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中面层改性沥青AC-20施工指导意见doc
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_secret
![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_secret](https://img.taocdn.com/s3/m/c69d9c0e6f1aff00bfd51e60.png)
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技术论文姓名:xx单位:xx时间:xxSBS改性沥青(AC-20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要点一、引言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型优质筑路材料。
它通过把聚合物掺入道路沥青中而改善使用性能,能显著延长路面寿命、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SBS 沥青作为一种改性沥青胶结料,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由于SBS是一种热塑性橡胶共聚物,使用量大,费用较高,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所以在国内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
下面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施工情况,谈谈对SBS沥青配合比设计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SBS改性沥青概述SBS改性沥青是在原有基质沥青(AH-70)的基础上,掺加2.5%、3.0%、4.0%的SBS改性剂,改性后的沥青,与原沥青相比,其高温粘度增大,软化点升高。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
在SBS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生产后对其技术指标进行了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外掺3.0%SBS的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等指标均满足改性沥青规范要求,可用SBS改性沥青做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三、SBS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为了使设计的混合料能够达到实施效果,需要从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一)、原材料要求1-1粗集料: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
2.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破碎砾石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应采用大砾石破碎,并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破碎面。
1-2细集料在高速公路所用的细集料一般是机制砂,具有明显的棱角性,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AC-20中面层施工技术交底
![AC-20中面层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947e0fb7bed5b9f3f80f1c19.png)
青银10标中面层AC-20施工技术交底青银10标中面层AC-20施工厚度共有两种,K119+490-K125+259右幅、K127+260-K138+280左幅为6cm,K125+259-K138+280右幅为8cm。
为保证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中面层AC-20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依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筹建处《沥青中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及长安大学中面层配合比设计要求等,各项要求请一并执行。
第一节试验路施工结构方案和基本技术要求1、试验路结构方案1.混合式结构图1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1(K129+320-K138+280左)图2 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2(K130+619-K138+280右)图4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4(K125+259-K130+619右幅)图5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5(K119+490-K127+260左)4、变更后增加的路面结构图6变更增加的路面结构6(K127+260-K129+320左)二、施工技术实施方案1、关于试验路封层、透层和粘层问题(1)对于全厚式结构图3和图4,在二灰稳定碎石顶面做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度5-6mm,做稀浆封层前先撒布透层油(乳化沥青0.7kg/cm2或煤焦油1.0kg/cm2)。
(2)对于混合式结构图1和图2,在粗粒式沥青稳定碎石和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顶面做封层,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加碎石方式。
(3)对于大粒径沥青混凝土作面层试验路图5,在细粒式沥青沥青混凝土和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间做封层,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加碎石方式。
图6按正常路段要求在中粒式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间做封层。
(4)去年已经完成透层油洒布的水泥稳定碎石段落,在施工沥青混凝土前再洒布0.2kg/m2的粘层油。
(5)多层柔性基层间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0.3kg/m2,面层间及面层与柔性基层间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按筹建处招标文件执行,即0.6 kg/m2。
AC-20技术方案
![AC-20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27fda195f312b3169a5fe.png)
安徽省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路面工程HQLM-01合同段K0+818—K26+159沥青混凝土AC-20C中面层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黄祁高速HQLM-01项目经理部编制日期:二0一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沥青下面层(AC-25C)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沥青中面层试验段在摊铺碾压过程中,严格遵守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书及有关施工设计规范、技术文件、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1、依据施工设计规范、技术文件、验收标准如下:1.1《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路面工程设计图》1.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1994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1.7《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按照施工监理实施办法的有关程序,进行了如下准备工作:2 .1 实测项目检查。
2.1.1 精确放样,完成下承层(下面层)检查、清扫与验收。
检测项目包括:纵断高程、中线偏差、横坡、边坡、压实度、平整度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将与沥青混合料接触的构造物表面、路缘石的内侧壁涂上粘层沥青后,方可进行摊铺。
2.1.2 验证施工生产配合比,混合料采用中粒式沥青砼(AC-20C)最佳的油石比。
2.1.3 验证沥青拌和站的拌料速度及质量,摊铺机的摊铺质量。
2.1.4 沥青中面层的松铺系数。
2.1.5 主要确定施工机械数量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确定压路机具的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2.1.6 厚度及平整度的控制方式及效果。
2.1.7 施工缝处理方法。
2.1.8 质保体系是否完善,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2 .2 人员及机械配备:(1)现场管理人员本次试验段设置以项目经理胡义平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下:组长:胡义平副组长:杨臻、严焰兵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路面、试验、机械工程师(2)质量保证人员①原材料检测:彭俊朝(配比、计量、混合料取样和试验)②混合料质量检测及出厂温度测量:许琼、王志涛③混合料生产:朱忠明、(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沥青加热温度、矿料温度、拌和时间、拌和设备保养和清洁、记录、运行)④沥青混合料称量及开票:阮怀志⑤混合料运输:韩培(车辆组织、运行前车辆检查、车辆涂液及覆盖、车辆出厂到返回的时间、运料单签收发等)⑥施工放样和混合料到场温度检测:胡军、程振⑦混合料碾压:朱桐城(初压、复压、终压及各碾压组合、顺序、遍数等)⑧混合料摊铺:余凡(摊铺设备检查、摊铺系数选择和调整、摊铺作业等)⑨辅助工:席世利(电脑、铝合金梁、卸料指挥、修边、缺陷和废料处理)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并配备现场负责人、管理技术员、试验员、安全员等。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72c1bdd1f34693daef3eb6.png)
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XXXX高速公路XXXX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 年月目录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 4 -1、编制依据 (4)2、编制范围 (4)3、编制原则 (4)二、工程概况............................................. - 4 -三、总体工期安排......................................... - 5 -四、施工准备工作......................................... - 5 -1、机械准备 (5)2、材料准备 (6)3、技术准备 (6)4、试验准备 (7)五、质量标准及要求....................................... - 8 -1、施工前的质量要求 (8)2、材料及混合料试验检测标准 (8)六、沥青砼中面层施工工艺................................ - 13 -1、清理下面层 (13)2、测量放样 (13)3、粘层施工 (13)4、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13)5、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14)6、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14)7、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15)8、接缝、修边和清场 (17)9、交通管制 (17)10、检测 (17)七、关键技术控制措施 (19)1、离析的控制 (19)2、平整度控制 (20)3、温度控制 (21)八、质量保障措施 (21)1、工程质量目标 (21)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九、安全保障措施 (23)1、安全管理目标 (23)2、安全管理体系 (23)3、安全保障措施 (25)十、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7)1、文明施工措施 (27)2、环境保护措施 (28)沥青砼中面层(AC-20C)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有下列文件:1.1、业主《招标文件》及补遗书;1.2、我公司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1.3、黄鄂高速公路团风段路面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4、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执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1.5、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1.6、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7、路面沥青砼下面层完成情况;1.8、踏勘现场掌握的情况,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1.9、试验段的人员、机械、材料及试验技术准备情况;2、编制范围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湖北省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团风段K0+827.850~K13+343.228全线路面工程沥青砼中面层,包括黄州北互通、马曹庙互通、黄冈北互通。
SBS改性AC-20C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
![SBS改性AC-20C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14637e915f804d2a16c129.png)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至磁县(冀豫界)公路改扩建工程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石安改扩建工程KJ5项目经理部2013年9月16日目录1、工程概况 (4)2、试验段选取 (4)3、试验段铺筑目的 (4)4、施工准备 (4)4.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4)4.2、配合比设计过程 (5)4.3、施工机械、设备、人员的进场 (6)5、施工工艺 (9)5.1、施工准备 (9)5.2、施工放样 (9)5.3、材料检测 (9)5.4、沥青混合料拌制 (10)5.5、混合料运输 (10)5.6、沥青混合料摊铺 (11)5.7、沥青混合料碾压 (12)5.8、横缝处理 (13)5.9、交通管制 (13)6、质量保证措施 (13)6.1、事前控制: (13)6.2、事中控制: (14)6.3、事后控制: (14)6.4、质量检查 (14)7、现场文明施工 (16)8、安全生产 (16)9、环境保护措施 (17)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主线路面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厚度8cm,沥青采用A级70号石油沥青。
2、试验段选取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我部选定在K407+120---K407+460左幅作为沥青下面层试验段铺筑路段,该段下面层宽10.74m,长320 m3、试验段铺筑目的为了保证沥青面层大面积施工的质量,取得适合本项目的标准施工方法,用以指导施工,以达到以下目的:(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和组合方式及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运输车辆、摊铺能力的协调性。
(2)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骨料加热温度与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验证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质。
(3)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和摊铺温度;压路机的组合、碾压顺序、遍数、速度,确定松铺系数。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6893e7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8e.png)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SBS改性沥青-AC-20S)解读
背景
高速公路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地区发展水平的窗口。
其中,路面是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而沥青路面是目前高速公路路面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其作为路面材料的使用历史已经超过100年。
近年来,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和车流量,各地开始使用SBS改性沥青来增强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
SBS改性沥青
SBS改性沥青是指将聚合物SBS(丁苯橡胶-苯乙烯共聚物)与沥青混合使用,从而提高沥青的变形性、延展性和抗老化能力。
SBS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弹性、耐磨和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将其加入沥青中,可以增加沥青牢固度和耐磨性,使路面的性能更加出色。
AC-20S
AC-20S是一种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型号。
具体来说,AC代表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型号(Asphaltic Concrete,或称沥青混凝土),20代表其耐高温性能,即其可在20℃以下温度下正常使用,S代表中面层(Surface)。
AC-20S通常用于中面层,其主要特点包括:
•耐高温性能好
•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强度
•耐水性能好,不易受水湿环境的影响
•耐冷性能较弱,需在寒冷地区进行保温
江苏省高速公路采用AC-20S作为路面中面层的原因是其耐磨、耐老化、耐高温和增强路面性能的特点,可以提高路面的疲劳寿命和耐久性能。
江苏省高速公路采用SBS改性沥青AC-20S作为路面中面层,可以提高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适应不同的车流量和气候条件。
随着人们对高速公路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相信高速公路的路面材料会更加科学、先进和环保。
布敦岩沥青改性AC-20C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应用
![布敦岩沥青改性AC-20C在高速公路中面层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b640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2.png)
类别
合成级配 级配范围
表 5 AC-20C矿料合成级配
265 100 100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927 802 693 523 329 237 173 103
90~100 74~86 62~76 44~58 26~38 19~29 13~21 10~16
类别
比例 /%
265 19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5#
24
100 705 169 22 08 04 04 04 04
4#
18
100 100
986 613 09 03 03 03 03
3#
20
100 100 100 100
700 05 04 04 04
75
12 基质沥青 基质沥青采用中石油金陵分公司 A— 70道路石
油沥青,检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主要技术指标 如表 2。
表 2 A-70基质沥青主要技术指标
类别
25℃ 针入度 / 0.1mm
针入度 指数 PI
10℃ 延度 /
cm
15℃ 延度 /
cm
软化 点/ ℃
60℃动 力粘度 / (Pa·s)
闪点 ℃
mm (3#)、4~7mm (2#) 和 0~4mm (1#),其 筛分结果及矿料合成级配见表 6。
结合马歇尔试验数据和相关计算,确定 BRA改 性 AC-20C和同等级配条件下 SBS改性沥青 AC- 20C生 产 配 合 比 最 佳 油 石 比 分 别 为 43% 和 44%。
表 6 各集集料比例及合成级配
高模量改性AC-20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高模量改性AC-20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14c8fd5195f312b3169a551.png)
高模量改性AC-20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 原材料要求1.1沥青AC-20中面层采用高模量改性沥青,基质沥青标号为90号A级,其技术要求见表1。
90号A级基质沥青技术要求表11.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有条件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宜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
粗集料技术要求和规格见表2、表3。
沥青稳定碎石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AC-20粗集料单粒径级配范围表31.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的机制砂,机制砂采用10~30mm 的石灰岩碎石在制砂机加工,严禁采用石屑加工机制砂,更不能采用山场下脚料。
细集料规格见表4、技术要求见表5。
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41.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6。
不采用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以确保沥青稳定碎石的质量。
沥青稳定碎石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61.5高模量结构沥青料沥青中面层用高模量结构沥青料(以下简称高模量剂)应符合表7要求,掺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4~0.6%。
高模量结构沥青料质量指标表72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要求2.1施工机械要求施工前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宜采用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为避免施工离析,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铺面的质量。
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1)选用4000型以上进口原装间歇式拌和机,具有6个冷料仓,5个热料仓,并具有生产过程自动监测仪器,在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集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2)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三台(其中一台备用),新建路段采用四台摊铺机。
所选用的摊铺机必须新旧程度和型号一致,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料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板或振动夯等初步压实装置,摊铺宽度可以调整。
(整理)AC-20中面层施工技术交底.
![(整理)AC-20中面层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b27ed69af705cc1754270911.png)
青银10标中面层AC-20施工技术交底青银10标中面层AC-20施工厚度共有两种,K119+490-K125+259右幅、K127+260-K138+280左幅为6cm,K125+259-K138+280右幅为8cm。
为保证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过程,特制定中面层AC-20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依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筹建处《沥青中面层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及长安大学中面层配合比设计要求等,各项要求请一并执行。
第一节试验路施工结构方案和基本技术要求1、试验路结构方案1.混合式结构图1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1(K129+320-K138+280左)图2 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2(K130+619-K138+280右)图4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4(K125+259-K130+619右幅)图5课题组推荐路面结构5(K119+490-K127+260左)4、变更后增加的路面结构图6变更增加的路面结构6(K127+260-K129+320左)二、施工技术实施方案1、关于试验路封层、透层和粘层问题(1)对于全厚式结构图3和图4,在二灰稳定碎石顶面做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度5-6mm,做稀浆封层前先撒布透层油(乳化沥青0.7kg/cm2或煤焦油1.0kg/cm2)。
(2)对于混合式结构图1和图2,在粗粒式沥青稳定碎石和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顶面做封层,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加碎石方式。
(3)对于大粒径沥青混凝土作面层试验路图5,在细粒式沥青沥青混凝土和大粒径沥青混凝土间做封层,封层采用热喷改性沥青加碎石方式。
图6按正常路段要求在中粒式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间做封层。
(4)去年已经完成透层油洒布的水泥稳定碎石段落,在施工沥青混凝土前再洒布0.2kg/m2的粘层油。
(5)多层柔性基层间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0.3kg/m2,面层间及面层与柔性基层间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量按筹建处招标文件执行,即0.6 kg/m2。
AC-20C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AC-20C中面层施工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aa43ce8910ef12d2af9e738.png)
AC-20C(SBS改性沥青)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中面层是路面结构中主要的承重层和应力分散层,更应具备优异的抗车辙能力。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及设计文件,根据多条新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C施工提出如下施工作业指导意见。
一、总则中面层采用AC-20C改进的级配类型,矿料级配见表1。
表1 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二、原材料1.沥青沥青中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根据相关要求,SBS改性沥青按照4000吨每批次进行一次外检,外检由供货商委托,供货商、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在工地取样送建设办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需提供沥青的全套检测报告(含PG分级项目)。
此外,改性沥青(SBS)的生产、流通环节复杂,建设办可根据需要安排驻场人员对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等进行监控。
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后,每车沥青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后方能泵入沥青储罐:(1)驻厂监理签字、出厂检测报告、质保书、运输车牌号、沥青供应商代表签字、铅封完好;(2)沥青供货商代表与施工单位、监理人在沥青到达现场后共同取样4份供检测与封存留样用;(3)出厂磅单显示数量与到场称量数量的误差在沥青甲供材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允许的误差范围内;(4)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现场检测合格,并与供货商自检报告中的检测结果在误差许可范围内。
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规定的方法执行。
沥青的试验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车次检验一次,驻地办每五车次抽检一次,中心试验室每十车次轮流抽检一个标段一次。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施工技术方案11.18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施工技术方案11.18](https://img.taocdn.com/s3/m/4798226e69dc5022abea0045.png)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下面层(AC-20)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省道303新线武夷新区岭至将口大道段公路工程A1标段施工项目,起于建阳市童游镇新岭村的武夷新区工业园区(桩号K17+100),路线终点止于将口镇仔头村光坑山隧道(桩号YK23+570 (ZK23+561)),全长6.47km。
本项目为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
(1)、K17+100至K21+200段断面型式结合城市道路标准布设为:3.25m非机动车道+1.5m边分带+12.25m主车道+8.0m中分带+12.25m主车道+1.5m边分带+3.25m非机动车道=42m。
(2)、K21+200至K22+300段公路整体式路基型式为:行车道6×3.75m+硬路肩2×3.0m+中央分隔带8.0m+土路肩2×0.75m+左侧路缘带2×0.50m+绿化带2×1.5m =42m。
(3)、K22+300至K22+900段及K24+340至K25+885.653分离式路基型式为:单幅宽度为21m,4.5m绿化带+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硬路肩+0.75m土路肩。
(4)、K22+900至K23+570段分离式路基型式为:单幅宽度为16.5m,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3×3.75m行车道+0.75硬路肩+0.75m土路肩。
(21米路基过渡到16.5米路基时,利用绿化带进行线性过渡,过渡桩号为K22+860~K22+900)公路路面结构: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15cm)、热沥青表处下封层(1cm)、底基层(5%水泥稳定碎石30cm)。
二、施工准备1 熟悉图纸,规范2、配合比准备生产配比设计在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后,最终确定生产配比为:最佳油石比4.4%,马氏密度2.427 g/cm3、理论密度2.545g/cm3, 热料仓4#:3#:2#:1#:矿粉=30:22:18:26:4,拌合楼使用筛孔尺寸为:22mm、10mm、5mm、3mm。
AC-20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术指南
![AC-20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技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3943f8adaef5ef7ba0d3c85.png)
黑大公路宝泉至拜泉明水界段改扩建工程AC-20沥青混合料中面层施工技术指南黑大公路宝泉至拜泉明水界段改扩建工程建设指挥部二〇一六年十月施工控制要点“七字绝”沥青路面重材料,各项指标要合格。
避免集料再污染,场地硬化要做好。
目标配比要重视,冷料流速必须标。
拌合生产需稳定,温度产量恒定值。
出料数据便于检,逐盘打印需配备。
拌站装车需注意,多次装料防离析。
卸料过程有讲究,尽量不揭苫布卸。
摊铺速度要控制,二至五米不超过。
碾压机械满要求,碾压工艺很重要。
渗水试验随时检,控制施工保生产。
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黑龙江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指南。
上面层采用AC-20结构,矿料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AC-20黑龙江调整型级配范围一、准备工作1.1、原材料技术要求(1)沥青黑龙江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所用的SBS改性沥青必须选用工厂化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
其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 。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规定对到场沥青时行检测,并留样备查。
表2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轻交通高速公路宜选用:PG64-34。
(2)粗集料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强度高、清洁、不含风化的母岩岩石,并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轧制,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粗集料及其所用母岩的技术要求见表3、表4。
表3 粗集料所用石料材质要求2施;当石料对沥青的粘附性不满足要求时,或SiO2含量在50%~60%之间时,须采用一定的抗剥落措施;当石料对沥青的粘附性不满足要求时,或石料SiO2含量≥60%时,须采用有力的抗剥落措施。
表4 粗集料加工质量的要求细集料包括:机制砂、石屑和天然砂。
为便于质量控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无特殊情况禁止使用天然砂。
沥青混合料AC20中面层试验路施工方案
![沥青混合料AC20中面层试验路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34f022f60ddccda38a0d6.png)
京石高速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首件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承包单位: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合同号:京石高速公路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进场设备报验单承包人: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合同号:监理人:河北省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号:京石高速公路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进场人员报验单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河北省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京石高速公路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AC-2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施工方案河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京石高速公路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项目经理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AC-20试验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京石高速公路非改扩建段功能恢复工程,本项目起点位于新乐郭村枢纽互通(桩号K233+329),向西南经新乐、石家庄机场、正定,跨滹沱河,终点位于石家庄北互通(桩号K267+104),全长33.775km。
施工内容包含路面病害处理、铣刨旧路表面层、加铺10cm 沥青混凝土、恢复路面标线、桥涵病害处理、中分带护栏拆除、通讯管线埋设、路侧护栏更换或刷新等。
二、试验路目的1、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得出的试验结果和生产配合比的试拌情况,在施工路段上进行试验路的施工。
2、根据路面中面层的施工要求各种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3、拌合设备通过试拌确定拌合机的上料速度、拌合数量与时间等操作工艺。
4、通过试验试铺确定: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处理方法等。
5、根据拌合设备台时产量及试验路作业段的长度、所用施工时间,初步确定每日拌合设备产量、路面摊铺量、评定日工作量、有效工作时间和施工进度,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6、通过试验路施工全面检查和验证材料及施工质量。
7、通过试验路施工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8、通过试验路施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好的施工经验,为大面积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速AC-20沥青砼生产配合比设计---
![---高速AC-20沥青砼生产配合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951df5aef8941ea76e059a.png)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AC-20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工地试验室AC-20C沥青砼生产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1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1-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1-5、“海文高速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过程2.1原材料本次试验所用集料产地为蓬莱顺达料场,矿粉产地为澄迈财林矿粉厂,水泥为天涯牌PC.32.5水泥,沥青为SBS(I-D)改性沥青。
依据要求进行了各种集料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沥青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
沥青性能指标表2-22-2、各热料仓集料筛分结果筛分结果见表2-32.3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AC-20C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见表2-4。
AC-20沥青混合料级配要求2.4 矿料级配合成a)根据江苏交科院技术服务组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调节各冷仓供料比例,进料速度使各热料仓的材料供需大致均衡。
b)对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热料取样进行筛分(筛分结果见表2-5)。
结合各热料仓的实际进料比例通过反复试算、试拌、实测,确定各料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楼控制室使用,最终得出生产配合比的各集料比例:1号仓热料(16-22mm):2号仓热料(11-16mm):3号仓热料(6-11mm):4号仓热料(3-6mm):成5号仓热料(0-3mm):矿粉:水泥=22:21:18.5:10:25:2:1.5,其合成级配如图2-1各热料仓集料筛分结果图2-1 AC-20沥青矿料级成级配图2.5马歇尔试验取目标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0.3%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2-6。
马歇尔试验结果表2-6注:*要求空隙率4、5、6所对应的VMA最小值分别为12、13、14,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由内插确定要求的VMA最小值。
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
![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比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37c054ff00bed5b8f31d3f.png)
附件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广州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七年八月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高速公路中面层AC-20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试验人员:黄涛王钊刘煜曾俊标关志深报告编写:黄涛王钊袁万杰报告审核:孙长新广州珠江黄埔大桥路面工程技术咨询项目部二〇〇七年八月目录说明 (1)一、原材料试验 (3)1.沥青试验 (3)2.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3)3.集料试验 (3)4.矿粉试验 (5)二、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6)1、中面层方案Ⅰ——“AC-20设禁区、控制点” (6)2、中面层方案Ⅱ (11)3、中面层方案Ⅲ (16)三、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结果汇总表 (23)四、AC-20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推荐方案 (24)说明一、设计依据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 广东省交通厅粤交基函[2003]299号《关于加强我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管理的通知》(2003.3)6. 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粤交监督[2002]106号《关于要求进一步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及配合比质量管理的通知》(2002.5)7.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珠江黄埔大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及修编二、设计内容1. 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对原材料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试验并判断材料的性能;2. 按集料的筛分结果,并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其进行矿料组成设计,提出三个设计方案;3. 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马歇尔试验,并确定出最佳用油量;4.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60℃和70℃的车辙试验;5.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水稳定性试验;6. 依据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分别对AC-20型沥青混凝土三个设计方案进行渗水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AC-20)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根据某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结合省内外已建成高等级公路的施工经验,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1 集料级配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厚度6cm,采用AC20型级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工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沥青中面层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级配类型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26.5191613.29.5 4.75 2.36 1.180.60.30.150.075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 2 材料要求2.1 沥青沥青中面层均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40~60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延度(5cm/mim,5℃)(cm)不小于20软化点(T R&B)(℃)不小于60动力粘度(60℃)(Pa.S)不小于2000运动粘度(135℃)(Pa.S)不大于3闪点(℃)不小于230溶解度(%)不小于99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 2.5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RTFOT 试验后质量变化(%)不大于 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延度(5cm/mim,5℃)(cm)不小于15改性沥青运抵工地后,由监理代表处组织会同承包人按1批(次)/500吨对改性沥青全套指标进行检测,检测费由各段承包人均摊。
各驻地办和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应分别按1批(次)/100吨对改性沥青常规指标(如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进行检验,监理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按1批(次)/200吨进行检验。
2.2 集料集料各档料的规格见表3。
粗集料的质量要求见表4,细集料质量要求见表5。
表3 中面层集料筛分要求表4 中面层粗集料(1#~3#)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表5 中面层细集料(4#)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采用的集料应满足《某高速公路路面集料备料要求》中关于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的相关要求。
2.3 填料宜优先选用粘附性等级较好的石灰岩磨细加工的矿粉,拌和楼回收的粉尘不得使用。
填料必须干燥、清洁。
承包人对进场的矿粉按每50吨检验1次,(驻地办对矿粉按每100吨检验1次)。
沥青混合料采用的矿粉质量要求见表6。
表6 中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3 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3.1 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中面层应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或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以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
每作业面须配备的施工机械如下:(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要求必须配有二级除尘装置,产量应大于300T/H,另配有160-260T的热贮料仓。
生产全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并配有自动记录和打印装置;(2)采用一台摊铺机单幅全宽摊铺时,所采用的摊铺机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证明摊铺后的沥青路面不出现沥青混合料“离析”现象;当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联合摊铺”时,要求两台摊铺机选型一致,新旧程度接近;(3)压路机:每作业面25T以上轮胎压路机不少于3台,10T以上双驱双振钢轮压路机不少于3台;(4)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运距较远的应相应增加运料车的数量,以保证施工时摊铺机前方至少有3~4辆运料车在前方等候。
3.2 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a、针入度仪b 延度仪c 软化点仪d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e 马歇尔试件击实仪f 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g 脱模器h 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带矿粉离心加速沉淀仪)或回流式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抽提仪i 标准筛(方筛孔)j 集料压碎值试验仪k 烘箱l 试模(不少于10只)m 恒温水浴n 冰箱o 路面取芯机p 路面弯沉仪q 砂当量仪r 真空最大理论密度仪s 改进型渗水系数试验仪t 路面平整度仪(三米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4 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凝土类型,均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根据JTG F40-2004的规定,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应符合表7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以提高高温稳定性为主要目的,要求动稳定度不应小于3000次/mm,小梁低温抗裂试验的弯曲破坏应变不小于2000με。
表7 中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AC20型2050 4.0 6.0 6575注: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当马歇尔试件设计空隙率为4%、5%、6%时,分别为13、14、15,当设计空隙率不足整数时,用内插法确定要求的最小VMA;2、配合比设计中,粉胶比宜控制在0.6-1.6范围内。
5 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5.1 改性沥青中面层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检验、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性能、低温小梁弯曲抗裂性能检验组成。
5.2 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a 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面层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见表1。
b 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表1的范围。
宜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计算3组粗细不同的配合比,绘制设计级配曲线,计算应反复进行,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
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沥青用量,分别制作几组级配的马歇尔试件,测定VMA ,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
c 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阶段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符合表7的要求,试件成型温度由粘温曲线确定。
按照以下各公式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与合成表观相对密度,预估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油石比或沥青用量,确定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与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按下式计算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sbr 和合成表观相对密度sar :1212100sb n nr p p p r r r =++⋅⋅⋅⋅⋅⋅+12'''12100sa n nr p p p r r r =++⋅⋅⋅⋅⋅⋅+ 式中:sbr ——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sar ——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1p 、2p 、……、n p——各种矿料成分配合比,其和为100;1r 、2r 、……、n r ——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粗集料按T0304方法测定,细集料按T0330方法测定;'1r 、'2r 、……、'n r ——各种矿料按试验规程方法测定的表观相对密度。
按下式预估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油石比ap 或沥青用量bp :11a sb a sbp p γγ⨯=100100⨯+=aab p P P式中:ap ——预估的最佳油石比(与矿料总量的百分比),%;bp ——预估的最佳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1a p ——已建类似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标准油石比,%;sb γ——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1sb γ——已建类似工程集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以预估的最佳油石比或最佳沥青用量拌和2组混合料,采用真空法实测最大相对密度,取平均值。
按下式反算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se γ:100100bsebt bp p γγγ-=-式中:seγ合成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bp 试验采用的沥青用量(占混合料总量的百分数),(%);tγ试验沥青用量条件下实测得到的最大相对密度,无量纲;b γ——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 ,无量纲。
然后,用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经验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一定的间隔(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为0.5%),取5个或5个以上不同的油石比,用试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马歇尔试件。
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吸水率,取平均值。
然后,按下列公式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VV 、矿料间隙率VMA 、有效沥青饱和度VFA 等体积指标,取1位小数,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1001⨯⎪⎪⎭⎫ ⎝⎛-=t fVV γγ s sbfp VMA γγ-=100100VMA VV VFA VMA-=⨯式中:VV ——试件的空隙率,%; VMA ——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FA ——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有效沥青含量占VMA 的体各比例),%;fγ——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t γ——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sp ——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100s bp p =-,%;sbγ——矿料混合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
最后,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
d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的VMA 、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以沥青用量(或油石比)为横坐标,以上述各项指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确定均符合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OAC min ~OAC max 。
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必须涵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并尽可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并使密度和稳定度曲线出现峰值。
如果没有涵盖设计空隙率的全部范围,试验必须扩大沥青用量范围重新进行。
根据试验曲线的走势,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1、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2和目标空隙率的沥青用量a 3,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a 4,按下式取四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 1。
OAC 1=(a 1+ a 2+ a 3+ a 4)/4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按下式取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
OAC 1=(a 1+ a 2+ a 3)/3对所选择试验的沥青用量范围,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 3做为OAC 1,但OAC 1必须介于OAC min ~OAC max 的范围内,否则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以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不含VMA )的沥青用量范围OAC min ~OAC max 的中值作为OAC 2。
按下式取中值OAC 2。
OAC 2=(OAC max +OAC min )/2如果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 1在OAC max 和OAC min 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 OAC 1和 OAC 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O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