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9--公共部门改革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一、关键术语1、公共管理学6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2、新公共服务理论76“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5、人力资源216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8、公共危机管理340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9、经济手段382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10、公共管理监督433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公共管理学讲义(完整版)

公共管理学讲义(完整版)

公共管理学讲义课程编码:0501104学时:40学时学分:2学分班级:公管14(1、2)教师:李兴军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公管系2015年3月引论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性较强,且前几章节的内容专业术语也较多,这对于刚接触专业课的大一新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们讲述关于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比较慢。

因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模拟公共管理场景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并让游戏后的学生分享其观点。

游戏名称:模拟公共管理游戏道具:卡片、中性笔、桌牌所需人数:40人左右游戏步骤:第一步:分组。

将班级学生分为十七组,第一组扮演公安局局长,第二组扮演检察院院长,第三组扮演法院院长,第四组扮演民政局局长,第五组扮演计生委主任,第六组扮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第七组扮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第八组扮演交通局长,第九组扮演财政局局长,第十组扮演税务局局长,第十一组扮演教育局局长,第十二组扮演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第十三组扮演小学校长,第十四组扮演中学校长,第十五组扮演慈善基金会会长,第十六组扮演医院院长,第十七组龙江银行行长,第十八组为公民组。

前十七组一组一个人就行,第十八组为多数人。

第二步:抽签。

教师将事前准备好的卡片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进行抽签。

其中,有17个人抽到的是公共管理主体的签,如政府的各种部门或非营利组织。

其他的学生抽到的是公民签.每个签上都写着扮演角色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步:角色扮演。

抽签结束后,即开始角色扮演。

抽到公共管理主体的学生坐在事前准好的桌牌签,等待着处理公民组所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在旁做好记录,将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细节或之前没有想到但却发生的现象记录下来。

第四步:讨论与总结。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谈谈在角色扮演时候的感受和想法。

之后,教师对有关问题和观点进行点评及总结。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蔡立辉、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第13章公共部门改革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庖丁解牛)】【通关提要(提纲挈领)】本章主要围绕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与内容、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特点及评价、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与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不同国家的公共部门改革,其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同。

因此,在本章的学习中,除了掌握公共部门改革的基本理论外,也要结合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进行比较学习。

要在理解公共部门改革的普遍性、规律性的基础上,思考并探讨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应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

本章易考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在复习时应把握整体知识框架,分点记忆。

【考点难点归纳(厚积薄发)】考点一:公共部门改革概述(见表13-1)★★★表13-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考点二: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1.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兴起(1)流程再造理论带来了公共部门改革问题上的观念更新。

(2)经济和政治因素促使公共部门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引发公共部门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西方各国出现的高额财政赤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和一系列新的社会与政治问题。

(3)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为改革提供了推动力。

(4)新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撑。

2.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见表13-2)表13-2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与特点3.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评价(见表13-3)表13-3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评价考点三: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1.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兴起(见表13-4)表13-4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兴起2.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1)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行政体制改革:①体制改革:以机构改革为重点,形成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

②权力结构:以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为主,形成了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循环。

(2)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体制改革(见表13-5):。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第13章公共部门改革一、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改革答:公共部门改革是指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政府职能答:政府职能是指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包括管理的公共事务的范围(管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管理(怎么管)这两个方面。

政府职能具有整体性、执行性、多样性、动态性、程序性、依法性等特点。

3.行政体制答: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关于组织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

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不同、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因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政研究与行政发展实践也就存在不同的着力点。

一般而言,在创建社会主义理论和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时期。

比较多地从政治层面上思考问题,因而较多地重视行政体系政治层面的内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比较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从技术层面上思考问题。

因此,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既要强调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要从技术层面上完善和改进行政体制、政府职能定位、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等问题。

4.业务流程再造答:流程再造是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和文化等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

流程再造的优点:a.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流程再造技术可以提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b.帮助组织应对风险和变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创造性的新途径,使组织能够在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变革中生存。

《公共部门改革》课件

《公共部门改革》课件

01
英国
撒切尔政府的私有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旨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政府开支。
02
美国
小布什政府的行政改革,通过简化程序和减少官僚作风来提高政府效率。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其更加市场化。
国有企业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
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提高政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将部分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使其更加自主和灵活。
03
02
01
比较不同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如效率、公平、责任等。
改革目标和理念的比较
比较不同国家采取的改革方式,如私有化、市场化、外包等。
改革方式的比较
评估不同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成效,总结经验和教训。
改革成效的评价
04
CHAPTER
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
总结词
优化组织架构,提高运行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合并、拆分、重组等方式,对政府机构进行优化,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总结词
精简机构,降低行政成本
详细描述
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政府效能。
总结词
明确职责,避免职能交叉
详细描述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避免职能交叉和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详细描述
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详细描述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详细描述
优化工资福利制度,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结词
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 公共领导2. 公共部门改革3. 突发事件4. 新公共管理5. 公共管理伦理6. 公共管理7. 公共政策分析8. 公共危机管理9. 战略10. 领导协调11. 行政手段12. 新公共服务理论1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14. 经济手段15. 公共政策评估16. 激励17. 公共利益18. 政务信息资源19. 领导沟通20. 领导21. 领导能力22. 公共政策工具23. 法律手段24. 绩效评估25. 人力资源二、简答题1. 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2. 简述领导方法的特征3. 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4. 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5. 简述职务分析的程序6. 完善我国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的措施有哪些。

7. 简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8. 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趋势。

9. 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

10. 简述政务信息公开的措施11. 简述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12. 简述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改革的内容13. 简述领导体制的内容14. 简述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15. 简述公共利益的特征。

16. 简述省政府在预算管理中的权力。

17.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特征18.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

19. 简述人员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20. 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三、论述题1. 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 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3. 论述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涵义及其理论意义。

4. 论述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

5. 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

6. 论述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7. 论述领导能力的主要内容。

8. 论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与制定过程。

9. 论述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思路。

10. 论述公共预算的涵义与特点。

11. 论述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涵义、功能及框架体系。

12. 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

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复习笔记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3具有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公共物品的划分①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

②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

政策,制度③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1(2(1以营利为目的(2(3(4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4.“治理”与“善治”①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

②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

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9-12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9-12

公共管理学课程概念及知识点辅导09-12一、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1.公共管理2.非政府公共组织3.市场失灵4.政府失效5.公共政策6.尖形结构和扁平结构7.公共财政8.外部效应9.国家预算10.预算会计11.政府审计12.公民知情权13.政府信息公开14.电子政务15.公共部门绩效16.绩效管理17.公共管理伦理18.公共管理责任1.公共管理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例如,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服务性公共事务;公共设施的发展等基础性公共事务;环境保护、人口、能源等保障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管制性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承担公共权力的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同时承担公共责任)2.非政府公共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我国主体是:社会团体(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团体、联合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例如民办学校)基本特征: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志愿性。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理由。

是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市场是存在缺陷的,存在着单纯依靠市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如垄断的出现导致商品服务质量的降低,市场竞争产生的收入不公平,公共产品的提供、定价和收费问题等,这些需要政府的干预来解决。

市场失灵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经济中存在某些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作用的领域,如公共物品、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失灵等;另一种情况是完全竞争市场运行本身的缺陷,如社会分配不公平、宏观经济不稳定等。

4.政府失效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涉及管理理论、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和联系;2. 熟悉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掌握管理思想和方法;3. 了解公共管理的重要范畴和主要实践,掌握公共管理的一般原则;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公共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范围- 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职能2. 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支-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3. 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公共政策与政策执行-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公共领导与决策4. 公共管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典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5. 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球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科技与信息化对公共管理的改变- 公共部门改革与变革的思考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系统性地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内容。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公共管理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公共管理实践单位,了解实际的管理运作和问题,拓宽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具体的公共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小组讨论等。

第九章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 PPT课件

第九章 公共政策 《公共管理学》 PPT课件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6政策评估
2.政策评估的标准 (1)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某项政策达到预期的结果或影
响的程度。效能涉及的含义并非政策是否按原计划执行,而是 政策执行后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影响。
(2)效率(efficiency)是指政策产出与所消耗成本之间的经济 关系,通常分为技术性效率与经济性效率。效率着重看政策的 执行是否遵循以最小消耗带来最大的产出这一原则。
政治评估与行政评估和司法评估不同,它通常来说既不系统也不必然在技术 上精致。政治评估的目标很少是为了改进政府的决策,而更多地是为了表示 支持或挑战政府的决策。政治评估试图给政府的政策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然后要求继续或改变这项政策。政治评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选举,选民用选 票表达了对政府及其计划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估。
第九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政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9.1.1政策科学的发展过程
公共政策所关注的主要不是政府的结构、政府的行为,也 不是抽象的政府应该或者必须做什么,它所关注的是政府 实际应当做什么。
“政策科学”这个概念是由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1951年 拉斯韦尔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 展》里,由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书首次对 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做出 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因此,拉斯韦尔也成 为政策科学的奠基人。
司法评估不关注预算、优先权、效率和开支,而是关注与政府计划的执行方 式相关的法律问题。这类评估由司法部门执行,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行为和 宪法的规定或已被确立的行政行为标准以及个人基本权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 突。司法部门有权主动审查政府部门的行为,法官根据预定过程的原则和公 认的行政法规来判断政策是否在以一种非反复无常和非任意的方式实施。

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

公共管理学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研究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以及实现公共利益。

下面我们来构建一个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框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核心内容。

一、公共管理学的基础概念首先,要理解公共管理学,必须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

公共事务则涵盖了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和活动,如教育、医疗、环保、治安等。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它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

二、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1、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这一理论强调政府的权威性和层级结构,注重规则和程序的遵循,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

其代表人物有威尔逊和韦伯。

2、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理念,强调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和管理,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通过协商、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1、政府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等重要职责。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发挥着补充和协同的作用,它们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

3、企业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也可以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例如通过公私合作的模式。

四、公共管理的职能1、决策职能决策是公共管理的首要职能,包括确定目标、制定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等环节。

2、组织职能通过合理设置机构、配置人员、明确职责,确保公共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3、领导职能激励和引导组织成员,协调各方关系,推动工作的开展。

4、控制职能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五、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方案。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资料-第九章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资料-第九章

重点:历史与现实难点:研究方法出题点:案例,用所学的东西分析现实问题。

第二节、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一、西方第三部门的崛起二、西方第三部门崛起的原因1、政府改革的需要政府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巨大的财政压力和行政压力,积极干预政策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情况,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遭到置疑,政府服务的不断扩张已经超出了公众致富相应款项的意愿,公共行政方式需要进行根本性变革,政府放权社会成为必然。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赋予了第三步厄姆那新的社会价值资源资本主义造就的资本垄断局面让人们看到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社会紧急发展的重缺陷,凯恩斯主义动用政府力量积极干预经济又让人们了解政府干预也不是万能的。

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由不完善的市场和不完善的政府共同完成的,而市场和政府之间存在的空隙要由第三部门力量来填补。

3、第三步厄姆那从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转西那嘎现代公共领域转向现代公共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第三步厄姆那所从事的活动宜瑾摆脱了传统的“福音主要”而转向填补市场和政府都不愿做、没有做好或不能做的社会发展空白领域。

第三部门有时表现得比政府更加出色、更有效率。

4、第三部门自身的不断成熟第三步厄姆那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规范、营销战略、治理思路等。

这些做法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创造力,取得了行为效果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5、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现代通信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第三部门原有的非正式性、分散性的组织体系。

6、学术研究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推动随着学术界对第三步厄姆那的研究不断深入,第三部门的社会价值、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行为模式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炼和宣传,第三部门的专业人才得到了系统的培养、训练,第三部门的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三、西方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问题西方社会的第三部门并不是相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

揭示西方第三部门的另一米那并不是为了否定其成就和作用,而是为了使我们能对其有更清醒、更全面的认识。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9章公共管理的战略思维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9章公共管理的战略思维

贰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 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或领导者经常要
面对不适宜定量分析的情况 •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一项既复杂而又艰巨的管理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管理者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 在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中,即使是那些能够进行完
善的定量分析的问题和议题,在进行定量分析以前, 也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充分利用他们的直觉、经验和 判断
贰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 集体思考法:借助集体思考来启发创造性思维
的方法 • 水平思考法:是在对一个思想观点了解之后,
继续探讨在它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观点 • KJ法:在进行信息处理时,不带任何框框,让
战略思维的特征
辩证性 在战略思维中,包含着主与次的辩证法。掌握和运 用战略思维,要在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 证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关系。

战略思维概述
战略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 战略思维主要是对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而未来发 展问题又大多是新矛盾、新问题,因此其思维活动 应当有所创新。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沿着没有前人思 维痕迹的路线去探索
贰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 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阅读 从以上观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观点是 不尽相同的
贰 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
非理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 创造性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互补 • 创造性思维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结合

战略思维概述
战略思维的内涵
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研究带动全局 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战略思维是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指导规律 的思维方式 战略思维定义:对全局性、规律性、长远性的问题 作出重大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方法。

公共管理学-第9章第三部门管理剖析讲解

公共管理学-第9章第三部门管理剖析讲解

1.无法摆脱公共部门固有的禀性 2.缺乏独立自主性 3.不公平竞争 4.追求自身利益 5.成为利益交易的场所 6.国际活动能力有限
1.公私合作模式 2.代理机构的设立 3.西方公共服务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轨迹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改革开放为我国第三部门拓展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
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走社会化、市场化、非 营利化、产业化的改革道路。
加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以及投体制和政府失灵并存赋予了第三部门新的
社会价值
3.第三部门从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转向现代公 共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第三部门自身的不断成熟 5.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 6.学术研究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推动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机会 3、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 4、增加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5、扩大社会公平 6、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 7、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协调作用
间 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原因(p417) 中国第三部门的作用(P419) ➢ 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 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高效率的配置 ➢ 促进我国基层民主建设 ➢ 净化社会风气
1、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 缺乏资金、人才等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对第三部门权威、常规性的监督机制 公众对第三部门的认同度不高
2、推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对策 政府对第三部门的重新定位 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明晰化 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官办”社团的改革 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 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积极参与“全球结社革命”
1、事业单位体制弊端 2、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向 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调整
1.第三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 2.第三部门的管理机制研究 3.第三部门的案例研究 4.第三部门的其他主题研究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章节题库(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3.“3E”目标改革指的是( )。 A.经济 B.教育 C.效率 D.效益 【答案】ACD 【解析】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新模式中第三条明确规定组织和人事目标,以便用明确的 绩效指标评估工作业绩,以及对项目进行系统评估,其背后的推动力是经济、效率和效熊的 “3E”标准。
二、概念题 1.公共部门改革 答: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 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 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 求。
7.政府再造 答: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进行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 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 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简言之,政府再造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创造 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

归纳出四种未来政府治理模式: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 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解制型政府(提出 减少政府内部规则)。这四种政府治理模式各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适用于不同的政府体制。 对每一种政府治理模式,作者都从问题、结构、管理、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五个方面进行了 深入分析。该书第一次系统评价了席卷全球的行政改革运动,并把各国政府的改革尝试和各 种治理的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行政改革的理论著作,被誉为对全球治理变革进行 综合分析的杰出著作。
2.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2 / 16
圣才电子书 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管理政治、 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政府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是指组织机构改革、权责关系调整、人事制度改
革、管理方法和技术改革等方面,其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内 容包括:
利用信息技术革命新成果, 建立公共行政信息系统。 推行部门内部的组织结构 改革。 强调顾客导向,提高服务 质量。
实行分权与权力下放。
大部制
• 大部制:又称大部门体制,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 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 个部门统一管理的体制。 • 也就是将政府内部相近的职能尽可能集中到一个部门,最 大限度地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精简政府机构,减少 横向协调的困难。
(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公共服务社会 化、市场化
两个方面。
• 20世纪70年代,导致西方国家公共管理面临困境的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扩张,因此,改革的第一要务就 是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应该管什么、不 应该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
(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
• 内容包括:
• 1,在政府部门内部实行大部制。
• 2,政府将社会事务的职能交给或归还给社会,由社会经 济组织或中介组织去承担,政府则制定法律和规章制度, 执行法律和监督社会经济组织、中介组织的行为。

教材,281页
欧文· 休斯的公共管理新模式
• 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 从定位看,公共管理是管理而非行政,公共管 理人员也介入一些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性事务, 而不是政治中立或无党派立场的。 2. 直接对公众负责,公务员与公众之间存在直接 责任关系,他们为实现结果承担责任。 3. 人员调配具有弹性,在组织、人事、任期和条 件上更具灵活性,进行人事变革、绩效工资以 及聘任制改革。 4. 关注结果,组织关注的焦点是结果或产出,而 不是投入,强化个体绩效和组织绩效。 5. 引入竞争机制,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的公共 服务中。 6. 采用民营化、合同外包以及私营部门管理方式。
公共服务社会化是通过政府与社会建立伙伴关系、将部分公共服务交由 社区或非政府组织来实现的。包括: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公众参与及听证 会等工具。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措施,通过市场化 工具来实现的。包括: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 散决策、放松规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等工具。 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财政支出、利用市场对公共机构形成竞争压 力。
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05
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
绩效评估机制。
9.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9.3.1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兴起
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进行相应的 行政体制改革。
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背景
行政效率低下导致公众的满意度降低,为 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社会动力。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给中 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9.1.2 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01 02
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 一般性、普遍性
公共部门改革内容的 变动性、特殊性
指任何公共部门改革 都涉及公共部门自身 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 会的职能定位这两个 方面。公共部门改革 内容的一般性、普遍 性,为我们认识各种 公共部门改革的共性 提供了理论指导
指不同国家的公共 部门改革,其内容 及侧重点有所不同;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 时期,公共部门改 革的内容及侧重点 有所不同。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带 来了机遇和挑战。
9.3.2 我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是,改革着重 点由集中在权力收放上、机构精简和人员精简的外延式改革转 向向全面推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
推行公共人事制度改革。 引进工商管理技术以改进 公共部门绩效。
9.2.2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01
有计划、渐进式的推进改革,使改革持续开展。 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 询机构的作用 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 轨道。
02
03
04
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强化改善
9.1.3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
奥斯本(David Osborne)、盖布勒(Ted Gaebler)的“企业家政府”模式 欧文· 休斯的公共管理新模式 彼得斯(B. Guy Peters)的四种治理模式
E.费利耶(E. Ferlie)等人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美国:企业家政府
• 戴维· 奥斯本,特德· 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 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全面阐述了企业家政府 理论。构成了1993年开始的美国重塑政府改革的理 论基础。 企业家政府理论是强调运用企业家精神来对政府进 行重新塑造的公共管理理论。 1. 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 2. 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 3. 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 4. 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 5. 讲究效果的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 6. 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 僚政治的需要 7. 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 8. 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 9. 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
第9章 公共部门改革
9.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9.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9.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
9.1 公共部门改革概述
9.1.1
公共部门改革的含义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 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 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 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 优化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 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9.2 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
9.2.1 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内容
(1)重新界定和优化政府职能
(2)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实行 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
(3)政府部门内部共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与功能,包括政府该管什
么,怎样管的问题。包括管理公共事务的范围以及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