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音乐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标志—“披头士”与“滚石”乐队风格对比研究
![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标志—“披头士”与“滚石”乐队风格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aa9270c281e53a5902ff6c.png)
1960年代的流行音乐文化标志—“披头士”与“滚石”乐队风
格对比研究
披头士乐队和滚石乐队作为欧美流行音乐史上“不列颠入侵”的领头人物,不论是对当时还是对后世流行音乐的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尽管他们都被称为摇滚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但是这两支乐队不论在音乐风格、创作手法、乐队成员的成长环境还是音乐上所受影响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
笔者将对两支乐队在音乐及文化层面通过他们个人风格、音乐创作、舞台表演诸多方面进行对比,探究两支乐队风格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当时的文化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对他们的影响。
从音乐上,分析研究他们个人风格的主要特点及形成他们个人风格的原因。
从文化上,探究他们音乐风格所受文化环境的影响及两支乐队对当时流行文化和青少年文化产生的影响。
从流行音乐研究的角度论证披头士乐队与滚石乐队形成的个人风格与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为分析研究流行音乐文化提供理论参考,为流行音乐多元化发展提出思考。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0a567e0b52acfc788ebc946.png)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对天王MJ更加的熟悉,我当然也不例外,MJ的太空舞步和唱腔都独一无二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专辑销量更是也无人能敌,对于披头士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论他们俩对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披头士毫无疑问的更胜一筹,披头士真正诠释了“伟大”和“革新”这两个词,他们的音乐创作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
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他们中的成员也有被英国女王加封晋爵。
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
这就是披头士,一个无出其右的摇滚乐队!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
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
披头士乐队的跨文化理解
![披头士乐队的跨文化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7383e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1.png)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英国流行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乐队之一,成立于1960年,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和林戈·斯达(Ringo Starr)四名成员组成。
他们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以及全球范围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现代流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披头士乐队的跨文化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音乐风格的多元化: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格融合了多种元素,包括摇滚、节奏蓝调、流行、民谣等,这种多元化让他们能够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群体。
他们的音乐既有强烈的节奏感,也有柔美的旋律,能够满足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
歌词内容的文化内涵:披头士乐队的歌词涵盖了爱情、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许多歌曲的歌词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例如,《Let It Be》表达了对和平、爱与理解的渴望,《Blackbird》则呼吁人们关注种族歧视问题。
这些歌曲不仅具有音乐美感,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全球巡演与跨文化交流:披头士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多次全球巡演,将他们的音乐带到了世界各地。
这些巡演不仅让他们在音乐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他们在巡演中接触了各种不同的音乐和文化,吸收其中的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音乐中。
媒体传播与文化影响力:披头士乐队在媒体传播上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他们的音乐在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媒体上广泛传播,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形象和言行也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推动了文化变革和社会进步。
总之,披头士乐队的跨文化理解体现在音乐风格的多元化、歌词内容的文化内涵、全球巡演与跨文化交流以及媒体传播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
他们的音乐不仅跨越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群体,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披头士--西方流行音乐赏析知识分享
![披头士--西方流行音乐赏析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2e729cfbe1e650e53ea9971.png)
披头士--西方流行音乐赏析披头士乐队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猫王和小理查德斯等人的大受欢迎,摇滚乐顿时兴起,然而到了60年代初仍不免变得式微,摇滚乐也跌落到了低谷,时代召唤着英雄的出现。
彼时,英伦半岛上的四位年轻人(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林格•斯塔)组成的披头士乐队横空出世,引领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20世纪在商业上最成功及最有影响力的乐队。
随时光冉冉,披头士乐队对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起来了,直至今时今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曲风披头士乐队敢于大胆尝试不同的曲风,进行融合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可以说相当多风格的鼻祖。
之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4∕4拍子,三个和旋的和声,结构简单。
在1956年至1962年间,他们吸收了美国流行音乐(譬如蓝调﹑节奏蓝调﹑摇滚,猫王和比尔哈利等人的音乐),发展成一种跳舞音乐型态的风格。
除了一些录音技巧,比如音响效果、特别的麦克风位置、双轨与变速录音,披头士乐队还使用了一些在当时的传统摇滚乐中不会使用的乐器,如弦乐,铜管,"Norwegian Wood (This Bird Has Flown)" 中的印度乐器西塔琴以及"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中的swarmandel(印度竖琴)。
他们还使用了一些早期的电子乐器,比如麦卡特尼在"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的开头利用一种电子琴模拟了长笛的声音,以及"Baby You're a Rich Man"中类似双簧管的声音也是另一种电子琴模拟的。
1965年他们在Yesterday中使用了弦乐四件套,The Beatles就此开创了艺术歌曲的先河,为使用两组弦乐四人组的"Eleanor Rigby" (1966)与"She's Leaving Home" 做出了示范。
评述披头士乐队对利物浦以及英国民俗文化的影响(中文版)
![评述披头士乐队对利物浦以及英国民俗文化的影响(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1a70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a.png)
评述披头士乐队对利物浦以及英国民俗文化的影响(中文版)评述披头士乐队对利物浦以及英国民俗文化的影响摘要:披头士乐队,又称为“甲壳虫乐队”,它被认为是乐坛历史上最成功最伟大的至尊乐队。
披头士是一支来自英国利物浦的摇滚乐队,它作为英国最重要的文化代表符号之一,一直都是英国人的骄傲。
披头士乐队对于英国的文化的影响是深远广大、经久不衰、举世无双的,除了在商业上的成功,它还开拓了迷幻摇滚、流行摇滚等曲风,使美国在摇滚乐的统治地位动摇,世界上摇滚乐的爱好者都更喜欢英式表演,开辟了乐队表演的新天地,引领了时尚,还对英国和英国民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披头士乐队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它不仅是英国的代表,更是世界的神话。
关键词:摇滚乐队;利物浦文化;民俗文化披头士乐队成立于1960年,由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四名成员组成,它的每一首至今仍朗朗上口的旋律,它获得的众多的奖项,它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以及乐队成员各自陪伴披头士成长所经历的故事,都非常值得大家去探究玩味。
1962年发行首支单曲《Love Me Do》以来,接着又发行了他们的首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创下连续30周位居英国流行音乐专辑榜榜首的纪录;又在美国创下包揽公告牌Hot 100单曲榜前5名的纪录;同年凭借歌曲《 A Hard Day's Night》获得第7届格莱美最佳乐队奖;1965年推出的歌曲《Yesterday》成为乐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1967年获得第10届格莱美年度最佳专辑奖;1968年发行的单曲《Hey Jude》连续9周位居美国公告牌榜首;1988年进入摇滚名人堂;1996年凭借获得第39届格莱美最佳流行乐队奖;2004年获得了“历史上最伟大的50位流行音乐家”第一名;2008年在美国公告牌“最杰出音乐人Hot 100”榜单上名列榜首;同年以20首冠军单曲在公告牌“最多冠军单曲”榜单上排名第一;2012年,在英国官方排行榜公司公布了英国最畅销乐队排行榜上名列榜首。
【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
![【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6b31b7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09.png)
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1️⃣ 起源与早期发展欧美流行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根源可追溯至中世纪教堂的宗教音乐和民间歌谣。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音乐开始逐渐世俗化,宫廷音乐和世俗歌曲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复调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后来的流行音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更加华丽、复杂,作曲家如巴赫、亨德尔等人的作品成为了经典。
随后,古典主义时期到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师的出现,将音乐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这些古典音乐作品虽然与现代流行音乐风格迥异,但它们为流行音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 浪漫主义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萌芽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风靡欧洲,作曲家们追求个性表达和情感宣泄,音乐风格更加自由、奔放。
肖邦、李斯特等人的钢琴曲,以及瓦格纳、柏辽兹等人的交响乐,都展现出了浪漫主义的独特魅力。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新,为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等流行音乐风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的加速,音乐开始走向商业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锡盘巷成为了流行音乐的摇篮,这里孕育了早期的爵士乐和蓝调音乐。
这些音乐风格以其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和声,迅速在欧美地区传播开来,成为了流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现代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50年代,摇滚乐的兴起标志着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以艾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和比尔·哈利为代表的摇滚歌手,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个性化的音乐风格,赢得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
随后,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等摇滚乐队的出现,更是将摇滚乐推向了巅峰。
与此同时,其他流行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60年代的民谣运动,70年代的迪斯科热潮,80年代的电子音乐革命,以及90年代的嘻哈文化和R\u0026B音乐的兴起,都展现了流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进入21世纪,流行音乐更加多元化,流行朋克、电子舞曲、乡村音乐、灵魂乐等各种风格并存,为听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受披头士音乐影响的英美流行音乐中主要的代表乐队及其作品分析
![受披头士音乐影响的英美流行音乐中主要的代表乐队及其作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74d84c27d3240c8447ef2e.png)
受披头士音乐影响的英美流行音乐中主要的代表乐队及其作品分析作者:任成马文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6期摘要:纵观英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披头士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他们对英美的流行音乐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给摇滚乐注入了新鲜的音乐元素和发展活力,而且在技术层面也立下了卓越功勋,同时他们对以后英美摇滚乐队的风格和发展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作为一种音乐文化,不仅在文化领域,而且还深入到经济、政治领域,披头士音乐已经广泛渗透进了英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披头士就是当时整个社会文化的风向标。
关键词:披头士;流行音乐;作品分析作者简介:任成,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0级研究生。
马文涛,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0级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6-0197-01一、The Rolling Stones-“披头士的继承人”与披头士相比,滚石乐队在外观上则更具“革命”性,当60年代留着海军式的平头,衬衫领子扣得紧紧的美国父亲们携手斥责披头士不过是一时狂热罢了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回应他们的竟然是更加放肆的滚石乐队。
滚石乐队正式组建于1962年,他们相比披头士具有更强的攻击性和叛逆色彩-他们是天生的狂放不羁的坏小子,同时却也是全球公认的最伟大的摇滚乐队,是滚石乐队在乐曲及舞台风格方面奠定了摇滚乐的基调,后来著名的“史密斯飞船”乐队,“枪炮玫瑰”乐队等等都深受滚石乐队的影响。
对于披头士与滚石乐队的音乐,有着这样深刻和肤浅的差别,不同的是披头士的音乐,头脑狂热的青年人会认为它直白,而经过深沉思考的成年人才会听懂它的深刻内涵;而滚石乐队的音乐,头脑狂热的青年人以为它深刻,但经过仔细推敲你会发现它的附庸风雅的欺骗和浅薄。
两支乐队都有自己的领袖人物,而身为滚石乐队主唱的Mick Jagger,出身于富庶家庭,似乎更能够透视出社会下层青年对中产阶级的诅咒和愤恨,因此,Mick Jagger洞悉到模仿披头士的装扮及演唱风格并不能传递自己的音乐,于是刻意以流浪汉的装束和腔调呈现在歌迷面前,滚石乐队以这样的形式颠覆了披头士摇滚王者的地位。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6f23ca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4.png)
简述美国反文化运动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文化革命和社会运动,目的是推翻传统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这个流行文化运动始于西海岸,新的文化形式——唱片、电影、电视等开始影响了美国年轻一代。
他们反对传统的文化,拒绝接受主流的价值观,追求一种新的、更加自由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反文化运动的特点是反抗社会制度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拒绝传统的道德标准,反对外在的控制和规范,要求自由和个性。
在这个运动中,音乐、服装和性解放成为了它的标志,同时还涉及到种族平等、反战和环保等议题。
在这个时期,音乐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象征。
当时,像披头士、滚石和吉米·亨德里克斯等歌手和乐队的音乐,以及伍迪·古斯汀和鲍勃·迪伦等若干个民谣歌手也开始成为反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年轻人通过音乐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在音乐会上,年轻人在一起唱歌、跳舞,享受共同的经历,并为新的生活方式而感到高兴和幸福。
服装也成为了反文化运动的重要标志。
年轻人不再穿着传统的衣服,而是穿着牛仔裤、草裙和T恤等简单自然的衣着,反映着反抗传统、反对社会制度和学术规范等思想。
此外,反文化运动也强调了性解放和性别平等。
反文化运动中的年轻女性开始抛开束缚,追求性别平等,要求自由和个性。
他们提出女性主义的观点,开始对传统的家庭结构、性角色分工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反文化运动中也有一些政治因素。
与该运动旗帜鲜明的反对战争运动相似,其激进的政治立场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众多反战示威中,首要的是越南战争反战运动。
许多年轻人认为,这场战争是违背人权和道德的,已经成为了无休止的暴行。
反战示威者要求结束这场战争,同时还主张和平和民主等基本问题,这也成为了整个反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标志。
反文化运动也在探索环保议题。
反文化运动中的年轻人对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成立了许多环境保护组织,为环境保护发出了强烈的呼声。
这与美国70年代燃油危机的爆发相呼应,人们意识到环境必须得到关注和保护。
The Beatles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The Beatles对英美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a7f2abcf121dd36a32d825a.png)
The Beatles对英美文化的影响披头士的简介披头士(英文:The Beatles),英国乐团,于1960年成立于利物浦,1970年解散。
成员为约翰·列侬(节奏吉他、主音、作词作曲)、保罗·麦卡尼(贝斯、主音、作词作曲)、乔治·哈里森(主音吉他)及林格·斯塔(鼓手)。
经理人为布莱恩·艾普斯坦。
披头士乐队被公认为英国音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入侵」美国的代表人物。
其音乐风格源自五十年代的摇滚,之后开拓了各种曲风如迷幻摇滚、流行摇滚、古典音乐的融合等。
其音乐性之创新深深影响了之后的欧美乐团发展,而随着作品的社会意识日益加深,他们的影响力也伸延到六十年代的社会及文化革命方面。
当1970年乐团解散后,各成员也以成功的个人歌手事业继续发展。
披头士常被认为是流行乐坛历史上,在商业上最成功与最伟大的乐团。
依RIAA正式统计,其为美国国内生涯销量最高歌手,总销超过1亿7千万张。
[1] 而全球销量据信超过10亿张。
[2] 在英国,他们有15张冠军专辑,在美国有19张冠军专辑与20张冠军单曲,皆为史上最高。
披头士在音乐上的发展与影响当乐队还叫做The Quarrymen并刚开始从skiffle音乐过渡时,在他们的摇滚歌曲中混合了埃尔维斯·普利斯莱与Little Richard的元素,从1957年开始,直到他们在1966年的最后一场演唱会,乐队比其它任何艺人翻唱了更多Chuck Berry的歌曲。
其他早期影响他们的人有Buddy Holly、Eddie Cochran、Carl Perkins及Roy Orbison。
在The Beatles获得成功后,他们仍然从同时代的艺人中得到新的灵感,包括Bob Dylan、Frank Zappa、the Byrds及the Beach Boys,他们的专辑Pet Sounds 是McCarney的最爱。
Beatles的制作人Matin曾说“没有Pet Sounds就不会有 Sgt. Pepper,Pepper是一次希望超越或与Pet Sounds等同的尝试。
披头士对英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披头士对英美流行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cb4e84b767f5acfa1c7cdad.png)
Ringo Starr (Richard Starkey)鼓手
生于:1940年7月7日,有树木的幽谷,利物浦,英格兰
关于披头士
披头士之于世界文化
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
苹果电脑公司的CEO兼创办者当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抽大麻、听摇滚乐、去印度、练禅道一样也没落下。他成立的苹果公司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一些嬉皮文化的影响,比如苹果公司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据他本人透露灵感或多或少是来自披头士乐队自己创办的苹果唱片的商标设计。前一阵子还因为商标问题和披头士乐队打了场官司。
披头士对英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beatles
姓名:xxx
学号:2009xxx
班级:xxxx
前言
我与披头士
披头士简介
成员介绍
关于披头士
披头士之于世界文化
披头士之于英国文化
披头士之于美国文化
前言
我与披头士
我第一次接触到Beatles乐队是听了他们的经典曲子《Let it be》,let it be,let it be,There will be an answer, let it be。歌词好旋律好,于是我就放在自己的mp3里一遍一遍不停的听,然后从网上搜把beatles前前后后所有的歌都搜出来听。好长一段时间里,mp3里几乎只有beatles的歌。
40年前,一身痞气、两袖清风的“披头士”乐队大大咧咧地登陆美利坚。他们不仅给文化贫血的美洲大陆带来了披肩长发和怪异文身,也一度曾使众多爱好吸毒、性乱交和反战游行的美国佬找到了归宿。约翰·列侬说,当他看到台下的美国女孩激动得大声尖叫并且满脸泪水时,不禁感到一阵困惑。40年一晃过去了,如果列侬依然在世,并且知道如今哼着街头饶舌小调的美国人仍在怀念那段可能永远无法再现的岁月时,是否会比当初更加困惑呢?
【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
![【音乐】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f5c1734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d.png)
欧美流行音乐发展史1️⃣ 古典根基与现代萌芽欧美流行音乐的发展,其根源可追溯至古典音乐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为后来的流行音乐奠定了和声与旋律的基础。
然而,真正意义上现代流行音乐的萌芽,则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大众娱乐需求激增,流行音乐开始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人们的生活。
这一时期,以拉格泰姆(Ragtime)和爵士乐(Jazz)为代表的音乐形式横空出世。
拉格泰姆以其独特的节奏模式,为流行音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感;而爵士乐则以其即兴演奏、和声复杂多变的特点,成为了欧美流行音乐的重要基石。
这些音乐形式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更为后续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2️⃣ 黄金时代的辉煌进入20世纪中期,欧美流行音乐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摇滚乐(Rock and Roll)的诞生,标志着流行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以艾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为代表的摇滚歌手,以其独特的嗓音、狂野的舞台风格,以及反映青少年反叛精神的歌曲内容,迅速赢得了全球年轻人的喜爱。
随后,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和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等摇滚巨头的崛起,更是将摇滚乐推向了巅峰,成为了欧美流行文化的象征。
与此同时,灵魂乐(Soul)、节奏布鲁斯(R\u0026B)等音乐流派也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它们不仅丰富了流行音乐的多样性,更为后来的嘻哈(HipHop)、迪斯科(Disco)等音乐形式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来源。
3️⃣ 多元融合与数字革命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欧美流行音乐进入了多元融合与数字革命的新阶段。
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嘻哈音乐、流行音乐(Pop Music)等流派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景观。
以Lady Gaga、Taylor Swift、Ed Sheeran等为代表的现代流行歌手,凭借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创新的制作技术,以及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成为了新时代的音乐偶像。
披头士对欧美文化的影响
![披头士对欧美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ca0233d376baf1ffc4fad77.png)
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一段传奇,那是段风花雪月的往事,那是段让后人生生世世为其吟唱的刻骨铭心,那是四个年轻人自己搭建梦想的舞台,那是一个组合,那是——披头士“披头士”这个名词,对于50、60年代的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
几乎每个人都能哼唱几句当年他们红遍半边天的歌曲“Yesterday”“Let it be”……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欧洲,正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候。
很多人被战乱深深地折磨着,那时候,他们急需一种元素,能带给他们力量,带给他们希望。
而披头士,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孕育而生了。
他们成为了摇滚乐的领军人物,也在全世界,正式掀起了一股新的摇滚浪潮。
他们特立独行、个性十足的曲风和作品,为摇滚乐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他们离经叛道、革变求新的主张,鼓舞了那个动荡年代里无数青年的斗志。
他们就像是漫长音乐旅途上一只燃烧的蜡烛,照亮了整个音乐旅程。
也是他们,给整个欧美的流行文化注入了一道新的活力。
他们对于欧美流行文化上的影响,可谓是波及到了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从最主要的音乐方面的影响,到对流行思维的影响,以及当时时尚潮流的影响。
还有就是对于艺人自身素质和思想方面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披头士”对于欧美流行文化做出的贡献。
原创披头士不同于当时其他歌手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的歌曲全部是由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常见的。
大量的歌手都有专人为其写歌,而他们这样自我创作的组合,显然相当吸引人们的眼球。
而且,他们的歌曲更具有自己的特色,更接近于当时社会生活,更加贴近于普通百姓。
他们与观众密切沟通,并期望观众也加入进来,跟随着音乐的节奏纵情跳舞。
这在以往的歌手中是没有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他们让通俗音乐文化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层次——观众参与阶段。
这也是他们改变流行音乐的第一大贡献。
从他们以后,歌手更多的把原创提上了议程,也有越来越多的歌手开始自己创作,找寻自己的风格。
而披头士在音乐上除了原创以外,就是他们的朴实和贴近生活。
Beatles
![Beatles](https://img.taocdn.com/s3/m/ccdada4fc850ad02de804184.png)
They gave their first live (现场直播) US television performance two days later on The Ed Sullivan Show, watched by approximately (大概)74 million viewers—over 40 percent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During the week of 4 April. The Beatles held twelve positions on the Billboard Hot 100 singles chart(单 曲榜), including the top five. The Beatles‘ hairstyle, unusually long for the era and still mocked(模仿) by many adults, was widely adopted(采用) and became an emblem (标志)of the burgeoning (急速成长的)youth culture.
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 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 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 乐家,特别是约翰· 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 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 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 影响持续至今。
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 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 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结束了“猫王”埃尔维 斯· 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 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9186b1b59eef8c75fbfb386.png)
浅谈披头士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也许在我们这个时代,对天王MJ更加的熟悉,我当然也不例外,MJ的太空舞步和唱腔都独一无二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专辑销量更是也无人能敌,对于披头士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论他们俩对音乐文化的影响力,披头士毫无疑问的更胜一筹,披头士真正诠释了“伟大”和“革新”这两个词,他们的音乐创作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
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他们中的成员也有被英国女王加封晋爵。
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
这就是披头士,一个无出其右的摇滚乐队!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
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
1962年,另外两名青年先后离队,林格·斯塔尔(Ringo Starr,生于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头士"的四名队员从此固定下来。
披头士乐队英美流行文化的标志
![披头士乐队英美流行文化的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ef0de749c850ad02de8041b5.png)
披头士乐队——英美流行文化的标志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无疑是上个世纪英美最有影响力的乐队之一,虽然乐队存在的时间仅仅10年,但他们却永远的改变了包括摇滚乐和流行乐所有音乐的面貌,而且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披头士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
1 乐队的组成披头士的英文名字为Beatles,beat是“搏击跳动”的意思。
乐队是与1960年由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林登斯塔尔四人组成。
他们四人中,由列侬担任主唱和节奏吉他手,麦卡特尼担任演唱和低音吉他手,哈里森为主奏吉他手,斯塔尔担任架子鼓手。
披头士乐队以其反上流社会,反正统艺术的风格,锐利而快捷敢于接触社会敏感问题的内容,在舞台上那种与世俗挑战的举止,征服了各国青年。
不少歌曲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代青年失望,低落和愤懑的心情。
披头士乐队是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
披头士乐队对流行音乐革命性的发展和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的摇滚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的摇滚乐队的音乐风格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音乐的变革和发展。
2对英美流行音乐的贡献和影响The Beatles风格多元化,与乐队敢于尝试创新的特点有关,可以说是相当多风格的鼻祖。
1966年以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词、三个和弦的和声;一首曲子的长度约2分半钟左右;结构简单,包含了很多重复。
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这种老的模式被打破了,虽然,其他摇滚乐手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主要的贡献却来自披头士。
传统的摇滚乐的节拍一般都是一贯到底的4/4拍,很少有例外。
而在"披头士"的歌曲里,不仅有2/4、3/4、6/4等节拍,还有各种节拍的混合使用,转换十分自如,如:《你所需要的只是爱》是3/4拍和4/4拍的混合。
从披头士乐队的发展历程看音乐本质
![从披头士乐队的发展历程看音乐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f4e03e33240c844768eaee60.png)
从披头士乐队的发展历程看音乐本质
---------------------------------------
从披头士乐队的发展历程看音乐本质
作者:王倩;
作者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来源:艺术教育
ISSN:1002-8900
年:2017
卷:000
期:008
页码:P.64-65
页数:2
中图分类:J60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披头士乐队发展历程音乐本质
摘要:20世纪60年代,披头士乐队从英国开始,引领了轰轰烈烈的流行音乐文化浪潮,极大地冲击了美国流行音乐,并深刻地影响着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为英美两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章通过研读和借鉴相关课题的专业学术资料,结合作者西方流行音乐的教学经验,对披头士乐队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类别分析和问题剖析,研究披头士乐队音乐的特征与作用,探讨其对英美两国摇滚音乐创作的影响,以期为学界研究流行音乐的基本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音乐与时尚的相互影响
![音乐与时尚的相互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32e52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音乐与时尚的相互影响音乐和时尚,作为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们不仅各自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塑造着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本文将探讨音乐与时尚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影响现代社会的。
音乐对时尚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态度常常被时尚界吸收并转化为可见的风格。
从摇滚乐到嘻哈文化,每一种音乐风格都伴随着特定的服饰和生活方式的流行。
例如,披头士乐队在60年代的兴起,带动了摩德风格的流行;而90年代嘻哈文化的崛起,则让街头服饰成为了主流。
此外,音乐明星本身也是时尚界的风向标。
他们通过个人品味和舞台造型,引领着潮流趋势。
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的亮片夹克、麦当娜的锥形胸衣,以及Lady Gaga的各种前卫造型,都极大地影响了时尚界的发展。
时尚对音乐的影响与此同时,时尚也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时尚为音乐人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
通过不同的服装搭配和造型设计,音乐人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和个性特征。
其次,时尚品牌与音乐人的合作也为双方带来了新的机遇。
许多知名品牌会邀请音乐明星担任代言人或参与设计,这不仅增加了品牌的曝光率,也让音乐人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产品中。
此外,时尚界对于音乐视频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精心制作的MV往往成为推广新歌和展示最新时尚趋势的重要手段,从而形成了音乐与时尚互相促进的局面。
音乐与时尚的融合创新在数字时代,音乐与时尚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
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TikTok等,为音乐人和时尚设计师提供了展示创意的新空间。
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分享穿搭灵感、音乐作品,甚至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的关注。
同时,一些音乐节和时尚秀也开始尝试跨界合作,将音乐表演融入到时装秀中,或是在音乐节上设置时尚展览区。
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总之,音乐与时尚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深刻的相互影响关系。
从披头四音乐的歌词看西方六○年代社会
![从披头四音乐的歌词看西方六○年代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38d7dde3524de518964b7d0a.png)
篇名從披頭四音樂的歌詞看西方六○年代社會作者黃姝榕。
市立育成高中。
二年十班溫憶秋。
市立育成高中。
二年十班壹●前言現代的流行音樂,多多少少都受到六○年代的搖滾樂曲所影響,而這時的英國,有個靈魂樂團「披頭四」誕生了,他們為音樂創造了當時前所未有的叛逆風格,並造成空前的轟動,「披頭風潮」就此展開。
很難想像一個樂團能創造出這麼多的奇蹟,從歷史發展角度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披頭四」這名詞已佔有大部分的搖滾史。
雖然現在「披頭風潮」已過去,但他們還是在現代人的思想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風靡全世界的魅力就在於他們所創作的歌曲上,他們的歌詞在靈魂表達占了很重要的一環,本文擬從披頭四音樂歌詞著手,探討其背景與風潮源起,究竟在他們的歌詞裡能夠找到哪些意象及理念?而他們的歌詞對當代的影響掀起的激盪又是什麼?是本文所要探討的目標。
貳●正文一、披頭四緣起概述01.披頭四為何會流行?披頭四吸取了不少五○年代的美國搖滾及靈魂樂,在1950年代,英國正在流行一種叫「Skiffle」(註一) 的音樂,但是英國流行樂還是倒向美國市場。
利物浦得港口之便,可快速獲得美國音樂資訊,像是貓王、小李察、傑利‧李‧路易斯的搖滾風格和爵士樂等在此地十分流行,披頭四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提早接觸音樂。
在這些曲風當中,披頭四較反對爵士樂,他們認為爵士樂不會有所進展,也許是因為在他們還是學生時代時,常遭受爵士樂的專屬俱樂部輕視,所以才會排斥爵士樂(註二)。
因此,他們專注於搖滾樂的創作,然而搖滾樂到了披頭四的手裏,不僅豐富化,而且也把流行樂壇帶向另一個高峰。
直到1964年代披頭四踏上美國本土,可以說「披頭風潮」(Beatlemania)從此全面展開。
02.成名創舉在六○年代的搖滾樂團可說是極少數,而披頭四在當代就已確立搖滾樂團地位,並開創出前人未有的音樂思想與技巧,就是因為以下創舉(註三)令他們風靡當代:A.確立當代樂團基本編制:由四人組成的音樂團體,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演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披头士音乐对欧美流行文化的影响
摘要: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
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俨然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
正文:
1966年以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强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词、三个和弦的和声;一首曲子的长度约2分半钟左右;结构简单,包含了很多重复。
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这种老的模式被打破了。
到60年代末,任何摇滚乐队,只要它有足够的创造性,可以奏出任何声音,基本上没有限制。
虽然,其他摇滚乐手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主要的贡献却来自披头士。
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
披头士乐队除了不计其数的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以外,还经常登上世界多个国家的邮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电影等相关文化资料储存组织。
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拥有大量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的职业模仿者,以及专业组织和评判模仿大赛的机构和组织。
披头士乐队以及披头士文化早已成为人类在20世纪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永远铭刻,他们作为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商标,从未受到任何的挑战。
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流行起了噪音爵士乐,只有十几岁的约翰·列侬就是当时追逐潮流的一个叛逆青年,他与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构成了Quarrymen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乐队从最初的翻唱歌曲,到后来乐队成员自行创作,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两个人相互合作创作了大量在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自己音乐风格的探索,从最初的噪音爵士乐,到逐渐从民谣,布鲁斯,R&B 音乐和摇滚音乐中汲取精华加以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同时开始尝试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并将其纳入乐队音乐的摸索。
同是在这一年,披头士乐队的忠实歌迷,乐队前贝斯手苏茨里费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发奇想,让乐队的所有成员全部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这一起怪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一发型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成名以后的商标之一,并且带动了后来的流行方向。
这样的潮流还包括黑色小西服,列侬的圆形眼镜和飘逸的长发,等等等等。
而他们随后专辑的成绩更是扶摇直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在这时候已经初步成型,他们富有活力的音乐迎合了战后英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求文化解放的思潮,带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同时他们的音乐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和音乐元素,无可挑剔的音乐旋律以及谐和的音乐融合,兼有活力四射的吉他演奏以及诗意般的歌词和极其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因而迅速主宰了英国的音乐市场,也带动了整个英国文化的发展。
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核心,两位天才之间的完美配合成为了音乐界的一段佳话。
而制作人乔治·马丁卓越的制作才能也被人们所肯定,他完美的理解了披头士的音乐,并且精妙的音乐和器乐编排,成为了披头士音乐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
到1963年底,披头士乐队已经初步的统治了英国的音乐,狂热的歌迷们遍布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仅仅发行了两张专辑,但是披头士成为了文化现象。
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开始纷纷争抢这份猎物,百代公司在美国的伙伴Capitol公司成为了最先的获益者,1963年,披头士乐队的第二首单曲《Please Please Me》迅速成为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单曲,同时这首单曲也被公认为是“英国入侵”美国浪潮的标志性单曲。
他们的入侵抢走了美国传统摇滚明星的风头以致于他们的偶像“猫王”(Elvis Presley)拒绝了他们的拜访,并且口出恶语中伤他们,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成功。
1964年初,Capitol公司发行了披头士乐队第一张美国专辑《Meet the Beatles》,结果他们在美国引起了比英国更剧烈的疯狂。
随着披头士乐队成功的冲开美国唱片市场的大门,滚石乐队等众多的英国乐队在此后一拥而上,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市场。
英国摇滚风格的音乐除了在英国引领音乐的发展之外,还逼迫着美国的一些慢节奏民谣歌曲风格的乐队和歌手投入到了摇滚音乐之中,就连美国音乐的象征“猫王”(Elvis Presley)也开始做出变化以对拯救自己的音乐市场。
1966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专辑《Revolver》,这张专辑的风格开始更加趋向于迷幻音乐。
迷幻音乐是由英国人早在1964年开创的。
当时,不少英国乐队已经尝试在British Beat(英式节拍)中加入新奇效果,The Beatles、The Yardbirds是这类音乐的先驱。
1967年,披头士乐队发行了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不仅让披头士继续着流行和摇滚乐界的统治性地位,同时也是披头士出色的迷幻音乐专辑,多种乐器的混杂以及多首歌的混录等,旋律、编曲、歌词、器乐等各方面仍旧是无可挑剔,同时专辑中歌词所流露出的嬉皮士态度,使披头士再次代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思潮,因而虽然他们的迷幻音乐以及生活上开始服用迷幻药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过披头士却依然扮演着青年人先锋的角色。
1967年8月27日,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为乐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爱泼斯坦由于吸毒过量而死在了伦敦家中。
失去了经理的披头士突然变得有些混乱无主,
他们自编自导拍摄的第一部电影《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但是最终遭到评论界的口诛笔伐以及媒体的刁难,虽然电影的原声专辑仍旧受到了歌迷们的疯狂欢迎,但是这一切却成为了披头士乐队出现崩溃的开始。
1969年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在直布罗陀结婚,就在列侬与洋子的合作越来越多的同时,他与披头士乐队其他成员间的合作却日益减少。
1969年底,列侬通知其他成员说他准备离开乐队,但由于他当时正与EMI商谈签约的事宜,因此有关离开披头士的决定一直处于保密之中。
1970年4月披头士最终解散了。
如今的利物浦几乎是披头士的代名词,提到利物浦首先想到的就是披头士了。
披头士博物馆,以披头士命名的酒店、建筑还有那条penny lane(便士街),无不体现着披头士的魅力所在。
利物浦将他们组合在一起,他们也将永远留在那里。
无论是四个人的披头士还是各自单飞的他们,从最一开始就注定被我们铭记。
无论是噪音爵士乐,布鲁斯,R&G还是迷幻摇滚,他们的音乐总是能让人心潮澎湃。
就算是现在,披头士的每一首歌曲仍在被年轻人们疯狂的迷恋着。
例如写给Julian的那首《Hey Jude》不仅是当年的冠军单曲,也一直是延续到现在的经典之作。
经典永不褪色,流行也继续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