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散射演示动画
α粒子散射实验
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a-particle scattering experiment)又称金箔实验、Geiger-Marsden 实验或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引。
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实验。
目录实验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孙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150°的散射,称大角散射,更无法用汤姆孙模型说明。
1911年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又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正电荷联系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原子核,电子绕着核在核外运动,由此导出α粒子散射公式,说明了α粒子的大角散射。
卢瑟福的散射公式后来被盖革和马斯登改进了的实验系统地验证。
根据大角散射的数据可得出原子核的半径上限为10-14米,此实验开创了原子结构研究的先河。
这个实验推翻了J.J.汤姆孙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的葡萄干圆面包模型,认为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联系在一起均匀连续分布于原子范围,电子镶嵌在其中,可以在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编辑本段实验目的与过程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
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必须寻找一种能射到原子内部的试探粒子,这种粒子就是从天然放射性物质中放射出的α粒子。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金箔来进行实验,图14-1是这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
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
卢瑟福散射
3系08级 姓名:方一 日期:6月6日 PB08206045实验题目: 卢瑟福散射 实验目的: 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现从卢瑟福核式模型出发,先求α粒子散射中的偏转角公式,再求α粒子散射公式。
1.α粒子散射理论 (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 ,具有正电荷+Ze ,并处于点O ,而质量为m ,能量为E ,电荷为2e 的α粒子以速度ν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α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θ角,如图3.3-1所示。
图中ν是α粒子原来的速度,b 是原子核离α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
图3.3-1 α粒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路径的偏转当α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
设α粒子最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 和L ,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222202241ϕπεr r m r Ze E (1) L b m mr ==∙∙νϕ2 (2)由(1)式和(2)式可以证明α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22242Ze Ebctgπεθ= (3) 设E Ze a 0242πε=,则a b ctg 22=θ (4)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在上述库仑散射偏转公式中有一个实验中无法测量的参数b ,因此必须设法寻找一个可测量的量代替参数b 的测量。
事实上,某个α粒子与原子散射的瞄准距离可大,可小,但是大量α粒子散射都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由散射公式(4)可见,θ与b 有对应关系,b 大,θ就小,如图3.3-2所示。
那些瞄准距离在b 到db b +之间的α粒子,经散射后必定向θ到θθd -之间的角度散出。
因此,凡通过图中所示以b 为内半径,以db b +为外半径的那个环形ds 的α粒子,必定散射到角θ到θθd -之间的一个空间圆锥体内。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 卢瑟福散射公式
2
作业:1.6, 1.7
2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H. GEIGER and E. MARSDEN, The Laws of Deflexion of a Particles through Large Angle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Series 6, Volume 25, Number 148, April 1913
应用:卢瑟福背散射谱仪
Rutherford-Backscattering-Spectrometry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修正
小角偏差
(1) 核外电子的屏蔽效应;
瞄准距离b很大
ctgBiblioteka 22b D
(2) 多次散射导致小角增强。
大角偏差
思考题:如何测量180附近的粒子散射?
IV. Number of scintillations per minute corrected for decay
2 2
I. Substance.
II. Atomic weight. A.
III. Air equivalent in cm.
V. Number dn of scintillations per cm. air equivalent.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修正
靶原子核的反冲(有限大小的M)
E0 E
散射粒子的能量
m cos M 2 m2 sin 2 L L E mM E0
L
当很小时,E和E0差别不大; 当 > 90(背散射),E和E0差别较大。 极限情况: 180
有关α粒子散射试验PPT课件
1、谁发现了阴极射线? 2、阴极射线是什么? 3、电子是谁确认的?
第1页/共26页
原子复杂结构的发现过程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地发现、发 明和创造中前进的。直到19世纪末, 人们还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 单位而不可再分,当汤姆生在1897 年发现电子后,人们才认识到原子 结构的复杂性。
第10页/共26页
α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
瑟福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 粒子散
射实验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真空
金箔
放射源
卢 瑟 福
可转动的带 有荧光屏的 显微镜
作用: 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α粒子所占的比例, 可以推测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分布情况
第11页/共26页
α粒子散射实验
请预测α 粒子可能的运动情况?
第16页/共26页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无法解释大角度散射的实验结果
卢瑟福分析实验数据认为:所有正电物质集中在很
小的空间范围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 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第17页/共26页
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
由此可断定: 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且具有绝大部分原子质量的物质
问题: 这部分物质与电子在原子中是怎么分布的?
第4页/共26页
3-5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清远市一中
第5页/共26页
陈召平
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理 论,一个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 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但 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
第18页/共26页
卢瑟福散射_高等教育-理学
卢瑟福散射 卢瑟福散射实验是近代物理科学发展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实验之一。
本世纪初,人们虽然知道了物质由原子构成,并且由气体性质和热力学理论也知道了原子的大概尺寸,约为10-8cm 。
1897年,汤姆生(J.J.Thomson )发现了电子,而且知道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但原子的内部结构却仍处于假想阶段。
由于原子是中性的,电子带有负电荷,所以原子中还应有带正电的部分。
汤姆生提出一种原子模型,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球内,一定数目的电子“镶嵌”在这个球内或球面上。
电子可以在它们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从而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这就是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这似乎可以解释当时已观察到的原子光谱,但事实很快否定了这一模型。
1909年,卢瑟福(Lord Ernest Rutherford )和其合作者盖革(H.Geiger )与马斯顿(E.Marsden )所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则为另一种原子模型,即原子的核式模型(又称“行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卢瑟福散射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发现大约有1/8000的α粒子散射角大于900,甚至接近1800,即发现存在大角度散射。
当卢瑟福试图用汤姆生模型解释这个实验结果时,他发现大角度上的散射截面是不能被解释的。
在汤姆生模型中,正电荷分布于整个原子,因而在原子内部的任何位置上都不可能有足够强的电场使α粒子发生大角度散射。
为了证实该实验结果,卢瑟福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不得不更紧密地集中在一起。
通过他对物理现象深刻的洞察力,最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
在核式模型中,原子核的半径近似为10-13cm ,约为原子半径的1/105。
卢瑟福散射实验给了我们正确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图像,是现代核物理的基石。
一、原理 1. 瞄准距离与散射角的关系 卢瑟福把α粒子和原子都当做点电荷,并且假设两者之间的静电斥力是唯一的相互作用力。
设一个α粒 子以速度v 0沿AT 方向入射,由于受到核电荷的库仑作用,α粒子将沿轨道ABC 出射。
卢瑟福模型
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于1911年提出 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也被 称为“卢瑟福行星模型”)
E. Rutherford,(英)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粒子散射实验
α
粒子(氦核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K.Rontgen)发现X射线。 获得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A.H.Becquerel)发现放 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J. J. Thomson)发现电子。 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常用原子质量单位 u:
1u 1 (g) 1.660538782(83)1027 (kg) NA
原子质量与原子量的关系:
A(g) MA NA
其中A 为原子量,MA为原子质 量,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可算出氢原子的质量为:
M H 1.67367 1024 (g)
原子的大小可按不同方法估计:
2 4
He
)轰击金
属箔,在原子中带电物质的
电场力作用下,偏离原来的入射方向而发生散射现象。
金 镭放射 箔 源
荧光
屏
显微 镜
粒 子 实验结果:绝大部分粒子散射角很小(2-3),但有 1/8000的粒子偏转角大于90 ,甚至被反射回来。
氦核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300多倍,因此其运动基本不 受电子影响。
j
+Z2e
i cos j sin
卢瑟福散射和原子模型
碰撞过程能量守恒
P = hν / c
hν 0 + m0 c 2 = hν +
动量守恒
m0 v 1− 2 c
2
c2
P0 = h ν 0 / c
①
θ ϕ
P = mv
hν 0 hν cosθ + = c c hν 0= sin θ + c
m0 v v2 1− 2 c
cos ϕ
②
m0 v v2 1− 2 c
v2 1− 2 c hν 0 hν m0 v = cosθ + cos ϕ 2 c c v 1− 2 c
hν 0 + m0 c = hν +
2
m0
c2
m0 v v 1− 2 c
2
sin ϕ
康普顿效应中,发生波长改变的原因是:当 一个光子与散射物质中的一个自由电子碰撞后,光子 将沿某一方向散射,同时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使散 射的光子能量减小,频率减小,波长变长。
me 2 1 E1 =− = 2 2 2 2 (4πε 0 ) 2h兰克-赫兹实验证明了原子中存在着分立的能级,于1925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实验装置: 充有低压水银蒸汽的玻 璃管,电子与汞原子碰 撞,使汞原子吸收电子 能量而激发,原子吸收 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sin ϕ
③
联立以上三式,可以解得:
其中:
2h 2θ sin λ − λ0 = Δλ = m 0c 2
h = 2 .34 × 10 −12 m为康普顿波长 hν 0= sin θ + m 0c c 2h 2θ 散射波长改变 sin Δλ = m 0c 2 量: h 2θ Λ= Δλ = 2Λ sin m0C 2
生动讲述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试验
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和性质,为后来的核物理学和原子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
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原子核的兴趣
卢瑟福的实验结果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原子核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兴趣,推动了核物理学的发展。
促进了科学方法的进步
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
电子绕核运动
由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即电子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这一模型为后来的量子力学和 波尔模型奠定了基础。
2023
PART 04
实验的影响与意义
REPORTING
对科学界的冲击
颠覆了原子不可见的观念
卢瑟福的实验结果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推翻了当时主流的汤姆逊模型,使科学 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原子结构。
对现代科技的意义
推动了核能技术的发展
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和性质,为后来的核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促进了医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医学和工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放射性技术和核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2023
PART 05
结论
REPORTING
实验的结论
0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 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该 实验的结果说明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
α粒子通常以高速运动,具有带正电 荷的特性。
相对于其他带电粒子,α粒子的穿透 能力较弱。
来自放射性物质
α粒子通常由放射性物质衰变过程中 释放出来。
α粒子的发射过程
第一章卢瑟福散射公式
§3 卢瑟福散射公式在有核模型下,卢瑟福导出一个实验上可验证得散射公式。
经实验定量验证,散射公式就是正确得,从而验证了散射公式所建立得基础—原子有核模型结构也就是正确得。
一.库仑散射公式(又称瞄准距公式)2b:瞄准距, θ:散射角,a=z1z2e2/Eα,Eα=mαv2/2,α粒子动能。
b与θ关系:b越大,θ越小。
2、忽略核外电子影响(因为电子质量远小于α粒子质量)。
(公式在理论力学中应学过,推导略)瞄准距公式无法用定量实验来验证。
下面来推导实验能验证得公式---卢瑟福散射公式。
二.卢瑟福得散射公式1.装置图M:显微镜2.卢瑟福得散射公式说明:dN´: 散射到散射角为θ、立体角为dΩ得α粒子数dΩ:闪烁屏S对散射点O展开得立体角;E:α粒子动能,E=mv2/2;Z1=2, Z2=79(金得电荷数)t: 金箔厚度;n: 箔中单位体积中原子数(原子数密度);N:入射得α粒子总数3.卢瑟福得散射公式推导,并介绍一个重要概念:微分散射截面。
θ①左边得对应得空心园锥体内散射出来。
(两个园锥体得顶点可近似重合),一个右边小园环总就是与左边一个空心园锥体对应。
现推导小园环dσ与空心园锥体得立体角dΩ得关系:这就就是dΩ与dσ得关系式。
并且由于对称性,此式对出射得任意立体角dΩ'与对应得入射小截面dσ'得关系也成立。
②求与一个原子核碰撞,从dΩ散射出来得α粒子数dN(假设α粒子穿过箔片时只发生一次散射)A入射α粒子散射α粒子厚度t设通过A得入射α粒子总数为N,则单位面积上通过α粒子数为N/A,那么通过某一小截面dσ得α粒子数为:这就是α粒子与一个原子核碰撞,散射到散射角为θ、立体角为dΩ得α粒子数dN。
③那么被A面积中所有原子核散射到散射到同一散射角为θ、立体角为dΩ得α粒子数dN'为:----卢瑟福散射公式(假设不同原子核对同一闪烁屏得立体角与散射角近似相等)④微分散射截面σcdσ就是一个很重要得物理量,于就是把单位立体角对应得小截面称为微分散射截面或有效散射截面,即:σc得物理意义;表示α粒子被箔片中一个靶核散射时,散射到散射角为θ得单位立体角中得几率。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PPT课件
-
1
α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或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
验[1]。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在欧内斯
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物理
实验。 试验过程: 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
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
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
-
Hale Waihona Puke 2发生极少数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转现象是出乎意料的。
根据汤姆孙模型的计算,α粒子穿过金箔后偏离原来方向
的角度是很小的,因为电子的质量不到α粒子的1/7400,
α粒子碰到它,就像飞行着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
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正电荷又是均匀分布的,α
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力大部
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
察。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气中的原子碰撞而影响实验结果,
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内,带有荧光屏的显微
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 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 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 来,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
域,才有可能出现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卢瑟福在
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在原子的中心
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nucleus),原子的全部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
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
3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
卢瑟辐背散射谱:RBS
一、 RBS 原理 二、 RBS 设备 三、RBS谱的分析
RBS 原理
l 具有较高能量而质量较小的离子在与物质 碰撞的过程中会发生散射的现象,这一相 应的过程被称为卢瑟福散射。
l 利用这一物理现象作为探测、分析薄膜材 料化学成分和分布的方法,称为卢瑟福背 散射技术
l 用高能He离子(2-5MeV)去轰击固体样 品,He离子与固体原子发生散射,研 究背散射He离子的强度随能量 (Channel)的分布
结果表明:散射后粒子的能量仅仅有粒子和 靶原子的质量及散射角决定。若M1,E0和固 定,则可以通过测量被散射回来的离子的能 量E,求得参与散射的表面原子的质量M2。
探测器的探测角=170,这一实验设置正是背散射名字得由来。
上面考虑得时发生在薄膜表面时得情况,对于发生在薄膜内部 的卢瑟福散射来讲,上述关系仍然成立。但是由于入射离子在 通过物质时发生了连续的能量损耗,因而弹性碰撞发生时的能 量已有所降低,同时经过散射的离子要再次通过物质体内,又 要损失一部分能量, 因此,薄膜中某一元素引起的卢瑟福背散 射能量谱对应于一定的能量区间。
二、设备
核心部分是一台高能加速器。由离子源产生的各种离 子通过加速、聚焦、质量筛选后入射到样品上。散射 回来的离子经Si探测器转换为电压脉冲,再经过多道 分析器记数之后,就得到卢瑟福背散射谱。
加速器
数据处理中心
l 当一束被加速到E0=2MeV的He+离子射向 薄膜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由于离子能量高而质量小, 因而它将具有一定的对物质的穿透能力, 并且不会造成物质本身的溅射。在穿透 物质的过程中,当离子的运动轨迹接近 物质的原子核时,二者之间将发生经典 的弹性碰撞过程:
l 弹性碰撞满足能量守衡和动量守衡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 卢瑟福散射公式
2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散射公式
[例1.2] 设α粒子是钋源放射的,能量为5.3MeV,散射体为金箔,厚为 1μm,ρ=1.93×104kg· m-3,Z = 79,A=197,试求: (1)α粒子通过金箔在60°角方向的卢瑟福微分散射截面; (2)散射角大于90°的所有α粒子占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比。
E M m 2m E0 ~ 1 E0 M m M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修正
例如:E0= 5MeV ,m= 4 u. 对于C元素,
2 4 E ~ 1 5MeV 1.67 MeV 12
对于Si元素,
2 4 E ~ 1 5MeV 3.57 MeV 28
应用:卢瑟福背散射谱仪
Rutherford-Backscattering-Spectrometry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修正
小角偏差
(1) 核外电子的屏蔽效应;
瞄准距离b很大
ctg
2
2b D
(2) 多次散射导致小角增强。
大角偏差
思考题:如何测量180附近的粒子散射?
24.7 29.0 33.4 44 81 101 255
25 24 22 23 28 23 28
§1.3.2 卢瑟福原子模型和散射公式--卢瑟福公式的实验验证
1 2e2 dn d const. (4) 随散射材料的原子量A的变化关系 2 nNt 4 Z 4 4 E sin / 2 0
在束流于靶相交的体积St内,有NSt个原子。每个原子有一个有效散 射截面d,粒子打在d内,就会散射到角方向上锥面立体角d内。 NSt个原子的有效散射截面为:
卢瑟福散射
离子能量低于靶原子发生核反应阈能条件下, 入射离子 和靶原子核之间发生弹性碰撞而被散射。 通过测定散射 离子的能谱, 即可对样品中所含元素作定性、 定量和 深度分析。 散射还与晶体的好坏有关, 通过测定沟道 谱可以对样品的晶体性进行判断, 进行缺陷测定等等。
RBS分析原理示意图
靶样品 加速器
入射
Θ=165° 信号放大 分析和记 录仪器 Au-Si半导体α谱仪 RBS分析设备包括离子源、加速装置、离子束筛 选装置、 聚焦装置、样品室、 探测器等等。离 子束产生后经过加速、 筛选和聚焦后达到样品 上被散射,经过探测器得到RBS谱。 Z1M1 计 数 Z3M3 Z2M2
能量Eb
RBS分析原理示意图
RBS的探测和能量分析装置
离子源(358型双等离子体离子源)
双等离子体离子源由空心阴极、中间电极、阳极、 永磁铁、散热片等部分组成。磁铁在中间电极和 阳极之间产生聚焦磁场, 中间电极、阳极和离子 源的纯铁外壳形成离子源的磁场回路。氧气由进 气孔进入离子源腔体, 使离子源内部气压保持在 适当范围。从阴极发射的电子引起气体放电, 放 电产生的离子从阴极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 首先 在中间电极端部受到机械“ 压缩” , 随后在中 间电极和阳极之间的磁场作用下产生聚焦, 经阳 极孔飞出, 最后由抽取电极引出, 进入后续的离 子光学系统。空心阴极不断提供放电过程中所需 电子, 中间电极电位介于阴极和阳极之间, 在自 给栅偏的作用下, 会保证放电持续稳定。散热片 释放电离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以维持束流稳定。
d
深度分辨率
THANK YOU
RBS: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PART 1
卢瑟福散射实验(262)
卢瑟福散射实验 5-04级06系 姓名:薛林林 学号:PB04210262 实验题目:卢瑟福散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α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原理:1、α粒子散射理论(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偏转角θ与瞄准距离b 有如下关系:22242Ze Eb ctgπεθ=设EZe a 0242πε=,则a b ctg 22=θ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
(2)卢瑟福散射公式2sin 14241)(422200θπεθσ⎪⎪⎭⎫ ⎝⎛⎪⎪⎭⎫ ⎝⎛=Ω=ΩE Ze td nN dnd d (8)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公式。
代入各常数值,以E 代表入射α粒子的能量,得到公式:()2sin 12296.142θσ⎪⎭⎫⎝⎛=ΩE Z d d (9)其中,Ωd d σ的单位为sr mb /,E 的单位为Mev 。
2、卢瑟福理论的实验验证方法在本实验中,只是改变散射角,验证散射计数率与散射角的关系2sin14θ∝N 。
这是对卢瑟福散射理论最有力的验证。
实验仪器:散射真空室、电子学系统、步进电机及其控制系 数据处理:(1)确定仪器的物理零度。
(2)原始数据:(3)数据处理:A:将实验中的计数测量按同一测量时间归一按t=100s 进行归一得:2、以散射角θ为横坐标,散射计数N 为纵坐标,作θ-N 关系图如下:Y A x i s T i t l eX Axis Title3、以散射角θ为横坐标,P 为纵坐标,作θ-P 关系图,如下图所示:由p=)2(sin 4θN 得:Linear Regression for ccc_y:Y = A + B * XParameter Value Error------------------------------------------------------------A 0.37370.11165B 0.00230.00258------------------------------------------------------------R SD N P------------------------------------------------------------0.407290.0538760.42285Pθ35度的点可认为奇点,实验结果就好多了由图知,P-θ是一条斜率较小的直线。
物理学史8.2 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8.2α散射和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卢瑟福在1898年研究放射性时发现α、β射线,并经过多年工作,在α射线对物质的作用时,发现α射线在底片上形成的图象会由于极薄物质的散射作用而变得边缘模糊。
根据J.J.汤姆生的散射理论可以解释这个现象。
1908年卢瑟福的助手盖革(H.Geiger,1882—1945)在用闪烁法观测α散射时,发现金箔的散射作用比铝箔强。
卢瑟福建议盖革系统地考察不同物质的散射作用,以便在“这些物质的散射能力和遏止能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并让学生马斯登(E.Marsden)协助工作。
他们的α射线管长达4米,本来是希望使α射束尽量地窄,以便测出准确数据。
然而,出乎意料地却在闪锌屏上总出现不正常的闪光,有可能是经管壁反射所致。
为此,卢瑟福建议他们试试让α粒子从金属表面上直接反射,这就导致了马斯登发现了α射线大角度散射的惊人结果。
1909年,他们报导说:“α粒子的漫反射取得了判决性证据。
一部分落到金属板上的α粒子方向改变到这样的地步,以致于重现在入射的一边。
”α粒子经反射后落到闪锌屏上,平均角度为90°,在屏上不同位置统计反射粒子数,得到“入射的α粒子中每8000个粒子有一个要反射回来”的统计结果①。
当卢瑟福知道这个结果时,实在难以置信,因为这无法用J.J.汤姆生的实心带电球原子模型和散射理论解释。
即使用汤姆生后来提出的多次散射理论,也只能定性地说明这一反常现象,而多次散射的几率则小到微不足道,比1/8000的结果相差太远了。
卢瑟福对这个问题苦思了好几星期,终于在1910年底,经过数学推算,证明“只有假设正电球的直径小于原子作用球的直径,α粒子穿越单个原子时,才有可能产生大角度散射。
”1911年,卢瑟福在《哲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物质对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构造》的论文,他写道①:“众所周知,α、β粒子与物质原子碰撞之后将从其直线运动偏折。
对于β粒子,要比α粒子散射得更厉害,因为β粒子的动量和能量小得多。
金属研究方法第四讲 - 卢瑟福背散射谱RBS
运动学因子 K 随 M1, M2 的变化 ——为什么多选用4He2-
=170 时:
若 M2 增加, K值持续增加时,M2的分辨率才会高。 (1)使用小的M1 ,可探测所有M2,但重元素M2分辨能力差 (2)使用大的M1,适用于分析重的元素
多选用 4He+2 ,M2 < 75时分辨率均较好(M: 56Fe, 60Cu )
RBS/ERS(FRS)/(ISS,LEISS)
问题:
RBS/ERS 作为一类成分分 析技术,与EXD/WDX, AES/XPS, SIMS 等技术相比 有什么特点?
RBS的实验装置 —— 需要小型加速器
RBS效应
20世纪初,Marsden 发现,大多数的- 粒子可以穿透 Au 薄 膜,而少数粒子则向着各个方向被散射。
在此基础上,Rutherford 提出了原子的核模型:- 粒子被散射 的过程就象大量的小球发生了弹性碰撞。
高能离子与物质的弹性碰撞
MeV能量的高能离子的碰撞,有下述 2 种情况: 1. 离子与一个更重的原子发生弹性碰撞
(如 4He+12C),两者都发生反弹。 2. 离子与一个更轻的原子发生弹性碰撞
反之,当厚度可以测量,则体密度可被准确计算。
散射截面
离子的散射截面可由经典库仑场模型求出:
因此, (Z1Z2/E)2
=> 重原子的探测极限低(0.01%),更灵敏; 轻原子的探测极限高(1%),灵敏度低一些
元素的散射截面 O O
当入射2MeV的He离子时,重元素的截面可比轻元素的大100倍
K 称为运动学因子。固定 E ,M1,,测量E (即测量K ), 即可确定 M2。
> 90 (背散射)时,需 M2 > M1,即RBS不能检测轻元素H,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瑟福散射演示动画 动力学方程:⎪⎪⎩
⎪⎪⎨⎧++=++=22222212222222212211y x y y x m e
Z Z dt y d y x x y x m e Z Z dt x d ,初始条件:⎪⎩⎪⎨⎧========;
|,0|;0|,|00000d y x dt dy v dt dx t t t t 用matlab 求解微分方程前,进行转变: ⎪⎪⎩⎪⎪⎨⎧++=++=22222222222211y x y y x C dt y d y x x y x C dt x d ;令
;42;31;2,1x y y x y dt dy x x x dt dx →→→→→→;则动力学方程写为:⎪⎪⎪⎪⎩⎪⎪⎪⎪⎨⎧=+==+=--;34;4)42(3;12;2)42(12/3222/322x dt
dx x x x C dt dx x dt dx x x x C dt dx 初始条件为:;)0(4;10)0(2;
0)0(3;)0(10d x x x v x =-===
积分时间区段取:;25,00==tf t
figure('name','散射演示');%设置标题名字
pausetime=.002;%设置暂停时间
set(gca,'xlim',[-15 20],'ylim',[-18 18]); %设置图片显示坐标范围
set(gcf,'doublebuffer','on') %消除抖动
%axis equal
hold on
plot(0,0,'color','k','marker','.','markersize',40);%画靶原子
line([-10 -10],[-10 10],'LineStyle','-'); %入射粒子初始位置范围
u=0:0.01*pi:2*pi;
X=14*cos(u);Y=14*sin(u);
plot(X,Y,'-k'); %环形探测器
len=0;
for n=1:100 %入射粒子数量
v0=1; %入射粒子的初速度
dr=rand;d=20*dr-10; %入射粒子的位置
pp=plot(0,d,'r','marker','o','markersize',5);%入射粒子的初始位置t0=0;tf=25;x0=[v0,-10,0,d]';
[t,x]=ode45('xdot',t0,tf,x0);
len=length(t);
for m=1:len
set(pp,'xdata',x(m,2),'ydata',x(m,4));%入射粒子的即时位置
plot(x(m,2),x(m,4),'o','markersize',1);
if m==len
plot(x(m,2),x(m,4),'ok','markersize',5);
end%把入射粒子最后停留的位置记录下来pause(pausetime); %暂停一会
drawnow
end
end
%subplot(1,3,1);
%plot(t,x(:,1),':b',t,x(:,2),'-r');
%subplot(1,3,2);
%plot(t,x(:,3),':b',t,x(:,4),'-r');
%subplot(1,3,3);
%plot(x(:,2),x(:,4),'-b');
求解动力学方程组所用的函数。
xdot
function xd=xdot(t,x)
C=1;
xd=zeros(4,1);
xd(1)=C*((x(2))^2+(x(4))^2)^(-1.5)*x(2);
xd(2)=x(1);
xd(3)=C*((x(2))^2+(x(4))^2)^(-1.5)*x(4);
xd(4)=x(3);
可调整参数为:
1 入射粒子数量n
2 入射粒子初速度v0
3 入射粒子位置d
4 入射粒子动力学参数C
散射分布结果如图:取[n v0 d C]=[100 1 20*dr-10 1]
可以看出散射角大致分布区域,以及存在大角度散射。
甚至存在沿原路返回的入(出)射粒子。
对于两个靶核的散射:
增大两个靶核间距,使得入射粒子可以从中间穿过。
多靶体系(两个靶原子)
动力学方程:
⎪⎪⎩⎪⎪⎨⎧++++++-+--+=+++++-+-+=2
222202222202222222022222022)()(1)()(1)()(1)()(1d y x d y d y x m e Z Z d y x d y d y x m e
Z Z dt y d d y x x d y x m e Z Z d y x x d y x m e Z Z dt x d B A B A
初始条件不变,变换后的动力学方程组为:
⎪⎪⎪⎪⎩
⎪⎪⎪⎪⎨⎧=++++--+==+++-+=----;34);4())4(2(2)4())4(2(13;12;2))4(2(22))4(2(112/3222/3222/3222/322x dt dx d x d x x C d x d x x C dt dx x dt dx x d x x C x d x x C dt dx
两个靶原子的情况:
figure('name','2靶核散射演示');%设置标题名字
pausetime=.002;%设置暂停时间
set(gca,'xlim',[-15 20],'ylim',[-18 18]);
set(gcf,'doublebuffer','on') %消除抖动
%axis equal
hold on
plot(0,4,'color','k','marker','.','markersize',40);%画靶原子A
plot(0,-4,'color','k','marker','.','markersize',40);%画靶原子B
line([-10 -10],[-10 10],'LineStyle','-');
u=0:0.01*pi:2*pi;
X=14*cos(u);Y=14*sin(u);
plot(X,Y,'-k');
len=0;
for n=1:100
v0=1; %入射粒子的初速度
dr=rand;d=20*dr-10; %入射粒子的位置
pp=plot(0,d,'r','marker','o','markersize',5);%入射粒子的初始位置
t0=0;tf=25;x0=[v0,-10,0,d]';
[t,x]=ode45('xdo',t0,tf,x0);
len=length(t);
for m=1:len
set(pp,'xdata',x(m,2),'ydata',x(m,4));%入射粒子的即时位置
plot(x(m,2),x(m,4),'o','markersize',1);
if m==len
plot(x(m,2),x(m,4),'ok','markersize',5);
end%把入射粒子最后停留的位置记录下来
pause(pausetime); %暂停一会
drawnow
end
end
%subplot(1,3,1);
%plot(t,x(:,1),':b',t,x(:,2),'-r');
%subplot(1,3,2);
%plot(t,x(:,3),':b',t,x(:,4),'-r');
%subplot(1,3,3);
%plot(x(:,2),x(:,4),'-b');
用于求解微分方程组的函数:
function xdd=xdo(t,x)
C1=1;C2=1;dd=4;
xdd=zeros(4,1);
xdd(1)=C1*((x(2))^2+(x(4)-dd)^2)^(-1.5)*x(2)+C2*((x(2))^2+(x(4)+dd)^2)^(-1.5)*x(2);
xdd(2)=x(1);
xdd(3)=C1*((x(2))^2+(x(4)-dd)^2)^(-1.5)*(x(4)-dd)+C2*((x(2))^2+(x(4)+dd)^2)^(-1.5)*(x(4)+dd); xdd(4)=x(3);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