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古诗文
湘教版 三年级.上.古诗积累
![湘教版 三年级.上.古诗积累](https://img.taocdn.com/s3/m/057c0b1ce87101f69e319550.png)
三年级.上.古诗积累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9、《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凉州词》王之涣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bc7e2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5.png)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1]解释词语。
半轮秋:影:发:[2]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词是________。
[3]诗中用到了五个地名,它们是、、、、。
[4]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吗?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歌鉴赏。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景色。
[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
3. 古诗我会做。
1、《夜书所见》是诗人在季的夜晚,听到,他深有感触,写下:萧萧,其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
2、“知有儿童挑促织”中“挑”读音,在诗中的意思是促织的意思是:篱落的意思是:萧萧的意思是:3、代诗人17岁时孤身在长安,恰逢节,这让他倍感孤独。
不由得想起了,于是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
”一句,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
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重阳节的节日有两个习惯:4. 按要求填空。
游子吟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
![游子吟课件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35e31362af90242a895e569.png)
展探:理解古诗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一位慈祥的母亲在为自己即将出远门 的儿子缝衣服。
展探:理解古诗
缝得很细很密
பைடு நூலகம்
缝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担心儿子回得太迟
展探:理解古诗
游子的心
谁 言 寸 草 心, ? 报 得 三 春 晖?
慈母的爱
比喻 反问
小草似的游子,怎么能报答春天母亲阳光 般的母爱呢? 小草似的游子,不能报答春天母亲阳光般 的母爱。
时,悉心照顾我的 时, 细心安慰我的 时, 真心鼓励我的 时, 帮我盖被子的 时, 扶起我的 ……
那个人; 那个人; 那个人; 那个人; 那个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帮妈妈洗脚
饭后主动洗碗
给家人盛饭
帮妈妈捶背
照顾生病的妈妈
认真学习,让妈妈放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再见
湘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24课
游 子 吟
达成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并背诵。
2、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感受诗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陶冶学生的情感。
引探:解诗题
“游子”指出门远行的人。
“吟”是吟诵、吟咏的意思,吟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 体裁。
引探:知诗人
作者简介
孟郊 ,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
延探:感恩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也许在你离开生活、学习多年的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 地吟出这一句—— 也许在你长大成材,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争光的时候,你还 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延探:感恩母亲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ad1a3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f.png)
湘教版2021年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外阅读。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②瑟瑟:碧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即珍珠。
[1]诗中点明日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道残阳铺水中”写的是傍晚时分,阳光柔和地铺在江面上。
(____)(2)“可怜九月初三夜”写的是诗人不喜欢九月初三,那一天他过得十分悲惨可怜。
(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古诗讲究对仗。
诗句中“迟日”对“”,“江山丽”对“”,“泥融”对“”,“”对“鸳鸯”。
(2)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和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
A.视觉 B.嗅觉 C.听觉②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三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20f99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3.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大全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析:这首诗特别有趣。
你看,一个小牧童骑着黄牛,那小模样可自在了呢。
他一边骑着牛,一边唱歌,那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就好像他是这片树林里的小歌星一样。
可是呀,突然他不唱了,为啥呢?原来是他想捉树上正在鸣叫的蝉呢。
小牧童这个样子是不是特别可爱,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看到好玩的东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把正在做的事情都给忘了。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诗人杜牧可真是个很会发现美的人。
他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往山上走,那小路看起来又远又有点陡峭呢。
走着走着,他看到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居然有几户人家,就像住在仙境里似的。
但是最让他着迷的呀,是傍晚的枫林。
他为了看这枫林都停下车了,为啥呢?因为这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呢。
你想啊,一般我们都觉得春天的花是最漂亮的,可杜牧觉得这秋天的枫叶比春花还美,这就告诉我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只要我们像杜牧一样善于发现,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解析:苏轼写这首诗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
他先说荷花已经凋谢了,荷叶也不像夏天那样可以用来遮雨了。
菊花呢,虽然也残败了,但是它的枝干还挺立在寒霜之中,很有骨气的样子。
然后他就对朋友说,你可要记住这一年中的好景色呀,什么时候最好呢?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
这就好像在告诉朋友,虽然有些美好的东西已经消逝了,但是还有其他美好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就像这秋冬季节的橙子和橘子,也别有一番风味。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叶绍翁可真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你听,那梧桐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送着寒冷的声音,江上的秋风一吹呀,让这个在外地的人心里满是思乡之情。
可是他突然看到远处有个小亮点,他就知道那是有小孩子在捉蟋蟀呢。
湖南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湖南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a5efbc8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d.png)
湖南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湖南小学三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通常包括一些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和文言文: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7. 《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 《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1.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2. 《滕王阁序》(节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希望三年级的学生们能够通过背诵这些经典,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20ef90c12af90242a995e5cb.png)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全面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①惜: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②尖尖角: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2)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泉水柳枝树荫荷叶荷花蝴蝶蜻蜓(3)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和。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
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3. 课外阅读。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A.清明B.中秋C.七夕D.元宵[2]诗中的()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 冷B. 秋C. 夕D. 卧[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
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绝句》阅读。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古诗文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古诗文](https://img.taocdn.com/s3/m/3f08b6cafad6195f302ba6d0.png)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古诗文《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读读背背:寸寸山河寸寸金。
------黄遵宪(解释:每一寸的国家领土,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注:这是《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译诗、诗意】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令人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整版
![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0222f96edb6f1afe001f1e.png)
三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完整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天地。
恵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是一首______诗。
[2]诗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_______。
[3]里面有几样植物?_______。
[4]短文中分别描写了_____和______两样动物。
2. 阅读《夜书所见》,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āo tiǎo)促(cùchù)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朝的诗人。
[2]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之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书挑篱落[4]用“√”标出括号里的正确读音。
[5]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3. 课内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诗人既写了______,又写了______;既有______之景,又有_____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____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_____,而且_____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_____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这两句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____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_____”相照应,“相宜”与“______”、“____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4. 课外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本古诗文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读读背背:
寸寸山河寸寸金。
------黄遵宪(解释:每一寸的国家领土,我们都把它当成一寸黄金般去珍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注:这是《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它的本义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和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闪耀着朴素的大公无私的思想光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词语解释】香炉:香炉峰,是庐山西北部一座高峰。
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译诗、诗意】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河倾落于九天。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古诗今译:
早晨告别彩云间的白帝城,到江陵的千里路一日即可回返。
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响,一叶小舟已驶过万重山峦。
读读背背:
读书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朱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徐特立)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和备受人们喜爱而关注的新生事物。
读读背背:
爱能使世界转动。
爱是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
友谊是春风,它伴着抚慰。
人生是花,而爱便是花的蜜。
微笑是阳光,它给人温暖。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蒙古包)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⑤见――通“现”,读xiàn 呈现、出现。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词语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
”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
吟:吟诵。
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
即作者自己。
⑶临:将要。
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言:说。
寸草:小草;萱草。
这里比喻子女。
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
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心:语义双关。
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得了。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背对联:
月来满地水【十里平湖堤柳合】雾锁山头山锁雾【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云起一天山【一庭清景藕花香】天连水尾水连天【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成语:
狐假虎威【注释】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
含贬义。
狐:狐狸。
假:借助。
虎威:老虎的威势。
【近义词】仗势欺人、狗仗人势、狐虎之威
【反义词】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揭示道理
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
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同时也说明凡事应开动脑筋,不能像“狐假虎威”中的老虎那样盲目信从狐狸,否则,自然会脱离实际、闹出笑话
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
近义词:两虎相斗、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
反义词:和衷共济、同舟共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
这个故事说明: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
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
《石灰吟》
[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译文】经历千锤万凿而出了深山,经历烈火焚烧也如同平常一样。
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留下清清白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