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成本计算方法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e431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4.png)
各种行业成本核算方法一、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直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行业,如制造业。
该方法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等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以便准确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
这种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二、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一种将间接成本按照某种分配基准分摊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核算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间接成本相对较高、难以直接与产品关联的行业,如服务业。
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通过使用适当的分配基准,如劳动力时间或产值等,将这些成本间接计入产品成本。
间接成本法能够合理分摊间接成本,避免将全部成本归咎于某个产品,使产品成本更加准确。
三、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标准成本来核算实际成本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变动较大、难以准确核算的行业,如建筑业。
标准成本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的,通过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
标准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一种将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进行比较,以确定最优生产决策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边际效益的行业,如能源行业。
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所需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收益。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可以确定最优生产数量,以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标。
五、活动成本法活动成本法是一种将成本与活动关联起来,通过活动驱动成本的分配方法,以便准确核算产品的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不同活动对成本影响的行业,如物流业。
活动成本法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活动成本池中,然后根据活动的使用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上。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追踪和分配成本,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六、生命周期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一种将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纳入考虑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需要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行业,如汽车制造业。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c9ed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4.png)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材料法(DM法)直接材料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数量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比较明确和易于计量的情况,如原材料、半成品等。
2.直接人工法(DL法)直接人工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产品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单位时间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比较明确和容易计量的情况,如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人的工资、津贴等。
3.间接费用法(OH法)间接费用法是一种根据产品消耗的间接费用分配确定成本的方法。
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一些产品的费用,如工厂租金、管理费用等。
间接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成本分配基准来进行,如直接人工费用、生产机器台时等。
简单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有比例法、单参数法、双参数法等。
除了上述基本方法外,还有一些复杂计算成本的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和活动基因成本法。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标准成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是指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的成本,它是在预算期内,以实际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为基础测定的。
标准成本主要包括标准直接材料成本、标准直接人工成本和标准间接费用等。
5.活动基因成本法活动基因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上,不再是通过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而是通过对企业活动的分析,确定产品成本。
活动基因成本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所消耗的资源和活动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会综合多种方法,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成本要素的重要程度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产品成本计算还需要考虑成本的归集和分配问题,如如何将各项成本准确地归集到产品上,如何进行间接费用的合理分配等,这些都是企业进行成本计算的难点和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材料法、直接人工法和间接费用法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五种成本核算方法
![常用的五种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35e90c43323968001c9204.png)
. 品种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以“批号”、 “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
生产成本明细账、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 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 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在产品间分配采
用定额法。 . ( 4)适用范围 .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按照客户定单组织生产的企业——因而也称“订单法” 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 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 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 业等。
. .
2 . 分类法 . ( 1)定义 . 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 ( 2)成本对象 . 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 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 ( 3)计算方法及要点 . 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 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 计算出来后, 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 以计算品种的成本; 类中选定某
但是,由于各个企
业的成本核算还有许多具体的、 特殊的要求, 有的企业的随意性还比较大。 再此,
建议企业在成本核算中, 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 并规范成本的核算过程,
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一种成本核算方法之后,不要随意改变。
.
红 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 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037a38376baf1ffc4fadd5.png)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
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033dc4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5.png)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举例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下面将分别举例说明这些成本的计算方法。
1.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投入到产品中的材料的成本。
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直接材料成本=材料单价×材料用量例如,家制造公司生产一款手表,每个手表的直接材料包括表壳、表带、表扣等。
假设表壳的成本为10元/个,表带的成本为5元/个,表扣的成本为2元/个,每个手表需要1个表壳、1根表带和1个表扣,那么每个手表的直接材料成本为:直接材料成本=(10元/个×1个表壳)+(5元/个×1根表带)+(2元/个×1个表扣)=17元2.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人员的工资成本。
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直接人工成本=人工单价×人工工时例如,家制造公司生产手表需要组装和调试,每个手表的组装和调试工时为2小时,工人的时薪为20元/小时,那么每个手表的直接人工成本为:直接人工成本=20元/小时×2小时=40元3.制造费用的计算方法:制造费用是指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包括设备折旧、电力费、维修费等。
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制造费用=设备折旧+电力费+维修费+其他制造费用例如,家制造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一台设备,该设备每年的折旧费用为5000元,每年的电力费用为2000元,每年的维修费用为1000元,其他制造费用为3000元,那么每个手表的制造费用为:4.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管理费用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费用等。
其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用品费用+其他管理费用例如,家制造公司每个月需要支付给工厂管理人员的工资为5000元,每个月的办公用品费用为1000元,其他管理费用为2000元,那么每个手表的管理费用为:管理费用=5000元+1000元+2000元=8000元综上所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a876f2d5bbfd0a795673a5.png)
几种成本计算的方法(一)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直接成本计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计算。
2、间接成本计算法:解决间接费用如何计算成本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的计算一般以生产工时、机动工时、产值、直接成本为标准。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额= 该种产品分配标准数×间接费用分配率完工成本及未完工成本计算法:(1)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即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定额耗用量比例法。
即将各种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和在产品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3)在产品定额成本扣除法。
定额成本是根据消耗定额资料对各加工步骤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确定的单位定额成本。
(二)成本计算的具体方法品种法。
按产品品种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分批法。
按批别产品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及企业新产品试制、大型设备修造等。
3、分步法。
按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步骤组织成本计算,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多步骤生产企业。
又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生产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结转产品生产成本,直至最后一个步骤算出产成品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各步骤归集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最后从各步骤一起将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结转出来,再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分类法。
按照类别产品汇集生产费用,计算出各类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将总成本按一定标准在该类产品的各种产品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并且可以按一定标准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的制造企业。
1、制造成本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成本核算的基本账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基本账务处理程序(1)直接材料的账务处理。
)直接人工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3)辅助生产成本的账务处理A 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商品和劳务,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对象。
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94e8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2.png)
五种成本核算方法分步阅读把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其性质和发生地点,分类归集、汇总、核算,计算出该时期内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和分别计算出每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其基本任务是正确、及时地核算产品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提供正确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方法/步骤1、分步法(1)定义以产品生产阶段、“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步法下的“步”同样是广义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丰富的、灵活多样的具体内涵和应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定义为下列“步”含义:部门——即计算考核“部门成本”、车间、工序、特定的生产、加工阶段、工作中心,上述情况的随意组合。
(3)计算方法及要点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体计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按照生产加工阶段、步骤计算成本所导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计算流程、方法和含义,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点:按照“步”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成本计算期一般采用“会计期间”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产品、期末在产品,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产费用。
(4)适用范围:大批大量多步骤多阶段生产的企业;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阶段、步骤、车间计算成本;冶金、纺织、造纸企业、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企业等。
2、分类法(1)定义以“产品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费用、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
(2)成本对象分类法的成本对象为产品“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定义为:产品自然类别、管理需要的产品类别。
(3)计算方法及要点分类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点,可概括如下:以“产品类”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产品类”的成本计算方法同于“品种”;某“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出来后,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体品种,以计算品种的成本;类中选定某产品为“标准产品”;定义其他产品与标准产品的换算系统;按照换算系统之比例将“类产品”的成本分解计算到具体品种产品的成本。
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02f48edd88d0d232d46a06.png)
大量大批生产且管理上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企业
原材料占比较大的企业,第一步骤按材料成本计价,后步骤按上一步骤半成品计价(即
具有随意性、选择性、人为性
适用条件
总之,当企业现行成本体系提供的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受到怀疑,而且已不适应企业管理需求时,在评估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后,可以考虑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
1. 间接生产费用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比重较大
2. 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
3. 产品工艺过程复杂,作业环节多且容易辨认
4. 生产调整准备成本较高,各次数投产数量相差较大
5. 计算机技术较高。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2e3e9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4.png)
四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是企业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企业产品实际生产所需的全部费用,并决定产品的成本和销售价格。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
一、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项目进行计算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将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进入到产品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的成本。
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的关键是确定每个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数量和材料单价,然后将其相乘,得到直接材料的成本。
2.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方法: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人工工资和津贴等费用。
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的关键是确定每个产品所需的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人工工资,然后将其相乘,得到直接人工的成本。
3.直接制造费用的计算方法:直接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除材料和人工以外的费用,如能源消耗、设备维修和折旧等。
计算直接制造费用的关键是确定每个产品所需的直接制造费用项目和数量,然后将其相加得到总费用。
将以上三项直接成本加总,即可得到产品的总直接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照生产过程中作业单元划分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单元是指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生产相关的一项活动或一组活动。
作业成本法将产品的总成本按照作业单元进行分类和分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确定作业单元:首先需要确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作业单元,然后将其进行分类和分配。
2.计算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计算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时,需要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进行分开计算。
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与直接成本法一致,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与作业单元相关的费用总和,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摊。
3.分摊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将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摊到对应的产品上。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493ad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7f.png)
(2)示例:某公司销售显示器的。1月1日购进17寸液晶w800的,价格1000元。1月2日购进17寸液晶w810的,价格1500。1月3日销售1月1日那台w800是1000元的,你可以指定它的成本是1000元。
3.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每种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作为日常发料凭证的计价依据。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月末计算一次平均单价,用该单价乘以发出材料数量,即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末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成本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31299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c.png)
目录
• 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 • 结合运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案例分析 • 结论
01
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直接成本计算法
总结词
直接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简单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将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上。
详细描述
直接成本计算法适用于产品或服务种类较少,且间接费用较少的场景。它根据 生产数量或提供服务的数量将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和其他直接费用分配到产 品或服务上,计算出单位成本。
2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成 本计算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企业可 以利用这些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 处理,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3
跨部门和跨组织协同
未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 需要进行更加紧密的协同和合作,共同 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各种成本计算方 法将在跨部门和跨组织的协同中发挥更 加重要的作用,促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 沟通和协作。
且实施难度较大。
03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运用
直接成本计算法和间接成本计算法的结合运用
总结词
直接成本计算法关注直接可追溯的成本,而 间接成本计算法关注间接和共同发生的成本 。结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企 业成本结构。
详细描述
在直接成本计算法的基础上,将间接成本按 照合理的方式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中,使 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更接近其实际发生 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更准确的定价和决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战略成本计算法的优缺点
总结词
战略成本计算法是一种基于企业战略目标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和战略 优势来降低成本。适用于追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
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
![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7c94e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b.png)
成本计算的三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以及分步法三种。
其品种法是基础的,因为无论什么方法终都要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而且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是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1.品种法。
也被称为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2.分批法。
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设备制造业等!
3.分步法。
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纺织、冶金、汽车制造等大量大批的制企业。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的成本对象,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以确定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通过准确计算成本,可以掌握成本构成情况,考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了解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促使企业加强核算,节约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在现代会计学中,对“成本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狭义的成本计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即归集和分配实际成本费用的过程;广义的成本计算是指现代意义上
的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成本核算子系统、成本计划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成本考核子系统结合而成的。
而管理会计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计算概念。
成本计算方法完整
![成本计算方法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2d9bd4a4f242336c1fb95e8f.png)
1成本的计算2、售价的计算3、毛利率成本的计算:成本就是菜品的各种原料的价格加上燃料的价格的合。
这里面包含:菜品的主料、配料以及调料等。
在主配料上还要计算出原料的净料率、熟制品的出品率这样才能准确的计算出菜品的成本。
净料率:是指一些蔬菜、海鲜、鱼类等的出品率。
如:1斤虾仁的出品率是在80%水发海参的出品率在80%整条的三纹鱼的出品率在46% 茄子的出品率是在80%西兰花的出品率在70%青椒的出品率在80%青笋的出品率40%那么这些出品率是如何计算的那?这些都是要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计算出来的,比如1斤虾仁来的时候是冰冻的那么在解冻后是多少那?在我们解冻后是0.8斤。
我们通过这一结果,了解了虾仁的出品率。
出品率:(净料数量*原来的原料数量)X 100%我们知道了出品率那么就是计算出了净料成本净料成本:原料价格*净料率=净料价格还有些原料是一些干货,比如:木耳、干鹿筋、珍麽、干海参等干货原料它们的出品率实际上就是涨发率,象:木耳的涨发率500%干鹿筋400%干海参650%等等。
熟制品的出品率:是指把生的原料通过熟加工成半成品后的净料率。
出品率:(净料数量*原来的原料数量)X 100%如:我们采购回来8斤生牛肉(肋条)为制作蒙古小牛肉,经过熟加工后出品为 4.8斤那么我们用4.8斤+8斤=0.6在X 100%=60那么我们就知道了生牛肉(肋条)加工成熟为半成的出品率为60%净料成本:生牛肉(肋条)11元/斤十60%=18.33元我们就知道了熟牛肉(肋条)的价格是每斤18.33元通过我们的计算了解到:熟五花肉的出品率为60%熟排骨(冰冷)的出品率为65%熟肥肠的出品率为45%熟口条的出品率为52%熟羊腿的出品率为57%等等,那么通过这些计算我们了解了菜品的出品率,但是有时它会根据原料性质会有所改变的,比如说原料的质量不好,肉注水了、菜品有腐烂的,那么出品率就会大降低的,使成本加大所以说我们要严把原料采购与检验这一重要环节,才能确保我们的利率,使我们的成本不会加大。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39267a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c.png)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
1.直接材料成本法:即按照原材料的实际使用量计算出成本,包括购买、存储、运输等费用。
2. 直接人工成本法:即根据生产过程中直接参与生产的人工工资、社保等费用计算成本。
3. 间接费用分摊法:即将生产过程中不能归于某个产品或服务的费用,如租金、水电、管理人员工资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方法分摊到各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中。
4. 经验法:即按照历史经验或市场价格等因素来计算成本,适用于某些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
5. 标准成本法:即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成本,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偏差来计算成本,可以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 1 -。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7df00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6.png)
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公式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计算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而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成果。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计算公式。
1.总成本法。
总成本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都分摊到产品上,计算公式如下:
总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
2.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法是将生产成本平均分摊到产品上,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成本 = 总成本 / 产量。
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成本来核算实际成本,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成本差异 =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4.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将只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5.间接成本法。
间接成本法是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计算公式如下:
间接成本 = 总成本直接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同时,企业还可以
结合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更精确的成本核算效果。
总之,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且正确运用其计算公式,企业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希望本文介绍的成本核算方法及其计算公式能够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d491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a.png)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固定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制造费用。
间接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间接相关的成本通过分配方法计入产品成本中,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生产数量有直接关系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包括变动材料成本、变动人工成本和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生产数量无直接关系的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中,包括固定材料成本、固定人工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
以上是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成本计算。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957a48dd3383c4ba4cd2db.png)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P中价值流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析本。
无论是否实施了ERP系统,在实际的企业运作过程中,都经常会碰到一些尴尬的情况。
例如销售人员总是有一些例外的订单交给生产部门,而生产部门却又无法及时按要求生产,最后都归咎于生产部门。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管理者作了如下改革:将例外订单的生产成本责任中心由生产部门变成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只负责根据例外订单的要求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这样的改变使得销售人员不再随便签定例外订单,即使签定例外订单,也要有很高的利润。
如此一来,企业既可以按计划生产,又可以在真正需要例外生产的时候,经销售人员进行成本计算后按客户要求生产,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企业能够轻松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 通常,管理者将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营销、配送和售后服务等职能看作一个价值链,产品通过整个过程的流动,体现出其附加价值。
价值链被视为一个整体,管理者控制着整个价值流的总成本。
在上面例子中,例外订单生产成本责任中心的改变,实际上是管理者对价值流控制与计划的体现。
- 在ERP系统中,价值流的体现主要通过管理会计来表现。
通过管理会计模块,可以方便地查询公司的成本构成和各种影响因素,帮助工程师分辨出可降低成本的高价值活动,为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管理会计通过制定标准(Standards)、预算(Budgets)和分析差异(Variances)的方法进行经营管理、解释经营结果。
由于制定标准需要采集准确数据,需要ERP其它模块的数据支持,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一般将CO(Controlling)模块放在第二个阶段或更后一些时候实施。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财务会计主要为企业外部的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行使计划、控制与决策职能。
区别见图表1. - 在表1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者和会计师更加关注预算和其他管理会计方法。
衡量经营业绩的方法对管理者的行为影响很大,如果一个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是以利润为目标,管理者就会关心增加客户满意程度指标,因为出色的服务会带来高销售额与利润;如果这个企业的业绩评价是以降低成本为标准,管理者就不会那么关心服务质量,而尽量节省费用以降低成本。
- 鉴于标准、预算和分析差异等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各级企业主管应该仔细分析,选择切实可行且与企业目标一致的方法来制订相关计划与决策。
- 首先要明确的是有关成本的几个基本概念:产品制造成本与产品完全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是指用来制造产品的所有资源的成本,是价值链的中间一个环节;产品完全成本是指产品整个价值流上使用的全部资源的成本,包括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市场开拓、销售及售后服务。
产品制造成本中含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其他所有制造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车间水电费、修理费、维护费、租金、保险费、财产税和厂房设备折旧等。
基本成本计算方法- 企业要系统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分配,例如制造企业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中去,通常可使用分批法或分步法。
-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且在耗用材料、工时和加工复杂程度方面相差很大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按照客户的特殊要求生产,在各行业中分布很广,包括飞机制造业、家具业、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等。
在分批法中批别是主要成本计算对象,因此要把成本精确地分配到各批,以找到所有成本动因(影响成本的因素)。
由于各批差别很大,一般不在各批之间平均分配成本。
- 采用分批法的企业从每一批产品开工时就开始记录该批成本,分批成本单就是生产成本帐户的明细帐。
成本发生时记入分批成本单;产品完工时,成本转入产成品帐户;产品销售时,成本又转入产品销售成本帐户。
通过领料单和工时卡可以辨认各批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制造费用包括各种不能直接归集到具体批次的成本,比如冷气费、设备折旧费与保险、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间接水电费等的归集,而管理者希望了解包括制造费用在内的各批产品成本,要求会计人员按照成本分配标准的一定比率向各批产品分配制造费用。
下面是计算与运用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的六个步骤:选择成本分配标准,要求最好地反应费用与产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计划期的制造费用总预算,一般一年一次;预算成本分配标准的数量;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预算成本分配标准的数量/确定计划期的制造费用总预算;取得各批产品的分配标准实际数据;用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乘每批产品的分配标准数量,计算各批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分批法是一种传统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利用分批成本单累计各批成本。
- 分步法适用于连续几个步骤加工,大量生产类似或相同产品的企业,普遍运用分步法的行业有石油业、食品及饮料加工业和化工及制药业等。
- 在分步法中,必须按照各工序的次序归集生产成本以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会计人员要先确定各步骤的总成本,然后在完工转出产品和期末未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摊。
那么,怎样把总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摊?怎样计算单位成本?会计人员运用了产品约当产量的概念解决这个问题,产品约当产量是将未完工产品数量表示为产成品数量时所使用的一个计量标准,例如4只加工程度分别为25%的在产品,它们的产品约当产量为1约当产量。
- 下面是分步法的计算步骤:汇总完工产品及在产品的数量;计算产品约当产量(要求分别计算直接材料和加工成本的约当产量,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汇总成本;计算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
- 通过对一个车间的期间业务活动的产品成本报告分析,可以比较车间实际发生的直接材料与加工成本和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过高就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如果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员工就会得到奖励。
- 分步法与分批法不同,分批法的生产成本帐户表现在分批成本单上,分步法的每个生产车间都有一个独立的生产成本帐户,在分步法中的产品成本从上一个生产成本帐户转到下一个生产成本帐户,因此在分步法中,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将直接材料与加工成本(直接人工加制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的方法,这种分类法简化了人工成本的归集,降低了记帐费用。
- 一个企业采用分批法还是分步法,取决于其生产的产品和生产经营的性质。
在传统行业,企业一般都按批组织生产,而大量生产的企业一般把生产过程划分为车间,一道生产工序为一个车间,产品在各车间之间的流转是连续不断的和重复的。
扩展成本计算及ABC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产品是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因为这些成本容易归集到特定产品中;困难的是制造费用的处理,它们很难精确地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到目前为止,许多公司还在采用直接人工分摊标准,即按照直接人工时间或机器时间在各种产品中分摊制造费用,这样做导致了不精确的计算,例如加工中心设备,因为在高度自动化加工的加工中心设备中,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与直接人工工时不相关,此外还有许多因素间接影响生产成本,更不用说价值流中的所有成本了。
同时管理者不仅仅要注重某一车间或某一产品的成本,因为这样会歪曲作业活动成本,还需要将整个作业活动延伸到作业活动跨越的部门。
- ABC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的依据是生产加工产生作业活动,作业活动耗用资源。
因此ABC法不是分批成本法与分步成本法之外的另一种独立的方法,而是用以发现分批成本与分步成本法中的成本数字的一种方法,ABC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作业(影响成本的因素)为中心并视之为基本的成本对象,会计人员利用作业成本计算系统汇总生产的所有作业活动成本,进而确定产品成本。
相反,传统方法发展分批成本法与分步成本法中的成本数字时依赖于一般通用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而不是根据组织中的作业进行。
因此要实行ABC法,一般的会计制度满足不了要求,由于ABC实行的条件要求具备强有力的计算机环境,利用光学扫描、条形码和机械化等系统,故所花费的成本比传统方法要高,但由于它的成本计算更准确,能够提供给管理者更有用的成本信息,能够使工程师利用其提供的资料评价不同的产品设计方案,因此现在也有很多企业青睐这种方法。
- 在ABC法中,生产成本(人工和制造费用)是利用不同作业工具分配到产品中去的,这种对产品成本的细分可以明确指出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
这个过程需要如下步骤:确定加工活动;预算每一作业活动的总成本;为每项作业活动确认主要的成本动因(影响成本的因素),并将其作为分配标准;预算每项分配标准的总数量;将第2步中的已预算总成本除以第4步中已预算的分配标准数量,计算得出每项作业活动的成本分配率;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
- 利用ABC法改进分批成本计算法,一般由来自设计、生产以及会计部门的代表组成一个职能交叉的小组负责,改进的分批成本按如下步骤计算:确定某个批次作为选定的成本对象;确定该批次的直接成本类别;确定与该批次相关的间接成本集合;选择将间接成本集合分配到各个批次的成本分配基础;计算单位成本分配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比率,并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批次中。
- 以上五个步骤中改进的是第3步和第4步,在常规分批法中,采用单一的间接成本集合方式,其成本分配基础仅限于此次确定的某一个批次;改进后根据仔细分析采用多个间接成本集合方式,根据因果关系条件选择相应的成本动因(影响成本的因素)作为成本分配基础分配到各个批次中去。
改进后使得结果更加准确,它报告的成本数字更好地计量了不同批次、产品或客户等对组织的资源的不同耗用情况。
- 以ABC法为基础的管理过程,是通过加强对那些能够推行组织战略的活动进行管理,消除非增值的活动,统一规划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并促进作业成本、时间和质量的持续改进措施来努力取得更好效益。
- 成功管理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决策,成功的管理会计系统为制定决策提供了支持,它是决策和行动的信息来源。
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车间、生产过程和管理者,选择会计系统依赖企业自身的特殊环境,因为任何一个会计系统都不具有绝对的优越性,而且人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因此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终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