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Ca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aO,燃煤中加入CaCO3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A.取20.00 mL盐酸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1⋅的KMnO4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mol L-溶液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答案】A【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 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苯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 molPCl3与1 molCl2反应制备PCl5,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2017年国卷3(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国卷3(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新课标3卷理综(化学)使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 K39 Cr52 Mn55 Fe56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纸盒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2017年全国Ⅲ卷(化学)含答案

2017年全国Ⅲ卷(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全国Ⅲ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S-32K-39Cr-52Mn-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PM 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 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 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 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10.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0.1 mol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 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 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 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 3Li2S4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12. 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D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填标号)。

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

a.品红b.NaOH c.BaCl2d.Ba(NO3)2 e.浓H2SO4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高温Na2CrO4+ Fe2O3+CO2+ 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b.60℃c.40℃d.10℃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m1kg 铬铁矿粉(含Cr2O3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 kg,产率为_____________。

28.(14分)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O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 XY Z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2X3<YZ3D.简单离子的半径:Y<X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 化学部分(全国Ⅲ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  化学部分(全国Ⅲ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卷化学部分(全国Ⅲ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2.《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3.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6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5.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6.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同名11359)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试管洗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 .配制浓度为0.0101mol 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 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27136)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27136)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 .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 .配制浓度为0.0101mol 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 x(2≤x≤8)。

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真题化学试卷答案

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真题化学试卷答案

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真题化学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C .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 正确;.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 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 错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 正确;故选 。

2.【解析】A .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错误;.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 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 错误;.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 错误;故选。

3.【解析】B .刻度以下部分还容纳有盐酸,所以滴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故错误;.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由于酒精与水互溶,在用水清洗即可洗净,故 正确;.湿润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偏低,故 错误;.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再容量瓶中溶解 固体,故错误;故选 。

4.【解析】A .中含有 个中子,含有个中子,故正确;.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故 错误;.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苯完全燃烧产生的分子数目,故 错误;.与反应生成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与 反应制备,增加的键的数目小于个,故错误。

答案选。

5.方法一:方法二:【解析】D.原电池工作时,向正极移动,则 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进行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发生反应,故正确;.原电池工作时,转移 电子时,氧化的物质的量为,质量为,故 正确;.石墨烯能导电,不能导电,利用掺有石墨烯的材料作电极,可提高电极的导电性,故 正确;.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 和越多,即电池中的量越少,故 错误;故选。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

2017高考真题全国卷3理综--化学卷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8=8Li2S 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3)

201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3)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Ⅲ)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7.C[解析] 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项错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8.A[解析]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俗称油脂的氢化或硬化,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为(C6H10O5)n,但二者的n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环己烷和苯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且密度都小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密度,无法鉴别,C项错误;溴苯和苯互溶,且二者都不溶于水,故用水无法分离苯和溴苯,D项错误。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9.B[解析] 酸式滴定管的最下方还有一段没有刻度,若将50 mL酸式滴定管中盐酸的初始读数调整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则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 mL,A项错误;碘单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B项正确;用pH试纸测醋酸钠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预先湿润,C项错误;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不能将所称量固体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D项错误。

10.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的11B中,含有0.6 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10.A[解析] 一个11B中的中子数为11-5=6,0.1 mol 11B中含有0.6 mol中子,即0.6N A个中子,A项正确;pH=1的磷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出H+的数目,B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苯为液体,不能用22.4 L·mol-1进行相关计算,C项错误;PCl3与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增加的P—Cl键数目小于2N A,D项错误。

2017年全国Ⅲ卷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年全国Ⅲ卷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全国卷III卷7.(2017•全国卷III)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详解] A.PM 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氧化钙后,可与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但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8.(2017•全国卷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详解]A.植物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答案为A。

9.(2017•全国卷III)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1mol 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详解]A.酸式滴定管的刻度从上到下,其最下部尖嘴内液体不在刻度内,若把30mL刻度处的液体放出,其放出液体体积大于20mL(50mL-30mL),故A错误;B.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酒精洗去附着在管壁的碘单质,故B正确;C.测定pH时应使用干燥的pH试纸,若润湿会使测定结果不准确,故C错误;D.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用容量瓶溶解溶质,应用烧杯,故D错误。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Ⅲ)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Ⅲ)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参考答案7.【答案】C【解析】Ca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aO,燃煤中加入CaCO3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

8.【答案】A【解析】A.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9.【答案】B【解析】A.刻度以下部分还容纳有盐酸,所以滴定管中盐酸体积大于20.00mL,故A错误,B.碘易溶于酒精,可用酒精清洗碘,又由于酒精与水互溶,再用水清洗即可洗净,故B正确,C.湿润pH试纸相当于稀释溶液,会造成醋酸钠溶液pH偏低,故C错误,D.容量瓶是定容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KMnO4固体,故D错误。

答案选B。

10.【答案】A【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 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苯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 molPCl3与1 molCl2反应制备PCl5,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答案选A。

11.【答案】D【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则a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进行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14g,故B正确;C.石墨烯能导电,S8不能导电,利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故C正确;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和S8越多,即电池中Li2S2的量越少,故D错误。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绝密★启用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A.PM 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氧化钙后,可与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但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侧重化学的实际应用,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KMnO溶液鉴别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4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由于分子内含碳碳双键,因此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C H O),但由于n值为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且分子式均为6105n不定值,所以淀粉和纤维素均为混合物,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此法鉴别,故C错误;D.溴苯与苯均为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二者互溶,因此无法用水进行分离,两者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可采用蒸馏法分离,故D错误。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Ca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和CaO,燃煤中加入CaCO3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植物油氢化过程发生油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C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溶液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B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 A个P-Cl键【答案】A【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 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 L苯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 molPCl3与1 molCl2反应制备PCl5,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卷Ⅲ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S-32 K-39 Cr-52 Mn-55 Fe-56第?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溶液鉴别 4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A 取20.00 mL盐酸 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B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C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称取KMnO4-1D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的KMnO溶液 4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10(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A(0.1 mol 的B中,含有0.6N个中子 A+B(pH=1的HPO溶液中,含有0.1N个H 34A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中完全燃烧,得到0.6N个CO分子 2A2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与1 mol Cl反应制备 PCl(g),增加2N个P-Cl325A 键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 = 8LiS(2?x?8)。

下列说法错882x误的是( )- 1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S+2Li+2e = 3LiS262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S量越多 2212(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纸盒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W XY Z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C(化合物熔点:YX<YZ D(简单离子的半径:Y<X 233-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

根据溶液4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7A(K(CuCl)的数量级为10 sp-2+-B(除Cl反应为Cu+Cu+2Cl = 2CuCl+-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2+D(2Cu = Cu+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2 -第?卷26.(14分)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

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端开关K和K)(设为装置12A)称重,记为m 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 12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 g。

3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和K 12d.打开K和K,缓缓通入Ne.称量Af.冷却至室温 122?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和K,缓缓通入N,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122 末。

?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__(填标号)。

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品红b.NaOHc.BaCld.Ba(NO)e.浓HSO 23224?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O,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23 - 3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主要反应为:高温FeO?CrO+NaCO+NaNO,,,, NaCrO+ FeO+CO+ NaNO 23233 24232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O与NaNO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

该步骤不能使用233 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3)步骤?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CrO固体。

冷却到______(填标号)227得到的KCrO固体产品最多。

227a.80?b.60?c.40?d.10?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步骤?(5)某工厂用m kg 铬铁矿粉(含CrO 40%)123制备KCrO,最终得到产品 m kg,产率为2272_____________。

28.(14分)砷(As)是第四周期?A族元素,可以形成AsO、AsO、HAsO、232533HAsO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

回答下列问题: 34(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O)制成浆状,通入O氧化,生成232HAsO和单质硫。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已知: As(s)+H(g)+2O(g) = HAsO(s) ΔH22341 21H(g)+O(g) = HO(l) ΔH 2222252As(s)+O(g) = AsO(s) ΔH2253 2则反应AsO(s)+3HO(l) = 2HAsO(s)的ΔH =___________________。

25234-1-1(4)298 K时,将20 mL 3x mol?L NaAsO、20 mL 3x mol?L I和20 mL NaOH3323- 3- - -溶液混合,发生反应:AsO(aq)+I(aq)+2OH AsO(aq)+2I(aq)+HO(l)。

溶32423- 液中c(AsO)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4- 4 -?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3-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 33- 3- --1c(c(AsO)/c(AsO)不再变化 d(c(I)=y mol?L 43?t时,v_______ 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正逆m?t时v_______ t时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逆逆m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研究发现,在CO低压合成甲醇反应(CO+3H = CHOH+HO)中,Co氧化物22232 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Mn与O中,第(1)Co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

(2)CO和CHOH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23(3)在CO低压合成甲醇反应所涉及的4种物质中,沸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锰是制备上述反应催化剂的原料,Mn(NO)中的化学键除了σ键外,32还存在_______________。

(5)MgO具有NaCl型结构(如图),其中阴离子采用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X射线衍射实验测得MgO的2-晶胞参数为a=0.420 nm,则r(O)为________nm。

MnO2+也属于NaCl型结构,晶胞参数为a'=0.448 nm,则r(Mn)为________nm。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

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下:- 5 -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C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

(2)?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吡啶是一种有机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的取代基与G的相同但位置不同,则H可能的结构有______种。

(6)4-甲氧基乙酰苯胺( )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写出由苯甲醚( )制备4-甲氧基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6 -答案7. C【参考解析】CaCO受热分解,燃煤中加入CaO不能减小温室气体CO的排放,32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