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习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习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习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政治》课程的第十章第二节,主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具体内容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理解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径选择。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难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如何理解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宣传短片,让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理解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意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全面小康社会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请阐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3.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

答案:1. 全面小康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都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路径。

3. 让学生了解实现经济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把握实现经济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及其实现路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实现经济目标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相关图表和数据。

3.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引出经济目标的重要性。

2. 讲解经济目标:详细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改革开放、绿色发展等方面。

3. 分析实现路径:分析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路径,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现经济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如通过分析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成就,展示经济目标实现的成效。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实现经济目标的认识和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6. 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现经济目标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展望未来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时事:关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热点问题,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将这些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

2. 跨学科联系:联系政治、历史、文化等学科,全面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第 chapter 2,主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详细内容包括:1. 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理解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认识到其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主要任务及其在我国发展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如经济快速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等,引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

3. 讲解: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分析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路线图。

4. 实践情景引入:以我国某地区为例,介绍该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目,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义与内涵。

(2)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

(3)谈谈你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的认识。

2. 答案:(1)小康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的社会。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发展历程由重视“快”到重视“好”,到重视“持续
健康”说明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②④符合题意。
题组三 框题热点专练(让你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 “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6~8题。

正确
提出“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 保障”的原因,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一致
[答案] D
题组一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据此回答1~3题。
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其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符合题意,A、C、D说法错误。
答案:B
2.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
境的基础上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生态工程、可持续发展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题干强调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带来的恶劣天气给我
国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因此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必须高度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10.1【教学设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来说,十分重要。

本框题,设计两个目录。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这一部分的逻辑结构如下:首先讴歌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着具体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别展示总体小康的成果,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第二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这一目录是本框题的重难点把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总体小康成就与不足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我国发展现状的能力,在对数据材料的分析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能力。

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小康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通过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距的对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描绘,激励学生为创造更加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了解思考: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新课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中华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探究一】①现代人生活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②你的家乡近些年有什么变化?③你憧憬的幸福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总体小康(1)展示小康一词的由来(2)“三步走”发展战略(展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高中思想政治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一、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只到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能力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理解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培养和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三、教法1.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能够突破难点。

2.启发教学法:展示图片、视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对其所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

3.自主探究法: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探究,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和锻炼其探究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1.自主学习法:阅读课本,根据材料和探究活动,完成问题,掌握知识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现实材料,利用基本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活动设计(一)、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准备。

对学生进行分组,方便学生搜集资料和课上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基本理清知识网络。

按照老师分组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搜集。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领航新时代》,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调动起学生情绪,带着激情进入本框的学习。

二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1. 简述总体小康的历程、成就与不足。

2.熟练背诵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学习过程】一、精华回放(组内互查)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我国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3.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二、合作自学:(通读课本,搞好勾画,初步掌握重点内容;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小资料1: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成就(2)总体小康的特点(不足)(3)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蓝图。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哪些?(时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质疑解惑简要列出组内自学的疑点,在黑板列出或告诉老师。

四、互动探究情景一:1978年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3万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用行水平明显提高。

情景二:近几年城乡居民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差距达3.1倍。

另外:2013年人均GDP上海市约1万多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经济水平。

而贵州只有945美元,世界排名133位。

情景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内国际环境有利于聚精会神谋发展。

这为全面小康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质教案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质教案

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五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其意义”,详细阐述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第三章“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探讨如何努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3. 培养学生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教学重点:小康社会的概念、意义以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

3. 新课内容: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及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

4. 实践情景引入:以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为例,让学生了解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小康社会的概念、提出背景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3. 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识。

答案要点:(1)理解小康社会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

(2)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及其实现路径。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高一必修1教案:第4单元第10课第1框_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_word版有答案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

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

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

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基础·初探]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标志: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

(2)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4)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2.全面小康:到2020年全面建成且惠及十几亿人口。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预习·提升]1.判断(1)到20世纪末,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基本完成。

(×)(2)实现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表明我国已达到总体小康。

(×)(3)我们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想一想你了解“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吗?【提示】“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战略构想。

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先思考再核对答案1.教材P85探究问题【提示】(1)人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改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2)略。

2.教材P86探究问题【提示】(1)约10%。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彩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彩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五章《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相关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义、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成果、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概念,认识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成果,增强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成果。

教学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义、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引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思考。

2. 新课导入:(1)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

(2)分析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成果,让学生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3)阐述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激发学生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某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改进措施。

4. 例题讲解:(1)选取一道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组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选择题和简答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2)组织学生互评、讨论,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义2. 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与成果3. 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义。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部分,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教学重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讲解:讲解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 板书内容:(1)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和要求(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倡导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 .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好的9个学习方法和技巧政治是高考的必考科目,需要知识点加时实的结合,政治,指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

政治是各种团体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尤指对于某一政治实体的统治。

政治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科目,这就需要同学们按照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去了解分析。

下面是关于政治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 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 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

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

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

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4. 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5.及时巩固复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及时巩固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针对目前的新授课,我们学生自己复习的形式主要是日常复习和阶段复习。

其中日常复习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复习形式和方法。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熟记以后,一小时忘56%,两天忘16%,六天忘3%,就是说第一次重复最重要,当天学过的内容一定要进行及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及时巩固增强记忆的效果。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政治》教材第九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战略部署、实践路径以及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路径,明确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和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重点: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战略部署以及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就图片,引发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关注。

2. 教学新课:(1)讲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让学生认识到全面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2)阐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分析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成就和经验。

(3)介绍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强调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为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4. 2024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任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全面小康社会的认识。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反思

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反思高一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学反思政治组陈恒一、教学内容概要: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要求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的表现及存在的缺少,了解全面小康的美好远景,了解全面小康的经济建设要求,了解全面小康进程是不平衡的。

〔二〕能力目标: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开展要求的宏观驾驭能力〔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中华民族复兴与和平开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科学开展意识、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二〕难点1.经济增长与经济开展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3.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法四、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亮点:1.结合自身体会和了解,向学生介绍中山市的开展现状〔开展模式〕及中山人的生活水平,学生感慨颇多;2.介绍“三步走〞战略及目标内容时补充介绍“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及目标制定的背景为讲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铺垫;3.在讲解GDP时运用数据进行国际、国内的比照,引导学生树立为建设富裕的海南而奋斗的志向,激发学生怀抱建设家乡的责任心;4.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经济建设目标的关系及相关内容的讲解思路比较清楚,层次清楚。

缺少之处:1.时间把握不够合理。

前半局部的内容耗时过长,导致后半局部讲解粗糙。

好在后面的内容条理非常清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也有所涉及,不难把握。

2.课文内容取舍和课外知识补充的关系仍存在很大的问题。

大概是我的教学理念是:援助学生多了解现实社会。

经济学知识必须运用到现实的社会实践当中才具有说服力,而且必须是结合实际去理解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理念、策略、规划、做法等等。

因而,处理教学内容这块是我的弱项。

3.言语表达不够简练。

要把书面言语转化为口头言语,不仅要思路清楚,而且要简洁、生动、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设计一、教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只到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能力目标: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理解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坚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信念,培养和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2.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三、教法1.讲授法:教师系统地讲解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能够突破难点。

2.启发教学法:展示图片、视频,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对其所见的分析,理解和把握相关知识。

3.自主探究法:通过向同学们提供一些探究活动,引导同学进行自主探究,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培养和锻炼其探究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1.自主学习法:阅读课本,根据材料和探究活动,完成问题,掌握知识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现实材料,利用基本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活动设计(一)、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学案准备。

对学生进行分组,方便学生搜集资料和课上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内容,基本理清知识网络。

按照老师分组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搜集。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导入:课前播放歌曲《领航新时代》,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调动起学生情绪,带着激情进入本框的学习。

二是,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文中提到这个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以此导入本课课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小康?通过一段动漫视频故事来讲述,首先讲述了小康社会的由来。

并讲述了小康社会提出的过程。

回顾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及各个阶段要实现的具体任务,让学生通过时间轴来直观的了解,前两个阶段目标都已经实现,我国目前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大家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但不能因此否认我国目前取得的成就。

(一)忆往昔百家讲坛看成就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搜集的各方面的成就,通过学生讲解,大家的热血再度沸腾,为我国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和自豪。

并邀请同学赋诗一首,把同学们的热情引入一个高潮。

深度探究:通过以上成就的展示,大家有什么感想,中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请你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共享。

学生发言,主要围绕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人民的奋斗等,增强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总体小康解决了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试想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看今朝实话实说道不足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家思考,我们还存在哪些不足呢?本部分采用的是QQ网络调查的形式,(展示网友留言截图)从网友留言可以看出,我国在一些地方(社会保障、生态环境、政治管理、区域差距等)确实还存在着不足。

总体小康虽然举世瞩目,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其中的不足。

所以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并进一步在此阐述十九大关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

新变化产生新目标,因此,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此处,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理性精神,并为下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做铺垫。

)(三)展明天畅想未来表憧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全面的小康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更均衡的小康,人们不仅过着殷实的日子,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休闲、娱乐,整个社会更加繁荣、和谐。

放飞理想:请同学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憧憬那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国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发言,大家共享。

同学们憧憬的2020年真是太诱人了。

我们来看一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国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目标。

首先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儿涉及到一个概念,国内生产总值。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并正确认识这个经济指标。

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细节:未提及中国未来GDP翻番的目标。

在此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GDP的增加是否就是经济发展?(2)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通过探究讲解,让学生知道,片面追求经济(GDP),可能导致经济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后果。

说明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不能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展示十三五规划十大民生亮点,说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改善的图片和数据,说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新要求给我们有更加美好的愿景,展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愿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并愿意为之而奋斗。

(四)谋实力重在实践加油干理想感召奋斗,目标凝聚力量。

不但我们每个人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勾勒出中华伟大复兴的路线图,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梦,奋斗目标主力军的你们:1、畅想描绘2050年宏伟蓝图。

2、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谈谈你将如何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发挥想象力回答并说明怎么做。

教师总结: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到本世纪中叶,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一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二,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以习总书记嘱托结尾,唤醒大家奋斗和实干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热情,为将设现代化强国积蓄力量,并唤醒他们的责任和勇于担当的意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情分析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来,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到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初步形成了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前面收入与分配以及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理论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现实生活基础和知识基础。

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思维敏捷,观察能力较强,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很容易被激活。

①学生虽感受到了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对经济成果宏观上的表现把握还不到位,对当下的小康认识不全面,并且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如GDP、生态文明的理解存在困难,对当下经济建设的新要求认识模糊,相关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脱节。

②本节主要学习小康社会相关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小康社会知识有所了解,但本课内容理论性和时政性较强,学生不容易理解,因而在教学中通过收集描绘小康社会和我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具体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进行正确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效果分析1.学生提前搜集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的资料,在搜集筛选资料的过程中,通过海量数据、图片及报道的整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要为国家富强继续奋斗的责任感,从而更加坚信对我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优越性和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2)学生把亲自筛选的资料在课堂上亲自展示给学生,要比老师来展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更强的说服力。

2.本框内容和十九大密切联系,有很强的时代感,让学生深刻感受十九大精神,能让学生更多关注时政,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3. 讲总体小康不足和全面小康的区别时,一方面让学生展示目前我国总体小康的成就,又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辩证的看待成就和不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4. 在讲解GDP时运用数据进行国际、国内的对比,引导学生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志向,激发其为之奋斗的责任心。

5.课程高潮落脚到结合生涯规划,让学生谈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目前该做哪些准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让学生也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总之,本堂课通过和十九大结合,不但结合了时事,而且丰富了内容,通过一系列活动设计,学生参与性强,而且较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教材分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生活》(必修1)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

《经济生活》第十课主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展开,探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什么和怎样实现,其中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主要围绕两大内容展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第一目和第二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总体小康取得的成就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第九课的内容做了总结,为下一框“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做了过渡和铺垫,因而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测评练习A层1、《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社会状况是()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D.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小康社会2、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西坑村号召农民建起了40多幢黄白相间的小别墅,成为当地政府大力宣传的明星“小康村”,但西坑村却因此欠下130多万元贷款,成为当地百姓沉重的负担和挥之不去的心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