在部?(北部,储量世界第一)
2、服务、工矿业发达
澳大利亚矿产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采矿、冶金、机械业。
开采的矿石大量出口,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那么,现在他的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呢?
3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服务业发展迅速,如旅游、外贸业。
目前,服务业已大大超过工矿业、农牧业,成为其第一大经济支柱。
这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特点。
2000年夏季奥运会在哪城市举行?(悉尼)
1993年,他以一票之优击败北京取得举办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打了一张“环保牌”,推行“绿色奥运”。
后来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发达的服务业。
四、城市、人口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
(读《城市、人口分布图)下面我们来找他的3个城市。
他的第一大城市是?(悉尼,约37 0万人,和成都大差不多)
看丹麦人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他有什么建筑特色?有什么象征意义?(矗立于太平洋沿岸,像贝壳有像远航的白帆,象征着澳大利亚不断前进、前进)
他第二大城市是墨尔本。
他的首都是?(堪陪拉)
这是美国人帮他设计的,30万人口,环境优美;为什么建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呢?(80多年前,悉尼和墨尔本都要争当首都,后来联邦议会采取折中方案,在两者之间专门开辟一块地方建都)
总的来看,澳大利亚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地区?(东南沿海)
为什么呢?请从气候、交通、历史、经济等方面来加以分析。
(气候温暖湿润宜人、沿海对外交通便利、殖民开发历史较早、工农业经济发达)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南半球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但愿有机会去学习、工作、旅游。
【作业】
本节填充图册
【附录】
2005.5.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