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清单化学分析学基础知识清单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分子-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 分子的构成与命名规则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离子键和共价键- 单质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化学性质3.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与方程式的表示- 平衡常数和平衡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二、溶液的性质和平衡1.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 摩尔浓度和质量浓度的计算 - 饱和溶液和溶度的关系2. 溶液的性质- 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配位化合物和络合反应3. 溶液的平衡- 平衡常数和离子积的计算- 酸碱中和与溶解度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极电势三、分析化学方法和技术1. 分析化学基础-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概念 - 分析样品的预处理和处理方法 - 分析结果的统计处理2. 常用的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和沉淀滴定- 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 质谱和色谱的应用3. 分析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 - 质谱仪和电化学分析仪器四、质量守恒和能量转化1. 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 遗失烧杯和损失火焰的原因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气体反应中的质量守恒2. 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焓变- 反应热和热功效应- 反应焓和焓变的计算3.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平衡态和平衡常数以上是高考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的清单,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你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1.分析方法的分类按原理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方法:光谱法,非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等色谱法: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其他仪器方法:热分析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按待测成分含量分:常量分析(>1%), 微量分析(0.01-1%), 痕量分析(<0.01%)2.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1) 取样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3) 分离及测定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3.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要定量进行➢反应速度较快➢容易确定滴定终点4.滴定方式a.直接滴定法b.间接滴定法如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硫酸溶解,用KMnO4滴定C2O42-,间接测定Ca2+c.返滴定法如测定CaCO3,加入过量盐酸,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d.置换滴定法络合滴定多用5.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6.试样的分解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和湿法分析试样的分解: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常用方法:溶解法和熔融法对有机试样,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7.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 E 表示 E = x - x T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E r 表示 E r =E /x T = x - x T /x T ×100%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高二化学化学分析方法基础知识清单

高二化学化学分析方法基础知识清单

高二化学化学分析方法基础知识清单【高二化学化学分析方法基础知识清单】一、化学分析方法的分类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二、定性分析方法1. 直接观察法:通过观察物质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来进行分析,如用目视、显微镜等进行观察。

2. 溶液沉淀法:通过添加试剂使溶液发生沉淀反应,根据沉淀的颜色、形状等特征进行分析。

3. 气体产物法:通过观察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来进行分析,如用气体排放管、试纸等进行观察。

三、定量分析方法1. 称量法:将待分析物质进行准确的称量,再根据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其含量。

2. 蒸发测量法:通过控制待分析物质的蒸发过程,根据失去的质量来计算其含量。

3. 滴定法:通过一定浓度的滴定液与待分析物质发生反应,根据反应的等当点来计算其含量。

4. 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电化学电势因子与待分析物质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如电解测量法、电导法等。

5. 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四、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1. 电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待分析物质的质量。

2. pH计:用于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3. 滴定仪:用于进行滴定分析。

4. 电导仪: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

5. 红外光谱仪: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官能团等信息。

6.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分析物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7. 质谱仪: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五、常用的化学分析试剂1. 氢氧化钠:用于酸度滴定、还原滴定等。

2. 硫酸:用于中和滴定、氧化滴定等。

3. 盐酸:用于中和滴定、形成沉淀等。

4. 硝酸:用于氧化滴定、中和滴定等。

5. 碘液:用于滴定法中的氧化滴定。

6. 硼酸:用于酸度滴定。

六、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质量控制等领域。

通过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判断其质量、浓度、纯度等参数,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

七、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D
C B A
36.00 36.50 37.00 37.50
表观准确度高,精密度低 准确度高,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准确度低,精密度低
38.00
测量点
平均值
真值
37
结论: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2、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高。 3、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二、有效数字
定义
-有机弱酸或弱碱 试样质量: -变色范围 10-100mg -指示剂选择 试样体积: 1-10ml -强碱滴定强酸 -强酸滴定强碱 -强碱滴定弱酸 -强酸滴定弱碱
-质子的传递
- 强酸 - 强碱
13
氧化还原滴定法
-自身指示剂 试样质量: -特殊指示剂 -氧化还原指示剂10-100mg 试样体积: -高锰酸钾法 1-10ml -重铬酸钾法 -碘滴定法 -溴酸钾滴定法 -硫酸亚铁法 -硫酸铈法 -亚硝酸钠法
2、误差与准确度
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误差越↓ 准确度越↑
绝对误差: E = x - xT
误差
相对误差: Er =E/T = (x – xT) / x 滴定的体积误差 V 20.00 mL 2.00 mL 称量误差
滴定剂体积应大于20mL
45
中碳钢 抗拉强 度/Mpa NaOH的 质量分 数/%
≥14*100
1349 1351 1400 1402
97.01 97.00 96.96 96.94
不符合 不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13*100 14*100 14*100 14*100 97.0 97.0 97.0 96.9
41
0.42605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分析化学中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两大类(1)、系统误差(可定误差,有固定的原因,单向性),分四类: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2)、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有偶然因素造成的,服从统计规律: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

可通过增加平行测量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3、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4、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结果好坏的两个方面。

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才可能有较高的准确度。

所以,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5、系统误差的传递:加减运算是绝对误差的传递,乘除运算是相对误差的传递。

6、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②减小测量误差③减小偶然误差④消除系统误差。

7、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校准仪器、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8、有效数字的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是反映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也反映了测量数据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它们是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用来确定其中一种物质的存在、浓度和组成,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研究领域和生产过程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定性分析是指确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

例如,用色谱法可以检测和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成分,通过比对样品与标准品的色谱图谱,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定量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等。

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酸碱中和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化学浓度,通过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或使用pH计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并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来计算物质的含量。

结构分析是指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有核磁共振谱(NMR)法、质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

例如,核磁共振谱法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的核自旋和相互作用来确定分子的结构,在有机化学和药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还可以根据分析过程中所需的样品形态进行分类。

常用的样品形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等。

对于不同形态的样品,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样品处理技术。

例如,对于固体样品,通常需要进行样品的研磨和溶解处理,以便提取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分析。

在化学分析中,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实验。

常用的仪器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能够帮助实验人员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总之,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和核心,是实现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分析的重要方法和技术。

通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可以获得物质的相关信息,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分析知识点

化学分析知识点

化学分析知识点化学分析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检验等。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确保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分析知识点。

一、样品制备技术样品制备是化学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

它的目的是将原始样品转化为适合进行分析的形式。

样品制备技术包括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前处理和样品的处理方法等。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标记和传递等环节,以避免造成样品的污染或变质。

二、常用的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物质定性分析和物质定量分析两类。

1.物质定性分析物质定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颜色反应试剂法、酸碱中和滴定法和沉淀反应法等。

例如,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我们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通过沉淀反应法,我们可以检测溶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离子。

2.物质定量分析物质定量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物质中某个组分的含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溶液浓度分析、比重测定法和质量分析法等。

例如,通过溶液浓度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通过质量分析法,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某个元素的含量。

三、仪器分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学分析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仪器分析技术通过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可以快速、精确地进行分析。

常见的仪器分析技术有质谱仪、气相色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精确度,还可以分析样品中微量的组分。

四、质量控制在化学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制备和使用、实验方法的验证以及各种测定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的评估等。

通过合理应用质量控制方法,可以排除人为因素和仪器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总结:化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应用广泛。

在进行化学分析时,我们需要掌握样品制备技术、常用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知识点。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分析,我们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分析结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应用提供支持。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递减称量法
又称减量法。此法用于称量一定范 围内的样品和试剂。主要针对易挥 发、易吸水、易氧化和易与二氧化 碳反应的物质。
递减称量法的操作
用滤纸条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瓶, 用纸片夹住瓶盖柄打开瓶盖,用牛 角匙加入适量试样(多于所需总量, 如称取三份0.3g试样,则需加入1g左 右试样),盖上瓶盖,置入天平中, 按TAR键清零。
开机
关好天平门,轻按ON键,LTD指示灯全亮,松 开手,天平先显示型号,稍后显示为0.0000g, 即可开始使用。
直接称量
在LTD指示灯显示为0.0000g时,打 开天平侧门,将被测物小心置于秤 盘上,关闭天平门,待数字不再变 动后即得被测物的质量。打开天平 门,取出被测物,关闭天平门。
去皮称量
固定质量称量法的要求
固定质量称量法要求称量精度在0.1mg以内。 如称取0.5000g石英砂,则允许质量的范围是 0.4990g~0.5010g。超出这个范围的样品均不合 格。 若加入量超出,则需重称试样,已用试样 必须弃去,不能放回到试剂瓶中。 操作中不能 将试剂撒落到容器以外的地方。称好的试剂必 须定量的转入接收器中,不能有遗漏。
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是最新一代的天平,它是根据电 磁力平衡原理,直接称量,全量程不需要 砝码,放上被测物质后,在几秒钟内达到 平衡,直接显示读数,具有称量速度快, 精度高的特点。 它的支撑点采取弹性簧片 代替机械天平的的玛瑙刀口,用差动变压 器取代升降枢装置,用数字显示代替指针 刻度。因此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性 能稳定、操作简便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前言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 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 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熟练掌 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形成规 范的操作习惯,有利于减少实验错误,为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
*
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滴定分析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极谱、伏安
发射、吸收,荧光、光度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界、薄层、毛细管电泳
红外、核磁、质谱
化学分析
分 析 化 学
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的作用
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作用:分子科学、遗传密码 在化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新物质鉴定 结构与性能 在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作用:质量控制与自动检测 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体育、破案
*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处理
一、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 系统误差 (1) 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 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
2. Q 检验法 步骤: (1) 数据排列 X1 X2 …… Xn (2) 求极差 Xn - X1 (3) 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 - Xn-1 或 X2 -X1 (4) 计算:
01
例: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02
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03
例:蒸馏水不合格;试剂纯度不够(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04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滴定管读数不准。
2.偶然误差
( 1) 特点 不恒定 难以校正 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 2) 产生的原因 偶然因素 滴定管读数
*
3.注意点
分数;比例系数;实验次数等不记位数;

化学检验工(中级)_化学分析法专业基础知识

化学检验工(中级)_化学分析法专业基础知识

c(H
+ )=K
H In
c(H In) c(In -)
pH
=pK
H In
-
lg
c(H In) c(In -)
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由c (HIn) / c (In-)比值决定。只有当溶液pH值由pKHIn-1变到pKHIn+1时,溶液颜 色由酸式色变为碱式色,人眼能明显看出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K(HIn)是 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也称为酸碱指示剂常数。其数值取决于指示剂的性质和溶液的温度。)
所以不是所有的酸碱都可以直接测定 的。
图 1⁃3 NaOH溶液滴定不同强度弱酸溶液的滴定曲线
3.多元酸(碱)的滴定
图1⁃4 液滴定H3PO4溶液的滴定曲线
图1⁃5 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滴定曲线
• (1)多元酸的分步滴定: 多元酸多数是弱酸,它们在溶液中分级离解。
• 分步滴定判断原则:(二元弱酸) ➢ 若 cKa1≥10-8, 且Ka1/Ka2≥104, 可分步滴定至第一终点; ➢ 若同时cKa2 ≥10-8, 则可继续滴定至第二终点; ➢ 若cKa1≥10-8, cKa2 ≥10-8, 但 Ka1/Ka2≤104, 则只能滴定至第二终点。
一般由 弱酸及其共轭碱(HAc+NaAc)、 弱碱及其共轭酸(NH3+NH4Cl)、 两性物质(Na2HPO4+NaH2PO4)
等组成
2.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 缓冲容量——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其大小与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及其组分比有关: ➢ 缓冲剂的浓度越大,其缓冲容量也越大; ➢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一定,缓冲组分比=1时,缓冲容量最大,缓冲能力最强。
溶液越浓,突跃范围 越大,可选指示剂越多。

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一)误差一误差的来源分析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的差数叫误差,误差越小则分析结果越准确。

系统误差(可测误差)-----是由某种固定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这种误差的数值大小与符号正负,在同样的实验中是完全一致的,即在重复分析时,它会重复地表现出来,使测定结果经常偏高或偏低。

这样的误差在查明原因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测验出来加以校正或消除。

系统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二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如下:1 方法误差:这种误差是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完善所造成的。

例如:重量分析中常常有少量的溶解或吸附某些杂质,容量分析中反应进行不完全;比色分析干扰离子的影响等。

2 试剂误差:由于试剂不纯和蒸馏水中含有微量杂质所引起的。

3 仪器误差:由于所用仪器不够精密而引起的误差,如砝码重量、滴定管刻度不准确等。

三偶然误差:由于一些偶然的外因所引起的误差。

例如砝码的偶然缺陷,测定温度的改变,工作不够细心或偶然的损失和沾污的增重等原因所造成,偶然误差有时大有时小,有时正有时负。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几个人多次分析同一试样都得到并不一致的结果,这种误差无法估计的,属于偶然误差。

分析进行得愈精细,测定的方法愈准确,则偶然误差愈小,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就愈接近于真实值。

偶然误差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密度。

四准确度和误差1.准确度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2.误差系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误差愈小,表示分析结果愈接近真实数值。

误差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叫绝对误差,另一种叫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定值—真实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五精密度和偏差1.精密度系指在同一实验中,每次测得的结果与它们的平均值接近的程度。

六误差和偏差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无法计算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计算偏差(或用平均值代替真实值计算误差,其结果仍然是偏差)。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1.3.1. 实验室用水安全 使用自来水后要及时关闭阀门,尤其遇突然停水时,要立即关闭阀门,以防来水后跑水。
离开实验室之前应再检查自来水阀门是否完全关闭(使用冷凝器时较容易忘记关闭冷却水)。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1.3.2 实验室用电安全 实验室用电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不能随意。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规格及出厂日期的标签,没有标签或标签字迹 难以辨认的试剂,在未确定其成份前,不能随 便用。
——1.2 常用试剂的规格及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1.2.3 试剂的保存 试剂放置不当可能引起质量和组分的变化,因此,正确保存试剂非常重要。一般化学试
剂应保存在通风良好、干净的房子里,避免水分,灰尘及其它物质的沾污,并根据试剂的性 质采取相应的保存方法和措施。
注:在一级、二级纯度的水中,难于测定真实的pH值,因此对其pH值的范围不作规定;在一级 水中,难于测定其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故也不作规定。
——1.1分析化学实验用水
1.1.1 蒸馏水: 通过蒸馏方法、除去水中非挥发性杂质而得到的纯水称为蒸馏水。同是蒸馏所得纯水,
其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 用玻璃蒸馏器蒸馏所得的水含有Na+和SiO2- 等离子; 而用铜蒸馏器所制得的纯水 则可能含有Cu+离子。
(5)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如若遇触电事故,应立即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拉下电源或用 绝缘物 将电源线拔开(注意千万不可徒手去拉触电 者,以免抢救者也被电流击倒)。同时,应 立即将触电者抬至空气新鲜处,
——1.3实验室安全常识
如电击伤害较轻则触电者短时间内可恢复知觉;若电击伤害严重或已停止呼吸,则应立即为 触电者解开上衣并及时做人工呼吸和给氧。对触电者的抢救必须要有耐心(有时要连续数小 时),同时忌注射强心兴奋剂。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分析化学及其任务和作用定义: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科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实验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一、按任务分类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二、按对象分类:无机分析.有机分析三、按测定原理分类(一)化学分析定义: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分类:定性分析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定量分析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反应式:mC+nR→CmRnX V W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 0.01%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试样重试液体积常量分析 >0.1g >10ml半微量 0.1~0.01g 10~1ml微量 10~0.1mg 1~0.01ml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第三节试样分析的基本程序1、取样(采样):要使样品具有代表性.足够的量以保证分析的进行2、试样的制备:用有效的手段将样品处理成便于分析的待测样品.必要时要进行样品的分离与富集。

3、分析测定:要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含量、结果的准确度的要求以及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正式)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正式)

数目一定是相同的。
8
例1 判断题
2mol的氧原子与2mol的氢原子所包含的分子个 数相等。 (√ )物质的量反应了粒子数目的多少
2. 2g氧原子与2g氢原子所包含的分子个数相
等。 (× ) 质量与粒子数目无直接关系
9
例题2
90g水相当于多少摩尔的水分子?
M(H 2O)= g / m ol 18 m 90g n 5m ol M 18g / m ol
40
(2)形成定向楔的界面 乳化剂的亲水端和憎水端的截面积常大小不等。 它吸附在油-水界 面上时, 常呈现“大头”朝外, “小头”朝里的构型, 使分 散相液滴的面积最小, 界面吉布斯函数最低, 且界面膜更牢 固。
• “大头”朝外形成两种类型的乳状液
• 若亲水基是“大头”, 则亲水基朝外形成水包油型乳浊液, 如K, Na等碱金属皂类。 但一价的银肥皂例外。 • 若憎水基是“大头”, 则憎水基朝外形成油包水型乳浊液, 如Ca, Mg, Zn等两价金属皂类。 41
27
2.
3.
粒子直径 分子或离子 <10-9m 分散系 (真溶液)
组成 单个的分 子或离子
界面 无
分散体系 均匀
透过性 滤纸-能 半透膜 –能
透光性 能透光 透明的 稳定的
胶体分散系 10-9~ (胶体溶液) 10-7m
许多分子 聚集而成

非均匀
滤纸-能 半透膜-不
可透部分光线, 外观也是透明的,
之比,用 w B 表示。
mB w B= m
13
例题 4
将35g葡萄糖溶解于65g水中,求该溶液中 葡萄糖的质量分数。
答案:0.35或35%,无单位! ★因为构成比值的分子和分母都是质量,且同 单位,因此质量分数是一个纯数值,无单位。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的类型、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化学分析的类型化学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组成,即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元素、离子或化合物的种类。

2、定量分析:旨在确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化合物的数量。

3、结构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的基础是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确定待测物质中的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

同时,根据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三、常用化学分析方法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根据所用试剂的不同,滴定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

它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样品分子,产生带电粒子,进而确定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

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4、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成不同的色谱峰,进而确定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5、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

6、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1、分析化学中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有两大类(1)、系统误差(可定误差,有固定的原因,单向性),分四类: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2)、偶然误差(不可定误差,有偶然因素造成的,服从统计规律: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等。

可通过增加平行测量次数,取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3、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4、精密度和准确度是衡量结果好坏的两个方面。

只有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精密度好的分析结果,才可能有较高的准确度。

所以,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5、系统误差的传递:加减运算是绝对误差的传递,乘除运算是相对误差的传递。

6、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②减小测量误差③减小偶然误差④消除系统误差。

7、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校准仪器、空白试验、对照试验、回收试验8、有效数字的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是反映测量仪器的准确度,也反映了测量数据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1.化学计量学:包括原子、分子和摩尔的概念,原子的相对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等。

这些知识对于测定元素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非常重要。

2.物质的性质与测定方法: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熟悉不同物质的性质可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3.溶液的配制与浓度计算:包括溶液的配制方法、溶解度的计算、浓度的计算和标准溶液的制备等。

这些知识对于定量分析中的溶液的配制和测定至关重要。

4.酸碱滴定反应:包括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判断和滴定终点的确定等。

酸碱滴定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滴定反应的条件和方法对于完成溶液中酸碱度的测定很有帮助。

5.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电位计测定和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等。

氧化还原反应在定量分析中常常用于测定物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

6.吸光光度法:包括吸收、输运和发射能量的基本原理,如比尔-朗伯定律和兰伯特-比尔定律等。

吸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原理和仪器使用对于分析化学实验很重要。

7.校准与质量控制:包括仪器的校准方法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等。

正确的校准和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储存、处理和废物处理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实验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分液、过滤、提取等。

总之,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是实验人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它涉及到化学计量学、物质性质与测定方法、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酸碱滴定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吸光光度法、校准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具备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才能进行准确可靠的分析化学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偏差与精密度
精密度──指相同条件下,n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相
符合的程度(离散程度)
偏差越↓ 精密度越↑
偏差 ——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
值之差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偏差的表示方法
➢绝对偏差:d xi x
2、选择题
10-100mg
下面那些做法是为了减少系统误差:( BC)D
那些做法是为了试减样少偶体然积误:差:( )AE A.多次测定,取平均值1-10Bm.校l准仪器 C.对照实验
D.提高业务水平 E.空白试验
3、填空题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仪器、( 方法)、( 试)剂、( )人等员几个 方面。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误差与准确度
准确度 ──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误差越↓ 准确度越↑
误差
绝对误差: E = x - xT
相对误差: E化r学=分析E基/础T知识= (x – xT) / xT ×100%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哪种表示方 法更好?
28
例: 滴定的体积误差 滴定剂体积应大于20mL
V 20.00 mL
核磁法
17
其他分析法的分类
质谱分析试法 样质量: 10-100mg
核磁共振
试样体积其:他分析法 1-10ml
热分析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毛细管电泳 联用技术 生物芯片
免疫分析
18
三、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向
微型 高效 自动 智能
试样质量: 10-100mg
试样体积: 1-10ml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19
第二单元:定量分析数据处理
>10ml
1-10ml 0.01-1ml 0.01ml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11
4、按分析原理
光化学分析
酸碱
电化学分析
沉淀
氧化还原 滴定分试10析样-1质00量m:g基础发展
色谱分析
化学 仪器
重量分析试1样-1体0m积分l:析
分析
挥发法
分析方法
萃取法 沉淀法
化学
常量分析
物理、数学 计算机、激光、功能材料
兴奋剂检测
所有这些人类活动的每一 步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7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根据分析任务分类 根据分析对象分类 根据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分类 根据分析原理分类
·······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8
1、按分析任务
定性
定量
结构
鉴定组成
测定含量
研究结构、 活性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9
2、按分析对象
无机
有机
鉴定组成 测定含量
官能团分析 结构鉴定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10
3、按试样用量和操作规模
常量
试半样微质量量: 10-100mg
微量
痕量
试样质量: 试样质量: 试样质量: 试样质量:
>100mg 试10样-1体00积m:g 0.1-10mg <0.1mg
1-10ml 测定含量
研究结构、
试样体积: 试样体积: 试样体积: 试活样性体积:
23
单向性 重复性 可测性
试样质量: 10-100mg
特点
试样体积: 1-10ml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无单向性 正态分布 不可测性
24
试样质量: 10-100mg
讨 论 误试样差体减积免:的方法?
1-10ml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5
1、判断题
过失误差既不属于系试统样误质差量,:也不属于偶然误差。( )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1
一、误差
1
误差的分类
2 试10样-1质00量m误:g差与准确度
3 试样体积偏:差与精密度
1-10ml
4
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2
1、误差的分类
方法 仪器 试剂 人员
试样质量: 10-100mg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试样体积:
1-10ml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温湿度 电压 其他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课程目的
了解
分析方法 的分类
区分
分析测定 中误差的
来源
掌握
测量数据 处理的基
本方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
课程目录
第一单元:分析化学概述 第二单元:定量分析中数据处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3
第一单元
分析化学概述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及作用 二 分析方法的分类 三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向
-高锰酸钾法
试样体积: 1-10ml
-重铬酸钾法
-碘滴定法
-溴酸钾滴定法
-硫酸铈法
-硫酸亚铁法
-亚硝化酸学分钠析基法础知识
电子转移
- 氧化剂 - 还原剂
14
电化学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
试样质量: 电位分析法 10-100mg
试样体积电化:学分析法 1-10ml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电解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一 误试差样质量:
10-100mg
二 有试效样数体字积:
1-10ml
三 极限数值的判定方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20
一、误差
金银首饰说含明金误量差99无.9时% 不有, 测量结果试为样9无质6.处量9不%:在
10-100mg
公平、公正、实事求是
如何才能试准样确体呢积?:
1-10ml
例:某标准物质(12.06%),平行测定3次: 12.03%、12.02%、12.01% 平均值:12.02%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4
第一单元
分析化学的定义
研究获得物质化学组成、结构信息的分 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
分析化学是化学中的信息科学,以降 低系统的不确定度为目的。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5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及作用
组分
含量
结构
化验! 眼睛、手段、工具!
属于适用性科学!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6
分析化学
空间探测
化学工业 物证分析
15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超临界色谱法
试样质量: 气相色谱法 10-100mg
色谱分析法
试样体积: 1-10ml
液相色谱法
电色谱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薄层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16
光分析法的分类
紫外可见法
试样质量: 原子吸收法 10-100mg
试样体积光分:析法 1-10ml
原子发射法
荧光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红外法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质谱分析 热分析 微量、痕量分析
12
酸碱滴定法
-有机弱酸或弱碱
-变色范围
试样质量:
-指示剂选择 10-100mg
试样体积: 1-10ml
-强碱滴定强酸 -强酸滴定强碱 -强碱滴定弱酸 -强酸滴定弱碱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质子的传递
- 强酸 - 强碱
13
氧化还原滴定法
-自身指示剂 -特殊指示剂 试样质量: -氧化还原指示剂10-100mg
2.00 mL 称量误差
Ea 0.02 mL
0.02 mL
Er 0.1% 1%
称样质量应大于0.2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0.2000 g 0.0200 g
Ea 0.2 mg 0.2 mg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Er 0.1% 1%29
29
真值xT
理论真值 (原子量、分子量)
计量学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