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试题两套【附答案】@北师大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关于夏朝的建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B.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 夏朝的都城是洛阳D.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结束2. 周武王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商朝?A. 牧野之战B. 巨鹿之战C. 长平之战D. 桂陵之战3. 下列哪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以上都对4.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6年C. 公元前223年D. 公元前230年5. 下列哪项是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开辟丝绸之路D. 以上都对二、判断题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

()3. 春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4. 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5. 汉武帝推进了大一统的格局。

()三、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

2. 春秋时期,______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

4. 汉武帝采纳______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5. 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他们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

2. 春秋争霸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3.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4. 简述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5. 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五、应用题1. 请举例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答案】洋务派和维新派。

共同主张:向西方学习。

【解析】问,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表哪一个派别?有何共同主张?.根据材料“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三分别表洋务派和维新派,共同主张是向西方学习。

【答案】属于早期维新派。

和材料三的主张相似之处:都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亡。

【解析】问材料二属于哪一个派别?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根据材料“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

…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可知属于早期维新派。

它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在于都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挽救民族危亡。

【答案】“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

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过程。

【解析】问,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根据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知“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

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过程。

19.(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19.(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1)物质文明: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精神文明:百家争鸣,私学出现,《诗经》、楚辞的出现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建立。

【解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归纳。

【答案】(2)观点:秦汉士人在面对政治权势时,虽然流露出一定的怯懦和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两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两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项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1.在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A.鉴真 B.玄奘 C.戒贤 D.阿倍仲麻吕2.下列古代政治清明的时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开元盛世②贞观之治③开皇之治④文景之治A.①③④②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3.“合同为一家”描写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A、突厥B、吐蕃C、回纥D、南诏4.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两项发明于隋唐时期的是A、造纸术、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火药C、活字印刷术、罗盘针D、火药、指南针5.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①玄奘②晁衡③鉴真④空海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6.唐朝时既是民族交往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长安B、洛阳C、扬州D、成都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唐朝灭亡后,相继统治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统称“五代”B、北宋建立后,统一全国C、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D、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先灭掉了辽后又灭掉了北宋8.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A. 唐朝中后期B.北宋C.南宋D. 唐朝后期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文明世界的大商港是: ( )①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A.①③④B.④⑤C. ①②③D. ③⑤、10.中国的瓷都指的是:()A哥窑 B.汝窑 C.邢窑 D.景德镇11、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苗族B.回族C.傣族D.彝族1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A、废行省、设三司B、设立殿阁大学士C、废丞相D、设厂卫机关13、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相同意义是()A、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的行使主权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4、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A、《千金方》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15、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的是()A、封建国家分裂,大融合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16、军机处创设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东南亚一带C、印度洋一带D、非洲南端18、下列是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是()A、马铃薯B、花生C、向日葵D、玉米19、下列有关《尼布楚条约》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B、条约的签订双方是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C、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D、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20、下列小说中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的长篇小说是A、《水浒传》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二.改错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处错误)21.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的。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A.北周B.齐朝C.梁朝D.陈朝【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第一子目隋的统一中的内容:“589年,隋沿长江分兵八路全线出兵,仅用四个月就以摧古拉朽之势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可知,隋朝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灭亡的割据政权是陈朝,故选D。

A选项581年杨坚夺取其政权,建立隋朝。

BC选项南方政权的更迭是宋齐梁陈。

【考点】隋的统一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隋的统一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隋的统一的时间、概况和影响。

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下图反映的是A.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C.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D.清朝对今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答案】B【解析】分析图片。

可以得出这是西汉疆域图。

因为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

所以答案为B项。

【考点】汉通西域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半坡人生活的时代在考古学上称为(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D.蒸汽时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时代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半坡氏族,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弓箭。

原始农业有了发展,开始有原始畜牧业。

会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并使用陶器,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定居生活。

以经营原始农业为主,使用的石器为比较精致的磨制石器,通常我们把使用磨制时期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本题选B。

【考点】新石器时代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铁器时代,古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同学们要对这些特征注意识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北师大版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代的发明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在唐朝时期,下列哪位人物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维4. 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厚照D. 朱由检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关条约》的内容?A. 割让台湾B. 赔款C. 开放通商口岸D. 削减军队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

()2.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

()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4. 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曾来到中国。

()5. 康熙帝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

2. “安史之乱”发生在_______朝。

3.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始于_______朝。

4. “戊戌变法”发生在_______年。

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3. 简述唐朝的繁荣表现。

4. 请简述明朝的建立过程。

5. 请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五、应用题1.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2. 请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3. 请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 请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 请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利与弊。

2. 请分析清朝衰落的原因。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唐朝的简报。

2. 请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思维导图。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展览,列出展览的主要内容。

2023-2024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详解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上)初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有2道大题,共9页。

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

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A.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C.已经能够制作工具D.已经学会使用“火”2.《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胡桃、松、榆等植物大量存在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中)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

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说明北京人()A.会使用火B.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C.依靠采集生活D.会制造石器工具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A.神话传说B.考古发掘C.学者推断D.史书记载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术的进步B.人工取火的发明C.饲养水平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改进5.当原始农业种植发明之后,人类即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农作物,不断地增殖农产品以获得生活来源,使生活来源有了可靠保证,从而解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

这表明原始农业的发展()A.促进了原始手工业与家畜饲养的发展B.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物质基础C.仰赖大自然的恩赐并受大自然的制约D.促进了原始商业的产生6.下列各项能够反映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有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面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按此纪年方法,中华民国元年是()A. 壬子竿B. 癸丑年C. 甲寅年D. 乙卯年【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天干地支纪年法分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10位天干和12位地支相搭配(奇数位配奇数位,偶数位配偶数位),最小可组成60位,由此形成了六十个干支,称为“六十干支”,一循环是60年,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根据天干地支的运算,1912年是壬子年,故选B.ACD均错误,应排除。

故选:A。

2.1776年《常识》发表以后,约翰亚当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最近两年所发生变化实在惊人,各州居民的思想感情都彻底发生变化,“对君主的祟拜和对贵族尊严的屈从,从未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彻底地从如此之多的人内心根除。

”这表明()A. 独立战争推动平等意识的形成B. 民主思想在美国已深入人心C. 美国民众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D. 美国人民迅速接受共和思想【答案】D【解析】1776年即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北美各州居民迅速、“彻底地”根除“对君主的崇拜和对贵族尊严的屈从”,表明否定君主制和贵族制的共和思想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接受,D项正确;独立战争以前北美人民的“平等意识”已经产生,A项错误;民主思想在美国已“深入人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美国民众抛弃了精英政治理念,C项错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中央机构演变示意图。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②③①④B. ②①③④C. ②④①③D. 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代的三省六部,②是奏朝的三公九卿,③是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④是元朝的政治制度,由此可知②①④③正确。

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故选D。

2.如图位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

该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西晋D. 隋朝【答案】B【解析】3.严耕望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纲》中提到:“汉代前期的制度可称为集权的信托制度,皇帝虽掌握最高权力,但一般政务原则上完全交付丞相全权处理。

”此种政治后来发生了变化,与这种变化相关的是()A. 颁布推恩令B. 设置中朝C. 设转运使D. 设立内阁【答案】B【解析】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权力较大,汉武帝时为了削弱丞相权力,选派近臣成立“中朝”,成为皇帝议政中心,故B符合;颁布“推恩令”是针对地方王国问题,削减地方权力的,故排除A;设转运使是宋朝的,故排除C;设内阁是明朝,故排除D。

故选B。

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A. 秦汉隋唐B. 西周秦汉C. 西周隋唐D. 秦汉明朝【答案】A【解析】5.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物……这反映了九卿()A. 服务皇室,君权至上B. 职权细化,各负其责C. 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 官员众多,权力分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九卿的职责主要是为皇室和皇帝服务的,体现出君权至上的特征,故选A。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简论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魏晋玄学的特点及在当时的影响。

3、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4、宋代编纂的“四大部书”及其价值。

二、综述题(结合史实,论述下列问题,并谈出白己的看法,每题30分,任选2题,共计60分。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2、清代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的情况及其对古代文献整理的影响。

3、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情况及其与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史的关系。

4、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近代史】一、名词解释(每词10分,共40分)1、闭关政策2、资政新篇3、刘永福4、预备立宪二、标点下列材料,并进行分析评论(共25分)又有谓各国皆由野蛮而专制而君主立宪由君主立宪而始共各次序井然断难躐等中国今日亦只可为君主立宪不能躐等而为共和此说亦谬于修筑铁路可以知之矣铁路之汽车始极粗恶继渐改良中国而修铁路也将用其最初粗恶之汽车乎抑用其最近改良之汽车乎于此取譬非较然矣三、论述题(共35分)1、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论析和平改革与暴力革命的关系及历史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世界近代史】一、名词解释1、叶卡捷林娜二世2、玻利瓦尔3、19世纪英国国会改革4、克里木战争5、托克维尔二、论述1、试比较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特点(30)2、结合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历史变迁,分析奴隶贸易的影响。

(25)3、德国学者桑吧特认为,战争制造资本主义,这话反过来也对。

结合世界近代历史,谈谈你对这个论点的看法。

(25)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历史学考研真题【中国通史】一、名词解释(8选6)1、殷墟2、新莽3、甲申政潮4、扫清灭洋5、湘江评论6、金圆券7、邓演达 8、一边倒二、简答题(4选3)1、列举魏晋时期的五部史书,并选其中一部进行评价2、民国时期的新军阀混战3、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4、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三、论述题(3选2)1、中国近代史的线索2、明清文化3、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精品解析: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有2道大题,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2019年是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90周年。

今天的北京地区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在该地区先后被发现。

这两处遗址位于现今北京的A.王府井B.周口店C.刘家河D.东胡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北京周口店,先后发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推动了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各项叙述,与北京人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人工取火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天然的火种,不会人工取火,选项B符合题意;生活于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排除ACD。

故选B。

3.以下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到20万年B.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C.北京人脑容量比现代人略小D.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对北京人化石的发掘和北京人外貌特征的总结可以看出,化石是了解北京人特征的主要证据,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化石的年代进行测定,无法得出北京人生活的时间阶段,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和脑容量的大小,排除BC项。

故选D项。

4.距今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粟C.米饭D.小麦【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距今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是最早培育粟的先民,所以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粟,B项正确,排除ACD项。

故选B项。

5.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

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史记》载:“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即秦始皇51岁就去世了。

清代史学家钱大昕指出,秦始皇没有活到51岁,这里的“五”应该是“立”,但没有找到证据。

而今,“在日本高山寺所藏的抄本中,这个词就是‘立’,这样就找到版本的依据,再加上一些旁证的材料,我们就把这个错误改了。

”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 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甄别、考证B. 《史记》中存在史实错误,不能作为史料C. 没有版本依据,无法确定史实方面的正误D. 历史学科实际上是考证史料正误的一门学科【答案】A【解析】材料中对于”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的史料进行了解读,利用日本的史料进行旁证,体现出史料研究的复杂性,《史记》属于第二手史料,使用的时候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A正确;《史记》属于二手史料,可以作为史料印证,B错误;材料中论述是史料相互印证,不是无法确定史实方面的正误,C错误;历史学科不仅仅是考证史料正误的一门学科,D错误。

故选A。

2.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

《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猝死于佛室;《文明译从》中则说,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个侍女。

这反映出()A. 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B. 历史现象均通过历史叙述呈现C. 历史事实的真伪性无法判断D. 历史记载都不能客观再现事实【答案】A【解析】关于杨贵妃之死有不同记载,说明历史现象具有很大的复杂性,真假是非不能轻易确定,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3.人民版历史教材提到,“到15世纪,土耳其的扩张阻断了西欧各国通过地中海商路到东方的传统商路”。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贞观政要》)从这种认识出发,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唐初经济逐步恢复()A.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 革新政治C. 兴科举以儒为师D. “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可知,涉及的是唐太宗民生和经济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促进唐初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是从政治角度分析,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在位期间,突出体现这一民族观的事例是()A. 派遣文成公主人藏和亲B. 在六部下设鸿舻寺C. 采取“战而后和”策略D. 发动“玄武门之变”【答案】A【解析】A、和亲表现为文成公主入藏,正确;B、该项未涉及民族政策,错误;C、唐太宗对少数民族采取和亲、册封等政策,排除;D、该项不属于其民族政策的表现,排除;3.“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

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

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汉武帝),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

”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 否定了秦始皇的暴政行为B. 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绩C. 肯定了秦始皇以法律治理国家的行为D. 对中国的贡献高于汉武帝【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可以看出秦始皇以法律治理国家,赏罚有信,故C项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B.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C. 生、旦、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D. 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是草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原来以唱二簧调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调拨子等,乾隆五十五年扬州的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步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 历史悠久,身居都城B. 题材广泛,角色齐全C. 文武兼修,贴近生活D. 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京剧是在徽剧基础上,吸收了京、秦二腔逐渐发展来的。

由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故D正确。

A、B、C是京剧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故选D。

3.《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 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B. 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 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D. 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人,秦赵渑池会是十分著名的关于蔺相如的故事,故C项正确。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然而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C. 儒学忠君思想的进一步强化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董仲舒新儒学地位的确立,经过数百年发展,三纲五常尤其是其忠君思想在东汉被进一步强化,故东汉末年虽天下大乱,割据势力及权臣大都不敢公然称帝,故C项正确;权臣豪强畏惧的不是中央集权,而是当时人们心中捍卫的三纲五常,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经世致用”思想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D项错误。

故选C。

2.黄宗羲曾说:“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出仕乃为天下,非为君;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同时期的顾炎武也说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上述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民主思想受士人阶层推崇B. 理学的内涵得到了延伸C. 君主专制的弊端愈益显现D. 封建价值取向发生巨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非为君;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而这时期反对君主专制的原因则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不断显现,C项正确;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对君主专制思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这时期君主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而不是民主思想受士人阶层推崇,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不符合理学的内涵,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启蒙思想,不是封建价值取向,D项错误。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

初一历史初中历史北师大版试题1.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A.汉武帝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玄宗时期D.光武帝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史实的识记。

题中诗句的意思的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

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描写的是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第二子目开元盛世中的内容:“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可知,诗中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唐玄宗时期,故选D。

【考点】开元盛世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元盛世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开元盛世的原因和表现。

2.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

下列关于秦皇汉武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开国皇帝B.都加强中央集权C.都是有名的暴君D.都推行儒学教育【答案】B【解析】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而非汉武帝,排除A;有名的暴君是秦始皇而非汉武帝,排除C;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受到压制,排除D;秦始皇、汉武帝都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王扫六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3.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汉武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B.设置“十三州部”C.颁布“推恩令”D.反击匈奴【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

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子弟,建立较小的候国。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 中央集权B. 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C. 独断性和随意性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信息“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史实,故选D。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皇帝决策的信息,排除B。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皇权的随意性,排除C。

故选D。

2.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其实现统一的时间为()A. 12世纪前期B. 12世纪后期C. 13世纪前期D. 13世纪后期【答案】D【解析】3.周王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建立各部族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过去那种一族即一国的情况不复存在。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B. 家天下传统形成C. 封邦建国制度推行D. 血缘政治被打破【答案】C【解析】A.“嫡长子继承制”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天下”形成于夏启时期,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C.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指周天子将除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口分配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在地方广建封囯拱卫王室的制度,其中姬姓王族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血缘政治于春秋战国时期被打破,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贞观年间,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就是不肯属敕。

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居然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

这主要是因为( )A. 皇帝昏庸大臣操纵朝政B. 门下省参与决策程序制度化C. 分割相权避免君主独裁D. 门下省可监察政府政令实施【答案】B【解析】2.商朝时期,虽然其统治区域很大,但是方国、部落遍布全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连年征伐,人民困苦不堪。

而商王对于臣服的一些方国、部落,虽采取了加封侯、伯等封号的做法,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

这一史料主要用来论证()A. 商王控制范围有限B. 分封制形成的背景C. 嫡子继承制的滥觞D. 中央集权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从题干关键信息“商王对于臣服的一些方国、部落,虽采取了加封侯、伯等封号的做法,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实行的内外服制度存在不足,对方国、部落的统治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地方对商王的认同感较弱,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由此可知,这一史料主要用来论证分封制形成的背景,故B项正确。

题干强调商王的统治区域很大,但是对地方控制不足,并非商王控制范围有限,A 项错误。

题干中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

中央集权形成于秦朝,与题干限定时间不相符,D项错误。

故选B。

3.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 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 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 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 代表皇帝监督百官【答案】A【解析】A.材料中强调丞相是百官之长,说明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代表百官向皇帝负责。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在黄河流域的某原始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黑陶,以及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一遗址最有可能是()A. 北京人遗址B. 良渚文化遗址C. 河姆渡文化遗址D. 龙山文化遗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黑陶,以及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故D项正确;A项位于北京地区,BC两项位于长江流域,排除。

故选D。

2.2015年11月考古人员在石家河古城中心区域的谭家岭遗址寻找大型建筑遗迹时,意外发现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

这说明石家河遗址A. 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B. 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C. 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D. 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答案】D【解析】9座瓮棺葬,其中5座有玉器随葬,而玉器在当时代表身份,说明当时已经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D正确;玉器随葬不能证明石家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排除A;玉器随葬说明当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制作水平,不再是旧石器时代,排除B;君主专制国家是在奏朝,排除C.3.2019年7月6日,在阿寨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古城遗址处于A. 旧石器时代早期B. 旧石器时代晚期C. 新石器时代早期D. 新石器时代晚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3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D项正确;良渚文化不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A项错误;良渚文化不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B项错误;良渚文化并非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C项错误。

4.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复原原始社会的历史成为可能,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任课教师姓名:卷面总分:宁欣100 分考试时长: 100院(系):专业:年级:分钟考试类别:闭卷□开卷□其他□姓名:学号:阅卷教师(签字):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30分)1.丁村人2.二里头文化3.名家4.云梦秦简5.算赋6.《水经注》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管仲改革的内容。

2、侯景之乱的影响。

三、论述题(可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王莽改制述评。

2、门阀士族的形成及演变。

3、秦到南北朝赋役制度的演变。

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 任课教师姓名:宁欣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30分)1.丁村人:①属于早期智人;②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③距今约7万年左右;④在山西襄汾丁村发现;⑤能够使用石制工具,并对工具进行加工。

2.二里头文化:①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5年到公元前1625年之间;②分为四期,四期的归属有较大分歧;③第三期的内涵最丰富,有两座宫殿遗址,墓葬中发现不少青铜器和玉器;④青铜器和玉器中不少属于礼器和祭器;⑤第三期一号宫殿的被废弃正是夏灭商兴情况的反映。

3.名家:①战国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特征的学派;②代表人物有惠施与公孙龙等;③惠施提出了“小异同”“和“大异同”的命题,还定义了数学上无穷大、无穷小的概念;④公孙龙讨论的主要是“名”与“实”的关系和“指”与“物”的关系,主要观点包括“离坚白”说和“白马非马”说4.云梦秦简:①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的一批秦墓;②11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③简有1115枚,还有80片残简;④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简;⑤是研究秦史非常珍贵的资料。

5.算赋:①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②据汉律规定,民年15至56,不管男女都要出算赋;③每人每年1算(120钱)以充军费;④算赋、口赋是封建国家最大的一项财源,在赋税中占重要比重;⑤人头税过重是导致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6.《水经注》:①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作注而撰写的一部地埋学著作;②全书40卷,30万字;③书中记述了河流水道1252条,并详细记载了这些河流水道的方位、流向、经过区域,以及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植物动物、农业工业、风土人情等;④它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是研究这个时期历史、地埋、考古、农业、水利的重要文献。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管仲改革的内容。

一是内政上实行“叁国伍鄙”制。

“叁国”即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

“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一属含10县。

这一改革表明,春秋初年,齐国的国野关系开始破坏,出现“四民”杂处的情况。

如此整顿内政,为的是集权于贵族,加强统治。

二是军事上实行兵民合一组织。

按此系统组织的国人,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既扩充了军队编制,增强了战斗力,又减少了养兵的兵赋负担。

三是经济上实行赋税及山海的改革。

首次打破井田制,对“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变以往的不收税为“相地而衰征”的税制。

衰,是等差的意思。

就是按土地好坏,分等征实物税。

免除关税以鼓励出口,设立盐铁官。

四是外交上建议齐桓公树起“尊王攘夷”旗帜。

打击了戎族侵扰,在保卫北方中原小国的战役中,树立了自身的威望。

管仲治齐进行的富国强兵改革,使齐很快强大,奠定了齐国建立霸业的基础。

2.侯景之乱的影响。

(1)是南朝萧梁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叛乱。

南朝梁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

当时正值梁朝政务松弛,防备松懈之际,侯景军队很快就包围了台城,次年二月,因兵尽粮绝,台城陷落。

梁武帝被软禁后饿死,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傀儡皇帝。

公元552年,梁元帝萧绎派大将王僧辩、陈霸先攻下建康,侯景兵败被杀。

(2)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五年,在此期间,各方势力连年混战不止,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整个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

经过侯景之乱,建康这个南北各四十里,拥有28万人口的繁华都市,变成了一片废墟。

侯景还分兵攻掠吴郡、会稽、广陵等地,一路烧杀破坏,把号称“最富庶”的三吴地区,造得残破不堪,长江中下游地区,变成了“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垅焉。

”(《南史·侯景传》)的残破景象。

(3)侯景之乱使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击。

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打击已很难承受,侯景之乱的发生更是给了他们致命的一击。

(4)尽管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空难,但侯景之乱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三.论述题(可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王莽改制述评。

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第二年,王莽为了解决西汉社会遗留下来的尖锐的阶级矛盾,陆续颁布法令,附会《周礼》,托古改制。

主要内容如下:一、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

王莽颁布的封建土地所有权,不是也不可能是改革奴婢的社会地位,而只是冻结土地和奴婢,以此获罪的不可胜数,因此他们强烈反对这个诏令。

始建国四年(公元12年),王莽不得不改变这个诏令,宣布王田皆得买卖;犯买卖奴婢罪者也不处治。

二、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下诏实行五均六筦,企图以此节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盘剥,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獗活动,并且使封建国家获得经济利益。

五均是在长安以及洛阳、邯郸等大都不都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

六筦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等五项事业,不许私人经营;同进控制大名山泽,向在名山大泽中采取众物的人课税。

三、居摄二年,王莽改革币制,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与五株钱同时流通。

始建国元年,王莽废错刀、契刀与五株钱,另作小钱。

始建国二年,王莽改作金、银、龟、贝、钱、布,名曰宝货。

人民对王莽钱币毫无信任,都私用五株钱,王莽又严加禁止,人民反抗不已。

地皇元年(公元20年),王莽又尽废旧币,改行货币、货泉二品。

货币不合理的改革,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王莽财政的崩溃和人发的破产。

四、在政治制度方面,王莽也大事更张。

他反中央和地方的官名、郡县名和行政区划,都大大加以改变。

他还恢复五等爵,滥加封赏。

官吏奉禄无着,就想方设法扰民。

五、为了转移各阶级对改制的不满,王莽还挑起与四周各族的民族斗争。

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故意贬低少数民族的地位,无理加以侮辱,如把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改高句丽为“下句丽”。

其后,又连续发动了对东北、西南各族和匈奴的非正义战争。

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战争的骚扰,使各族人民遭到了极大的痛苦与灾难。

2.门阀士族的形成及演变。

(1)门阀是以特殊的等级(门第)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贵族特权集团。

他们以宗族为纽带,拥有自己的门生、故吏、宾客、宗族、佃客、部曲,构成强大的政治势力。

(2)门阀士族出现,是东汉地主世家势力及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依附关系发展的结果。

其特点:经济上“田亩连于方国”,“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政治上是“累世经学”、“累世公卿”,拥有经济、政治的特权和地位。

(3)门阀士族制形成,始于曹丕称帝建魏,为了取得豪强大族的支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铨定的标准,主要是依据家世门第,成为世家豪族控制选官的一种政治制度。

(4)门阀士族制的巩固和强化,表现为西晋继续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彻底变成了门阀控制选官的物段,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门阀的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由国家各项立法进一步确认。

(5)门阀士族制度达到鼎盛,是在东晋政权的保护下而形成。

世家大族特权提高,政治上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准则,公开宣布大族不受法律约束;经济上荫庇人口数目依官吏品位相应增加,他们占夺土地和人口最为严重。

侨姓士族地位高于土著大族;庶族只能充当一些较低官吏。

(6)门阀势力的衰落,是从东晋末开始,到南朝进地位更日益下降。

①东晋末年的孙恩起义,严厉打击了豪门贵族,东晋的军权划落入寒人出身的刘裕等手中,寒人地位开始上升;②刘宋政权建立,改变了自西晋以来门阀垄断政权的局面,南方出现了门阀、寒人的联合专政;③唐寓之起义虽被镇压,便南齐政权不得不承认冒籍的事实,出现寒人执掌权力,大族传统地位动摇了;④南朝时期,门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保持门第血统的规定发生动摇。

大族与寒人间禁止通婚的社会约束出现了破绽;⑤门阀势力政治上不求振作,不学无术,生活极端腐化。

南梁时发生侯景之乱,门阀势力受到致命的打击。

隋灭陈,采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削弱了门阀势力。

3.秦到南北朝赋役制度的演变。

(1)秦代是按亩纳税,即交地租。

按户籍征发赋、役(兵役和杂役)。

(2)汉代也是按亩纳租税,只是征的量比秦代少。

按人丁负担赋、役。

两汉实行编户制度。

其内容是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

入籍农民称为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

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须承担四项负担:一是田租(即土地税);二是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三是徭役;四是兵役。

自此,我国封建社会一套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3)曹魏实行屯田制。

建安元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的困难和安置流民推行屯田制,开始在许昌附近屯田,后又向各地推广。

屯田区不隶属于郡县,直属中央的大司农,由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屯田都尉管理,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屯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屯田客(农民)按军事编制固定在土地上,一般不服兵役和徭役,专门从事农耕。

军屯以军营为单位进行生产。

(4)西晋政府在颁布占田法令的同时,颁布了课田和户调法令,以此对农民进行剥削。

课田,是征课田租之意,即是政府按照规定的田亩数向农民征收田租。

每个丁男(16岁至60岁)课田50亩,丁女课田二十亩,次丁男13岁至15岁,61至65岁)课田25亩,次丁女和老小不课。

课田的田租,平均每亩纳粟八升,比曹魏高一倍。

户调,是征收户税的制度,规定丁男作户主的,每年交绢三匹,绵三斤。

户主是妇女和次丁男的,户调折半交纳。

边远郡县交丁男户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户调。

西晋户调比曹魏增加了。

(5)北魏实行租调制,其中的“调”是户税,以户为单位征收帛或布。

丁男同时要负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规定一夫一妇(每户)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

15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均田制以计口授田的形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让他们开垦和耕种土地,以增加国家的租调收入。

装订线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任课教师姓名:卷面总分:宁欣100 分考试时长: 100院(系):专业:年级:分钟考试类别:闭卷□开卷□其他□姓名:学号:阅卷教师(签字):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30分)1.北京人2.龙山文化3.庄子4.殷墟5.口赋6.《洛阳伽蓝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商鞅变法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