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
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
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篇一:5年中考3年模拟样章分析】纲解读:全面解读、客观分析、精准预测明确中考方向,统计分析考情,精准预测命题,科学备考指导2.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五年中考真题,答案全解全析,题组科学汇编,考点强化训练3.知识清单:知识习题化,考点清单化常考点总结,习题化呈现,疑难点肢解,易混点明晰4.突破方法:突破重点、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诠释重点难点,突破思维界限,传授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5.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基础题组——重基础,巩固知识方法;提升题组——重提升,强化解题能力6.智力背景: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二、目录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二水溶液专题三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四金属金属矿物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六盐化学肥料第二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七分子、原子、离子专题八元素和物质的分类专题九化学式、化合价第三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十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反应类型专题十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十二燃烧与能源专题十三化学与生活专题十四化学与环境第五部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专题十五实验基本技能专题十六气体的制备与检验专题十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专题十八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第六部分专题拓展专题十九信息给予题专题二十开放性试题专题二十一探究性试题专题二十二图表、标签题专题二十三理科综合题答案全解全析三、试题选择分析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河北和全国各地模拟试题,有期末试题、联考试题、一模试题、二模试题)四、2014年与2013年五三产品的变化1.考纲解读化繁为简,表述简洁考纲解读2014年表头【篇二:三年中考三年模拟( 一 )】一、积累与应用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5年中考3年模拟九下化学答案沪教版2023版
5年中考3年模拟九下化学答案沪教版2023版
一、选择题
1. 下列作用于物品A的特性中,能证明物品A不是甲醛的是()
A. 有明显清香
B. 与30%稀硫酸反应
C. 常温下有明显沸点
D. 与明胶溶液反应
答案:A
2. 在室温常压下,下列不是有机物的是()
A. 甲醛
B. 烷烃
C. 氢氧化钠
D. 氯甲烷
答案:C
3. 下列实验证明的结果,可以用来证明硫酸与醋酸 reacted后生成盐的是()
A. 试样呈黄色
B. 试样有明显清香
C. 试样悬浮于水面
D. 试样能溶于水
答案:D
4. 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CH3-CH2Cl,它的分子式是()
A. C2H4Cl
B. C3H4Cl
C. C3H6Cl
D. C4H6Cl
答案:C
5. 下列不属于金属的是()
A. 铝
B. 青铜
C. 氢氧化钠
D. 铁
答案:C
二、填空题
6. 无机氢化物中,H2SO4的盐酸式为H_________ 。
答案:SO4^2-
7. 烯烃中,芳香环由两个碳原子组成,这两个碳原子上共有_________ 个不同的原子结构。
答案: 6。
2023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化学沪教版江苏九年级下册答案
2023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化学沪教版江苏九年级下册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⒈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铸造锅b.葡萄引致酒c.木柴冷却d.面包腐烂2.生活中的下列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b.铅笔芯 c碳酸饮料 d.不锈钢锅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铁丝b. 红磷c. 木炭d. 硫粉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那部分关系密切(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实验室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集气瓶盖上玻璃片;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⑧在集气瓶中灌满水倒扣在水槽中;⑨给固体药品加热;⑩整理仪器。
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①②③④⑤⑧⑥⑩⑦⑨b. ②①④⑧⑨⑥③⑦⑤⑩c. ①②⑧④⑩③⑨⑥⑤⑦d. ②①⑩⑨⑧④③⑥⑤⑦7、能够把水变为氢气和氧气的就是 ( )a、把水煮沸b、通电分解水c、把水消毒d、将氢气燃烧8.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hinet的co2转变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维持不变。
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就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9. 科学家用第72号元素铪(音:hā)和第74号元素钨,准确测到月球比地球至少晚万年构成。
铪、钨元素的原子本质相同的就是( )a.核内中子数b.核内质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0.以下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恰当的就是( )a.氧化镁mgo2b.氯化钾k2clc.氧化铁fe2o3d.氧化钠nao评卷人罚球二、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题有1至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
若有2个正确选项的,选1个且正确,给一分;一对一错不给分。
2024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山西卷)(全解全析)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山西卷)化学(满分7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水北调”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B.水流经过的地区要做好两岸的生态保护C.“南水北调”后,仍需节约用水D.为提高水域的营养,可大量添加氮、磷元素【答案】D【解析】大量添加氮、磷元素会使水质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
2.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中萝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C【解析】萝卜属于蔬菜,富含维生素。
3.【新考法·火炬燃料变迁】下列是奥运会或亚运会曾选用的火炬燃料。
当代运动会可能会淘汰的燃料是( )A.煤油B.丙烷C.氢能D.零碳甲醇【答案】A【解析】火炬燃料应从“高碳”走向“低碳”。
煤油是石油炼制产品,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氮、硫元素,其燃烧有污染性气体产生,不环保,可能会被当代运动会淘汰。
4.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
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减少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倒流”现象的原因是停止加热后,装置内气体温度骤然降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体积变小,水槽内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导管。
53五三全优卷初三化学答案
53五三全优卷初三化学答案53五三全优卷初三化学答案本文将对53五三全优卷初三化学题目进行详细解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1.答案为 B。
金属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金属的氧化物往往会形成金属的表面。
2.答案为 D。
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用于制造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的机械零件。
3.答案为 A。
懂得工业化学反应的类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4.答案为B。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并产生盐和水。
5.答案为 C。
酸和碱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物质是盐和水。
6.答案为 A。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电子配置有关,可以通过其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推断。
7.答案为 C。
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性质,如密度、熔点等。
8.答案为 D。
大气中主要的气体是氮气和氧气,二氧化碳只占很小的比例。
9.答案为 B。
水是一种分子,而石墨是由二维层状的碳原子组成的。
10.答案为 D。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可以用来测试某种物质是否可以燃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石墨因其层状结构,具有很强的分层性。
因此,在石墨的表面或层缝可以插入分子或离子,从而形成新的复合物。
例如,石墨烯由一层层石墨剥离而来,具有很高的导电、导热性能,是目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12.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可以用于医学领域中的放射性示踪和治疗。
但是,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辐射有害健康,因此必须谨慎使用和处理。
13.碱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组元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和活泼性。
与酸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必须小心使用和处理。
14.酸雨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的酸性降水。
酸雨会对土地、水体、建筑物等造成严重损害,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治理酸雨。
15.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性质、化学反应等。
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和特点非常重要。
2023年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
2023年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A2.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物质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氧化剂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弱氧化剂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C5.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铁B. 锰C. 氧D. 氢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铁B. 锰C. 氧D. 氢答案:A7.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C9.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A. 氧化铝B. 氧化钙C. 氧化钠D. 氧化镁答案:A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A. 氧化铝B. 氧化钙C. 氧化钠D. 氧化镁答案: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氢氧化钠是一种___________物质。
答案:碱性12. 氢氧化钙是一种___________物质。
答案:酸性13. 氢氧化镁是一种___________物质。
答案:弱氧化剂14. 氢氧化铝是一种___________物质。
答案:强氧化剂15. 铁是一种___________元素。
答案:金属16. 锰是一种___________元素。
答案:金属17. 氧是一种___________元素。
答案:非金属18. 氢是一种___________元素。
答案:非金属19. 氧化铝是一种___________化合物。
答案:非金属20. 氧化镁是一种___________化合物。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部分地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取碳酸钾、碳酸镁和碳酸锌的固体混合物7.5g,加入到100g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8.27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50%B.44%C.35%D.12.9%2.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推理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3.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C.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时112.44.将5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3.6克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无水硫酸盐,其质量为()A.226.4克B.222.8克C.172.8克D.无法计算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是水,丙是铁,则丁可能是硫酸铁B.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氧气,则甲可能是盐C.若甲、乙、丙、丁都含有钠元素,且乙是硫酸钠,则丙一定是氢氧化钠D.若乙是碳酸钙,丙是碳酸钠,则乙→丁转化只能够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6.以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参加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验证铁生锈的条件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下列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为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工业炼铜C.活字印刷D.烧制陶瓷8.如表实验中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择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A 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pH试纸B 鉴别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C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2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一氧化碳通氧气,点燃A.A B.B C.C D.D9.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映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甲物质中氮用素的化合价是+3C.甲和乙都属于化合物D.该反应中甲与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5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的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2B.X表示N2C.氧原子的中子数一定是8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8年中美贸易战始于美国对中国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化学初三卷子电子版
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化学初三卷子电子版1、所有游离香豆素均可溶于热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是由于其结构中存在()[单选题] * A异戊烯基B酮基C内酯环(正确答案)D酚羟基对位活泼氢2、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3、黄酮母核具有的下列何种结构特点在碱液中不稳定()[单选题] *A邻二酚羟基(正确答案)B3-羟基C5-羟基D7-羟基4、容易发霉变质的是()[单选题] *A中药水提取液(正确答案)B中药乙醇提取液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5、很少含有挥发油的植物科为()[单选题] *A菊科B唇形科C茜草科(正确答案)D姜科6、纸色谱是分配色谱中的一种,它是以滤纸为(),以纸上所含的水分为固定相的分配色谱。
()[单选题] *A固定相B吸附剂C展开剂D支持剂(正确答案)7、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木脂素B单环氧木脂素C木脂内酯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8、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9、E易酶解苷类成分关于亲水性有机溶剂,说法正确的有()* A极性大(正确答案)B极性小C水不相溶D与水部分相溶10、以下不属于吸附色谱法的操作步骤的是()[单选题] *A制板B洗脱(正确答案)C点样D显色11、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12、有机溶剂提取液的浓缩采用的装置是()[单选题] * A分馏装置B回流装置C蒸馏装置(正确答案)D索氏提取器13、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单选题] *AC5-C3BC5-C2CC6-C3(正确答案)DC6-C414、在分配色谱中,属于反相色谱的是()[单选题] *A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B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正确答案)C固定相的极性等于流动相D以上都不是15、在脱铅处理中,一般通入的气体为()[单选题] * A氯化氢B二氧化硫C硫化氢(正确答案)D二氧化碳16、E何首乌生物碱沉淀反应的条件是()[单选题] * A酸性水溶液(正确答案)B碱性水溶液C中性水溶液D盐水溶液17、提取遇热不稳定的成分宜用()[单选题] *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正确答案)D蒸馏法18、当一种溶剂无法结晶时,常常使用混合溶剂,下列不是常用的混合溶剂是()[单选题] *A甲醇-水B乙酸-水C乙醚-丙酮D石油醚-水(正确答案)19、以芦丁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A葛根B黄芩C槐花(正确答案)D陈皮20、南五味子具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单选题] *A色原酮B胆汁酸C多糖D木脂素(正确答案)21、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22、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生物碱B苷C多糖D鞣质(正确答案)23、一般情况下,为无色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黄酮B花色素C二氢黄酮(正确答案)D查耳酮24、下列方法中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操作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单选题] *A离子交换色谱(正确答案)B薄层吸附色谱C纸色谱D吸附柱色谱25、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吗啡碱B麻黄碱(正确答案)C苦参碱D小檗碱26、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27、下列方法哪一个不是按照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不同进行分类的是()[单选题] *A离子交换色谱B薄层吸附色谱(正确答案)C凝胶色谱D分配色谱28、挥发油可析出结晶的温度是()[单选题] *A0~-20℃(正确答案)B0~10℃C0~20℃D0~15℃29、下面化合物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的是()[单选题] * A花椒内酯(正确答案)B柠檬烯C色原酮D天精30、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喹啉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苄基异喹啉类。
2024年中考化学三模全国通用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中考化学三模全国通用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Fe-56Ag-108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广东传统工艺或美食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清远烟熏碌鹅B.湛江草编花席C.烧制潮州泥塑D.酿制客家米酒2.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全球战塑。
”下列认识或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退耕还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B.加高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3.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竹制筷子B.塑料大棚C.玻璃奖杯D.合金发卡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溶液的pHC.称量固体药品D.读液体示数5.下列对物质的用途或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可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B.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C.洗洁精能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D.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是因为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6.“丹霞绝壁,天下奇观”,贵州赤水丹霞是世界自然遗产,其岩石中含较多氧化铁(Fe2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铁呈红棕色B.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C.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氧化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7.碱性溶液可以清洗头发上的油脂,从pH的角度考虑,清洗效果最好的洗发水的pH为A.4B.7C.8D.148.某水厂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净水技术,超滤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细菌等不溶性杂质,关于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来水属于混合物B.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C.加入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D.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氧原子—O2B.氨分子一NH4C.铁离子—Fe+3D.钙元素一Ca10.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
2024年河南中考化学三模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河南中考化学三模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Cl-35.5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铅笔芯B.不锈钢餐具C.纯棉T恤D.塑料尺子3.2024年“三农”工作重点之一是“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A.CO(NH2)2B.KNO3C.K2SO4D.Ca(H2PO4)24.水的用途广泛。
有关水的除杂、鉴别方法或试剂选用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里通过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C.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D.使用水来鉴别碳酸钙和碳酸氢钠5.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结晶B.闻气体气味C.试管连接橡皮塞D.滴加液体试剂6.如图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m”的数值是22B.图中圆圈内应为“钙”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7.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B.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4Al+3O2=2Al2O3C.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H2CO3D.盐酸除去铁锈:Fe2O3+HCl=FeCl2+H2O8.三氟化氮(NF3)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NF3蚀刻硅片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芯片表面没有任何残留物。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河南卷)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河南卷)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Fe:56 Ca:40 S:32 Zn:65 Ag:108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B.用石墨做电极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铁矿石炼铁【答案】B【解析】A、用稀盐酸除铁锈,盐酸和氧化铁生成氯化铁和水,利用了盐酸的酸性,化学性质,错误;B、用石墨做电极,是因为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物理性质,正确;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性质,错误;D、用铁矿石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错误;故选B。
2.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B.米饭、面条中主要含蛋白质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D.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答案】A【解析】A、缺氟会导致龋齿,故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符合题意;B、米饭、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符合题意;C、铁强化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不符合题意;D、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推广使用电动汽车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D.加强大气监测治理【答案】C【解析】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 不合题意;B、推广使用纯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PM2.5颗粒物等污染物的的排放,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B不合题意;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污染,故C符合题意;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D不合题意。
2023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五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五校联考中考化学三模试卷1. 化学是改造物质、应用物质的自然科学。
下列对物质应用中,主要通过物理变化实现的是( )A. 葡萄酿成美酒B. 海水晒得食盐C.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海水生产纯碱2. 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A. B.C. D.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烧碱显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B.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C. 石墨能导电—可用作干电池电极D. 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4.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的沸腾实验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B. 水的电解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简易净水装置中活性炭能使硬水软化D. 水的蒸馏实验中在烧瓶里加入几粒碎石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5. 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 溶液:矿泉水、冰水、石灰水B. 碱:纯碱、烧碱、消石灰C.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磷酸铵D. 金属材料:生铁、锰钢、金刚石6. 小明笔记本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7.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分子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B. 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C. 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D. 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8. 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CO可转化为CO2,CO2也可转化为COB. 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C. 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CO2是大气污染物D. 碳和CO都具有还原性,CO2可与碳反应,也可与CO反应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雕刻玉石B .剪纸窗花C .烧制瓷器D .织制丝绸2.河南地处中原,物产丰富。
下列食材或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 .叶县岩盐B .黄河鲤鱼C .道口烧鸡D .西峡猕猴桃3.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积极植树造林B .焚烧废弃塑料C .分类回收垃圾D .使用清洁能源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二氧化碳验满B .闻气体气味C .稀释浓硫酸D .测定溶液pH 5.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是“强化依法制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B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D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 .氨气、金刚石B .氦气、硫酸铜C .水、干冰D .氯化钠、氧化汞7.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尿素、氨水属于氮肥B .塑料、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 .甲烷、碳酸属于有机物D .钙、铁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8.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SO 2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CaCO 2SO O 2X 2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可用作气体肥料B.X中金属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8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该做法可以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危害9.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用稀硫酸区分铁粉和氧化铜B.用熟石灰区分硫酸铵和氯化铵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D.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10.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可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天津卷)
2023年中考化学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天津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Fe-56Zn-65S-32Cu-64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败C.冰雪消融D.干冰升华【答案】B【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 错误;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生铁C.赤铁矿石D.冰水共存物【答案】D【解析】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B、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C、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包含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D、冰水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糖类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馒头B.蔬菜C.鸡蛋D.豆油【答案】A【解析】A、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B、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是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增大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C.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是由于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并不是分子体积变小,该选项说法错误;C、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正确。
中考53初中化学综合模拟试卷3套试题与解析
A.洛阳杜康(酒)酿造 B.新郑红枣晒干
C.南阳玉石雕刻 答案 A
D.信阳毛尖采摘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答案 D
3.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C.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集中处理 答案 B
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蛋白质 CH4+2O2 CO2+2H2O 2C3H8+9O2 4CO2+2CO+8H2O
解析 鸡蛋、猪肉中都富含的一种营养素是蛋白质。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由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由题给信息可以计算出丙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4.4
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D.将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 D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二氧化锰、锰酸钾和氧气,固体的质量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但不会减少 到零,A错。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溶液的pH会减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B错。向盐酸和氯化 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产生,C 错。由于金属是足量的,酸是一定量的,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相等的,且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较快,D 正确。
接高铁钢轨的反应是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 2Fe+Al2O3。
17.(3分)将80 g M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5年中考3年模拟九年级上化学人教版全书带答案解析
P1T1(2014 黑龙江大庆十四中期中 , 1, ★☆☆) 下列我国近年来的科技成果中 , 主要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 利用人体皮肤细胞“仿制”成胚胎干细胞B.发现类似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D.量子通讯距离创下新纪录P1T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B. 物体C. 运动D. 实验P1T2 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B.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C.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D.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P1T3 下列各项内容中, 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围的是()A. 培育新的花卉品种 , 增加观赏价值B.设计新程序 , 开发电脑新功能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P1T4 化学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下面的发明或发现不能归为化学研究范畴的是()P1T5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 , 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 ,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 , 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B.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C.利用化学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P1T6 化学是在、的层次上研究物质、、与的科学。
P1T7 化学在有些人的心目中 , 就是污染、腐蚀、造假的代名词 , 其实 , 这是对化学的一种误解。
许多化学研究成果的推广使用 ,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 ,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请你任举两个化学造福人类的例子。
(1);(2)。
P1T8 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C.化学变化中 , 原子不会破裂D.化学变化中 , 分子破裂成原子 ,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P1T9 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元素概念的提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D.绿色化学的提出P1T10 绿色化学是21 世纪化学与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 它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07中考化学真题分项精练(七)物质的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真题分项精练(七)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点1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1.【新考向·劳动教育】(2023湖南怀化中考)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小明的以下家务劳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扫地抹灰B.摘菜洗菜C.淘米下锅D.烧火做饭2.【新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甘肃金昌中考)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常温下呈固态C.难溶于水D.熔点高3.(2023湖南怀化中考)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作电极B.用熟石灰(显碱性)改良酸性土壤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D.金属铜作导线4.【跨学科·语文】(2023山东滨州中考)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考点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2023湖南衡阳中考)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3S+6NaOH(热)2X+Na2SO3+3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SB.SO2C.Na2SD.Na2SO46.【新素材·清洁环保】(2023四川自贡中考)中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
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如图是CO2转化为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4种化合物B.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C.参加反应的CO2、H2分子个数比为1∶3D.参加反应的CO2与H2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CH3OH与H2O的总质量7.(2023湖南怀化中考)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2024年湖南中考化学三模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湖南中考化学三模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5分)1.《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以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采B .拍C .焙D .封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测溶液pHB . 滴加少量液体C . 点燃酒精灯D . 加热液体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2.5PM 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 .2SO 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C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D .2N 可充在食品包装中用作保护气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5.太空教师王亚平将泡腾片塞入蓝色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还闻到阵阵香气。
“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6.金纳米粒子是工业上常用的催化剂。
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金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79B .金原子的质量为197gC .金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7.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倡议人们爱护水资源,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很大,不需要节约用水 B .农业上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 .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 .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8.硝酸铵NH 4NO 3是一种铵态氮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A .-3、-5B .+3、+5C .+3、-5D .-3、+59.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丁可能是单质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8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10.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
20225年中考3年模拟中考化学广东专用答案
20225年中考3年模拟中考化学广东专用答案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字母代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l-35、5Fe-56Cu-63、5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应城石膏的雕刻B。
孝昌臭豆腐的制作C。
孝感米酒的酿造D。
安陆水泥的烧制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2O,表示两个氧元素B。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C。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
FeSO4,表示硫酸铁4、受损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
该元素符号为MgC。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B。
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
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D。
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6。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B。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C。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D。
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7。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答案【篇一:5年中考3年模拟样章分析】纲解读:全面解读、客观分析、精准预测明确中考方向,统计分析考情,精准预测命题,科学备考指导2.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五年中考真题,答案全解全析,题组科学汇编,考点强化训练3.知识清单:知识习题化,考点清单化常考点总结,习题化呈现,疑难点肢解,易混点明晰4.突破方法:突破重点、掌握方法、提升能力诠释重点难点,突破思维界限,传授方法技巧,做到举一反三5.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基础题组——重基础,巩固知识方法;提升题组——重提升,强化解题能力6.智力背景: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二、目录第一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二水溶液专题三碳和碳的化合物专题四金属金属矿物专题五常见的酸和碱专题六盐化学肥料第二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七分子、原子、离子专题八元素和物质的分类专题九化学式、化合价第三部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十物质的性质变化化学反应类型专题十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十二燃烧与能源专题十三化学与生活专题十四化学与环境第五部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专题十五实验基本技能专题十六气体的制备与检验专题十七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专题十八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第六部分专题拓展专题十九信息给予题专题二十开放性试题专题二十一探究性试题专题二十二图表、标签题专题二十三理科综合题答案全解全析三、试题选择分析五年中考:最全面、最权威、最经典(a组:河北中考原题;b组:全国中考原题)三年模拟:名校命题,难易分组,实战演练(河北和全国各地模拟试题,有期末试题、联考试题、一模试题、二模试题)四、2014年与2013年五三产品的变化1.考纲解读化繁为简,表述简洁考纲解读2014年表头【篇二:三年中考三年模拟( 一 )】一、积累与应用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b.一个好学生干部要善于倾听心声的呼声和对班级工作的意见。
c.我们只有和自然和睦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
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
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全黄;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
二、阅读(一)古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三年中考三年模拟(一)第1页(共4也)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8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贤.于材人远矣 7.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4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8.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8分)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二)现代文阅读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
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
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
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
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
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
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
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
”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
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
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
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
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
”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
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
”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三年中考三年模拟(一)第2页(共4也)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
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
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
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
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
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
”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
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
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那个周末,烈日流火。
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
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
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
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
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
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
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9.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6分)10.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6分) 11.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6分)三、写作(40分)(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如果不可避免,请有xx代替。
三年中考三年模拟(一)第3页(共4也)【篇三:2015命题比赛中考模拟试卷5】txt>请同学们注意:1、考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祝同学们取得成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n-14,na—23,k—39,)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物体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莆优网初中生物试卷改编a.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害的b.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c.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d.小麦产量受水、肥的影响,不属于变异2、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原创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c.生物圈包含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3、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绍兴2012年毕业检测试卷改编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②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④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石中存在多种氨基酸和有机物:原始生命物质来自外星球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根据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生物试卷改编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变色镜5、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2014陕西省中考理综试卷改编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6、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甲宇宙员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另一乙宇航员站在月球表面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原创a. 甲乙测量结果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b. 甲乙都无法测出物体的质量c. 甲测量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乙的结果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 甲测不出物体的质量,乙测得和地球上一样7、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改编a.立即停止运动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