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平冈。

为/卷/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老夫/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随报/倾城/冯唐?会遣//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酒酣/胸胆/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雕弓/如1075 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题解】《江城子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①聊:姑且,暂且。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龟虽寿》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0.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片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年近不惑,而词中却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消极之感。

C.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D.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

31.【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加以分析。

【答案】30.B 31.甲诗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现出苏轼十分期待被朝廷重用,“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渴望保家卫国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乙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表达曹操自强不息、老而弥坚、建功立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进取精神。

【解析】3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B.有误。

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所以“老夫”流露出的不是迟暮之感,而是作者内心郁积的情绪。

故选B。

3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分析比较。

甲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理解选择题(附答案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2.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末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展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6首答案

河南中考语文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26首答案

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资料第26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跟踪训练一、1.答案“狂”字贯穿这首词的始终(“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上片表现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表达词人为国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品词炼字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作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壮观的出猎场景,表达了词人愿为朝廷效命,渴望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坚定决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统领全词,既表现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放之态与豪壮气势,也透露出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据此分析,加以概括即可。

2.答案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点诗句的能力。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冯唐持节”的典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像魏尚一样,有机会再展宏图,为国杀敌建功。

这样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期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据此分析,加以概括即可。

二、1.答案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马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排场。

虽鬓已微霜却壮志勃勃、威武豪迈,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描绘景物画面和体会诗歌形象的能力。

由“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几句可知,这是一次在太守的带领下,装备齐全、人马众多、气氛热闹的打猎的场面。

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即使年事已高,又有何妨?一个有着一腔报国志、渴望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古人形象兀立在眼前。

2.答案运用典故和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和主旨情感的能力。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运用典故,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而最后一句则以“天狼星”来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和西夏。

从而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信任,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诗赏析(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展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

(一)古诗赏析,完成13~15题。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

(2分)
1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1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答案:
(一)古诗赏析(6分)
13.(2分)描写(叙事、记叙、叙
述)抒情(抒怀)14.(2分)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1分)
15.(2分)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意思对即可)。

苏轼《江城子_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苏轼《江城子_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2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2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2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15.共2分。

用典1分,情感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分)答案: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江城子__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

江城子__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裳,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作者将一个“狂”字贯穿全词,对“狂”字内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志得意满,此一狂也。

B.太守出猎而须“报”知百姓跟随去看,此二狂也。

C.出猎必须射虎,自比孙郎,英姿勃发,此三狂也。

D.词人将自己写成弯弓劲射的英雄形象,此四狂也。

16.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风格豪放,超迈洒脱。

B.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C.这首词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D.这首词通篇押“阳韵”,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

答案:
四、15.A 16.B。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三、古诗文阅读(18分)(一)古诗赏析(2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犷、豪放的,充分表达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这首词的上片以“牵”“擎”“卷”等词呈现出装备齐全、人数众多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词人虽然年届不惑仍“狂气”十足。

C.“何日遣冯唐”一句,词人以魏尚自喻,盼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以及对朝廷的愤懑之意。

D.词末“射天狼”表达了词人企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抒发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答案:C出处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资料1 广西梧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积累运用〔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3 字音字形〔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4 词语、成语的运用〔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5 病句〔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6 文学常识〔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7 名著阅读〔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8 《海洋卫星:大国重器经略蔚蓝》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9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0 《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1 《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2 名句名篇默写〔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3 综合性学习〔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4 黄大刚《口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题〕15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作文题目:“不一样的经受”。

中考语文必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附习题)

中考语文必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附习题)

中考语文必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附习题)中考语文必背诗词:《江城子・密州出猎》(附习题)【原文】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作者:苏轼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重点字词】(1)密州:今山东诸城。

(2)聊:姑且。

(3)左牵黄,右擎苍: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4)锦帽貂裘:汉羽林军穿的服装,这里指随从将士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

(5)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6)太守:此指作者自己。

(7)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孙权。

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8)尚:更。

(9)霜:白。

(10)“持节”二句:意谓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

《史记・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

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

一度匈奴进犯,魏尚亲自率车骑阻止,所杀甚众。

因报功的文书上所载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缺少六人),被削职。

后经冯唐代为辩白,文帝即派冯唐“持节” (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前往赦免了魏尚的罪,仍令其担任云中太守。

苏轼这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故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41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中考作业和答案版

41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中考作业和答案版

41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擎qíng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选自《东坡乐府》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聊:姑且;左牵黄:左手牵着黄犬;右擎苍:右手托着苍鹰。

擎:举,向上托住。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太守:指作者自己;尚:更;霜:白;会:会当,将要;天狼:星名,又称犬星,主侵掠。

这里隐指西夏。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出猎的情景。

作者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中考2015【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眼前,或写将来。

C.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直接关联。

一模2015金山6.词中的“太守”是指(人名)。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一模2015嘉定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季。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一模2016嘉定【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以上作品都属于(体裁)。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一模2017杨浦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春望》《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首联用“草木深”这一意象描绘出城中的荒芜,反映了城市因人民离散而无人整治的荒凉之状。

B.乙词上片“牵黄”“擎苍”的行为不但显示出词人的勇猛,更显示出词人的少年狂气。

C.两首诗词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家书抵万金”中把家书比作万金;“会挽雕弓如满月”中把拉满的弓比作满月。

D.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苏轼的词风豪放洒脱,他们的风格在这两首诗词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7.甲诗和乙词的画线句在描写白发中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答案】6.C 7.①甲诗中的白发,写出诗人的苍老之态,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思念家人的内心世界;②乙词中写尽管鬓角稍白,但词人毫不在意,表现出他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的内心世界(或虽年老但仍有少年壮志的豪情)。

【解析】6.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

C.“家书抵万金”是夸张,不是比喻;故选C。

7.本题考查古诗词诗歌意象的比较理解。

《春望》中描写白发的诗句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句意思为: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

“白发”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白发的诗句为“鬓微霜,又何妨”,此句的意思为: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表达苏轼并不在意自己衰老,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让自己有为国建功立业的机会。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题)

(一)古诗词赏析(7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两位英雄人物,他们
是、。

(2分)
10. 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分)
答:
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
答案:
(一)古诗词赏析(7分)
9. 孙权魏尚(顺序可颠倒)(2分)
10.“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分)
11.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送了作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写无限热爱。

(3 分)(若只判断不分析,不给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汇总(2009-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汇总(2009-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

贵州省安顺市2017 年中考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2 分)1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 分)答: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答:答案:(一)古诗词赏析(7 分)9.孙权魏尚(顺序可颠倒)(2 分)10.“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 分)11.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送了作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写无限热爱。

(3 分)(若只判断不分析,不给分)2017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

(2 分)1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 分)1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分)答案:(一)古诗赏析(6 分)13.(2 分)描写(叙事、记叙、叙述)抒情(抒怀)14.(2 分)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 分)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1 分)15.(2 分)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聊”,姑且,暂且;“骑”,一人一马的合称;“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B.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记叙了身为太守的词人一次带领全城兵民激情出猎的情景;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词人对即将领兵出征西北为国御敌立功的热切期盼。

C.本词气势豪迈。

一个发狂出猎亲射虎的太守,一个开怀畅饮意气风发的老夫,词人年老而轻狂的表象中充满了渴望出征杀敌报效国家的激情与豪迈。

D.本词善用典抒情。

“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

同是用典,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示自已有孙权一样的雄心壮志。

答案:
1B。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出师表》含答案学习古诗文,汲取古人智慧。

新知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42.“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写此词时38岁,便自称“老夫”,他本不该狂,却要①抒发少年人的豪情张狂;三顾茅庐时刘备的谦恭使得诸葛亮感奋激发,“遂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穷尽一生为刘备②。

(根据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填空)43.《出师表》言辞恳切,真情充溢。

“受任于败军之际”意思是“①”,诸葛亮在危急关头肩负起蜀汉中兴的大业:“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意思是“接受遗命以来,②”,一个高风亮节、勇于担当的忠臣形象跃然纸上。

44.“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苏轼、刘禹锡在诗词中都能借用典故使表情达意更恰切。

请找出下面诗中用典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45.小辉同学根据两篇诗文内容、做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答案】42.姑且,暂且奔走效劳43.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日日夜夜担忧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没有效果4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烂柯人”运用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或“暗示出自己被贬时间之久,表现了诗人对世态变迁的怅惘之情”)。

45.①示例:出猎盛况②示例: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以及被朝廷重用的愿望③示例:临终托孤(或“白帝城托孤”)4示例:兴复汉室【解析】4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一空,苏轼写此词时虽然已经38岁,但他自称“老夫”并非真的认为自己已经老去,而是以一种自嘲、自谦的方式表达。

他在这里用“聊”字,表示他并不是真的疯狂,而是暂且、姑且地抒发一下少年人的豪情张狂。

所以第一空应该填“姑且,暂且”。

第二空,“遂许先帝以驱驰”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他表示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谦恭之举,使他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刘备奔走效劳。

这里的“驱驰”就是形容他为刘备效力、奔走的情景。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①聊:姑且,暂且。

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1分)――自贡市2004年1、翻译下面的文字。

(2分)①左牵黄,右擎苍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C.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四川资阳市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聊发少年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1分)(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2004 连云港)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一问1分,)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2005 仙桃市1、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倾城____”。

(1分)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说明:以魏尚自比,希望效仿魏尚重新得到重用,报效国家。

)5.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豪情壮志。

(2)词中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词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了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词是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戍(4)持节云中,何日遣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5)(处?么表达上有什好义什么含?在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答][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遣冯亲射虎”在这首词中,6.作者用了“唐;射天狼这三个典故。

(2分))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7.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6.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4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6、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倾城8、C、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1.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7、这首词用一个“”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派词篇的典范。

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抒发了。

8、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分) 上阕:下阕:11.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C. 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孙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8、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9、A(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

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 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11. C①本词上片以_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②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③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3.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

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气概不凡的英雄形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来自西北侵扰的西夏军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