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_杨路

合集下载

“大中联动 中小贯通”培养创新人才

“大中联动 中小贯通”培养创新人才

“大中联动中小贯通”培养创新人才作者:吴鹏程杨文静路金蓉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年第12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阶段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学科专业的规划设置与优化调整、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课程结构的优化等各方面的系统改革。

学校打通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对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模式进行整体规划,做到系统培养与阶段培养相结合,保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又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探索小学、中学、大学贯通培养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大中小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大中小联动,贯通培养创新人才。

中学小学贯通培养需要着眼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因此,在同一培养目标下,每学段为学生设计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科学探究和体验的机会,并在各阶段设计衔接课程,让学生在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实现很好的过渡和衔接。

为学生提供了解和认识科学领域、科研团队、科学家等的丰富机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探究方法。

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启蒙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初步树立的阶段,也是个人兴趣与特长初步展现的时期。

在九年一贯制大背景下,小学与中学的贯通式培养体现在依托大学和中学的资源优势,整合优质课程資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开阔视野、探索体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潜能。

这些同样也需要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协作,打通原有的课程体系,在六年级和七年级形成衔接过渡的课程,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让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中学阶段持续发展自己的兴趣,保持人才培养的连贯性。

中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科技工程类人才。

但由于中学教育在师资水平、资源设置等方面与大学相比有很大差距,需要大学力量的介入,这种介入不仅仅是大学向中学传递教育思想,还需要大学直接向中学提供各项教育资源,以及各方面的办学支持。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效果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设立创新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和创业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要求,结合最新的科学进展和技术发展,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研讨、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

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应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还可以开设创业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实施效果。

首先,学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其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将对创新及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次,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更加适应社会工作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将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下功夫。

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关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可以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带来学生的积极参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增强和产学研结合的促进等实施效果。

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参与与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参与与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参与与协同创新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资源,而人才培养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是多元参与和协同创新的结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参与与协同创新,旨在为人才培养机制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社会参与是一个人才培养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以学校为中心,忽视了社会资源的应用。

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将社会参与引入到人才培养机制中。

社会参与人才培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首先,建立实习和实践机会。

学校与企业、政府等社会组织可以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建立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优秀员工、社会名人或领导担任学生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和职业发展指导。

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学生能够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培养职业素养。

二、跨学科协同创新跨学科协同创新是人才培养机制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复杂问题的需求,而需要跨学科的协同创新。

为了实现跨学科协同创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打破学科壁垒。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

此外,还可以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鼓励团队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项目、竞赛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每个团队成员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通过协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建立学科交叉导师制度。

学生在选择导师时,可以选择跨学科领域的导师。

导师将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学习。

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新机制

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新机制

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新机制摘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要高质量实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培养,但目前在中国,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有待完善,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尚未形成合力,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上,仍存在着脱节现象。

本研究基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协同” 培养新机制,以期达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创新创业多元协同培养机制1前言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各大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社会工程,要高质量实现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培养,因此,探索基于“多元协同育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回顾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分析发现,国外研究理论研究早且深入,国外发达国家,如美、英、德、日等国对于校企协同教育体系的认识与发展虽有不同,但都形成了一套符合本国实际和特点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模式,可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

国内研究多偏向于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引导和机制构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

但在如何实现协同育人、以及协同育人机制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等方面,现有的研究也未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现有研究多着重于校企合作上的协同育人机制,关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基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结合当下国情,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机制,以解决当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成为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一、培育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随着社会的科技不断发展,创新性人才也逐渐呈现出学科交叉的趋势。

因此,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机器学习和生物医学成为交叉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培育机器学习专业与生物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学习,并建立科技研究团队,推动跨学科创新的发展。

二、倡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倡导创新思维培养也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学校和企业应重视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思维培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1. 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或员工积极思考,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并注重数学、物理、逻辑等基础能力的训练。

这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和骨架。

2. 鼓励尝试在学校和企业中,鼓励学生或员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难题。

这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创新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 提供创新思维的实践机会学生或员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创造实践机会。

比如,提供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组织探讨、座谈和交流活动等。

三、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除了学校和企业内部自行培养创新人才外,还应打破孤岛式的人才发掘机制,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1. 通过竞赛获得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和企业看到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才能。

比如,创新科技展览,发明比赛等。

2. 通过实习获取经验学校和企业应该注意与各行各业合作,鼓励学生或员工到企业实习。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或员工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同时也能够发现和培养潜在的创新人才。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机制研究作者:乐琴琴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3期摘要: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本文探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提出研究对策,以此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对策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推行了八方面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要建立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一、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的高校协同创新培养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机制不是很成熟,在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联合的过程中,仍面临很多问题。

现阶段很多高校自身体制不利于协同创新的发展。

在高校过去的教育体制当中,只注重教育的过程而忽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只注重对教学的过程进行管理而忽视高校系统化的管理。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的管理体制还不是很完善,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很难融合,从而使协同创新培养不能很好地开展。

我国的高校与各个单位之间各有所长,协同意愿不强,不能很好地平衡高校与单位之间的利益,造成他们不想协同。

现阶段的利益分配不均,很容易使得高校和单位的协同创新出现分歧与矛盾。

高校与单位之间利益最难平衡的一点就是科研成果和企业产品的利益分割,这是目前制约高校与单位之间协同创新的关键性问题。

如果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能有效地调动起高校与单位之间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体制严重减少了教师深入企业的时间。

教师不能深入企业,不能与企业高度融合,就不能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这就使得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浮在表面,只注重形式而不能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教师自身也难以得到发展。

高校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教师在与企业合作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技术难题,行业不同技术问题也不同。

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与途径

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与途径

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与途径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在工学领域中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以满足社会对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需求,成为学校和教育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与途径,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机制为了实现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机制:1. 课程设置的协同发展机制:将工学和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跨学科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增加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和工程设计,并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团队的协同发展机制:组建富有经验和多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共同研究工学与人才培养的问题,并进行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

通过教师之间的协作和互相借鉴,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3. 校企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校内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通过实习、毕业设计、人才选拔等方式将学生与企业接轨。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践工作环境,企业也能获得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4. 跨界交流的协同发展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学术交流与研讨会等活动。

通过与其他高校及工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广阔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动态,增加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

二、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途径为了实现工学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可以尝试以下途径:1.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工学知识,并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引入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提出创新项目,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3. 加强实习与就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机会,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才培养则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相关知识点: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2.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基础。

–人才培养能够提升国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人才培养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3.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科技创新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和机遇。

–人才培养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和创新能力。

4.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的策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创新创业。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资源。

5.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水平,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6.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我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

–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对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

–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秀实践。

7.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展望–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活力。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措施,我们可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人才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则更是现代社会所需。

然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一直是各个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路径与实践。

一、建立与完善相关机制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大学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定期的实习实训和科研活动,以及专业化的导师制度和评价制度。

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也要做出相应的投入和动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措施;同时,企业应该也要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市场和社会。

二、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创新思维。

因此,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这也是区分传统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首先,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这既可以使学生对领域内不同的范畴有基本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帮助学生促进跨学科思维。

同时,也有益于学生在迎接新问题时,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答。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可以将计算机和其他学科进行结合,比如尝试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设计新的科技产品,或者结合工商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的商业化落地。

三、重视实践和项目经验的积累除了专业的课程和理论学习外,实践和项目经验也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现在大学和高等院校一般会鼓励学生在暑假进行实习和实践活动,然而这些经验并不一定能够为学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推广。

一方面,对于入学可能不具备较多实践经验的学生,可以设置“田野考察”或“调研”课程。

通过外出进行调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独立的科研项目对于人才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们可以自己提出科研课题,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活动。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了许多行业最重要的发展动力。

尤其在过去几十年,随着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等科技不断革新,全球各国都开始极力推动科技创新。

而科技创新的关键之一,就是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创新需要人才作为支撑。

在过去,很多科技发展都是由一些热情的“业余爱好者”完成的,这种现象仍然在某些领域存在。

但是,在现代的科技发展中,很难用“业余爱好者”完成复杂的项目。

一个完整的创新项目,需要具备很高的技术水平、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各种实践经验等。

这就需要科技领域拥有足够的高素质人才。

而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

比如在大学的教育中,从事研究工作的教授需要有自己的科研项目,这样才能吸引各种人才加入。

这就需要科技创新的提供一些创新项目,吸引有各种背景的学生加入。

而当科技创新取得成功后,它也会迅速被各个领域的人被应用,这就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去应用它。

当然,在实际的创新实践中,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需要实际情况而定。

但是总体来说,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

如何协同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首先,需要考虑各种创新资源的整合。

现代的科技应用通常需要跨领域的合作,这就需要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来完成。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机制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比如一些学术组织、政府组织可以举办一些跨学科的论坛、研讨会等,促进不同领域的人才交流,学习和合作。

其次,需要通过各种手段促进人才培养。

在过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教育机构来完成的。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技能来支持实际的工作,因此一些实践机构、企业也开始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

比如,在某些领域,一些大型企业会初始化技术实验室,吸引学生和专业人才前来实践工作,这样可以让学习者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学到更多实际技能。

另外,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指导,鼓励和促进发展。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

因此,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机制1.政策机制政策机制是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创新的政策,包括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和支持。

2.企业机制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应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方式来推进创新。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形式来促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能够带动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并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

二、人才培养的机制1.教育机制教育机制是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评价机制,让学生早期接触到科技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企业机制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机制。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3.科学研究机制科学研究机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该加强对科学家的培养和支持,吸引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技创新的事业中。

三、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路径1.多元化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应该遵循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无论是企业、科研机构还是高校,都应该尽可能地开放思路,加强协作与交流,形成强大的创新联盟。

2.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人才引进机制的建设。

国家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不断壮大科技团队和队伍。

3.开放性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倡导开放性创新。

不同领域的人才应该相互交流,创新思路应该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并具备自主创新的魄力。

总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和途径,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途径,推动构建具有创新力的社会和经济体系,让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优势。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

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机制和路径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在这个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投入到科技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中,希望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密切关系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来支持和推动自己的努力。

因此,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必须抓住机制和路径这两个关键点。

一、机制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发展,首先要抓住机制这个关键点。

在这方面,现代企业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多种多样的机制支持。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这包括对员工的招聘、培训、晋升和离职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

比如让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领导力培训、创新思维培训等等,培养员工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还要建立严格而完整的评价机制来检验员工的培训成果,从而保证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研发机制和合理的论文评审制度来鼓励员工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这也包括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投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实验设备等各种资源,为他们的研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各高校的研究团队、专家实体和各研究机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合作研发,共同推动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需要采用适应性组织结构,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作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这既包括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对他们贡献给企业的激励、奖励等机制,也包括对员工参与组织学习和知识分享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等等。

二、路径是实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除了机制之外,路径也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关键点。

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的协同机制

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的协同机制

人才培养与组织创新的协同机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只有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组织与人才之间的协同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人才培养是组织协同机制的基础首先,组织需要通过培养人才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人才的过程需要根据组织的需求来制定计划,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和潜力,他们需要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也应有所不同。

因此,组织需要通过了解员工的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和能力。

这种个性化培训不仅可以让员工更快地掌握所需技能,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力。

2. 吸纳有潜力的人才组织可以通过招聘、引进和内部提拔等方式吸纳有潜力的人才。

一旦确定了这些人才,组织就应该投入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来培养他们。

这些人才会为组织带来新颖的想法和新的思路,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

3. 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员工需要有多样化的发展机会,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组织可以提供员工轮岗、参加不同领域的项目、职业培训等发展机会,从而扩大员工的视野,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交流。

二、组织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其次,组织创新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持。

创新需要勇气、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这些都是人才所具备的特质。

在实际操作中,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组织创新。

1. 建立创新文化组织应该通过建立积极的创新文化,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创新文化的建立需要包括开放式的管理风格、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发表意见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组织和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 加强团队协作组织可以通过促进团队合作来推进创新发展。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发现新的思路和方案。

团队协作的好处是可以让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知识流动更加顺畅,有助于促进组织内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讨——基于校企协同的视角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讨——基于校企协同的视角

力训练 , 创新能力训练是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专业 技能的一个重要平台 , 让学生在专业认知训练和专业 技能训练 的基础上 , 进一步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具体的 专 项 技能 , 培 养 学生 提 出 问题 、 分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此部分 可以结合企业实际 中的案例 , 让学生解 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 ,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热 情, 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的提高。因 此, 在 校 企 协 同 的 作 用下 , 学 校 和 企业 将 实 践 创 新 能
养。
参考文献 : [ 1 】杨路 , 校企 协 同培养创新 型人 才的 实践路径 Ⅱ 】 . 黑龙江 高教
研究, 2 0 1 3 , 1 .
基础 , 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 , 创新能力为主线 , 构建从 “ 基 本素 质 和 能力 的培 养 ”到 “ 专 业 素 质 和能 力 的培 养” 到“ 综合素质和能力 的培养” 的“ 能力递进 ” 式实践 教学课程体系 , 实现创新能力与技能实践的深度融合 与对接 , 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思考能力 、 解决 问 题 的能力 , 逐渐形成创新 意识 和创新思维 , 最终形成
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 制定学校和企业实践教学规章制 度( 包括技能训练、 经费管理 、 利益分配方案等) , 落实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 、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 , 并进行 奖惩 结合 , 形成 提高创新能力 的激励机制 , 加强对学生 的 专 业技 术 操作 能力 和创新 能 力 的培 养 , 营 造产 学研 和

培养模式相适应 的“ 主辅双线 、 三方互动” 的教学管理 体系 , 即以学校为主线 , 企业 为辅线 , 使教学管理从校
内向企 业延 伸 , 并 且让 学校 ( 人 才 的输 出者 ) 、 学生( 人 才) 、 企业 ( 人 才 的接受 者 ) 三 方 能 在 教 学管 理 的各 个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

精神的培养 , 同时 , 也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有效发
挥, 促 进 科技 成果转 化提 供 了广 阔 的空 间和平 台 。 校企 协 同培养 创新 型人 才模 式 的兴起 受到 了专
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
加 以探 讨 。

家学者们 的广泛关注。罗尧成 、 蔡新 良、 蔡天作 、 祁 鑫 等人 就校企 互 动促进 高校 创新 型人 才 培养 的机 制
进 行 了探 讨 并提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卜 4 ; 胡翔环 、 季 诚钧 、 马淑 卿等人 基 于专业 协 同委 员会 “ 多对 多 ” 校 企 合作模 式 进 行 了分 析 , 针对校企合作 中“ 校 热企 冷” 现象, 探 讨 了 改 变 企 业 参 与 的 制 约 因 素 问 题【 5 卜【 7 ; 吴 绍芬 、 纪文 刚、 刘 宏 珍 等 人 就 校 企 深 度 合 作培 养卓 越工 程人 才 的联 合 机制 问题 及 国际化 问 题 做 了深层 次思 考 卜_ 1 叫; 曹 国永 、 吕广 仁 等强 调 了 着力强 化校 企合 作 , 提高人 才 培养 质量 , 彰显 人才 培 养特 色问题 , 并 就校 企 协 同人 才 培养 模 式 实 施 效 果
创新是对传统理念 和旧有模式的创造性颠覆 ,
必 须有 别 ( 高) 于群 体 思 维 和 既 有 思 维 的 独 特 思 维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6— 0 5 基金项 目: 辽宁省教育厅 2 0 0 9年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 究项 目“ 校 企协同培养学 生工程实践能 力研究”( 辽教 发[ 2 0 0 9 ] 1 4 1号 ) ; 辽宁 省教 育科学“ - t - 二五” 规划 2 0 1 1年度重点项 目“ 卓越 工程师培 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编号 : J GI l D A 0 1 9 ) 。 作者简介 : 杨 路, 辽宁科技 大学党委书 记, 教授 , 研究方 向: 高等教育管理。

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实践

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实践

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实践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企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前进的重要动力。

由此,在组织创新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创新,进而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因此,探讨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实践势在必行。

一、创新与人才的关系要进行组织创新,就必须拥有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组织创新的重要保障。

从人才的角度看,优秀的人才不仅能够吸收最新的科技知识,更能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行为。

因此,创新与人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人才水平较高的组织,才能在技术领域、生产经营等方面不断实现创新,为组织带来进一步发展。

此外,从组织的角度看,也可以看出创新与人才的紧密关系。

组织需要通过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从而实现组织的创新力提升。

这不仅是当今企业竞争的典型特征,也是组织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实践的关键所在。

二、促进组织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促进组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紧密结合组织特点和市场需求,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1.专业技能培养组织可以通过全面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使员工在工作中承担更高的责任和更多的任务,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如引入先进的培训技术,采用课程内外的培训方式,提高专业技能。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可以高效地为企业提供人才。

2.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员工的思维能力,让员工更加主动地创造新的想法和方法。

这是促进行业创新的核心要素。

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参与感、竞争意识、创新激励等方式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不仅如此,还可以采用内部创业模式,在企业内部培养创业意识和思维,让员工拥有更多的自主创新机会。

这种内部创业的模式,对于激发员工创新的想法和潜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作用。

三、创新与人才协同实践的重要性组织内部的创新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人才培养和组织创新是相辅相成的,都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之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创新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以期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能力培养随着知识的不断拓展和学科的快速发展,学科交叉成为了当今学术研究的趋势。

我们应该借鉴这种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除了传统的工科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跨学科合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产学合作与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将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通过实习、实训、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高校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提供创业基地、创业导师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为他们的创新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四、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因此,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优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让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五、评价与改进机制的建立创新与实践需要有相应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了解人才培养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提升自己。

评价与改进机制的建立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工作的协同联动

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工作的协同联动

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工作的协同联动介绍在当代社会,人才培养和部门中心的工作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工作之间的协同联动,阐明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协同方式。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人才培养1.组织发展:只有拥有优秀人才的组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知识传承:通过培养人才,组织可以将核心知识传递给新一代的员工,以确保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帮助组织在市场中不断创新并应对挑战。

人才培养的目标1.能力提升:通过培养,使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高绩效:培养员工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3.职业规划:帮助员工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人才培养的方法1.岗位培训:提供专业技能、工作流程等的培训,使员工适应岗位要求。

2.跨部门轮岗:通过轮岗,拓宽员工的视野,增加跨部门合作的能力。

3.外部培训:将员工送到外部专业机构进行培训,获取更广阔的知识和经验。

4.内部导师计划:建立内部导师系统,由有经验、资深的员工担任导师,传授经验和知识。

部门中心工作的重要性部门中心工作的职责1.协调沟通:部门中心负责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促进信息流通,加强合作。

2.项目管理:负责协调和管理多个项目,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3.数据分析:整理和分析部门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4.绩效评估:对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部门中心工作的价值1.提高效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2.促进合作:部门中心工作可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团队协作精神。

3.管理决策: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工作的协同联动人才培养与部门中心的关系1.部门中心的作用:部门中心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和协调者。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索与实践
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创新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为了培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需要探索和实践多种途径。

首先,创新人才的营造与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整合教育、科研、产业等各方
资源。

在高等教育阶段,应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课程融合、跨专业交叉
培养等措施,培养全面素质和专业特长兼备的卓越人才。

在科研方面,应加强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的实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引导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在产业方面,应加强产业与教育的联合,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实战平台
和实践机会,促进人才从理论掌握到实践运用的转变。

其次,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
求不仅仅在于单一技能或知识领域,更强调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协同作用。

因此,应注重培
养创造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语言表达、跨文化交流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信息获取、解决问题等素质,全面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最后,应加强创新人才的实践教育。

创新人才既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切实的
实践经验。

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育机制,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的引导与研究,进一步增强人才的应用能力和实战经验。

总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多种途径的探索和实践,既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人才培养
体系,也要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加强实践教育。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培育出更多高素质、多能力的创新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导)师协同
产业态势
师生协同
学生协同


导向

初始

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
培养过程
质量评价

追加
依据
拓展



政府宏观政策
校(院、系)联合
“闭环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作


共建基地
协同研发
协同指导
学术交流
图 1 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架构图
(三)协同内容 1.制定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独立科研能力和创 新能力培养目标, 协同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做法包括:一是由导师委员会、企业专家以及 用人单位,共同研究确定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其与 社会需求相适应;二是在课程内容选择上,避免统 编教材知识陈旧的弊端,多选择体现学科前沿性和 交叉性的内容;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人才培 养的实践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实践环节真 正做到能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四是突出学科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框架,使学 生能够得到系统完整的培养,成长为能够推动产业 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创新型人才。 2.实施团队指导 自大学二年级起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显然存 在导师资源不足问题, 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 高。 建立导师团队,实施团队交叉指导机制,不但有 利于解决导师不足等矛盾,更有利于发挥团队成员 的学缘互补优势,使学生拓展了思维、开阔了视野。
DOI:10.16697/ki.xdjygl.2013.01.021 现代教育管理·2013 年第 1 期
教学管理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①
杨路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摘 要:为了有效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效,提出了多元协同的基本构想,创建了“闭环式”协同运行机 制架构,其主要包括多元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团队指导、组建学生团队、师生协同研究、校企联合培养和 跨校(院系)协同培养等协同内容,进而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导师制、搭 建创新平台及改革评价方法等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四、实现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必须建立在 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泛的知识结构之上。 优化课程 体系的核心不单是要对传统课程进行优化整合重 组,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实行课程综合化,而且要构 建“大课程”概念,将参与科研项目、工程实践项目 等活动作为相关课程学习来认定,根据参与度和实 效度核定学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科研实践和工 程实践中得以优化。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 全方位优化学制、学籍和学位管理机制,除了实行 弹性学分制、主辅修制外,还要实行跨系、校选课学 分互认,学位共授,促进学生学科专业交叉,学缘、 学派多元,有利于创新意识形成和创新思维培养。 (二)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中国高校的主要教学形 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学方 法入手。 要积极倡导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 式教学,通过问题式或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通过讨论式或探究式 教学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叛逆”思维,提高学生 创新能力。 让课堂教学成为以教师引导、启发、点拨 为主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元互动为主体, 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的知识发现和知识获取过程。 (三)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不单是知识转化和能力检验的过程, 而且是发现问题,引发创新思维的根本途径。 要大 力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渠 道和空间,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增强实践教学
始终都是在“闭环”上运行,各个协同主体都责无旁 贷。 “闭环式”协同机制架构如图1所示。
产业态势和政府宏观政策并不是协同主体,而 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的导向和依据,校际间 的协同也并非可以全程实现,因此,在“闭环”上用 “虚框”表示。 全过程“闭环式”协同存在多元协同主 体,在整个“闭环”上,无论哪个协同主体出现问题 或协同不当,都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 现,因此,需要协同各方有强烈的协同意识和理性 的包容姿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才能彰显出“闭 环式”协同的协同效应,使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得以 有效提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5485(2013)01 - 0068 - 04
为了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者 们就普通高校实施研究型教学,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的 深层次探索,在对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其根 源与出路等实践作出深刻反思的基础上 , [1-2] 探索了 现代工程教育模式的偏离与理性回归及对行业划 转院校发展 路线 进 行 了 重 新 审 视 [3],校 企 互 动 促进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与对策等问题 , [4-5] 本 文 从对创新与创新力的认识入手,分析创新型人才培 养的现状及问题成因, 提出多元协同的基本构想, 创建多元协同运行机制架构, 并就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建立导师制、搭建创 新平台及改革评价方法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 路径加以探讨。
三、协同机制
(一)基本构想 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学科制教学和专业式人 才培养模式,引入全过程的多元“闭环式”协同机 制,变学科制教学为问题式教学,变专业式人才培 养为协同式人才培养,通过导师协同、师生协同、学 生协同、校(院系)际协同和校企协同等方式,对人 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过程控制、培 养质量评价及跟踪追加培养等开展全程 “闭环式” 协同,通过产学研结合、课程实践结合、研究应用结 合等途径,强化学生的创新性、应用性能力培养,形 成一套以“五协同”、“三结合”为主要特色的创新型 人才培养新模式。 培养出善于发现现有技术和方法 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中的瑕点,能够运用科学方法 和创新性技术手段, 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最终形成创新性理论成果, 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 进而培养出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的卓越人才。 (二)协同架构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简单的、几个方面 的项目协同就能够顺利实现的,要通过全过程“闭 环式”协同才能够得以实现。 “全过程协同”是指从 培养目标定位,到培养方案制定、培养过程实施,直 至人才质量评价各个阶段的全面协同;“多元协同” 是指包括教师、师生、学生、校企及校际等多元主体 协同;“闭环式”协同机制是指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中,不只是在哪个“点”上协同,而是在整个“闭环” 上实行全面协同。 无论是初始培养还是追加培养,
- 70 -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一、创新与创新力
创新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生存与发 展需要、理想追求及新奇心理,不断拓展对客观世 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及其结果。 创新从 群体的角度可分为国家创新、组织创新、团队创新 和个体创新。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类利用已积累
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 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人才的创 新能力是指其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 和尖端科学探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创造能力, 是在改造旧事物、创建新事物或新理论的过程中表 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并通过承担 科研项目等综合性社会实践得以具体体现。 实践是 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唯一途径, 同时,实践更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成果先进 性的唯一标准。
二、现状与问题
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独特的能力综合和结构 优化特征,尽管遗传因素是形成个体潜在创新能力 的生理基础,但后天的教育培养才是使得这一基础 得以激发和提升的必要前提,教育培养决定着个体 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中国的高 等 教 育 作 为 人 才 培 养 的 主 要 机 构 , 尽 管 20 世 纪 末 以 来得到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但由于招生规模持续 超常规增长,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缘结构、专业结构、 能力结构及社会阅历等方面缺乏合理性,个别方面
6.跨校(院系)协同培养 师资的学缘结构单一,导致学生的思维呈线性 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实 行校际联合、跨校(院系)协同培养,可以有效拓展 师资队伍的学缘层面,用不同学缘、不同学派学术 思想启迪学生的潜在创新思维,使学生得以兼收并 蓄 ,在 学 术 融 合 和 思 维 碰 撞 中 激 荡 创 新 “ 臆 想 ”, 产,学位互授。 这样才能打 破人才培养的藩篱,激活人才培养路径,整合人才 培养资源,优化人才培养要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 者 简 介 :杨 路 (1956-),男 ,辽 宁 辽 阳 人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党 委 书 记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高 等 教 育 管 理 研 究 。
- 68 -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甚至严重失衡,在跟踪学科前沿,构建培养创新型 人才模式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 存在很大的差距。
从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尚且只能算作 差强人意。 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陈旧,知识老化,科 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参与度低,导致培养的人才创新 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精神缺失,远远不能 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重要标志,是其 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意 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重任和神圣使命。
①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校企协同培养学生 工程实践能力 研 究 ”(辽 教 发 [2009]141号 );辽 宁 省 教 育 科 学 “十 二 五 ”规 划 重 点 项 目 “卓 越 工 程 师 培 养 的 理 论 研 究 与 实 践 探 索 ”(JG11DA019)。
- 69 -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导师团队具有如下功能:实现学科交叉指导,使学 生的知识结构兼收并蓄,开拓思维路径,孕育创新 思想; 为教师进行经常性学术交流提供有利平台; 促进导师人力资本提升和人才资源蓄水池作用;集 思广益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