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第二章教程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第二章教程
3、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冷却由流动态到失 去流动性的临界温度点,它与原油中的含蜡量、沥青胶质 含量及轻质油含量等有关,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4、原油的粘度:地层流体——油、气、水均为粘性流 体。粘度是粘性流体流动时内部摩擦而引起的阻力大小的 量度,流体的粘度定义为流体中任一点上单位面积的剪应 力与速度梯度的比值。 流体的粘度还可以用运动粘度来表示,它是相同状态 (P,T)下绝对粘度与密度之比:
ν
=
式中: μ ——运动粘度,m2/s;v ——动力粘度, Pa.S;ρ——流体密度,kg/m3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6
μ ρ
第一章
油气藏流体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第二节 石油的物理性质
表1 —3为我国一部分油田原油的性质。由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油 田原油的相对密度都在0.86以上。美国《油气杂志》1976至1978年刊 登的世界原油指南中102个原油相对密度数据,其中有44个原油相对密 度>0.86。因此单从相对密度看,这些原油属较重原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8
油层物理学
第一章
油气藏流体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第一节 石油的化学组成
从化学组成来看: 石油可分为两大类,即烃类和非烃类。 化学组成 烃类和非烃类的相对含量,因石油的产地不同,差别也很大。 有的石油(轻质石油),烃类含量可达90%以上,但有的石油 (重质石油)烃类含量甚至低到50%左右。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Fra bibliotek11第一章
油气藏流体的化学组成与性质
第一节 石油的化学组成
3、含氮化合物:吡咯、吡啶、喹琳、吲哚和咔唑等杂环 化合物。 4、胶质和沥青质: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亦属于非烃化 合物,它们多是高分子杂环的氧、硫、氮化合物,具有较高 的或中等的界面活性,它们对石油的许多性质,诸如颜色、 比重、粘度和界面张力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类化合物 的性质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尤为重要。

第一章-油层物理学0-绪论

第一章-油层物理学0-绪论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绪论
1、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要意义
Crude Crude oil oil prices prices since since 1861 1861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绪论
1、石油天然气开发的重要意义
寻找新的油气田,扩大油气后备储量; 对策
采用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油气藏; 提高现有油气田的油气采收率,增加油气产量; 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开发国际油气资源。 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及可替代能源或新能源。 采用可再生材料(日化),减缓对石油需求的压 力;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绪论
对策
石油产量要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措施: 1)寻找新的油气田,扩大油气后备储量; 2)采用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油气藏; 3)提高现有油气田的油气采收率,增加油气产量; 4)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开发国际油气资源。 5)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及可替代能源或新能源。 采用可再生材料(日化),减缓对石油需求的压力; 对于石油工作者来说,必须通晓和掌握寻找油气资源、增 加油气产量所必需的知识,才能面向新的世纪,为我国石油工 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绪论
2 《油层物理》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油层物理》
或《油层物理学》 或《油(气)层物理学》 或《油(气)藏物理》
是从(微)细观上研究流体物性、油气藏(孔隙介质)岩石物性,以 及与其中渗流过程有关的各种物理、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
Petro-Physics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目录实验一岩石孔隙度的测定 (3)实验二岩石比面的测定 (6)实验三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 (9)实验四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12)实验五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 (14)实验六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 (17)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0/10/20 成绩:班级:石工08-X班学号:0802XXX 姓名:XX 教师:XXX同组者:实验一岩石孔隙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岩石孔隙度的概念,掌握其测定原理;2.掌握测量岩石孔隙度的流程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根据玻义尔-马略特定律,在恒定温度下,岩心室体积一定,放入岩心室岩样的固相(颗粒)体积越小,则岩心室中气体所占体积越大,与标准室连通后,平衡压力越低;反之,当放入岩心室内的岩样固相体积越大,平衡压力越高。

绘制标准块的体积(固相体积)与平衡压力的标准曲线,测定待测岩样平衡压力,据标准曲线反求岩样固相体积。

按下式计算岩样孔隙度:式中,Φ-孔隙度,%; Vs-岩样固相体积,cm3;Vf-岩样外表体积,cm3。

三.实验流程与设备(a)流程图(b)控制面板图1 QKY-Ⅱ型气体孔隙度仪仪器由下列不见组成:①气源阀:供给孔隙度仪调节低于10kpa的气体,当供气阀开启时,调节器通过常泄,使压力保持恒定。

②调节阀:将10kpa的气体压力准确的调节到指定压力(小于10kpa)。

③供气阀:连接经调节阀调压后的气体到标准室和压力传感器。

④压力传感器:测量体系中气体压力,用来指示准确标准室的压力,并指示体系的平衡压力。

⑤样品阀:能使标准室内的气体连接到岩心室。

⑥放空阀:使岩心室中的初始压力为大气压,也可使平衡后岩心室与标准室的气体放入大气。

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圆盘和岩样的直径与长度(为了便于区分,将钢圆盘从小到大编号为1、2、3、4),并记录在数据表中;2.将2号钢圆盘装入岩心杯,并把岩心杯放入夹持器中,顺时针转动T形转柄,使之密封。

《油层物理》学习指南

《油层物理》学习指南

1.课程简介《油层物理》是石油工程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精品课。

《油层物理》是从(微)细观上研究油气藏流体物性、油气藏(孔隙介质)岩石物性,以及油气层内多相渗流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油气层内石油天然气的储存、流动、产出等有关的各种物理和物理化学现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 油气藏中流体的物理性质(即油、气、水的物理性质,油气相态变化规律);(2) 油气藏岩石的物理性质(即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储层敏感性等);(3) 油气层中多相渗流机理(即多相流体的界面现象、毛管力、相渗曲线等)。

三大部分共分为十章分别详述,课程安排64个学时,4学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油层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石油天然气的赋存规律、相态变化、岩石物性、渗流规律,为后续课程学习及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油层物理》的知识贯穿于油气藏开发的全过程,例如:(1)钻井过程中的储层压力预测、储层保护、井控安全、钻井取心等要应用油层物理知识;(2)在开发初期,用于获取流体物性、岩石物性资料,判断油气藏类型,为制订油田开发方案和设计服务;(3)开发过程中,与时俱进地进行开发动态分析、方案调整等工作,也需要油层物理知识;(4)开发后期,研究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措施等仍然离不开这些知识。

《油层物理》的先行课程是: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石油工程概论、流体力学等。

后续课程包括:钻井工程、渗流力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提高采收率原理等。

2、学习方法:油层物理学是石油工程专业、油田化学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油气藏开发工程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现象、物理过程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包括油藏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多孔介质中的多相渗流机理及其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应当牢固掌握油层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物理参数的概念、测定原理和方法,重要物理现象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应用等等。

油层物理

油层物理

(2)实验测定法(吸附法)
(3) 间接法
已知岩石的粒度组成分析资料,假定任一粒级直径为di 的颗粒,其质量百分数为gi,则在单位体积岩石中,直径 为di的颗粒的比面为:
S vi 6 1 di

gi %
考虑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粒级的颗粒,则:
Sv

n
S vi
i 1

n
6 1 di
ps
一、岩石的压缩系数
定义:等温条件下,油层压力每降低单位压力时,
单位视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的缩小值。
1、砂岩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粒级:按砂粒大小范围所分的组。
粒级 划分 泥 (粘土 ) <0.01 粉砂 细粉砂 0.05~ 0.01 粗粉 砂 0.1~ 0.05 细砂 0.25~ 0.1 砂 中砂 粗砂 细砾 中砾 0.5~ 0.25 1~ 0.5 10~ 1 砾 粗砾 巨砾
粒度:岩石颗粒的大小。用其直径来表示(单位mm或μm)。
3、孔隙大小及其分选性
4、孔隙结构参数
◆分选系数、歪度、峰态
4、岩石微观孔隙结构
◆孔喉比:孔隙与
喉道直径的比值。
◆孔 隙 配 位 数 : 每个孔道所连通的喉 道数。
◆孔 隙 迂 曲 度 : 岩石两端面间连通 孔隙的最短路径与 直线距离的比值。
孔隙与喉道的配置关系
流体质点实际流经的 岩石孔隙长度与岩石 外观长度之比。
(2)分选系数 具体作法: 以累计质量25%,50%和75%三个特征点,
将累计分布曲线划分为四段。
特拉斯克(P.D.Trask)公式:
S
S—— 分选系数;
d 75 d 25
d75—— 累计分布曲线上,累计质量为75%处对应的粒级直径;

last最全版高等油层物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last最全版高等油层物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last最全版高等油层物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名词解释1.析蜡点:降低原油温度,原油中开始析出石蜡的温度;2.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是指原油冷却过程中由流动态到失去流动性的临界温度点,它与原油中的含蜡量、沥青胶质含量及轻质油含量等有关,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3.熔点:原油先降温达到凝固点以后在升温,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熔解的温度;4.地层水:油藏边部和底部的边水和底水、层间水以及与原油同层的束缚水的总称5.天然气水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水和天然气组成的类冰的笼形结晶化合物。

6.露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升高过程中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力。

7.泡点压力:温度一定时、压力降低过程中开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力8.临界点:汽、液两相能够共存的最高温度点和最高压力点。

9.临界压力、温度:油藏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和温度;10.平衡比:某体系中气相与液相的摩尔分数比值;11.最小混相压力:二氧化碳采出程度为80%,最终驱油效率达到94%时的压力,12.蒸汽干度:单位质量(冷水当量)蒸汽中汽相所占的质量分数13.饱和蒸汽:具有一定蒸汽干度的蒸汽称之为饱和蒸汽14.原油的饱和压力:在油层温度下随着压力降低从石油中开始分离出第一批气泡的压力15.地层油的压缩系数:随着压力的变化,地层油体积的变化率16.综合压缩系数:单位地层压降,单位视体积岩石中孔隙和流体的总体积变化量。

17.原油体积系数:地下石油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18.表观粘度(视粘度):某一点的剪切应力除以剪切速率。

19.塑性粘度:塑性流体直线段的斜率。

20.结构粘度:结构流体所产生的粘度的增高部分。

表观粘度= 塑性粘度+结构粘度21.速敏:储层中各种微粒因流体流动速度增加引起的颗粒运移,并堵塞孔道而造成储层渗透率下降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22.水敏性:指当外来流体进入储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23.酸敏性是指酸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中的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石玲、刘玉娟编油气田开发教研室二○○九年十月前言《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是按照《油层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适合于石油工程、钻井工程、油气田开采、资源勘探、资源勘查等专业的本、专科生使用。

本指导书中的实验是《油层物理》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全书共分五个实验,其中实验一为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在实验项目中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掌握实验内容和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按照指导进行,以帮助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目录《油层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3)油层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6)实验一砂岩的粒度组成分析 (7)实验二储层岩石孔隙度测定实验(饱和煤油法) (14)实验三储层岩石含油含水饱和度测定 (17)实验四储层岩石绝对渗透率测定(气测渗透率) (21)实验五岩石碳酸盐含量测定 (24)《油层物理》课程教学大纲开课单位:油气田开发教研室课程负责人:唐洪俊适用于本科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学时:48学时一、课程概况《油层物理》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流体与岩石孔隙表面的相互作用和岩石中孔隙大小分布以及储层中多相渗流特性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后续《渗流力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课程,并为将来的石油工程岗位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石油地质基础》和《工程流体力学》等。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渗流力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油气井试井》、《油层保护》、《提高采收率》和《油藏数值模拟》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油层流体在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和研究油层流体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方法,理解油藏烃类的PVT变化规律以及油藏物质平衡的概念及方法;掌握油层岩石各物性参数的概念、测定方法以及影响这些参数的因素;掌握不同流体与岩石孔隙表面的相互作用和岩石中孔隙大小分布以及储层中多相渗流的基本特性。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地层油高压物性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地层油高压物性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学号:姓名:教师:同组者:实验七 地层油高压物性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地层油高压物性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地层油的饱和压力、单次脱气的测定方法;3.掌握地层油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密度等参数的确定方法;4.掌握落球法测量地层油粘度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1.绘制地层油的体积随压力的关系,在泡点压力前后,曲线的斜率不同,拐点对应的应力即为泡点压力。

2.使PVT筒内的压力保持在原始压力,保持压力不变将PVT筒内一定量的地层油放入分离瓶中,记录放出油的地下体积,记录分离瓶中分出的油、气的体积,便可计算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等数据。

3.在地层条件下,钢球在光滑的盛有地层油的标准管中自由下落,通过记录钢球的下落时间,由下式计算原油的粘度:其中 μ- 原油动力粘度,mPa·s; t- 钢球下落时间,s;ρ1、ρ2- 钢球和原油的密度,g/cm3;k- 粘度计常数,与标准管的倾角、钢球的尺寸及密度有关。

三、实验流程图一 高压物性试验装置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泡点压力测定⑴粗测泡点压力从地层压力起以恒定的速度退泵,压力以恒定速度降低,当压力下降到速度减慢或不下降甚至回升时,停止退泵。

稳定后的压力即为粗测的泡点压力。

⑵细测泡点压力A.升压至地层压力,让析出的气体完全溶解到油中。

从地层压力开始降压,每降低一定压力(如2.0MPa)记录压力稳定后的泵体积读数。

B.当压力降至泡点压力以下时,油气混合物体积每次增大一定值(如5cm3),记录稳定后的压力(泡点压力前后至少安排四个测点)。

2.一次脱气⑴将PVT筒中的地层原油加压至地层压力,搅拌原油样品使温度、压力均衡,记录泵的读数;⑵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分离瓶称重,将量气瓶充满饱和盐水;⑶将分离瓶安装在橡皮塞上,慢慢打开放油阀门,保持地层压力不变排出一定体积的地层油,当量气瓶液面下降200ml左右时,关闭放油阀门,停止排油。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石工11-1 学号:姓名:李悦静教师:张俨彬同组者:周璇武诗琪徐睿智压汞毛管力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汞仪的工作原理及仪器结构;2.掌握毛管力曲线的测定方法及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岩石的孔隙结构极其复杂,可以看作一系列相互连通的毛细管网络。

汞不润湿岩石孔隙,在外加压力作用下,汞克服毛管力可进入岩石孔隙。

随压力增加,汞依次由大到小进入岩石孔隙,岩心中的汞饱和度不断增加。

注入压力与岩心中汞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即为毛管力曲线,如图4-1所示。

图1 典型毛管压力曲线三.实验设备图2 压汞仪流程图(岩心尺寸:φ25×20--25mm,系统最高压力50MPa) 全套仪器由高压岩心室,汞体积计量系统,压力计量系统,补汞装置,高压动力系统,真空系统六大部分组成。

1、高压岩心室:该仪器设有一个岩心室,岩心室采用不锈钢材质,对称半螺纹密封,密封可靠,使用便捷;样品参数:φ25×20--25mm岩样;可测孔隙直径范围:~750μm。

2、汞体积计量系统:采用高精度差压传感器配合特制汞体积计量管进行计量,精度高、稳定性好;汞体积分辨率:≤30μl;最低退出压力:≤。

3、压力计量系统:采用串联阶梯式计量的方法,主要由四个不同量程的压力表串联连接,由压力控制阀自动选择不同量程的压力表计量不同压力段的压力值,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压力表量程:、1、6、60MPa各一支;可测定压力点数目:≥100个。

4、补汞装置:主要由调节系统,汞面探测系统及汞杯组成,并由指示灯显示汞面位置。

图3 压汞仪设备图5、高压动力系统:由高压计量泵组成;工作压力:~50MPa;压力平衡时间:≥60s。

6、真空系统:主要有真空泵以及相关的管路阀件组成;真空度:≤;真空维持时间:≥5min。

四、实验步骤1.装岩心、抽真空:将岩样放入岩心室并关紧岩心室,关岩心室阀,开抽空阀关真空泵放空阀;开真空泵抽空15~20分钟;2.充汞:开岩心室阀,开补汞阀,调整汞杯高度,使汞杯液面至抽空阀的距离H与当前大气压力下的汞柱高度(约760mm)相符;开隔离阀,重新调整汞杯高度,此时压差传感器输出值为~之间;关抽空阀,关真空泵,打开真空泵放空阀,关闭补汞阀;3.进汞、退汞实验:关高压计量泵进液阀,调整计量泵,使最小量程压力表为零;按设定压力逐级进泵,稳定后记录压力及汞体积测量管中汞柱高度,直至达到实验最高设定压力;按设定压力逐级退泵,稳定后记录压力及汞体积测量管中汞柱高度,直至达到实验最低设定压力;4.结束实验:开高压计量泵进液阀,关隔离阀;开补汞阀,开抽空阀;打开岩心室,取出废岩心,关紧岩心室,清理台面汞珠。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第一节岩石孔隙度测定第二节岩石渗透率的测定第三节岩石比表面积的测定第四节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第五节界面张力的测定第六节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第七节液体粘度的测定第八节地层油高压物性的测定第一节岩石孔隙度测定岩石的孔隙度分为有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

岩样有效孔隙度的测定一般是测出岩样的骨架体积或孔隙体积,再测出岩样的视体积,即可计算出岩样的有效孔隙度。

常用的孔隙度测定方法有:气体法,煤油法,加蜡法。

一、气体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岩石孔隙度、骨架体积及岩石外表体积的原理;(2)学会使用气体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二)实验原理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是气体玻义耳定律,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容器阀门样品室图1-1 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示意图容器中气体压力为P1,样品室压力为大气压。

打开阀门,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压力平衡后,整个系统的压力为P2。

每次使容器中气体压力保持不变。

当样品室中放置不同体积的钢块时,连通后系统的压力不同。

可得到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的关系曲线,称为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室中的钢块换成待测岩心。

可得到连通后系统压力。

根据此压力从标准曲线上可查到对应的体积,即为岩心的骨架体积。

通过其它测量手段,可以测出岩心的视体积,从而求出岩心孔隙度υ。

(三)实验仪器气体孔隙度测定仪。

如图1-2所示。

图1-2 气体孔隙度仪(四)操作步骤(1)逆时针旋转气瓶阀门,打开气瓶开关(注意:打开气瓶开关前,除放空阀外,其它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顺时针旋转减压阀开关,气瓶出口压力调至1MPa左右;(3)打开气源阀;(4)顺时针旋转调压阀,将压力调至0.3~0.4MPa;(5)打开供气阀,给容器供气,然后关闭供气阀。

(6)逆时针旋转样品室夹持器把手,取出样品室,装入一标准钢块(样品室有4 个标准钢块,厚度分别为1〃,1/2〃,3/8〃,1/8〃),将样品室装入夹持器,顺时针旋紧夹持器把手。

(7)关闭放空阀,打开样品阀,使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培训讲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培训讲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A.硫酸钠水型B.碳酸钠水型C.氯化镁水型D.氯化钙水型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A. 摩尔组成B. 体积组成C. 组分组成D. 质量组成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A. 大陆冲刷环境B. 陆相沉积环境C. 海相沉积环境D. 深层封闭环境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A、水湿B、油湿C、中性润湿D、无法确定9、饱和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溶剂抽提法B 常压干馏法C 色谱法D 离心法10、关于自由界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有存在不相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B 界面越大,自由表面能越大C 自由界面能与两相的相态无关D 表面或界面是具有一定的厚度11、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不包括A 岩石的成分B 沉积作用C 成岩作用D 构造作用12、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岩石孔道的大小分布越集中,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越接近水平线B 孔道半径越大,中间平缓段越接近横轴C 岩石的渗透性越好,则排驱压力越大D 大孔道越多,则毛管压力曲线越靠近左下方二、判断正误1.润湿相总是附着于颗粒表面,并力图占据较窄小的粒隙角隅,而把非润湿相推向更通畅的孔隙中间。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油层物理学》实验指导书单钰铭编成都理工大学石油系石油工程实验室2001.12前言为了适应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以及现代实验教学要求和发展的需要,编写了这本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供本科生教学实验使用。

本实验指导书是在王允诚教授主编的《油层物理学》教材之附录—油层物理基本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实验室建设现状,并参考了目前国内其它油层物理实验教材编写而成。

油层物理实验是油层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油层物理实验的学习和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熟练掌握油层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观察、分析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指导科学实践,提高科学实验素质。

本实验指导书密切配合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着重实验基础和实验操作技术等内容的介绍。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热情希望使用者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2001年12月目录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二、油层物理基本实验 (3)Ⅰ岩石样品的准备 (3)Ⅱ基本实验 (7)实验一饱和煤油法测定岩石连通孔隙度 (7)实验二气体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10)实验三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 (16)实验四岩石油、气、水饱和度测定(溶剂抽提法) (19)实验五岩石油、气、水饱和度测定(常压干馏法) (22)实验六液体表面张力测定 (25)实验七储油岩石的润湿性测定 (29)实验八半渗透隔板法测定岩石孔喉大小分布 (32)实验九压汞法测定岩样的孔喉大小分布 (34)实验十相对渗透率的测定 (37)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油层物理实验是油层物理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油层物理基本研究方法中,最主要和直接的方法便是实验室分析方法,它通过各种实验手段直接分析井下岩芯和地层流体样以获取储油气岩石及地层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因此,油层物理实验包括了油层物理学的基本研究工具和方法。

油层物理-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油层物理-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

中国石油大学 油层物理 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4.10.10 成绩:班级:石工 学号: 姓名: 教师: 同组者:岩石润湿性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界面张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3.加深对岩石润湿性、界面张力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润湿角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情况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接触角来确定。

将待测矿物磨成光面,浸入油(或水)中,如图1所示,在矿物光面上滴一滴水(或油),直径约1~2mm ,然后通过光学系统将一组光线投射到液滴上,将液滴放大、投影到屏幕上,直接测出润湿角,或测量液滴的高度h 和它与岩石接触处的长度D ,按下式计算接触角θ:2tan=2hD式中 θ—润湿角,(); h —液滴高度,mm ;D —液滴和固体表面接触的弦长,mm 。

图1 投影法测润湿角示意图2.悬滴法测定液滴界面张力悬滴法适用于密度差较大的测定液-液或气-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测量范围为10-1~10-2mN/m 。

液体自管口滴落时,当液滴接近最大直径时,用光学设备记录下液滴图像。

测量液滴的相关参数,利用下式计算界面张力:2=e gdHρσ∆ 12=ρρρ∆- S =snn ed d 式中 σ—界面张力,mN/m ;1ρ、2ρ—待测两相流体的密度,g/cm 3;ρ∆—两相待测试样的密度差,g/cm 3;e d —实际液滴的最大水平直径,cm ;sn d —从液滴底部算起,高度为10e nd 高度处液滴的直径,cm ;n S —液滴10e nd 高度处的直径与最大直径的比值;H —液滴形态的修正值,由n S 查表得到。

(a )烧杯中气泡或液滴形状 (b )气泡或液滴放大图图2 悬滴法测界面张力示意图三、实验流程图3 接触角测定仪四、实验操作步骤1.打开接线板的电源开关。

2.顺时针旋转仪器后面的光源旋钮,光源亮度逐渐增强。

3.打开接触角软件图标,开启视频。

4.调整滴液针头:先向下移动滴液针头,停在变倍显微镜水平线以上的位置,然后旋转固定在上下移动器上的水平移动旋钮,左右调整针头,当软件图像显示窗口出现针头虚影时停止。

油层物理课程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

油层物理课程设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

一、润湿性测量最新理论、技术、应用发展概况1、何为润湿性?润湿现象是自然界中的一类自发现象。

当不相混的两相流体(如油、水)于岩石固相接触时,其中的一相流体沿着岩石表面铺开,其结果使体系的表面自由能降低,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润湿现象。

能沿岩石表面铺开的那一相称为润湿相。

岩石的润湿性是岩石矿物与油藏流体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综合特性。

岩石润湿性是控制流体在孔隙中的位置、微观分布及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油藏工程的一个重要参数。

同时润湿性也对岩石的电性参数、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它也是岩心分析中重要的测量参数。

2、油层润湿性研究的现状。

由于油层润湿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其重要性,润湿性一直是油田注水开发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对于油层润湿性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时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在油层润湿性研究的初期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油层岩石是亲油的,因为原油中含有极性成分,这些极性成分很容易吸附于岩石表面而使岩石亲油;另一种观点认为,油层岩石是亲水的,因为组成岩石的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多数是极性物质,水也是极性物质,而且先于原油与岩石接触,所以大部分岩石是亲水的。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亲水的观点被普遍接受,并运用在油层研究当中。

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石既有亲水的,也有亲油的。

就目前看来,这种认识更符合实际。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Brown和Fatt等人在1956年提出了分润湿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从岩石润湿性因吸附原油组分而改变的实验结果出发的。

A.R.Salathiel(1972)还提出了混合润湿的观点,认为岩石表面多数亲水,但也存在一些连续的亲油通道。

迄今为止,混合润湿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支持。

之后,G.F.McCaffery(1972)、L.Cuiec(1979)、王传禹(1980)等通过研究不同流体组分在不同矿物表面接触角的变化,将油层润湿性的研究推向定量化。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二:气体渗透率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二:气体渗透率测定

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勘查08-2 08012227 蒋必辞实验二: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 2.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

二.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

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1000)(2222100⨯-=P P A LQ P K μ ()10(33m μ-) 令A Lh CQ K h Q Q P P P c w r w r 200,200;)(200000022210==-=则μ (2-5) 式中,K —气体渗透率,;1023m μ- A —岩样截面积,2cm ; L —岩样长度,cm ; 21P P 、—岩心入口及出口大气压力,0.1Mpa;-0P 大气压力, 0.1Mpa; μ—气体的粘度,s mPa ⋅ 0Q —大气压力下的流量,s cm /3;r Q 0—孔板流量计常数,s cm /3 w h —孔板压差计高度,mm ; C —与压力有关的常数。

测出C (或21P P 、)、w h 、r Q 0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实验设备(a)流程图(b)控制面板图2-3 GD-1型气体渗透率仪四.实验步骤1. 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 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值由C表的刻度读取。

(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 (请勿超过0.3MPa ,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选取数值最小的孔板,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3)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 值(15~6之间最佳),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要使水喷出。

如果在C=30时,孔板水柱高度超过200mm ,则换一个较大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 之间为止;(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C ; (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 (6)调节供压阀,将C 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

油层物理实验讲义-CUP

油层物理实验讲义-CUP

石油工程实验指导书李春兰宋执武石油工程教学实验室2009-5目录第一章油层物理实验 (1)第一节岩石孔隙度测定 (1)第二节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 (4)第三节岩石比表面积的测定 (8)第四节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10)第五节界面张力的测定 (14)第六节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 (21)第七节液体粘度的测定 (27)第八节地层油高压物性的测定 (32)第九节气体压缩因子的测定 (35)第二章渗流力学实验 (37)第一节电解模型发展概况 (37)第二节水电模拟的基本原理 (37)第三节水电模拟实验装置 (38)第四节水电模拟实验内容 (39)实验一平面径向稳定渗流实验 (39)实验二镜像反映实验 (41)实验三直井、水平井井网实验 (42)第三章采油工程实验 (42)第一节抽油井教学培训系统简介 (42)第二节抽油泵泵效实验 (49)第三节示功图测定及工况判断 (51)第四节裂缝导流能力测定实验 (54)第四章油气田开发实验 (58)第一节敏感性评价实验 (58)一、速敏性评价实验 (58)二、水敏性实验 (61)三、盐敏性评价实验 (62)四、酸敏性评价实验 (64)第二节油水相对渗透率测定 (66)一、稳态法 (66)二、非稳定状态法 (71)第三节油藏岩石润湿性测定 (81)一、自吸法 (81)二、量角法 (86)第四节毛管压力曲线测定 (88)一、半渗隔板法 (88)二、压汞法 (91)第五节高分子聚合物溶液流变曲线测定 (93)第六节聚合物驱残余阻力系数测定 (97)第七节多孔介质中稳定泡沫的封堵性能实验 (100)第五章油气井工程实验 (105)第一节聚合物钻井液的制备、评价及维护实验 (105)第二节钻井液中膨润土含量的确定 (107)第三节水泥浆稠化时间测定 (108)第四节水泥浆流变性测定 (110)第五节岩石硬度的测定实验 (111)第六节岩石可钻性的测定实验 (115)第七节钻井过程模拟实验 (118)第八节无固相完井液的配制及评价实验 (119)第一章 油层物理实验第一节 岩石孔隙度测定岩石的孔隙度分为有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册

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册

目录实验一岩石的孔隙度测定实验 (1)一、实验目的1二、实验原理1三、实验设备和仪器1四、实验步骤2五、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3六、实验分析与讨论4实验二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实验 (4)一、实验目的4二、实验设备和仪器4三、实验方法与步骤5四、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6五、实验分析与讨论7实验三岩石比表面积的测定实验9一、实验目的8二、实验设备和仪器8三、实验方法与步骤8四、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9五、思考题10实验四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10一、实验目的10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0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0四、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1五、思考题12实验五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实验12一、实验目的12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2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2四、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3五、思考题14实验六岩石润湿性的测定实验15一、实验目的15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5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5四、原始数据记录及处理16 实验七自主设计性实验20附页 (21)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册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1.进入实验室后,须认真听从指导老师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排。

2.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

3.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本,仪器设备使用前要检查其是否正常完好,如有损坏,及时向实验老师报告。

4.熟悉、了解实验室各项规则,保持实验室卫生。

5.实验操作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6.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设备,整齐摆回原位置,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1.实验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记录,确认所记录的数据无误后,认真填写在有关表格中。

2.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中。

3.在实验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图示说明并加以分析。

4.对实验结果应进行分析,对出现的误差应扼要地说明原因。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层物理实验指导书第一节岩石孔隙度测定第二节岩石渗透率的测定第三节岩石比表面积的测定第四节岩石碳酸盐含量的测定第五节界面张力的测定第六节岩心流体饱和度的测定第七节液体粘度的测定第八节地层油高压物性的测定第一节岩石孔隙度测定岩石的孔隙度分为有效孔隙度和绝对孔隙度。

岩样有效孔隙度的测定一般是测出岩样的骨架体积或孔隙体积,再测出岩样的视体积,即可计算出岩样的有效孔隙度。

常用的孔隙度测定方法有:气体法,煤油法,加蜡法。

一、气体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岩石孔隙度、骨架体积及岩石外表体积的原理;(2)学会使用气体法测定岩石孔隙度。

(二)实验原理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是气体玻义耳定律,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容器阀门样品室图1-1 气体法孔隙度测定原理示意图容器中气体压力为P1,样品室压力为大气压。

打开阀门,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压力平衡后,整个系统的压力为P2。

每次使容器中气体压力保持不变。

当样品室中放置不同体积的钢块时,连通后系统的压力不同。

可得到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的关系曲线,称为标准曲线。

然后将样品室中的钢块换成待测岩心。

可得到连通后系统压力。

根据此压力从标准曲线上可查到对应的体积,即为岩心的骨架体积。

通过其它测量手段,可以测出岩心的视体积,从而求出岩心孔隙度υ。

(三)实验仪器气体孔隙度测定仪。

如图1-2所示。

图1-2 气体孔隙度仪(四)操作步骤(1)逆时针旋转气瓶阀门,打开气瓶开关(注意:打开气瓶开关前,除放空阀外,其它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顺时针旋转减压阀开关,气瓶出口压力调至1MPa左右;(3)打开气源阀;(4)顺时针旋转调压阀,将压力调至0.3~0.4MPa;(5)打开供气阀,给容器供气,然后关闭供气阀。

(6)逆时针旋转样品室夹持器把手,取出样品室,装入一标准钢块(样品室有4 个标准钢块,厚度分别为1〃,1/2〃,3/8〃,1/8〃),将样品室装入夹持器,顺时针旋紧夹持器把手。

(7)关闭放空阀,打开样品阀,使容器与样品室连通。

记录钢块体积和系统压力。

(8)打开放空阀,关闭样品阀,更换钢块。

(9)重复步骤(5)~(8),得到不同钢块体积所对应的系统压力,绘制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关系曲线。

(10)将待测岩心放入样品室,测量所对应的系统压力P x,然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所对应的横坐标值,即为岩心的骨架体积V x。

(1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岩心直径和长度,计算岩心视体积。

(12)关闭气瓶开关,将所有物品放回原位,实验完毕。

(五)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岩心直径: ;岩心长度: 。

表1-1 实验数据记录表2、数据处理根据表1-1中的数据绘制钢块体积与系统压力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读出岩心的骨架体积。

岩心孔隙度: υ%100VVV grpp⨯+=(1-1)(六)注意事项1、此实验受温度压力的影响,故测完校准曲线后,紧接着做待测样品实验。

(七)思考题1、 测定孔隙度常用哪几种方法?2、实验过程中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是否一致?为什么?二、煤油法(一) 测量原理首先将干岩样抽真空饱和煤油,利用饱和煤油前后的重量差,求得岩样中饱和煤油的重量,再除以煤油的比重,即得到岩样中饱和煤油的体积,即岩样的有效孔隙体积。

饱和煤油的岩样,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在煤油中的重量差,除以煤油的比重,即为岩样的视体积(外表体积)。

对于规则岩样,可直接测量其几何尺寸求出视体积。

有效孔隙体积占岩样的视体积的百分数,即为岩样的有效孔隙度。

(二)优缺点优点:煤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缺点:它不适用于具有熔洞和裂缝的岩样,不适用于特低渗透性的岩样。

第二节 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渗透率是衡量岩心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指标。

测定岩心渗透率通常以干燥的空气为标准气体;以平行岩层层面方向的渗透率作为水平渗透率的标准。

关于垂直方向渗透率的测定这里不作介绍。

对岩性均匀胶结程度好的坚硬岩心,应制定一定形状的岩样,用一般方法来测定其渗透率;对易碎胶结性差或含泥质的岩样,细心制成一定形状后,为了避免在测定过程中岩样结构改变或破坏,应用塑料、沥青或其它方法加以支撑保护,然后再进行测定。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渗透率测定方法。

一、流量计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岩石渗透率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克氏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岩样时,在岩样两端建立压差,根据岩样两端的压差和气体的流速,利用达西定律即可求出岩样的渗透率。

))(5A(K PP P P P Q 2121aa-+=Lμ(1-2)令 200h Q Q A L Q C K ))(5(P C wk b a a 2121a⋅=⋅⋅=-+=ppppμ (1-3)Q kb —孔板常数。

即当孔板压差计水柱高度为200毫米水柱时,气体通过孔板的流量值。

单位:厘米3/秒。

h w —孔板压差计水柱高度,单位:毫米。

A ,L —分别为岩样的截面积和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

μ—气体粘度,单位:厘泊。

P a ,P 1,P 2—分别为标准大气压、岩样上游及下游压力,单位:兆帕。

K—岩心绝对渗透率,单位:10-3μm2。

整理后得下列公式:A 200LhwQCK k b ⋅⋅⋅=(1-4) 本仪器釆用高渗、中渗、低渗三级测量。

低渗测量,C值读C表;中渗测量,C值读水银压差计;高渗测量,C值由中间的水柱读取水柱高,再由附表查出C 值。

将C值、h w及Q kb代入(1-4)式即可求出渗透率。

(三)仪器设备气体渗透率测定仪如图1-3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气源、岩心夹持器和控制面板。

其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3 气体渗透率测定仪图1-4 气体渗透率测定仪流程图(四)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记录下列数据:岩心编号、长度、直径。

(2)将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打开夹持器放空阀,接着关闭,目的使橡胶筒保持自由状态。

(3)慢慢打开环压阀,将环压调至1.4MPa左右。

2、渗透率测量(1)低渗透率岩心测量低渗岩心需用较高压力,由压力表读取C值,用C表调节器调节。

①测量阀置于“低渗”,选用较小孔板。

②慢慢关闭孔板放空阀。

③调节C表调节器,在C表上建立适当的C值。

④如果在最大C值(30),孔板压差计高度超过200毫米水柱,则换较大孔板,使水柱保持在100~200毫米之间或略有超过200毫米水柱较好。

⑤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C值、孔板压差计水柱高度、上游压力及孔板常数Q kb。

⑥改变不同的C值,记录所对应的水柱高度,计算相应的渗透率。

(2)中渗透率岩心测量此时需要低压,由水银压差计读C值,由水银调节器来调节。

①换向阀置于“高渗”,选用中等孔板。

②慢慢打开高渗阀,关闭孔板放空阀。

③调节水银调节器,将水银柱C值调到60~105之间,孔板压差计高度在100~200毫米之间较合适。

如果低于100或超过200毫米,须更换孔板,达不到时不必强求。

④ 稳定后记录h w 、C 及Q kb 值。

(3) 特高渗透率岩心测量特高渗测量压力更小,C 值由中间水柱确定,用水银调节器调压。

由于仪器本身因“摩阻损失”而出现附加压差,应从水柱高度中减掉,即用校正后的水柱高度从C 值表(附表)中查出相应的C 值。

① 将换向阀置于“高渗”,先选用中等孔板。

② 打开高渗阀,再开水柱阀,关闭孔板放空阀。

③ 慢慢增加上游压力,使孔板压差计液面高度每次增加25毫米水柱(如100、125、150、175、200),并保持在100~200毫米范围之内。

④ 液面稳定后记录下列数据:Q kb ,h w 及中间水柱压差计高度H 。

⑤ 从H 中减去摩阻损失,得到校正后的中间水柱高度h 。

⑥ 由校正后的中间水柱高度h 和孔板压差计水柱液面高度h w ,从附表中查出相应的C 值。

3、取出样品(1) 取样品之前必须先关气源、测量阀(使旋扭垂直)和高渗阀。

然后打开放空阀,将环压放掉。

此时也可不关气源,只关环压阀。

(2) 如果样品仍取不出,可用真空泵接到放空阀一端抽空(注意打开阀门),便可取出。

4、高渗样品测量与摩阻损失渗透率计算公式中的P 1和P 2应为岩样两端面的压力。

而实际测量的P 1和P 2包含了管路中的压降,即摩擦阻力损失。

中低渗透率测量时,气体流量较小,摩擦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而对于高渗测量则应考虑其影响。

所以必须测出仪器的摩阻损失和流量的关系。

摩擦阻力损失的测量(1) 在夹持器中放入一英寸的不锈钢套。

(2) 按高渗测量步骤进行。

(3) 调节水银调节器,使孔板压差计每次增加25毫米,测量6—8个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中间水柱读数。

(4) 计算各点的流量,注意与各压力点对应,即可绘出流量Q 与系统摩损的关系曲线。

例:测量一个高渗样品,选Q kb =5.836,孔板压差计液面高度为150毫米,则流量为:秒毫升377.4200150836.5Q =⨯=此时中间水柱读数为182毫米,由摩损曲线查出系统压损ΔP=1毫米,样品的压差应为181毫米水柱,由附表查得C=1025。

(五)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1、数据记录岩心直径:;岩心长度:。

表1-2 实验数据记录表2、数据处理将所测C值、孔板压差计水柱高度及孔板常数Q kb代入公式(1-4),即可计算出渗透率。

以渗透率为纵坐标,上游压力的倒数为横坐标作图,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克氏渗透率。

(六)注意事项1、在测量过程中,尽量使水柱或水银柱高一些,即C值小些,孔板背压高一些,测量较为准确.C值选取范围最好在60~105之间,C表读数在6~15之间。

2、开关阀门要注意先后次序。

测量时先开气源,后开环压换向阀,环压阀,孔板放空阀,测量阀。

测量时关闭孔板放空阀。

测量完关闭测量阀,打开孔板放空阀。

关掉气源(或环压),打开放空阀,即可取出岩样。

3、开水柱阀时,应先观察水银柱高度,只有在C值大于700时才能打开,否则水柱会冲出外溢。

4、夹持器要防止无岩芯加环压,以免损坏橡胶套。

(七)思考题1、渗透率测量为什么分为高、中、低三级?2、环压为什么必须大于流动压力?二、 流量管法(一)测定原理测定是基于下式来计算渗透率:TAL B K μ=(1-5)式中L 和A —分别为岩样的长度和截面积,厘米和厘米2; μ— 测定温度下空气的粘度,厘泊; T — 空气通过岩样的时间,秒; B — 气体流量管常数; K — 渗透率,μm 2。

(二)仪器设备简易的渗透率测定仪如图1-5所示。

仪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图1-5 简易渗透率仪(1)夹紧岩样用的岩心夹持器①,它靠夹持器压帽上的丝杠压紧岩心橡皮筒来夹紧其中的岩样,岩样顶端端面与大气相通。

(2)插在水池④内的测压流量管②,通过吸水橡皮球③可将流量管内的水面吸到不同刻度的高度h0以上,当吸气球不吸气放开手后,流量管内的水面从h0上自然下落,由于受水面下降造成的负压,在岩样两端便建立起压差,外界空气则通过岩样顶部进入流量管,测量流量管水面从刻度线h0下降到刻度线h x的时间T便可应用公式(1-5)算出岩样的渗透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