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唤醒红色记忆 践行两学一做

合集下载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党员沙家浜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篇一沙家浜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著名的“芦荡火种,鱼水情深”这八个字也诞生在这片传奇根据地。

12月14日,公司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来到这里,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通过重温我党曲折艰难发展壮大、星星之火逐渐缭原的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沙家浜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南约12公里处,地处阳澄湖畔。

上世纪三十年代,新四军曾在该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者。

1958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真实事迹创作了《芦荡火种》,讲述了那段人民抗争的战斗史:二十世纪二十年纪,中国共产党的火种播撒在这块被芦苇环抱,水网交织的穷乡僻壤,点燃了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怒火。

求解放、争自由的斗争从此绵延不绝。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以叶飞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军团为主的抗日义勇军东进抗日,来到阳澄湖畔,斗日伪,歼顽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区,羸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大部队西进后,在模泾一代留下了数十名伤病员。

而对日伪顽匪相互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为了保护抗日火种,创建抗日根据地,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横泾人民不畏艰险、节衣缩食、精神呵护、重建武装,与日伪无期斗智斗勇,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

新四军与横泾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留下了永载史册的不朽诗篇。

1963年,北京京剧团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沙家浜》,并作为革命样板戏在全国公映,小镇一夜间闻名遐迩。

进入沙家浜景区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原全国人大党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关于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照壁: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以东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斗争……这段话深深阐述了沙家浜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在庄严肃穆的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广场中央,广场两侧象征新四军18个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游沙家浜的心得总结(精选4篇)

游沙家浜的心得总结(精选4篇)

游沙家浜的心得总结(精选4篇)游沙家浜的心得总结篇110月21日这天,学校组织了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我们仍然兴致勃勃。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沙家浜革命烈士纪念馆。

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辛辛苦苦换来的。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蜡像,讲的是一些老百姓在精心地照顾伤员,给他们送水送食物。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回报他们的辛苦和牺牲。

随后,我们去芦荡景区游玩。

沿着小路,我们来到了“镜波开天”处。

只见这儿风景如画,湖面碧波荡漾,水平如镜,一群大白鹅从远处游过来,这让我不由得吟起一句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湖岸边停泊着一艘艘游艇,给湖面增添了一份美丽的色彩。

湖中央,还有一丛丛芦苇倒映在水中。

这些景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一座桥,桥上写着“隐湖桥”三个大字。

桥是用绳索架起来的,桥面用一块块木板连接起来。

我们走上桥,桥摇摇晃晃,就像在荡秋千一样。

大家扶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走过桥,便是几个店铺。

顾婧怡买了一个面具和一个王冠。

黄一唯一把抢过面具,戴到了脸上,又抢过王冠,做了个鬼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横泾老街”。

这儿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很古老,地上都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让人感觉古色古香。

街上热闹极了,有卖麦芽糖的,有卖芡实糕的,还有卖小馄饨的……很有民族风情,参观完老街,我们拐了个弯,便来到“平安桥”前,老师说:“走过这座桥,我们的一生就会平平安安。

”我们走过去后,又经过了两座桥,真不愧是水乡,水多,桥也多啊!最开心的莫过于“国防基地”了,我们在这里尽情地玩耍。

我和钱梦雨、花佳淋组成了一个三人组。

我们一起玩这里的每一个游戏设施。

比如:荡秋千、滑滑梯。

我们每玩一个游戏,就比一次赛。

不过,我们根本不在乎输赢。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走出沙家浜风景区,我们还是感到意犹未尽,依依不舍。

真希望下次春游快点到来。

游沙家浜的心得总结篇2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参加了靖江日报举行的“沙家浜一日游”活动。

沙家浜旅游感悟心得体会(3篇)

沙家浜旅游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沙家浜,位于江苏省常熟市,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我有幸在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沙家浜的美丽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以及独特的红色文化。

以下是我对沙家浜旅游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二、自然风光之美沙家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山水相依,绿树成荫。

景区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碧波荡漾,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游览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 镜湖景区:镜湖景区是沙家浜的核心景区,湖水清澈见底,湖面宽广,如一面镜子。

漫步湖畔,欣赏着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2. 江南水乡风情:沙家浜的江南水乡风情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民居、石板路、古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漫步在水乡,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3. 红色景点周边的自然风光:沙家浜的红色景点周围,自然风光同样迷人。

如红石村、沙家浜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景点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使人不禁为我国的历史底蕴和自然之美所折服。

三、人文历史之韵沙家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1. 红色历史:沙家浜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东进抗日的主战场之一,留下了许多红色历史遗迹。

如沙家浜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等。

这些红色景点见证了我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2. 民俗文化:沙家浜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昆曲、评弹、锡剧等。

这些传统文化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让人陶醉其中。

3. 地方特色:沙家浜的地方特色美食、工艺品等,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如沙家浜的特色糕点、刺绣、木雕等,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纪念品。

四、红色文化之魂沙家浜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灵魂。

1. 红色精神:沙家浜的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5篇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5篇

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5篇第一篇: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重温红色经典《沙家浜》有感历史上真正的沙家浜是与京剧中的沙家浜有出入的。

但这并不妨碍京剧《沙家浜》对于我们追忆先辈,激发爱国热情的愿望。

一、真正在沙家浜发生的历史故事抗战时期,江南新四军浴血抗日,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胡传魁、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了新四军安全伤愈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敌顽武装,解放了江南大好河山。

地处江南的常熟城,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炮火的轰炸,离常熟不远的水乡小镇——沙家浜,也危在旦夕。

然而,沙家浜保安大队长胡传魁,却在隆隆的炮声中,与自己已有身孕的姘头黄春举行着婚礼。

远方炮声隆隆,百姓群情激愤,抗日呼声高涨,为胡传魁张罗婚礼的阿庆嫂也不失时机地鼓动着胡传魁的抗日热情,胡传魁迫不得已壮别了婚场,带着人马赶赴常熟抗击日寇去了。

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奉命亲赴常熟与国军守备营长魏国良共商抗日,保卫常熟,被无诚意的魏国良拒绝。

由于魏国良的轻敌和日本鬼子的强大攻势,常熟失陷了。

胡传魁的人马在常熟城门外龟缩了一夜,待他认定常熟已是战后的一片空城,摸入了城内大发国难财时,被日本兵发现一直追到沙家浜,逃进春来茶馆,阿庆嫂急中生智让跪地求救的胡传魁躲进了装水的大缸里,骗过了日本头目小野躲过大难一场,胡传魁从此对阿庆嫂感恩不尽。

郭建光等十几个伤病员在县委程书记的安排下,由阿庆嫂接应,秘密通过了日军封锁线,住进了离沙家浜不远的红石村。

此时,很少回家的刁德一奉命只身归来。

刚进沙家浜便相继遭到逃兵和土匪的一绑再绑。

阿庆嫂在刁管家的请求下,用激将法使胡传魁主动上山去和绑匪见面,最终救出了刁德一。

回到家中的刁德一,背着父亲宴请了胡传魁和绑匪蒋福顺,并在他的极力说合下,几经周折蒋福顺归顺了胡传魁,当上了保安大队的副队长。

知情后的刁老太爷一气之下失聪了。

沙家浜革命教育区观后感

沙家浜革命教育区观后感

沙家浜革命教育区观后感“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哼着这熟悉的京剧唱段,我走进了沙家浜革命教育区,就像走进了一本鲜活的历史书。

一到那儿,扑面而来的是一种独特的氛围,宁静又庄重。

芦苇荡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密密麻麻地站在那里,我仿佛看到当年新四军战士们就藏在这片芦苇荡里,和敌人玩着“捉迷藏”。

风一吹,芦苇沙沙作响,像是在小声诉说着那段惊险刺激的岁月。

我想,这芦苇荡肯定是个天然的好掩护,那些日本鬼子和伪军肯定被绕得晕头转向,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

再看看那些革命旧址,虽然有些破旧,但却透着一股坚毅。

房子的墙壁仿佛在无声地说:“我可是见证了很多英雄事迹的呢!”走进屋子里,简陋的陈设让我大为震撼。

一张破桌子、几把旧椅子,这就是当时战士们生活和战斗的地方?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想着打鬼子、保家卫国,真的是太伟大了。

我站在那儿,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穿越者,和英雄们共处一室,心里又敬佩又有点小紧张。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阿庆嫂的春来茶馆了。

那茶馆现在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在当时那可是一个情报中转站呢。

阿庆嫂这个人物在我脑海里一直是个超级厉害的角色,就像女版的“诸葛亮”。

她周旋在敌人之间,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却打着小算盘,把那些敌人耍得团团转。

我都能想象出她一边给敌人倒茶,一边巧妙地传递情报的场景,那些敌人还傻乎乎地以为阿庆嫂是个热心肠的老板娘呢。

在沙家浜革命教育区走一圈,就像是上了一堂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像是老师,告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从这儿出来的时候,脚步都变得沉重又坚定了,我知道我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可不能让英雄们的血白流。

而且我还想,要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能不能也像这些英雄一样勇敢呢?我想我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有勇气、更有担当,就像沙家浜的芦苇一样,虽然看起来柔弱,但却有着坚韧不拔的力量。

沙家浜革命教育区是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能让你笑,让你感动,更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观后感
作为一座纪念革命历史的博物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深深地打动了我。

它展示了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珍贵历史资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前辈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斗争的勇气和牺牲精神。

在土地革命时期展示区,我认真地阅读了毛泽东主席的经典文章和纪念碑铭文。

我被他的雄辩口吻所感动,也被他深深的爱国情怀所感染。

看到那些拼命抵抗土地革命军的反动地主阶级和恶劣环境下艰苦卓绝的斗争,我感受到了一份执着、奉献和无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展示区,我看到了许多展品和照片,让我相信革命胜利是必然的。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军民鱼水情深,以及种种感人的故事,让我对革命战士们的坚定意志和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那段艰难的历史时期,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无数共产党员的英勇斗争和群众的支持,让我更加感到革命是人民的事业,没有人民就没有革命。

总之,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我收获了很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战士们所做出的牺牲和付出。

我瞻仰那些
革命先烈的铜像,感受到了他们为我们的幸福而奋斗到底的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秉承着人民至上的思想,不断追求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沙家浜的感想

参观沙家浜的感想

参观沙家浜的感想第一篇:参观沙家浜的感想参观沙家浜的感想2005年12月4日,是一个晴冷的日子。

这天,唐镇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沙家浜参观学习,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里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件革命文物。

讲解员具体生动的讲解让我们走进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史。

早在1928年4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先烈们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团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

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象“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历史。

然后,我们游览了红石村。

红石村是仿照上世纪三十年代沙家浜原型建造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红石村里有仿古建筑、春来茶馆、篱笆、荷塘、小溪,一派水乡景象。

坐在春来茶馆,品着茶,听茶馆里的“阿庆嫂”把古镇的故事娓娓道来,真有一种置身于从前的感觉。

最后,我们游览了沙家浜最美丽的风景区——芦苇荡。

古诗有云:“春夏芦荡一片绿,秋后芦花赛雪飘。

”现在正值初冬季节,所以见不到满目的苍翠,只看见大片大片在寒风中飘摇的枯黄的芦苇。

我觉得,跟很平常的绿色相比,眼前的芦苇荡更有一种萧瑟之美、深秋味道,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

这片芦苇荡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打击日伪军和养伤的天然屏障,大片的芦苇荡与农田、村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在返沪的汽车上,党员同志们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所见所想。

我想,这次参观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在参观游览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地了解了抗战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观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有感六篇

参观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有感六篇

参观沙家浜革命教育基地有感六篇【篇一】沙家浜名声在外,即便不刻意去了解,在京剧、样板戏、影视剧、音乐等载体中常常涉及到沙家浜,许多老百姓对于《智斗》也能张口就来,这些仅仅属于在影音载体或者口口相传的片段之中,近距离的接触定会不同,所以,满心期待。

江南,鱼米之乡,吴侬软语,古语有曰:苏湖熟、天下足,自古以来,这里较为富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似乎很难把抗争、暴力和这个区域联系到一起,但是,历史却留下几段这个区域少有的现象,明末清兵入侵、抗击倭寇以至于沙家浜芦苇荡抗击日军,每一次都异常惨烈,每一次面对都是外敌入侵。

相同又不同,走进沙家浜,出现在眼前的是田连阡陌,河道纵横,芦苇高耸,特殊地理形势以及力量的抗衡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属于新四军,也属于江南人民,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大门上的八个大字“芦荡火种、鱼水情深”似乎说明了原因。

在蜿蜒的展馆里面,革命历史遗物以及图片展出,近距离接触了当地民众和党的士兵在斗争中使用过的长矛、大刀、长枪、衣物以及缴获的战利品等战争实物以及衬衫、棉袄、皮箱、钢笔等生活物品,阅读着一篇篇介绍新四军战士战斗的事迹,深切感受了军士们的不畏。

同样,沙奶奶、阿庆嫂为代表的群众,利用茂密的芦苇荡作战场,坚持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画面也在展厅中呈现,军爱民、民拥军,军队和老百姓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

东进桥、民俗街、照壁、军民鱼水情主题雕塑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最难忘的就是那一丛丛随风起伏的芦苇荡,芦苇在江南较为常见,不像树木般高大也不像青草一样柔弱,但是秉性坚强,如同底层人民一样,大风来了,弯下腰,尔后又挺拔如初,扎根泥土,丛丛聚集,生生不息。

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也需要民众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我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只有中国共产共产党带领并团结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沙家浜旅游心得

沙家浜旅游心得

沙家浜旅游心得沙家浜旅游心得篇1今天是一学期一次的春游日,可把我乐坏了。

上午8点,我们出发了。

“刹——”随着一声刹车的声音,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风景区。

进入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红色的大花球,真是太壮观了。

绕过花球,我和顾亦佳往左走,来到了一条小石桥上,桥旁的一棵桃树吸引了我,它正开着鲜艳的花朵,好看极了。

过了小桥,迎面便是瞻仰广场,广场过道两旁有18根形态各异的自然石,象征着18个新四军伤病员,广场正中是“军民鱼水情”主体群雕,是几位勇敢的革命斗士和革命群众。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最吸引我的是暗箱里的小电影,放映的是抗日战士打击日本鬼子的景象,三维的立体场景让我觉得激烈的战斗就像真人在表演一样。

我还看到,在一处民宅的院子里,阿庆嫂与几位革命战士正坐在一棵大树下的桌子旁商量对敌大计呢!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真人扮演的呢,没想到是蜡像。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游乐场,顾亦佳宣布: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

她刚说完,大家便一溜烟跑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疯”了。

哎,人实在太多了,连一个玩的地方都没有。

我只好挤进商店去了,没逛多久,我又好不容易挤了出来。

“咕噜”肚子在叫了,我便去找人一起野餐。

我们在草地上铺好布,吃着归紫嫣派给我们的好吃吃。

瞧,我们分享好朋友的美食,一点也不客气。

别看食品很丰盛,很快就被我们这些贪吃鬼消灭殚尽。

在别的景点玩了几个小时后,我们兜回了游乐场。

这次,我盯上了走“秋千竹棍”,就是在横梁上用绳子系着一截一截的竹棍,你踩着一个个秋千般晃荡的竹棍,从横梁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就算成功了。

这实在是太好玩了,我连续走了好几次,意外发生了,走在我前面的谢怡洁走到一半时,迎面走来一位陌生的女生,谢怡洁见状,连忙用自己的竹棍去撞她的竹棍,示意让路。

那人却无动于衷,我便说:“我来。

”谢怡洁就下去了,我走到前面一根竹棍上,对方以为我有敌意,就来攻击我,我也不客气积极迎战,对方猛攻我,却不见我有投降之意,仍然稳当地站着。

沙家浜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沙家浜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沙家浜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沙家浜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沙家浜的实践活动中,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在这篇实践心得体会中,我将分享我在沙家浜社会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通过参与沙家浜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服务团队中,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务和完成工作。

在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通过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团队的力量和重要性。

在沙家浜社会实践中,我还学会了如何关注他人的需求。

沙家浜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许多人仍然面临着贫困和困难。

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和互动,我了解到了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在实践过程中,我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解决居民所面临的问题。

这让我认识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在沙家浜社会实践中,我还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和处理困难。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灵活应对。

我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和资源,以有效地完成任务。

通过解决问题和处理困难,我成长了很多,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通过沙家浜社会实践,我还学到了如何与不同的人群相处。

沙家浜是一个多元化的社区,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背景的人们。

在实践活动中,我与许多不同的人交流和互动。

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的文化和观点,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人的差异。

通过与不同的人相处,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强了自己的包容力和理解力。

在沙家浜社会实践中,我还学到了如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和计划。

我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经验,我意识到自主学习是提高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

游沙家浜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游沙家浜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游沙家浜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游沙家浜的篇1早就想去沙家浜看看了,这次终于有了机会,在车上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学着京戏沙家浜“智斗”中阿庆嫂的唱段低声哼了起来,“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很快,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大门匾上是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沙家浜。

透过大门望去,园内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空气中突然有了一股淡淡的清香。

此时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诗:“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天气也跟我们的心情一样格外好,人不由得神清气爽起来,我们的第一站便是——沙家浜革命纪念馆。

场馆的广场中央,屹立着十八根形态各异的柱雕,据说那是代表十八位伤病员所表现出来的新四军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一番瞻仰,我便直接沿路到广场西侧的纪念馆中,里面陈列着当年英雄们的生平事迹与遗物,想来英雄们在那样的岁月是何等英姿勃发,从困难重重直至最后胜利是何其不易,心情不由沉重,慢慢走出迎面一阵凉风,抬头远望,荷塘里的荷叶摇曳生姿,远处的芦苇却静默无声,似乎那些早已成为过去。

收拾下心情,沿着一路不规则的石板路走去,路下便是流水淙淙,似乎整个镇子都漂在水上,左顾右盼只见两边屋子依水而建,远处芦苇密布,芦花飘雪,岸柳成行,一幅美丽的中国水墨画呈现在眼前。

其中“春来茶馆”也座落其间,许多旅客倚窗而坐,边品茗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选段,听周围的游客说之前还有一些民俗节目,可惜我们没有赶上,看着戏台上的阿庆嫂我不由地想,也只有这里的一水一草才能孕育出这位智慧过人的女英雄。

非常幸运的是这次我们在沙家浜景区的横泾剧场观看到了实景剧《让子弹飞》。

在融合自然生态的水乡风貌与仿古建筑的舞台上,一批优秀的演员通过话剧与表演的形式,配合运用高科技的特效手段,演绎了阿庆嫂与新四军里应外合,共同抗日的故事。

“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词、微博、地球超人等创意元素,增添了表演的诙谐与幽默效果,给我们献上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

游沙家浜的心得范文

游沙家浜的心得范文

游沙家浜的心得范文参观完沙家浜,我宛然看见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勇的新四军和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展开的激烈战斗;阿庆嫂和敌军们斗智斗勇;十八个伤员在芦苇荡铁骨铮铮的光辉形象。

我宛然看见了每一个烈士都在笑,因为我们的祖国是那末的繁荣昌盛;沙家浜的生活是那末的红红火火;还有我们——祖国的未来是那末的优秀!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游沙家浜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游沙家浜心得1踏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欢快的歌声,随着涌动的人流,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风景区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沙家浜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肃穆和壮丽。

我们小组在王弘磊的带领下开始了“风景区大环游”。

边走边聊,其乐融融,为沙加浜风景区的每一个角落带去了欢声笑语。

环游第一站:儿童乐园。

当我们步入儿童乐园时,那是早已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最后,我们总算找到了一个跷跷板,兴高采烈地玩起来。

陈糜阳机灵地爬上了跷跷板,招呼我一起上来。

我也不赖,三下两下敏捷地爬上跷跷板,自信满满的与另一头的男生开战了。

我和陈糜阳并肩作战,一开始还很顺利,可是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王弘磊,瘦小的我和陈糜阳被他们跷得老高,我紧紧抓住陈糜阳的衣袖,丝毫不敢松动,生怕自己下滑下去,摔个“底朝天”。

我赶紧招呼顾忆妍来给我们“助战”,她见了了心领神会,“梭梭”两下爬上了跷跷板。

有了顾忆妍,我们很快一鼓作气,把男生跷得高高的,自己则悠闲地把脚搁在跷跷板两侧,得意地蹲在地上。

这时,范希圣一个踉蹡,从跷跷板上“直泻而滑”,最后摔在了沙堆中,跌了个“仰八叉”。

我们女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下王弘磊可是寡不敌众了,被我们跷得“再上一层楼”了。

之间他双手紧抓扶把,脸上都冒出了冷汗。

于是,大家都咯咯大笑起来。

环游第二站:芦苇迷宫。

芦苇迷宫是沙家浜的一个特色,怎能错过?于是,大伙一拥而上,挤进了迷宫之中。

男生们都自告奋勇走在了前面,大家紧靠在一起,以免走失。

谁知我一个回头,男生们居然飞快地跑起来——哦,快跟上他们!我急忙循着脚步声跳入芦苇丛中,开始“追踪”男生。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优秀8篇)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优秀8篇)

沙家浜读后感心得(优秀8篇)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1星期五,我们五年级去沙家浜风景区春游。

上午8点左右,我们从学校乘车前往沙家浜风景区。

来到风景区的大门前,只见一个由上千朵花编织成的大花球。

这个大花球中间是黄色的花朵,上端和底部是红色的花朵,看起来十分美丽壮观。

走了好一段路后,我们来到了桥上,那时河边闲游着一两条小鱼,我们丢了些面包屑下去,一会儿鱼群就来了。

我们过了桥就来到了又险又刺激的铁索桥。

这时人很多,要过桥的人也很多。

我和鲁佳莉是第一次走铁索桥,我们小心翼翼地扶着桥边的绳子走,可是,有些同学在桥上又蹦又跳,桥摇晃得很厉害,我害怕地叫了起来,边走边叫,好不容易过了一段铁索桥来到中央的桥墩上,下一段,我不敢再在铁索桥上多耽搁,憋足了劲儿一口气跑到了对岸。

我离开了这段艰险的旅程,向下一个目的地游乐场进发。

我们来到了游乐场,大家各自散开玩自己想玩的去了,有人找了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来吃东西。

我在树荫下休息,这时我的好朋友邻班的钱亭佳看见了我,我们就聊了起来,她提议去玩跷跷板。

我们叫上好几人一起玩,人多玩得开心。

我坐上了跷跷板,握好把手,就开始翘起来。

我们一端脚掂地很有力量,所以翘得很高,当被翘到最高点时,我在空中害怕得失声惊叫了出来,眼睛也不由自主地闭上了,直到下来之后一颗心才落了地。

我看见大家都在走一根大圆木,我也去试试。

走这个圆木看起来容易,走起来可难了,很难控制身体的平衡,我从上面摔下来好几次才走到了另一端。

1点半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桥边,这里微风吹拂,凉爽极了。

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水中嬉戏的小蝌蚪,我们仿佛也置身这碧波之中,心情舒畅。

在桥上休息够了,我们就上车回学校。

车上同学们还在谈论着各自的经历,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啊!沙家浜读后感心得篇2记一次红色之旅—游沙家浜早晨,阳光普照着大地,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向红色旅游风景区——沙家浜出发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充满欢声笑语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门口“沙家浜”三个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得熠熠生辉。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

游沙家浜的心得感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沙家浜,我已经游览过好几次了,可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

星期六上午,我又走进了沙家浜。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游沙家浜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游沙家浜心得1很小的时候,听爸爸说,有一个地方,湖水清澈,芦苇密布,菱荷相间,古色古香的好像一幅画卷一般。

我听得入了迷,那儿的风景好象就在眼前一般。

那是没车,道路也不好,爸爸也是听别人说的。

好不容易有了辆车,却又没时间游玩。

现在条件好了,终于可以大饱眼福了!清早,我乘车来到了那里。

走进景区,一眼望到的是一片片芦苇丛。

湖面上有几叶小舟,船上的旅客谈笑风生。

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央广场。

广场和宽阔,但过路的旅客却稀稀落落,使得他不免有些孤寂。

顺着漫漫小道,我们来到了隐湖桥。

这是一座由三座吊桥连接起来的桥,由于旅客们的一阵摇摆,所以我走在桥上跌跌撞撞的,恍如喝醉了酒一般。

要不是妈妈扶了我一把,我差点儿仰面摔倒。

那不就大出洋相了吗?好不容易过了吊桥,谁知惊险的还在后面呢!步行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

我挺好奇,非拉着爸爸妈妈进去。

本是打算去看看,不料,一进门就被气势给镇住了:坚固又硕大的飞机模型,带长炮筒的坦克模型都让我赞叹不已。

就在这时,我的目光无意间扫到了一个角落--士兵训练场。

爸爸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样,一下子就看透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说:“男子汉大丈夫,去吧!”我高兴极了,真想拥抱一下他。

于是,我便急忙跑到了士兵训练场。

我来到了金字网绳塔前,爸爸告诉我,爬网的时候,一定要想找到目标,然后一级一级往上爬。

说完,他就麻利的演示起来。

我也不甘示弱,脚踏着网,一级一级爬。

可爬了许久,我才发现我一直在绕圈子。

天哪!真是惨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得不离开士兵训练场。

我决定去横泾老街一逛。

走了好一会儿,我们中午来到了这里。

只见这条街十分繁华,热热闹闹的。

在门口,一位老伯扮成了武大郎,挑着担子在卖炊饼,最厉害不是念叨着:“来一来哦!看一看!武大郎炊饼哦,潘金莲制作,西门庆监制!”听得我哈哈大笑。

参观沙家浜心得体会

参观沙家浜心得体会

参观沙家浜心得体会我参观沙家浜的心得体会深秋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我怀着一颗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心情,参观了位于河北省任丘市的沙家浜古城。

这座城市用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底蕴,向世人讲述着悠久的岁月。

在这次参观中,我对沙家浜古城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沙家浜古城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封建王朝——抗金名将完颜宗弼的驻地,也是一座被完全保留下来的清代封建古城。

步入古城,我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时光隧道,时而看到了灰墙黛瓦的宅院,时而听到了石板路上踏实的脚步声,仿佛看到了那个留下丰厚历史痕迹的时代。

古城内,我不禁被其壮丽的建筑群所吸引。

高大的城墙沉稳而庄重,温润的红砖散发着古朴的韵味。

城墙上嵌着烽火台、箭楼等防御设施,无不彰显出抗金时期的严密全面。

城门巍峨挺拔,雄伟宏大,门楼上镶嵌着金色的铜山狮、石狮傲然而立,仿佛在守护这片古城的辉煌。

古城内还有完整保留的官衙建筑,让我仿佛看到了封建中国的繁荣庙堂。

大殿内的漫天香雾,让人对当年的生活充满了幻想。

观音楼、万安书院等文化古迹更是让我倍感震撼。

走进这些建筑,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文人雅士的吟诵声,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古城内部的宅院更是令人陶醉。

狭长的巷道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老的庭院,这些庭院与现代的别墅有着天壤之别。

独树一帜的门楼、雕花窗棂以及院内的假山、花坛等等,无不体现出主人的高贵身份和丰厚家底。

在这些庭院里,一幅幅真实再现了封建时期生活场景的景致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沙家浜古城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年都有大量的历史爱好者、文化学者以及普通游客前来参观,他们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浸润的历史文化氛围,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珍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参观沙家浜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地位,更是因为它传递给我一种敬畏历史、热爱文化的情感。

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历史的足迹,每一块砖瓦都寄托着百年沧桑。

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优秀5篇).doc

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优秀5篇).doc

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优秀5篇)沙家浜心得收获300字篇1踏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欢快的歌声,随着涌动的人流,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风景区游玩。

阳光普照着大地,沙家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肃穆和壮丽。

我们小组在王弘磊的带领下开始了“风景区大环游”。

边走边聊,其乐融融,为沙加浜风景区的每个角落带去了欢声笑语。

环游第一站:儿童乐园。

当我们步入儿童乐园时,那是早已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最后,我们总算找到了一个跷跷板,兴高采烈地玩起来。

陈糜阳机灵地爬上了跷跷板,招呼我一起上来。

我也不赖,三下两下敏捷地爬上跷跷板,自信满满的与另一头的男生开战了。

我和陈糜阳并肩作战,一开始还很顺利,可是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王弘磊,瘦小的我和陈糜阳被他们跷得老高,我紧紧抓住陈糜阳的衣袖,丝毫不敢松动,生怕自己下滑下去,摔个“底朝天”。

我赶紧招呼顾忆妍来给我们“助战”,她见了了心领神会,“梭梭”两下爬上了跷跷板。

有了顾忆妍,我们很快一鼓作气,把男生跷得高高的,自己则悠闲地把脚搁在跷跷板两侧,得意地蹲在地上。

这时,范希圣一个踉跄,从跷跷板上“直泻而滑”,最后摔在了沙堆中,跌了个“仰八叉”。

我们女生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下王弘磊可是寡不敌众了,被我们跷得“再上一层楼”了。

之间他双手紧抓扶把,脸上都冒出了冷汗。

于是,大家都咯咯大笑起来。

环游第二站:芦苇迷宫。

芦苇迷宫是沙家浜的一个特色,怎能错过?于是,大伙一拥而上,挤进了迷宫之中。

男生们都自告奋勇走在了前面,大家紧靠在一起,以免走失。

谁知我一个回头,男生们竟然飞快地跑起来——哦,快跟上他们!我急忙循着脚步声跳入芦苇丛中,开始“追踪”男生。

女生们都跟在我后面,我飞快地奔跑着,对男生紧追不舍。

终于,我隐约从树丛中看见了王奕林的红色衬衫!我兴奋地大叫起来,撩起衣袖擦了把汗,又开始再接再厉,锁定目标“追踪”起来。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鏖战”,我幸不辱命,及时地跟上了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走出了迷宫。

此时,我已是满头大汗。

参观沙家浜感想

参观沙家浜感想

参观沙家浜感想参观沙家浜的感想2005年12月4日,是一个晴冷的日子。

这天,唐镇小学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沙家浜参观学习,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我们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里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件革命文物。

讲解员具体生动的讲解让我们走进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史。

早在1928年4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先烈们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团组织,土地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由叶飞率领的新四军六团东进江南,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展更大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

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象“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历史。

然后,我们游览了红石村。

红石村是仿照上世纪三十年代沙家浜原型建造的,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小村风貌。

红石村里有仿古建筑、春来茶馆、篱笆、荷塘、小溪,一派水乡景象。

坐在春来茶馆,品着茶,听茶馆里的“阿庆嫂”把古镇的故事娓娓道来,真有一种置身于从前的感觉。

最后,我们游览了沙家浜最美丽的风景区——芦苇荡。

古诗有云:“春夏芦荡一片绿,秋后芦花赛雪飘。

”现在正值初冬季节,所以见不到满目的苍翠,只看见大片大片在寒风中飘摇的枯黄的芦苇。

我觉得,跟很平常的绿色相比,眼前的芦苇荡更有一种萧瑟之美、深秋味道,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

这片芦苇荡曾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战士打击日伪军和养伤的天然屏障,大片的芦苇荡与农田、村落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

参观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在返沪的汽车上,党员同志们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所见所想。

我想,这次参观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在参观游览中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多地了解了抗战历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游沙家浜有感

游沙家浜有感

游沙家浜有感第一篇:游沙家浜有感红色经典游——沙家浜参观有感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前往江苏常熟沙家浜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

在沙家浜,整个景区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广场西侧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另一部分是沙家浜主题景区。

革命烈士纪念馆里陈放了各种革命斗争照片、革命遗物及缴获的日伪军武器,还有各种场景复原,加上多媒体效果、动静结合,给予了我们一种强烈的历史沧桑感,给我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主景区面积很大,大概有近千亩。

景区里面到处布满了沙家浜的标志性建筑,如阿庆嫂的春来茶馆,没错,就是那个“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春来茶馆。

茶馆正前方是一个大戏台,每天准点都有沙家浜京剧开锣,我们有幸赶在表演前到达,于是就欣赏到了一出精彩的表演。

最热闹,同时也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沙家浜老街了。

老街临水而建,沿途湖光山色,青草成荫,微风过处,芦苇荡迎风起舞,发出一片沙沙的声音。

而建立在这片芦苇荡中的老街,别有一番风味。

老街上店铺林立,有卖糕点的,卖麦芽糖、牛皮糖的,有卖当地特色纪念品的,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刁德一的故居了,里面的陈设非常具有年代感,很好的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风貌。

此番沙家浜之行,让我们记住了这个美丽的革命根据地,也让我们对于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先辈们的事迹教育下,必当以自己全部的力量做好表率与带头作用。

XXXX公司2013.3.20第二篇:游沙家浜心得800字沙家浜,一个令人向往的水乡古镇,它坐落在常熟城西,紧靠阳澄湖,临湖远望,茫茫芦苇荡一望无际,在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的乡亲们凭借这片神奇的芦苇荡成功掩护了十八名新四军伤兵员,成就了小镇的一段传奇故事。

游沙家浜心得1车窗外的景物飞快的移动着,车内早已是一片欢腾,那阵阵轻松欢快的笑声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我们对秋游热切的渴盼与兴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家浜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唤醒红色
记忆践行两学一做
沙家浜因同名京剧而家喻户晓,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的阳澄湖畔,秀丽明媚。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芦苇葱郁,绿野遍布,绿色的幔帘后,深藏着一段红色的记忆。

1928 年4月,这里就建立了地下党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已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5月,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抗”名义东进江南,在阳澄湖畔与沙家浜抗日武装胜利会师,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万亩芦苇荡作为天然屏障,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留下了以刘飞、夏光为首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绿色帐蔓为掩护,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沙家浜人民群众,与日伪匪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
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

今年5月初,为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合格党员,我们医技一支部的党员来到这里,展开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通过重温我党曲折艰难发展壮大、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的历史,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沙家浜革命精神,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进入红色风景区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关于建立沙家浜革命根据地战略意义的题词。

再往前行,便是以郭建光、阿庆嫂等艺术形象创作的大型雕塑:“新四军与阿庆嫂”。

雕塑对面为庄严肃穆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大门上“芦荡火种、鱼水情深”八个大字金光闪闪,引人深思。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新四军第六团挺进敌伪力量最为集中的苏南地区,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条件下,一次次的挫败敌军,逐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绘制了一幅又一幅军爱民、民拥军团结抗战的感人画卷,在中
国的近现代史中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77年前,新四军“沙家浜部队”官兵用鲜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沙家浜人民用生命保护了自己的子弟兵,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是那一段值得铭记的峥嵘岁月告诉我们:发扬革命传统,开创时代新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共同肩负的责任。

77年来,‘阿庆嫂’、‘郭建光’军民联合抗日的传奇故事广为传颂,“无私无畏”、“大智大勇”的江抗精神薪火相传,“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代有新篇。

77年来,弘扬敢为人先、攻坚克难为核心的沙家浜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代代中国人共同创造了建设发展的新辉煌,共同书写着中国道路的新篇章。

革命先烈的遗志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老战士的期待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正在向世界展示崭
新的形象。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遥想着当年“江抗”的革命经典史诗,一种铿锵高昂的激情在心底涌动、燃烧,淡淡的情愫瞬时洇洇地浸入心坎。

如今的“沙家浜”,不仅是一部经典文艺作品,也不仅是一个经典红色景区,“沙家浜”已经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沙家浜”已经成为革命斗争历史的一个象征,“沙家浜”已经上升为特定文化的一个符号。

当汽车渐渐驶离沙家浜,我早已深深为这里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所感动,我会牢记革命历史和党的宗旨,全面领会党章党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进一步弘扬党的传统,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医院的发展,做一名真正的合格党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