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课程目标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打好人生的底本,这样的底本可以概括为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有了这样的底本,无论经受怎样的磨难和风浪,都能昂首挺胸走出来。

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在此阶段实施中华经典教学,更利于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

此外,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益处。

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

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学校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根据《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高教体…20xx‟14号)文件精神工作安排,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

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中国古代、现代的优秀诗词。

2、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7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7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7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7篇)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

儿童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根据明德项目捐赠方要求,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全人教育”,以增强爱国情感、确立远大志向、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基本素质为主要任务。

以提高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诵经意义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

朗诵古典诗文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让苏楼明德小学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

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使全校师生文明素养得到显著提高,使我校师生真正站在具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巨人肩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人文精神的失落和危机,正呼唤学校教育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

因此我们的人文教育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诗文,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指导思想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

中华古诗文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用这些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这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

诗文内容可以不求甚解,但求熟读、熟背,以作为儿童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

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三、理论依据环顾今天的社会环境,不适合青少年看的电视、电影越来越多,不适合青少年听的歌曲、不适合青少年去的网吧,比比皆是。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第一篇: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生古诗词大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比赛时间及地点1.集体赛时间:11月下旬地点:会议室2.个人赛时间:12月上旬地点:会议室具体时间在教工会议上通知。

四、比赛形式分为集体赛和个人赛(具体细则见附页)。

1.集体赛以自选、抽背(参赛班级先自选自己最拿手的背诵,然后再进行随机抽取内容的背诵)为主要形式,同时鼓励穿插舞蹈、吟唱等艺术表演形式,以进一步提升诗文诵读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2.个人赛为“诵读小状元”评比赛,以参赛选手自选和抽背的形式进行。

五、比赛内容一年级:下发的诵读教材中的前40首古诗。

二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40首古诗。

2.《三字经》1-47页。

三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50首古诗。

2.《弟子规》1-40页。

四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的前60首古诗。

2.《千字文》1-47页。

五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论语》1-47页。

六年级: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笠翁对韵》1-41页。

六、奖励方法1.每个年级评出集体一等奖一名,颁发奖状。

2.每个年级按参赛人数的40%评出“诵读小状元”,颁发证书。

3.获一等奖班级的班主任在岗位责任制中加3分,其他班级加2分。

获“诵读小状元”的学生给班任加2分(可累计)。

七、评委王秀娟孙中成高春来韩中梅杨秀秀张海侠张辉八、其它要求1.各班教师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辅导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经典诵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推动经典诵读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 推动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全面落实。

3. 增强学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校本化诵读教学计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经典诵读的校本化教学计划,明确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经典诵读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全面覆盖。

2. 培训师资力量。

组织学校教师参加经典诵读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经典诵读教学能力和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3. 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

整合经典诵读的优秀资源,建立校本化的经典诵读资源库,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的经典诵读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支持。

4.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经典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5. 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长会、家长诵读指导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经典诵读习惯和能力。

四、实施保障。

1. 加大经典诵读教育投入。

学校要将经典诵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加大经典诵读教育的投入,确保经典诵读教育的顺利实施。

2. 建立经典诵读教学评估机制。

建立经典诵读教学评估机制,定期对学生的经典诵读能力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改进。

3.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学校网站、校报、家长会等渠道,加强对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的宣传推广,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教育氛围。

五、总结。

经典诵读校本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经典诵读在学校的校本化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积极贡献。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与目的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中华经典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它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

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经典文化熏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2.陶冶性情品德,让孩子从小与经典为伍,与圣贤对话,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3.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奠定语文基础;4.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5.建设“书香校园”,全校形成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使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韵味,推动校园书香文化建设。

(二)具体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与领悟能力;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课程开发过程我校是一所示范性小学,我们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挖掘地方人文资源,吸取地方文化精华,构建本土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教材序列。

经充分论证、认真研究,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校本课程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诗词篇目,还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中庸》、《论语》等经典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领悟到道德诗篇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的益处。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通用8篇)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篇1一、活动目的: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以经典诗文,自动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其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形成经典的校本课程。

二、实施方式: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

各班级结合自己实际,利用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校本课程等途径,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小学生的诵读活动。

学校举行师生诵读展演活动。

三、具体措施:学校方面:(1)4月初,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

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每班的诵读板块;学校开设校园经典诗文小广播;开辟“古诗角”、“经典壁”和举办诗文长廊、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良好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利用校本课程开设经典诵读课。

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

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的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

(4)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5)学校将组织人员,把活动中师生搜集的古诗文分类整理,汇编成册,做为我校古诗文学习的校本教材。

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3篇

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3篇

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3篇中华经典诵读实施方案1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

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各学校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六)各学校要定期更换篇目,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方案一、活动意义中华经典美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汇聚,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无法用语言估量的,它是被传诵普遍的文章。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显得至关重要。

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把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以增厚学生文化底蕴、建设书香校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建设校本课程的一种策略。

二、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经典诵读,抓住孩子13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每天只需5至10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老子》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夯实人生基础。

2、具体目标:(1)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诵读经典、理解经文,提升个人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3)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增加其它学科以及艺术审美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早晨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四、诵读内容主要诵记的内容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诗经》选萃、《论语》、《大学》、《老子》;诸子百家中精选片段;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弟子规》《三字经》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诗经》(自选)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论语》(自选)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老子》(自选)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古诗文;《诗经》——《子矜》、《伐檀》、《硕鼠》;《陋室铭》;《短歌行》;《礼记》——《学记-教学为先》、《不食嗟来之食》现代诗文10篇。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诵读中华经典文学佳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课程内容1. 选取经典文学佳作:课程将选取中华经典文学佳作,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涵盖不同时期和类型的文学作品。

2. 诵读训练:通过诵读佳作文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背诵能力。

课堂上,学生将逐段诵读和模仿,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文学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作品交流和讨论: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创作实践:通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写作练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组织形式多样:课程采用小组讨论、演讲展示、文学讲座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研究相结合:教师在课程中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分析和讨论,同时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

3.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文学作品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4. 课外拓展活动: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经典文学相关的活动,如参观文学展览、观看戏剧演出等,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四、评估方式1. 诵读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表现、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2. 文学分析作业:要求学生撰写文学分析作业,对所学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3. 创作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4. 参与度评估: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五、教学资源支持1. 教材和教辅:根据课程内容,选用合适的经典文学佳作教材和教辅材料,供学生参考和研究。

2. 多媒体设备:提供课堂所需的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文学作品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

经典诗文诵 实施方案

经典诗文诵 实施方案

经典诗文诵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经典诗文诵是一项传统文化活动,通过朗诵经典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典诗文诵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因此制定一份经典诗文诵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3. 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实施步骤。

1. 选取经典诗文。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选取适合的经典诗文,如《将进酒》、《静夜思》等,确保诗文内容优美、深刻,有利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和语言的熏陶。

2. 诵读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文的情感和语调,提高朗诵技巧。

可以借助音频资料或请专业老师指导,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诗文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

3. 诗文解析。

组织学生进行诗文解析,深入理解诗文内涵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享,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诗文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4. 组织诵读活动。

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朗诵艺术家或文学名家到校指导,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四、实施保障。

1. 教师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和朗诵技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诵读指导和帮助。

2. 学校资源支持。

学校应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保障经典诗文诵的顺利开展,如音响设备、朗诵台等。

3. 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情感培养。

五、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的朗诵成绩、诗文解析能力、诵读兴趣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经典诗文诵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六、总结。

经典诗文诵作为一项传统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

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

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经典诗文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朗诵经典诗文,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情感和思维,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因此,制定一份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对于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朗诵技巧;2.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3.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三、实施内容。

1. 选取经典诗文。

选择经典的诗词文段,如《静夜思》、《将进酒》、《木兰诗》等,内容既有文学价值,又易于理解和朗诵。

2. 学生自主选择。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诗文进行朗诵,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3. 朗诵训练。

在语文课上安排专门的朗诵训练时间,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诵技巧,包括语调、节奏、停顿、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4. 朗诵比赛。

组织学校的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朗诵才华,增强学生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四、实施步骤。

1. 选取经典诗文,学校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学水平,选取适合的经典诗文进行朗诵教学。

2. 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推荐,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经典诗文进行朗诵。

3. 朗诵训练,学校安排专门的朗诵训练时间,教师进行朗诵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4. 朗诵比赛,学校组织朗诵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朗诵者,并进行表彰。

五、实施保障。

1. 教师指导,学校安排有经验的语文教师进行朗诵指导,确保朗诵训练的质量。

2. 学校支持,学校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保障朗诵训练和比赛的顺利进行。

3. 家长配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朗诵训练和比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实施效果。

经过经典诗文朗诵实施方案的实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审美情趣得到了增强,情感和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得到了增强,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

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范文

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范文

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思想: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落实区教育局提出的“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论语》、《老子》、《百家姓》、《诗经》、《中庸》、《孟子》、《古文观止》、古诗文、经典神华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教育原则完整性原则:忠实原著全文,不断章摘句。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并合理对待。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积极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诵读经典。

知性合一原则:文以载道,读经典与良好品行的养成结合,读圣贤书,养君子德。

全体性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

五、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活动的实施1、活动责任人:五年级各班语文教师2、活动时间及方式:(1)营造班级经典文化氛围:本期第一期板报各班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为专题布置。

(2)各班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写字课15分钟,积极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做到日有所诵。

(3)充分发挥品德,班会课的课堂渗透作用,做到知行合一。

(4)各班语文教师先在本班学生中进行初赛,由学生评委、老师评委共同选出优秀者,再在年级中复赛评出优胜者。

(5)年级复赛时间:12月五年级语文组徐丽萍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

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

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经典诗文诵读是培养学生情感、语言、审美、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因此,制定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要求。

1. 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选取经典诗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经典诗文,包括古诗词、现代诗歌、古文等,涵盖不同题材和体裁,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和审美情趣。

2. 诵读教学。

(1)诵读环境营造。

在校园内设置诵读角落,悬挂经典诗文的展板,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

定期举办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2)诵读指导。

由语文教师担任诵读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涵,领会诗文情感,提高诵读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3. 诵读评价。

设立诵读成绩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包括语音语调、情感表达、形象描绘等方面,对学生的诵读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诵读水平。

四、保障措施。

1. 学校领导重视,制定诵读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语文教师的诵读指导水平。

3. 定期举办诵读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

4. 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在家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共同推动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

五、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的诵读兴趣明显增加,诵读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得到了有效的促进。

六、总结与展望。

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诵读指导,丰富诵读活动形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做出更大的努力。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引言】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诵读经典文化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我们特制定了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精选经典文化作品,构建全面科学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和深入理解。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经典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成为自信、文明、有道德观念、责任感的公民。

3.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评价经典文化作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经典文化作品选取: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结构,选取一系列经典文化作品,包括古代经典名著、文学作品、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

2. 经典文化知识传授:通过教师讲解、集体讨论、研读等形式,传授经典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思想。

3. 经典文化背景解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经典文化作品的背景信息,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增加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4. 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才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诵读,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演讲比赛。

5. 经典创作:鼓励学生通过创作、改编等方式,将经典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6. 经典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经典文化相关的展览、演出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对经典文化的体验和感知。

【三、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参与性: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诵读和讨论,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经典文化作品的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手工制作和实践活动:结合经典文化创作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手工制作、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深度。

【四、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质量、参与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名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名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诗文名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现代教育的变革以及学生研究兴趣的转移,中华经典诗文的传承和研究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为提高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理解与欣赏水平,我校决定开设中华经典诗文名篇诵读校本课程。

二、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华经典诗文名篇选读:课程将选取一系列经典的中华诗文名篇,包括古代诗词、古文等,通过诵读和解读,使学生熟悉和领悟其中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2. 诗歌欣赏与表达:通过研究与欣赏不同类型的中华经典诗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朗读和创作诗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诗歌赏析与写作:通过对中华经典诗歌的赏析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形式多样的教学: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朗读比赛、创作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2. 融合跨学科教学: 结合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的内容,拓宽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理解。

3. 个性化辅导: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表达。

五、评估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度、朗读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估:包括作文、诗歌创作等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六、实施计划1. 课程持续时间:本课程每周安排2个课时,共计16个课时。

2. 教学资源准备:学校将提供足够的中华经典诗文选读资料和教学辅助材料。

3. 教师培训: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相关课程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__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引言: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培育良好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在____年开设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

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经典诵读课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一步规范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

一、课程目标通过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展,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涵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经典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不同类型的经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和发展自己的才艺。

4. 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参与到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欣赏:选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外国经典文学在内的经典著作,鼓励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经典文学进行阅读和分析,并组织相关讨论和分享。

2. 经典诵读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表演,让学生通过朗诵等形式展示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训练。

3. 经典文化研究: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了解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背景和文化内涵。

4. 经典作品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与经典相关的作品,包括作文、诗歌等。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配图、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思辨思考。

3. 教师示范与指导:教师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经典作品,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经典诵读表演和创作。

4. 口语交流与演练:通过口语表达和演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表达技巧。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课程背景本次课程的设计基于中华经典文学这一国家特色文化,旨在通过推广经典文学的诵读与研究,引领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通过深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增强文化自觉。

二. 课程目标1. 增强学生阅读中华经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爱护和认知,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 课程内容1. 课程在校内推广经典文学的诵读和研究,建立了以学校经典文库、藏书楼馆藏和经典文献数据库为基础的课外研究平台。

2. 在学校内建立了以闲置教室等场所为基础的午间荐读和约读小组,以供课外研究之用。

3.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生特点,量身定制整合了适合学生的经典文学作品,关注课本外的阅读内容,丰富课程内涵。

(附:完整榜单)四. 课程实施1. 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每个学期限选一次,时间为两学时。

2. 由学校选派有资质的语文老师授课,按照课程大纲进行讲解,现场答疑和点评。

3. 经典文学课程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以便于学生进行课外研究,丰富传统文化知识。

五. 效果评估1. 开始推广课程后,定期收集学生研究情况反馈,对课程功能和效果进行评估。

2. 关注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3. 通过专业技术评审,评估课程的实施支付质量和效果,为调整和完善课程提供参考。

六. 实施方案的保障和支持1. 学校将为中华经典文学佳作诵读校本课程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料和其他设施。

2. 学生因参加课程的行为、学术成果和课程实践表现将得到鼓励和关注,教师因参与课程授课的学术功绩将得到认可和奖励。

3. 学校将加强与家长沟通,通过家委会和家访等形式,引导家长积极关心子女在经典文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七. 实施时间表实施时间: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5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5篇

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诵读经典著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活动时间本次活动计划从每年的9月开始,持续到次年的6月,每月进行一次诵读活动。

三、活动内容1.经典选读:每月选取一本中华经典著作,每周学生进行诵读。

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书籍,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

2.诵读比赛:每月末进行一次诵读比赛,学生从所选的经典著作中选择一段进行诵读,并进行评比。

3.文化讲座:每学期组织一次中华经典文化讲座,邀请文化专家或老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经典的背景和意义。

4.创作演讲:每学期组织一次创作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中华经典的理解,进行创作并进行演讲。

5.作品展示:每学期末组织一次作品展示活动,将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

四、实施步骤1.确定活动时间和经典选读内容:在每年9月组织会议,确定活动开始的时间,并从中华经典著作中选择每月的诵读内容。

2.宣传活动:在学校网站、班级公告栏、学校广播等渠道进行宣传,向学生和家长介绍活动的意义和内容,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学生选书和诵读: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本经典著作,并在每周进行固定的课堂诵读活动。

4.诵读比赛:每月末在学校礼堂举行诵读比赛,由专业教师和同学评为“最佳诵读者”,并进行奖励和表彰。

5.文化讲座:每学期组织专家讲座,邀请专业文化人士进行中华经典的讲解和解读。

6.创作演讲:每学期组织创作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中华经典的理解,进行创作并进行演讲。

7.作品展示:在每学期末组织作品展示活动,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

五、活动评估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性,每学期末进行一次活动评估。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经典诵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兴趣和文学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欣赏,我校将在2023年推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本方案旨在明确实施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经典文化,并培养良好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诵读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三、内容1. 经典文学作品选读: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并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进行分级和分类。

2. 经典诵读: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集中的经典诵读活动,并通过校内诵读比赛、合唱等形式进行展示。

3. 经典解读:通过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4. 经典赏析: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观看舞台剧和电影等形式,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5. 创作发表:鼓励学生根据经典作品进行创作,可以是诗歌、散文、戏剧和绘画等形式。

通过校内的创作比赛和展览,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四、教学手段1.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互动、诵读和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2. 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究。

3. 多媒体技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和移动终端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诵读和表演的表现等。

2. 作业成绩:评价学生完成的文学鉴赏、创作和阅读任务的质量和深度。

3. 课外活动:评价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相关的活动的积极性和创作能力。

诗文诵读课程实施方案

诗文诵读课程实施方案

诗文诵读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诗文诵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语言、审美等方面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诗文诵读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诗文诵读课程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诗文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2.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3.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

1. 选材广泛,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古代文言文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2. 课程内容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经历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人生、感悟社会;3. 课程内容涵盖诵读技巧、声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四、课程实施。

1. 课程设置,将诗文诵读融入语文课程,通过课文、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进行;2. 教学方法,采用导入、鉴赏、训练、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课外活动,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诵读分享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4. 教师角色,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诵读活动。

五、课程评价。

1. 定期组织诗文诵读比赛,评选出优秀的诵读者;2. 建立诗文诵读档案,记录学生的诵读成绩和表现;3. 针对学生的诵读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六、课程效果。

1. 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2. 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培养,情感表达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得到增强,诵读活动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

七、总结。

诗文诵读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诗文诵读课程的实施,让诗文之美在校园里绽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及目的
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中华经典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不仅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文学之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胸怀、风骨、智慧、情趣。

它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

它能引导我们的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语文教研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经典文化熏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2.陶冶性情品德,让孩子从小及经典为伍,及圣贤对话,养成开朗豁达的性情,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感,感受精华,奠定语文基础;
4.发展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力;
5.建设“书香校园”,全校形成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潮,使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韵味,推动校园书香文化建设。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言语感知及领悟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6.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课程开发过程
我校是一所示范性小学,我们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挖掘地方人文资源,吸取地方文化精华,构建本土化、人文化、个性化的教材序列。

经充分论证、认真研究,决定开发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

校本课程教材内容既选取课程标准规定的必背诗词篇目,还选取了《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中庸》、《论语》等经典道德教育的内容。

学生们不仅能读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泊船瓜洲》这样流传千古的经典诗篇,还能领悟到道德诗篇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带来的益处。

该校本课程的开发,遵循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体系。

开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写教材,付诸实施。

参及的教师立足学校特色、课程特点,合作编写校本教材。

第二阶段:积累材料,鼓励创新。

及时交流经验,鉴定经验的可取可行性,鼓励学生在接受经典诗文诵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完善校本化体系,展示成果。

制定完善我校中华经典
诗文诵读校本化体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发表研究论著。

四、课程内容框架
为适合学生阅读,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在内容上分上、下两册,1-3年级诵读上册,4-6年级诵读下册。

具体如下:
一年级:《三字经》、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二年级:《弟子规》、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三年级:《千字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四年级:《中庸》、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五年级:《论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六年级:《论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20首。

五、课程组织及实施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工作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任副组长,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语文学科教师为成员,具体负责落实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

(二)制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计划
课程开发小组本着“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课程专任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

(三)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
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素养。

1.专家培训模式。

定期聘请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使教师首先走近经典、诵读经典,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

2.实践性模式。

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通过自己阅读、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等形式,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在学生中开展阅读节活动,以教师的读书活动带动学生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建设良好的读书风尚,更好地实施经典诗文诵读。

3.课题研究模式。

为了使中华经典诗文教育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更加具有鲜明、长远的效果,学校将申报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不断地为经典诗文教育注入人文化、本土化的教育内涵,不断地提高教育的实效。

4.积极开展校本实践活动。

在实施校本教材过程中,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基础,根据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尝试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经典诗文特色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人文修养。

六、具体措施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制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计划,提出活动要求。

2.广泛宣传,营造书香校园。

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小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发动家长及孩子共读经典,共同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3.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
(1)利用晨读让学生诵读古诗文。

(早操后6分钟操场经典诵读已经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2)利用放学进行经典诵读。

(3)开展“经典诵读”为主题内容的班队会。

4.每年进行一次“诵读比赛”、“中华经典诵读展演”、“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5.积极探究古诗文教学方法,摸索古诗文诵读的形式。

6.在期中和期末试卷中出5—8分的经典诵读试题,以此推动学校经典诵读的顺利开展。

班级方面
1.倡导班级开展“课前一吟”活动。

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班级开展“我会背”汇报活动,人人参加。

3.发动学生广泛搜集优秀古诗文,开展看谁找的多、读的多、背的多活动。

并选出适合本班的优秀作品诵读。

班级每月要评出“诵读大王”、“小诗仙”等。

4.开设“经典”园地。

每个班级在板报栏里开设一块“经典”园地,内容可以是要求会背的古诗或古诗的背景介绍,也可是为古诗配的书画,还可以是经典中的故事等,营造诵读氛围。

七、课程评价方法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学生的评价
注重“三维”。

即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坚持评价内容的多维化,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外,更要重视学生积极参及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二)对教师的评价
重视教师角色的定位,看教师是否成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以及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其次是教师的经验总结。

八、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我们学校有着一支非常优秀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语文教师,他们不仅有着渊博的知识,还有着可贵的探索精神,能不断地促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拥有这样的教师是我校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坚实基础。

(二)组织保障
构建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系,即“校级管理--教导处--教研组”,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力争高质量地完成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开发、实践工作。

(三)设施及经费保障
我校营造了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充满诗文意韵的书香校园环境,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中将提供尽可能的物质保障,确保其顺利开发及实践。

永昌县第三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