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PPT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4
文学作品阅 读专题之一
如何快速读懂散文
5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 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 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使每个
生命表述得更彻底,更有诗意。
6
散文的显著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 “ 形 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 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 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 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 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13
文章主旨如何表述
用了什么手法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 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14
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文 章的开头、结尾,文章的文眼, 作品的背景、作者等,这些都是 尤其需要注意的关键部位。
15
散文阅读题的答题如何规范,有一 定的答题模式吗?经过摸索,探究历年 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总结出常见的几 种答题模式,供同学们参考仿用。
19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即使是普通的油灯,在贫困的年代里也是很宝
贵的;2、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生 宝贵财富。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1、曾经拥有的灯下温馨已经逝去,"我"有一种不
知身在何处的惆怅;2、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免失 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二 标题
、 结
段意层意、归纳主题
构 结构思路、谋篇布局
类
三
、 形象内涵
散文阅读必备知识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第19页/共66页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妙处)或加点词语能否删 除。 解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 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 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 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步,点出体现了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第20页/共66页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考题形式: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解题思路:关键要抓住中心词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和双关意 义。
第21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
•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括很多小项,有时还会把表达方式, 尤其是描写手法融合在哲理考。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如下:
第18页/共66页
(1)字词含义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 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 在语境中的含义。
时会考(或变相)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第22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1)描写的作用 •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 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 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妙处)或加点词语能否删 除。 解题思路:第一步,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二步, 分析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 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 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步,点出体现了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第20页/共66页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考题形式: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 解题思路:关键要抓住中心词体会语句的深层含意和双关意 义。
第21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 •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
•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括很多小项,有时还会把表达方式, 尤其是描写手法融合在哲理考。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如下:
第18页/共66页
(1)字词含义
提示: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解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 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 在语境中的含义。
时会考(或变相)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第22页/共66页
4.表达方式的作用
• (1)描写的作用 •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
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 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 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共18张PPT)
❖ 答题模式(móshì):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 种表现手法与语境结合有什么特点,突出表 现什么情感(性格,意境,思想等)。
第十三页,共18页。
知识积累: 明确常见(chánɡ jiàn)表现手 法的作用。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qīdài)感知 (xuánn作对ià用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 n): 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 照应: 突出。
❖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 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第七页,共18页。
❖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
❖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 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 想。
❖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 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 和幽默感。
体会文章的内容。 ❖ 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 品味散文的语言。
第三页,共18页。
1、 人称(rénchēng)变化 作用题
❖ 题型设置: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者 称谓(chēngwèi)的变化设置考题。
❖ 解题思路:结合考题内容作具体化分析其 作用(zuòyòng)。一般从作者和读者的感 情方面回答。
第十页,共18页。
❖ 说明(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 服;画图表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 义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 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理清楚)。
❖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 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寄托(jìtuō)感情;白描:简笔勾 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 明)。
第十三页,共18页。
知识积累: 明确常见(chánɡ jiàn)表现手 法的作用。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qīdài)感知 (xuánn作对ià用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 n): 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 照应: 突出。
❖ 夸张:揭示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 强感染力、增强想象力。
第七页,共18页。
❖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 对偶:结构整齐,有节奏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
❖ 排比:结构整齐,语调一致,说理周密表现充 满论证雄辨气势磅礴,可以周密全面地表达思 想。
❖ 借代: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 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 和幽默感。
体会文章的内容。 ❖ 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 品味散文的语言。
第三页,共18页。
1、 人称(rénchēng)变化 作用题
❖ 题型设置: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或者 称谓(chēngwèi)的变化设置考题。
❖ 解题思路:结合考题内容作具体化分析其 作用(zuòyòng)。一般从作者和读者的感 情方面回答。
第十页,共18页。
❖ 说明(列数字: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 服;画图表 :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下定 义 :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 明更严密;分类别 :使说明条理清楚)。
❖ 描写 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 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寄托(jìtuō)感情;白描:简笔勾 勒,简洁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 明)。
散文答题技巧PPT课件
(2)、文中材料作用分析: 文章写××××内容有什么作用(好处)? 变式提问: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4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
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
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
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
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
见解。
.
5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 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 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 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 旨。
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 “分析论证”环节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体 内容作合理分析,且分点分层列出自己的分析。
.
25
.
26
.
27
.
28
.
21
(二)艺术技巧作用答题样式:
技巧本身作用+文本内容(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运用了……手法,生动传神表达了……,突出(渲 染)……,刻画了……人物形象
.
22
第五节:结构思路题 1、文章结构题 2、内容思路题 3、情感变化题 结构(行文)思路题总结:
第一,抓文中标志性语句。文章或段落层次内,往往有一些 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言,具有提示、总结、承上启下等作 用。其中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也值得重视。 第二,分析思路情感脉络。局部服从整体,文章各语段、各 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围绕全文中心展开的,各语句之间有 一定的语脉,语脉在内容组合上就体现为文章的思路,而文 章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形式而已。 第三,把握语句衔接特点。句与句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大致有 三种情况,即并列、承接和总分。这三种情况可作为划分层 次的依据。
.
4
1.知识模式(储备)
(1)、首句(段)——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
下文,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
尾句(段)——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
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转承句(段)——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中心句(段)——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点睛句(段)——点明全文中心,统领下文;句
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情感句(段)——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段)——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
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
见解。
.
5
(2)、散文主体材料及穿插性材料作用: 主体材料可更好地表现主旨; 穿插性材料对主体性材料起着补充、丰富、拓展 的作用,行文更活泼,曲折有致,丰富或深化主 旨。
表述观点+分析论证+总结点题。 “分析论证”环节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体 内容作合理分析,且分点分层列出自己的分析。
.
25
.
26
.
27
.
28
.
21
(二)艺术技巧作用答题样式:
技巧本身作用+文本内容(写几点,一般看分值) 运用了……手法,生动传神表达了……,突出(渲 染)……,刻画了……人物形象
.
22
第五节:结构思路题 1、文章结构题 2、内容思路题 3、情感变化题 结构(行文)思路题总结:
第一,抓文中标志性语句。文章或段落层次内,往往有一些 衔接上下文的标志性语言,具有提示、总结、承上启下等作 用。其中关联词和标点符号的提示功能也值得重视。 第二,分析思路情感脉络。局部服从整体,文章各语段、各 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围绕全文中心展开的,各语句之间有 一定的语脉,语脉在内容组合上就体现为文章的思路,而文 章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形式而已。 第三,把握语句衔接特点。句与句之间的排列与组合大致有 三种情况,即并列、承接和总分。这三种情况可作为划分层 次的依据。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学课件)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常见表现手 法,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意识。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答题过程进行反思和 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
进,不断提高答题水平。
如何结合实际进行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教学?
结合考试要求
了解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针对考试 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巧教学。
引入实际案例
结合具体的考试题目和评分案例,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答题技巧的实际应用。
组织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讨论和 分享经验,促进课堂互动,加深
学生对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如何提高散文阅读答题能力?
01
02
03
04
多读多练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熟悉 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散文,提高
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积累词汇和句型
注重词汇和句型的积累,掌握 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含义。
模拟考试环境
组织模拟考试或练习题,模拟真实的 考试环境和时间限制,提高学生的答 题效率和心理素质。
反馈与调整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THANKS
感பைடு நூலகம்观看
详细描述
提供一系列与散文阅读相关的模拟试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答题技巧,加深对答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 高解题的熟练度和准确度。
答题技巧总结
总结词
对答题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详细描述
对所学的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加深对答题方 法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常见问题五:如何鉴赏文章语言?
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
题型二:梳理文章思路
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 写.......
如果文章中有线索,可以寻线索归纳梳理。
如: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
路。(5分) 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 起全文;
第10页,共31页。
《三条河流》8.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 感增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①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
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一回想一 现实”的严谨思路。 ②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 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 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 想念。(4分。每点2分,其中特点和表现力各 1分)
第11页,共31页。
补:三种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
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
第二人称:
① 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 通交流;
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 ③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
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2分) 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
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2分) 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
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2 分) “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 “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2分) (任选三点6分)
散文阅读七大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题型二:引文的作用答题格式(要点) ①对当前语段的内容作用,②对全文的内容作用,③增加权威性、文学性、历史性、文化性等(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 引用: ①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文学趣味、神秘色彩,丰富(充实)文章的内容; ②引用诗词:丰富(充实)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 ③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⑩在村里转转。我越发觉得老人的话富有深意。庄稼坍塌,河流消失,树木隐藏,村庄老去。空荡荡的村子,空荡荡的旷野,空荡荡的日子。就连那些鸡鸭们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而虫子们的叫声则如海啸般扑来。放眼四围,各种莫名的草正涌过来,是绿色的海洋,是碧绿的潮水,当然,这群野草丛中闪现着灯笼草的身影。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四堡雕版》
解析: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内容、思想情感、行文结构、主题表达、写作技巧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作用题两大要点:①内容上 ②结构上
参考答案:①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版的介绍。②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一步 理解字面意思第二步 概括文章主旨第三步 组织形成答案
小结 解题思路:
(2016·江苏省苏北四市期末调研第15题,文本《人生树下》见第225页)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答:①我们没有了树,犹如失去了亲属,表达了作者的伤痛之情。②没有了树,致使我们与故乡越来越远,表达了作者的哀伤与无奈之情。③没有了树,致使我们解除了与自然共栖的契约,表达了作者的忧伤之情。④没有了树,致使传统文化逐渐衰落,表达了作者的忧思之情。(这四点概括了本文的主旨)
散文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6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1)概括小说故事情节/概括故事的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语段作用分析/语段赏析/某段 能不能删?为什么?
7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 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 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 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6
五、赏析小说写作技巧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 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17
总结
小说阅读关注五点: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技巧 这也是小说阅读题答题要点,把握准确 就可以有的放矢,自由发挥,随心所欲不逾 矩。这,才是套路的正确打开方式,聪明的 你,明白了吗?
8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1)情节的作用: a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作铺垫或埋伏笔。 c照应前文。 d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e刻画人物性格。 f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9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 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 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 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小说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抓住文体特征都有的放矢
1
什么是小说?
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侧重通过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有长篇、 中篇、短篇之分。三要素包括 人物、情节、环境。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1)概括小说故事情节/概括故事的 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语段作用分析/语段赏析/某段 能不能删?为什么?
7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 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 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 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 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6
五、赏析小说写作技巧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 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 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17
总结
小说阅读关注五点: 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技巧 这也是小说阅读题答题要点,把握准确 就可以有的放矢,自由发挥,随心所欲不逾 矩。这,才是套路的正确打开方式,聪明的 你,明白了吗?
8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1)情节的作用: a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作铺垫或埋伏笔。 c照应前文。 d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e刻画人物性格。 f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9
二、把握小说故事情节
(2)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 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 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 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小说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
——抓住文体特征都有的放矢
1
什么是小说?
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侧重通过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有长篇、 中篇、短篇之分。三要素包括 人物、情节、环境。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ppt
平实自然质朴,清新明快,典雅厚重 富有书卷气, 凝练传
神……
19
题型五:概括作品内容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 请根据本文概括…… 或文中……,请加以概括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 品的内涵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答题技巧】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答题区间;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主要内容。
2、其他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 衬托、映衬烘托对比、悬念、类比、用典、欲 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繁简。 4、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 铺垫、伏笔、照应、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 龙点睛、首尾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对 偶、排比、对比、借代、夸张
15
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 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可用细描,精雕细刻,具体传神, 纤毫毕现;也可用白描,勾勒轮廓,简洁传神。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也称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一般不单独出现,往往与正面描写结合起来。
16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 (3)哲理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 扬、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 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 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 的深刻意义。
14
(3)描写方法(特点) ①、写景的顺序: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 ②、多 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③、描写景物的手法技巧 A、结合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蝉噪林逾 静,鸟鸣山更幽) 虚实结合 :如《雨霖铃》 正侧结合:如《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点面结合 : 如《江雪》 B、对比:明与暗、昔与今《粮食》 C、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 D、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精雕细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5江苏高考·比邻而居】 • 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
)
• 【答】 • ①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 • ②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③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
一种火点拨】平时的生活会有不同的气味,但到
• 【民族心理】
• 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特征:⑴勤劳简朴
,自强不息;⑵求同务实,谦和持中;⑶ 家庭为重,亲疏有别;⑷尊君爱国,尊父 爱家;尊长爱幼;⑸坚强勇敢,诚实善良 ,团结友爱。
• 当代中华民族的心理 特征:⑴爱国爱家
,关心社会;⑵文明礼貌,遵纪守法;⑶ 诚实守信,拼搏进取;⑷创业创新,敬业 奉献;⑸保护环境,生态文明;⑹追求梦 想,快乐幸福。
散文的探究题 及其答题技巧
散文的探究题及其答题技巧
【考纲要求】
探究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主观性最强、难度最大 的题目。《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有三点:①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②探讨作 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③对作品进行个性 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散文而言,探究点可以涉 及散文内容和形式的方方面面,或一个词语一个句子 一个意象,或主旨选材和技巧,只要是作品的关键处
“理”在于:考虑原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 和作者的性格、遭遇;联系民族心理和人 文精神;既有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同时还要照顾到阅读理解的共同性。这 样就不会突发奇想,写出让人匪夷所思的 答案来。
(3)表述简明
这里是就答案的语言组织而言的。也就 是说答案的语言既要正确表达答案的要点 ,又要符合语法规则或表达习惯,以及字 数的限制。
• 【人文精神】
• 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 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 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 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也包含文化、风俗、民情。
散文探究题的答题思路
首先,第一句应表明自己的观点。句式是“我认为 ……”“我赞同……”。
其次,要另起一段,分析理由。句式是“理解是(或理由 如下):1.……2.……3.……”本部分是答案的主体部 分,分析时所列理由要具体落到实处。理由若是从文 本找,就要找文本的主要观点、主要信息点;若是需 要联系现实时,要找与文本相近的例子。然后再用自 己的话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至于此部分的结构最好要 采用提纲挈领式,分点罗列,这样能做到层次清晰。 最后,要扣题,可用总结句的形式。句式是“总之 ……”“所以或因此……”
(2)言之有理
这一步非常重要,不仅要考虑形式,更要考虑内容 。在作答时,不能脱离原文去谈,所有的探究分析都 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针对原文的某一方面 来谈,可以对原文摘取的重要语句加以合理的“加工 ”、“整合”,最大限度地“踩上得分点”,确保多 得分,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一定要做到“ 言之有理”,这四个字是得分的要害。
(2)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
任何个性化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 不能离开文本。在论证时,让有个性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 “评” 相结合。
科学规范地组织“探究性习题”答案的 三点要求
(1)明确要求
即审清题干是“怎么问”的,明确答题的暗示和指 向,这样才能正确地回答,做到要点齐全。这看似不 成问题,但实际上却是许多学生不认真审题,多答、 少答、答非所问,造成无谓失分。
【观点+理由+结论】
• 【答题原则】
• 基于文本(文本中的人物、事物、景物
、事件、主旨)探究,又高于文本探究 。
• 【高于文本探究的思路】 • 1、联系人生或生命的现实、价值、意义来
探究;
• 2、联系人类生存的状态和意义来探究; • 3、联系当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探
究;
• 4、联系时代、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精神
的哪几层深意?
• ⑴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
作;
• ⑵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代可谓
上善之人;
• ⑶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
做上善之事。
• 例2、《金色的飘落》
• 题14、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蕴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哪几层
感悟?
• ⑴、从金色落叶的飞舞和凋零中,感悟出对生命消逝的忧
来探究;
• 5、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来探
究;
• 6、联系散文的相关知识来探究。
【答好探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
由于回答这类题目字数要求不多,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 的观点,并且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这样,才能让观点站 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探究意味的得来 ,就是通过个性化阅读,对作品丰富意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
和丰富处,皆可拿来作探究。
考查角度
1.对主题的探究。 2.对散文形象的探究。 3.对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的探究。 4.对散文选材的探究。 5.对散文表达技巧的探究。 6.对文本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的探究等。 7、对文中某些问题的探究。
• 【探究题型内容】 • 1、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 • 2、探究作品的情感倾向; • 3、探究作品内含的民族心理; • 4、探究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 5、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 6、探究作品的语言特色; • 7、探究作品的艺术特色; • 8、探究作品题目的含义; • 9、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伤;
• ⑵、从树叶由萌芽到凋零时间的飞快,感悟出对生命短暂
的遗憾;
• ⑶、从落叶飞舞的恢宏壮个胆景象中,感悟出生命博大的
惊叹;
• ⑷、从宝宝的欢乐活波和银杏叶的蓬勃生机中,感悟出对
生命美好的喜悦和礼赞;
• ⑸、从程韵中,感悟出对光阴流转,生生不息生长规律的
坦然。
• 【情景→意蕴】
• 例3、2013—江苏原创---《哑巴与春天》 • 14、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
了端午都会有艾草味,说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 相同的生活内容;到了端午都会有艾草味,说明 人们认同端午,认同这样的传统文化;艾草味在 弥漫、散开,有一种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 色,说明艾草味能升华平衡不同的生活状态。
• 例1、2009---江苏-----《上善若水》
• 题14、请探究都江堰蕴涵了“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