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一)

合集下载

小农经济的理解

小农经济的理解

小农经济是指一种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

它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1. 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即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同时进行家庭手工业生产,以满足自己和周围社会的需要。

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规模较小,生产工具和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低。

2.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自给自足,即农民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自己所需的物品,包括食物、衣物、日用品等。

他们很少去市场交易,除非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或者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使得农民对土地和资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3. 稳定性强:小农经济由于以家庭为单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可以控制生产过程,避免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市场需求调整生产方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 保守性:小农经济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保守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强调家族和血缘关系,注重传统和习惯。

这种保守性使得小农们在面对变革和新技术时往往持保守态度,不愿意轻易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5. 局限性:小农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它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同时,小农经济的保守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也限制了农民的视野和创新能力,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之,小农经济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自然经济形式,它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虽然它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小农经济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小农经济在许多国家的传统农业中是普遍的经济形式。

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至历史条件的不同,各个国家的小农经济又表现出种种差异。

苏联学者A.V.恰亚诺夫在《小农经济理论》一书中,以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小农为理论原型,提出了一种依靠家庭劳动并以实物形态满足家庭消费需要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

美国学者T.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以二十世纪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小农为理论原型,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

中国封建社会以至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却与此不同,它表现为一种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模式,也就是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随着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长期发育,到清代前期臻于成熟。

一中国地主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实物地租、土地买卖和小农经营。

它的形成是以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

在地主制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小农,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农民既从事粮食生产,又种植蔬果,饲养禽畜,还养蚕织帛,种麻棉织布,通过耕以自食,织以自衣,即通常所说的“男耕女织”,以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但是,由于小块土地经营和家庭劳动的局限,任何一个农民家庭都不可能满足自己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

小农经济在生产上的这种局限,迫使他们从事商品生产,与其他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产品,取得自己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再生产,从而维持自己家庭的温饱。

因此,农民家庭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不仅有实物平衡,而且有价值平衡。

其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自己以实物形态满足一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就要通过市场进行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农民家庭并不单纯是一个自我完成再生产的经济单位,而是一个包含—定程度的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的经济单位。

针对这种情况,我曾经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生产,是“农业和手工业、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双重结合”的概念。

中国古代的地主制经济与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的地主制经济与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的地主制经济与小农经济中国的封建制经济从西周算起来经历了三千多年,和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比较,仿佛长了一点,但这是事实,不能依据任何理由改变它缩短它,只能从它发展过程中找出道理来说明它。

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封建制,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显著的是领主经济阶段,地主经济阶段,但和其他国家也有颇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其他国家的封建制留在领主经济阶段的时间比较长,而我国的封建制则是留在地主经济阶段烦人时间特别长。

一般来讲,地主制经济是由领主经济转化而来的,正如同与其相适应的实物地租乃至变相的货币地租,是由劳动地租转化过来的一样。

领主制经济是封建制生产方式的一种形式。

有人认为,西周或稍后的春秋时期的经济是领主制经济。

井田制就是它的土地制度和经济组织形式。

古籍中的“庶人”就是农奴,他们以“助”的形式向封建领主缴纳劳役地租。

春秋以后,这种领主制经济逐步转化为地主制经济。

有人认为,西周时期仍是奴隶社会,实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田里不鬻”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就是这种土地制度的经营形式。

春秋以后,这种奴隶制逐渐为土地私有的地主制经济所代替。

中国地主制经济是在生产力有一定程度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

它的主要特征是土地买卖、小农经营和实物地租。

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个体劳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导致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买卖从此合法化。

从秦汉到隋唐,历代封建王朝除了对贵族官吏赏赐土地之外,并实行占田、均田等制度,土地买卖虽一直流行,但受到一定限制。

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买卖日益普遍。

由于存在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始终成为社会动乱的一个经济根源。

但是,一部分商人买土地而成为地主,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紧密结合,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

一部分农民可以买土地而成为自耕农或地主,也给地主制经济注入了活力,这都有利于它的延续。

地主制经济的产生,又以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历史前提。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本文所要讨论的小农济经,不仅仅是小农的‚生产‛,更重要的还在于小农的生活。

而以往有关的小农经济的讨论,往往只涉及‚生产‛,亦即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

这样的讨论,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也不能解释这种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持久地提供高额的赋税和地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是远不够充份的。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小农家庭人口多寡与贫困的关系。

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无非是要对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作一个静态的描写,以便突出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最一般的状况。

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人口规模,在孟子那个时代,一些地方可能普遍是‚八口之家‛。

[1]1但是,比孟子早约一个多世纪的李悝,在谈及小农经济时却说是‚一夫挟五口‛。

[2]2到了汉代,晁错也说‚今农夫五口之家‛。

[3]3汉以后的人,言及小农经济,往往说是五口之家。

但也有说‚十口之家‛的。

《管子》这么说,历代也都有人这么说。

《管子》、《孟子》还说‚数口之家‛,后来这样说的人也很多。

可见,战国以来的小农经济,五口之家虽然很普遍,而少于或多过这个数目的小农家庭也很不少。

这里有必要事先点明的是,这样的小农经济,其生产和消费是独立的;惟其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足,则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补充;又由于生产规模狭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其所能提供的产品极为有限。

按李悝的计算,战国时,一个五口百亩之家,每年收获的粮食(粟),除去什一税和口粮,所剩无多,远不足以应付家庭的正常的开支;何况人家总有不时之需,政府于什一税之外也还有不时之征。

[4]4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小农家庭,通常只能尽量在生产和生活上减少开支;除了缴纳政府的货币税,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尽量压缩对市场的需求,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孟子》卷1《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是存在於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一、农业1.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其中:①早期/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基本模式:奴隶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

生产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耕作方式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石器、骨器——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极少,仍以石器、骨器为主——春秋:铁器牛耕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推广——西汉:犁壁、耧车——三国:翻车(人力灌溉工具)——唐代:曲辕犁(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筒车(水力灌溉工具)。

②水利设施的完善: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郑国渠——汉代:漕渠、白渠、西域特色工程坎儿井、治理黄河。

南宋江浙为经济重心——明清: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经济作物面积扩大。

(4)经济重心南移:①过程:魏晋时开发江南;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南宋,江浙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完成南移。

②南移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南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重视。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论文报告题目一:小农经济的定义与产生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渐加大,同时贸易也日益发展。

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早期,小农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家庭自给自足、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低水平的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

小农经济的产生源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科技水平低下、生产组织方式落后、资源配置不平衡等背景。

题目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劳动生产方式,农民自给自足,且很少有剩余。

同时,小农经济的生产组织方式比较分散、松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题目三: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自给自足,不依赖外界,包括粮食、衣服、住所等生计必需品都由家庭自行生产。

同时,因为小农经济的技术水平较低,虽然生活质量低于现代社会,但在当时是正常的生活水平。

题目四:小农经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中国农村的主导地位,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导致了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这是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

同时,小农经济形成的社会关系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例如儒家思想认为家族制是社会的基石,在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这一思想有所体现。

题目五:小农经济的现代转型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小农经济逐渐出现转型。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逐步走向市场化,农业生产也从小规模个体经济转向大规模企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

同时,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带动了农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案例分析案例一:红色小农经济在中国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提出红色小农经济时期的思想,即将由小农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小农经济的积极性,建立起一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同时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模式。

案例二:广东潮汕小农经济潮汕地区因为地处海边,从古至今一直是一种独特的小农经济。

经济史课后答案(1--15)

经济史课后答案(1--15)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

生产即是指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生活则是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

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汉代以后,小农经济基本被认为是五口之家,除去交换之外,所剩无多,不足心应付家庭正常支出的需求,而且家庭普遍贫困。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为了维持小农经济的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必须在农业生产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虽然赋税制度经历了户调制、租用调制、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等形态的演化,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的增长。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实际上附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小农的产出不仅指粮食产出还应当包括各项农副产品的产出,如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在日益窘迫之下,不得不更多的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的依赖于副业。

而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会以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影响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所有制结构,二是租佃关系。

1.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有着决定性意义。

在以农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土地占有关系成为传统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农业的现代化程度。

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土地所有质、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017高考历史复习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17高考历史复习考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属于典型的农耕经济。

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地、适宜的⽓候、纵横的河流,为农业⽣产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56年),随着铁器、⽜耕的使⽤,⼩农经济形成,以家庭为⽣产、⽣活单位,“男耕⼥织”,农业与家庭⼿⼯业相结合,这种⽣产经营模式延续于整个中国古代,直到近代才逐步解体。

与⼩农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古代⼟地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体,⼟地兼并伴随其整个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业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特别是在⾦属冶炼、纺织、陶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营⽅式主要有家庭⼿⼯业、官营⼿⼯业和私营⼿⼯业三种形态。

商业领域,尽管统治者实⾏重农抑商政策,但由于经济规律的作⽤,我国古代商业依然得到很⼤发展。

古代⼿⼯业和商业毕竟从属于农业,其发展⽔平明显受到农业的制约,只是作为农业的补充⽽存在,⽆法独⽴发展。

明清时期,在⾃然经济的母体中开始孕育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但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其发展,也阻碍了中国向近代⼯业⽂明的演进,最终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伍。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主题有两条重要线索:⼀是从古代经济的基本类型来看,农业、⼿⼯业和商业构成了中国古代最基本的三个经济部门;⼆是从经济的性质来看,原始社会、奴⾪社会、封建社会都是以⾃然经济为主导的,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产关系的萌芽。

①中国农业独⽴发展、⾃成体系。

铁犁⽜耕的出现、封建⼟地所有制的确⽴,促进了⼩农经济的形成。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产的基本模式,⽽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②古代中国⼿⼯业脱胎于古代农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业三种形态。

中国古代⼿⼯业具有历史悠久、素称发达、技术⾼超、⼯艺精湛、质地优良和长期处于世界地位的特点。

③中国古代农业、⼿⼯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兴起和繁荣。

从春秋战国时期⼤商⼈的崛起到明清地域商⼈群体的兴起,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由官府垄断到地域范围不断发展扩⼤、城镇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和发展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摘要:受自然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农耕文明, 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介绍了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影响及产生的条件。

关键词:中国,小农经济;原因;影响;特点小农经济, 是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 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 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它的产生, 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更对中国的社会发展, 乃至人们的观念意识及文化传统,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我国之所以走上农耕文明的道路, 与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据考古资料证明, 在原始人类生活的时代,气候温暖湿润, 沿袭着灵长类动物杂食习性的原始人类,便通过采集和狩猎劳动获取生存所必需的食物。

而这种自然环境, 使采集劳动更容易获取食物。

且野生的粟、黍、稻等植物种籽, 能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

因此, 随着磨制技术在工具制作中的应用, 我国在距今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类就已从采集劳动演进为原始种植生产,从而开始了漫长的农耕文明的历史。

在农业生产中, 粮食种植最为重要,它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随着国家的建立,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 有许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卜辞。

“年”, 在甲骨文字中是由“禾”、“千”两个字上下组合而成, 表示谷物累累, 丰收之意。

卜辞中, 常见“求年”及“求雨”、“宁雨”等内容, 充分说明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商鞍在秦国变法时, 更明确地提出兴农为治国之本的思想。

小农经济的特点: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决定了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形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小。

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为维持温饱,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产品,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牛耕

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牛耕

编者按:由于编者工作的失误,误把程念祺先生的一篇征求意见的未定稿(《小农经济“低投入-产出”效应分析之一》)当作定稿上传,并把作者名字误作“程德祺”。

编者在此郑重地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现把作者所寄在《史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取代原来误发的文章,并请读者在利用和引用该文时应以此文为准,切勿引用误发的未定稿。

(2006/4/10)内容简介:在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中,牛耕的使用,有一个经济上的可行性问题。

西汉小家庭农业的精耕细作,不利于使用牛耕。

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牛耕发展,一方面是由于耕牛出租的普及,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小农同居家庭对牛耕成本的分摊。

唐宋时期,一牛一犁的普及和小农核心家庭平均人口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牛耕的发展,五六口人、五十亩地和一头牛,成为小农经济的发展趋势。

明清时期,小农核心家庭的土地配置和人口逐渐减少,牛耕逐渐退出,农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小,并且越来越重视精耕细作。

关键词:牛耕成本、家庭规模、精耕细作、农业经营规模在《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一文中,笔者论证了中国小农经济的低投入-产出问题。

本文则以工具和动力的低成本趋向为题,分析这种低投入-产出在中国经济史中的不利影响,分析的中心是牛耕与小农家庭规模的关系问题。

一、西汉小家庭农业的精耕细作不利于使用牛耕按《管子》所言,战国时期的小农,其必备的种地工具,不过“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2。

可见,农业劳动依人力而为,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

农史专家指出:“六国一个劳动力的耕作能力还停滞于28.57亩,即11.9大亩(折合今8.211市亩),与《淮南子》所说踏耒而耕不过十亩差不多,说明六国主要还是人力耕,犁耕不是主流,所以耕作效率低。

秦则能耕54小亩,折合22.56大亩,即今15.525市亩,如不用畜力耕,决不可能。

根据我们推测,秦在农耕中还利用了铁犁。

”3秦国是否已普遍使用牛耕,兹不论。

但是,在西汉中期以前,畜耕并不具有普遍性,则是可以肯定的。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基本特点(一)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基本特点(一)

铁农具的使用: 标志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准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西汉耧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东汉:耦犁(二牛抬扛)
东汉:一牛挽犁(山地)
唐:曲辕犁(水田)
(2010浙江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 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 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D
(2010天津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经营技术层面: 从粗放式农耕→精耕细作
(3)组织方式层面: 从大规模简单协作→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4)生产工具:材质: 石、骨、木---青铜、铁
工艺: 打制—磨制—冶铁、铸造 动力: 人力—畜力—自然力
3、影响:作用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 1.生产力: 命,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史料研究:
史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 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 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 之食。 ——《汉书· 食货志》 史料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2014· 广东高考,节选)史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 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 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 史料二 (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 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史料一和史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筒车
高转筒车
明 清 风 力 水 车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 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
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井田制
(商周) 土地所有制
封建社会
(春秋战 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 君主土地私有制
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
农民土地私有制(附庸)
翻车→风力水车
改良培育作物
芍陂、都江堰、坎井儿 引进高产作物
工具 革新
水利 灌溉
耕作 技术
作物 改良
骨器木器→铁器 耦犁→曲辕犁
代田法、耕耙耱 稻麦轮作、施肥
古代农民的状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唐·李绅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 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 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论贵粟疏》汉·晁错
小农经济的评价
(1)积极性:①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②推动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③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政来源,是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 基础。
(2)局限性:
①抵御天灾人祸能力差,易破产。 ②规模小,难以扩大生产,不利于技术的进步。 ③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专题09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及经济政策

专题09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及经济政策

专题09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及经济政策九、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及经济政策【核心考点】1.小农经济的形成原因、特点和评价(1)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②生产关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③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④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3)评价:①积极影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推动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主要动力;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古代中国一切文明的基础。

②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障碍,是近代中国停滞不前、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正确认识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项目【真题再现】1.(2013·海南单科·8)图1反映的是(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1【解析】读图分析,图片上面是铁犁牛耕,下面是女子纺织,放在一起就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生产形式,故选B。

【答案】B2.(2013·江苏单科·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材料信息主要体现的是:在扬州商人经营盐铁致富,购置房产,不在回归家乡。

A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与历史史实不符,也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选B.【答案】B3.(2013·广东文综·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生活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生活■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占主导,手工业和商业是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线索1 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2 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3 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4 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必备知识§1古代中国的农业一.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②两汉:西汉赵过发明耦犁(二牛抬杠),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东汉一牛挽犁(犁耕法)。

③唐代: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和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二.基本特征:精耕细作1.生产工具:铁制农具;曹魏翻车、唐代筒车等灌溉工具;西汉播种工具耧车。

2.生产技术:战国都江堰、隋唐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牛耕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等。

3.耕作方法: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等。

三.基本模式:小农经济1.历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2.成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小农经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小农经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学院:机电学院学号:姓名:班级:时间:小农经济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摘要:小农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本文论述了小农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小农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和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最终揭示了科学发展与小农经济改革之间相互作用原理,即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角度论述原理。

因此要利用小农经济的改革发展来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并且利用社会科学发展取得的成绩,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关键字:小农经济;科学发展;改革;经济原理:农业小农经济的内涵以及特点小农经济,又称自然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主要特点为:以家庭(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

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

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

经济学家艾利思对小农的定义有其独到之处,即“主要从农业中获得生活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家庭劳动的农户”,而且“部分地参与常常是不完全或不全面的投入和产出的市场”。

这个定义巧妙地或者有意地避开了关于农民经济理性的争议。

根据这一定义,则农民如果把全部财产转变为面向充分发展的市场的生产,农户就变成农业家庭企业,农民也就不再是农民[1~3]。

恩格斯曾经提出:“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既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活他的家口的限度”。

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小农经济形态”的一个最完整、最严密、最准确的科学界定,显示出了富有弹性的理论解释力和时代包容性。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

清代前期的小农经济(一)(一)小农经济在许多国家的传统农业中是普遍的经济形式。

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至历史条件的不同,各个国家的小农经济又表现出种种差异。

苏联学者A.V.恰亚诺夫在《小农经济理论》一书中,以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小农为理论原型,提出了一种依靠家庭劳动并以实物形态满足家庭消费需要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

美国学者T.W.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以二十世纪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小农为理论原型,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模式。

中国封建社会以至近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却与此不同,它表现为一种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模式,也就是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随着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长期发育,到清代前期臻于成熟。

一中国地主制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实物地租、土地买卖和小农经营。

它的形成是以农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的。

在地主制经济下,一家一户的小农,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农民既从事粮食生产,又种植蔬果,饲养禽畜,还养蚕织帛,种麻棉织布,通过耕以自食,织以自衣,即通常所说的“男耕女织”,以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但是,由于小块土地经营和家庭劳动的局限,任何一个农民家庭都不可能满足自己全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

小农经济在生产上的这种局限,迫使他们从事商品生产,与其他农民和手工业者交换产品,取得自己不能生产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以维持再生产,从而维持自己家庭的温饱。

因此,农民家庭生产与消费的平衡,不仅有实物平衡,而且有价值平衡。

其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自己以实物形态满足一部分之外,其余部分就要通过市场进行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农民家庭并不单纯是一个自我完成再生产的经济单位,而是一个包含—定程度的以流通为媒介的再生产的经济单位。

针对这种情况,我曾经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生产,是“农业和手工业、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双重结合”的概念。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

中国经济史一,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古代社会生产方式即小农经济,由小农的生产与生活组成。

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状态。

战国以来的小农经济,五口之家很普遍,由于生产规模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其所能提供的产品极为有限,因此其生产和消费是独立的,但其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足,须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补充。

另外,这样的小农家庭只能尽量在生产和生活上减少开支,除了缴纳政府的货币税,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尽量压缩对市场的需求,生活得非常艰苦。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战国和秦汉时期,为了维持小农经济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必须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还必须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上减少开支。

西汉的小农经济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低投入更是达到极限。

3、农业的高剥削率从战国到秦汉,中国的小农经济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低投入和低产出。

在其后的中国经济史上,由于高额的租税剥削,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王朝屡变赋税之法,变来变去,不是减法,而是连加法。

魏晋已降低对自耕农的剥削,然而仍比秦汉时更为严重。

西汉时小农受剥削最严重的程度时50%的剥削率。

然而比秦汉时的“泰半”(66%)之征,已减轻。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在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产区,小农经济本身的维持也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桑之外的副业。

孟子所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讲的就是小农的纺织原料和成品生产。

小农的这项副业还是远不能弥补小农生活的不足。

饲养牲畜对小农生计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补充。

在以农桑为基础的小农生活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以瓜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果实甚至野菜来代替粮食,就成为农民必然的选择。

除“农桑”并称,又以“桑枣”并称,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小农在日益窘迫的生存状况之下,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副业。

5、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做的制度安排赋税和地租剥削的加重,必然使小农经济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副业。

为了稳定财政收入,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会议大规模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小农副业的恢复和稳定。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浅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摘要:受自然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农耕文明, 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介绍了中国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影响及产生的条件。

关键词:中国,小农经济;原因;影响;特点小农经济, 是以家庭或家族为组成单位, 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 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形成的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格局。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 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它的产生, 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 更对中国的社会发展, 乃至人们的观念意识及文化传统,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我国之所以走上农耕文明的道路, 与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据考古资料证明, 在原始人类生活的时代,气候温暖湿润, 沿袭着灵长类动物杂食习性的原始人类,便通过采集和狩猎劳动获取生存所必需的食物。

而这种自然环境, 使采集劳动更容易获取食物。

且野生的粟、黍、稻等植物种籽, 能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

因此, 随着磨制技术在工具制作中的应用, 我国在距今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类就已从采集劳动演进为原始种植生产,从而开始了漫长的农耕文明的历史。

在农业生产中, 粮食种植最为重要,它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随着国家的建立, 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 有许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卜辞。

“年”, 在甲骨文字中是由“禾”、“千”两个字上下组合而成, 表示谷物累累, 丰收之意。

卜辞中, 常见“求年”及“求雨”、“宁雨”等内容, 充分说明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商鞍在秦国变法时, 更明确地提出兴农为治国之本的思想。

小农经济的特点: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只供个人使用的手工工具决定了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经济形态,“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由于生产限于家庭劳动力的范围,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以全家力量所能耕种的面积为限度,经营规模狭小。

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为维持温饱,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得产品,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2)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2)

7、佃农的生活状况以上所涉及的,大都是有关自耕农在国家重赋之下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那么,佃农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如何呢?王莽说:“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

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

”在王莽看来,西汉的自耕农与佃农所受的剥削,实际上并无二致。

西汉以后,佃农所受剥削的程度,与自耕农也比较接近。

据《晋书·傅玄传》,曹魏的屯田制,佃兵“持官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

显然,前者的四六分成,是以后者的五五分成为依据的;而这个五五分成,实际上就是地主与佃农分成的一般标准,即《汉书·食货志》所说:“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晋代的租佃分成,基本上也是按照这个比例。

据《隋书·食货志》,晋南渡之后,“诸王公贵人”的“佃客”,“其佃谷皆与大家量分”。

这个“量分”,就是五五分成。

唐宋以下,租佃分“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成一般仍以五五开。

唐人陆贽述及当时京畿地区的租佃分成时说:“降及中等,租犹半之”。

[1]2历宋、元、明、清,租佃五五分成仍然非常普遍。

北宋苏洵论及地主将土地出租,而谓“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2]3南宋洪迈论及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时,说自己家乡的租佃分成也是这样五五开的,叫作“主客分”。

“火佃出力,以得其半”,[3]4是那时租佃分成之通例。

元代,成宗时曾下令:“江南佃户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減二分,永为定例。

”[4]5顺帝时也曾下令:“民间私租太重,以十分为率,普減二分,永为定例。

”[5]6由国家下令减免私租,或可收一时之效。

一般而言,元代的租佃分成也还是五五开。

赵汸《黟令周侯政绩記》谓该县某地,经盗匪反复破坏,“里无居人,田皆芜秽不治”;而周侯担心“今兹艰食而田复不耕,則失业者无还期矣”,而命令“远近之民有能耕吾废田者,比秋成十分其入,耕者取其六,田主收其四”;结果“不十日,境内荒田皆蒔矣”。

说明我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产与生产活动

说明我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产与生产活动

说明我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产与生产活动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水利兴修推动经济发展。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赋税徭役繁重,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
基本特点
(1)经济构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生产技术: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3)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

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为精耕细作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结构
古代农业的发展可以春秋战国为线,划为两个大的阶段。

此前,中国处于石制农具阶段,生产力低下,因此,这一时期的生产方式是集体劳作,生产关系也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但随着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战国的使用及此后的传播,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一家一户的劳动成为可能,随之也带来了生产关系的变动,即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一)本文所要讨论的小农济经,不仅仅是小农的“生产”,更重要的还在于小农的生活。

而以往有关的小农经济的讨论,往往只涉及“生产”,亦即小农的主业和主要副业——粮食和纺织原料及其成品生产。

这样的讨论,忽视了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所赖以生存的更多的必要条件,也不能解释这种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持久地提供高额的赋税和地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是远不够充份的。

1、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小农家庭人口多寡与贫困的关系。

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无非是要对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作一个静态的描写,以便突出我们的研究对象的最一般的状况。

中国历史上小农经济的人口规模,在孟子那个时代,一些地方可能普遍是“八口之家”。

1]1但是,比孟子早约一个多世纪的李悝,在谈及小农经济时却说是“一夫挟五口”。

2]2到了汉代,晁错也说“今农夫五口之家”。

3]3汉以后的人,言及小农经济,往往说是五口之家。

但也有说“十口之家”的。

《管子》这么说,历代也都有人这么说。

《管子》、《孟子》还说“数口之家”,后来这样说的人也很多。

可见,战国以来的小农经济,五口之家虽然很普遍,而少于或多过这个数目的小农家庭也很不少。

这里有必要事先点明的是,这样的小农经济,其生产和消费是独立的;惟其自给自足的能力不足,则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补充;又由于生产规模狭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其所能提供的产品极为有限。

按李悝的计算,战国时,一个五口百亩之家,每年收获的粮食(粟),除去什一税和口粮,所剩无多,远不足以应付家庭的正常的开支;何况人家总有不时之需,政府于什一税之外也还有不时之征。

4]4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小农家庭,通常只能尽量在生产和生活上减少开支;除了缴纳政府的货币税,他们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尽量压缩对市场的需求,生活过得非常艰苦。

《孟子》卷1《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五十岁以上的可以穿丝,七十岁以上的可以吃肉,全家可以吃饱饭,这是孟子所期望的他那个时代小农之家所能过上的最幸福的生活。

这样的幸福生活,李悝笔下的五口之家的小农是过不上。

而对于晁错笔下汉代的五口之家的小农,这简直就是天堂了!所以,孔子所谓“耕也,馁在其中矣”,5]5决非虚语。

汉武帝的时侯实行食盐官营制度,一个盐价上涨,就弄得贫苦的农民只好“淡食”。

6]6这是那时小农生活极端困苦的一个明证,而非贤良文学们的过甚之词。

2、战国、秦汉时期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以上所言,表明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小农生活开支,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

而为了维持小农经济起码的生存条件,小农除了必须在生活上尽量减少开支,也还必须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上尽量减少开支。

《管子》上说,战国时期小农必备的种地工具,不过“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

7]显而易见,那时起土、碎土、锄草和收割,用的都是人力,投入是很低的。

到了西汉时,小农或许已有使用牛耕的。

考古发现的西汉木铧犁,或许就是小农有牛之家使用的。

但这也只能说明,那时铁的价格很贵,小农即便养得起牛,却未必买得起铁铧犁。

汉宣帝时,龚遂为渤海太守,“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8]这是当时铁器价贵的明证。

难怪汉武帝实行冶铁官营,一抬高铁农具的价格,贫苦农民只好“木耕手耨”。

9]这也不会是那些贤良文学的过甚之词,而同为当时小农生产低投入之明证。

西汉的小农经济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低投入早就抵于极限。

一些听起来比较极端的情况,实际上却具有很大普遍性的。

晁错描述当时自耕农的生产和生活:“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繇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10]董仲舒比晁错讲得更甚:“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

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事上共税,下足以畜妻子,故民说从上。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

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

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

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

已,复为正。

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兴,循而未改。

”11]董仲舒认为,这样的情况是从秦国商鞅变法开始的,汉朝的问题在于“循而未改”,这不尽符合事实。

此不论。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农就其所从事的主业而言,的的确确已被剥夺得没有了自己的经济,而纯粹沦为国家或地主的劳动工具。

3、中国历史上的农业高剥削率从战国到秦汉,中国的小农经济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就是低投入和低产出。

在其后的中国经济史上,由于高额的租税剥削,这种情况甚至变得更加严重。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论及魏晋以下自耕农所受赋税压迫之沉重,曰:“魏晋有‘户’、‘调’之名:有田者出租赋,有户者出布帛。

田之外复有户矣。

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

户之外复有丁矣。

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入庸、调而入于租也。

相沿至于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

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

盖十年而一值。

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

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两税也。

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

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

’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万历间,旧饷五百万,其末年加新饷九百万,崇祯间又增练饷七百三十万;倪元璐为户部,合三饷为一,是新饷、练饷又并入于两税也。

…嗟呼!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12]1有关杨炎的两税,无非是将租、庸、调与其他非法征敛合并,唐人陆贽已谓:“此总无名之暴赋而立常规也!”13]2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变化,无非如此。

二十年前,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就此问题说道:“两税法、一条鞭、地丁制(摊丁入亩),从赋税形态演化的前行意义上应该加以肯定,但其中却包含着赋税绝对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的增长,这也是毋庸讳言的。

关于这一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都曾激烈地抨击过。

王夫之就说:‘两税之法,乃取暂时法外之法(天宝以来的非法征敛),收于法之中。

’不是吗?两税规定‘量出以制入’,而不是‘量入以制出’,无异明确宣布:它对天宝以来唐财政开支猛增而加税的既成事实是加以认可的。

到宋代,庸调又从两税中脱出,‘两税’成了单纯田租的‘二税’,职役杂差又纷至沓来,以至税外有税,税外有役,两税法面目全非。

发展到明代中叶,将宋、明以来两税之外累加的各种税、役一概并入一条鞭,又以法律形式肯定了下来。

以后鞭外又有鞭,原先的银差、力差早已纳入于一条鞭之中,新的杂役却平地而起……总之,王朝屡变赋税之法,变来变去,不是减法,而是连加法……两税=租庸调+横征(法外之征);一条鞭=(租庸调+横征)+横征;地丁制(租庸调+横征)+横征]+横征。

”14]3以上引征,大致可以说明魏晋以下自耕农所受剥削,甚至比秦汉更为严重。

王莽曾经说过:“汉氏减轻田赋,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

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

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

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

”15]4这是讲西汉时小农受剥削最严重的程度。

什税五,就是50%,可谓苛剥已极。

然比之秦朝,则已减轻。

按班固所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

”16]1“泰半”就是三分之二。

班固说:“民三年耕,则余一年之蓄。

”17]2这也是当时或在此之前人们的一般看法。

据此可以认为,当时小农的受剥削的限度,至少应该控制在大约33%之内。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就王朝的正常时期而言,实际赋税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到王朝中、晚期,则常有逼近地租率(即50%)趋势。

”18]3这一估计,是就小农的粮食产出而言。

古人也作过这方面的论述。

南宋洪迈就小农受国家和地主苛剥的情况说:“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云:‘一夫治田百亩,岁收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石。

’盖十一之外,更无他数也。

今时大不然。

每当输一石,而义仓省耗别为一斗二升,官仓明言十加六,复于其间用米之精粗为说,分若干甲,有至七八甲者,则数外之取亦如之。

庾人执概从而轻重其手,度二石二三斗乃可给。

至于水脚、头子、市例之类,其名不一,合为七八百钱,以中价计之。

并僦船负担,又须五斗。

殆是一而取三。

……董仲舒为武帝言:‘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

’言下户贫民自无田,而耕垦豪富家田,十分之中以五输本田主。

今吾乡俗正如此,目为‘主客分’云。

”19]4必须说明的是,上述各项赋税率估计,所根据的是粮食产出,而某些间接税的征收,以及赋税征收的货币化和市场化,必然使这一赋税率进一步攀升。

20]5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一些套种和二熟的农作物,未被计算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