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

合集下载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鲁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的教材。

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2.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比例和百分数、空间与图形、常见数量关系的应用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比例和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空间与图形的关系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本册教材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在教授本册教材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如情境创设、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等。

4.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5.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通钢二小邢晓红一、本册教材基本结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

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2022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归纳(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1时,c=a。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知识梳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知识梳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知识梳理』一、正比例①概念:什么叫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k一定)②例子: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2.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一定3.长方形面积: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长×宽=面积——面积一定)二.反比例①概念:什么叫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k=y*x(k一定)②例子:1.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积一定)2.排队做操,总人数不变,排队的行数和每行的人数成反比例。

(排队的行数×每行=总人数——总人数/积一定)3.做纸盒子,总个数一定,每人做的个数和人数成反比例。

(个数×人数=总盒数——总盒数/积一定)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反比例——知识梳理』一、正比例①概念:什么叫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k一定)②例子: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一定)2.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一定3.长方形面积: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

(长×宽=面积——面积一定)二.反比例①概念:什么叫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k=y*x(k一定)②例子:1.百米赛跑,路程100米不变,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负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负数的初步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同时,学生也能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此外,学生还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本单元的编排特点是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同时,在学生初步认识负数后,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让学生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本单元的具体编排包括例题内容,例如引出负数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认识数轴和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建议包括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教师应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就可以了。

数轴的认识也只是描述性的定义,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特别是两个负数的比较,这里还不是抽象的比较,只需要让学生能借助数轴比较就可以了。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沪教版五四制(最新整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梳理沪教版五四制(最新整理)

教材梳理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其中第五、第六章节为本册书的重难点,而第七、八章节是了解、理解性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一个认知基础。

第五章为有理数,因此作为本书的重点。

首先要知道那些是有理数,有理数包括哪些部分并且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最后要明白何为科学记数法,怎样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为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要了解何为一次方程(组),怎么样解一次方程(组),而更重要的是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

作为平行的学习,可将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方程(组)类似的学习,明白一次不等式(组)是将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并且解一次不等式(组)常与数轴联系起来,这样更直观。

一次不等式(组)是我们中考中必考的考点因此要适当的强化学习.第七、八章是线段与角的画法及长方体的再认识,此部分知识点是认识、了解、理解性知识,了解角,线段,余角,补角及其画法并且知道长方体及长方体上的棱与棱、棱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画法。

第五章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0的相反数是0。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如4-的绝对值为4(距离,0≥x )。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率:a b b a +=+(交换律),)()(c b a c b a ++=++(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a b a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负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教材梳理

最新北师大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教材梳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的运动》单元教材梳理一、单元教材梳理1.单元学习内容及前后联系《图形的运动》属于图形与几何版块。

包括图形的旋转、图形的运动及欣赏与设计。

学习图形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时,学生认识了平移,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放个会上画出简答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学习的图形运动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将进一步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方面认识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综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图形的运动,能运用图形的运动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北师大教材编排结构本单元主要学习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以及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综合。

组织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思路如下:3.本单元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北师大版统计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的。

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轴对称的认识及感知了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五年级上册安排了轴对称的再认识及平移的内容,而本单元内容主要学习认识图形的旋转以及图形运动的综合。

人教版编排则是在二年级下册,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轴对称、平移及旋转现象,接着在四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五年级下册重点学习图形的旋转及图形运动的综合。

苏教版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后,在四年级下册,进一步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再认识。

浙教版则是在四年级上册才出现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了平移,并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轴对称并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

相对来说知识点的跳跃强。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将图形的运动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内容分布、学段分布较为相似。

苏教版和浙教版是分两个板块学习,都集中在第二学段。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周知识梳理1.圆柱的特征: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3.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 2 倍底面积,即S=2πr²增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4rh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当沿高展开时展开图是长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展开图是正方形;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

6.圆柱的侧面积: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因此,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7.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

S表=2S底+S侧=2 πr²+2πrh。

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学习清单内容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

1.观察右图。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周围的面叫做圆柱的();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做圆柱的()。

(2)圆柱是由()个面围成的,包括()个底面和()个侧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

2.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圆柱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

3.转动长方形ABCD,可以形成两个不同的圆柱。

①②(1)圆柱①是以( )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而成的,高是( )cm,底面半径是( )cm。

(2)圆柱②是以( )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而成的,高是( )cm,底面半径是( )cm。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15.7 cm 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cm²。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3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3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周知识梳理一、统计表的分类1、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组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含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二、统计图的类型及特点: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发展变化的趋势;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占总量的百分之几,体现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平均数的意义、作用与公式1、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平均数。

2、作用: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3、计算公式: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四、可能性1、可能性(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生的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3)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发生的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可能发生的事件中,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比较多,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反之,如果出现该事件的情况比较少,就说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3、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游戏规则公平性就是指参与游戏活动的每一个对象获胜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可以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设计游戏规则。

五、数学思考掌握观察、枚举、比较、归纳、列表、假设等逻辑推理时常用的方法,并能较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清单内容班级:姓名:学号:评价:一、填空。

1、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填空。

(1)一个星期( )有8天。

(2)爸爸的年龄 ( )比聪聪大。

(3)状状走到十字路口,看见的( )是绿灯。

2、根据所要描述的情况,填写合适的统计图。

(1)要反映长沙市一周气温的变化情况,最好选用()统计图。

(2)要清楚地表示出六年级各班人数,最好选用()统计图。

(3) 要清楚地表示出六年级各班人数占全年级总人数的百分比,最好选用()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书本下册

六年级数学书本下册

六年级数学书本下册六年级数学书本下册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它涵盖了许多数学知识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简要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包括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一些学习技巧。

这本数学书下册一共分为八个章节。

第一章是关于分数的学习,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四则运算等内容。

学生们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同时要能够将分数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理解分数的运用。

第二章是关于小数的学习。

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小数点后面是无限不循环的数字。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小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同时,还会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等内容。

第三章是关于比例的学习。

比例是描述两个或多个数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如何确定比例的值、比例的用途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例。

第四章是关于图形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他们需要学会观察图形的特点、辨认不同的图形以及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第五章是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如何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数据。

同时,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等。

第六章是关于平方与平方根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平方,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同时还会学习一些与平方根有关的应用题。

第七章是关于代数的学习。

学生将开始接触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

他们将学习如何列代数式、解代数方程等内容。

最后,第八章是关于整理与描绘数据的学习。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直方图、折线图和饼状图来表示数据,同时还要学会如何从这些图表中读取和分析数据。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本书,我建议学生们使用一些学习技巧。

首先,要充分阅读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理解每个例题的解题过程和思路。

其次,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与同学们一起解题,共同探讨问题。

此外,还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试卷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1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梳理】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1周(梳理+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周知识梳理第一部分:数的认识1、数的分类2、数的意义及其特征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后面不能加单位名称。

小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是表示。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因数和倍数已知a、b、c均为正整数(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指的数不包括0),且a÷b=c,那么a就是b和c的倍数,b和c就是a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2、4、6或8。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或5。

4、奇数、偶数、质数和合数①奇数、偶数是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来判断,注:0是最小的偶数。

②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注: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质数中唯一的偶数。

③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注: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二部分数的运算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除法或者只有加、减法,就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提示:加、减法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为第二级运算。

运算定律字母表达式运算性质或规律字母表达式加法交换律a+b=b+a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加法结合律(a+b)+c=a+(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b、c均不为0)乘法交换律a×b=b×a积不变的规律a×b=(a×c)×(b÷c)(c不为0)乘法结合律(a×b)×c=a×(b×c) 商不变的规律a÷b=(a×c)÷(b×c)(b、c均不为0)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a÷c)÷(b÷c)(b、c均不为0)3、常见的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 (2)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3)速度×时间=路程 (4)单产量×数量=总产量4、应用题的类型及解法或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1)用字母表示数:如男生有a人,一共有(a+b)人。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小数)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小数)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小数)知识
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涉及的折扣(小数)知识点,为学生提供简洁易懂的指导。

1. 什么是折扣?
折扣是商家为了促销而给予的商品价格优惠,在购买商品时可
以享受到折扣。

通常折扣会以小数形式表示。

2. 折扣的计算方法
折扣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
折扣金额 = 商品原价 ×折扣比例
实际购买价格 = 商品原价 - 折扣金额
3. 示例
以下是一些折扣计算的示例:
示例1
商品原价为200元,折扣比例为0.2。

折扣金额 = 200 × 0.2 = 40元
实际购买价格 = 200 - 40 = 160元
示例2
商品原价为300元,折扣比例为0.15。

折扣金额 = 300 × 0.15 = 45元
实际购买价格 = 300 - 45 = 255元
4. 折扣的应用
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被用到。

例如,商场举办促销活动时常会给予商品折扣。

学会计算折扣,可以帮助我们在购物的时候更好地理解商品的实际价格,做出更合理的购买决策。

5. 总结
折扣是一种常见的商业促销手段,使用折扣可以使商品价格更具吸引力。

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对学生在购物时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小数)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课件(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代数教学课件(六年级期末考试复习课件)

先写出较小数的因数,然后在这些因数中找出
较大数的最大的因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返回
因数和倍数
3.因数和倍数
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01
02
分别列出这几个数的倍数,然后找出它们的公
倍数,再在公倍数中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先写出较大数的倍数,然后在这些倍数中找出
较小数的最小的倍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特殊的分数。
返回
数的认识
1. 数的认识
小数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小数。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
0.01、0.001 ······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如:3.121212 ······
10 100 1000
返回
数的读写、改写、比较大小
2. 数的读写、改写、比较大小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整数、分数、小数······这些数呢?想
一想: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数,将会怎么样?
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
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返回
因数和倍数
巩固练习
1.填一填。
在12、25、78、90、105、3248中,
2的倍数有( 12、78、90、3248 );
3的倍数有( 12、78、90、105
5的倍数有(
);
);
25、90、10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90
同时是2、3、5的倍数有(
);
90 )。

六年级下册数学考点梳理课件-6.4 数学思考 (共33张PPT)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考点梳理课件-6.4 数学思考 (共33张PPT)人教版

2. △+□=60
□+○=51
△+○=39
△=? □=? ○=?
△=24 □=36 ○=15
3. ○+□+□=24 △=○+○+3 ○=? □=?
○=6
□=9
○+□=△
△=? △=15
1. 认识平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在同一条直线 (3)教美术的老师比李老师年龄小。
要求组合数,常用的方法是枚举法(列举或图示出所有可能),在枚举时为避免重复或遗漏,要注意有顺序地思考。 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m1·m2·m3·…·mn 种 不同的方法。 质量相等的物体可以相互代换,渗透的就是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6.4 数学思考
根据给定的图形或数字,探索其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 (教材第 100 页)6个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8个点 呢?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 吗?请写出算式。想一想,n个点能连多少条线段?
过程讲解 两点确定1条线段,即每两点之间都能连成 1条线段。从2个点开始,亲自动手操作,并列成表格 加以对照,从而找出规律。
实战演练 1
填空题。
(1)在
这列分数中,第
10
个分数是(
10 29
)。
(2)王翔按照一定的规律写数 :1,+2,-3,4,
+5,-6,7,+8,-9,…一共写了 50 个数。他
写的数中一共有( 34 )个正数,( 16 )个负数。
(3)某体育馆用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地板铺地面, 第1次铺2块,如图1;第2次把第1次铺的完全围起来, 如图2;第3次把第2次铺的完全围起来,如图3……按 照此方法,第5次铺完后,所使用的地板一共有( 90 ) 块。第n次铺完后,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所使用的 地板是( 2n(2n-1))块。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负数: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2. 比例: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3. 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理解圆柱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4. 正比例和反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5. 统计:理解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6. 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以上仅为基础知识点的大致概括,如需更详细的内容,建议查阅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或教辅书。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思考 知识点梳理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数学思考 知识点梳理课件
那么○=( 17 ),△=( 15 ),□=( 12 )。
考点4 简单的几何证明 4.如图,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你能说明∠1和
∠2的关系吗?∠2和∠5的关系呢? 根据上面的结论,你能说明∠4和∠5的关系吗?
∠1=∠2 ∠2=∠5 ∠4+∠5=180°
提分必练 提升点 探索图形的规律 5.下列图案是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按一定 规律拼接而成的,根据规律填表。
6
10
(2)算一算:当6条直线两两相交时,最多有几个交点?
最多有15个交点。
(3)推一推:当n(n为整数且n≥2)条直线两两相交时,
最多有几个交点?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 1+2+3+…+(n-1)=n(n2-1)(个) 答:当 n(n 为整数且 n≥2)条直线两两相交时, 最多有n(n2-1)个交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
4.数学思考
6 整理和复习
考点必知 考点1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规律 1.“化繁为简、由易到难”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
思考方法。同同向一道思考题发起了挑战:20条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两两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同同决定从最简单 的开始研究:
(1)数一数:
直线的条数 2
3
4
5
交点的个数 1
3
考点2 列表法解决逻辑推理问题
2.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英语。甲 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英语老师是一 名学生的哥哥;丙老师上课从来不说英语。
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在相应的表格里打“√”)



语文
数学
英语
考点3 用等量代换法解决问题 3.○、△、□分别代表一个数,它们满足: (1)○+△+□=44 (2)○+△+△=47 (3)□=46-○-○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梳理 回顾和整理(综合应用)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材梳理 回顾和整理(综合应用)冀教版




住房的变化
1、通过调查、计算、填表和画图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自己家庭及同班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变化情况,感受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能全面、准确地理解统计图中的数据,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含义。
3、会把近三年全班同学家庭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制成折线统计图。
4、能完成统计表。
旅游费用的预算
1、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决一些与旅游费用的预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
保护水资源
1、通过阅读用数据表达的信息以及实验和计算,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相关数的意义的理解。
2、会完成统计图表,并会根据统计图表推算实际问题。
3、会利用计算器计算复杂运算,能正确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2、正确理解一些信息所表达的实际含义,并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灵活地选择和组合信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和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
绿地积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了解我国城市及自己所在学校的人均绿地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2、根据统计图表会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突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沪教版)第二学期教材梳理

六年级数学(沪教版)第二学期教材梳理

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熟悉程度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其中第五、第六章节为本册书的重难点,而第七、八章节是了解、理解性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一个认知基础。

第五章为有理数,因此作为本书的重点。

首先要知道那些是有理数,有理数包括哪些部分并且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最后要明白何为科学记数法,怎样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为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们要了解何为一次方程(组),怎么样解一次方程(组),而更重要的是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

作为平行的学习,可将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方程(组)类似的学习,明白一次不等式(组)是将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并且解一次不等式(组)常与数轴联系起来,这样更直观。

一次不等式(组)是我们中考中必考的考点因此要适当的强化学习。

第七、八章是线段与角的画法及长方体的再认识,此部分知识点是认识、了解、理解性知识,了解角,线段,余角,补角及其画法并且知道长方体及长方体上的棱与棱、棱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画法。

第五章 有理数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0的相反数是0.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4-的绝对值为4(距离,0≥x )。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率:a b b a +=+(交换律),)()(c b a c b a ++=++(结合律)。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a b a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负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p1-3)【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p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分析、比较、类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的量。

【知识点】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1)掌握两种分析方法(2)对比两种分析方法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1)掌握两种分析方法(2)对比两种分析方法3. 能借助线段图分析说明两类问题的异同4.计算结果除不尽的处理方法【易错点】1.如何找准单位“1”和比较量。

2.解决问题。

一款手机原来每部成本320元,现在降低到280元,每部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280÷320=0.875=87.5%答: 每部成本降低了87.5%。

错解分析:错在把“降低到”理解成“降低了”。

原来每部成本320元,现在降低到280元,说明成本降低了320—280=40(元)。

应用降低了的40元除以原来的成本价。

正确解答:320—280=40(元)40÷320=0.125=12.5%答: 每部成本降低了12.5%。

第二课时纳税问题【教学内容】纳税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段纳税【知识点】1.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纳税?2.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各种税额的计算。

3.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易错点】1. 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时,以谁为单位“1”。

2. 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

如课本P6第4题:2005年我国公布了新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标准。

个人月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不超过500元的5%超过500元~2000元的部分10%超过2000元~5000元的部分15%……李明的爸爸月收入25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2500-1600)×10%=900×10%=90(元)答: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0元。

错解分析:错在把超过1600元部分(900元)认为符合500元~2000元之间,就要按10%征税,即900×10%就可以求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了。

其实超过部分首先有500元是按5%征税的,剩下的400元再按10%征收。

正确解答:2500-1600=900(元)500×5%=25(元)(900-500)×10% =40(元)25 +40 =65(元)答:李明爸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5元。

第三课时利息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重点】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

【知识点】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2.计算应得和实得利息3.计算本息总额【易错点】1.能正确计算本息总金额2.能根据存单进行相应计算3.判断:一种电器先降价10%,再提价10%,现价与最初售价相同。

()提示:一个数量提高一定的百分率后,再下降相同的百分率;或者下降一定的百分率后,再提高相同的百分率,得到的新数量一定比原来的数量小。

第四课时折扣问题【教学目标】懂得商业打折扣问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相同,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按折扣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关键是对折扣和成数的理解,并正确列出算式【知识点】1.理解折扣含义2.计算折扣的方法3.根据折扣和原价计算折后价4.根据折扣和折后价计算原价5.对比三类问题异同点【易错点】1.选择。

某超市清仓处理一批袜子,打六五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1A.35%B.65%C.652.解决问题。

一件上衣原价180元,现在打七折出售,比原价降低多少元?180×70%=126(元)答:比原价降低126元。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理解“打七折出售”的意义。

“打七折出售”是说现价是原价的70%,而不是说现价比原价少70%。

正确解答:180—180×70%=54(元)或180×(1—70%)=54(元)答:比原价降低54元。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知识点】1.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2.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3.渗透一题多解分数问题与百分数问题的对比与沟通【易错点】1.找不准单位“1”的量,不会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量。

2.不懂得通常设单位“1”的量为χ。

3.把数值代入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后添上单位。

如:80%χ=20×80%=16 (人)正确:80%χ=20×80%=16第六课时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知识点】1.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百分数问题的复习2.找单位1,相关等量关系式练习3.找出关键句,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4.画图理解单位“1”,找等量关系,列等量关系式。

5.相关题型对比,找出异同。

【易错点】解决问题:一个机械加工厂,十月份生产零件2000个,比原计划多生产25%,多生产多少个零件?2000×25%=500(个)答:多生产500个零件。

错解分析:找错了单位“1”的量。

“比原计划多生产25%”,是指多生产原计划的25%,应把原计划的数量看作单位“1”,而题中的2000个是实际生产的零件个数。

应先求出原计划生产的零件个数。

正确解答:解:设原计划生产零件χ个。

χ+25%χ=2000χ=16001600×25%=400(个)答:多生产400个零件。

二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课本P18页的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知识点】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会画圆柱和圆锥的高。

【易错点】1.圆柱透视图的画法。

2.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得到什么图形及和原来长方形、三角形的关系。

3.判断:同圆柱一样,圆锥也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错解分析:错在没有掌握圆锥的特征。

圆柱上下两个面是平行的,无论从一个面的哪一点向对面作垂线,长度都是相等的,因此圆柱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但圆锥从顶点向底面所作的垂线只有一条,而不是无数条。

正确解答:×第二课时圆柱的侧面积【教学内容】圆柱的侧面积(课本P21页的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

2.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原圆柱体的关系。

3.掌握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侧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的展开图与原圆柱体的关系。

【知识点】1.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

(1)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与原来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2)推导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2.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易错点】判断:若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错解分析: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高不一定相等。

比如:两个圆柱的侧面积都是12.56平方厘米,其中一个高是3.14厘米,另一个的高是6.28厘米,底面周长就不相等了。

正确解答:×第三课时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内容】圆柱的表面积(课本P22页的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圆柱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知识点】1.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圆柱的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易错点】解决问题:1.用铁皮制作一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厘米,底面圆的半径是5厘米。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2×3.14×5×60+3.14×5×5×2=2041(平方厘米)答:至少需要铁皮2041平方厘米。

错解分析:错在求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通风管没有底面,计算所需铁皮面积时不应加上两个底面面积。

正确解答:2×3.14×5×60=1884(平方厘米)答:至少需要铁皮1884平方厘米。

2.判断:1。

(√)把一个圆柱平均切成两个小圆柱,每个小圆柱的表面积是原来圆柱表面积的2错解分析:错在忽略了把一个圆柱平均切成两个小圆柱时,会增加两个与原来圆柱底面相等的面。

正确解答:×第四课时圆柱的体积【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课本P25页的例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