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面积及表面积计算公式
常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常⽤图形周长⾯积体积计算公式常⽤图形周长⾯积体积计算公式:1、正⽅形C周长S⾯积a边长周长=边长×4⾯积=边长×边长C=4aS=a×a S=a22、正⽅体V体积a棱长(1)表⾯积=棱长×棱长×6 (2)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 V=a×a×a V= a33、长⽅形C周长S⾯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积=长×宽S=ab4、长⽅体V体积S⾯积a长b宽h⾼(1)表⾯积=(长×宽+长×⾼+宽×⾼)×2(2)体积=长×宽×⾼S=2(ab+ah+bh)V=abh5、三⾓形S⾯积a底h⾼⾯积=底×⾼÷2S=ah÷2三⾓形⾼=⾯积×2÷底三⾓形底=⾯积×2÷⾼6、平⾏四边形S⾯积a底h⾼⾯积=底×⾼S=ah7、梯形S⾯积a上底b下底h⾼⾯积=(上底+下底)×⾼÷2S=(a+b)×h÷28、圆形S⾯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π周长=2×π×半径⾯积=半径×半径×πC=πd C=2πrS=πr2 d=C÷πd=2r r=d÷2r=C÷2÷πS环=π(R2-r2)9、圆柱体V体积h⾼S底⾯积r底⾯半径C底⾯周长侧⾯积=底⾯周长×⾼(2)表⾯积=侧⾯积+底⾯积×2(3)体积=底⾯积×⾼S侧=ChS侧=πdhV=Sh V=πr2h圆柱体积=侧⾯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S底⾯积r底⾯半径体积=底⾯积×⾼÷3V=Sh÷3长度单位换算1千⽶=1000⽶;1⽶=10分⽶;1分⽶=10厘⽶;1⽶=100厘⽶;1厘⽶=10毫⽶⾯积单位换算1平⽅千⽶=100公顷;1公顷=10000平⽅⽶;1平⽅⽶=100平⽅分⽶;1平⽅分⽶=100平⽅厘⽶;1平⽅厘⽶=100平⽅毫⽶;1平⽅⽶=0.0015亩;1万平⽅⽶=15亩;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1公亩等于100平⽅⽶;1(市)亩等于666.66平⽅⽶体(容)积单位换算1⽴⽅⽶=1000⽴⽅分⽶;1⽴⽅分⽶=1000⽴⽅厘⽶;1⽴⽅分⽶=1升;1⽴⽅厘⽶=1毫升;1⽴⽅⽶=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民币单位换算1元=10⾓;1⾓=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31天)有:1\3\5\7\8\10\12⽉;⼩⽉(30天)的有:4\6\9\11⽉平年2⽉28天,闰年2⽉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数;(和-差)÷2=⼩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数⼩数×倍数=⼤数(或者和-⼩数=⼤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数⼩数×倍数=⼤数(或⼩数+差=⼤数)植树问题1、⾮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封闭线路的⼀端要植树,另⼀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盈-⼩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顺流速度=静⽔速度+⽔流速度逆流速度=静⽔速度-⽔流速度静⽔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额=本⾦×涨跌百分⽐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利率×时间×(1-20%)定义定理公式(⼀)三⾓形的⾯积=底×⾼÷2。
常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常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C=4aS=a×a S=a2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1)表面积=棱长×棱长×6 (2)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V=a×a×a V= a3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体积=长×宽×高S=2(ab+ah+bh)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π周长=2×π×半径面积=半径×半径×πC=πd C=2πrS=πr2 d=C÷πd=2r r=d÷2r=C÷2÷π S环=π(R2-r2)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S侧=ChS侧=πdhV=Sh V=πr2h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V=Sh÷3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平方米=0.0015亩;1万平方米=15亩;1公顷=15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1公亩等于100平方米;1(市)亩等于666.66平方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定义定理公式(一)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表面积的算法
表面积的算法
表面积的算法
表面积是指一个物体的外表面积,通常用单位面积的面积来表示。
计
算表面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更好地设计和制造产品。
常见的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有几何和物理法等。
几何法
几何法是根据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通过数学计算方法计算表面积。
常见物体的算法如下:
球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4πr²,其中S为表面积,r为半径。
立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6a²,其中S为表面积,a为边长。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2ab+2bc+2ac,其中S为表面积,a、b、c为三条边长。
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2πr(r+h)+2πr²,其中S为表面积,r为
底面半径,h为高度。
物理法
物理法是通过测量物体的物理参数,如长度、宽度、高度等来计算表
面积。
常见的物理法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有剥皮法、绕线法和电容法等。
剥皮法是将物体的外层剥离下来,然后将剥下来的外层展开,测量其
面积,最后求得整个物体的表面积。
绕线法是在物体表面缠绕一根细线,再将细线展开测量其长度,最后
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表面积。
电容法是将物体放置在一个电容器中,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然后根
据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表面积。
总结
表面积是物体的一个重要参数,计算表面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和设计物体。
常见的计算表面积的方法有几何法和物理法等。
不同的
物体适用不同的算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面积及表面积计算公式
矢高(h)
R
60
面积(A) α(°) 50
l=2*r*asin(c/(2*r)) c=2*sqrt(h*(2*r-h)) A=(l*r-c*(r-h))/2 l=2*r*asin(c/(2*r)) h=r-sqrt(r^2-c^2/4)
2.848 2.117 1.250 2.850 0.801
已知矢高h,求面积A、弧长l、弦长c。 已知弦长c,求面积A、弧长l、矢高h。
a2
A2
125
截
10
头 圆
柱
D
α h2
h1 R
R
5 倾角(α)
α=atan((h2-h1)/2/R)
h1
7 斜径(D)
D=sqrt((h2-h1)^2+4*R^2)
h2
9 体积(V)
V=pi()*R^2*(h1+h2)/2
11.310°
10.198
已知圆柱半径R,截高h1、h2,求截面 α、D、与体积V。
95.426 21.206
已知圆心角α,求面积A与弧长l
r
1.1
r为扇形半径。
面积(A)
A=(l*r-c*(r-h))/2
1.249
h
0.8
已知矢高h,求面积A、弧长l、弦长c。
4
弓 形
角
5
缘 面
积
6
椭 圆
椭
7
圆 角
缘
抛
8
物
线
h c αr
R
α
h
0.8 弧长(l)
弦长(c)
面积(A)
c
2.117 弧长(l)
已知直径D,求V、A。
12
长方形表面积公式大全(求长方形表面积公式)
长方形表面积公式大全(求长方形表面积公式)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如下: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4、棱台的表面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三个梯形的面积之和。
扩展资料:长方体度量及计算:1、对角线长度:长方体的对角线是长方体任意一个顶点到对面顶点的长度。
对角线的长度:依据勾股定理,点2和点3的长度是根号,而点2到点3的线又与点3到点5的长度形成直角,所以对角线的长度是:长方体对角线平方=长平方+宽平方+高平方。
2、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设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它的体积:V=abc=Sh。
因为长方体也属于棱柱的一种,所以棱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它也同样适用。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 高。
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2ab+2bc+2ac它有六个面。
每张脸和它对面的脸完全一样,形状完全一样。
所以实际上我们只需要计算三个矩形的面积,再乘以二,就可以得到总的表面积。
让我们一个一个来数。
简单来说就是宽度乘以长度再乘以二;然后长度乘以高度,再乘以二;宽度乘以高度,然后乘以二。
最后,将三个结果相加,得到总表面积。
让我们把它分成三个步骤。
求上下两面的面积,我们用宽乘以长,也就是上面公式的第一部分2ab,带入数值:2ab=2*(4*5)=2*(20)=40。
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常见几何体的表面积公式如下: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3、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4、棱台的表面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三个梯形的面积之和扩展资料通常一个多面体只有当它的所有面都是平面且连通的,且封闭的内部空间是连通的,才是经典多面体。
表面积计算公式大全
表面积计算公式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大全,涵盖了不同几何图形的表面积计算:
1. 矩形表面积:矩形的表面积等于长度乘以宽度。
公式为
A = l ×w,其中A 表示表面积,l 表示长度,w 表示宽度。
2. 正方形表面积:正方形的表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
公式为 A = a^2,其中 A 表示表面积,a 表示边长。
3. 圆的表面积:圆的表面积等于圆的半径的平方乘以π。
公式为 A = πr^2,其中 A 表示表面积,r 表示半径,π是一个近似于3.14159的常数。
4. 圆环的表面积:圆环的表面积等于外半径的平方减去内半径的平方,再乘以π。
公式为 A = π(R^2 - r^2),其中A 表示表面积,R 表示外半径,r 表示内半径,π是一个近似于3.14159的常数。
5. 三角形的表面积:三角形的表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或直角三角形的半边积公式来计算,具体取决于已知的边长和高。
海伦公式为 A = √[s(s-a)(s-b)(s-c)],其中 A 表示表面积,s 表示三角形的半周长,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边长。
这些公式适用于计算二维几何图形的表面积。
对于三维几何图形,例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其表面积计算涉及更多参数和公式。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进行查阅相关的数学资料或参考几何学教科书。
计算表面积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计算表面积了解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是一个物体外部覆盖的总面积,是衡量物体大小和形状的关键指标之一。
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特征,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物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一、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立方体是一种特殊的几何体,其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具有相等的长宽高。
计算立方体表面积的方法相对简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表面积 = 6 ×边长^2其中,边长表示立方体的边长。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任意立方体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其六个面中,有两个面是长方形,其余四个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较为简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表面积 = 2 × (长 ×宽 + 长 ×高 + 宽 ×高)其中,长、宽和高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长方体表面积,无论长宽高是多少。
三、球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球体是一种完全由曲面组成的几何体,其表面积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球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表面积= 4 × π × 半径^2其中,π是一个数学常数,约等于3.14159,半径表示球体的半径。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出球体的表面积。
四、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体是一种上下底面相等,侧面是由矩形组成的几何体,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
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表面积= 2 × π × 半径 × (半径 + 高)其中,π是一个数学常数,约等于3.14159,半径表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高表示圆柱体的高度。
根据该公式,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
总结:通过以上几种常见物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各有不同。
面积的单位换算、公式及计算
面积的单位换算、公式及计算计算长方形:{长方形面积=长×宽}[1]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形(正圆):{圆形(正圆)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圆环:{圆形(外环)面积={圆周率×(外环半径^2-内环半径^2)}扇形:{圆形(扇形)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扇形角度/360}长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球体(正球)表面积:{球体(正球)表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4}椭圆(其中π(圆周率,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半圆:(半圆形的面积公式=圆周率×半径的平方÷2)面积单位换算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公顷、亩、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这里所说的换算,常指面积之间单位的互换计算。
如:1亩=0.0666666公顷=666.6666平方米等。
目录1常用公式2台湾公式3国外公式1常用公式常用土地面积换算公式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亩=666.6平方米其实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
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
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h÷3=π(d÷2) h÷3=π(C÷2÷π)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20、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h÷3=π(d÷2)h÷3=π(C÷2÷π)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标准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标准一、体表面积计算公式(通用)1. 最常用公式:中国九分法。
- 成人头颈部表面积:9%(1个9%),其中发部、面部、颈部各占3%。
- 双上肢表面积:18%(2个9%),其中双手占5%,双前臂占6%,双上臂占7%。
- 躯干表面积:27%(3个9%),其中前躯干占13%,后躯干占13%,会阴占1%。
- 双下肢表面积:46%(5个9% + 1%),其中双臀占5%,双大腿占21%,双小腿占13%,双足占7%。
2. 体表面积(BSA)的计算公式(利用身高和体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Du Bois公式:BSA(m²)=0.007184×体重(kg)^0.425×身高(cm)^0.725。
- 例如:一个人的体重为70kg,身高为175cm。
- 首先计算体重的0.425次方:70^0.425≈5.59- 再计算身高的0.725次方:175^0.725≈42.87- 然后将结果代入公式:BSA = 0.007184×5.59×42.87≈1.73m²。
3. 儿童体表面积计算。
- 儿童体表面积计算可根据以下公式:BSA(m²)=体重(kg)×0.035 + 0.1。
- 例如:一个儿童体重为20kg。
- 则BSA = 20×0.035+0.1 = 0.8m²。
- 也可以根据儿童与成人的比例关系计算。
一般儿童体表面积相对成人比例随着年龄变化,可通过查阅相关表格(如根据年龄对应的体表面积占成人比例的表格)来确定儿童的体表面积。
例如,1岁儿童体表面积约为成人的0.41倍等。
面积计算公式大全
面积计算公式大全(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图形尺寸符号
立
方
体
长
方
体
∧
棱
柱
∨
三
棱
柱
棱
锥
棱
台
圆
柱
和
空
心
圆
柱
∧
管
∨
斜线直圆柱
直圆锥
圆台
球
球扇形∧球楔∨
球缺
圆环体∧胎∨
球
带
体
桶
形
椭
球
体
a,b,c-半轴
交
叉
圆
柱
体
梯
形
体
常用图形求面积公式
图形尺寸符号面积(F)表面积
(S)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任意四边形
正多边形
菱形梯形圆形
椭圆
a·b-主轴F= (π/4) a·b
形
扇形
弓形
圆环
部分
圆环
新月
形
L d/102d/10 3d/10 4d/105d/10 6d/10 7d/10 P
抛物线形
等多边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8
表面积S S=5.1962a2+6ah
3932.5568 求表面积
h
75
体积V
V=2.5981a2h
12470.88 求体积
a
1
表面积S S=a2+b2+2(a+b)h1
23.24828759 求表面积
正
方
12
角
锥
台
13
球 体
14
圆 锥
截
15
头 圆
锥
表面积S
b
2
h1(斜边 高)
h
3.041381265 体积V
0
求侧面积
r2
l
体积V
V=πh(r12+r22+r1*r2)
0
求体积
h
/3
求表面积
长
8
方
体
圆
9
柱
体
斜
底
10
截
圆
柱
正
11
六 角
柱
正
方
12
角
锥
台
h
5
体积V
V=abh
r
3
侧表面积M M=2πrh
60
求体积
75.36
求侧面积
h
4
体积V
V=πr2h
h1
3
侧表面积M M=πr(h1+h)
h
4
r
5
体积V
V=πr2(h1+h)/2
113.04 求体积
109.9
求侧面积
274.75 求体积
3
表面积S
r 体积V
S=a2+b2+2(a+b)h1
V=(a2+b2+ab)h/3 S=4πr2 V=4πr3/3
23.24828759 求表面积
7
求体积
0
求表面积
0
求体积
r
侧表面积M M=πrl
0
求侧面积
l
侧表面积M M=πrΒιβλιοθήκη r2+h2)1/20
求侧面积
h
体积V
V=πr2h/3
0
r1
侧表面积M M=πl(r1+r2)
a
b
面积A
A=(a+b)h/2
h
计算值 备 注
16
已知边a,求面积
5.656854249 求对角线
0
已知对角线,求边a
6
已知边a、b,求面积
3.605551275 求对角线
3
a、b换算
20
求面积
0
已知面积、边b,求高 度
0
求面积
4
梯 形
5
圆 形
6
圆 环
正
7
方
体
长
8
方
体
A
高度h
h=2A/(a+b)
#DIV/0! 求高度
序号
图形 名称
正
1
方
形
长
2
方
形
平
行
3
四
边
形
4
梯 形
图式
常用几何图形参数计算表
参数代号 a d a a b A
参数值
名称
计算公式
4
面积A
A=a2
对角线d d=21/2*a
边长a
a=d/21/2
2
面积A
A=a*b
3
对角线d
d=(a2+b2)1/2
6
边长b
b=A/a
b
4
面积A
A=bh
h
5
A
高度h
h=A/b
r
A=πr2
面积A
d
A=πd2/4
0
求面积
0
l
弧长l
l=2πr,l=πd
0
求弧长
A
半径r
r=(A/π)1/2
0
已知面积,求半径
R
面积A
A=π(R2-r2)
0
求面积
r
s
圆环S
s=R-r
0
求圆环宽度
表面积A A=6a2
a
3
体积V
V=a3
a
3
表面积A A=2(ab+ah+bh)
b
4
54
求表面积
27
求体积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