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几个问题
幼儿最常见的22种心理问题
幼儿最常见的22种心理问题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很多年轻的父母面对孩子出现的异常行为,往往感到疑惑,不知道是否该求教心理医生。
您的孩子有心理上的问题吗?育儿专家黄哲说:孩子的有些表现是家长难以控制的,比如说孩子拼命得哭闹,不停地动,或者坐在那里不理人,那是因为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也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1.咬指甲咬指甲是儿童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孩和女孩都可能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2.吮吸你的手指吮吸手指在婴儿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到2-3岁以后,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
如不消失,则是一种不良的行为偏差。
3.屏气发作指婴幼儿在受到刺激和哭闹时,过度通风后出现屏气、呼吸暂停、嘴唇发青和四肢僵硬。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短期意识障碍。
短时间是半分钟到1分钟,长时间是2到3分钟。
这在2岁以下的儿童中更常见。
4.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是儿童期常见的语言障碍。
约有半数口吃的儿童在5岁前发病。
5.言语发育延迟它是指儿童的口语比同龄正常儿童慢,他们的发展也比正常儿童慢。
一般认为,18个月不能说话,30个月不能短句的人属于语言发育迟缓。
6.选择性缄默症它指的是由于心理因素的影响,已经掌握了语言能力并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的儿童。
如果你不在学校讲话,而是在家里讲话。
这些心理问题大多始于3-5岁。
7.遗尿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自已控制排尿,夜间经常尿湿床铺,白天有时也尿湿裤子。
多见于5-10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8.抽动症它指的是局限于身体某个部位的一两组肌肉的抽搐。
它的特点是眨眼、挤眉毛、皱起额头、拍打、伸长脖子、摇头、咬嘴唇和模仿怪物。
这在5岁以上的儿童中更为常见,男孩多于女孩。
9.入睡困难是指儿童在临睡时不愿上床睡觉,即使是躺在床上,也不容易入睡,在床上不停地翻动,或反复地要求父母给他讲故事,直到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
比如: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孩子中班(4-5岁)的孩子大班(5~6岁)的孩子之间就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1、年龄越大,心理越成熟,对吗?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分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儿童大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也是有次序的;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
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基础心理学之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
一、幼儿、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一)幼儿、儿童期心理咨询
1、3岁前安全感的满足
2、4~6岁:自尊、自信的建立
(二)少年期的心理咨询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人,特别是成人对他们的态度,对其心理与个性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二、元青年时期的心理咨询
(一)早年是否养成的良好的个性和锻炼出相应能力对青年期应对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至关重要。
(二)青年人心理问题的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
此时,学习好是社会和家庭需要的焦点,而考试又是反映这一焦点的唯一形式。
他们所以焦虑紧张,是因为各种原因使学生没有把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身的需要
三、中年人的心理问题
(一)因为青年时期个性发展不甚完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或是认知水平的局限等,各种需求对中年人来说已经是超负荷压力
(二)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
(三)中年后期,常常在认知方面表现出对躯体健康的自信心不足,因此造成焦虑或抑郁情绪。
这种不良情绪加上原有的人格特点,往往表现为疑病倾向。
四、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一)老年期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个体差异大
(二)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
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1岁之前0-岁这个时期婴儿最大的特点是:不会说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但是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0-3月一个阶段:以睡眠为主。
这时候要紧密关注孩子的需要,随着他的头、手的活动配以相应的刺激;4-6月一个阶段:视、听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有目的地抓挠前面的东西,较长时间玩胸前的玩具;可以更多的引逗孩子,带到户外散步,与之对话。
7-9月一个阶段:长时间盯着一个物品看,能分辨妈妈的声音,双手交替拿东西。
双手臂支撑可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用玩具相互撞击,可以听懂简单的语言,再见、谢谢、拍手并照着去做。
可帮助其坐、站、转、可给孩子中等大小的如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或者摇铃给他玩,并与之玩耍,用正确名字告知玩具的名字;10-12月一个阶段:能够用眼睛寻找东西,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鸭子、小车的嘎嘎声,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奶瓶喝水,能够着大人的手,或者扶着家具行走,对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此阶段、可教他学走路、学说话。
儿童心理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5岁和12-15岁分别为两个特殊的发育时期,表现为性情急躁,不听话,不愿意别人干涉他们的事。
以这种逆反行为为特点的表现,心理学上称为反抗期。
这是儿童智力发育和人格培养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并不是坏事。
如果能顺利度过,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智力智能的发育和开发,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都大有益处。
2-5岁的年龄期为第一反抗期,是儿童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是发展儿童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
这个时期,由于孩子已经独立行走,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社交能力的发展4-5岁的孩子,已经会主动与朋友交往了,甚至可能会有一个或几个“最好”的朋友,当然不一定与他的性别相同,男孩女孩都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到,朋友不仅仅是游戏伙伴,朋友也会对他的思维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他会非常渴望和他的朋友保持一致,甚至在和朋友相处时,他的行为经常会超出父母曾经给他制定的原则和规矩。
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程
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4岁以后,儿童心理发展出现比较大的质变。
具体表现在:一、更加活泼好动正常儿童都是好动的,而4-5岁儿童这种特点更为突出。
4岁多的孩子明显比3岁多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的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
他们对周围生活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
同时,4岁以后的孩子在身心发展上都比以前成熟,他们不那么容易疲劳,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集中精力的反应比过去灵活,抑制能力提高,所以4-5岁幼儿的动作比以前灵活,而且有条理。
他们爱说、爱跑、爱动手、爱玩,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伸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
4岁多的孩子走路爱走在不平的地方,走路时路过一个小水坑,一定要去踩几脚,碰到小石头,一定要踢几脚。
过一堆沙子,一定要跑上去再跑下来或滑下来,再用手扬沙子。
而3岁的孩子一般只在沙堆边站着玩沙子。
这就是4岁儿童和3岁儿童之间一个主要的不同之处。
二、思维具体形象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期思维的典型特点,这种特点在4-5岁儿童身上尤为突出。
3-4岁儿童主要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4-5岁儿童则主要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比如4-5岁儿童学计算时,虽然可以不用手指去直接点着物体逐个地数,但是在头脑里必须有物体的形象。
比如他会一边点头,一边数,其实是在脑袋里数这个东西,用在头脑中点数物体的动作来代替原先用手指去点数的动作。
他不能脱离物体的形象去抽象地思维,不能用抽象地用概念“几加几”去解答算题。
比如,他们知道了3个苹果加2个苹果是5个苹果,也能算出6颗糖给了弟弟3颗还剩3颗,但还不理解“3加2等于几?6减3还剩多少?”的抽象含义。
4-5岁儿童儿童的思维方式是非常具体的,如果问他们:床、桌子、椅子、被子这四样东西,哪三样应该归在一起?他们大多数回答说:“床、被子和椅子”,因为被子放在床上,椅子放在床旁边,这是他们的生活习惯。
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第一部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问题及其调适一、童年期:小学6-12岁,这个阶段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学习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儿童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学习活动是促使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化概念:指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事物以及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的一独立的参加社会活动。
)3、重要一点: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儿童的抽象逻辑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等都是通过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而发展起来的。
二、童年期心理的发展:1、认知的发展: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的有系统的知觉活动,观察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获得系统性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将人的观察能力分为:“列举”“描述”“解释”三个阶段。
其中3-6岁的儿童处于列举阶段,他们观察事物时只能孤立地知觉个别事物,不能将事物与事物联系起来。
7-14岁儿童处于描述阶段,此时,儿童开始将观察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知觉,但对事物之间的关系认识仍然停留在事物的外在具体关系上。
15岁以后为解释阶段,此时儿童能够理解观察对象的主题和意义了。
(咨询中分析孩子的观察能力:如作文上处于什么水平?怎么提高?)2、记忆的发展: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感觉记忆指外界的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时记忆。
一般有图像记忆和声音记忆两种。
比如说:一个电话号码念一遍,在你脑子里好像有个声音再重复,让你马上回忆你能回忆出来,但过几分钟再让你会议,你就记不得了,这就是感觉记忆中的声像记忆,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很短,4秒之内。
感觉记忆中的信息经心理加工,意义分析,后受到特别注意及通过模式识别给感觉信息赋予意义,转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加减2 个,也就是说材料一次呈现后立刻正确记忆的最大量为5-9个)短时记忆有两个概念,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儿童心理年龄是指儿童每一个年龄阶段所展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是
指儿童在其中一年龄水平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模式,随着儿童心理发育的进行,这种特征也会发生适当的变化。
稳定性体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出的各种心理行为和特性上,一个孩子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发育模式,就拿学龄前儿童来说,它们通常会
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行为活跃、情绪波动性大,喜欢
社交、喜欢被关注,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等心理特征。
反映稳定性的另一个例子是儿童学习,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学习能
力很弱,很难有深入、系统的学习,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模仿、示范、游戏
等方式来学习。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他
们能够有系统和深入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理解更高层次的知识。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不同的儿童会在同一年龄阶段表现
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不同的心理发展模式。
一方面,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心理文化环境,在家庭氛围、文化背景、学习环境、发展史等方面不同,会对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在
同一年龄阶段。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3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3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折年龄。
正是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
对幼儿来讲,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
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
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
对3~4岁的幼儿作用更大。
他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
3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
例如,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也不听;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
不喜欢大灰狼等动物,就把图书上有关狼给破坏掉;喜欢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就特别爱参加等。
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感染,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了。
家长在了解这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后,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每年开学初,小班的孩子都面临一个上幼儿园哭闹的问题。
尤其是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幼儿,刚入园的几天甚至更长的时会发生哭闹现象。
所以,送幼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要在开学的前几天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交代接孩子的时间,千万不要骗孩子。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幼儿园,千万不要一会儿不放心,偷看孩子活动,只要这样才能使幼儿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
接孩子要按时按点来接孩子千万不要提前来接孩子,如果你提前来接孩子,别的孩子就会受影响而哭闹。
2、爱模仿3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
儿童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值得关注的领域。
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各个角色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1. 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早期阶段,儿童倾向于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进行思考,并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具体形象所吸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逐渐变得抽象、理性且逻辑性增强。
2. 儿童情绪发展特点儿童的情绪发展受到生物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在婴幼儿时期,他们对于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哭泣和面部表情来传达。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并且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多样性。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育者起到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提供安全的环境和情绪管理的指导。
3. 儿童社交发展特点社交发展对于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涉及到他们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和能力。
在早期的社交发展中,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来学习社交技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独立意识,并且开始与同龄人建立更多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教育者应该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4.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身体方面,儿童的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心理方面,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并且开始展现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以满足他们的个体差异和兴趣。
5. 儿童道德发展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他们对于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同。
在早期阶段,儿童倾向于依赖大人的指导和规则,他们的道德判断主要来自外部的权威。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并且能够更加独立地进行道德思考。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明确的道德指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平、公正的行为。
《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某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而不是毫无限度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
首先,人类知识本身是有一定顺序性的,儿童不能违背这个顺序来掌握它。
谁都知道:先要学整数四则,才能学小数、分数;先要学算术,才能学代数;先要学平面几何,才能学解析几何;先要学动物植物,才能学生物进化;先要知道历史事物,才能懂得社会发展史;先要识字,才能阅读;先要朗读,才能默读;先要阅读,才能写作;如此等等。
再好的教育方法,也绝不能使不懂算术的儿童掌握代数,不懂欧几里得几何的学生掌握解析几何。
其次,同是掌握一门科学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也是循序渐进的。
小学生可以掌握代数,但就其掌握的水平或深度说来,是和中学生不同的,更不同于大学数学系的学生。
同样,幼儿园的孩子或小学儿童也能理解一些道德概念,但和青少年的理解比起来,也是大不相同的。
再次,从儿童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也是一个要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
儿童从直觉行动思维上升到具体形象思维,再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是在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中实现的,但却不是立刻实现的。
最初,儿童的智力或思维活动主要是依靠感知运动来调节的(如乳婴儿),以后,可以主要依靠表象来调节(如学前儿童),最后,才逐步学会主要依靠逻辑思维,即逻辑概念和判断推理来调节(学龄儿童)。
最后,谁都知道,掌握知识经验是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是学习活动。
《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童⼼理学不但要研究⼉童⼼理发展的⼀般规律或基本规律,⽽且要研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是通过⼉童各年龄阶段的⼼理特征表现出来的。
⼉童⼼理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
例如,两三岁的⼉童情感是易变的,⾃我控制⼒是较差的,因⽽很容易破涕为笑,转怒为喜。
⼜如,有经验的⼩学⼀年级教师把⼉童初⼊学时在课堂中可能产⽣的各种表现(如坐不住、下位⼦、说话、注意⼒不易集中且不持久等)理解为这⼀时期的特征,并且善于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特征⽽采取正确的措施。
但是在⼀个没有经验的教师,则往往引起厌烦、急躁的情绪,以致把事情越弄越糟。
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发现:虽然同是⼩学时期的⼉童,低年级和⾼年级也是不⼀样的。
低年级⼉童还跟学前⼉童有某些共同之处,思维带有很⼤的具体性,有意注意还不很发展,因⽽在⼀堂课中往往运⽤着不同的作业形式,更多地注意直观性,⽽对⾼年级⼉童就不需要这样做了。
关于⼉童⼼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我们作以下理解。
第⼀,⼉童⼼理年龄特征是⼉童⼼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起来的⼀般特征、典型特征或本质特征。
它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联系的),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
同时,它是从许多个别⼉童的⼼理特征概括出来的,它只能代表某⼀年龄阶段⼉童⼼理发展的⼀般趋势,⽽不能代表这⼀年龄阶段所有⼉童的个别特征。
第⼆,在⼀定条件下,⼉童年龄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是可以随着社会⽣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变⽽有⼀定程度的改变的。
这是因为:⼀⽅⾯,年龄特征是受许多⽐较稳定的因素⽀配的,例如⼉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是有⼀定过程的,知识本⾝的深浅也是有⼀定顺序的,这就决定了⼉童⼼理发展在⼀定时期或阶段内不可能没有⼀定的、不能突破的限度;另⼀⽅⾯,年龄特征⼜是可以随着社会⽣活和教育条件的变化⽽有⼀定的变化的(当然,也不是毫⽆限制的),例如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年级⼉童的识字量,可以⽐以前多⼀些,算术程度也可以适当提⾼⼀些,⼉童个性品质的发展⽅⾯也是如此。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小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通常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天性与教养的问题(即遗传与环境),意在回答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问题;第三,发展的连续性和可变性;第四,发展是量的增加还是质的改变。
这后三个问题涉及到对发展的本质的看法。
(一)天性与教养儿童心理发展受遗传的影响有多大?受生长的环境影响有多大?二者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出生时就已建立好了的模式决定的,还是受出生后的经验影响的?这些基本理念很重要,它影响到我们如何对待儿童。
如有些儿童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可能他们的父母亲也恰巧有同样的行为习惯,如果教师据此就将儿童的行为习惯归因于遗传,就会放弃对他们的帮助教育。
如果教师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其生存与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就会从改善环境入手,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
我国目前开展的希望工程就是基于这种理念。
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的心理学史来看,关于遗传和环境问题的争论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初叶,问题的提法是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二分法,强调是遗传还是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开始注意到遗传和环境二者都是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并开始研究各自的作用;发展到现代,由于对遗传和环境的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显示二者的复杂关系,因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进入到探究二者是如何起作用的,分析二者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早期,主要表现为以高尔顿(F.Galton)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和以华生(J.B.Watson)为代表的环境决定论之争。
遗传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他通过家谱调查发现,名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大大地超过了普通人。
在他的调查中,从英国的名人(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有血缘关系)中有多少人同样著名,结果发现有332人。
3—6岁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及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育要领
▪ 引导幼儿观察生活 ▪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 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 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 如练习记忆的取物游戏,可在桌上放一些孩子 熟悉的物品,用一张布盖住,让幼儿听着成人 所说的两个物品,然后让幼儿把盖布揭开,拿 出刚刚听到的几个物品。
返回
▪ 在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幼儿和更多的人相接触, 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有年龄不同、 性别不同的幼儿。幼儿只有在直接接触中才能 体验到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接触活动中不断 适应彼此关心,并学会怎样一起玩。
➢ 理解和满足 ➢ 一旦发生,成人要耐心询问,不易和孩子对抗,
设法创造条件去满足
返回
▪ 中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比小班幼儿迅速得多。活泼 好动在中班尤为突出。因为他们的身体长得更结 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小班幼儿比较听话,顺 从老师的意见,说话和动作的速度也相对缓慢。 中班幼儿的动作比小班灵活得多,头脑里主意也 多,使老师感到不象小班那么“好带”,要求教 师更加注意教育内容和技巧。如走路爱走在不平 的地方,如果一堆沙子,一定要跑上去再跑下来 或滑下来,再用手扬沙子。而3岁幼儿则只在沙 堆边站着玩沙土。
返回
▪ 思考题: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 找妈妈。老师说:“你哭,就不带你去找 妈妈。”他却哭得更厉害了。
▪ 对小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的效果。 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他 不理解这句话反过来的意思是:不哭就能 找到妈妈。因此老师应从正面直接告诉孩 子:“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
活动二 听指令做动作 ——听词拍手游戏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选择题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 )。
[浙江省2009年10月真题]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B.大小规律C.粗细规律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2.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手眼协调动作B.独立性的出现C.坚持性的出现D.分离焦虑的出现3.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0~1岁B.1~3岁C.4~5岁D.3~6岁4.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浙江省2008年4月真题]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B.潜伏期的长短C.最佳期的性质D.敏感期的特点5.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是动作发展的( )。
[浙江省2007年10月真题]A.无有规律B.近远规律C.大小规律D.首尾规律6.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湖北省2008年下半年真题]A.1~3个月B.5~6个月C.1岁左右D.3岁以上7.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
[湖北省2008年下半年真题]A.匀速均衡发展B.高速不均衡发展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8.在下列描述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湖北省2008年下半年真题]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9.学前期或幼儿期儿童的年龄阶段是( )。
[湖北省2008年上半年真题]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10.抽象能力明显萌发的年龄段是( )。
[湖北省2008年上半年真题]A.3岁前儿童B.小班幼儿C.中班幼儿D.大班幼儿11.同伴关系的交往,最早可以在( )儿童身上看到。
[浙江省2010年10月真题]A.6个月B.8个月C.12个月D.15个月12.先学前期是指(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趋势一
从简单到复杂(表现在两方面)
例例如?如从:不:1齐.新出全生到生齐儿头全对几一天切的碰孩到子他,嘴不附能近集脸中颊注的意
东力西,都头会几各做种个心出月理吸的活吮孩动反子的应出虽现,然和后能个来看性,能特只征听形对,成碰但的到不次嘴会序唇都认是的人从, 东6个西无月到做左有吸,右吮从才反不开应齐始全。认到2齐生.3全,岁,左1服岁右从半才由以简能单前辨到没别复有各杂想种的象发基展活本规动颜律,。 色也。谈不3. 上孩人子类的特情有绪的最思初维只。有愉快不愉快之别(笼 统),3岁?从后笼逐统渐到分分化化 出喜爱、高兴、快乐、痛苦、 嫉妒、畏儿惧童等最初复的杂心多理样活的动是情笼感统。、4弥.儿漫而童不动分作化发的展。无由 大肌论和肉是明、认确知。大活幅动度还的是粗情绪动发作展到趋小势肌都是肉从的混精沌细或动暧昧作到。分化
直观行动思维
孩子看别人跳舞跟着跳
具体形象思维
孩子按印象中的舞蹈跳
抽象逻辑思维
孩子自编自导自排自演跳
12
趋势三
从被动到主动
?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例如:3、4岁的孩子常常无所事事,活动没有目的 性。想起什么做什么,也很容易中断。而5、6岁的孩子常 常在活动之前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例如:很小的孩子只能注意到自己看见的东西,但 七八个月大的孩子能够注视物体藏匿的地方。 1/20秒时间,成人一般能注意到 4到6个相互之间没 有联系的黑点,而幼儿只能注意到2到4个。(生理制约)
13
趋势四
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 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1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年龄特点-
(二) 思维具体形象性
(三) 开始接受任务
(四)
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29
三、5-6岁
5-6岁是学前晚期,也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 好问、好学
(二) 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三) 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四)
个性初具雏形
30
小试牛刀
31
Thanks 教师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
32
2.人际交往的开端 如:出生后一个月的婴儿,逐渐出现和母亲的眼睛对话,在吃奶时眼
睛会看看母亲。快满月的孩子,视线集中对着人脸的时候,会手舞足蹈。
12
二、满月到半岁
+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13
+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3个月后对声音反应积极;半岁认识世界主要靠视觉和听觉。
+ (二)条件反射的作用增加
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条件反射出现标志心理的发生。 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 例如:出生后2-3天的孩子,会对某些声音做出头转向声源的动作,动
作非常轻微,但是会逐渐增强和发展。
一、儿童心 理发展的阶 段,往往以 年龄为标志
二、儿童心 理年龄特征 是一定的社 会和教育条 件下形成的
三、儿童年 龄特征不能 代表年龄阶 段中每一个 儿童所有的 心理特征
四、儿童心 理年龄特征 是稳定性和 可变性的辩 证统一
4
五、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5
一、初生到满月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几个简题朱智赞年龄心理学(亦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和规律的科学。
儿童心理学,亦即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研究,是年龄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祖成部分。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包括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是“长身体、长知撤”的时期。
研究这一时期心理发生发展的事实和规律、不但在心理科学上具有理渝意义,而且在教育工作上具有实践意义。
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承韶:在教育工作方向确定以后,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特征来安排教材,选择教法,乃是教育的客观规律之一。
但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它的阶段是怎样划分的?它和教育工作的关系怎样r「以及如何进行研究:迄今为止、还是一些有待解决的简题。
因此,今后好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当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只想就有关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几个主要简题,敲一敲自己的一些初步意兑。
一、什么是JI,童心理年龄特征总的魏来,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置的心理特征。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的年龄阶段特征羡的。
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从初生到成熟大钓握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这些封期,也就是一些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一年,有的两三年,有的三四年。
这些阶段是互相速覆的,同时又是互相区别的,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新的阶段代替着旧的阶段,不能缴等,也不能倒退,虽然由于种种条件的不同,每一个时期或阶段的时距的幅度可以有某些的摇摆,但从总的发展过程靓来,这些时期或阶段的次序及时距大体上是恒定的。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这些阶段性的变化,乃是事物不断发展和发展又具有阶段性这一普温的辩征规律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具体体现。
毛泽东同志告拆我俐:在事物发展的特定的长过程中,虽然总的矛盾没有改变,但由于其中大小矛盾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不同,就会显出阶段性来,人例要很好地去处理事物的矛盾,就应当韶歉事物发展的阶段性。
①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指示,不但在社会发展范畴内是适用的,在一切事物的发展田毛泽东:《矛盾渝》,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拍真。
一了.」:,其中也包括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也都是适用的。
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这一过程的总的矛盾是不成熟状态和成熟状态之简的矛盾·儿童生下来是软弱无能·无知无藏的,到了青年初期,他发展成为一个有社会主义党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变化是巨大的,这是一个重大的臀变。
在这一个总的矛盾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有些矛盾激化了,有些矛盾解决了,有些矛盾别又产生了,这就使儿童心理发展显出阶段性来。
正确韶款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就可以更好地教育儿童。
否具U,把小学儿童当作幼儿园的儿童来教,是不对头的,(例如,在小学中过多地作游戏活动),反之,把小学儿童当作中学学生来教,也同样是不对头的。
(例如,对小学儿童箫哲学,要求小学儿童掌握函数定义),教育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要求过高过急和“成人化”的倾向,就是由于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而造成的。
有些人韶为:所稠年龄特征,就是一年一种心理特征,是由年龄决定的,这是一种改解。
儿童年龄特征指的是年龄阶段特征,而不是靓一年‘种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和年龄有联系的(年龄是时简标志,一切发展都与时简有联系),而不是由年龄一决定的。
第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贸的特征而靓的。
一切科学在研究特定事物的规律时,总是从事物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表砚中概括出一般的、本臀的东西。
虽然具体的东西是最丰富的,但本鬓的东西却是最集中的。
具体的东西和本鬓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和一般的东西、部分的东西和全体的东西是辩征就一的,把它俏割裂开来或艳对对立起来都是不对的。
列宁曾翘指出:“……个别只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
一般只能在个别中简存在,只能粗过个别而存在。
任何个别都是(胳究是)一般。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胃)。
任何一般都只能大体上包括一切个别。
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归进一般等等”。
①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特征是从静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是一般的东西、典型的东西、本矍的东西。
例如,学前儿童的思推是具体形象思椎,这是指最一般的本鬓的东西来靓的。
事实上、学前初期(幼儿园小班)儿童的思推还带有很大的对象性、行动性,离开了一定的直观事物的咸知,离开了一定的行动,一思推也就常常随之而停止或斡移,他渭容易破蹄为笑,斡怒为喜,就是这种特征的表现。
在教育影响下,随着儿童知撒翘骗的增加,随着儿童言藉的发展,学前儿童逐步能够凭借己有的具体表象来进行思推,这就使儿童能更好地倾听成人蒲述童括故事(豁述童韶故事时要求儿童用表象进行思稚,因为童韶故事中的人物事实常常都是不能直接咸知的),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知藏范围。
和儿童具体形象思推发展的同时,在丰富表象的基础上,最初的抽象超辑思推也在产生和发展。
在学前晚期(幼儿园大班)的儿童那里,我俩已翘看到他俐可以掌握一些初步概念,进行一些筒单的到断推理,学会筒单舒算和掌握汉藉拼音等等。
这就为他进入小学,为他过渡到下一年龄阶段准备了条件。
①列事:《靛历克思、恩格斯及属克思主义》,莫斯科中文版,第280夏。
奋2场由此可兑,儿童年龄阶段特征是指某一阶段的一般特征、典型特征、本臂特征靓的。
而在这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甚至同一年龄的儿童,他俐的年龄特征也不是一模一样的。
我侧只有用辩征的观点来掌握这些特征的个别性和一般性、典型性和多样性的矛盾,而不能用个别性来否耙一般性,用多样性来否耙典型性,因此,用个别儿童的个别情况来反对儿童年龄特征的存在,是不正确的。
第三、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研究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
两个主要部分是:1.儿童韶藏过程(智力活动)的年龄特征。
包括咸党、知党、表象、豁忆、注意、思难、想象等等。
思推的年龄特征的研究,应当是最主要的一环。
2.儿童个性品鬓的年龄特征。
包括动机、态度、兴趣、能力、性格等等。
性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应当是最主要的一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拮合研究如下的四个方面的固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由社会和教育决定的,因此,在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时,必须研究社会和教育条件跟儿童心理特征发展的关系。
在我国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就能较快地掌握知藏和道德观念及行为,这就使儿童智力和个性品鬓发展的年龄特征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
在这里,教育阶段的划分跟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之背的关系和区别,儿童对知藏翘输和道德行为的掌握跟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背的关系和区别等固题,应当是重要的研究裸题。
2.儿童生理的发展。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和儿童生理、特别是脑的发展不可分的,儿童时期,脑的发展是很迅速的。
拮构和机能的相互关系,兴奋和抑制的相互关系,第一和第二信号系抗的相互关系,都在不断地改变和发展着。
研究儿童脑的活动发展的事实和规律,就能有助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阐明。
3.,儿童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儿童心理是在儿童动作和生活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必须桔合儿童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来研究。
例如,儿童各种动作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游戏活动的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及规律,学习活动(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方法等)的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及规律等等,在研究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上具有重要意义。
4.少L童言藉的发展。
人的心、理的发展之区别于动物心理的发展,在不人的言韶在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么就,如果没有言藉所帮助,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意款。
在儿童时期,言藉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向前发展的:从学会听懂言藉到学会靛出言藉,从出声言藉到内部言藉,从口头言藉到害面言藉。
所有这些不同的言藉发展水平,都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以上就是儿童心理左附令特征所应包括的全部内容。
从总的研究工作范围靛来,应以儿童智力和个性发展年龄阶段特性为主,精合制豹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发展四个有关方面来进行研究。
但从研究工作的分工靓来卜只研究其中一个部分、一个方面,或只研究一个部分、一个方面中的个别固超,都是可以的。
.多.二、儿意心理年龄特征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个简题上,首先必镇严格划清渴克思主义观点和查产阶极观点的界限。
查产阶极心理学根据遣传决定榆和环境决定流的观点,韶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由先天遣传决定的,或者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决定的,这些观点不但是错改的,而且是反动的、有害的。
从用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条件、特别是教育条件的制钓下,在儿童掌握人类知撤握碳和行为规范的活动过程中,由于J自理机能不断得到改造,心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一,儿童J少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条件、特别是教育条件的制豹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如果没有必要的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也就不可能有儿童心理的正常的年龄特征的发展。
而社会和教育条件的是否良好,6fJ在一定程度上制豹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鬓量和速度。
_例如,儿童生后第一年末,言韶听党和言藉动觉机能开始发生作用。
但是,如果这时没有人的社会环境,没有人的言藉环境(例如狠孩)尽管一岁儿童有听懂言藉和靓出言藉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也无法林变为现实。
又如,儿童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口头言藉有了一定发展水平,具体形象思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抽象趣辑思推有了初步的发展,这就使他有可能进一步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即开始有可能以掌握渭写算为主导活动。
但是,这种可能性的实现,是有帜于一定的教育条件的,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条件,新的心理特征(如抽象趣辑思推)就不能及日寸耸展起来。
由此可兑,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受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制豹的。
人仍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无能为力的,是可以通过它的发展规律来加以“干涉”的。
不过我俏和查产阶极环境决定榆或教育万能渝又是有严格区别的。
因为儿童心理发展不是由环境和教育机械决定的,而是通过儿童掌握人类知藏翘嗽和行为烧范的活动通过一定量变和胃变过程来实现的。
第二,社会和教育条件“干涉”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发展必须通过儿童掌握人类知歉规城和行为规范的内部娩律才能做到。
这也就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
推都知道,儿童在一定时期内能掌握何种知藏握毅或行为规范不是毫无限制的,而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