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八讲 社会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机制 喜欢/吸引 社会认同 社会归类 •刻板印象 •偏见 •绩效压力 行为整合 •冲突 •沟通 •凝聚力 •社会互动
效能 组织承诺 离职意愿 离职/缺勤 决策 工作满意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绩效
部门、工作团体、计划团队、产业、 组织、高阶管理团队、权力结构等
图:与他人相似性对个人效能的影响(Jiordan,2000)
Schachter(1959)的实验
• 结果
– 在高度焦虑时,人们选择与他人一起等待,而 在低度焦虑的情况下,人们却更愿意独自等待。
2.2 为了克服寂寞
• 寂寞(孤独感)
– 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种重要成分时所引起 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分为:
• 数量缺陷∶朋友少,达不到期望数 • 质量缺陷∶关系肤浅,达不到期望程度
个人特质
接近性 影响人际 吸引的因素
相似性
熟悉性
互补性
5 亲密关系
• 互赖模型(model of interdependence)
– 零接触→知晓→表面接触→共同关系
• 亲密关系(close relationship)
– 在共同关系中,当两个人的互赖性很大时,这 种关系即为亲密关系。
爱的三角理论(Sternberg,1986)
(-)
•团队吸引力 •承诺 •满足成员需求 •社会整合 •问题解决 •执行能力
图:成员歧异度对团队历程及绩效影响的整合模式(Williams & O’Reilly,1998)
• 规范性成分
– 指在社会网络或关系连带中,支配行动者行为的规则、 责任及制裁。 – 规则及责任决定并指导了互动行为;制裁则加强了责 任的作用Baidu Nhomakorabea– 信任与互惠是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规范。Coleman (1990)认为密集的网络代表了更为互惠的关系,这 些关系进而提升了信任。换言之,一个基于信任的网 络,可以进一步促进行动者间的相互责任、规范及制 裁,从而赋予行动者更大的权力(power)。这种权力 类似于Raven(1959)的奖赏权、专家权及参照权, 前两者展现在资源的拥有与控制上,后者展现在对他 人态度与行为的态度影响上。
White, Granovetter等人的社会网络理论
• White, Granovetter等人
– 将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连结,视为客观 存在的社会结构,并分析这些连结对人与组织 的影响。经济活动是镶嵌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 中的,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才能理 解具体的经济活动、它们的内容和形式。 – 该观点有别于地位结构的网络结构观,并不强 调个体的特征,而着重于个体于其他个体间的 关系,并根据互动关系区分成种种不同的网络;
• 所有爱情3部分组成∶
– 亲密∶感到亲近、相互关联。包括对爱人赞赏、 照顾爱人的愿望 核心 – 激情∶爱情关系带来的强烈情绪体验的驱动力。 外表吸引力、性吸引力最显著 需要得到关爱、 照顾;需要满足自尊;需要控制等动机 – 承诺∶2含义。短期内∶指爱一个人的决定。 长期关系∶维持这种爱的承诺 最理性的成分
第八讲 社会关系
Social psych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
Social thinking •How we perceive ourselves and others •What we believe •Judgments we make •Our attitudes
3 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 强化原则
– 人们喜欢能给自己带来积极效果的人,而讨厌 给自己带来消极效果的人。
• 社会交换
– 人们是否喜欢某个人取决于这个人提供给我们 的成本及利益的评价。
• 联结原则
– 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 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4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Social influence •Culture and biology •Pressures to conform •Persuasion •Groups of people
Social relations •Prejudice •Aggression •Attraction and intimacy •Helping
– 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际互动与人际 交换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有别于传统角色结构功能论 的另一种社会结构的观点。 – 人类学家Barbes(1954)是最早运用社会网络概念的学 者,他在对挪威某一渔村进行社会结构研究时发现: 从正式社会结构(社会阶级、职业、地位等)的角度, 无法了解整个渔村的社会结构;反而在以友谊、亲属 及邻居为关系基础,所形成的交会、工作、区位之非 正式、私人性互动网络,才能反映出整个渔村社会的 实际运作状态。
社会归类理论
• 社会归类理论(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 根据社会归类论及社会认同论的逻辑,个人会通过与 他人进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来维持个人 的自尊,并满足个人的自尊需求。为了方便进行比较, 个人必须利用显著的特性,将自己与他人归于不同的 社会类别,并通过此一自我归类的例程来界定自己。 此历程使得个人能够从社会认定来定义自己,让个人 觉得自己属于某一社会类别或某团体的一员,以有别 于其他团体的成员(Tajfel & Turner, 1986)。
寂寞的类别
• 孤独与独处无必然联系,但独处时更易感 到孤独。 • 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
– 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恋而引起的寂寞;
• 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
– 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 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产生的寂寞。
谁容易体验到孤独?
1 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
• 社会网络
– 一群组的点(包括个人或组织),透过一套特 殊形式的社会关系(如友谊、买卖、相同的会 员身份等)所形成的连结。 – 一组连结着一组行动者的社会关系。 – 三个要素
• 行动者(actors),即结点(nodes • 关系内容:亲密、支持、交往、咨询等。 • 关系连带(tie)
Schachter(1959)的实验
• 实验程序
– Schachter告诉女性被试,她们要参加一项电击 如何影响生理反应的实验。 – 在“高焦虑”组里,被试被告知电击很痛但不会 对她们造成伤害;“低焦虑”组的被试则被告知 电击就像打针一样只有一点痛。实际上她们不会 受到电击,实验者只是想让被试相信自己不久将 会受到这样的电击。 – 之后,Schachter告诉被试由于实验用的仪器还 没有装配好,请她们等10分钟。并且告诉被试她 们可以自己单独等,也可以与其他被试一起等。
• 相似/吸引(similarity/attraction)
– 认为人口统计变量、态度及价值观等的相似性, 会提升人际的吸引与喜欢。即,由于个人之间 拥有相似的背景,具有共享的价值或相同的生 活经验,而容易产生互动,并强化彼此之间共 有的态度与信念。 – 相似形式相互吸引的主要来源,而高度人际吸 引的结果,则使得彼此之间的沟通更为频繁、 更容易产生高度的社会整合,并拥有维持团体 连带的高度渴望。
2 社会网络的有关理论
• Simmel
– 当一个人加入一个群体的时候,受到群体的约 束,建立起了个人和群体的基本关系,即为社 会网络关系。 – 当个人进入网络时,他不仅是这个网络中的一 个点,而是将其他网络关系带入到现在的网络。 – 进入网络中的人们受到网络的约束,进入越多, 约束越多;同时,一个人主动参加很多群体的 时候,实际上是在表现自己的个性。
• 特定的童年经历∶如父母离异 • 自尊∶低自尊自信、不愿承担交往风险,而社会 关系不如意反之使人孤独 • 已婚不易孤独,但不包括不满意的婚姻 • 穷人比富人易孤独,休闲活动少,不易保持与他 人联系 • 年龄∶
– 青少年、年轻人易感孤独,老年人最低 – 18以下,79%;45-54,53%;55以上37% (Parlee,1979)
爱的三角理论(Sternberg,1986)
没有爱 喜欢 (只有亲密) 亲密 浪漫的爱 (亲密 + 激情) 成熟的爱 迷恋 (只有激情) 激情 虚幻的爱 (激情 + 承诺) (亲密+激情+承诺) 同伴式爱 (亲密 + 承诺) 空洞的爱 承诺 (只有承诺)
Ⅱ 社会网络
• 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 White, Granovetter等人
– 该观点不注重个体的身份属性及其归属感,而 分析社会联系与社会行为的“镶嵌性” (embeddedness); – 网络结构观不强调资源的占有,而关心资源的 获取(access)能力,认为个体在网络中的位 置,会影响个体各方面的结果,包括资源拥有、 成就大小、安全与情感需求的满足等。
• 关系连带建立与整合的基础
– 同质性(homophyly)或相似性(similarity) – 相似性包括:外在属性、态度、行为偏好及价 值观等的雷同 – 外显背景(如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 身份标签等)或态度相似的个体,容易相聚在 一起,经过互相影响的过程,使得彼此间的兴 趣、喜好、价值观等有更相似的倾向。
• 指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亲和需求
• 人类的亲和需求原因:
– 与社会比较有关,人们通过社会比较获得有关 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识:社会比较理论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 与社会交换有关,人们通过社会交换获得心理 与物质酬赏: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
• Riordan(2000)提出一个关于同质性的整合 模式
– 表层(surface-level)与深层(deep-level)特 性的相似性,通过影响人际互动这一中介机制, 进而影响个体效能。
团体中的个人 实际相似性 表层明显属性 •年龄 •种族 •性别 表层不明显属性 •年资 •教育背景 •专业背景 深层属性 •人格特质 •态度 •价值观 知觉相似性 表层明显属性 •年龄 •种族 •性别 表层不明显属性 •年资 •教育背景 •专业背景 深层属性 •人格特质 •态度 •价值观
• 成人/青少年被试 随身携带呼机 早-晚 呼叫几次 填问 卷 在做什么 是否一个人 • 结果∶几乎3/4的非睡眠时间都和他人在一起
人际关系的作用(Wiess,1974)
• 依恋:形成亲密关系,获得安全感、舒适感。 • 社会融和:具有相同利益和态度的感觉。提供伙 伴关系和从属感。 • 价值确定:与他人关系助己评价自己有价值、有 能力 • 稳定联盟感:需要时有人会帮助的认知。 • 指引:向顾问、老师、医生、朋友及其他人寻求 意见 • 照顾他人的机会:对他人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 给自己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 其他好处-身心健康(单身与寿命)
基本理论
对团队历 程的影响
调节变量
对团队绩 效的影响
任务互依性 信息与决策 (+) •认知历程需求 •增加问题解决视野 •精细的分析 •问题解决能力 •增加信息获得能力 •较佳的信息使用 (+) (+) 社会归类 (+) •内团体/外团体偏差 (+) •冲突 团队成员 •沟通困难 歧异度 •刻板印象 •党派之争 •认知偏差 (-) 相似/吸引 •吸引力 •喜欢 •自我确认 (+) •团结 •有效沟通 •凝聚力 (+) 共同目标 与 集体文化认同
学习目标
• • • • 掌握人际吸引 掌握亲密关系 了解社会网络的有关理论 了解华人社会关系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Ⅰ 人际关系
1 什么是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
– 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的心理关系,它 表现在人们对他人的影响与依赖。 – 归属的需要(need for belong)是人类最重要、 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动机(Baumeister,1995) – Larson et al. (1982)
2 人们为什么互相吸引?
2.1 人类的亲和动机
• Atkinson(1954)、McAdams(1980)认为, 有两种动机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
– 亲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
• 是指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 亲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