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合集下载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他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学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有人称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靠《论语》起家的。

孔子的管理思想体系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1、以民为本2、中庸3、举贤育才4、正名5、德治6、正己7、仁爱8、信一、以民为本孔子认为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认为人民群众是统治阶级的根基。

但这却不同于现在的人本管理。

现代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既重视规范,又重视操作。

作为一种现代的管理理论,其实质是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和为了人。

人本管理已成为现代人类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

人本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管理者应首先尊重劳动者的个性与人格,要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第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员工既然是管理的主体,就应处于主动参与管理的地位,企业必须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去,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也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的发展。

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影想下属的人性的发展,因此,当实施一项管理措施、管理制度、管理办法时,不仅要看其经济效果,还要考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第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是为人服务的,应满足人的需要。

因而,企业一方面要重视对员工的感情投资,调员工的积极性,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施“员工满意战略”,力求做到让员工满意;另一方面,则应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异的服务,在企业实施“顾客满意战略”,做到让消费者满意。

二、中庸“文革”期间的“批孔”运动,把人们对儒家“中庸”的理解全部搞混乱了,使人们对中庸之道形成了许多错误的理解,例如: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阴不阳,不快不慢,不前不后,不好不坏,因循守旧,保守安分,折中,调和,等等。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代管理学的影响

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对现在管理学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例摘要:管理学是在西方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它不仅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尽管中国古代学者并没有正式提出过管理这一概念,但其思想却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研究中国古代经典思想,分析其内涵,探究其优劣,古为今用,这对于探索建立完整的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带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及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代经典思想,儒家思想,管理学在古代中国,早就存在着一门关于管理的学问,它专门研究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自先秦至明清,历代历朝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几乎无不关心和高度重视并悉心探讨这个问题,虽然这门学问在当时并没有被冠以“管理学”之名,而是被称作“内圣外王之学”或“修己治人之学”之类,单从名称上看,确实很难一下子把它同管理学、特别是以企业管理为其主课题的现代西方管理学联系到一起,但是,从其研究对象和实际内容来看,根据现代学科分类的一般标准,它则无疑可以也应当被理解为是一门介于政治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学问。

绵延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干。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以德治国的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

因此,受儒家影响,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入世追求,也有辄遇困难挫折就退隐山林、避于桃源自娱的消极遁世思想,这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大的通达权变的空间,因而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下都能活得适得其所。

儒学的经济学解释

儒学的经济学解释

儒学的经济学解释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到道德、政治、社会等方面
的理论,也对经济学有着独特的解释和观点。

儒家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倡导“仁政”、“礼治”,强调社会和谐、人伦道德,提倡从人的立场出发来处理经济问题。

首先,儒家经济学强调“仁政”理念。

在儒家思想中,“仁”被视为一种道德品质,即仁爱、仁慈、仁德。

儒家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以仁爱和仁慈的态度来治理国家,通过公平正义的政策来保障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在经济领域,这就意味着政府应该注重公平分配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其次,儒家经济学倡导“礼治”观念。

儒家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应该遵循
一定的规范和规则,通过礼仪和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在经济活动中,这就要求商人和政府等各方都应该遵守规则,诚信经营,不得采取欺诈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维护市场的公平和诚信,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儒家经济学强调“仁者爱财,知者惜财”的理念。

儒家经济学认为,人们
应该正确看待财富,不应该贪婪和铺张浪费,而应该注重节俭和勤俭持家,保持适度的财富观念,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足。

在经济活动中,这就要求人们应该以诚信经营,珍惜财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儒家经济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倡导仁政、礼治,注重人的品德修养和
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经济活动应该遵循规范和规则,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儒家经济学的观点和理念,为当代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

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来讲已不再完全适应。

如何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是个企业在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有效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的影响作一简单的探索研究,以便现代企业实现其经济的规范化管理。

标签:企业;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当代经济管理;影响传统经济管理思想是我国当代经济管理发展演变的基础和理论前提,并指导着当代中国经济管理的实践。

当代经济管理是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企业为达到其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施的计划、组织、调控等,以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虽然当代经济管理与传统经济管理有所不同,但其依然受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中某些成分的影响,需要加强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影响的研究,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内涵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于自然资源;二是针对于社会资源,且两者皆受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1.儒家文化思想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的核心文化理念就是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其影响并制约着我国社会制度及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也自然而然的影响着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其也为我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的稳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儒家文化中对于经济管理强调的是“均平”思想,也即实现人们经济生活上的平等、满足,并最终实现其核心的儒家教化思想“仓廪实而知礼仪”。

2.重农抑商思想对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影响重农抑商思想起始于春秋并贯穿着我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发展时期,“士农工商”的思想深刻影响着经济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就致使了我国传统的经济管理思想存在很大的狭隘性,如孟子的片面经济思想“为富不仁”、荀子的“工商众则国贫”的思想理念等,都是重农抑商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严重限制和约束了中国传统经济管理思想的发展和进步,也与现代社会中经济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有所不同。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

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理论简单的来讲就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主要有:以人为本、以义统利、以德服人、以信取仁、勤劳节俭、严于律己、重才尚贤,从而造就了“儒商”。

而从儒商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仁”是孔子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全德之名。

“一部《论语》有502章,论仁的内容,有58章,达109次。

仁,实际上是其德治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管理,离不开仁。

” 仁,在孔子的解说中,有很多方面的意义。

“樊迟问仁。

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

”(《论语•雍也》)孔子讲仁大都不离伦常日用,“很少抽象思辩和‘纯粹’伦理……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总是如何做。

”在孔子对仁的界定中, 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是仁者“爱人”, 一是“克己复礼为仁”。

前者是以仁待人, 后者是以仁律己。

郭沫若认为“克己而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是牺牲自己以为大众服务的精神是相当高度的人道主义。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做到“仁”,切切实实的贯彻仁的思想,企业才能广纳人才,才能留住人才,才能形成和睦融洽的企业文化,建立员工间的友善互助的氛围,才能使员工感到家的温暖,形成对企业的忠诚。

现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一些人往往只注重财富的增长,忽视了创造财富的人,不懂得人是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也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2.礼——纪律严明的治理理念礼是孔子管理思想的基本范畴,既是一种规章制度,也是一种道德规范。

孔子十分重视“礼”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并认为“礼”是修养的标准,治民的标志,治国的依据。

孔子从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出发,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能遵守一定的“礼”,才能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

礼和仁出于同一范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认为克制自己,对别人恭敬便是仁。

孔子的管理思想

孔子的管理思想

孔子的管理思想【内容提要】孔子的管理思想理论,从尊重人出发,以人性假设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核心,以其方法论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当代管理中正在发挥着它的巨大的作用。

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仁义礼智信”,“仁”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义”是企业立足的根本,“礼”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信”是企业兴旺的标志。

“仁义礼智信”不仅是伦理之道,而且也是管理之道。

【关键词】仁爱/义利/礼仪/智力/信誉【正文】一、以仁为原则的管理“仁”是居于整个儒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核心地位。

在《论语》一书当中提到仁的很多处。

仁的内涵,孔子说的很明确,“仁者,爱人”。

如何去实践呢?孔子强调在内为仁,在外为礼,内心的道德操守和外在的行为规范相统一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仁者,人也,其核心是尊重和关爱人。

也就是说达到这种思想境界的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体现一颗善良正直的心,自己想办成的好事,也帮别人办成,自己不喜欢的,也决不强加到别人的身上。

达到这种境界的关键在于从身边的日常平凡小事做起。

管理从某个层面上说,是协调各种矛盾的工作,最基本的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而人际关系的协调最重要的是启发人的道德自觉,而达到道德自律。

如果人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又能严于律己,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很多,有了冲突和矛盾也容易得到解决。

在儒家的若干道德规范中,“仁爱”是用来提高道德自律的思想基础。

“仁”是孔子关于人本主义哲学的中心范畴。

“仁”的内涵很丰富,但它的基本内涵是“爱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请教“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选自《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仁者,爱人”(选自《孟子·离娄下》)。

儒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是得天地之灵气而生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互助互爱的,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得到安宁与发展。

“爱人”首先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

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选自《学而篇》),“孝,善事奉父母者”;“敬爱兄长之谓悌”。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管仲的经济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作者:王一帆来源:《科技资讯》 2015年第7期王一帆(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管仲对如何发展社会经济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思想。

基于以经济治国思想,提出有关市场、商品流通、货币、财政、物价方面的理论;对市场的作用的充分认识和对商业贸易的高度重视;对贫富悬殊问题的深刻分析以及解决方法的思考等。

其中的诸多合理因素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抛开其历史的局限性,就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吸收借鉴其中的合理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传统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管仲经济思想市场贸易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251-01①作者简介:王一帆,女,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管仲,生活年代约在公元前722年~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国,从约公元前685~公元前645年之间主持齐国政务长达41年之久。

他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当时成为春秋时代诸侯国里第一个霸主。

管仲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周朝“自周公以来第二个圣人”。

他比周公晚大约300年,比孔子早大约160年。

孔子曾说:“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要是没有管子,我们到现在还会披散着头发、裸露着右肩、和野蛮人没有区别!)与同时代的思想家相比,管仲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他高度重视经济问题,对如何发展社会经济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思想。

他不仅指导当时的齐国强国富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精神财富。

1 以经济治国的思想以经济治国是管仲的思想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的地方,他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经济。

《管子》诸篇都在陈述一个基本观点:政治的重点在于市场、财政和经济。

《管子·国蓄》曰:“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

”这里的“轻重”主要指的是有关市场、商品流通、货币、财政、物价方面的理论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是一位伟大的管理思想家他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人说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是从《论语》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

孔子的管理思想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以人为本;2.中庸主义;3.人才培养;4.名望培养;5.德治;6.自以为是;7.仁慈;8.信仰;1.以人为本;孔子认为管理的重心是人,其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人民群众是统治阶级的基础然而,这不同于当前的人本管理。

现代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注重标准化和操作化。

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其本质是尊重、依靠、发展和服务于人。

人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管理文明的基本标志人本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员工是企业的主体管理者首先应该尊重员工的个性和个性,突出员工的主导地位。

其次,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的参与由于员工是管理的主体,他们应该主动参与管理。

企业必须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有效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考虑下属人性的发展。

因此,在实施一项管理措施、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时,不仅要看其经济效果,还要考虑对人们精神状态的影响。

第四,管理为人民服务。

人本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需要。

因此,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员工的情感投入,调整员工的积极性,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施“员工满意战略”,努力使员工满意;另一方面,要以消费者为中心,更多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在企业中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来满足消费者。

第二,“文革”期间“批判孔子”的中庸之道彻底混淆了人们对儒家“中庸”的理解,并导致人们对中庸形成了许多错误的理解,如:中庸是公正的、中立的、不慢的、不落后的、不坏的、墨守成规的、保守的、妥协的、和解的等等儒家中庸是追求卓越的原则勇是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是指事物的实际状态所反映的各种倾向。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精)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运用(精)

中国古代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无论何种层次、何种规模的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背景,管理思想也无不深深地镌刻着民族文化的印迹。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思想,传统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

儒家管理思想—“和为贵” 中国人处世性格的显著特征是“和”,它的立足点在于社会的稳定与协调。

“和”的基本涵义是和谐、调和、相谐与协调,古人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儒家管理思想很早就认识到了“协调”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2300多年前,孔子就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协调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和谐管理状态。

后来历代儒家也都肯定并十分重视“和”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

儒家思想把“和为贵”作为待人处世、管家治国的基本原则,“和”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

以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各守本分互不干涉、“井水不犯河水”是为了“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谋求对立面的和睦共处也是一种“和”。

从管理的角度讲,“和”就是协调。

因为管理就是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就企业来说,企业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序列、多职能的有机结构。

只有把企业内外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使管理处于有序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的成功。

法国企业家法约尔把“协调”视作是企业管理的五种基本职能之一,认为“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美国管理学家古里克认为“协调”就是“为了使企业各部门之间工作和谐,步调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的目标”。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则进一步把“协调”从一般的管理职能提升为“管理的本质”。

这些都说明“协调”即“和”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和”在管理中的作用,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它的低层次的作用,是化解人际间的紧张与冲突,有利于企业的稳定。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

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

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

是人道的启蒙者。

他的思想博大精深。

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

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

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

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

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

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

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

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

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

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浅谈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影响

浅谈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影响

浅谈儒家管理思想及其影响摘要:对于历史,我们要传承。

正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经典思想一样,儒家学说的管理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追求人的存在的完善发展和推进有道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人类始终在求索和践履的一个关于如何管理自身的永恒问题。

正是在对这一问题的自我主动认识和实践中,人类由远古走向现代文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但是,由于人类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不断更新递进的社会活动,因而关于这一问题的理想答案,既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形成,也不可能一经形成而不再变化,它将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并将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更新。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这一问题认识实践的丰富智慧的结晶。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对此具有很深的认识。

从儒家文化的内容特征上看,还是从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上看,都可以说,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关于如何管理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学说。

儒家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它构筑了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作用。

本文从儒家管理思想的定义、儒家管理思想的特点、儒家管理思想的现代意义、中国儒家在管理思想史上的贡献以及儒家管理思想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这五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儒家的管理思想分为这么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管什么?儒家的回答是“治人”;其次是谁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劳心者治人”;最后是怎样来管?儒家的回答是“和为贵”。

对这三个方面儒家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儒家十分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可以说人的管理和施行管理的人是儒家理论的核心。

有了人才有管理,这种观点和儒家的哲学是分不开的,儒家有一句话很能反映这个哲学。

“天地之性人为贵”。

所以贵人的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根本观念。

在儒家看来,天地之间只有人是最宝贵的,是万物之灵。

这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人看成社会的最重要的财富有关,那时是以人口的多少来反映国家的强弱。

孔子的会计思想的心得体会1000

孔子的会计思想的心得体会1000

孔子的会计思想的心得体会1000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经济思想对后世也有深刻的影响。

他既有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的经历,据《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也就是曾经当过主管仓库的小会计,同时他还有宏观经济的管理经验,他为官从政的生涯中,与经济事务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甚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的财政经济,有了这两方面的经历,自然而然形成了他的财务理论。

孔子说:会计,当而已矣。

这一财务理论是他从事微观经济活动,也就是当小会计中领悟出来的。

从经济活动的主体内部来分析,首先对于经济事项,会计要判断恰当,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才能去伪存真,处理得当,使所有者的财产不受损失,当收则收,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当用则用,不能多用也不能少用,也就是孔子说的当而已矣。

其次,会计要对经济事项进行记录,正确的记录,正当的记录,必须做到毫厘不爽,账物相符,账钱相符,准确无误,要做到这些,会计人员必须谨慎细心,不能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也是当而已矣。

对于经济活动主体外部以及会计而言,还要进行适当的表述,不仅仅只是会计看得懂,至少还要让管理者所有者看得懂,有多少物质,有多少钱财,当时的会计应该没有假账,这种表述对内亦可,对外亦可,这类似于我们的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还是当而已矣。

同时孔子还对会计提出了要求,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也就是正当的行为,正当的事。

孔子的当而已矣,还可以理解为他要求会计要采取正当的行为,做正当的事,对会计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要求。

孔子的一句“当而已矣”,将小会计中的大学问发挥得淋漓尽致。

孔子的另一财务理论“政在节财”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

《史记.孔子世家》中,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

”在国家开支方面,他提倡节用,实质是治国安民,藏富于民,使统治者的政权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所以在财政征收和税法方面,他反对聚敛,“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都是他“政在节财”的宏观观点下生发出来的。

孔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价值孔子,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所建立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基石,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弘扬孔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思想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思想强调“仁爱”和“道德”,提倡道德自觉,注重修身养性,强调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道德要求是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的。

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其具有传统、革新、进取的深刻内涵,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道德规范,又是思想家对社会变迁的反思所得之结晶。

二、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1. 促进社会和谐孔子思想鼓励人们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人们以“仁义礼智信”为处世准则,对待他人时要体现出尊重、理解和包容,这也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文明的进步,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社会矛盾加剧、道德水平下降等。

在这种情况之下,弘扬孔子思想,倡导道德自觉,打造和谐社会就显得更加重要。

2. 提升自身素质孔子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先要从自己做起,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上做出贡献,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种素质。

我们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之中,往往被各种信息和诱惑所影响,所以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的伦理和道德,还要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发挥自己的所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3. 推进现代化建设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个方面。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弘扬孔子思想,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有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孔子经济管理思想探略

孔子经济管理思想探略

7 6
洛 阳理工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2 4卷
有效 管理 ,促 进 经 济 发 展 ,实 现 “ 民 ” 强 国 的 谓 “ 富 德主刑辅 ” 就是 以礼 乐教 化 、道 德 启迪 为 主 , 目的 。面对卫 国人 口众多 的可喜 景象 ,孔 子 的弟 子 以制 度管理 、政刑 约束 为辅 。这一 管理 原 则不 仅 体
令》 就是 根 据一 年 四季气候 变化 和农 作 物生长 关 系 管理 过程 中人 的作 用 。爱护 劳动 力 , 劳动 力 资源 更 使 的规 律 ,提 出 了春种 、夏 耘 、秋 收 、冬 藏 的 四季 主 加 丰富 , 成为孔子 经济管理 思想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要农 事 活动 。在 孔子 那里 , “ 民 以时 ” 不 仅 是 对 使 首先 ,应 该 推 行 “ 民” 政 策 。 当孔 子 游 至 庶
Vo , Nn 5 L 24
0e 2 o L 09
孔 子 经 济 管 理 思 想 探 略
侯 建 设
( 河南科技 大学 政 治与社会 学院,河南 洛 阳 4 10 ) 7 0 3

要 :在博大精 深的孔子思想理论体 系中,蕴含 着丰 富的经 济管理 思想。主要 包括遵循 经 济规律 、重视 劳力
冉 由与 自己 的老师一 样按奈 不住 喜悦 的心情 ,脱 口 请 教道 :“ 既庶 矣 ,又何 加焉 ? 孔子 应 日 “ ” 富之 ” 之” 。如此 “ 庶一 富一 教 ” 的管 理 策 略 ,不 仅 有 着
第2 4卷 第 5期 20 09年 1 O月
洛 阳 理工 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 a f uy gIstt o cec n eh o g( oi cec ) or l oa tue fSi eadT cnl y S c lSine n oL n n i n o a

东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_杨程

东西方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_杨程

管理视窗
益的权利,参与公司管理的权利,依照条件转让股份权利等。 ( 四) 公司设立要约的生效 要约生效的时间因对话与否而有不同。 向对话人发出要约, 采取了解主义,即要约人了解要约时开始生效 。 向非对话人发 [2 ] 出要约,采取到达主义,即要约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设立人 向将成立的公司发出要约,采取到达主义,即公司成立要约到 达公司,要约开始生效。 公司的成立同时也是公司承诺并且承 诺生效的时间。 承诺生效,设立人与公司之间的合同成立并生 效,公司可以依约受领设立人支付的财产 。 所以,公司依法登 记成立,会产生以下民事法律后果,一是公司取得民事法律主 体资格,进入法律社会之门; 二是设立人向公司发出的要约到 达受约人,要约生效; 三是公司对设立人作出承诺,并且承诺 生效; 四是公司开始受领设立人转移的财产,可以依约行使对 设立人的出资财产给付请求权; 五是设立人取得股东资格,可 以行使股东权利。 如果设立人申请设立公司,不能获 得批准, 那么公司设立要约不可能到达受要约人从而不可能生效 。 法律 行为不生效,通常会引起设立人之间恢复原状 、 有过错的设立 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法律后果。( 作者单位: 四川省社会科 学院法学研究所)
( 下接第 47 页)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东西方古代管理思 想无疑对当代管理起着一种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 东西方古代管 理思想中各有其思想的精髓,我们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 从东方古代管理思想的角度 ( 一) 重视人的发展 中国古代 的 思 想 家 一 直 倡 导 “民 为 贵,社 稷 次 之,君 为 ” 、“以人为中心” ,宣扬人本思想。在当代 HR 管理中,同样 轻 是人视为企业的核心和最宝贵的资源。 一个想要成功与壮大的 企业,必须重视员工方面的管理,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与人性化 管理,将企业的员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培养出能适应企业 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人是企业系统构成要素中最活跃、 最积极、 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因而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处处为员工 着想。 ( 二) 以和为贵 “和”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无论是在古达中国还是在当 代中国,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管理中,更应该注重 “以和为贵” 。首先,建立一个优秀的、 有控制力的领导集体集 团; 其次,要建立意见回馈机制,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可 以通过意见反馈的机制,发表各自的观点,将信息传达给对方。 ( 三) 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管理者要做到赏罚分明,这样才能服众。 在一个企业内部 肯定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员工,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这就使得他们工作效率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 只有在企业内部建 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才会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感受到公平的对 待。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在实施的过程过程中一定要落 实到实处,不能天天喊空口号,重在执行。 2. 从西方古代管理思想的角度 西方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科学管理的思想,西方科学管 理理论的核心是: 管理要科学化、 标准化; 要倡导精 神革 命, 劳资双方利益一致。 在西方古代管理思想中,科学管理的思想 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 一) 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是衡量企业经 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获得很好的经济效 益,面临的将会是亏损,甚至是倒闭。 企业只有将经济效益与 社会效益相结合,才能加快技术改造、 技术创新和产品的更新 换代,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也更有能力服务社会,造福 每一个人。与此同时,企业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 务时候,它就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会,从而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 二) 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管理的目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使之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历史实践证明: 要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单纯的物质激励或 精神激励都是行不通的,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在不断满足企 业员工物质方面需要的同时,再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以提高 企业员工素质,创造各种有利于员工的条件,满足员工精神方 面的需要,使员工真正得到满足。 东西方古代管理思想是一笔 宝贵的财富,我们要好好去利用,将其充分运用到当代管理中, 这不光对我们自身有益,对企业有益,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社 会和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 与管理学院)

孔子经济思想简论

孔子经济思想简论

孔子经济思想简论周建波摘要 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

孔子在经济活动的四个重要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上,均有重要的思考,形成了其经济思想的基本架构。

孔子经济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国计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富民思想 生产 交换 分配 消费中图分类号 F0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27(2010)05-0028-07作者:周建波,男,1965年生,山东莱阳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管理思想史。

北京 10087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礼坏乐崩、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

伴随着小农生产方式的发展,旧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趋于衰落,但与新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尚未建立起来,社会处在极度失序的状态。

孔子的思想体系,包括经济思想在内,都与这种大变革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希望凭借礼!也就是制度建设来凝聚人心,协调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他又提出以仁义!作为礼!的文化基础,力求设计出让社会各利益群体普遍满意的制度安排。

一、富民、惠民是孔子经济思想的基础富民思想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优秀传统之一。

这种思想从社会整体出发,要求在发展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财富,改善广大民众的生活状况;它把富民看作富国的基础,认为富国必须建立在富民的基础上才有积极意义,否则只会带来社会的动乱和国家的倾危。

富民、惠民的思想,在中国起源很早。

周初的许多诰文中,都有关于富民、惠民的论述。

如∀周书#康诰∃:乃由裕民!;∀周书#洛诰∃:彼裕我民!;∀周书#孔子经济思想简论无逸∃:能保惠于庶民!、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周书#文侯之命∃:惠康小民!;∀周书#蔡仲之命∃:民心无常,唯惠之怀!等等。

西周晚期的∀大克鼎∃的铭文中亦有惠于万民!之说。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一、儒家思想之“以仁为本”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一)儒家思想中“以仁为本”的理念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一直围绕着一个“仁”字,那就是怎样使人趋向“仁”。

什么叫做仁?实际上是什么叫人的问题,因为“仁者人也”。

把仁当做一种思想理念的最深准则其实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他把仁作为实践中的引导理念并且让仁融入于各种道德中。

孔子的仁说是将自尧舜以来继承下来的先王之道归属为仁之道。

如果从《论语》为核心来分析仁的意义的话,就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内克己,对外爱人。

儒家文化觉得民是国家之本。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要以民字作为首要。

孟子指出“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

”(《孟子?告子下》)因此,儒家思想把用贤作为是企业管理盛衰成败的关键。

(二)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以仁为本”的思想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将儒家文化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应用在企业管理,将“以仁为本”作为企业迈向成功的管理准则。

“以仁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以人本理念为前提的,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准则,它要求的是管理行为的人性化。

这样的话,现代企业管理中怎样去应用“以仁为本”的思想,融入“以仁为本”的准则呢?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行的:第一,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那就是要在企业管理中采取“仁治”以稳住民心。

第二,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还需要设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激励制度,为职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孟子主张教化而治,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第三,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更加要积极开展对人才的挖掘、人才的运用、人才的培育。

儒家文化认为,为政之本在于兴贤。

企业应该发挥员工的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主动性、事业心、创造性与成就欲,使员工的内在潜力得以发挥。

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光只能通过制度的约束,管理者也应该通过多和员工进行思想沟通和需求的满足,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来让员工自觉的与管理者共同把工作做好,共同1发展企业。

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作者: 石世奇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
出版物刊名: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49-56页
主题词: 孔子 经济管理思想 统治者 季氏 物质利益关系 见利思义 国家管理 军赋 诸侯国 节财
摘要: <正>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其治国思想的一部分。

治国思想也就是国家管理思想。

孔子是关心国家管理的。

他到一个国家,“必闻其政”。

他和不少人谈论过国家管理问题,回答过不少“问政”。

他教学生也教如何管理国家。

学生中也有以“政事”——也即国家管理为专长的。

政事、国家管理当然也包括了对国家经济事务的管理。

“治其赋”就属于经济管理。

孔子主持鲁国政事虽然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在经济管理方面也作出了成绩。

后来司马迁在记载孔子的政绩时,就专门提出“粥羔豚者弗饰贾”,价格公平被列为重大政绩之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经济管理,但他在谈论其他问题,特别是政事时,涉及到经济管理的许多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管理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摘要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统治者和决策者们所关注的是政治、宗教、思想、军事的管理,他们站在“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认识高度上,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追求道义、舍生取义才是君子所为,而产生于这种语境下的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道义”与“荣利”之争的色彩,并在孔子的言行中表现得非常充分。

本文将从“义利观”、“富民观”、“节用观”三个方面来研究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经济管理思想现代意义中图分类号:i20 文献标识码:a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建设一直是每个国家最重要的工作,发展经济一直是国家的总目标和大政方针。

所以经济管理思想的发达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思想水平,并带动着其它领域思想的发展,经济管理遂成了现代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而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统治阶层的观念恰恰与此相反。

春秋时代的统治者和决策者们所关注的是政治、宗教、思想和军事的管理,他们站在“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认识高度上,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追求道义、舍生取义、谋求政治理想才是君子所为,而产生于这种语境下的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就不可避免地带有“道义”与“荣利”之争的色彩,其在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孔子的言行中表现得非常充分,所以可以通过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来洞察先秦时期人们的经济管理思想,从而看出其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和值得借鉴之处。

本文将从“义利观”、“富民观”、“节用观”三个方面来研究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义利观“义利观”指的是物质利益与道德标准之间的关系及人们如何看待二者之间关系的伦理观念。

这种“义利观”的理念起源于西周前期。

《礼记·中庸》有云:“义者宜也”,就是说“义”应当是一种适宜更多人的利益的举动,应当适应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道德标准的要求。

因此《国语·晋语》中晋大夫丕郑有云:“义以生利。

”《国语·晋语二》晋大夫里克亦有云:“夫义者,利之足也。

……废义则利不生。

”《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大夫中叔亦云:“义以建利。

”在这种早期的“义”与“利”之间的关系的论述中,都显示着“利”必须建立于“义”的基础上的伦理观念,并且深深地影响到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

他紧承上代的“义利观”,并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这就说明,孔子认为:追求“利”是人的天性,享受高等的物质生活也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类的社会发展目标也正是在争夺“富贵”、抛弃“贫贱”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实现对“富贵”和“利”的追求,才会导致了社会的失衡、人际关系的颠覆与战争的产生,于是就有了“义”与“不义”之分。

在采取获得“富贵”和“利”的行为的时候,应当用一个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去约束衡量,那就是“道”的约束力量。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这里所说的“道”,就是真诚的、以人为本的道德力量,也就是先秦人士特别崇尚的“君子之道”,也就是孔子一直提倡的“仁德”观。

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所撰的《论语集注》卷二注释此句时云:“不以其道得之,谓不当得而得之,然与富贵则不处。

”朱熹是说如果以非法的手段得到了富贵,那并不是真正地得到了富贵,也不是一个长久的富贵,于是人处于这个虚假的富贵里也很难得到和谐长久的相处。

孔子一直主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质是“仁德”,离开了“仁德”就不能称其为君子,哪怕是在极短暂的时间里、极小的事情上离开了“仁德”的标准,都会有损君子的品德。

所以孔子深刻地提出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依于利而行,多怨”的经济管理指导思想,这种义利观得到了后世儒家学者的传承,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济管理观念的根基。

用现代的眼光看之,这种“以义取利”的经济管理思想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观,就是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以诚实的经营、公平的竞争来取得自己应得的利益的做法,这才是古代先圣们一直提倡的真正的“义以建利”的思想,换句话说,就是人类既要谋利,又要不断地促进社会道德标准的提升,还要保障社会环境的和谐,这才是最符合“君子之道”的经济管理思想。

二富民观孔子虽然“罕言利”,并时时表现出对直接从事经济活动者的轻视,也时时表现出对安于贫贱生活的颜回的夸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但孔子并不反对国君应当为民谋福利,让自己国家的百姓都“富且贵”,都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

为此,孔子曾指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一个“有道”之国,一定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能受到重用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有着较高道德水准的国家,也是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国家,所以在这样的国家里,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国家里,有才能的人本来就有能力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却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应当是国家统治者的耻辱,也是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的表现。

因此孔子到卫国时,看到卫国百姓很多,人丁兴旺,便赞叹地说:“庶矣哉!”冉有问他人口多了之后还要再做什么,孔子曰:“富之”。

很显然,“富民”是孔子追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统治者政绩的一个重要表现。

为此,孔子也曾把他最欣赏的安贫乐道的颜回与不安于贫穷的子贡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说:“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这段话是说颜回虽然很有精神和气质,也学到了真正的学问,但却很贫穷,不能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看起来并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子贡(赐)去经商,却屡屡因为其眼光独到、判断准确而获得了财富。

孔子此话虽然没有贬损安贫乐道的颜回的意思,但却有着强烈的称赞子项的经商才能的含意,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学术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孔子已认识到仅仅有学问而不能得到好的物质生活的人,其实也是一种缺憾。

孔子还充分地认识到了经济状况富足给国家带来的良性循环,他指出:“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论语集说》中对“惠而不费”一句的解释云:“因其所利而利之,如置之田产,教之树畜,通工易事之类皆是也。

”这是说国君要教给百姓一些治富之道,如种植、养殖、手工技艺和生产技能等,让百姓通过正常的致富手段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从而达到富裕的目的。

只有在国君的带领之下使百姓富足了,百姓才会对国君更信服,从而进入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的良性循环,魏何晏所撰的《论语集解义疏》卷九对“惠则足以使人”一句的解释云:“人君有恩惠加民,民则以不惮劳役也。

故江熙曰,‘有惠则民忘劳也。

’”这就是说当国君带领百姓致富后,他的威信就提高了,凝聚力也增加了,百姓会更乐意于为国君服劳役,更有爱国之心,因此国家也就更有向心力了。

由此可见,孔子的富民观不仅让百姓过上了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更让国家有了强大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了更高的道德水准,这与孔子一贯提倡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这种富民思想得到了后世儒学者的传承,孟子亦指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的话是说一个国家的百姓,必须享有一定的物质生活,这种物质生活的标准就是使其父母妻子在正常的年景里吃饱穿暖,在饥荒的年景里免于死亡。

从现代的意义观之,一个国家富足了,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大大提高,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改善,百姓的爱国热情和公益心也会大大地高涨,于是,一个精神文明的社会应运而生,这与古人一贯提倡的“仓廪足而知礼仪”的理念是一致的。

三节用观在《颜渊》篇里,有一段孔子的学生有若和鲁哀公谈论财政问题的对话,鲁哀公感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问有若有什么办法增加财政收入,有若的办法是“”,“”,就是“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

有若是提议让鲁哀公增收十分之一的税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解决皇家的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哪知鲁哀公听了之后不以为然,并马上反驳道:“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也就是说鲁哀公认为即使再多征收百分之二十的税也是不够用的,更别说只增加百分之十的税收了。

有若听了鲁哀公的回答后,他马上对鲁哀公的贪婪之心表示出极强烈的反感,有若激烈地反驳说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段对话虽然所涉及到的只是鲁国的财政管理方案,但却代表着当时两种不同的经济管理思想:鲁哀公认为只有多收税才能弥补皇家的各种用度,而有若却坚持认为应以保障百姓的物质生活为前提,压缩皇家的各项开支才为上策,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个“足民”还是“足君”的问题。

“足民”是国家的经济管理方针,“足君”是皇家的财政收支问题,两相对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因此“足君”必先“足民”,“足民”才能“足君”,当“足君”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只有通过“节用”的方式来减少对百姓的压力。

因此孔子指出:“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

”奢侈的生活会造成国君的狂傲心理,使国君有了人上之人的傲心理;而节俭的生活可能会造成过于简陋寒酸的现象,有失国家的体面和礼节,但对于一个国君来说,“狂傲”要比“简陋”可怕得多,所以孔子主张宁固勿奢,这其实也是对节约用度、减少各项开支的一种称赞。

为了节省开支,鲁国将每月初一的告朔礼废掉了,变成了每届的杀羊上供,孔子明确地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

”而且孔子还认为:衡量一个国君的标准是“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其中对于“千乘之国”的应当实施“节用”治国的理念的提出,表明孔子一直把尽量减少财政支出作为治国的经济管理手段之一,而“使民以时”也是说要尽量减少对百姓的侵扰,不让百姓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和人力负担。

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孔子的节用观与当今的“低碳生活”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中所耗用的各种能量尽量减少,要注意节电、节气、节水、节约原材料,要尽量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的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损耗速度。

这同时也说明自孔子时代起,先圣们已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质不是取之不尽的,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所以要谨慎地去用度之,因此孔子的节用观不仅是减少物质的消耗,也是一个国君爱民的表现,更是一项重要的国家经济管理方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孔子是在“以义取利”的思想指导下,推行他的以“富民”为目的的经济目标,以“节用”为措施的经济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既实现仁德观念,又使百姓安居乐业、“惠则足以使人”的和谐社会愿景。

因此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其实就是把民众放在首位的思想,也是孔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当了解了孔子的经济管理思想的主旨后,才能“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对其经济管理思想进行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使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得到更大地发扬与光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