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医疗体系构建与医院管理

合集下载

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谈

新加坡医院管理经验谈

质量改进, 最重要的是什么? 陆院长: 第一是克服停滞守旧的思想。管理者要学会发 现停滞的征兆, 也就是守旧的借口, 例如: 我们做得足够了, 没有足够的人力, 没有时间, 没有设备, 有更多的事要做, 没 有这方面的精力, 上司不支持, 要研究一下, 等条件成熟了再 做, 这是不可能的等等。所谓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人们 面对更难的工作, 改变这些观念, 克服这些难题, 这也是管理 者的责任。 第二是标杆学习。中国的孔圣人说: “见贤思齐焉, 见不 贤而内省也” 。我们要不断发现别人的长处, 在同行中要达 到和超过最佳者, 同时还要参照其他行业的标准, 为我所用。 我参观过 9:: 多所世界各国的医院, 给大家推荐三所标杆医 院: 日本的龟田综合医院 ( ;26+<2 4+<#%23 =+()+/) 、 美国的洛 彻斯特马耀诊所 (42>’ =3#(#%,?’%*+$)+/、 、 澳大利亚的悉 @7!) 尼儿 童 医 院 ( 7><(+> =*#3</+(’ 。除 医 院 $ 1’$.#)23,!&$)/23#2) 外, 我为自己医院选择的学习标杆还包括: 万国宝通银行、 中 央基金会、 麦当劳、 新加坡港务局、 国家图书管理局、 新加坡 航空公司、 新加坡动物园、 希尔顿饭店等。 笔 者: 您曾治理过的新樟宜医院是我们很多院长心目
பைடு நூலகம்
,-
*./0121 3425/6782, 9:01;<==<, >48;-, #4;-
!"#"$%&’"( )&"*+’*%
管理实务

者: 在选才的时候对医院院长有什么要求?

浅谈新加坡医疗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浅谈新加坡医疗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医学信息 2 0 1 3 年2 月第 2 6 卷第 2 期( 下半月) 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 i o n . F e b . 2 0 1 3 . V o 1 . 2 6 . N o . 2
性不同 , 需要选 择性 的联合 应用才 能达到较佳 的疗效 , 临床选择方
编辑肼 言
浅谈新加坡 医疗体制对我 国的启示
崔静 华
( 北 京 市海 淀 区羊坊 店 社 区卫 生 服 务 中心 , 北京 1 0 0 0 3 6 )
摘要 : 新 加坡 作 为 高度 现 代 化 的 国 家 , 医疗体 制 是 世 界 公 认 的 。 本 文 对 新加 坡 的 医疗 体 制 进 行 了详 细 的 总 结和 分 析 , 并 指 出 了这种 模 式 对 于 我
全程” 的治疗要求。
疗结核病 的化学药物联合使用 时可能会互相产 生影响 , 导致抗痨 功 能下降而达不到预期疗效 。 3 . 3 机体免疫能力和卫生 状况 患者起初 因抵抗 力较低导致 病菌的侵
入 和发展 , 患者治疗 后应当注意提高 自身免疫力 。患者 治疗后应当 养成卫生 习惯 , 有效避免病菌的接触 , 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 , 在对待结核病的防治 中, 作为临床医生不仅在 于制定 合适的治疗方案 , 还要定期复查 , 提高患者对疾病 的认 识 , 患者治疗
国 医疗 卫 生 体 系 完善 的 启 示 关键词 : 新加坡 ; 医疗 体 系; 启 示
1新 加 坡 的 医疗 体 制
新加坡 的医疗卫生在 国际上处 于较高水平 。政府仅 用 G D P的 4 %就保障了大多数公 民的医疗卫生服务Ⅲ 。而 1 9 8 4年以前 , 新加坡 的医疗 制度是 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 实际发现这一 医疗 制度并不适 合新 加坡 , 于是提 出 : 保 障健 康 , 人人有 责 , 3 M制度 应运而生 , 即保 健 储 蓄计 划 ( M e d i s a v e ) 、 健 保 双全 计 划 ( M e d i s h i e l d ) 、 保 健 基金 计 划

新加坡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

新加坡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

新加坡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比较作者:廖晓诚杨宜勇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31期一、新加坡医疗卫生事业(一)医疗卫生管理体系新加坡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体系由新加坡卫生部主导,主要由卫生部,卫生部直属的健康促进局以及卫生科学局组成。

卫生部主要职责是对所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养老院,临床检验,医疗和牙科门诊,实行注册、认证和管理。

卫生部通过下设的注册与认证部门负责新加坡医疗机构的准入和监管,包括建立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准则,帮组医疗卫生服务部门落实并达到所指定的标准,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相关法案,如私立医院和医疗诊所法案、妊娠终止法案、消毒法案等对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注册和认证,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管。

在1993年私立医院和医疗诊所法案实施之前,政府只负责管理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不直接进行管理。

之后,新加坡政府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组,政府不再直接观念里医院。

卫生部工作的开展主要依赖三个主要的团体,分别为政策和企业团体、执行团体以及专家团体。

新加坡健康促进局主要职责是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促进局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为儿童普及健康知识,为国民提供营养饮食的建议,为老年人提供慢性病筛查,控烟,推动国民积极锻炼身体等。

在推动老年人慢性病筛查方面,健康促进局鼓励老年人疾病筛查,会和社区医院合作,筛查后确保有医院和医生跟进,确保老人去看医生,有医生提供咨询等服务。

保健促进局还要和医院沟通,让他们给老人提供低价的仿制药,而非昂贵的原创药。

并且健康促进局担心家庭医生激励机制和健康促进局的目标不协调,在社区的工作很多是通过人民协会来推动的。

在推动国民运动方面,健康促进局一方面大力建设运动设施,在社区规划中,每一个地点都建立了运动设施,一方面通过社会推动来实现;在鼓励推广健康饮食方面,健康促进局鼓励食品制造商制造更健康的食品,增加健康食品种类,方便消费者选择;健康促进局通过这些工作来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进而实现延长健康寿命的目标。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引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指由主导和管理的一种医疗保险计划,旨在为国民提供全面且负担得起的医疗保障。

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世界上其中一个最为成功和成熟的制度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加坡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结构、运作和相关政策。

2·主要保险计划2·1 公民保健计划新加坡的公民保健计划是主要的医疗保险计划,为新加坡的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该计划涵盖了基本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和部分药物费用。

所有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必须强制参加这个计划,并根据自己的收入支付一定的保费。

2·2 公司医疗保险计划除了公民保健计划,许多公司也为员工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险计划。

这些公司医疗保险计划通常包括更全面的医疗保障,如门诊费用、牙科费用和视力保健。

公司医疗保险计划的参与通常是根据雇佣合同来决定的。

3·医疗费用和支付方式3·1 医疗费用新加坡的医疗费用主要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

门诊费用通常由个人自行支付,而住院费用一部分由个人负担,剩余部分由保险计划和支付。

3·2 支付方式新加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采用了多种支付方式。

个人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支付保费,公司雇主也会为员工支付一部分保费。

除了保费支付,个人还需为部分医疗费用支付自己的份额,这个份额通常通过现金支付或者使用医疗保险卡支付。

4·医疗服务提供者4·1 医院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以医院为主。

这些医院由拥有和管理,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门诊、住院和紧急医疗抢救。

4·2 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除了医院,新加坡还有许多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

这些私立医生和医疗机构通常提供更高级的医疗服务和更高的收费,但也吸引了一些个人选择在私立医疗机构看病。

5·政策和改革5·1 医疗保险政策新加坡通过一系列政策来确保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新加坡医疗体系构建与医院管理

新加坡医疗体系构建与医院管理
编辑ppt
❖二、感受
科学的管理 人性化的服务 适当的危机意识
编辑ppt
(一)科学管理
1、制定切实可行的 目标,并广泛动员, 将组织目标告知到 每个员工。
延长新加坡人的健康岁月。
编辑ppt
(一)科学管理
2、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工作服与胸卡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一)科学管理
3、重视反馈 意见,不断 完善
5、重视人力资源
——简单工作机械化 ——尊重员工 ——重视员工培训
编辑ppt
编辑ppt
(一)科学管理
6、合理的工作环境
——别致的病房楼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二)人性化的服务
1、明确的标识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二)人性化的服务
2、一层商业化服 务
——留言簿与反馈单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一)科学管理
4、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度重视 ——方法科学
编辑ppt
管理定义:所谓管理指的是一种综合系统或流程, 借此对机构及相关各方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 归类、评估和控制,以便预测、限制及养活潜 在的风险和损失。
患者安全的定义: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预防 和防止意外伤害和意外事故。
政府提供 的补贴
0
补 B2 6人间,有电扇和公共洗手间

C 开放式病房,平均30床位
80%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新加坡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加坡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新加坡医疗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新加坡一直以来都在全球医疗领域享有盛誉,其医疗系统被评为世界上最佳之一。

新加坡医疗卫生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如今已成为国际医疗旅游的热点目的地。

本文将分析新加坡医疗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新加坡医疗发展现状新加坡的医疗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政府着手改善医疗服务和提高卫生水平。

通过引进现代医疗技术和培养专业医护人才,新加坡的医疗水平逐步提高。

新加坡的医疗系统采用混合公私立机构的模式,其中公立医院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私立医院则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由新加坡卫生保健集团(SingHealth)和国立医院集团(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等管理,这些机构以研究和教育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疗生态系统。

此外,私立医疗机构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提供世界级的医疗服务,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新加坡的医疗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根据2021年发布的《全球医疗服务指数报告》,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一,成为最佳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之一。

新加坡拥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吸引了许多国际患者前来寻求高品质的治疗服务。

此外,新加坡还以其安全、效率和优质的医疗服务而闻名,这是吸引国际患者的重要因素。

新加坡医疗未来趋势未来,新加坡的医疗发展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1. 科技创新的推动: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注重科技创新,并将其应用于医疗领域。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加坡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的推动,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实践中。

例如,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疾病发展趋势和提供个体化的医疗方案。

此外,远程医疗和医疗机器人等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2.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新加坡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负担也将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新加坡将需要进一步发展康复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并提供更加完善的老年医疗体系。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

浅谈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2016年6月22日,学校组织考察新加坡邱德拔医院。

通过课堂讲授、现场参观、座谈交流以及参阅资料,对新加坡医疗体系有了较为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系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评选为亚洲最有效的医疗卫生系统,世界排名第六位;人均寿命83岁,位居全球第四。

新加坡只花费不到GDP 4%的成本就打造出一流的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一、发展理念走进新加坡邱德拔医院会议室,一眼就能看到挂在墙上写着医院核心理念的标语。

愿景:以体贴、恭敬的关爱照顾,伴随人们度过健康长寿的一生。

使命:以科学、仁爱和智慧,提供优质、价宜、无忧的医疗关怀。

质量承诺:以病人为中心,在不需要特别安排的情况下,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每一位病人。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诠释了新加坡医疗卫生体系的服务理念。

新加坡通过广泛推广预防医疗保健措施,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整体国民的健康水平。

提倡个人的责任感,强调“保障健康,人人有责”、“个人对自己健康担负主要责任”的理念,实行“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个人必须为看病买单”的医疗制度,避免国民过度依赖政府的福利及医疗保险。

二、政策思路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政策,一是推广健康生活,增强国民体质;二是强调个人对自己健康应负的责任,适当降低病人的期望值,在能力范围内使用定量有限的资源,避免病人过分依赖国家福利或医疗保险;三是为国民提供良好和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四是鼓励竞争以改善及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五是干预医药市场,抑制医药消费和成本过度增长。

最终目的是为公民提供广泛、现代化与高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国民获得优质并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一个健康的国家。

三、制度体系新加坡的医疗卫生制度体系主要由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双向转诊的分级医疗制度和医疗保健资助制度四个方面组成。

(一)医疗卫生管理体系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主要由卫生部(MOH)及其直属的健康促进局(HPB)和卫生科学局(HSA)组成。

医疗保险的创新与改革案例分析

医疗保险的创新与改革案例分析

医疗保险的创新与改革案例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险的创新与改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国家的医疗保险创新与改革案例,来探讨不同国家在面临医疗保障难题时的解决方案。

一、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创新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家,成功地构建了一套高效的医疗保险体系,为其居民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新加坡的医疗保险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制储蓄账户制度:新加坡实施了强制储蓄账户制度,每个居民都需要将一定比例的工资转入个人账户中,该账户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这种制度能够促使居民储蓄,减轻国家医疗保障的负担。

2. 全科医生制度:新加坡建立了一支全科医生队伍,居民可通过随时就诊的全科医生获得基础医疗服务,避免了就医不便的问题。

全科医生作为门诊医疗的第一道防线,为居民提供基层医疗服务,解决了初级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 多层次医院体系:新加坡建立了多层次的医院体系,分为基层医疗中心、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同时,通过竞争机制引入私人医院,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德国的医疗保险创新与改革德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之一,其医疗保险的创新与改革提供了许多借鉴价值。

德国的医疗保险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定医疗保险与私人医疗保险的并行制度:德国建立了法定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全体劳动者。

同时,为满足高收入人群对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引入了私人医疗保险。

两种保险并行,保证了不同层次人群的医疗需求得以满足。

2. 医保基金的社团化管理:德国的医保基金由社会各界组成的社团管理,确保了基金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社团化管理可以避免政府对医疗保险的过度干预,让基金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3. 国家对医疗价格的监管:德国对医疗价格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医疗费用合理公正。

通过制定价格指导目录,平衡医疗资源的供需关系,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三、美国的医疗保险改革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美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医疗保险改革。

新加坡医疗体系

新加坡医疗体系

SingaporeHEALTH CARE SERVICES--------------------------------------------------------------------------------TITLE: HEALTH CARE SERVICESSUBJECT COUNTRY(IES): SINGAPOREPOST OF ORIGIN: SINGAPORESERIES: INDUSTRY SECTOR ANAL YSIS (ISA)ITA INDUSTRY CODE: HCSDA TE OF REPORT (YYMMDD): 990401DELETION DATE (YYMMDD): 020401AUTHOR: TONG MEE MIENAPPROVING OFFICER: STEPHAN J. HELGESENOFFICER'S TITLE: DEPUTY SENIOR COMMERCIAL OFFICERNUMBER OF PAGES: 22INTERNATIONAL COPYRIGHT, U.S. & FOREIGN COMMERCIAL SERVICE AND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OUTSIDE OFTHE UNITED STATES目录:SUMMARY (1)Singapore has 23 hospitals, of which 10 are operated by the MOH (2)A. MARKET PROFILE市场情况 (3)Health Care Reforms (6)Hospital Services (7)Health Care Expenditure (8)B. COMPETITIVE ANAL YSIS(竞争态势) (12)Mount Elizabeth Hospital is the best known hospital in the (13)C. END-USER ANAL YSIS (14)D. MARKET ACCESS (14)SUMMARYSingapore has built a sound healthcare infrastructure since itsindependence in 1965. Despite this success, the SingaporeGovernment continues to face many challenges. These include:- a rapidly ageing population- changing health needs of the population- increasing cost of providing healthcare- rising expectations/demand for better and more sophisticatedhealth servicesSingapore's health care service i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ith a populationof 3.1 million (1997), the per capita government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in 1997 was US$300. In 1996, the per capita total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public and private) was US$745. This is above the average for countries in the surrounding region. Singapore's high standard ofhealth care service is renowned in Asia. Patients from theregion have used Singapore's facilities although the currenteconomic downturn has affected the inflow by 10%. Names like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MountElizabeth Hospital, and Gleneagles Hospital are well known in theregion.The Ministry of Health (MOH) plays a dominant role in developingthe health care service in Singapore. It is instrumental inestablishing standards and ensuring that the industry isfinancially sound. Singapore hospitals, both public and private,are assured of healthy balance sheets due to the MOH's prudentplanning for health care financing.Because of rising medical costs and an ageing population, theSingapore government drew up guidelines on health care to addressthe increasing burden. Based on the "1993 White Paper onAffordable Health Care", the MOH has implemented several policieson health care financing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One of thepolicies (known as CASEMIX), announced in November 1998, was asystem of monitoring subsidies for public hospitals and privatehospital fees.Singapore has 23 hospitals, of which 10 are operated by the MOHand 13 by the private sector. The total number of beds as ofJuly 31, 1998 was 11,276, of which 9,091 were under the MOH and2,185 under the private sector.新加坡60%的公立医院为企业化运作,但是100%公有。

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经验

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经验

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与管理经验1.新加坡公立医院改革背景新加坡是一个富裕的岛国,它的居民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在1970年到2004年之间,其婴儿死亡率降低了85%,而人的寿命却提高了16%。

它千分之二的婴儿死亡率比OECD的平均水平的一半都要低,而其79岁的平均寿命却超出了OECD的平均水平。

在以出生时平均预期健康寿命来衡量的时候,医疗保健系统也表现非常好:男性为69岁、女性为71岁,这使新加坡在这方面位居世界翘楚之一。

如果以新加坡在医疗保健上花钱相对少量的情况来看,它的医疗保健状况则看起来更加突出。

其915美元的人均医疗支出比美国人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还要少,少于OECD的平均水平的一半。

同样,医疗总支出只占GDP的4.4%,也低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大约是OECD平均水平的一半。

即使当新加坡的人均收入经过了调整,对于一个有着那样收入水平的国家来说,这个岛国也只是花掉了预计金额的一半。

新加坡的公共部门只占整个医疗保健支出的35%,剩下的65%来自私人资金。

政府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只占GDP的1.2%,而OECD的平均水平接近6%。

显而易见,新加坡差不多所有的私人医疗保健支出都来自现款支付的款项,而私人保险金只占整个私人支出不到2%。

除了现款支付的款项,新加坡的医疗保健融资体系包括税收融资、强制性储蓄(医疗储蓄帐户)、保险(保健双全计划)和根据个人经济状况而给予的补助(医疗基金)。

税收融资由政府给公立医院的资金划拨组成,用以补助对那些无力支付全额医疗费的人进行治疗。

这样的资金划拨占整个医疗保险支出的25%以及政府医疗保健支出的70%。

Medisave是一个医疗储蓄帐户,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就业人口被强制性地要求储蓄他们薪水的6%到8%(根据年龄而定)。

积累起来的资金可提取来用于支付被认定的住院费。

医疗储蓄帐户有保健双全计划支持,它提供基本的和低价的医疗保险,以防灾难性的住院费。

保健双全计划每年的保险费为从30岁以下的人每年30美元到80岁的人每年510美元。

新加坡医疗体系成功的秘密

新加坡医疗体系成功的秘密

GREEN LINK 医疗体系成功的秘密新加坡新加坡医疗体系被评为全球第一名,是最有能力应对重大医疗危机的亚洲国家。

新加坡的医疗体系以高效著称,那么新加坡高效的医疗体系是如何设计出来的?中国医疗行业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呢?我们一同来看看。

新加坡在医疗保健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加坡已有13家医院和医疗机构获得国际联合委员会品质认证(JCI),占获得认证的亚洲医疗机构的三分之一。

新加坡是全球拥有最安全血液供应服务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血液医学中心 (Centre for Transfusion Medicine)因采用高标准的安全用血措施和输血服务管理而享誉国际。

它已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伙伴。

历年医疗费用总额占国民生产总额低于4%,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为10%.(新加坡统计局)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自豪地总结道,“在确保人人都享有必要的医疗照顾的同时,我们并没大量地耗费资源,也没有让病人须排长龙等候动手术。

”李光耀指出,政府应当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但同时要求人们负担一些费用,以确保它不致被滥用而又能控制成本,在这一指导原则下,新加坡政府建立了“3M”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整个医疗保障制度强调以个人责任为基础,并且对所有国民实行统一的医疗保健。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制,可以用“三保制度”加以概括,即: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ield)和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

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比,新加坡模式的最明显特点就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资金筹集和运用体制。

1.保健储蓄计划。

该计划是强制性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组成部分,1984年由政府设立,覆盖所有在职人员,雇主、雇员双方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6%——8%)供款,建立保健储蓄基金,用于支付投保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

保健储蓄计划的款项,可用以支付公营或私营医院的收费,目前规定的限额是:住院费每日400新元,手术费则设有固定限额,从150新元至5000新元不等。

新加坡具体医疗制度

新加坡具体医疗制度

新加坡具体医疗制度新加坡医疗制度概述:1. 基本医疗体系:- 新加坡医疗体系由政府、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共同构成。

- 政府通过中央公积金(CPF)中的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为公民提供基本的医疗费用支持。

2. 医疗储蓄账户(Medisave):- 强制储蓄计划,允许个人为自己的医疗费用设立储蓄。

- 可用于支付个人和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

3. 医疗保护计划(Medishield Life):- 为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重大疾病保险。

- 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

4. 医疗基金(Medifund):- 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援助。

- 政府和私人部门共同资助。

5. 综合健保计划(Integrated Shield Plan, ISP):- 私人医疗保险计划,提供比基本医疗储蓄更广泛的覆盖。

- 与Medisave账户相结合,提供额外的医疗费用保障。

6. 公共卫生体系:- 政府通过公共卫生计划,如国家免疫计划,预防疾病传播。

-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如定期体检和健康教育。

7. 医疗服务提供:- 医疗服务由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诊所提供。

- 公立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私立医院提供更多样化的医疗服务。

8. 医疗监管:- 新加坡医疗保健监管机构(HSA)负责监管医疗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 医疗专业人员需通过严格的认证和持续教育。

9. 医疗政策与法规:- 政府定期更新医疗政策,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 法规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10. 国际合作:- 新加坡积极参与国际医疗合作,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 与其他国家共享医疗研究成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以上是新加坡医疗制度的简要概述,具体细节和政策可能会根据政府的最新规定有所变化。

新加坡医疗机构

新加坡医疗机构

新加坡医疗机构一、新加坡公立医院新加坡现有7家公立医院,其中包括5家综合性医院、1家妇幼医院和1家精神病医院。

1.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新加坡中央医院是新加坡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公立医院,建于1821年,医院拥有29种医学专科,其中整形外科、烧伤科、肾病科、核医学、血液病理科室是该院的优势学科,成为全国的专科服务中心。

新加坡中央医院是一家集治疗、科教、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1500张病床和近400名专科医生,备有先进的设备并提供多元化的医疗照顾,为病人提供高素质的治疗。

2.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NUH)成立于1985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国立医院之一,也是新加坡第一家重组医院。

拥有31个病区,900张床位。

医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妇产科、肿瘤科、眼科和儿科在新加坡均有很强的实力。

3.新加坡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新加坡邱德拔医院(简称KTPH)是新加坡新成立的一家综合性公立医院,位于北部地区,以已故新加坡富商邱德拔的名字命名,2010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拥有550个床位。

邱德拔医院环境优美,以立体绿化环境生态优美而著称,旗下拥有一所终身保健中心、体重控制诊所,以及多间不同学科的专科诊所。

4.新加坡陈笃生医院(Tan Tock Seng Hospital)新加坡陈笃生医院(TTSH)是新加坡第二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成立于1844年,以创办这所医院的慈善家陈笃生先生命名,医院由两个CDC、一个康复中心和一个综合性医疗总部组成,设有床位1200张并拥有尖端的医疗设备。

医院内还设有超市、发廊、餐饮部等以满足病人日常生活所需。

陈笃生医院下设有24个医疗部门、全套附属专科服务,该院的强项包括:传染疾病科、老年病学科、复健医疗科、呼吸内科与风湿病学科,以及过敏与免疫学科。

从樟宜综合医院看新加坡的医院管理

从樟宜综合医院看新加坡的医院管理
ﻫ1重组前的大巴窑医院
大巴窑医院是樟宜综合医院前身的主体。重组前,大巴窑医院在新加坡的政府医院中,是一所很不起眼的"丑小鸭",经费由政府划拨,医生看不看病,工资照发不误。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巴窑医院即缺少胜任的专家,也缺乏精良的设备;护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人意,有20%曾在这所医院就过医的病人,不太情愿再来;有30%的病人不会向别人推荐到这所医院治病。医院的决策不是为病人着想,而是为医院方便,比如停车场方便的车位是院长和医生用的,病人的车位是在最不方便的地方;医院的收费、取药也只留一个窥视孔,病人要问一件事需低首腑耳,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病号服是开裆裤,极不雅观;看一次病要等待3~4小时;工作时间仅仅是早8点~下午5点;病人的活动空间小;医院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不是病人需要的;医院设有特色科室,内科有11位医生,医疗水平一般,其中7位是看胃肠病的,可胃肠病就诊人数只占内科病人的6%;糖尿病患者占内科就诊病人的20%,却没有一个医生能看。因此,不少病人绕过大巴窑医院而到别的医院就诊。从1989年到1993年,前来大巴窑医院就诊的病人和急诊人数明显下降,医院的营业盈余下降至零,医院面临生存的危机。
ﻫ2重组与改革的成果ﻫ大巴窑医院虽然是一所政府医院,但其惨淡经营反映了政府直接管理和养活医院的弊病。政府对医院进行重组,政府不再给医院拨经费,医院成立私人有限公司,成立董事会,由院长全权管理医院,明确责任权利,根据医院的经营、效益和业绩,给院长加薪或罢免职务。政府决定把大巴窑医院和樟宜医院重组成樟宜综合医院,在两所医院员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推选陆泾烈任院长。陆院长上任后,对医院进行了一番"大手术",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短短的两年内,樟宜综合医院办成了新加坡医院中出类拔萃的"白天鹅"。到1995年盈余470万新元。这些钱归医院所有,1/3用于医院发展、1/3作为培训经费、1/3分给员工;并且,在新加坡同类医院中创出了九个第一,即平均每位医生接诊的入院病人数最多、平均每位医生接诊的急诊病人数最多、平均每位护士接诊的住院病人数最多、病人满意度最高、术后感染率最低、事故发生率最低、平均收费最低、候诊时间和预约门诊时间最短、住院时间最短等,成功地达到了高质量、优质服务与低收费、盈余增加的效果。因此,樟宜综合医院获得了新加坡国家效益奖、杰出品质管理圈组织奖、杰出品质管理圈组织资深奖等多项金牌、银牌奖。同一个医院、同一个环境、同是这些医生、护士和员工,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困境。为什么两年就发生天翻地覆地变化呢?因为管理者的改革和创新。

新加坡医疗体系发展流程

新加坡医疗体系发展流程

新加坡医疗体系发展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新加坡医疗体系的发展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阶段(1960年代):在新加坡独立初期,面临着医疗资源匮乏、基础设施不足的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惩报告制度; 错误公开,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质量改进考核: 主要绩效指标(举例)
病人跌倒; 治疗错误; 医院内所致压力性溃疡; 针头刺伤; 感染率; 实验室样本错配。
(一)科学管理
5、重视人力资源
——简单工作机械化 ——尊重员工 ——重视员工培训
(一)科学管理
6、合理的工作环境
——别致的病房楼
---
---
公共医疗系统重组成两大集团的目的
1、以整体的角度来处理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协调医院和初级保健的工作,避免出现接口断 层现象
更有效地处理和控制慢性疾病 2、控制费用上升 3、提高医疗服务水准
资金筹措(付费方式)
患者 类别
非A 补 贴 B1
病房条件 单人间,有空调、电视和浴室 4人间,有空调和浴室
(二)人性化的服务
1、明确的标识
(二)人性化的服务
2、一层商业化服 务
(二)人性化的服务
3、开放式的柜台服务
(二)人性化的服务
4、随手可得的宣 传资料
(三)适当的危机感
国土:700平方公里 人口:460万 历史:1965年8月9日
被迫独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谢谢!
新加坡医疗体系 构建与医院管理
一、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构建
1985年之前——全属政府管理之公立医院
1985年国立大学医院成为第一家被获准独立 经营的公立医院。
当时院长是现任卫生部长许文远。 当时卫生部长是现任资政吴作栋。
一、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构建
1989年新加坡中央医院进行重组,与美国保 健公司HCA国际签下管理合约,由HCA协助 管理医院。
政府提供 的补贴
0
补 B2 6人间,有电扇和公共洗手间

C 开放式病房,平均30床位
80%
国立健保集团重要数据 (2006年度)
一、开放床位4006张 二、医生1555人,护士4932人 三、税前利润 48000000新元 四、入院病人133293人 五、门诊量1792431人 六、急诊量319568人 七、平均住院日10天
4、质量与安全管理
——高度重视 ——方法科学
管理定义:所谓管理指的是一种综合系统或流程, 借此对机构及相关各方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 归类、评估和控制,以便预测、限制及养活潜 在的风险和损失。
患者安全的定义: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预防 和防止意外伤害和意外事故。
有效的安全文化: “人非圣贤,错误难免; 掩盖错误,不可宽恕; 不断学习,方能进步。”
1990年新加坡中央医院接管。
一、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构建
90年初期,更多的政府医院进行重组,也成 立了一些国家医疗专科中心,最后两家进行 重组的政府医院是亚历山大医院和心理卫生 学院。
一、新加坡的医疗体系构建
国立健保 集团
新保集团
综合医院
3 4
专科医院
综合诊疗所 (社区)
5
8
2
9
私立医院
14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二、感受
科学的管理 人性化的服务 适当的危机意识
(一)科学管理
1、制定切实可行的 目标,并广泛动员, 将组织目标告知到 每个员工。
延长新加坡人的健康岁月。
(பைடு நூலகம்)科学管理
2、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工作服与胸卡
(一)科学管理
3、重视反馈 意见,不断 完善
——留言簿与反馈单
(一)科学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