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合集下载

第 三 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 三 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上述分类都是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的,这些分类都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和目的,因而属于国家的非本质性分类。由于国家本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组织,因此,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生产方式,即奴隶制生产方式、封建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级关系的本质内容是经济关系。在这些生产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分别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因此,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前三种历史类型的国家,由于它们的经济制度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但是,由于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使命不同,所以维护的剥削形式不同,因而它们之间又有区别。
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第二,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现象。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奴隶占有制社会的这种阶级结构,就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统治与反抗统治的斗争.达到尖锐时则爆发大规模的奴隶暴动和奴隶起义。
在这种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上建立起来的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
13
◎ 希腊宗教的主要内容是献祭。 希腊的很多重要节日皆以献祭作为核心内容。 然而,希腊宗教没有创立者,没有经典, 既无诸如教会一样的组织,亦无专职诠释神学和行使
神权的祭司。 所谓的神庙并非教堂抑或宗教集会的场所,只是神的
临时寓所。 此处近似于原始崇拜的相关内容。 提坦体系与奥林匹斯体系。
2020/5/3
2020/5/3
27
◎ 宗教(2)
罗马人的宗教不同于希腊人的宗教之处: 希腊宗教的特点在于展示人性, 罗马宗教的特点在于政治性 抑或服务于政治生活的需要。 此外,希腊宗教并无明显的僧侣阶层, 罗马的祭司则有完整的体系并与国家机构 联系密切。
2020/5/3
28
◎ 艺术
罗马艺术主要表现为建筑和雕刻的形式, 凯旋门和万神庙是罗马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典型。 如果说希腊艺术主要体现人性与个性,那么罗马艺术则主要 体现权力与威严。 此外,罗马的建筑风格对于西方建筑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罗马风格的建筑仍随处可见。
2020/5/3
3
古代希腊罗马史
2020/5/3
4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希腊雅典卫城
2020/5/3
罗马圆形剧场
5
民主政治的摇篮 —古代希腊
一、城邦形成的时代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三、古希腊文化
2020/5/3
6
一、城邦形成的时代(前8-6世纪)
◎ 城邦的界定:城市与乡村的组合即“一城一邦”。 ◎ 城邦的分类
雅典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唯心主义世界观、唯理思想与思辨倾向。 亚里士多德: 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与精神世界的独立性 , 兼重“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 具有二元倾向。
追求真理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准则。

政治学概论各章重点要点

政治学概论各章重点要点

政治学概论各章重点要点第一章绪论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

自考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政治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道德说:从道德的角度,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为了使人类社会达到道德至善的境界。

政治法律说:从法律的角度,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政治权力说:从权力的角度,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即认为政治就是统治者对法、势、术的掌握和运用。

政治管理事务说:从管理的角度,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政府决策说:从政策的角度,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君主论》:由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提出,观点:第一次提出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主张为了实现夺取权力和掌握权力这一目的,可以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阶级分析:即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

经济分析:即从政治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反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性。

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其最大缺陷,就是单纯使用现象调查和计量的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

因而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它既是原始社会的血缘亲属集团,又是社会的生产各单位,还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各个氏族一般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墓地。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85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85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阶级分析法?答:即在考察阶级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级本质.2.历史研究是什么?答: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3.什么是政治?答: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4.什么是政治学?答: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5.如何定义<<共产党宣言>>?答: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1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2.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3.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4.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6.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含义有哪几点?答: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7.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识有哪些?答: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8.简述研究政治学的几项主要方法.答:研究政治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3.理论联系实际.4.阶级分析.5.经济分析.9.回答经济分析的定义?答:即从政治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反映,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政治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规律性.10.研究政治学比较常用的个体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第二章国家与阶级1.简述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答:1.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2.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的管理组织;3.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2.什么是国家?答: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阶级专政;国家是个实体物,是社会组织,是机器,工具.3.简述国家权力.答:也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反映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4.国家权力有哪些特征?答: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5.从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角度说,国家两种内部职能有何关系?答: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6.简述国家起源的主要观点.答: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7.氏族的定义是什么?答: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它既是原始社会血缘亲属集团,又是社会的生产单位,还是社会基本单位.各个氏族一般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墓地8.回答国家三要素说的定义答:把国家看成是由国家主权,领土,居民为特征的组织.这是从国家的表面现象,从政治地理意义上解释国家,它的要害是抹杀国家的阶级实质,掩盖国家的本质和阶级使命,因而是不科学的.9.什么是家长制家庭?答: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一家之长及其晚辈,也包括一些奴隶.主要特点是: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二是父权.10.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管理者的常任化和管理机构的专门化;2.职业性的常备军的建立;3.赋税制度的确立.11.简述契约论答:资产阶级上升时期有代表性的国家起源论.它把国家的产生说成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以次说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合理性.契约论否定了神权论,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但缺乏科学的根据,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变成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12.简述神权论答:亦称军权神授论,主张国家源于神,君主权力来源于神,服从国王,就是服从神意.它是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典型的政治思想理论,其实质是维护专制权力.13.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两种内部职能,即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社会主义国家的两种内部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14.当生产力高度发展,分配领域实行按需分配表明了什么?答:1人变了;2.人对劳动的态度变了;3.人与人的关系变了.15.什么是公共权力?答:是指武装的人---军队,警察和物质的附属物:监狱和强制机关.16.国家为什么必然消亡?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出现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之后,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也必然随之消亡.国家消亡的前提是阶级的消亡,随着阶级的消亡,作为解决阶级矛盾的工具的国家,由于失去了作用,就自然成为社会上所不不要的东西逐渐走向消亡.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17.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结果和变化?答:1.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不同部落都开始有了剩余产品;2.由于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的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了;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18.恩格斯揭示了国家在民族制度废墟上产生哪几种形式?答:1.是雅典国家的产生形式,它是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2.是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3.是德意志国家产生的形式. 19.简答政治职能的定义答: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律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20.简述社会职能定义答: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21.国家权利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强制力的垄断性.2.普遍的约束力;3.主权性22.主权的定义是什么?答:主权是国家极力地主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23.为什么只消灭了剥削阶级,国家还不能消亡?答:从经济方面看,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需要国家和法律;从政治方面看,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别消灭了,分配领域里实行按需分配才不需要法,也就不需要国家了.24简述专政的含义答:是指国家的本质,专政的实质是阶级统治,专政必须有强制力,但专政并非仅仅是强制力.专政的科学含义就是阶级统治或政治统治.25试答国家意志的解释答: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与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国家意志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在于它有保证遵守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强力或暴力.26.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观点包含哪三层含义?答: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2.国家是阶级统治3.国家是部机器.27.什么是部落联盟?答:是在原始社会第二次大分工后,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不断发生部落之间的战争,个亲属部落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部落联盟设立由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所组成的联盟机关.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更替1.如何理解宗法?答: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规定宗族内甜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关系的一种制度。

政治学概论单选多选题

政治学概论单选多选题

《政治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用道德观点解释政治的典型代表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d.马克思主义思想2.政治学的最本质、最主要和最根本的问题是()a.国家政权b.政党c.阶级d.公民3.哪本书被视为西方政治思想的萌芽()a.《理想国》b《君主论》c.《政治学》d.《论语》4.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政治学家是()a.恩格斯b.马基雅维里c.布丹d.亚里士多德5.哪本书(或文章)被视为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a.《国家与革命》b.《共产党宣言》c.《家庭剥削制和国家的起源》6.被人们称为西方政治学的真正开山之作的著作及作者是()a.柏拉图的《理想国》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c.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人物是主张道德政治观的()p2-3a.孔子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e.马克思2.马克思关于政治的实质和含义,主要包括()p6-8a.政治的概念是经济b.政治的实质是法律关系c.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d.政治活动是科学的,也是艺术e.政治就是管理3.衡量人民内部关系,属于政治现象的核准主要有()p9a.政权b.领袖人物的阶级属性c.全局性d.阶级斗争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有()p10a.政治学基础理论b.中国政治c.比较政治d.公共政策e.行政管理f.国际政治5.中国古代政治学的主要流派()p16-18a.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b.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思想c.以韩非和董仲舒为代表的法家思想d.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6.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主要特点()p24-25a.以行为主义为主要研究方法b.注重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c.忽略政治现象的内在本质d.回避价值判断e.注重制度的研究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p29a.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b.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c.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d.是政治学发展的最高顶峰8.政治学的研究应当争取哪些方法()p30-32 a.历史研究法b.比较研究法c.制度研究法d.结构功能研究法e.跨学科研究法一、单选择题:1a;2.a; 3.a 4.b 5.b 6.b二、多选题:1abcd 2.acd;3.ac;4.abcdef;5.abd 6.abcd 7.abc 8.abcde第二章国家与阶级一、单选题1.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p37a.群婚——血缘家庭b.群婚——普那路亚家庭c.家长制家庭2.氏族是建立在家庭形式之上()p37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家长制家庭3.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p39a.氏族酋长b.军事首领c.议事会d.人民代表大会4.母权制在分工解体()p41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5.国家消亡的关键条件是()p69a.阶级消灭b.剥削制度消灭c.生产力高度发展d.无产阶级专政6.国度与国家的主要区别在于()p61 a.阶级性质不一样b.地理意义不一致c.人口不一样d.主权不一致7.部落联盟出现于社会大分工()p43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8.国家的本质在于什么( ) p54-55a.公共性 b.阶级性 c.管理性 d.人民性二、多项选择题1.“国家的起源”主要包括哪些意思()p34-35 a.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 b.国家产生的地理区域问题c.国家产生的起因问题d.国家产生的民族问题 2.“三次社会分工”的排列顺序——按照产生先后是()p40-43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c.商业与农业的分离3.国家区别于民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是()p47a.以地域而不以血缘关系为标准划分居民 b.出现了第三次分工 c.设立了公共权力 d.部落联盟开始出现4.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p49-50a.格尼秀斯b.卢梭 c.霍布斯 d.马克思5.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观点的基本主张包括()p54-58a.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 b.国家是阶级统治 c.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是机器6.国家权力的特性有()p60-61a.强制力的垄断性 b.普遍的约束力 c.主权性 d.组织性7.下列哪些职能归于国家的社会职能()p63a.镇压奴隶反抗 b.修筑公路 c.实行福利政策 d.管理社会团体 e.建立养老院8.关于国家消亡的评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有()p67-70a.国家消亡是“自行”的 b.国家消亡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c.国家消亡是无条件的d.国家消亡过程是渐进性于自发性的统一 e.下个世纪国家就马上消亡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一、单选题1.最早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的政治学家是()p71a.马克思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阿奎那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p75a.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b.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c.由生产力发展决定 d.由阶级斗争决定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何途径是()p75a.和平谈判 b.社会改良c.政治改革d.政治革命 e.全民表决4.西方封建社会的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是()p81a.地主占有制b.土地国有制c.领主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5.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p81a.地主占有制b.土地国有制c.领主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6.在西方封建社会,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p83a.封建割据制 b.中央集权制 c.一国两制 d.殖民地制7.在中国封建制时期,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p83a.封建割据制 b.中央集权制 c.一国两制 d.殖民地制8.西方封建国家的权力结构形式主要是()p85a.封建割据制b.中央集权制c.一国两制 d.殖民地制二、多选题1.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为标准把国家分成三类,分别是()p71a.君主国b.民主国c.贵族国 d.寡头国 e.专制国2.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p73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 c.阶级实质 d.统治者人数3.革命与改良的区别分别是()p76-77a.社会改造的程度不同,一为根本性的,一为局部性的 b.历史趋势不同,一为必然现象,一为偶然现象c.激烈程度的不同,一为剧烈性,一为渐进和平性 d.时间长短不同,一为长期的,一为短期的4.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p80-81a.领主占有制b.地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e.全民所有制5.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的主要特点有()p86a.专职官吏构成的权力机构 b.实行官僚等级制 c.官僚内部无特权 d.特权成为官僚制核心6.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体现为()p89a.资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何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 c.维护资产经济的根本利益 d.维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7.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区别在于()p90-91a.共和制政体 b.无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一、单选题1.资本主义国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联系在于()p95a.二者具有绝对的相容性 b.二者既有相容性,又有冲突性 c.二者的冲突始终是第一位的 d.二者的继承性是最主要的2.不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三个典型国家是()p99-100a.17世纪的英国革命 b.18世纪的法国革命 c.18世纪的美国革命 d.19世纪的德国革命3.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p105a.大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对立 b.垄断生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的冲突与矛盾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何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 d.资本家与农民的矛盾4.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p108a.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 b.代议政府 c.垄断经营 d.市场经济5.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p115a.法西斯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b.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 c.殖民地国家和福利国家 d.自由主义国家与福利国家6.福利国家最初的尝试是()p119a.罗斯福“新政” b.俾斯麦草案 c.法西斯德国的上台 d.英国工党革命7.福利国家的实质是()p126a.垄断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统治 b.垄断资产阶级的全面崩溃 c.垄断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 d.垄断主义的全新统治模式二、多选题1.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背景()p93-94a.封建社会贵族力量的壮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b.资本主义市场关系发展壮大的结果c.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要求 d.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没落的必然结局2.资本主义关系特点()p195a.生产资料为资本家和人所有 b.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 c.生产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d.生产方式是雇佣劳动 e.生产的必要条件是交换和货币关系的存在3.下述对资产阶级革命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p99-100 a.要挟式的英国革命 b.急风暴雨的德国革命 c.改良式的法国革命 d.急风暴雨式的法国革命 e.要挟式的美国革命4.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采取自由资本主义的原因是()p108-109a.自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性原因 b.自由资本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c.自由资产经济较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阶级力量上占优势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与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的要求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p109a.倡导公民政治自由,政治平等和政治权利 b.实行选举制、代议制、政党制为主体的政治制度c.国家机器的暴力强制性显著 d.集团利益至上6.法西斯专政的理论和思想依据()p116-117 a.它是“积极”的国家,是“万能”政府的国家 b.它是以社会化政策为主要政策内容 c.它实行的是个人自由主义的民主,而不是集体主义的多次民主 d.它的凯恩斯理论为依据e.它是一种根本上挽救资本主义灭亡趋势的“良方”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一、单选题1.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的必然性根源于()p128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及产品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的发展状大c.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 d.资产阶级的妥协让步2.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p131a.政党组织问题 b.政权问题 c.意识形态主导地位问题 d.法律地位问题3.无产阶级革命根本道路的理论主张是()p133a.和平斗争 b.议会斗争 c.暴力革命 d.改良方法4.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p139 a.无产阶级专政 b.工农联盟行使统治权 c.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新型民主5.列宁称的“半国家”是指()p144a.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b.资产阶级专政国家 c.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d.共产党专政6.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称为()p147a.人民民主共和国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民主专政 d.工农联合专政 e.共产党专政7.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基础是()p153 a.个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的联盟 d.工农联盟8.科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基础是()p158a.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二、多选1.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是“新型”国家是由于()p127 p142 p144 a.它是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 b.它的发展是使国家自行消亡c.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d.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2.资本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复杂化主要表现在()p129-130a.无产阶级和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尖锐 b.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矛盾尖锐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 d.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尖锐3.无产阶级革命与以前一切剥削阶级革命的区别包括()p131-132a.国有制代替私有制 b.新生产关系旧社会内部形成 c.革命就是夺取政权的全部内容d.革命只是夺取政权的开始 e.它以走向国家消亡最终目标4.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内容()p140-142 a.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 b.国家的阶级性质 c.政治统治的方法 d.政体问题 e.国家活动的区别 f.国家形态5.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关系()p145a.新型民主是前提和基础 b.新型专政是保障 c.他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d.新型民主是目的,新型专政是手段6.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有()p149-158a.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个人阶级领导的政权 c.国家基本职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e.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目标第六章国家形式一、选择题1.国家形式的内容主要是指()p164a.国家的结构形式b.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c.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d.国家的政体内容 2.第一个政体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研究并提出政体划分标准的学者是()p169a.柏拉图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马基雅维里3.专政君主又称为()p171a.绝对君主制b.有限君主制c.寡头君主制d.君主制4.立宪君主制又称为()p172a.二元君主制b.有限君主制c.议会主义君主制d.专制君主制5.社会主义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是()p177a.总统共和制b.议会共和制c.共和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6.人民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体形式是()p177a.苏维埃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c.人民代表议会制d.公社制7.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p185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分权制8.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p188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分权制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单一制的两大特色是指()p190-191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特区制度c.开发区制度d.特别行政区制度2.下面哪些国家是实行复合制的国家(或联合体)()p184-185a.英国b.美国c.欧洲联盟d.中国e.俄罗斯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包括()p182-183 a.民主集中制原则b.强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官僚主义c.支持党的领导d.议行合一e.主权在民4.亚里士多德划分政体的标准有()a.统治者为谁谋利益b.阶级属性c.统治者人数的多寡d.权力行使方法5.马克思主义阶级政体的特性有()p169-170a.国家的类别b.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与任期d.丧失国家权利机关的设置及相关关系6.君主制包括了()p170-173 a.专制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c.二元君主制d.议会君主制7.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主要形式是()p174-175a.公社制b.苏维埃制c.人民代表会制d.总统制e.委员会制第七章国家机构一、单选题1.被马克思称为“国家机器”的是()p193 a.国家立法机构b.国家行政机构c.国家机构d.国家机构整体2.狭义上的政府,仅指()p195a.国家行政机关b.中央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中央国家立法机关3.以代表国家主持内外国家事务的,是哪一个机构()p197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元首d.国家司法机关4.在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p197-198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元首d.国家司法机关5.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的是哪个思想家()p203 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亚里士多德6.提出并奠定了三权分立与制横理论的基础的思想家是()p204a.孟德斯鸠b.洛克c.卢梭d.亚里士多德7.现代国家中“严格的三权分立”体制的国家是()p205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8.采取了“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的现代国家是()p205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9.国家机构体制体现出“议会权力体制”的国家是()p205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10.议会滥觞于中世纪的什么机构组织()p205a.三级会议b.等级代表会议c.国民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1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集中原则最初提出就是什么组织的原则()p212a.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b.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联盟c.无产阶级政党12.“议行合一”原则最早实践于什么政权?()p213a.巴黎公社b.苏维埃政权c.瑞金红色政权d.中国人民共和国二、多选题1.现代国家的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p197a.国家元首b.立法机关c.行政机关d.总统e.司法机关2.国家机构的特点有()p198-199a.阶级性b.社会性c.整体性d.强制性3.影响国家机构组建的主观因素有()p2 00-201a.国体b.统治方式c.国度国情d.国际环境4.国家机构的原则一般包括()p201a.理论原则b.法制原则c.新民原则d.分工原则5.下列哪些国家是实行两院制()p206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e.瑞典f.丹麦6.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权职能大致可以概括为哪三个项()p207a.立法权b.人事权c.财政权d.监督权7.下列哪些属于国家行政机关()p208a.内阁b.政府首脑c.总统政府中的总统d.上议院e.参议院8.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包括了()p218-2 19a.立法权b.决定权c.任免权d.监督权第八章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一、选择题1.解决民族问题核心是什么?p204a.实现民族平等 b.实现民族团结 c.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问题 d.实现民族融洽2.给民族留下了完整的准确定义的是()p225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3.阶级社会里,民族压迫的实质是()p229a.民族内部的冲突 b.阶级压迫 c.民族对立 d.生产力不发达4.所谓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就是指()p233a.革命问题 b.政权问题 c.政党领导权 d.革命和政权问题e.经济建设问题5.确定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民族问题的性质与任务,最根本的方法就是()p235a.把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 b.把民族问题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c.把民族问题同社会政治总问题联系起来,作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来认识 d.发展生产力是根本6.当代民族问题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核心问题是()p236a.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剥削与压迫 b.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 c.地区民族冲突 d.民族极端主义运动7.民族运动又被称为()p240a.民族独立运动或民族解放运动 b.民族平等权运动 c.民族宗教运动 d.民族压迫运动8.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p243a.资产阶级的霸权主义 b.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 c.资产阶级的殖民主义9.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是()p247a.消灭民族 b.实现民族大融合 c.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10.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就是()p249-250a.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 b.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 c.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沙文主义11.民族自决权的口号最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p224-226a.被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反封建压迫中 b.无产阶级革命 c.列宁的俄国革命二、多选1.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主要有()p224-226a.民族差异的存在是前提 b.剥削制度是根源 c.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 d.阶级斗争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p227-228a.民族由不同阶级组成 b.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c.阶级斗争的实质就是民族压迫3.民族问题同时候政治总问题的联系主要体现在()p233-234a.解决民族问题离不开当时的政权和革命问题 b.民族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革命和政权问题c.民族问题和社会总问题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4.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内容有(即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内容)()p242-243a.民族优劣的观点 b.民族至上的原则 c.民族投降的原则5.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p345-347a.社会主义民族问题将不存在 b.民族问题由阶级压迫问题变为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c.民族问题仍将存在 d.解决民族问题的任务在于消灭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6.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内容包括()p248 a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b经济发展的民族化c民族语言文化的民族化第九章政党和政党制度一、单选题1.现代意义的政党,只有在什么历史发展阶段才产生和出现()p264a.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b.资本主义阶段 c.封建主义社会末期 d.社会主义时期2.对无产阶级来说,最危险的莫过于()p269a.群众意志不统一 b.脱离群众 c.政权未掌握 d.政策制定不科学3.资产阶级政党最早产生于哪个国家()p272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4.下列哪些国家的政党制度不是两党制()278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澳大利亚5.属于多元并存“多党制”国家的是()p283a.统一后的德国 b.第五共和国时期的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6.属于一党独大多党制的国家是()p284a.印度(国大党) b.法国 c.1993年以后的日本 d.意大利7.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p291a.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联盟 b.第一国际 c.苏维埃政党 d.中国共产党二、多选题1.共同构成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三大支柱的制度是()p261a.政党制度 b.议会制度 c.总统制 d.选举制度2.政党的特征包括()p263-267a.特殊的历史现象 b.有阶级、阶层集团中的一部分组成 c.有组织、有规律 d.有政治纲领 e.有国家政权密不可分3.以政党的活动范围可以划分为()p268a.跨国政党 b.地区政党 c.国内政党 d.国外政党4.以下属政党功能的选项有()p269-272a.制定国家政策 b.组织选民竞选 c.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d.集中阶级意志 e.争取和教育群众5.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p272-274a.标榜“人民阶级性” b.围绕议会和选举展开活动 c.组织特征上的两级分化d.党内派系斗争的合法化 e.“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原则6.两党制国家有()p278-281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意大利 e.日本7.压力集团参与影响和政治过程的方式主要有()p285a.参与选举影响竞选 b.包围议会影响决策过程 c.影响政府决策 d.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 e.通过媒体影响舆论8.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包括()p292-293a.政治领导 b.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生活领导第十章政治文化一、单选题1.首次提出“政治文化”一词的历史学者是()p302a.柏拉图b.阿尔蒙德c.伊斯顿d.派伊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生理想,反映了政治文化的哪一项功能()p308a.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指向和内容b.指导和规范多种政治行为c.影响政治过程d.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3.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分不同政治文化的标准,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经济基础,二是()p312a.文化传统b.阶级性质c.民族特性d.国家政体4.在在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p315a.政治意识形态b.政治价值观c.政治心理5.最早发表关于政治社会化方面论文的历史学者是()p319a.柏拉图b.阿尔蒙德c.伊斯顿d.派伊6.政治社会化的各种途径中最系统化、最正规的途径是()p323a.家庭b.学校c.大量传媒d.工作场所二、多选1.阿尔蒙德把政治文化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p303a.政治关系文化b.政治过程文化c.政策文化d.顺从型文化e.参与型文化f.偏狭型文化2.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中把政治文化类型划分为()p316a.政治关系文化b.政治过程文化c.政策文化d.顺从型文化e.参与型文化f.偏狭型文化3.属于政治文化功能的有()p308-309a.规定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指向b.指导规定政治行为c.制裁政治文化d.维系政治制度4.政治文化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哪个几个层次()p315a.政治意识形态b.政治价值观c.政治心理d.政治无意识5.政治社会化途径包括()p322-325a.家庭b.学校c.社会d.大量传媒e.同辈亲友6.我国存在的政治文化类型有()p325a.主导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b.非主导型的封建主义政治文化 c.非主导型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d.主导型的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第十一章政治发展一、单选题1.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第一个阶段,主要是() p331a.“现代化”理论 b.第三条约国发展道路理论c.政策研究2.主张政治发展的动力在于政治多元化的学者是() p332a.阿尔蒙德 b.亨廷顿c.达尔 d.派伊3.政治发展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是() p333a.政治发展目标 b.政治发展的方向 c.政治发展的动力 d.政治发展战略4.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是() p334a.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 b.资产阶级的历史观,即“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分c.资本主义的多元政治论 d.政治参与理论5.主张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的理论代表人物是() p337a.阿尔蒙德 b.亨廷顿 c.达尔 d.派伊6.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主张()p344a.政治发展是先导 b.社会发展是核心c.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d.社会发展是政治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7.政治发展的途径中,最具暴力色彩的是() p354a.政治革命 b.政治改革 c.政治战争 d.政治交易8.哪一次党代会,把党政分开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p369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9.邓小平在民主与法制关系的基本主张是。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课件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课件
12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
象,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 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 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13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三,革命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
的国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 动;而改良是渐进的、和平的、局 部的改造过程。
2.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 由于土 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作为大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不固 定的;其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 在中国,实行超经济强制的政治力量由国家行政机构统 一掌握。可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20
知识点4: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15
第三节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 知识点1:奴隶制国家概况 ●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
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 奴隶社会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
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 间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 在政治上,就是统治与反抗统治的斗争。
16
奴隶制国家本质:
●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统治形式虽然 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民主制、贵 族制等,但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主阶 级用来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压迫 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都是奴隶 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
第二,从权 力结构,即 政治权力的 排列组合形
式来看
1.在西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各等级之间有着一定
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等级的土地占有者拥有不同等级 的政治特权,没有土地的农奴则成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00312 《政治学概论》高频考点20150530

00312 《政治学概论》高频考点20150530

1 / 53致 学 员亲爱的尚德学员们:在提笔之际,首先非常感谢您给予我们机会与你一起奋斗,为生活、为理想。

同时,我们也坚信尚德自考这个大家庭,会是你梦想起航的温暖之地。

在这里,你不仅会收获知识,也将收获友谊、收获爱。

为了能帮助您顺利通过考试,我们尚德机构睿博自考学院教研中心的老师们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心筛选总结出了具有针对性及高效性的各科高频考点,深入分析历年真题考核内容及方式,并结合大纲要求进行编写而成。

本书体系与学习要求◆ 高频考点:该模块在紧扣最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历年真题,经过精心筛选,总结出每章的重要考点及其出题方式。

◆ 考点拾掇:该模块在研究重难点考点的基础上,对易考但比较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争取能覆盖全面的知识点。

本书使用说明◆ 下划线:本书中,所有标有下划线的知识点,均需要记忆,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下划线部分即多为选择的选项。

如:民主化◆ 加粗的字体:本书中,加粗且倾斜的字体均是答主观题的关键词,也是我们记忆的重点,背书不需要整句记忆,只需背下关键词再适当扩充即可拿高分。

如:公务员制度适应了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需要;◆ 数字+选、简、论等符号:历年真题中, 0804选代表该考点在2008年4月考期中出过选择等低分值题,1004简、1110论分别代表2010年04月考期出过简答、2011年10月考期出过论述题等高分值题。

版权声明书名:《高频考点》组编:尚德睿博学院教研中心学术指导:刁红文主编:张帆责任编辑:林淑霞编委:陈思敏陈月玉林淑霞张帆责任印制:温馨封面设计:黄海波版次:2015年4月第2版印次:2015年4月第2次印刷开本:1/16字数:35122字定价:39.8元版权专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2 / 53教研体系介绍一、《高频考点》:知识点与真题的重合率高达85%以上。

1.本教辅体系介绍:◆本章导图:以章节的形式呈现,提高了整章知识的系统性和直观性。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从本意来说,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的科学” (science of ideas),指的是一个人在教育和社会 化的基础上形成观念和意识(ideas)的过程。
1796年法国哲学家德拉希提出来——观念的科学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20世纪波普尔、阿伦特等——封闭的思想体系 奥克肖特——对世界的歪曲 行为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 20世纪60年代以后——意识形态的分析复活
意识形态的特性?
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 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 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 如何改变现实
主要意识形态的思想谱系
左派
温和派
右派
无 政 府 主 义
共 产 主 义
社 会 主 义
自 由 主 义
保 守 主 义
法 西 斯 主 义
意识形态与政治科学的区别
志向不同
– – – – – – – –
第一个历史类型的国家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具体形式
– – –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三、封建制国家
农业社会
– –
四、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 – – –
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四种不同形式的土地所有制:
领主占有制 地主占有制 国家占有制 自耕农占有制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生产目的是最大化占有剩余价值 生产以资本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 以交换关系和货币关系为必要条件 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工具
政权转移vs.局部改造 必然现象vs.被迫选择 激励反抗vs.妥协让步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 –
2
讨论:意识形态(Ideology)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

政治学原理问答题(王惠岩)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伦理政治观”?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

西方古代的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把政治与伦理混在一起。

这些观点都把政治视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活动,认为只有通过有道德、有学问的贤人哲学家来治理国家,才能实现理想的政治目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及其本质?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 如何理解行为主义政治学?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如进行民意测验、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等。

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不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

同时,行为主义政治学所标榜的价值中立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1.什么是“氏族”?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三、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 (一)奴隶制国家的特征 • 1.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 2.奴隶制国家是建立在奴隶主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奴隶社 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 者——奴隶本身。 • 奴隶社会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 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统治 与反抗统治的斗争。 • 3.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统治形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民主制、 贵族制等,但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压 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都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 4.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 职能,是用暴力统治和宗教麻痹的方式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 压迫群众;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 所谓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 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 和概括。国家的本质是由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 的阶级决定的,围绕着国家的本质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 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 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 • 因此,国家历史类型划分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 和阶级实质。据此,国家的历史类型分别有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前三种 类型的国家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少 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 型的国家。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三、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一、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00312 章节测试 第三章

00312 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地主占有制B.土地国有制C.领主占有制D.自耕农占有制【解析】A 在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

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B.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C.由生产力发展决定D.由阶级斗争决定【解析】A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3.从权利结构即政治权利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等级制D.官僚制【解析】D 本题考查西方封建社会的权利结构形式。

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在政治、法律上的等级划分很不严格。

地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并由专职官吏行使权利,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权利结构-封建官僚制。

4.从权利结构即政治权利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

A.中央集权制B.三权分立制C.等级制D.官僚制【解析】C 从权利结构即政治权利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等级制。

5.在欧洲,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最主要手段是()。

A.直接利用宗教B.直接利用迷信C.直接利用政治思想D.直接利用国家强制力【解析】A 本题考查西方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

西方封建地主阶级利用宗教化的意识形态对劳动人民进行思想统治。

在西方,宗教与教会占有特殊地位,政教合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宗教在麻痹劳动人民、维护领主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6.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是()。

A.政治改革B.政治革命C.政治改良D.政治动员【解析】B 本题考查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具体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虽然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已经腐败,但是它们也不会自行崩溃,旧的统治阶级也绝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的政治统治,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政治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政治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第一节国家的历史类型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指国家的分类问题。

最早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是亚里士多德。

国家历史类型的分类主要包括非本质性的分类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分类。

亚里士多德以掌握国家的人数的多寡来对国家进行分类,主要为三类:即君主国(一人掌权)、贵族国(少数人掌权)、民主国(多数人掌权)。

在这三类国家中,又分为正常国家和变态国家,正常国家指为人民谋福利之国家,包括君主国、福利国、贵族国。

变态国家指谋私利之国家,包括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

马克思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理论,从国家的本质出发,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

所谓的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类和概括。

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自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四种社会形态: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推动力)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

马克思认为,当革命的形势还未成熟,革命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推翻旧政权时,采用改良的方法是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而是反对用改良否定革命。

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直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改良是为了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剥削阶级类型的国家不会自行消亡,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来更替。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国家,当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的时候,社会主义国家会自行消亡。

自考政治学概论3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自考政治学概论3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3.2.2 更替方式
3.2.2.1政治革命
选择题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
更替
一、更替规律 二、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 二、政治改良
3.2.2更替方式
3.2.2.2政治改良
选择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
更替
一、更替规律 二、更替方式
一、政治革命 二、政治改良
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某些局部性的 让步,它并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因而不能完成国家历史 类型的更替。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第三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资本主义国家 四、社会主义国家
3.3 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第三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资本主义国家 四、社会主义国家
尖锐时
• 爆发大规模的 奴隶暴动和奴 隶起义
3.3.1奴隶制国家
3.3.1.2 职能
选择题
第三节 国家的历史类
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资本主义国家 四、社会主义国家
内部职能
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 手段:①暴力机关、残酷镇压;②宗教麻痹
单选题 1分
1.欧洲中世纪存在的主要国家类型是( )
A 奴隶制国家 B 封建贵族国家 C 资产阶级国家 D 神权国家
提交
单选题 1分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和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的历史 类型 第二节、国家形式 第三节、国家机构
秦始皇
国家分类 外部特征
人数的多寡 政府的掌控度
内在本质
地理环境 奴隶制
君主国
主权国
海洋国
封建制
贵族国
部分主权国
大陆国
资本主义
民主国
殖民地国家
社会主义
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P51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国家类型的更替规律:
法西斯主义国家
是资产阶级民主失败的结果 法西斯政权的代表是德国、 法西斯政权的代表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法西斯主义理论基础: 种族论” 法西斯主义理论基础 : “ 种族论 ” 、 “ 国家至 上论” 上论”、“领袖权威论”和“生存空间论” 领袖权威论” 生存空间论” 统治形式: 以军事或准军事的方式全面控制社 统治形式: 整个社会被囚禁在国家机器之中, 会 , 整个社会被囚禁在国家机器之中 , 政治统治 对人的非政治生活无孔不入,社会彻底政治化了 对人的非政治生活无孔不入, 摧毁后, 摧毁后,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度
经济基础: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包 公元前30世纪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公元前 世纪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括奴隶本身 形成的苏美尔、巴比仑、 形成的苏美尔、巴比仑、亚述国家
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 公元前20世纪形成的印度和中国, 公元前 世纪形成的印度和中国,都是古老的 世纪形成的印度和中国
2.封建制国家
中国开始于春秋战国, 中国开始于春秋战国 , 历时 两千多年;在西欧起始于公元5世 两千多年;在西欧起始于公元 世 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历时一千 多年。 多年。 在本质上, 在本质上,封建制国家是封建 主阶级对广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 削和压迫的工具 当然, 工具。 削和压迫的 工具 。 当然 , 不同的 封建制国家在生产资料占有的方 不同。 式上有所不同 式上有所不同。

自考 00312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自考 00312 政治学概论(简答题)

政治学概论第一章绪论➢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国家的起源:(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学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领域:(1)政治学基础理论。

(2)中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国家起源、性质、分类、政府的结构与类型、宪法条文及其类别等。

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以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第一,提出了国家的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第四,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五,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

政治学概论〔00312〕学习笔记第一章绪论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实质是社会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强制力为核心的公共权力,调节利益分配、缓和社会冲突的活动.政治现象既是复杂的,也是有规律的.政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试图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一门关于人类政治生活规律性的科学.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学科.在古希腊的思想家看来,政治主要指的是国家的活动.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统治,政治主要是指"治国平天下"的活动,即依据某种道德原则管理社会、治理国家.政治的几种代表性观点:〔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道德政治的典型代表.<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纯粹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尔逊说过"国家是国内法律程序所创造的的社团,这里,凯尔逊把国家说成一种法律现象,实质上也就是把政治界定为一种法律现象,因为政治活动主要通过国家来进行.<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政治活动的这种特征,要求君主必须要不择手段,残酷、欺骗、背信弃义、不讲情面等等.这种从权利的角度来理解政治观点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西方仍有相当多的学者将政治视为一种以权力为核心而展开的运筹活动.〔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的实质和含义:〔共4点〕(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2)政治学的实质是阶级关系.(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国家是政治权力的最终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治史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核心问题.(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的概念: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学基本的研究对象分两个层次:首先,从狭义的角度上讲,政治学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其次,就广义的角度而言,政治学要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政治学的研究的范围:(1)政治学基础原理〔包括政治思想史〕;它是建立建立政治制度,指导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理,是政治学的基础与核心.(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也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学中国古代社会实行的君主专制的政体形式,是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掌握政治权力的时代.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儒家的政治学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首先是坚持"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这就是所谓的"礼治".(2)儒家学说提出"为政以德"治国之道,即所谓的"德治"思想.◆孔子所提出的这种统治方略,经过孟子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又被归结为"以德行仁"的"王道",并以此来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法家是与儒家相对立的主要流派.主要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最早由老子提出的.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他本人也因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代表作《理想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则是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他认为伦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的是群体的善,因而他试图在理想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关系中来寻求善的结论.著作《政治学》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的政治思想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于教权.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时期,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第二阶段是第一次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第三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又从权力逐渐转变为政策的制定过程.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它提出了国家是阶段组织的观点.第二,《宣言》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问题的是政权问题.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和主要观点,同时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阶级性.第四,《宣言》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包括:(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3)理论联系实际;(4)阶级分析:即在考察阶段社会中的社会中的任何政治现象时,都应找出它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从本质上深刻揭示政治现象的阶段本质.(5)经济分析.在上述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政治学研究还需要采取具体的研究方法,其中比较常用的有:(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 (3)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问题是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的起源的研究,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国家产生以前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氏族就是有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一般来说,母系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典型形态.后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畜牧业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系氏族.第三章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换第一节国家的历史类型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最早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分为三类:君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贵族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民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有的学者按照本国政府对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把国家划分为:主权国、部分主权国、殖民地国家;按地理环境作为划分的标准,把国家划分为海洋国、大陆国、岛国;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法治国、民主国、专制国、福利国.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因此,国家的本质是由这种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决定的.围绕着国家的本质划分国家的类型,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同一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马克思主义从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积极性质的分析出发,提出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别为: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广大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压迫和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它是维护着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最高历史类型的国家第二节: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一概地反对改良,但不满足改良,不停留在改良上,改良必须服从革命的原则和目的.改良是被统治阶级通过斗争而取得统治阶级的让步,革命者应当利用这些让步积蓄革命力量,进而夺取政权,实现社会的根本改革.而改良主义者则是停留在改良上,满足于统治阶级的让步,甚至阻止群众革命.第三节: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奴隶制国家1、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国>都采用了君主制,即所谓的东方暴君制.2、古罗马和斯巴达的奴隶国家采取的是贵族制,表现为由奴隶主阶级中的少数显要贵族组成元老院、长老会议掌握重要权力.3、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则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封建制国家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有:地主占有制、领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中国封建制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地主占有制;西方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领导占有制是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国和西方封建国家的不同特征:第一,在国家结构方面,中国是中央集权制,西方是分封割据制;第二,在权力结构方面,中国是官僚等级制,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第三,在统治思想方面,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西方侧主要借助于宗教信仰.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的工具.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第四章资本主义国家第一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1、按照资本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充足的货币集中少数人手中、广阔的劳动力市场.2、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是充满剑与火,血与泪的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暴力.3、资本主义社会原始积累的途径:对农民土地的剥削;通过奴隶贸易、贩卖人口;通过殖民活动,征服和夺殖民地,获取资本,扩展世界市场.4、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确立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生产资料为资本主义私人所有;〔2〕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3〕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成为商品,资本家以劳动者的市场价值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交换过程中不具有封建人身依附的关系,而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权利.〔4〕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5、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2〕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3〕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统治.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2015年自考政治学概论考点: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方式

2015年自考政治学概论考点: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方式

2015年自考政治学概论考点: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方式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方式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

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是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代表着旧的生产力的阶级及其国家与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的阶级及其国家本质上是对立的,而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虽然已经腐败,甚至腐朽到了极点,也不会自行崩溃,旧的统治阶级也绝不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的政治统治,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方式。

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

改良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做出的某些局部性的让步,它并不会改变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形态,因而不能完成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尽管如此,改良毕竟是被统治阶级通过斗争获得的,在某种程度上对被统治阶级是有利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

当革命的形势还未成熟,革命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推翻旧政权时。

采用改良的方法是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反对改良,而是反对用改良否定革命。

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前,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

取得胜利以后,改良在国际范围内仍然是一种’副产品’,但对取得胜利的国家来说,如果经过极度紧张的斗争,实力显然不足以用革命手段来实行某种过渡,那么改良又是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

”列宁十分深刻地指明了革命和改良在无产阶级斗争中的地位和关系。

这就是说。

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则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改良来提高人民的政治、经济地位,锻炼和教育人民群众,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而改良是在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 1.领主占有制-土地由国王赐封给大封建主,然后不规则逐级分封给
各级领主。领主管领的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
2.地主占有制-地主购买土地。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土地出租给
佃农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
3.国家占有制-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 4.自耕农占有制--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
6
知识点3: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方式
代替最后一种剥削者国家——资产阶级 国家而出现的新的国家类型,是无产阶 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 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 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 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 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就逐步自 行消亡。
6
知识点4: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 国家结 构不同 (中央政
权和地方的 关系 )
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 1.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中,领主的土地由分封而来,领 主个人作为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领 主主要以劳役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这就要求农民 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由此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
6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 象,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 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 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6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三,革命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 的国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 动;而改良是渐进的、和平的、局 部的改造过程。
6
奴隶制国家职能
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用暴力 统治和宗教麻痹的方式控制奴隶和 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外部 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 土以防别国侵略。
6
知识点2:封建制国家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封建制国家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 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
16: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最早---亚里士多德 两个标准 : 1.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 2.否谋求人类幸福 。
⑴君主国(一人掌权)
②贵族国(少数人掌权)
③民主国(多数人掌权)
16: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主权掌 握程度
⑴主权国家 ②部分主权国家 ③殖民地国家
6
知识点3: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划分国家的 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 和阶级实质;
它说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 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即表明国家是 哪一个阶级的统治。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 济基础所决定的。
6
知识点4: 具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⑴奴隶制国家
以私有制为经 济基础 (剥削 者类型的国家)
②封建制国家 ③资本主义国家
少数剥削者 对广大劳动 人民的专政
公有制的基础 上 (非剥削类 型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镇 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的工具
6 2.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
(1)国家本质 (2)历史条件 (3)民族关系 (4)文化传统 (5)政治力量的对比等因素综合
第6 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知识点1:奴隶制国家概况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
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奴隶社会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
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 间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 在政治上,就是统治与反抗统治的斗争。
6
奴隶制国家本质:
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统治形式虽然 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民主制、贵 族制等,但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主阶 级用来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压迫 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都是奴隶 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6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知识点1: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 国家进行的分类
不同时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 学家和法学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 对国家进行了分类,
同特征是离开国家的阶级实质, 仅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来界定国 家的类型。
2.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由于土 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作为大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不固 定的;其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 在中国,实行超经济强制的政治力量由国家行政机构统 一掌握。可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6
知识点4: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6
知识点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1.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
方式,但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 方式。 改革的认识
6
革命与改良的区别
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 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以新的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代替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 筑;而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不改变现行的 根本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 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 缓和社会矛盾。
地理 环境
⑴海洋国 ②大陆国
6
知识点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在本质上是在社会 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 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历史类型,就是按国家本质对 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实质上是对建立 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 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
作用的结果。
6 3.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
国家 结构 形式 的类 型
含义 思考:单一制 单一制 特点 和联邦制有何
代表国家 区别?
含义
复合制 主要是 联邦制 特点
代表国家
6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识点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 律
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 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