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最新范文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7533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c.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五水共治是指综合治理五类水污染,即深入推进“河长制”,加强河湖水域管理;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农田环境治理,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
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行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工作概述(一)河湖水域管理通过我们单位的努力,加强了河长制的推行和执行,建立了完善的河湖水域管理机制。
加强了对河湖水域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鼓励企业和居民参与河湖水域的保护和治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我单位着力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提升了污水处理能力。
扩建了污水处理厂,增加了处理能力,确保了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加强了管网的检修和维护,降低了管网失效和泄漏的风险;加大了对工业企业和居民的排水管控力度,减少了非法排污行为。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我单位积极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改善了农村污水处理不足的状况。
加强了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了处理能力;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宣传活动,增强了农民对污水治理的意识;引导农民采取家庭污水处理设施,减少了农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四)农田环境治理我单位注重农田环境治理,致力于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加强了对农田水质的监测,发现了一些农药残留和化肥过量的地块,并及时进行了处理;加强了农民的环保宣传和教育,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推广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技术,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我单位加强了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定期对工业企业进行环境审核和监督检查,确保企业达到环保标准;加强了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对违法行为严肃处理;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改造,提升环境友好型生产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一)河湖水域管理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河湖水域的保护和治理,加大水域巡查和排查力度。
社会实践报告五水共治
![社会实践报告五水共治](https://img.taocdn.com/s3/m/4917c0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a.png)
一、前言“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我们团队于2023年在浙江省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们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频发。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水环境挑战。
为了改善水环境质量,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战略。
2. 实践目的:- 了解“五水共治”战略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体验基层治水工作,了解基层治水人员的辛勤付出;- 为“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提供意见和建议。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我们团队首先对浙江省的几个典型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杭州市、温州市、湖州市等。
通过考察,我们了解了各地在“五水共治”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2. 访谈调研:我们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居民等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五水共治”的看法和期望。
3. 参与治水活动:我们团队积极参与了当地组织的治水活动,如河道清理、植树造林等,亲身感受治水工作的艰辛。
四、实践成果1. 了解“五水共治”战略的实施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我们了解到“五水共治”战略在浙江省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治水工作。
2. 体验基层治水工作:通过参与治水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基层治水人员的辛勤付出。
他们不畏艰辛,克服困难,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付出了巨大努力。
3. 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调研,我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广先进治水技术,提高治水效率;-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治水合力。
五、心得体会1. 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6篇)_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6篇)_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498ca12e3f5727a4e96269.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6篇)_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精选6篇)由作者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1篇: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个人社会实践报告都说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水在一个地方的发展中是个关键环节。
浙江是一个著名水乡,为建设美丽浙江,浙江省委、省政府将“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防洪水、抓节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需重点突破的改革项目。
为了响应浙江政府的号召和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实践精神,我们一行人组成了护水小分队,与余杭区中泰街道一同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五水共治”剿灭劣V 类水的实践活动。
7月1日,我们护水小分队前往中泰文化广场进行五水共治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是对路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分发我们自己制作的宣传单。
当我们抵达广场时,那里已经搭好了遮阳棚和摆放整齐的桌子。
其他桌子开展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我们六个“小橙人”在一群红色小马甲中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人群上前来询问围观。
我们分完组就赶紧行动起来。
在做问卷调查时,有对五水共治格外关心,主动与我们谈话的老社委书记,也有看不懂题目,需要我们一道道解释的爷爷奶奶,还有对五水共治有自己看法的叔叔阿姨。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顺利完成了问卷调查的任务,而且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支持。
跟基层群众的接触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淳朴和善意,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
在问卷调查中,绝大部分人都表示愿意参与到五水共治的志愿服务中去。
尽管也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五水共治,但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让五水共治落实到每个人。
3日上午,小分队在街道3楼会议室集中,街道五水共治负责人唐先生向我们介绍了街道河道整治的整体情况和五水共治的工作情况。
随后在唐先生及其他几位领导人的带领下,小分考察了蒋家潭港沿线河道的基本情况。
蒋家潭港是中泰街道管辖范围内唯一的一条劣五类河道,是中泰街道五水共治工作中“消劣”的重点治理对象。
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河确实比较浑浊,但河面没有漂浮的垃圾,原因是每天都有专人来打捞河面的漂浮物。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fe0a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6.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一、工作总结1. 参与宣传教育工作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向社区居民宣传五水共治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工作。
我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居民介绍了五水共治的概念和内容,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和废物,以及如何预防水源地污染。
通过宣传教育工作,我感受到了社区居民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也促使他们改变了一些不良的环境行为。
2. 参与环境保护实践除了宣传教育工作,我还积极参与了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我参与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也学习到了环境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在实践中,我和其他实践者一起深入到工厂、社区和农村,对环境污染进行了调研和监测,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积极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3. 参与社区建设工作除了宣传教育和环境保护实践,我还积极参与了社区建设工作。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我和社区居民一起建立了环保俱乐部、绿色家园等组织,组织开展了环保主题的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鼓励居民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工作。
通过社区建设工作,我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展望未来在参与五水共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环保工作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了环保意识的普及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未来的五水共治工作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而努力!。
社会实践活动五水共支(3篇)
![社会实践活动五水共支(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517a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5.png)
第1篇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生态质量,我国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的理念,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为了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五水共治,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背景1. 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同时,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水生态环境恶化。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2. “五水共治”理念“五水共治”是浙江省在2013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活动目的1. 提高同学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为家乡的水环境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四、活动内容1. 宣传发动阶段(1)组织动员: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五水共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
(2)组建团队:根据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建多个小分队,如环保宣传队、实地考察队、志愿服务队等。
2. 实践活动阶段(1)环保宣传队: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撰写宣传文章、开展环保讲座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
(2)实地考察队:深入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了解当地水环境现状,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3)志愿服务队:组织同学们参加河流清理、垃圾捡拾、植树造林等活动,美化家乡环境。
3. 总结表彰阶段(1)总结经验:对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2)表彰先进: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五、活动成果1. 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5b120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b.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我单位自去年开始,积极参与了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以“守水源、护河流、治水质、净水环、促绿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我们单位内部的水环境。
在水源保护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单位周围水源区的规划和管理。
成立了水质保护工作小组,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水质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水源污染问题。
加强了员工的水资源意识教育,提高了他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和有效利用意识。
在河流护理方面,我们积极组织了河流清理活动。
定期清理河流中的垃圾和污染物,保持河道的畅通。
并且,我们也加强了对单位河流沿岸生态环境的保护。
积极开展河岸绿化活动,种植了一批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使沿岸环境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在水质净化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单位用水的质量。
加强了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保证了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经过多次的水质检测,我们的用水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为员工提供了高质量的饮用水。
第四,在环境治理方面,我们注重了单位内部环境的整治和清洁工作。
定期清理和整修污水管道,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我们也采用了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降低了单位的能耗。
在绿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开展了单位绿化工作。
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在单位内部打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环境。
这不仅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
通过这一年来的努力,单位的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单位内部的水环境大幅度改善,员工的水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五水共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工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水共治社会调研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调研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acf2e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a.png)
五水共治社会调研实践报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管理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五水共治”作为一种水资源管理策略,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实践。
本次社会调研实践旨在深入了解“五水共治”在当地的实施情况,探究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成效与挑战,并为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实习目的与岗位认识实习之初,我明确了本次调研实践的目的:一是要深入了解“五水共治”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二是要探究“五水共治”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三是要为改进水资源管理策略提供建议。
在实习岗位上,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社会调研实践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沟通能力,以便能够准确捕捉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实习过程与发现在实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当地“五水共治”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调研,我发现“五水共治”策略在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比如,部分地区在推进“五水共治”时,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另外,一些群众对“五水共治”的认识不足,参与度不高,也影响了治理效果。
三、问题解决方法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首先,建议政府在推进“五水共治”时,要加强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治理策略;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五水共治”的认识和参与度;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习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社会调研实践,我对“五水共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比如在调研过程中有时会对某些问题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分析。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五水共治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五水共治](https://img.taocdn.com/s3/m/d540f104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8.png)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五水共治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五水共治的重要性。
五水共治即指对河湖水系、地下水、城市水环境、海洋水域和大气水环境进行治理,力争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这次实践,我意识到了水资源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当地水资源利用现状。
通过调查和对话,我发现所处的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问题。
许多企业和居民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导致水的乱排乱倒现象屡禁不止。
这使得地下水和河湖水系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已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五水共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践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社区的治理行动。
我们组织了一次清洁工作,清理了社区附近的河道。
我们清除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希望能够减轻河道的污染程度。
另外,我们也组织了一次水资源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广告和讲座,向居民普及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这些努力让我明白,五水共治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够取得实效。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五水共治的意义和紧迫性。
只有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够逐渐改变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态度。
我决心将这次实践中的所学所领会带到以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努力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人人都为五水共治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ffa173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9.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一、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五水共治的号召,不断加强对五水共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落实五水共治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就我单位的五水共治工作做一下总结。
1.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五水共治工作,设立了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责任。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员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局面。
2. 加大投入,推动治理。
单位加大了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对污水治理、水质监测、垃圾清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改善和提升。
建立了完善的管网体系,加强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了水环境的改善。
3. 强化监管,倒逼治理。
单位建立了严格的水质监测制度,开展了定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治理。
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查处,形成了有效的监管机制。
4.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单位积极开展了五水共治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宣传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了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1. 提高意识,齐心协力。
单位将继续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养成节水、环保的良好习惯,形成全员参与的五水共治工作合力。
3. 强化监管,严格执法。
单位将进一步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倒逼企业加强环保治理。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五水共治的工作模式,为改善水环境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丽家园,共同创造清洁、有序、美丽的社会环境。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9c73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e.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五水共治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综合管理城市的“五水”,即河水、湖水、地下水、雨水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工作。
作为单位负责五水共治工作的一员,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深入学习贯彻五水共治的相关政策和理论,组织单位开展了一系列五水共治的实践活动。
现将本单位五水共治工作的总结报告如下:一、工作内容和情况1. 河水治理本单位位于城市的河流流域,河水治理是我单位五水共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达到河水水质年度目标,我们组织了河道清淤、污水截流、河道绿化、河岸修整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
通过定期的巡查监测,我单位成功完成了河水治理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湖水治理我单位周边有一个湖泊,湖水质量一直以来都存在问题。
为了改善湖水环境,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组织了湖泊生态修复项目。
通过清理湖底淤泥,引入大量清洁水源,加强湖泊周边绿化等措施,湖水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 地下水治理地下水是我们生产和居住中重要的水资源。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我单位积极推行了节水措施,加强了废水处理工艺,严格控制了排污量。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4. 雨水利用单位的雨水利用工作主要包括雨水收集、雨水利用和雨水排放的管控。
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雨水资源,我们在单位内部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并将雨水用于浇灌绿化、冲洗地面等工作。
通过雨水利用,我们降低了对自来水的依赖,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5. 污水处理单位存在一些生活和生产废水,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维护,对废水进行了规范的处理和排放。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单位废水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得到了最低限度的控制。
二、工作成绩和体会通过一年的五水共治实践工作,我单位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绩。
在河水治理方面,我单位的河道水质明显改善,满足了相关标准要求。
在湖水治理方面,我们成功地改善了单位周边湖水的水质,提升了湖泊环境品质。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c98b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2.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在这次“五水共治”的社会实践中,我深入到农村基层,亲身感受了乡村治水的巨大变化。
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我对农村的水环境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践开始之前,我明确了实践目的:一是了解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现状,二是探究“五水共治”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三是发现基层在治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我也对实习岗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农村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村民对于“五水共治”政策并不了解,导致他们在治水行动中缺乏积极性。
其次,虽然乡村已经实施了一些治水措施,但仍然存在水质不稳定、排水系统不完善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与村民共同探讨,寻找解决办法。
我们通过张贴宣传海报、举办小型宣讲会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治水意识;同时,积极向村委会反映水质不稳定问题,争取早日实现稳定达标的水质。
经过这次实践,我对“五水共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基层工作有了更丰富的体会。
我认识到,治水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需要政府、企业和村民齐心协力。
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实习生,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总的来说,这次“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了解了农村基层的治水情况,也对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为我国的治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与人沟通方面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与村民交流时,有时候会出现沟通障碍。
其次,我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急躁,缺乏耐心和细心。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之处,我决定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是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训练,多与不同的人交流;二是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尤其是在处理问题时,要学会冷静思考、沉着应对。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五水共治”的重要性。
我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五水共治”的目标,为乡村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0d497351e79b8969022660.png)
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五水共治”的调查报告
高一(5) 张郦缘&何雨安
·调查课题背景·
假期中咱们进行了“五水共治”的环保社会调查,咱们特将调查的水域定为杭州贴沙河和古新河,也在河畔进行了多次调查。
一、关于“五水共治”
1. 五水共治简介:
五水共治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动浙江新一轮改革进展的关键之策。
·调查目的·
近两年来“五水共治”这四个字显现的频率可谓愈来愈高,不仅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乃至咱们试卷上的题目也逃只是那个热点。那咱们这次研究调查目的如下:
一、了解“五水共治”在杭城内几条河流的实行情形;
二、调查人们对“五水共治的”了解程度;
3、找出并了解致使前几年浙江河水污染的缘故;
这次咱们并无看见什么好心的人捞死鱼这种事,出人意料的是在这条河左右咱们却看见了很多有关“五水共治”的介绍与宣传。能够深切的感觉到“五水共治”在市民中的与环城东路交叉口周围,河岸两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走在九曲桥上,还能够享受到习习冷风,为人们吹散盛暑的酷热与工作一天的疲惫。
自从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省内多条河道通过系统治理,变得愈发清澈,臭河、垃圾河在慢慢消失,愈来愈多的领导干部、群众跃入江河中戏水游泳,共享治水后带来的各类欢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水共治”的功效正在浙江这片土地上慢慢
显现。
二、关于贴沙河
贴沙河作为杭州城内的千年古河、护城河,开凿于公元861年,要紧用以宣泄钱塘江潮水,护卫杭城。古时候因泥沙聚集于河滩上,曾与相邻几条河流统称沙河,俗称“贴沙河”。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885581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一、开展背景五水共治是国家环保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我单位所属的区域是国家确定的重点治理区域,也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区域。
为此,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五水共治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努力减少我们企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实践内容1. 水污染防治措施的加强我们首先建立了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的五水共治管理体系,包括建立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排放监测点、出水质量检测等。
在污染源控制方面,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控台账,并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控。
一旦发现有新增的排放污染物,或排放污染物超标,及时进行处置,并作好相应的记录,以便日后查阅和应对管理。
2. 加强水资源利用我们利用化学合成的水,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并且基于环境保护的思想,我们积极推动符合环保要求的水资源再利用的技术研究,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污水排放而不降低产能。
3.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我们深入员工、社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环保理念。
大量宣传海报、宣传册子、电子宣传板,在企业中进行宣传,在对外交往和活动中强调企业责任,让广大员工真正理解环保知识,激发企业员工对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总结体会五水共治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环保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环保事业的推进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政策,积极发挥企业在环保中的作用,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通过加强防治措施,建立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的五水共治管理体系,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节约利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推进企业的环保理念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效。
在未来,我公司将继续加大五水共治方面的投入与力度,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为推动当地水环境治理做出新的贡献。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7bc9d5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f.png)
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单位五水共治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五水共治是指对于我国乡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整治和治理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我单位的五水共治工作中,我们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理念,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单位形象和员工幸福感。
二、工作内容:1. 水资源保护:我们加强了单位的节水意识,制定并落实了单位的用水计划,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我们还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单位的花草,并推行了节水型厕所的使用,减少了污水的产生。
2. 水环境治理:我们积极参与单位周边水体的治理工作,对于附近河流和湖泊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我们还组织单位员工进行水体清理活动,清理了大量的垃圾和废弃物,并种植了湿地植物,改善了水体环境。
3. 水生态修复:我们对单位周边的林地和湿地进行了修复工作,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和水生植物,并建立了生态保护区,让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我们还进行了生态保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环保意识。
4. 水污染防治:我们在单位内部建立了严格的生产废水处理制度,对于废水进行了集中处理和排放,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处理,确保废水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还注重对于单位周边的企业和居民的污水管理,推动了整个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5. 水事故应急: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水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了员工进行应急演练。
对于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的事故,我们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应对,减少了事故对于水环境的影响。
三、取得的成绩:通过单位五水共治工作的开展,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效益。
单位的用水效率大大提高,大量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单位的用水成本。
单位周边的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质得到了提升,水生态得到了修复,水体景观得到了净化和美化。
单位内部的废水处理工作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我们还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环保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五水共治的社会实践报告
![五水共治的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3dd5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8.png)
一、前言“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工作。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大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深入了解“五水共治”的实施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以下是我们对此次社会实践的总结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1. 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五水共治”政策实施为解决水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政策,旨在通过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的改善。
3. 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旨在了解“五水共治”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参考。
三、社会实践内容1. 调查地点:某市某县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3. 调查内容:(1)水环境现状(2)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五水共治”工作中的职责和措施(3)企业、社区、居民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参与情况(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四、社会实践结果与分析1. 水环境现状通过调查发现,某县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污染严重: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水资源短缺: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3)水生态破坏:部分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五水共治”工作中的职责和措施某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五水共治”工作中,积极履行职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
(3)完善政策法规,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五水共治”工作。
(4)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水环境违法行为。
3. 企业、社区、居民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参与情况在“五水共治”工作中,企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1)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
2019年关于学习考察五水共治情况报告范文
![2019年关于学习考察五水共治情况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96132eb7360b4c2e3f6490.png)
关于学习考察五水共治情况报告范文20XX年3月4-8日,我参加了**区党政代表团赴**县考察“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成果。
在4天的时间里,我边走边看,边听讲解,应该说对**县的“五水共治”有了些初步了解,也有些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一、**县环境污染与五水共治情况**江源头在浙江**县,蜿蜒三百里后汇入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水晶加工作为一项富民产业引入**,发展最繁荣时,共有2万多家水晶加工户,国内80%以上的水晶产品出自**,**有“水晶之都”美誉。
但是,当璀璨的水晶装点了外面的世界时,**的山水却因常年累月的水晶作业而蒙尘纳垢。
那时,**每天有1.3万吨水晶废水、600吨水晶废渣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排,导致固废遍地、污水横流。
数据显示,治水前,**共有462条牛奶河、577条垃圾河、25条黑臭河,全县85%以上水体受污染,而**人的“母亲河”——**江更是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为劣Ⅴ类。
20XX至20XX年,**曾两度启动水晶污染整治,但均以失败告终。
20XX年2月,浙江温州商人金增敏因老家河流污染严重,发微博称“如环保局长敢在河里游泳20分钟,就拿出20万”,此后全省各地“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呼声不绝于耳。
20XX年3月,上海黄**出现大量死猪,其中许多猪的耳标均显示来自黄**上游的养猪基地浙江。
两件事的相继发生,引发浙江政府部门和民众对水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热议。
20XX年4月,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明确要求,**治水要为浙江全省治水撕开一个缺口,树立一个样板。
20XX年6月,夏宝龙书记来到**调研督办水环境综合整治过程,打响了浙江“五水共治”的第一枪。
五水共治以来,全县投入治理资金50亿元,累计关停污染水晶加工户19680家,拆除违法建筑2.04万处;先后关停并转印染、造纸、电镀企业23家,依法取缔废旧塑料、铅酸蓄电池等非法加工点360余个;共关停“禁养区”内养殖场754家,减少生猪6.1万余头,非禁养区养殖场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和废物全利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765起,行政拘留326人,刑事拘留77人,决心之大,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712b4480eb6294dd886cff.png)
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20xx年7月-8月,xx 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
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
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
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
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五水共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20xx 年7月-8月,xx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
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
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
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
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
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
在对“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吗?”问题的调查中,有17.5%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比较清楚”, 有39.3%的被调查者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太清楚”, 有4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没听说”, 计算知晓率仅为40.9%。
沿河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和网络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有57.1%的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有25.9%的人通过报纸了解,有31.2%的人通过网络、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满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
在对“您对我市前一阶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 的效果满意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满意、较满意、一般”的被调查者占66%,选择“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16.3%,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占17.7%。
针对66%的满意居民,当问到“若满意,您认为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哪些?”的问题时,有7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面漂浮物的打捞和保洁”有明显成效,2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道清障、河岸驳坎”、“沿河垃圾箱配备”、“治理乱倒、乱抛垃圾垃圾”、“清
运、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显成效。
针对16.3%的不满意居民,当问到“若不满意,则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还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没有治理”;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应付或造假”、“边治理边污染,出现反弹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没有动”;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工作不细,治理成效不明显”、“治理后续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浪费”、“宣传工作没跟上”。
四、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治理难度情况评价
1、“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
调查数据显示,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现象,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现象,3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现象,13.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餐饮业污染”现象,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现象,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较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现象。
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强防范。
2、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 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
调查数据显示,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
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染”,45.7%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工业、商业和农业主要污染难以根治”。
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与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显好转。
调查数据显示,在访问的7个项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两个项目,达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觉好转,分别有71.33%和64%。
而“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养殖行业整治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与上年同比反映情况单位:%
评价方面
明显好转
略有好转
基本不变
略有恶化
明显恶化
说不清
1.垃圾河清理
23.00
23.00
1.33
0.67
3.67
2.河边违章建筑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两边的绿化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处理情况8.33
36.67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养殖行业整治
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业整治
8.00
19.33
28.67
5.00
35.67
五、小结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调查显示,有30%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开设电视专栏,直接曝光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有19.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
要把“五水共治”作为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的重中之重。
抓紧在全市进行更深、更广、更细地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素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2、完善政策制度,强化治水保障。
要加强治水政策研究,尽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励机制、惩戒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和廉政监督机制。
要狠抓监督考核,把治水作为各部门各镇街重要的实绩考核内容。
要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建立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从严从重处罚偷排漏排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调查显示,48%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对工业污染和养殖污染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47.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强对乱扔、乱倒行为的处罚”。
21.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落实治水责任制,谁污染谁治理”。
3、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河道整治力度。
加强截污纳管工程建
设,要及早开展农村生活污水三级管网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和提升农村污水治理。
将沿河两岸的企业单位及居民区的排放污水纳入污水管线内。
落实河长制,要建设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体置换,使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提高水质。
调查显示,46%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40.3%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定时清理河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