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第三单元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学历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河流地貌探秘”,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背景,通过对该流域河流地貌的学习,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了解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及河流地貌的分布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三、评价任务1. 课前预习评价:通过课前小测验或预习作业,检查学生对河流地貌相关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等。
3. 课后作业评价:布置相关河流地貌的探究性作业或小论文,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澜沧江—湄公河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兴趣,并提出本课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包括河流地貌的分类、特点及形成机制。
(2)重点介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及河流地貌的分布特点。
(3)通过地图展示,让学生了解流域内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3. 探究活动(15分钟)(1)分组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流域内一个具体的地貌类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形成原因和影响。
(2)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探究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
4.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展示,强调河流地貌的重要性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一次关于河流地貌知识的简单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探究性作业或小论文,如让学生选择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一个具体地点,分析其地貌特征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一上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
流水侵蚀作用 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
1
溯源侵蚀
使河向源头方向变长
侧蚀
使河变宽
下蚀
使河变深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2
流水搬运作用 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 河水流速越快,动力越大,推力越强,搬运能力越强,反之则弱。
3
流水堆积作用 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第 三 单 元 ·第 三 节
材料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 主要特点。
1
目录
2
CONTENTS
34Leabharlann 1 湄公河-澜沧江流域1
源头: 青海省唐古拉山
亚洲第三长河 全长4909千米
类乌齐河口 功果桥
注入海洋: 南海
2流 水 作 用
2
1.读图,说出澜沧江在此区域 的地形特点。
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 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
2、分析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 区的峡谷为什么成“V”字形?
由于落差大、水流急, 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 多形成“V”形峡谷。
3
读图说明在支流汇入澜沧江时, 此时地形地势有何特点?对当地 地貌产生什么影响?
当河流出山口时,流域面积 增大,流速减慢,流水侵蚀 作用与流水搬运作用减弱, 流水堆积作用加强,水中泥 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
3河 流 地 貌
1 1、读图,说出澜沧江在源头 区的地形特点。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扎 阿曲,由于位于青藏高原面 上,地形比较平坦。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第三节探秘澜沧江__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鲁教版必修一
[判断] 1.澜沧江自上而下流经我国西藏、青海和云南三省区。( ) 2.从源头算起,湄公河共流经了5个国家。( ) 3.湄公河在泰国注入南海,是亚洲第三长河。( ) 答案:1.× 2.× 3.×
二、澜沧江源头的宽浅河谷 1.位置:位于 青藏高原 ,图3-3-2中的A点附近。 2.成因:高原面地形较 平坦 ,河流下切侵蚀作用 较弱 。
点、F点附近。
2.成因:地势平坦,流速减慢,泥沙大量 形成 三角洲 。
沉积 形成平原。在入海口处,
[特别提醒]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 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 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素养盘点 2.湄公河的上游叫澜沧江,其河谷的横断面呈“V”型,而湄公河 在流经湄公河平原时的河谷横断面却呈“U”型。为什么同一条河流的上游和 下游的河谷横断面形状不同呢?(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提示:上游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河水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窄 而深,呈“V”型。湄公河下游流经平原,河水以侧蚀为主,河谷宽而浅,因 而横断面呈宽而浅的“U”型。
五、曲流与牛轭湖 1.位置:位于云南 景洪 与老挝 万象 之间的 丘陵盆地 区域,图3-3
-2中的D点附近。 2.成因:地形坡度较缓,流水以 侧向侵蚀 为主,发育成曲流。曲流的 凹岸侵蚀 ,凸岸 堆积 ,变得更加弯曲。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自动 裁弯取直 ,废弃河道形成 牛轭湖 。
六、湄公河平原和三角洲 1.位置:位于河流下游,地跨老挝、 柬埔寨 和 越南 。图3-3-2中的E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 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U”型谷 B.水流湍急 C.为“V”型谷 D.水深壁陡 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高中地理_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设计【课程标准】通过野外考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视频、图片,从区域视角识别出河流地貌,说出河流地貌的类型、特点及分布。
综合思维: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识别河流地貌,动手绘制河流地貌示意图。
人地协调观:结合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和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1.运用图像识别河流地貌。
2.主要河流地貌的特征和成因。
【教学过程】[导入:人民币图片]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一种外力有关?通过哪些作用塑造了这些地貌?之前已经学习了喀斯特地貌,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可以自己描述这些地貌的成因。
本节从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来讲述。
[小实验](投影)小实验师:通过观察,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河谷变长、变深、变宽。
师:(投影归纳)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使河谷在往源头方向延长、深度变深、宽度变宽。
再通过展示壶口瀑布来进一步巩固河流的侵蚀作用。
[教师引导设问](投影)河谷发育图师:思考:河谷发育不同时期河流以哪种侵蚀为主?原因?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师:教师投影归纳。
[拓展延伸]师:在分析侧蚀时应分以下两种情况:平直河段:地转偏向力弯曲河段:惯性(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以南半球为例分析说明。
师:河流在弯曲度到一定程度时,称为曲流。
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
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
[核心归纳]河谷的发育[拓展延伸]长江河流不同河段的侵蚀方式[跟踪训练]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教师引导设问](投影)下图师:思考:河流三种堆积地貌发育位置?形成过程?生:思考讨论总结师:从宏观介绍三种地貌形成位置,然后分别介绍。
(投影)冲积扇图师:判别冲积扇不同方向坡度的差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教学案
第三单元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一、学习目标1.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2.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学习指导学习任务及检测知识点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河流地貌(阅读P71-75图3-3-2/3-3 -8完成右框中内容)一.走进澜沧江-湄公河流域1.澜沧江-湄公河简介: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在我国境内称为,流经、和三省区,流出国境后,流经、、、和等国,最后注入。
它全长4909千米,是亚洲长河。
【补充知识】流水作用1.概念: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这些作用统称为流水作用。
2.流水作用类型①侵蚀作用概念: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形式:河流侵蚀作用,按其方向可分为三种形式:、、。
②搬运作用概念: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称为搬运作用。
特点:河水流速越快,动力,推力,搬运能力越,反之则。
方式:主要方式有推移、跃移、悬移等。
③堆积作用概念: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这种作用称为堆积作用。
特点:搬运作用减弱,堆积作用。
搬运能力的减弱是逐渐进行的,所以泥沙大小的堆积也是有的,先沉积,后沉积。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河流地貌:(1)概念:河流地貌是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它包括V型谷等河流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地貌。
(2)湄公河流域河流地貌类型:位置所在地形区地貌类型成因图示源头地形,河流的侵蚀作用较弱上游山区落差,水流,河流的作用强支流汇入处出山口附近河流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沉积形成扇形堆积物云南景洪至老挝万象曲流地形坡度较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道变得弯曲。
03-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
为溯源侵蚀;出山口处和河流入海口处主要为堆积作用;河流弯曲处地势起伏较小,
侧蚀作用明显,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并存,因此形成“不对称河谷”。
例2-4 (2024·山东济南高一期末)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不同河段地形条件、气候 条件等地理要素的差异,会在不同河段出现不同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某河流不同 河段出现的甲、乙两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2)题。
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渭河进行了实地考
察。下图是结合他们的考察结果所作的剖
面图,T1—T7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岩层和 沉积物。据此完成8—9题。
8.知识点2该小组重点考察的地貌类型是( C )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河流阶地
D.河漫滩
【解析】由图可知,该小组重点考察的地貌类型发育在渭河两岸,呈阶梯状,应为
滩,丙为高度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的阶地。在图中,
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被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
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 C )
A.河源处
B.出山口处
C.河流弯曲处
D.入海口处
【解析】河谷的不对称主要因为河谷两侧的流水侵蚀(陡峭)和堆积(和缓)作用
不同形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与地转偏向力和河道的弯曲有关。河源处主要
察到冲积平原的地点最可能位于③地附近。
3.知识点1、2兴趣小组沿途可观察到( A ) A.耕地规模变小 B.沉积物颗粒变小 C.河面宽度变宽 D.河谷深度变浅 【解析】从河口到源头,平原面积减少,山地面积增加,耕地规模变小,A正确。河 口附近流速慢,河流搬运能力弱,沉积物颗粒小;源头附近流速快,河流搬运能力强, 沉积物颗粒大;因此从河口到源头,沉积物颗粒变大,B错误。河口附近流速慢,流 量大,侧蚀作用强,河面较宽,河谷较浅;源头附近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河面 较窄,河谷较深;故从河口到源头,河面宽度变窄,河谷深度变深,C、D错误。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因为B处为凸岸,可能有含金矿砂堆 积。
(3)B; 原因:凸岸堆积,而B为凸岸。
河流地貌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五、湄公河平原和三角洲
1、湄公河平原:澜沧江—湄公河流出北部山地和丘陵后,因地势 变得平坦,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平原。
1、在澜沧江支流汇入的地方(河流的出
山口),会形成冲积扇。
2、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摆脱了侧向
约束,泥沙沉积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3、由于泥沙堆积,冲积扇土层较厚,且
肥沃,很多被开垦为农田。
图3-3-5澜沧江支流汇入处的冲积扇(位于图3-3-2中的C点附近)
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扇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 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四、曲流与牛轭湖 2、牛轭湖的形成
牛 轭 湖
湄 公 河
湄公河支流形成的曲流与牛轭湖(位于图3-3-2中的D点附 近)
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牛轭湖。
河流侵蚀地貌
牛轭湖: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
河流侵蚀地貌
读下图:(1)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2)哪一处适合淘金?简述原因。 (3)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哪一个? (4)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典型地貌
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山区的峡谷
流经横断山、云贵高原、 中南半岛北部高地
澜沧江“V”形峡谷(位于图3-3-2中的B点附
近)
落差大、水流急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高中地理必修一
河
流
二
沉 积
地
貌
合作与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将在澜 沧江—湄公河流域不 同地点拍摄的自然景 观图片与澜沧江—湄 公河流域范围中的所 在位置进行匹配,并 描述其成因。
河流沉积地貌 C
E F
河流沉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
• 分布:出山口 • 成因:水流流出山口时,速度减
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形成冲 (洪)积扇。多个冲(洪)积扇彼此 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 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 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 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 分布:河口处 • 成 因 :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
时 , 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 , 加 上河道展宽和海水顶托作用 , 河水流速减 慢 , 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 方,形成三角洲。 • 地貌特点: 形态多种多样,平面形态近似 三角形;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组成物质 颗粒较细,由河口向海变细。
2.图示金沙江河谷地貌
√A.山高谷深
B.河道平直 C.底部平坦 D.水流湍急
读图中信息并结合材料可知,图示金沙江河谷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 差大,山高谷深,A正确; 河道平直、水流湍急不是地貌特征,B、D错误; 从图中看出,地势底部不平坦,C错误。故选A。
(2022·河 南 商 丘 期 末 ) 蛇 曲 之 美 , 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蛇曲进 一步发育,就会形成牛轭湖,牛轭湖又 称河迹湖,是由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 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多呈弯月形。图1为“某地区蛇曲图”, 图2示意牛轭湖。据此回答3~4题。
3.[人地协调观]分析“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凸岸。 答案 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3单元 第3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问题 1 (综合思维)分析“数家新住处”应位于河流的凹岸还是 凸岸?并说明诗中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哪一河段?
提示:河流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适合建“新住处”。由诗 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 洲,应位于河流下游。
问题 2 (综合思维)在河流上游河段一般会形成什么典型地貌? 原因是什么?
4.× 是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我国境内称澜沧江,在东南 亚各国称湄公河。
5.B [湄公河注入海洋时,流速减慢,所携带泥沙在河口沉积, 形成湄公河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
合作 探究 攻重 难
河流地貌 下面是胡玢的《庐山桑落洲》诗句:“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 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 年后,人世更悠悠。”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 P、Q 两区域的等高线 图。读图,完成 1~2 题。
1.图中 P 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按照“在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
的原则,在 Q 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 貌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经纬度及流域轮廓,了解澜沧江—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 湄公河的源头、流经地区、注入的海洋。
频、图像,识别 3~4 种 (区域认知)
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 2.结合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的河流
要特点
地貌,辨认不同河流地貌类型,描述其景
观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综合思维)
自主 预习 探新 知
一、澜沧江—澜公河概况 1.源地: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出 国境后称湄公河。 2.流经地区:流经我国的 青海、西藏、云南三省,流出国境后, 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注入南海,它全长 4 909 千米,是亚洲第三长河。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答案:6.C 7.A
8.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 重的是( )
A.①③⑤ C.②③⑥ 答案:A
B.①④⑤ D.②④⑥
读我国某地地貌形态图,回答 9~10 题。
9.与图中地貌形成无关的是( )
A.河流含沙量大
B.河流流速变快
C.地势由陡到缓
解析:在河流上游,由于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作用表现为侵蚀, 河谷较深;在河流中游,水流速度下降,流水作用表现为搬运, 河谷变浅变宽;在河流下游,水流速度最慢,流水作用表现为 堆积,河谷最浅最宽。 答案:1.D 2.A
洪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 答 3~4 题。
3.对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积,形成冰碛地 地区
貌
形成沙滩等海 岸地貌
滨海地带
典型景观
【对点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
A.河口三角洲
B.河漫滩
C.冲积扇
D.侵蚀平原
2.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
A.沉积作用 1 月
B.搬运作用 4 月
C.沉积作用 7 月
河段 下游 河口
地貌
成因
湄公河 因地势变得平坦,泥沙大量_沉_入海洋时,流速_减__慢__,所
三角洲 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
一、判断题 1.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以向下和向河谷两岸侵蚀为主。( ) 2.河流在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 3.冲积扇多分布在山前。( ) 4.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处都会形成三角洲。( ) 5.只有湿润地区的河流才会形成曲流。( ) 答案:1.× 2.× 3.√ 4.× 5.×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配鲁教版)第3单元第3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解析 第1题,图中①地位于河流源头,③地位于河流峡谷地带,两地均地势起 伏大,坡度陡,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②地位于河谷盆地,④地位于河流出山口 处,两地均地形平坦,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第2题,图中④地位于峡谷出口处,最可能形成冲积扇。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 A.侵蚀、搬运、沉积
123456789
读某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7~8题。
7.形成图中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C )
A.流水搬运
B.流水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
8.下列地貌中,与图示地貌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
A.山前冲积扇
B.牛轭湖
C.黄土高原的沟壑 D.峡谷
123456789
解析 第7题,图中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由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和平原 构成,应为河口三角洲地貌,河口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其形成过 程是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洋时,由于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河道变宽, 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减缓,泥沙在河口前方沉积形成三角洲。因此,形 成图示地貌(三角洲)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故选C。 第8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地貌为河口三角洲,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山 前冲积扇是河流在出山口附近泥沙沉积形成,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 图示地貌形成原因相同,故选A。
123456789
9.下图是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地貌名称是 三角洲 ,该地貌最可能出现在右图A、B、C中的
C
处。
(2)右图所示A处河段河谷特征为 深而窄的“V”形谷
,以
流水侵蚀 作用为主。
123456789
解析 第(1)题,河流入海口处受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 第(2)题,河流上游,流速快,河流下蚀强烈。
《第三单元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鲁教19必修第一册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探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加深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提高其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信息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学习阶段:(1)要求学生预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的相关地理知识,包括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利用地图工具(如谷歌地图或GIS软件)对澜沧江—湄公河的水系、流经区域等进行标注与简析。
2. 调查研究阶段:(1)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和整理关于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地形地貌特征的历史和现状资料。
(2)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该流域典型地貌的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3. 实践活动阶段:(1)进行一次河流地貌实地考察或实地摄影,记录并分析该区域的河流地貌特征。
(2)撰写关于当地河流地貌特征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三、作业要求1. 预学习阶段:学生需在课前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并利用地图工具进行标注与简析,形成初步的地理空间认知。
2. 调查研究阶段: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形成详细的资料库。
每个小组需选派一名成员汇总资料并负责课堂分享。
3. 实践活动阶段:学生需以安全为前提,实地考察或摄影,真实记录该区域的河流地貌特征。
撰写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应结合实际观察和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预习和调研的充分性:学生是否充分预习了相关地理知识,调研资料是否全面、准确。
(2)实践活动的真实性:学生实地考察或摄影的真实性以及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3)论文或报告的质量:学生撰写的论文或报告的逻辑性、分析深度及观点的创新性。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教师将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
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第三单元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一、澜沧江—湄公河概况发源于唐古拉山,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流出国境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等国。
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填图绘图】填出图中河流地貌名称及其位置提示:甲,“V”形河谷,河流上游;乙,冲积扇,河流出山口;丙,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丁,三角洲,河流入海口。
【质疑批判】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澜沧江“V”形峡谷是流水侵蚀造成的。
(√)②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③曲流的凹岸堆积,凸岸侵蚀。
(×)④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能力一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形成的【能力形成】1.河谷的形成过程: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2.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
如下图:【知识拓展】河谷河谷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
谷底包括河床和河漫滩。
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有经常性的水流。
河床两侧高起的为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会被淹没。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
呈阶梯状分布的河谷谷坡为河流阶地。
【情境探究】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年降水量能达到2 000毫米以上。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探究】(1)判断雅鲁藏布大峡谷最深处的高差,并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
(地理实践力: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提示:高差7 000多米。
主要形成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当地年降水量大有什么关系?(综合思维:要素的综合)提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年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增,流水侵蚀能力强;加上河流落差大,加大流水侵蚀程度,形成大峡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案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扎阿曲澜沧江源头,形成宽浅的 河谷。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3)河漫滩平原的地貌特点: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海拔较低,相对高度较小。
河漫滩平原的形成
凸岸堆积
B
凸岸堆积
A
凹岸侵蚀
C
凸岸 堆积
凹岸侵蚀
如果河流改道(截弯取直) 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
河漫滩(ABC) 则会全年露出为陆(如B ) 河漫滩平原
3、曲流与牛轭湖
思考:景洪——万象河段河道弯曲的原因?
地形坡度变缓,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道变得
2.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案例的学习,运用综合思维,能 够说出常见河流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掌握描述地貌的的基本 方法。
在湿润地区,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流水作用(侵蚀、搬运、沉积)有关。
一 河 流 侵 蚀 地 貌
影响三角洲的消长的因素:
• 生长:泥沙量、径流量 • 消亡:海浪侵蚀、潮汐
泥沙量 径流量 海浪侵蚀 潮汐搬运
增减增减增减增减 大小大小强弱强弱
三 角 洲
生 长
消 亡
生消 长亡
消 亡
生消 长亡
生 长
水土保持
水库拦水
海平面上升
案例: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①河流输沙量大 ②入海口潮差小 ③潮流搬运能力弱
(3)地貌特点:(形状?地 势变化?沉积物颗粒?)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地势由高 变低,沉积物由厚变薄,颗粒由 粗变细。
从顶端到外缘纵剖面高度降低;横剖面中部高两侧低。
2、河漫滩平原
(1)分布? 河流中下游 (2)河漫滩是如何形成的? 河流流经弯道时,凹岸发生侵 蚀,凸岸发生堆积,形成堆积 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 形成河漫滩。多个废弃的河漫 滩相连组成河漫滩平原。
3.3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澜沧江--湄公河概况
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
全长4909km
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 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
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流经 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 越南等国
最后注入南海
学习目标
1.通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案例的学习,识别3~4种河流地 貌类型,增强地理实践力。
据图描述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流水冲刷,凹岸侵蚀,河流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判断
PANDUAN
1 河道凹岸侵蚀是因为地转偏向力。 2 自动裁弯取直是凹岸侵蚀的结果。 3 牛轭湖一般出现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4、湄公河三角洲
思考:如何形成?
形成过程: 河流携来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 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 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弯曲、更宽)。
凸岸
凹岸
_堆_积__作用
侵 __蚀__作用 b
南
水面
北
北半球某河谷剖面
这条河流的流向是___自__西_向__东____ (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凹 __岸
凸 __岸
凹岸 甲
乙 凸岸
与河流流向无关,与 半球无关,总是凹岸 侵蚀,凸岸堆积
河床剖面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凸岸、凹岸会发生什么变化? 凹岸后退,凸岸前进,河流更弯曲
乙
甲
【应用】 ④甲乙两地中__甲__地沿河更适合学习游泳 ⑤甲乙两地中__乙__地更适合修建河港
乙
甲
(3)河谷不断展宽,并开始堆积泥沙,即进入了河谷发育的成熟 期,河床呈“U”字型(c)。
c
【自主学习2】河流堆积地貌(主要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1.定义: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类型: 包括洪积扇、河漫滩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三种类型。
1、冲积扇(洪积扇)
(1)分布? 山前河流出山口
(2)形成原因?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 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 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 (冲积扇) 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
思考:冲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顶端到边缘怎样变化?
由粗到细
原因: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练一练:【2018广东地理】12.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 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北
⑥
②
④
⑤
①
③
图4 河流示意图
【应用】 ①甲乙两地中__甲__地更适合兴建村庄 ②甲乙两地中__甲__地更容易发现皇家陵墓地 ③甲乙两地中,_甲___地沿河处更容易淘到沙金
由于位于青藏高原面上,地 形比较平坦,河流向下的侵 蚀作用较弱。
案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发育初期的河谷的落差大、 流速快,河流向下和源头侵蚀为 主,横剖面呈“V”字形。是修 建水库的理想地段。
(2)“V”字型河谷形成后,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流在凹
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谷出现连续的河弯(更
山口:洪积平原
二、河流沉积地貌
入海口:三角洲
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平原
案 例: 澜 沧 江 — 湄 公 河 流 域
a 初期 b 中期 c 成熟期
河谷的演变过程
向源头侵蚀和向下侵蚀
V型
1河谷的发育经过几个时期?
向两岸侵蚀为主 "U"槽型,河流弯曲
向两岸侵蚀
2各时期的河谷以什么侵蚀为主 呢?
3各时期的河谷形状是怎样的?
弯曲。
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称为曲流 一般情况下,曲流的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随着时间推移会更加 弯曲。 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 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河道形成 牛轭湖
牛轭湖 湄 公 河
牛轭湖(河成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 河道遗迹湖。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
宽而浅的槽型
河谷形 成阶段
河流侵蚀地貌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河谷形 态特征
河谷横 剖面呈 “V”型
主要侵 蚀方式
向下侵蚀 和向源头 侵蚀为主
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河流 更加弯曲,河谷拓 宽
河流向下侵蚀作用 减弱,向河谷两岸 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横剖面 呈宽而浅的 槽“U”型
以向两岸侵 蚀作用为主, 堆积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