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思维导图 父亲的病
《朝花夕拾》散文集介绍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小说集《故事新编》《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作品介绍原名《旧事重提》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作品鉴赏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具有对封建教育、封建道德、封建顽固派的批判意识表现对亲友和师长的崇敬、怀念之情批判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青少年的毒害思想揭露思想文化战线上资产阶级文人的本质作者以炽烈的感情和浓重的笔墨,揭示了一个时代的各个侧面主要人物长妈妈质朴善良,封建迷信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范爱农思想先进,正直,倔强父亲严厉,爱子衍太太自私,阴险寿镜吾正直,质朴,博学《无常》中心思想活无常外貌不恐怖,可爱,受人们喜爱有人性,有爱心,有善良的内心世界死无常全身都是黑的,阴森,不受人们喜爱讽刺那些正人君子主要内容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作品赏析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读后感整篇文章都洋溢着作者对活无常的敬佩及赞美之情,先写小时候对他的害怕,和现在对他的敬佩作对比,也拿阎罗王的昏庸和死无常的可怕与之作对比,突出活无常的善心。
作者也是想告诉我们,连鬼都有如此善心,人又应该怎样呢?《父亲的病》创作背景父亲被江湖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主要内容父亲得病,请医治病发现“名医"做假虚乱,目的是为了骗取钱财父亲看穿,愤怒不已作品鉴赏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通过对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人物分析“名医”人坏,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病人已经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自己为自己造传说",造舆论没辙治好周伯宜的病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陈莲河颠倒黑白不分是非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衍太太为了得到贵产而不惜教唆少年鲁迅迫害自己的长辈中心思想是个毒辣的女人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琐记》创作背景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中心主题讽刺上流人物的伪善面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主要内容衍太太所作所为用八股嘲讽中西学堂水师学堂学生无法游泳看新书报,读赫胥黎煤矿的煤只够抽水机抽水留学学子的建议过时《藤野先生》创作背景1902年4月,鲁迅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认识了藤野先生,并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1926年10月12日,鲁迅正遭受北详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中心主题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革命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主要内容一、见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二、与藤野先生相处相识初到仙台相处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离别赠照片题字惜别叮嘱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艺术特色对比手法作者满怀爱国激情寻求救国的道路,清国学生则过着饱食终日、逛公园和跳舞的无意义生活清国留学生”是中国人,对祖国的前途漠不关心,勝野先生是日本人,却热望把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学生会干事为代表的日本爱国青年妄自尊大,仗势欺人,藤野先生却亳无民族偏见,对弱国留学生热心教诲,关怀备至白描手法运用了白描手法,对藤野先生的自我冾绍,修改解剖图等做简练的介绍,没有渲染,但人物性格突出鲜明《范爱农》创作背景范爱农与作者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作者鲁迅作此文予以悼念主要内容1、同乡会争执,表现他的冷静、深刻2、酒楼叙旧,表现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3、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爱农陷入凄苦4、爱农之死艺术特色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爰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突出范爰农热爰祖国,倔强耿直,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通篇运用白描手法,用朴实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刻画运用简练朴实的对话,突出人物性格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增强了鲜明的表达效果《五猖会》作品介绍创作于1926出自《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中心思想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主要内容批判教育制度和封建家长制度的叙事散文为参加赛会蓄势描绘童年看赛会《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和郁闷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要内容是一篇描绘鲁迅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主要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部编版语文课内名著《朝花夕拾》思维导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
作者简介 唯一一本散文集 作品原名《旧事重提》,全文 12 篇,正文 10 篇,前言后记各 1 篇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 2、《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怀 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 残酷。 4、《五猖会》写出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 束缚和摧残。 5、《无常》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对黑暗的 社会的绝望,对人世的不平的愤怒。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示儿童广阔的 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 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揭示庸医人巫医不分、故弄 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描写出了衍太太是一个自私自利、 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9、《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 念。 10、《范爱农》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 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1、作者的父亲:周伯宜。封建、
严肃、爱子。
2、作者的保姆:长妈妈。封建、
朴实、善良。
人
3、作者日本求学的老师:藤野先 物
关
生。严谨、认真、正直、善良、 系
及
热情。
形
象
4、作者儿时的老师:寿镜吾。刻
板、严肃、质朴、博学。
5、作者的朋友:范爱农。倔强、
正直、爱国。
6、作者的邻居:衍太太。封建、
狡诈、自私自利。
《鲁迅》思维导图
《鲁迅》思维导图
鲁迅先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极为看重,他期望的是每一个文人墨客都能通过手中的笔揭露现实的黑暗,启发人民,因此在文艺评论思想标准中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内涵是作为重点的。
鲁迅的作品都不是为了艺术而去参与文艺写作的,而是从现实内涵出发。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内容
在《朝花夕拾》中主要篇目有10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由于朝花夕拾思维导图篇目内容和文章的解读不在同一个层级,所以当我们在一个层级列出了朝花夕拾的十篇散文标题,那么其他内容就不应该呈现在这一层级。
分别解析完朝花夕拾的十篇内容后,就可以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朝花夕拾思维导图了。
但是不同文章所写的内容和创作背景会有所区别,所以在对文章进行解析时并非非得按照阿长与山海经的方式进行概括。
运用思维导图解读《朝花夕拾》
时代背景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 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 ,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 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 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 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对于彼时“运交华盖”、颠沛流离的鲁迅来 说,有关故家往事、老邻旧友的的回忆未始不是 一种滋心润腑的慰藉,一种言近旨远的寄托,或 者竟是一种畅快淋漓的表达新径。“所谓回忆者 ,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 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寂寞的时光……”
鲁迅是中国 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的骨头 是最硬的,他没 有丝毫的奴颜和 媚骨。
——毛泽东
《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 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 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 《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 《莽原》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 迅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 》,改名《朝花夕拾》。
A.学医太难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推荐: 《鲁迅的故家》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朝花夕拾杯中酒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朝花夕拾杯中酒 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 时光的背影如此悠悠 朝来夕去的人海中 南北的路你要走一走 苍茫的风雨你何处有
寂寞的人在风雨后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 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 往日的岁月又上心头 远方的人向你挥挥手 千万条路你千万莫回头 让长江之水天际流
的经历——
。
12.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
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起初鲁迅认为他是一
第七篇父亲的病-名著《朝花夕拾》阅读导引思维导图内容概括原文批注阅读训练
第七篇父亲的病——名著《朝花夕拾》阅读导引+思维导图+内容概括+原文批注+阅读训练《父亲的病》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作者年轻时的绍兴城。
鲁迅的父亲患有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人来看,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却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并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没有一点疗效。
这搞得作者一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
“神医”对治病只是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是为金钱。
最终鲁迅的父亲还是死了。
认真阅读文章,看看“神医”是如何行骗的;鲁迅先生通过父亲的病,对中医又有了哪些感悟?导引读阅导图维思《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营人命的实质。
原文批注大约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
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含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一、每章内容概括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含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一、每章内容概括1、《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初中语文复习专题:《朝花夕拾》10幅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思维导图《朝花夕拾》是七年级上册必考名著,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的一部散文集,也是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下面就让我们借着思维导图来细细品味一番这本回忆散文《朝花夕拾》吧。
1、《狗·猫·鼠》思维导图《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原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此文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
《阿长与山海经》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4、《五猖会》思维导图《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2-7《父亲的病》(自读任务单)-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2.7《父亲的病》自读任务单1. 理解本章节主要内容。
2. 自主完成各章节测评。
《父亲的病》、导读微课、思维导图、学习任务单任务一:阅读下面的资料,初步了解本章节概况本文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
文章先描述了一位“名医”,出诊费便是一元四角,一夜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但他要一百元出诊费才肯动身。
而治起病来,却是“瞒”病人,模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
病人都死了,他还能从容地继续开药方。
这位“名医”隔日便到“我”家为父亲看病,持续了整整两年,可想“我”家为此耗资甚多。
他还不断为自己制造舆论,将自己与真正的名医相提并论。
还大费周章地要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作为药引。
实在没辙治好父亲的病之后,便拉陈莲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
而那位脸长而胖的所谓“名医”陈莲河也是“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先是要“蟋蟀一对”做药引,还要是“原配”的。
还有一种特别的叫败鼓皮丸的药丸;又哄骗着买点在舌上的灵丹;最后又瞎扯着前世的冤愆。
后来我们看清了陈莲河的把戏,不再跟他周旋了。
陈莲河还是康健着,春风得意着。
而父亲的病情却是逐渐加重,喘气颇长久。
“我”有时竟想还是快一点喘完了吧,立刻又觉得这样是犯了罪,又觉得这样想很正当。
最后,“我”在长辈衍太太的教唆下让父亲在一声声“父亲”的叫喊声中咽气,没能平静离世,这让“我”后来感到既后悔又遗憾。
任务二:阅读原文,结合下列问题,做好圈点批注。
【思考题】1.《父亲的病》的主题是什么?2.文章开头引述的“名医”是怎样一个人?3.陈莲河是怎样一个人?4.怎样理解鲁迅先生对中医的抨击?任务三:观看导读微课《揭露庸医误人》,理解探究阅读中的疑难。
【疑难解析】1.《父亲的病》的主题是什么?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经写道:“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父亲的病》《无常》课件(32张ppt).ppt
《父亲的病 》片段—第二位庸医出场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 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 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 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 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 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父亲的病 》导读—第二位庸医的治病价格
陈莲河(原名 何廉臣)
诊金:一元四角(隔日一次)
《父亲的病 》片段—第二位庸医治病药方
陈莲河(原名 何廉臣)
“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 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 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 丧失了。
《父亲的病 》片段—第二位庸医治病药方 陈莲河(原名 何廉臣)
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 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 “老 弗大”。
《父亲的病 》片段—庸医离开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 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 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 医生的职务道: 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 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 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病 》导读—第三位庸医出场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 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 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 父亲!” 我就叫起来。 “大声! 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 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 苦痛。 “叫呀! 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散文集《朝花夕拾》之《父亲的病》
散文集《朝花夕拾》之《父亲的病》《父亲的病》选自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发表于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
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原文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
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
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
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
”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
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
”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
”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
”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
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
”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2]。
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
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
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
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
先买药,再寻药引。
“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
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2.7《父亲的病》(思维导图)-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思维导图示例
父亲的病
脸圆而胖名医
(1)给城外一家女儿看病
诊金10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 100元
态度草草一看 100元拿走
结果
病人冷冰冰没有脉象
随便开了药方200元
(2)给我父亲看病
诊金一元四角
时间看了两年不见好转
药引难寻
芦根——须到河边去掘
经霜三年的甘蔗——未找到
推荐名医陈莲河先生
脸长而胖名医 (陈莲河)
诊金一元四角
药方
特别的药散
药丸|败鼓皮丸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水肿一名鼓胀打破的鼓皮可以克伏
灵丹点在舌上两元一盒舌心之灵苗
奇特的药引
蟋蟀一对原配
平地木十株弗老大
结果
冤愆
医能医病,不能医命
衍太太
起因我为父亲的病感到痛苦衍太太为父亲减轻痛苦
做法
纸锭《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好,父亲捏在手里
父亲去逝前,让我大叫父亲可以减轻父亲的痛苦
结果我一起呼喊"父亲"到咽气
主旨
讽刺庸医误人
痛恨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
《父亲的病》课件-PPT
③结合刚才思考的两个问题,我们看文章最后 一节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
思考后明确:刻骨铭心的负罪感,一种永远的 内疚。
(守候父亲弥留这一场景是对传统的孝道的批 判。)
④结合《五猖会》中父子间的隔阂来理解鲁迅 这儿的内疚表现了怎样的父子关系?
讨论后明确:尽管父子之间有隔阂,但两者的 生命是永远纠缠在一起——“纠缠”,因为血缘 关系把父亲的生命和儿子的生命纠缠在一起, 是天性的爱,这种纠缠是永远割不断的。
3、“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这一细节出现了两次,表现父亲的内心潜藏的 愤怒和不甘.或许我们可以联想到,在江湖术士 堂而皇之地招摇撞骗而科学和理智遥遥无期的 旧社会,他那时能做出的最大的反抗就是说 “不”.所以,反复出现的这句话流露出的其实是 鲁迅先生最深的悲凉.)
小结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 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 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记述鲁迅儿童时 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 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文章。
四、人物赏析
1、圆而胖的名医 这个反面人物坏在“瞒”病人。不告诉病人具体症状,只是模 棱两可地说他明白了,其实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病人已经 没有脉了,他还是从从容容的,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惯骗。他 还自己为自己造“传说”(总不可能是病家造的传说吧?), 造舆论;把自己和真正的名医叶天士先生相提并论,只为了 给大家造成错觉。实在没辙治好周伯宜的病之后,便拉陈莲 河来替罪,自己脱身了,如文中所说:“他因为看了两年,毫 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 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思考后明确:“思想”是指希望父亲快点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 草菅人命
讽刺 痛恨
主旨
脸“圆而胖”名医
10元 深夜加倍
诊金
出城又加倍 100元
⑴给城外一家女儿看病
态度
草草一看 100元拿走
病人 冷冰冰 没有脉象
结果
随便开了药方 200元
⑵给我父亲看病
诊金
一元四角
时间 看了两年 不见好转
芦根 | 须到河边去掘
药引 难寻
经霜三年的甘蔗 | 未找到
推荐名医
陈河莲先生
父
诊金 一元四角
亲
的
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病
药丸 | 败鼓皮丸
水肿一名鼓胀
打破的鼓皮可以克伏
特别的药散
点在舌上
脸“长而胖”名医
药方
灵丹
两元一盒 舌 | 心之灵苗
(陈河莲)
奇特的药引
蟋蟀一对 | 原配 平地木十株 | 弗老大
结果
冤愆(qiān) 医能医病,不能医命
衍太太
Hale Waihona Puke 起因 做法 结果我为父亲的病感到痛苦 衍太太为父亲减轻痛苦
纸锭 《高王经》烧成灰 用纸包好,父亲捏在手里
父亲去逝前,让我大叫“父亲”
可以减轻父亲的痛苦
我一起呼喊“父亲”到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