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制度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保障教育信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教育机构等教育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服务于教学教育工作。
第五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第六条学校应当配备专业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人才,开展相应的培训和学习,保障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第二章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第七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收集、管理与保护制度,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软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等。
第八条学校应当采购合格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和软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和登记。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利用平台,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灾备预案等。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教学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网络管理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合法建设、使用和管理教育信息化网络,建立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墙设置、数据加密、网络访问控制等。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网络使用监控机制,严格监控网络使用情况,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网络故障处理机制,确保网络故障能够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第四章教育信息化数据管理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信息、教学管理和科研数据的统一管理机制,保障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教育信息化数据的备份与存储制度,确保数据不丢失、不篡改和不泄露。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数据的使用和访问权限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保护数据的安全。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数据异常监测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范本(六篇)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范本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现,以增强教育教学及管理应用的能力,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学校将运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校务、政务公开”的网络化实施。
二、建立并完善本校的特色校园网站,设立互动教师主页,以促进课堂学习中的师生交流,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三、学校管理层应率先示范,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广泛使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市、区各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将定期组织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特色活动,以提升教学创新水平。
六、教师应将计算机融入日常教学、工作及生活中,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制定个人计算机技能提升计划,并积极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
七、对于常规电教设备如幻灯投影机、录像机等,应常规定期使用,倡导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教师需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按学校要求完成规定的信息化教学课时。
九、逐步推进教师各项工作的电子化管理,如论文、计划、总结等,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环境。
十、积极参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信息化推广活动,确保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十一、每位教师每学期需向学校资源库提交不少于五份的优质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资源库。
十二、学校将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考核标准,学期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范本(二)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现,以增强教育教学及管理应用的能力,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学校将运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校务、政务公开”的网络化实施。
二、建立并完善本校的特色校园网站,设立互动教师主页,以促进课堂学习中的师生交流,有效指导学生学习。
三、学校管理层应率先示范,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广泛使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活动。
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全国及省、市、区各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将定期组织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特色活动,以提升教学创新水平。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通用7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通用7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和规范管理,促进学校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实效性,真正发挥信息库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我县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和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化,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第三条;学校的业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负责学校的信息管理与落实,负责学校信息化进程中的技术指导、支持与录入工作第四条:学校信息员负责学校相关业务系统数据的处理,更新维护,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实用性,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统一备份。
第五条:学校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学习,仔细地记录好,并在信息员的指导下,操作演练。
每位教师必须利用业余时间,按照局里开通的网址,下载网络教育资源,自行修改和使用并进行个人单独存储。
第六条:信息员要定时地进行卫星电视等信息资源的'接收,并保障好教学光盘的有效使用,实行教学资源的光盘专柜管理。
第七条:各教研组长,要精心管理好本组教师的习题库、课件库、库,这三库内容要经常充实与定期录入,完善并建全学校的资源库。
第八条:建立建全各项制度,管理好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要详实地记录好使用情况,完全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第九条: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有一节信息技术实用能力展示课,充分体现培训学习的效果。
第十条:业务主任和信息管理员要经常检查各种设备,确保正常使用,管理好、记载好设备的使用情况,负责好卫生、用电等各项安全。
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篇2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规范管理,促进学校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平台在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的支撑作用,根据大连市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学校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五篇)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一、学校的计算机指定专人管理,负责人要管理好计算机,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并负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相关软硬件的____、管理。
负责人要服从学校微机网络小组的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的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
三、教职工和学生要正确使用和操作计算机,以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机器。
不会使用者,要向其他会使用的同事和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请教,不得盲目操作。
使用发现故障或损坏,要及时报告给该计算机的负责人,负责人要查明情况,及时处理,不能处理得应报告给学校。
四、学校的计算机是为办公和学习而设,教师可以在网上备课、查阅资料、打印资料等;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严禁访问不健康的网站,禁止玩游戏和观看影碟,发现一次对相关人员处以警告。
五、教职工和学生要爱护机器,保持室内清洁,及时擦好电脑桌,清除灰尘。
电脑桌禁放化学药品、水瓶、水杯,禁止使用计算机时吃食物。
特别注意防尘。
避免阳光直射计算机,如遇强雷雨天气禁止使用计算机。
六、各使用计算机的部门,下班前要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七、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及时对重要数据作好备份并作好标识。
八、计算机的负责人应定期用杀毒软件对磁盘作例行检查,并用系统工具整理硬盘。
九、计算机出现软硬件故障,必须及时向负责人报告,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按其损失照价赔偿。
十、严禁使用外来磁盘,如一定要使用,必须先杀毒,再使用。
未经学校批准,计算机禁止外借和外来人员使用。
电子备课室管理制度一、电子备课室微机要安排专人管理,并负责微机的日常维护及相关软硬件的____、管理。
二、为了保障文件、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不得随意更改计算机系统设置,以保障信息正常交流;非本校人员严禁操作微机,各教师使用后要做好记载。
三、电子备课室由专人负责按时开放,操作者应严格按规范开关、操作微机,关闭微机后应关闭电源。
四、严禁边饮食边操作微机或湿手开启、操作微机。
教育信息化制度(3篇)
教育信息化制度是指针对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措施。
这些制度旨在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育信息化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明确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导向和管理要求,保障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3.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网络、教育软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4.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建设和整合教育资源,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化资源,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5. 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6. 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教育信息化制度,可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制度(2)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改善教育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规定。
教育信息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和提高国家人力资源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教育信息化制度的相关内容展开阐述。
一、教育信息化制度的基本原则1. 教育信息化目标导向原则:根据国家的教育发展目标和需求,制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并将其纳入到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确保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与教育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2. 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教育教学需求相结合原则:教育信息化制度的建立要以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满足教育的需求,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 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原则: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互通互用,提高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和应用考评制度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和应用考评制度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为了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有效评估其应用效果,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和应用考评制度。
第一部分: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1. 组织架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
执行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技术支持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
2. 工作职责领导小组:制定信息化战略,审批重大项目。
执行小组:执行信息化项目,监控项目进度。
技术支持团队:确保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培训。
3. 项目管理项目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表和预算。
项目执行:按照规划执行项目,确保按时完成。
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4. 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员,确保各岗位人员充足。
财务资源:合理预算,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技术资源:选择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教育信息化应用考评1. 考评目的评估效果:评估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
持续改进:根据考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激励机制:通过考评激励团队和个人。
2. 考评原则客观性:考评结果应基于客观数据和事实。
公正性:考评过程应公平、透明。
全面性:考评应涵盖信息化应用的各个方面。
3. 考评内容系统稳定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用户满意度:用户对信息化应用的满意度。
教学效果:信息化应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管理效率:信息化应用对管理效率的提升。
4. 考评方法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定性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用户反馈。
案例研究:分析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5. 考评周期定期考评:每学期或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评。
不定期检查: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专项检查。
6. 考评结果应用反馈与沟通:将考评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
改进措施:根据考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奖励与惩罚: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
结语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和应用考评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进,并通过考评机制促进持续改进和优化。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三篇)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第三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为主线,以数字资源和网络环境为支撑,构建多元化、开放型的信息化教育生态系统。
第四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应注重科学规划、精细实施、制度保障、绩效评估,形成统一协调、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应注重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六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第七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拓展教育资源信息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第八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目标是:建设覆盖全校的网络环境,培育一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推进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应用,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和个性化。
第三章组织领导第九条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加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第十一条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成员,根据需要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参加。
第十二条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审议并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事宜。
第四章规划管理第十三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制定五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第十四条学校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应包括以下内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教师培训和发展、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类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类管理制度范文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教育教学过程,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为了规范和有效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学校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制度范本,供参考: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1.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目的和依据1.1 目的:规范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1.2 依据:国家相关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法律法规,学校教务处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2.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机制2.1 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协调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
2.2 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教务处、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3 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
3. 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制度3.1 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教育信息化资源的采购、调配、维护和更新。
3.2 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处、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
3.3 教育信息化资源管理委员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制定教育信息化资源使用规范和管理方案。
4. 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4.1 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4.2 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处、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
4.3 教育信息化教学管理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解决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使用中的问题。
5. 教育信息化培训管理制度5.1 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培训委员会,负责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
5.2 教育信息化培训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处、信息中心、教育技术实验室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组成。
5.3 教育信息化培训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一、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有互动教师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____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每个教师要根据自身水平制订计算机操作提高计划,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
七、对幻灯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
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____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十一、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的资源数量不少五份。
十二、学校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考核办法和标准,对教师信息化应用学期考核成绩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202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二)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活动进行信息化处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和公平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制定适当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为了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2. 设立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日常信息化工作,包括设备维护、技术支持、培训推广等。
三、工作目标1. 建立健全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网络覆盖全校,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 拓展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 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四、具体措施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确保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2)配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设施,满足教师和学生使用需求。
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1)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3. 教育教学资源拓展(1)建设学校教育资源库,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2)利用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 学校管理信息化(1)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2)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及时发布学校信息,方便师生了解学校动态。
五、考核与奖惩1. 学校将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未按要求完成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准。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关推荐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通用12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篇1一、考核对象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人员。
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
3.学校在职任课教师。
二、考核原则1.考核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为准则,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2.根据管理岗位职责和任课教师任课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相合。
3.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年调整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逐步提高。
三、考核目标1.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业务熟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
2.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得到提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增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考核办法1.学校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按照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对管理干部、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实行9分以上(A等)、8分以上(B等)、7分以上(C 等)、7分以下(D等)等级考核。
3.管理干部、管理教师考核按等级A等6分、B等4分、C等2分、D等0分加入个人学期绩效工资考核。
任课教师考核结果按学校现行教师绩效工资有关考核记分办法执行。
五、考核内容及标准(一)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内容1.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各岗位制定工作计划和全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学校并组织实施。
2.逐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公平、公正开展管理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管理教师有关业务及任课教师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4.组织、指导、协调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完成相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工作问题与技术问题,保障各项设备正常运转。
学校信息化应用规章制度
学校信息化应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应用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应用涵盖校园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个人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在线考试等方面,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应用管理以教学为中心,整体推进,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分工推进原则,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第四条学校信息化应用管理应坚持教育教学需求、科研需求和管理需求相统一,防止过度商业化,确保信息化应用服务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应用规章制度由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由校长签发执行。
第二章教师信息化应用第六条教师要积极参与信息化应用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技能和水平。
第七条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条教师要定期更新教学网站,及时发布教学资料和通知,保证学生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
第九条教师要遵守学校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个人账号和密码,不得私自泄露。
第十条教师要认真执行在线考试考试规定,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三章学生信息化应用第十一条学生要积极参与信息化应用培训,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学生要规范使用校园网络,不得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或传播不良信息。
第十三条学生要主动关注和利用教学资源库,加强自主学习和课外练习。
第十四条学生要遵守在线考试的考试规定,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
第十五条学生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泄露个人账号密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第四章校园网络管理第十六条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网络设备,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确保学校网络畅通无阻。
第十七条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防止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事件发生。
第十八条学校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违规行为。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五篇范文》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五篇范文》第一篇: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一、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岗位职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执行组织,担负着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管理、服务、维护的职能。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1.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
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了解、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管理及运行服务。
2.校园网建设。
负责校园网络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负责校园网中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和故障维护,确保校园网出口线路的畅通;负责学校中心机房的安全和环境保障,负责学校应用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措施,及时发现系统安全漏洞,防止网络攻击,保障校园网计算机安全及网络杀病毒系统等;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计算机联网、ip地址分配及网络线路的故障维护。
3.学校机构空间建设。
承担学校机构空间建设的制作与技术指导;负责机构信息资源的收集、制作、利用、发布,做好学校机构内容日常更新。
4.教学服务。
负责网络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培训,建立教学资源库(课件、教案、试题、教学光盘等);协助教导处及相关老师进行各级精品课、优秀课、教学团队、示范中心、教改成果奖等网上申报工作。
5.培训任务。
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培训工作,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和办公软件应用等培训,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能。
二、“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建立并落实管理负责制。
“班班通”设备在学校分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班主任管理负责制。
学校总务处应按班级建立设备明细账及设备总账,做到“账据齐全,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使用“班班通”设备前,学校应组织教师对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守则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守则一、总则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为了规范和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特制定本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守则。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
全体师生员工应共同遵守本制度,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1、学校应配备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2、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信息化设备的采购、登记、调配、维修和报废等工作。
3、对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进行规范,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教育师生正确使用设备,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设备损坏。
4、加强网络设施的管理,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1、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库,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教学视频等,方便师生查询和使用。
2、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并对优秀的资源进行奖励和推广。
3、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制定资源的上传、审核和更新机制,确保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
4、尊重知识产权,严禁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教学资源,同时加强对自有教学资源的版权保护。
四、信息化教学应用管理1、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制定信息化教学的规范和标准,如教学平台的使用、在线课程的建设等。
3、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4、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将其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五、信息化科研管理1、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化科研条件,如科研数据平台、计算资源等。
2、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
3、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科研成果数据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教育信息化制度范本(四篇)
教育信息化制度范本[学校名称]教育信息化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流程,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网络使用规范等。
第三条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原则,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分配。
第二章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第五条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投影设备、多媒体教室设备等,应按照规范的管理流程进行使用和维护。
第六条学校应制定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规范,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存储和维护等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可用。
第七条学校应定期进行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巡检,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第八条学校应建立教育信息化资源库,包括教育软件、教育视频、网络教材等,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第九条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第十条学校应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课件演示、在线答疑、网络实验等。
第四章网络使用规范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网络使用规范,明确学生和教师在使用学校网络时应遵守的规定。
第十二条学校网络应为师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便利条件,禁止在学校网络上进行违法、不良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第十三条学校网络应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第五章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评估与改进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网络使用情况等。
第十五条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应及时进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学校名称]教育信息化制度的范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第一节: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变。
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的出现是为了推动教师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节:管理制度目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的目标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信息化应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有效结合,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节:制度的内容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信息化师资培训制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制度等。
第四节:信息化师资培训制度信息化师资培训制度旨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包括教师信息化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确保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
第五节: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软件、电子教材、网络课程等资源的选用、更新和维护管理,保障教师教学所需的各类信息资源。
第六节: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管理制度涉及到教学设备的选购、更新、维护等方面,确保教学环境设施完善,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七节: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制度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馈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的评价措施,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提供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反馈。
第八节:制度的执行与督导为了确保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执行与督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做到有章可循。
第九节:问题与挑战在实施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师资队伍建设、设备更新投入、评价体系完善等,需要加以解决。
第十节:制度评估与改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制度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总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制度(五篇)
教育信息化制度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技术专用室负责人工作职责1、在分管校级领导的领导下,根据信息中心的职责范围,全面主持本中心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信息化的制度与规定,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3、带领本部门老师,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带领各个管理教师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信息服务。
4、制定和____实施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教育信息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学校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网络教室、语言室、电教室等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用户做好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取、输入、储存、处理、分析、利用等工作。
6、加强网络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配合学科教师一起制订网络教学实验计划,完善电子教案、课件等音视频教学资料。
7、负责____全校教职员工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
8、负责制订有关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
指导、督促、协调、检查全校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负责重要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的效益管理。
9、统筹全校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维修工作,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0、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按照各级政府采购规定程序____制定全校电教设备采购方案,做好电教设备的报废、报损、调拨以及控购商品核查和报批工作。
11、负责____本中心人员的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了解和掌握人员的思想动态,协调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及时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12、制定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本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13、负责网络信息中心经费的预算、申报和管理工作;承担财务报帐以及部门的资产设备管理。
14、部门各类资料的归档与管理。
15、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电教管理教师工作职责1、电教管理教师负责管理好学校的电教仪器、设备及影音资料,要做到分类存放、布局合理、摆放整齐。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
第三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教育教学;(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三)安全可靠,保障数据安全;(四)创新驱动,促进教育现代化;(五)注重实效,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二)制定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三)组织协调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四)监督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五)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宣传活动;(六)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信息化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机构应当设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部门,负责本单位的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二)制定本单位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三)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四)开展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宣传活动;(五)保障本单位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三章规划与建设第七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应当符合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八条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需求导向,突出重点;(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三)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四)质量第一,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九条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优质资源,满足教育教学需求;(二)分类建设,满足不同层次学校需求;(三)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四)持续更新,保持资源活力。
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类管理制度(四篇)
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类管理制度1、所有项目设备由学校统一负责,明确管理人员,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设备登记和固定资产管理档案,按型号分类入账、入柜妥善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配套使用。
3、建立硬件设备使用登记簿、配套软件使用登记簿,对设备使用和运行情况做出详细记录。
4、熟悉、了解设备的规格、性能、基本结构和操作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做到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设备使用后必须断开电源和接收信号源。
5、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防静电。
定期检查设备完好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6、禁止带故障运行设备。
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并及时请专职技术人员处理。
同时,建立故障登记薄,做好故障原因、责任、处理和维修等记录。
7、不得以任何借口将设备出借、转让、调拨或变卖给非项目单位,也不允许个人占用。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管理使用制度1、指定专职管理教师负责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下载、存储、处理、分类、编目、刻录等管理工作。
2、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指导教师广泛应用在教学活动当中。
3、建立教师使用登记制,将教师每学期应用远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纳入考核指标。
4、鼓励学生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学生自主学____程教育资源登记制。
5、定期收集远程教育资源和应用效果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向上级部门反馈改进远程教育资源的意见。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光盘播放教室管理制度1、光盘播放教室要配备现代教育技术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
2、管理人员必须保障光盘播放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所需设备的检测准备工作,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3、学生进入光盘播放教室必须听从教师安排入座,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
上课时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做好学习笔记。
下课时在教师的____下清洁教室,并将桌、凳摆放整齐。
4、教师应正确使用电视机、dvd播放机等视听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1. 绪论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组织协调、实施策划、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2. 组织协调2.1 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为了统筹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该设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方案。
2.2 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教育信息化涉及多个部门和学校的合作与协调,应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
设立定期的协调会议,由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负责召集,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代表参加,共同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
3. 实施策划3.1 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规划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
该规划应包括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时间节点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制定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是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该流程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实施推进、运维管理等环节,以确保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4. 资源管理4.1 教育信息化资源调配为了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合理调配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各类资源。
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带宽等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4.2 教育信息化人员培训教育信息化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
应通过组织培训、外聘专家等方式,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5. 绩效评估5.1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为了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应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
该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效果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以全面评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场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制度
一、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岗位职责
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是学校实施教育信息化执行组织,担负着学校各类信息化应用的建设、管理、服务、维护的职能。
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了解、研究信息化建设的新发展、新应用、新技术,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应用系统的整合、建设、管理及运行服务。
2.校园网建设:负责校园网络系统规划、建设、管理;负责校园网中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和故障维护,确保校园网出口线路的畅通;负责学校中心机房的安全和环境保障,负责学校应用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负责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措施,及时发现系统安全漏洞,防止网络攻击,保障校园网计算机安全及网络杀病毒系统等;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计算机联网、IP地址分配及网络线路的故障维护。
3.网站建设:承担学校门户网站的制作与技术指导;负责网站信息资源的收集、制作、利用、发布,做好网站内容日常更新,做好学校网上宣传。
4.教学服务:负责网络教学的推广与应用培训,建立教学资源库(课件、教案、试题、教学光盘等);协助教导处及相关老师进行各级精品课、优秀课、教学团队、示范中心、教改成果奖等网上申报工作。
5.源采集:承担校内宣传和优秀教学课例的摄录像工作,学科研究等专题片的制作,硬盘复制、光盘刻录、图片扫描、视频采集等。
6.培训任务:负责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培训工作,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和办公软件应用等培训,不断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现代化设备的应用技能。
二、网络中心管理员岗位职责
网络中心管理员的基本职责是负责网络线路、设备及相关子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保证网络正常运转及其安全,并对网络建设规划及改造现有网络系统提供技术建议。
1.负责本校接入教育局域网的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的日常维护,对教育网接入线路连通性进行日常检查,保证线路畅通。
不能自行排除故障的,上报相关维护部门。
2.负责统筹规划本校校园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负责组织对本校网络设备,计算机系统硬、软件的维护和管理。
3.负责本校入网计算机IP地址的申请、发放、登记和管理等工作。
负责本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4.随时监控本校计算机或网络的任何异常现象(包括故障现象),及时与教育局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
监控本校校园网的黑客行为,随时过滤各种有害信息(包括反动、暴力、淫秽或有损国家声誉和形象的各种信息等)如发现立刻上报。
5.负责从技术上杜绝利用网络从事与教学、科研、管理无关的活动。
负责本校病毒防护软件的升级,防止病毒扩散、下载、传播。
不能处理的立刻上报。
6.负责对本学校的上网记录进行登记,并保留上网记录60天,对外服务的服务器必须记录日志,并保留90天。
7.协助本校用户解决网络使用上的疑难问题。
组织协调本校行政工作人员学会并用好教育管理系统。
8.定期更改学校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密码,确保信息安全。
不得以各种方式非法监控上网用户的上网行为,不得泄露用户的私人信息及邮件内容。
有责任和义务举报任何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的非法行为。
9.负责建立本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协助学校建立本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领导机构。
10.负责本校的计算机室、网管中心等场所和设备的防火、防雷、防盗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立刻上报学校负责人,尽快处理。
三、“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1.建立并落实管理负责制。
“班班通”设备在学校分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班主任管理负责制。
学校总务处应按班级建立设备明细账及设备总账,做到“账据齐全,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使用“班班通”设备前,学校应组织教师对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全员培训,做到人人规范操作、正确使用。
3.强化设备使用率。
按照“班班通”设备每周的课堂教学应用不少于10课时的总体要求,合理量化每个学科教师每周或一个学期的最低应用课时数量。
教师运用设备资源备课上课要做到“四有”,即:“教案上有体现、课堂上有应用、记录单上有记载、电子白板或优盘上有存储”。
4.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
“班班通”教室设备使用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所有设备按程序关闭并切断电源,整理并安全放置好设备。
教育学生爱护设备,定期打扫教室卫生,保证设备在清洁的环境中运行。
安排值日人员每天及时关锁教室门窗。
因工作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或丢失,应照价赔偿。
对故意损坏设备者,除照价赔偿外,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罚。
5.学期结束,应组织人员认真进行设备清查盘点,对需要维修、保养的设备采取应对措施。
要根据本校实际,在生均公用经费中统筹安排资金,用于“班班通”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班主任如有变动,应在学校分管领导的主持下,认真办理移交手续,完成交接工作。
6.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班班通”设备的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防高温、防强光等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每年寒、暑假期间应安排专人值班,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备安全。
凡因失职造成设备失窃等事故的,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信息化教学管理应用制度
1.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2.学校建设好自己的特色云空间主页,教师建设个人空间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指导学生建设个人学习空间和跨学科的班级学习型主题网页。
3.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教研活动;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按学校规定完成信息化教学应用课时,积极参加各级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4.学校专任教师必须掌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操作方法,正确使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设备。
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
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按程序整理好设备物件。
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学校管理人员,由专人维修,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动手维修,否则,造成不良后果,照价赔偿。
5.定期检查评比班班通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确保教学应用达标。
教师使用“班班通”开展教学活动,每期应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
任课教师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后,要督促值日学生干部认真填写记录表。
教务处对各班级任课教师“班班通”上课情况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并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6.加强对教师电子备课的管理。
电子备课的格式固定为WORDE+媒体素材(课件)形式,其中文本内容(占60%)、多媒体素材利用(占30%)、个性特色(占10%)。
文本内容的设计要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媒体素材和课件的使用要恰当,链接自如。
电子备课要有分工备课和个人自备两个阶段。
分工备课的主备教师要提前一周备好电子教案蓝本,上传于学校电子备课平台指定的文件夹中。
执教教师将其下载到自己的备课文件夹中,根据班级与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下载教案修改增删,体现出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经教研组长签字同意后,上传到电子备课平台替换原始教案,并予以保存。
主备教师还要在自己授课后,及时填充不少于60字的所备教案的小结与反思。
教导处定时或不定时按要求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形成《电子备课检查情况通报》。
7.定期评比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学习空间。
检查是否有空间备课、学习交流、制作、收集、上传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在使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时,须按要求进行身份验证和注册,使用学校统一编排下发的标准信息码和注册口令。
个人信息设置要简单大方,既有个性化又包含有本校标识的共性。
创建文章、发表文章、上传视频、发表微博要严格遵守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对于网络的管理纪律。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
建立学习群组,学生将作业以PDF/SWF格式的文件上传在自己的空间中,复制其附件的地址回复于群组。
老师在讨论群组中采用跟帖的方式批阅统计成绩。
8. 建立教育信息化档案资料资源台账。
积极为学校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的资源数量不少50份。
网络中心管理员要认真填写《资源登记册》(教育技术中心印发),及时对下载、刻录、购买、上级下发等渠道来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登记,分类存放。
按照不同课件资料的技术要求,定期对其维护保养,保证完好无损。
9.实行奖励机制。
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奖励机制,引导教育信息化在校园管理的多个区域广泛应用。
对在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获奖的师生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突出的教职员工给予奖励,并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