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函数及其相关概念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所有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

3、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图像的主要特征: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是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 y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如下图) 4.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一般地,正比例函数kx y =有下列性质:(1)当k>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5、一次函数的性质一般地,一次函数b kx y +=有下列性质: (1)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kx y =(k ≠0)中的常数k 。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 形如√(a)(a≥slant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其中“√()”叫做二次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例如√(4),√(x + 1)(x≥slant - 1)都是二次根式。

2.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 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即对于√(a),a≥slant0时二次根式有意义。

例如在√(x - 2)中,x - 2≥slant0,解得x≥slant2时该二次根式有意义。

3. 二次根式的性质。

- √(a)(a≥slant0)是一个非负数,即√(a)≥slant0。

- (√(a))^2=a(a≥slant0)。

例如(√(3))^2=3。

- √(a^2)=| a|=<=ft{begin{array}{l}a(a≥slant0) - a(a < 0)end{array}right.。

例如√((-2)^2)=| - 2| = 2。

4. 二次根式的乘除。

-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b)=√(ab)(a≥slant0,b≥slant0)。

例如√(2)×√(3)=√(2×3)=√(6)。

-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b))=√(frac{a){b}}(a≥slant0,b > 0)。

例如(√(8))/(√(2))=√(frac{8){2}}=√(4)=2。

5. 二次根式的加减。

- 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 最简二次根式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例如√(8)=√(4×2)=2√(2),2√(2)就是最简二次根式。

- 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例如√(12)=2√(3)与√(27)=3√(3)是同类二次根式,可以合并,2√(3)+3√(3)=(2 + 3)√(3)=5√(3)。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判定: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 +b =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定义:满足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定义: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无限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有理数总是可以用有限循环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来表示)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特别地,我们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

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定义:在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移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也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定义:若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4.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5.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化简和因式分解。

6.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7.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和实际应用。

8. 质因数分解和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9. 分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3.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和判定方法。

4. 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其计算。

5. 空间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6.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

7. 圆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定理。

8.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交角问题和判定方法。

9. 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基本性质。

三、概率统计1. 事件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2. 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

3.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和应用。

5. 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的定义和联系。

6. 统计分布(频数分布、累积频率分布)和直方图、折线图的绘制。

7. 样本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8. 正态分布的概念和应用。

9.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级数学下册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同时,还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做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有关的题目,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非常全面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非常全面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 形如)0(≥a a 的式子。

①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②非负性考点:几个非负数相加为0,那么这几个数都为0.如:-+++=2310a b c 则:30,10,0a b c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和步骤:(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是小数就化成分数,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是多项式就先分解因式。

4.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5、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0()(2≥=a a a (2)⎩⎨⎧<-≥==)0a (a )0a (aa a 2(3)乘法公式)0,0(≥≥∙=b a b a ab (4)除法公式(0,0)a aa b b b=≥> (5)完全平方公式222()2a b a ab b ±=++ 平方差公式:22()()a b a b a b -=+- (6)01(0)a a =≠ 1-=nn aa6、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7、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二次根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必须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①已知a ,b ,求c ,则c=22a b + ②已知a ,c ,求b,则b=22c a -③已知b ,c 求a ,则a=22c b - 没有指明直角边和斜边时要分类讨论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a 2+b 2=c 2。

八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上册知识点:
1.整数的加减法:正整数、负整数、零的概念,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2.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3.乘方:乘方的概念,乘方的性质,乘方的运算法则。

4.乘法与除法:乘法的概念,乘法的性质,乘法的运算法则;除法的概念,除法的性质,除法的运算法则。

5.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6.代数式: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简化,代数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

7.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8.几何图形:点、线、面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几何图形的分类。

9.角:角的概念,角的分类,角的性质,角的度量。

10.平行线: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

二、下册知识点:
1.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
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概念,勾股定理的应用。

3.多边形: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的分类,多边形的性质。

4.圆:圆的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度量。

5.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圆柱和圆锥的性质,圆柱和圆锥的计算。

6.比例与比例式: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性质,比例式的概念,比例式的计算。

7.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的性质,百分数的计算。

8.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分析与表示。

9.概率:概率的概念,概率的计算。

10.函数与图像: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

八下数学重点内容总结

八下数学重点内容总结

八下数学重点内容总结
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数位止,
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3.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
角形。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5.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
个三角形的中线。

6.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7.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8.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9.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10.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代数知识点1. 代数表达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 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乘除运算2.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建立与解法- 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解应用题3. 一元一次不等式-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 二元一次方程组- 方程组的建立- 代入法解方程组- 加减法解方程组- 应用题的解决二、几何知识点1. 平行线与角-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间的角关系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 四边形- 四边形的基本概念-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四边形的面积计算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与性质- 圆的直径、弦、弧、切线-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切线长定理三、统计与概率知识点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方法-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四、数列知识点1. 数列的概念- 数列的定义- 常见的数列类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与应用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五、函数知识点1.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图像、表格)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定义与图像- 一次函数的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题3.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图像-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六、实数与根式知识点1. 实数- 实数的基本概念- 有理数与无理数- 实数的运算2. 根式-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 根式的运算- 无理数的估算七、解题技巧与策略1. 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理解题意- 制定解题计划- 执行解题过程- 检查验证结果2. 常见解题误区与避免方法- 忽略题目条件- 计算失误- 逻辑推理错误3. 提高解题效率的方法- 练习典型题目- 分类记忆公式与定理- 定期复习巩固以上是对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一个全面归纳总结。

初二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

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北师大版)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1.判定(SSS) (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四、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全)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实数1.1 实数的定义及分类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的数,例如√2和π。

1.2 实数的性质(1)实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四种运算。

(2)实数具有相反数、倒数等概念。

(3)实数可以进行大小比较。

1.3 实数与数轴数轴是一条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二、整式与函数2.1 整式的定义及分类整式是只有加、减、乘运算,且运算对象为整数的代数式。

整式包括单项式和多项式。

2.2 整式的运算(1)单项式的运算:加、减、乘、除。

(2)多项式的运算:加、减、乘、除。

2.3 函数的定义及性质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一个集合(定义域)中的每个元素对应到另一个集合(值域)中的元素。

函数具有唯一性、连续性、单调性等性质。

2.4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形如y=kx+b(k、b为常数,k≠0)的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

2.5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形如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三、三角形3.1 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2 三角形的分类(1)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小于90∘。

(2)直角三角形:一个内角为90∘。

(3)钝角三角形:一个内角大于90∘。

3.3 三角形的判定(1)SSS 判定:三角形的三边分别相等,则这三个三角形全等。

(2)SAS 判定: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夹角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ASA 判定: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夹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AAS 判定: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四、平行四边形4.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平行四边形是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算法初步- 整数、质数、合数、因数、倍数的概念- 分解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 带余除法,求模运算,同余方程- 算术基本定理,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步骤第二章分数-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化简- 分数的整数运算,带分数的简单四则运算-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代数式-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同类项的概念-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开平方- 代数式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代数式的应用第四章方程式初步- 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的方法- 方程的应用第五章图形初步- 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旋转图形- 面积的应用- 三角形的分类,特殊的三角形- 四边形的分类,判断各种四边形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 中心值,散布度,直方图- 规律的总结,归纳,样本容量的选择- 无偏性,可靠性,误差分析第七章立体图形的计算-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正方体,长方体- 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圆锥、圆柱、金字塔、棱锥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建立立体图形的模型第八章概率初步- 随机事件,样本空间的概念- 频率与概率,事件的独立性- 树形图与概率,基本统计数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总结本篇文章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

每章节都包括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等内容。

阅读本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为考试打下基础。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用于描述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

在八年级下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是数学中的一种表达式,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学生需要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运算规则以及与实数的关系。

3.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4.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基本的数学工具,用于描述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如何通过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5.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两种基本的函数形式。

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图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是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最全面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代数基础1.数的基础知识正数、负数的概念,求相反数,绝对值。

2.代数式代数式的概念,如何列代数式,代数式的简单加减乘除。

3.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4.解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组。

二、图形的性质1.平面图形各种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

2.圆的相关知识圆的定义和性质、弧、圆周角、相交弧、相切弧的性质。

3.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方法及三倍线定理。

4.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概念、性质、证明及应用场景。

5.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锐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三、空间几何1.空间图形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的计算。

2.解同面直线和平面的关系两个平面的交线是直线,两个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两个直线的夹角,两条垂直直线之间的夹角。

3.平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平面和立体图形的交、相交线,截面的形状及性质。

四、统计数学1.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概念、事件、随机事件的计算公式,样本空间、基本事件。

2.事件的独立性事件的并、交、余、互斥,两个事件的独立性及其判定。

3.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与概率的定义及其区别,频率越大,概率越小。

五、函数初步1.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自变量、因变量和函数值。

2.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函数图像的概念,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

3.函数的应用如何应用函数进行模型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量关系。

六、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图像。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渐近线、变化率,反比例函数与直线的关系。

3.应用反比例函数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进行模型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量关系。

七、数列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一、分式1. 分式的概念- 分式就像是分数的“升级版”。

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写成(A)/(B)的形式,这里B要是含有字母的整式,而且B不能等于0哦,这样的式子就是分式啦。

比如说(x)/(x + 1)就是分式,而(3)/(5)是分数不是分式,因为分母没有字母。

2.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这就好比给分式“化妆”,只要按照规则来,它的“本质”不会变。

例如(a)/(b)=(ac)/(bc)(c≠0)。

3.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分式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分式相除,就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再相乘。

就像一群小分式在玩乘法和除法的游戏,按照规则就能算出结果。

- 分式的加减: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要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分式,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计算。

这就好比把不同的小伙伴拉到同一个“队伍”里,然后再进行计算。

二、反比例函数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y是x的反比例函数。

想象一下,x和y就像两个调皮的小孩,它们的乘积是个固定的数(k),但是x越大,y就越小,就像跷跷板一样。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可以把图象想象成两个弯弯的“手臂”,k的正负决定了这两个“手臂”在哪个象限跳舞。

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压力一定时,压强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就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表示。

这就像我们在雪地里走路,脚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就不容易陷进去,这里压强和受力面积就是反比例关系。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二、方差
1、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他们的平均 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
的方差,常用来表示,即:
基本公式:
2、方差的三种公式: 化简公式:
化简公式的变形公式:
3、设化简后的新数据组的方差为设的方 差为(其中),则;
4、方差的作用:用于表述一组数据波动 的大小,方差越小,该数据波动越小,
越稳定。
四边形
1.四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矩形的性质: 6. 矩形的判定: 7.菱形的性质: 8.菱形的判定: 9.正方形的性质:
(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2)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 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 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 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 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
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 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
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 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 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 些对应值
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 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纲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纲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纲一、分数
1. 什么是分数
2. 分数的分类
3. 分数的加减乘除
4. 分数化简
5. 分数的大小比较
6. 分数的应用
二、代数式
1. 什么是代数式
2. 代数式的分类
3.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
4. 代数式的同类项合并
5. 代数式的化简
6. 代数式的应用
三、线性方程组
1. 什么是线性方程组
2.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3.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四、平面几何
1. 基本概念与性质
2. 垂线、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与中垂线
3. 三角形的相似
4. 三角形的等角关系和全等关系
5. 三角形面积与勾股定理
五、正比例函数
1. 什么是正比例函数
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
3.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六、平方根与立方根
1. 平方根的计算及其性质
2. 立方根的计算及其性质
3. 平方根、立方根的化简与应用
七、统计与概率
1.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
2. 统计量的计算及其意义
3.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4. 事件的概率和互斥事件
八、三角函数
1. 什么是三角函数
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以上为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大纲。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
要掌握概念、性质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加强练习、提高思维能力,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达到对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
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5篇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1.旋转和平移平移和旋转是几何中全等变换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中旋转是对大家几何变化能力进行考察的常用手段。

旋转问题之所以难,就是因为他通过旋转使得图形中出现很多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但是这不是图中直接告诉的,是需要大家自己发现的,而旋转与后面的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四边形等知识结合在一起,会使的题目灵活性非常强,所以这一块在学基础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牢固把握。

2.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基础,他的判定方式有五种,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同学们往往难以决定到底要采取哪种方式,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图形灵活的选择,不同的办法进行解决。

3.特殊平行四边形行特殊平行四边形是初三的内容,但是很多地方都把它提到初二来讲。

这部分知识灵活性强,变化大,综合难度高,往往是同学们觉得几何难学的开端。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的性质和判定列表写出来,由于表述非常的类似和接近,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这就需要同学们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搞清楚这三种图形各自的性质和判定,这样才能在应用的时候不至于混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1、分式:(1)分式的定义: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叫做分式。

(2)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分母是否等于0,有意义则分母不为0,无意义则分母为0。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式A/B=0的条件是A=0,且B≠0。

注意:求出使分子为0的字母的值,一定要注意检验这个字母的值是否使分母的值为0,一般当分母的值不为0时,就是所要求的字母的值。

(4)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5)分式的通分: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分子和分母同乘适当的整式,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几个异分母分式化成相同分母的分式,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通分。

八年级下册数学全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全章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全章知识点八年级下册数学包括7个章节:利用数据统计、平面图形的认识、角的认识、三角形的认识、相似形的认识、比例和文字题及解方程。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一、利用数据统计1. 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其间的关系。

2. 数据的分散程度数据的极差、四分位数及其间的关系。

3. 经验概率试验次数较多时,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为一定值,即经验概率。

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二、平面图形的认识1. 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图形的相似、全等、对称及轴对称。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坐标、向量的概念及其坐标表示法。

3. 平面图形的坐标表示法平面图形的坐标表示法,直线的方程及其应用。

三、角的认识1. 角的基本概念角的定义、度数、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及其应用。

2. 角的比较大小角度的比较,角度的加减、乘除及其应用。

四、三角形的认识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定义、分类、特殊角和特殊边。

2. 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五、相似形的认识1. 相似形的基本概念相似的概念及其性质。

2. 图形的相似变换由相似的概念引入“相似变换”的概念。

六、比例和文字题1. 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的定义,比例例题的求解方法。

2. 文字题的常见解法小学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七、解方程1. 解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解题方法。

2. 解方程的应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数学全章的知识点。

当然,这只是一份简要的概述,各个知识点都有很多细节需要掌握,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踏实练习,从基础打好数学的基础,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下学期数学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初二下学期数学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初二下学期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篇一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1)矩形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菱形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既是一种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种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

3、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数据的分析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初二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篇二第一章分式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分式的运算(1)分式的乘除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的加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4、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第二章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图像:双曲线表达式:y=k/x(k不为0)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2、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三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 不等关系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 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c b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cb c a < 2. 比较大小:(a 、b 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即:a>b <===> a-b>0 a=b <===> a-b=0 a<b <===>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 4.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情形为ax>b(或ax<b)①当a>0时,解为a bx >;②当a=0时,且b<0,则x 取一切实数;当a=0时,且b ≥0,则无解;③当a<0时, 解为abx <;5.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①审: 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②设: 设出适当的未知数;③列: 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④解: 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⑤答: 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定义: 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 、b 为实数,且a<b)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 图示叙述语言表达⎩⎨⎧>>b x ax x>bba 两大取较大 ⎩⎨⎧<<b x ax x>aba两小取小⎩⎨⎧<>b x ax a<x<bba大小交叉中间找 ⎩⎨⎧><bx ax 无解ba在大小分离没有解(是空集)第二章 分解因式一. 分解因式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 分式1. 分式的定义: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叫做分式。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0≠C )3.分式的通分和约分:关键先是分解因式4.分式的运算:分式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分式乘方法则: 分式乘方要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a b a b a c ad bc ad bc c c c b d bd bd bd±±±=±=±= 分式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再加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以前一样。

能用运算率简算的可用运算率简算。

5. 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等于1, 即)0(10≠=a a ;当n 为正整数时,nn a a 1=- ()0≠a 6.正整数指数幂运算性质也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m,n 是整数)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n m n m a a a +=⋅; (2)幂的乘方:mn n m a a =)(; (3)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n m n m a a a -=÷( a ≠0);(5)商的乘方:n nn ba b a =)(();(b ≠0)7. 分式方程:含分式,并且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实质上是将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整式(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时,最简公分母有可能为0,这样就产生了增根,因此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bc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nn nb a b a =)(C B C A B A ⋅⋅=CB C A B A ÷÷=(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 增根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其值应使最简公分母为0,二是其值应是去分母后所的整式方程的根。

分式方程检验方法:将整式方程的解带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1)审;(2)设;(3)列;(4)解;(5)答.应用题有几种类型;基本公式是什么?基本上有五种: (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 (2)数字问题 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 (3)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 v 顺水=v 静水+v 水. v 逆水=v 静水-v 水.8.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的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n 位整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1-n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正小数时,其中10的指数是第一个非0数字前面0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一个0)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1.定义:形如y =xk (k 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 1-=kx y x k y 1=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3.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5.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 落在一三限,x 增大y 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 、y 的顺序可交换。

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xky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kx y 的形式。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0(≠=k xky k 的符号k>0 k<0 图像x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①x 的取值范围是x ≠0, y 的取值范围是y ≠0; 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xky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5、反比例函数中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 如下图,过反比例函数)0(≠=k xky 图像上任一点P 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 ,则所得的矩形PMON 的面积S=PM •PN=xy x y =•。

k S k xy xky ==∴=,,Θ。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y =xk (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 1-=kx y x k y 1=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 和 y=-x 。

对称中心是:原点3.性质: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 满足a 2+b 2=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30°可表示如下: ⇒BC=21AB ∠C=90°(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90°可表示如下: ⇒CD=21AB=BD=AD D 为AB 的中点 5、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ACB=90° BD AD CD •=2⇒ AB AD AC •=2CD ⊥AB AB BD BC •=2 6、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 •BC 7、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8、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理解: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 (1)命题必须是个完整的句子;(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

2、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 真命题(正确的命题) 命题假命题(错误的命题)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

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3、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4、定理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5、证明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6、证明的一般步骤(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题设、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9、三角形中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1)三角形共有三条中位线,并且它们又重新构成一个新的三角形。

(2)要会区别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作用:位置关系: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

数量关系:可以证明线段的倍分关系。

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

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

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

10数学口诀.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有两项,符号相反切记牢,首加尾乘首减尾,莫与完全公式相混淆。

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有三项,首尾符号是同乡,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首±尾括号带平方,尾项符号随中央。

D第十九章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