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心理学 ppt课件

当代教育心理学  ppt课件

合作学习 的基本要 素
主要包括5个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 作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加工等
合作学 习模式
(1)学生小组—成绩分组 (2)团队—竞赛—友谊赛 (3)交错搭配 (4)团队辅导的个别化
ppt课件
13
5
个别化教学
1、程序教学
2、掌握教学
3、独立学习
4、适应性教学
5、个别辅导
ppt课件
16
3.3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
计算机辅助 教学
信息技术和教学 整合的影响因素 (环境变量 、教 师变量 、学生变 量)
专门的学习系统、 环境和软件工具
常用软件工 具的应用
ppt课件
17
谢谢!
ppt课件
18
2、小组教学 主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小组活动来进行 分组讨论和学习 (前期所讲的合作学习属于小组教学 的模式)
3、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选择 要求综合考虑,权衡教学情境, 学生学习特点等各个方面
2、教学多媒体的呈现 在呈现信息的时候,尽量解 决资源分配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效率
3、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
探究学习的程度
主要分为自由探究和定向探究
ppt课件
11
3
基于问题学习模式
呈现问题情境 研究问题
主要由理解和解决问 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 新的学习方式
反思与评价
重新研究问题
ppt课件
交流与汇报
12
4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由能力各 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 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并促进学生的水平和学 业成绩。
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评价和测验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3章 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3章 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3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答案】D【解析】促进者是指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三类,其中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C.应变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答案】C【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品质中研究最早的一个领域。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分类。

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答案】C【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和教师期望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答案】A【解析】行动研究是指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从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当代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方法★(二)研究的步骤(三)研究的有效性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一、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2013年考论述、2013年774考论述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P30)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

在他看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

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促进其内部心理结构的不断变化,这种辩护是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31)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探索感知觉与运动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探究,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运用语言。

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集中化的特点,思维有刻板性,不可逆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思维具有一定弹性、去集中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能从多维度进行思维,有推理能力。

3、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成熟是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社会环境中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

(4)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4、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1)创设合理性情境不主张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高于他们现有思维水平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达到平衡。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PPT课件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PPT课件

管理、活动设计、师生互动等方式上,避
免性别偏向
.
14
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
❖ 广义特殊儿童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 ❖ 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
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儿童。
.
15
❖ 李老师发现:自己邻居家有个小孩叫小其, 智商低于80,但他父母希望该小孩随班就读; 班上有名学生叫小丁,好像有点多动症,从来 没有认真听讲,一直动个不停,而另一名学生 叫小巧,听觉有点问题,学习很刻苦,但成绩 一直不高。 如果你是李老师:
❖ 如:女孩的语言天赋

男孩体育较好

蒙古族身体素质好

苗族山歌
❖ 多元文化教育
.
13
性别差异
❖ 智力方面,存在差异,但影响较小
❖ 在具体能力测试表明:
❖ 性别差异明显
❖ 如:阅读和写作
❖ 机械推理和心理旋转等
❖ 所有教材都应该依据社会性别公平化原则 进行编制。
❖ 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材料的选择、呈现、
❖ 场依存型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 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人文 学科和社会学科。
❖ 学生:注重学习环境的社会性,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积极 影响,特别是那些他们喜欢的人。
❖ 场独立型是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
❖ 内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数学和自然 科学。
❖第三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章知识要点

一、智力差异与教育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与教育

三 、社会文化背景
与性别差异
.
1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

当代教育心理学讲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

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6.分析性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认知心理的诸多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

感觉发生、发展最早,新生儿就具有多种感觉。

大约在六个月左右出现了观察力的最初形态,在一岁左右,形成了对物体常驻性的认识。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当代教育心理学讲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

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

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6.分析性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认知心理的诸多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

感觉发生、发展最早,新生儿就具有多种感觉。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教师心理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教师心理PPT课件
• 第一阶段为角色认知。 • 第二阶段为角色认同。 • 第三阶段为角色信念的形成。 •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①提高认识; ②树立榜样;③教育实践
5
• 二、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 教师威信的内涵
• 教师威信指教师表现出的优秀心理品质,对 学生产生了心理影响,博得了学生的尊敬与 依赖。
• 教师威信的作用: • ①教师的威信是学生接受其教诲的前提。 • ②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
第三章 教师心理
1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威信
• 一、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形成
– 角色与角色期待
• 角色内涵: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 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 人的身份与责任。
• 角色期待: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 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 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 为~。
9
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
10
• 一、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发展
– 教师的能力结构
• 李绍依等,1985: • ①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 ②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 ③敏锐的观察能力; • ④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11
• 申继亮等,1994:
• ①教师的认知能力: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 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 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16
• 提高技术: • ①角色改变技术。 • ②教学反馈技术。 • ③现场指导技术。
• #微型教学#:以少数学生为对象, 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 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 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17
• 程序: • ①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如解

教育心理学(3) 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3) PPT课件

(3)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 (4)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5)教育心理学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
二、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二)实验法 (三)观察法 (四)访谈法
三、设计型研究:研究方法的新思路 (一)何谓设计型研究
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 验和改进基于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得出 的教育设计。
(二)设计型研究的过程
1、设计的实施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 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 学校教育服务。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兴未艾 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异军突起
4.深化拓展时期(80年代以后)
认知心理学影响深刻 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 建构主义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了重要基础, 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揭示 各年龄阶段的发展机制。
(二)教育心理学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重在提出教学实践的基本原 则和方法,说明应该如何实现有效的课程和教学。 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则重在揭示教育教学条件下 的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为课程和教学 设计提供心理学依据。
①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②引入了与 西方不同的学习理论,如巴甫洛夫的条件 反射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列昂节夫与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等。 ③重视人际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④重视 教育心理研究中的方法论及具体方法问题。
潘菽主持编写了《教育心理学》(1963)。
3.80年代之后:教育心理学的恢复和迅速 发展
3.从多个侧面分析评价一项教育设计
①认知层面;②人际互动层面;③群体层 面;④资源层面;⑤机构或学校层面;⑥ 设计方案层面。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高级课资]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课件—第三章[高级课资]

❖ 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 ❖ 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
素,由智力活动的个体差异导致。智商所反映的即
此种智力。
❖ (2)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 认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 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类至 少存在8种智能。
❖ (3)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认为人的智力有分资析料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2
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的。
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认知风格。
资料类
10
认知风格
❖ (1)场独立与场依存(赫尔曼 威特金)
❖ 场依存型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 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人文 学科和社会学科。
❖ 学生:注重学习环境的社会性,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积极 影响,特别是那些他们喜欢的人。
❖第三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章知识要点

一、智力差异与教育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与教育

三 、社会文化背景
与性别差异
资料类
1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 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与个体差异
❖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认为智力包含两潜在因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
因素s。其中一般因素与智力相关,它是关键的因
❖ 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成绩好,还是小组 合作成绩好?他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观察者?是 喜欢依赖别人还是自主行动?
❖ 思维模式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思路,先收集再组 织?还是先组织再收集?是深思熟虑还是直觉跳跃?
资料类
7
雷诺的六维理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 -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第三章 -
❖ 他指出单纯依靠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 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语预言他 们的未来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过分强调了语言智 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 的职能。
❖ 根据以上提出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 育”。
❖ 教生师利可用以 各采 自用 擅8长种的智智能能视来角. 理开解展所教学学。活动,帮助学
❖ 区别和关系:流体智力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晶 体智力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人通过在解决问 题时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 晶体智力。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认为人的智力可分为八种:逻辑数学、语言、音乐、 空间、肢体动觉、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 P45 3-1
❖ 这些只能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强调人 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组合。
.
奈欣斯的三维理论
❖ 他将学习风格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 式三种的结合.
❖ 感觉定向只学习者在学习时主要依赖的是视觉,听 觉还是嗅觉。
❖ 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成绩好,还是小组 合作成绩好?他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观察者?是 喜欢依赖别人还是自主行动?
❖ 思维模式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思路,先收集再组 织?还是先组织再收集?是深思熟虑还是直觉跳跃?
斯腾博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 他认为智力包含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P48 图3-3
❖ 他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 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 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 这三各方面分别构成了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 情境亚理论。
❖ 成分亚理论解释的是影响智力水平的基本信息加工 过程或成分;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经验关联起来; 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

元认知策略
总结词: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学习者管理学习资源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资源管理策略
05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正迁移和负迁移、近迁移和远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等。
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课件
第三章导言 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学习迁移
contents
目 录
01
第三章导言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价值观和人格等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因素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等。
主要观点
自我实现理论、情感与认知交互作用等。
主要观点
知识建构过程、社会互动与合作学习等。
总结词
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知识来学习
详细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构建新知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关注学习者内部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
总结词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环境刺激的反应,而是学习者主动处理信息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代表人物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等。
主要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版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第三版)
03
第三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人格基础
案例导入
来访者是某高校大一学生,因 经常要求调换宿舍而被辅导员 介绍来咨询。
第一节 人格与健全人格
一、人格及其特征
人格
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 具有动力一致性 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 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这种个人命运受外因控制 的信念,称为外控观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乐观主义是抵抗压力、维护健 康的一个重要人格变量。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
自卑 1
2 孤僻
偏激 6
常见 不良人格
3 自我中心
依赖 5
4 嫉妒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
第二节 人格与健康的关系
一、人格—健康关系模型
健康行为模型
健康行为模型认为,这种 影响并不是主要在压力过 程中实现的,而应该与个 体健康行为质量有关。
不健康的行为,如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等都会增加各 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这已是医学上的常识; 而且,已有研究发现,坚强、神经质及敌意等人格变量 也都与各种健康、不健康行为的发生有关。 于是,健康行为模型便应运而生。这种模型的基本观点 是,人格与健康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人格影响人们对健康 行为的 选择而产生的。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
5
依赖
大学生普遍存在身心发展不 平衡,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 成熟。部分大学生依然存在 着依赖心理, 在生活上无 法独立,在心智上还没有走 向成熟,更不要说在经济上 对父母的依赖了。

当代教育心理学 PPT

当代教育心理学 PPT
新刺激 原有图式=同化 顺应: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刺激 新的图式=顺应(质的变化)
6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萌芽阶段)通过感觉运动图式 来和外界取得平衡。 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式形象思维阶段)感觉运动图式 内化为表象,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 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只能向前推,不能后推的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凭借表象 进行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能离开 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推演。思维灵活。 思考: 小学生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二、艾里克森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教师应给学生创造很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教师应允许学生 在学校的功课上尽量自己做决定,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肯定。
2.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成功的注意和表扬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3.中学教师应通过举出那些正常寻找同一性的例子来鼓
励学生,消 除自己和学生的疑虑。
10
第四节 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心理学
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 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五种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
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
1.理论意义 (1) 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2)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 的理论指导。 2.教育实践意义 (1)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 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

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总结词
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
详细描述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桥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与手段,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与反馈
总结词
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内容分析法
对教育文本、课程、教 材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分 析,揭示其内在的心理
结构。
跨文化研究法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教育现象,探讨文化对
心理发展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课程设计
根据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设计符合其认知规律的课程

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的心理学素养,使其 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学生的心理
社会性发展理论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 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会环境对儿童的行为塑造起着重 要作用。
教育应用
根据社会性发展理论,教育者应提供良好的榜样和积 极的社会环境,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生活, 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性别角色发展与教育
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情感发展理论与教育
情感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会经历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 的心理社会任务和危机,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教育应用
根据情感发展理论,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和情 感表达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帮助儿童建立积极 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调节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详细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三章ppt课件
对客体的重要性作出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 是个体关于客体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的观念系统 的总和。
•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人生 目的、意义、态度、生活准则等与人生终极目 标、理想相关的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是对个人与社会、与集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等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念。
2、人生价值观的结构
(二)大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的教育
• 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特点决定 了大学生能够承担复杂艰苦的思维活 动,适合接受大规模的专业知识教育 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适合进行小组讨 论、辩论、课题探索等多种形式的教 学方式。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 自我意识制约着各方面个别心理特 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核心问题。
• 体现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矛 盾、整合和稳定。
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化。
• 经常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 评价、自我监督,这是大学生自我意 识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我是谁” 的困惑。
• 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 构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组成 部分。
进行选择;对每一可能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 作出选择;珍视和珍爱;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 择;根据选择行动,真正拥有某种价值观念;以某 种生活方式不断重复。
3、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条件
• (1)思维发展要达到能抽象地概括涉及社 会进步及个体发展前途的社会事件,将概 括化为自己信奉的观点; (15~16岁)
• (1)人生价值目标。解决的是人为什么而 存在的问题,即人活着的意义追寻;这是 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成分。
• (2)人生价值手段。它要应对怎样才能获 得有意义的人生这样一个问题;是人生价 值观实际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腾博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 他认为智力包含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P48 图3-3
❖ 他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 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 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 这三各方面分别构成了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 情境亚理论。
❖ 成分亚理论解释的是影响智力水平的基本信息加工 过程或成分;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经验关联起来; 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
❖ 教学启示:1、教师需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 展智力三方面的作用,促进智力全面发展。
❖ 2、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
优势。P49 表3-3
.
5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时所表 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 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 学者们对学习风格认识不同,对其因素 的分析也不同。
.
7
雷诺的六维理论
❖ 雷诺提出一个多维度的学习风格分类的概念 模式。其中包含6个类别:知觉偏好(写,读 ,听)、物理环境需要(明、暗)、社会环 境偏好、认知方式、最佳学习时间(早、晚 )以及动机和价值观等。P51 图3-4
请根据雷诺的六维理论,分析自己的学习风格?
.
8
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
❖ 对学习风格中的认知风格进行了综合性探讨.包括具 体体验—抽象概括维度、反应性观察—主动实验维 度。它由这两个维度构成了一个坐标系,确定出4 种学习风格:顺应者方式、发散者方式、聚合者方
❖ (3)整体性和系列性(戈登 帕斯克)
❖ 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
❖ 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
❖ (4)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
❖ (1)感觉通道偏好 : ❖ 视觉型(适合看书和做笔记,不适合讲授) ❖ 听觉型(外语学习喜欢多听多说,口语较好) ❖ 动觉型(喜欢动手参与) ❖ (2)认知风格: ❖ 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
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认知风格。
.
10
认知风格
❖ (1)场独立与场依存(赫尔曼 威特金)
❖ 他指出单纯依靠使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 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的教育效果,甚至语预言他 们的未来成就和贡献是片面的!过分强调了语言智 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 的职能。
❖ 根据以上提出新的教育观:“以个人为中心的教 育”。
❖ 教生师利可用以 各采 自用 擅8长种的智智能能视来角. 理开解展所教学学。活动,帮助学 4
❖第三章 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章知识要点

一、智力差异与教育

二、学习风格的差异

与教育

三 、社会文化背景
与性别差异
.
1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 1、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与个体差异
❖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认为智力包含两潜在因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
因素s。其中一般因素与智力相关,它是关键的因
素,由智力活动的个体差异导致。智商所反映的即
❖ 学生: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时,常常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 果
❖ 教师:场独立型强的教师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学科喜欢讲
演,注重教材的结构和逻辑,喜欢使用较正规的教学方式。

场依存型强的教师不太. 讲究结构,喜欢与学生相互 11
作用,喜欢采用讨论的方法
卡根)
❖ 冲动型思维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 直觉的跃进,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回答问题时很 快作出反应,反思型思维的学生则在作出回答前倾 向于深思熟虑,往往先评估各种可代替的答案,然 后给予有把握的答案。
.
6
奈欣斯的三维理论
❖ 他将学习风格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 式三种的结合.
❖ 感觉定向只学习者在学习时主要依赖的是视觉,听 觉还是嗅觉。
❖ 反应方式是指学习者是单独工作成绩好,还是小组 合作成绩好?他是主动参与者还是被动观察者?是 喜欢依赖别人还是自主行动?
❖ 思维模式指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的思路,先收集再组 织?还是先组织再收集?是深思熟虑还是直觉跳跃?
❖ 区别和关系:流体智力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晶
体智力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人通过在解决问
题时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 晶体智力。
3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认为人的智力可分为八种:逻辑数学、语言、音乐、 空间、肢体动觉、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 P45 3-1
❖ 这些只能的关系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强调人 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组合。
式和同化者方式。P51 图3-5
❖ 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 顺应者(关注发散思想,想象力)—自由发言和小组讨论
❖ 同化者(喜欢处理抽象的观点和概念,具有理性和逻辑性)—讲座
❖ 聚合者(擅长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 顺应者(强调主动探索和具体体验)—实验室工作和现场调
查研究
.
9
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
❖ 弟子卡特尔和霍恩根据智利的测验结果分析,将人 的智力分为两类: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 流体智力基本与文化无关,非语言的心智能力(空 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能力级计算能力等)。 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在增长,3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 后逐渐衰退。
❖ 晶体智力是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 题的方法的能力。(习得技能和知识)是在实践中 形成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都在增长。
❖ 场依存型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 外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人文 学科和社会学科。
❖ 学生:注重学习环境的社会性,他们更容易接受他人的积极 影响,特别是那些他们喜欢的人。
❖ 场独立型是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
❖ 内部定向者:基本上倾向于依赖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数学和自然 科学。
此种智力。
❖ (2)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 认为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 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人类至 少存在8种智能。
❖ (3)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认为人的智力有分析. 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2
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组成的。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 智力包括两种潜在因素: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斯皮尔曼认为:一般因素才是关键,是由智力活动 个体差异导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