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https://img.taocdn.com/s3/m/072b487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b.png)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余光中的诗歌的代表作有哪些呢?作为大陆和台湾都享有很高声誉的著名现代诗人余光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余光中的诗歌的代表作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鉴赏]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
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
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余光中的诗歌代表作《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作者:余光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著黄昏,隔著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著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步雨後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中,有韵地,你走来《来源:现当代诗歌精选集》赏析余光中,福建永春人。
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
![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8bc9f1b5022aaea998f0fd6.png)
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余光中《乡愁》原文阅读及赏析以供大家学习。
《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1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
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余光中及其《白玉苦瓜》:文化乡愁的吟唱 PPT
![余光中及其《白玉苦瓜》:文化乡愁的吟唱 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bef0b3a76e58fafab003f6.png)
余光中是台湾文学界的四栖明星:诗歌、散文、评论、翻译样样精 通,但使他名扬天下的是诗歌。他生长于1949年前的大陆,之后辗 转于台湾、美国、香港,所以他的歌声里飘荡着挥之不去的乡愁,一 种人类永远的情感类型。
《白玉苦瓜》一集,展现出回归本土的成熟:民歌的调子,怀乡的 情感,层层意象中堆积着中国的记忆。文化浪子的余光中,又是中西 文化与文学的混血儿,但浅唱低吟之间,显露出的还是一个中国人的 灵魂与本色。
3.对母亲的无尽思念
只有清明节的祭奠,没有复活节的复活,母亲已去。那个江南小女孩 变成的母亲,那个江南孕育的爱的灵魂,如今已是远离诗人。
诗人将对江南的赞美与思念,融合进自然景观与历史风景,更糅合自 我的生命历程与体验,又加入了亲人的怀念。三重元素相互结合,使 这首诗显得情感浓郁而深沉,华丽娟秀却不乏深度。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 人”——过度“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桨,在 木兰舟中”——你的可爱,你的高贵!
3.第六、七、八节:看你,在雨后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地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焦急中,你来了!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实,你从古诗里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姜夔的词该怎样美?
(二)主题分析:美丽的爱情
等待恋人的约会是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但诗人却写出了爱情的美好, 情感是古典的,与现代爱情的情感背离截然不同。想一想张爱玲小说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与范柳原,《围城》中的方鸿渐与苏文纨。 抛弃一切与爱情无关的金钱、物质,爱情才呈现单纯的美。
(一)意象分析:春天想起江南
全诗共4节,身在台湾的诗人,在春天,回想记忆中的童年的江南, 母亲的江南,历史文化中的江南,一切的怀念与赞美都凝聚其中。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4653e866fb84ae45c8d5e.png)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原文】白玉苦瓜作者:余光中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踏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辗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1974年完成【作者介绍】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白玉苦瓜读后感
![余光中白玉苦瓜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0acb39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6.png)
余光中白玉苦瓜读后感
这白玉苦瓜啊,一开始在我脑海里就是个有点神秘又很独特的存在。
余光中把它描写得那叫一个细致入微,我感觉就像自己正捧着这个苦瓜在手里端详呢。
从它的外形,那白玉般的质地,到苦瓜身上那些微妙的起伏和纹理,就像在看一幅超级逼真的画儿。
而且呀,这苦瓜可不只是个简单的植物形象,它更像是承载了好多好多的东西。
余光中在诗里肯定不只是在说这苦瓜长得好看或者奇特。
我感觉他像是在借着苦瓜说文化,说历史,说那种岁月沉淀下来的韵味。
这苦瓜就像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着各种痕迹,但依然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就像那白玉一样,在时光里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比如说苦瓜上的那些“涩”,就像是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不被理解的时候,但是它依旧存在,依旧有价值。
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余光中真的很厉害。
他的那些词句组合起来,就像是在玩一场文字魔术。
有时候读着读着,我就会忍不住惊叹:“哇,还能这么写!”他把对白玉苦瓜的情感,那种敬畏、欣赏、怜惜等等,都揉进了诗句里,让我这个读者也被深深地感染。
我读的时候就像是跟着他的情绪在走,一会儿沉浸在苦瓜的美里,一会儿又陷入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中。
而且这诗读起来还挺有节奏感的,就像有个小鼓在心里“咚咚咚”地敲着。
每一行的长短,每一个韵脚的安排,都恰到好处。
我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摇头晃脑起来,就像古代那些文人墨客诵读诗词一样。
这诗啊,不仅仅是眼睛看的,更是嘴巴要读出来,耳朵要听进去,心里要感受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3904c031126edb6e1a1026.png)
《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课文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乡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抄写诗作,感知诗行、诗节等作品外观特征;2.通过诵读诗作,体验这首诗回环往复的声韵特色;3.通过替换喻体,探究本诗运用的表达手法和效果。
【课前准备】复印余光中《乡愁》手迹及40岁左右青年照(本诗写于作者43岁时),制作PPT。
(手迹和照片见百花文艺出版社《余光中集》第一卷、第五卷书前照片页)印发本课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PPT投影余光中《乡愁》手稿,导入新课,简介余光中及其创作手稿。
让学生照着手稿把诗歌抄写在笔记本上。
抄好后,要求轻声读一读,用笔勾画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诗句。
二、读诗之外观观察学生是“横抄”还是“竖抄”,借此点出现代诗歌“诗行”和“诗节”的概念,明确诗行和诗节是现代诗歌重要的表达手段。
明确:这首诗一共4小节,共16行。
外观布局排列整齐,一行行、一节节排列下来,给人爽朗之感。
三、读诗之声韵齐读诗歌,边读边感受,说说这首诗在声韵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般回答是押韵。
辨析何为押韵――韵母相同的字。
)明确:此诗并不押韵。
追问:此诗并不像常见诗歌那样采用押韵的方式,但为什么读起来会有如押韵一样的、和谐顺畅的声韵效果?(教师带领学生勾画诗歌每小节相同的句式以及重复的诗句,圈出表明时间的词: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明确:这首诗音律上的特点是回环往复。
正因如此,读起来有一种回环上升、层层推进、和谐悦耳、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
学生再读。
余光中写花的诗
![余光中写花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b47b6f2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余光中写花的诗《等你,在雨中》原文: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一、衍生注释:“造虹的雨”描绘出雨后天边可能出现彩虹的雨景。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通过听觉的转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从蝉鸣较多的白日到蛙声渐起的傍晚。
“红莲如红焰”将红莲比作火焰,形象地写出红莲在雨中的艳丽色彩。
二、赏析:这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诗人在雨中等待某人,周围的环境如诗如画。
红莲的意象非常突出,诗人将对等待之人的情感投射到红莲上,觉得每朵莲都像那个人,这是一种很细腻的情感表达。
从听觉到视觉的描写转换,让整个画面更加立体,仿佛读者也置身于那雨中的场景。
三、作者介绍:余光中,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他的诗作风格多样,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特色,情感细腻而深沉,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等朋友,那天正好下着小雨。
我站在池塘边,看着满池的荷花,突然就想起了余光中的这首诗。
我心想,我在这等朋友,就像诗里的人在雨中等待一样。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这感觉好奇妙啊,仿佛这些荷花都带着朋友的气息呢。
《下次的约会》原文: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自我的唇上飘落。
你的手指是一串串钥匙,玲玲珑珑握在我手中,让我开启让我豁然开启,哪一扇门?一、衍生注释:“当我死时,你的名字,如最后一瓣花”,将名字比作最后一瓣花,暗示着对某人深深的眷恋,在生命即将消逝的时候,这个人的名字还如同花一样留在心中。
“手指是一串串钥匙”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把手指比作钥匙,充满了神秘和期待的感觉。
二、赏析:诗中充满了对爱情或者友情的深刻眷恋。
诗人以一种独特的想象,把死亡与对某人的思念联系起来。
从花的飘落这个轻柔的意象开始,到钥匙开启门的未知与神秘,整首诗的意境深邃而迷人,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让人去猜测诗人与那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那扇门背后的东西。
余光中白玉苦瓜诗歌鉴赏
![余光中白玉苦瓜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70b916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d.png)
余光中白玉苦瓜诗歌鉴赏一、诗歌意象之美1. 白玉苦瓜- 这整首诗围绕着“白玉苦瓜”这个意象展开。
白玉苦瓜本身就是一个很独特的东西,它是一种艺术的结晶。
在诗里,它像是一个被时间和艺术雕琢出来的精灵。
你看啊,苦瓜本来是很普通的一种植物,甚至有点苦涩、粗糙,但是当它被用白玉雕琢出来后,就变得精致无比。
就像从一个灰姑娘一下子变成了公主。
- 它不仅有着苦瓜的形态,还被赋予了白玉的质地。
白玉象征着纯洁、高贵,而苦瓜则有着生活的痕迹,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有一种矛盾又和谐的美感。
就好比一个经历了很多苦难的人,内心却依然保持着纯洁和高贵。
2. 其他意象的烘托- 诗中还有像“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这样的意象。
这把白玉苦瓜和古老的中国联系起来了。
就像白玉苦瓜是被古中国的文化乳汁喂养大的孩子。
古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些都像营养丰富的乳浆一样,滋养着这个独特的艺术作品。
还有“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这里把整个大陆的爱都集中在这一只白玉苦瓜上,把白玉苦瓜的意义升华到了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情感的高度。
二、诗歌的情感内涵1.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眷恋- 从诗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余光中对传统文化的那种热爱。
白玉苦瓜就像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民族的情感。
余光中就像一个深情的守护者,他看着这个白玉苦瓜,就像看着古老中国的文化瑰宝。
他用诗中的每一个字去抚摸它、赞美它。
- 这种热爱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说教,而是融入到对白玉苦瓜细致入微的描写当中。
就像你对自己心爱的宠物,你会把它的每一个小动作、小表情都描述得很可爱一样。
余光中把白玉苦瓜的每一处纹理、每一种光泽都写得充满了深情。
2. 对民族命运的感怀- 在诗里,白玉苦瓜也有着民族命运的影子。
它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就像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迁。
从古代的辉煌到近代的苦难,白玉苦瓜像是一个默默的见证者。
而余光中通过对白玉苦瓜的赞美,也表达了对民族能够在苦难中坚守自身文化,并且不断发展的一种期望。
余光中乡愁赏析
![余光中乡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ae62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5.png)
余光中乡愁赏析《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1]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作品原文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创作背景该诗写于1972年。
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
[5]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
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
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赏析《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余光中的经典诗句
![余光中的经典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b71e8f2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d.png)
余光中的经典诗句余光中的经典诗句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句吧,诗句语言言简义丰,具有凝练和跳跃的特点。
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光中的经典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乡愁》1、作者:余光中2、全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白玉苦瓜》1、作者:余光中2、全文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歉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色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想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满的圆腻啊酣然而饱三、《等你,在雨中》1、作者:余光中2、全文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1如红焰,在雨中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永恒,刹那,刹那,永恒等你,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四、《舟子的悲歌》1、作者:余光中2、全文一张破老的白帆,漏去了清风一半,却引来海鸥两三,荒寂的海上谁作伴。
啊,没有伴,没有伴,除了黄昏一片云,除了午夜一颗星,除了心头一个影,还有一卷惠特曼。
我心里有一首歌,好久好久都不曾唱过,今晚我敞开胸怀舱里卧,不怕那海鸥偷笑我,它那歌喉也差不多。
我唱起歌来大海你来和,男低音是浪和波,男高音是我。
昨夜,月光在海上铺一条金路,渡我的梦回到大陆,在那淡淡的月光下,我梦见脸色更淡的老母,我发狂地跑上去,一颗童心在腔里欢舞。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966b2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e.png)
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余光中的《乡愁》原文以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赏析:《乡愁》是余光中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和《民歌》《乡愁四韵》《罗二娃子》等,同是余光中以民歌风抒发乡愁的经典之作。
余光中被称为“以乡愁之诗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乡愁”是其众多诗作中念念不忘的主题。
《乡愁》对一个抽象的、很难作出描绘却被大量描绘所覆盖的主题作出了新的诠释。
在意象上,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使原本不相干的四个物象,在乡愁这一特定情感的维系之下,反复咏叹。
余光中本人曾说,这首诗是“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内容上,按时间顺序,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不断发展的情感,逐渐上升,凝聚了诗人自幼及老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
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两端的分别是:我——母亲;我——新娘;我(生)——母亲(死);我(游子)——大陆(祖国)。
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
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https://img.taocdn.com/s3/m/d395121d52d380eb63946d0b.png)
第二节:转为描写白玉苦瓜成长的过程,延伸为对苦瓜蕴 涵的民族性的想象。“婴儿”的比喻,是有双层指向的, 既可看作是“苦瓜”,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称。而“九 州”、“母亲”、“大陆”都是非常明显的民族代名词。 诗人重复使用“踩”这个仄声字,音律凝重铿锵,把人引 入对我们民族这段屈辱史的回忆,这样,“白玉苦瓜”的 象征意义就进一步丰富化了,它不仅是一件反映民族智慧 的工艺品,更是民族灾难的见证,是苦难洗礼之后民族日 渐成熟、饱满的投射。
想画面
说故事
优美解读 读出诗境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寻根诗篇。诗人在 故宫博物馆看见一件古代文物,白玉雕琢成的苦 瓜,于是触发灵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第一节 极写苦瓜的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它千年的酣睡, 它从从容容、自自在在地成熟,都显示出它不再 涩苦,而这样美丽饱满的苦瓜,是由古中国的乳 汁一口一口喂养、培植而成的。“那触觉,不断 向外膨胀”之句,用得很妙,将无生命之死物, 写成了有生命之活物。
第三节:诗要注意“时间”主题的引入。生命的苦瓜成了 艺术的正果,这便是诗的意义。短暂而容易受伤的,在一 首歌里变成恒久而不可侵犯的,这便是诗的胜利。这首诗 没有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恐惧,诗中仍然流动着静谧、雍容 之气。真实的苦瓜已经“久朽”,但它的“灵魂”却注入 白玉之中,转化为艺术的生命而得到永恒。最后两行“咏 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是全诗的点 睛之笔。充满苦难的现实经过艺术的洗礼而化蛹为蝶,挣 脱时间之手而成为永恒。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 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 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 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神思纵横吟苦瓜——余光中《白玉苦瓜》赏析
![神思纵横吟苦瓜——余光中《白玉苦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c2ba8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1.png)
作者: 杨然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59-61页
主题词: NULL
摘要: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其名作《乡愁》已在国内广泛流传,他迷恋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作了许多追昔怀乡之作.写于一九七四年的《白玉苦瓜》,是他的另一篇名作.此诗在十多年前发表后,引起了台湾诗坛轰动,被誉为"不朽的盛事".诗人的这首诗,以其纵横的神思、深沉的情调,借助于精巧的结构和经纬奇妙的韵律层次,从时空的广度和另一个时空体系的深度,痴爱迷恋地咏叹了一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白玉雕琢的苦瓜.这种咏叹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咏叹.而是一种既属于哲理范畴又属于史诗范畴的咏叹.这件奉为国宝的古董也不是纯物质性的艺术珍品,而是作为民族历史的一个缩写,在诗中升华为民族命运的象征和民族文化的标志.这首诗,理所当然地不再是一般意义的咏物诗,而是一种集咏物、抒情、言志于一体的审美价值极高的优秀诗作.。
白玉苦瓜张晓风咏物篇文章赏析
![白玉苦瓜张晓风咏物篇文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f307b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65.png)
〈白玉苦瓜〉張曉風〈詠物篇〉文章賞析:◎柳(1)所有的樹都是用「點」畫成的,只有柳,是用「線」畫成的。
(2)別的樹總有花、或者果實,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沒有用處的白絮。
(3)別的樹是密碼緊排的電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結繩記事。
(4)別的樹適於插花或裝飾,只有柳,適於霸陵的折柳送別。
(5)柳差不多已經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經老朽了,柳什麼實用價值都沒有──除了美。
柳樹不是匠人的樹,它是詩人的樹,情人的樹。
柳是愈來愈少了,我每次看到一棵柳都會神經緊張的屏息凝視──我怕我有一天會忘記柳。
我怕我有一天讀到白居易的「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或是韋莊的「晴煙漠漠柳毿毿」竟必須去翻字典。
(6)柳樹從來不能造成森林,它註定是堤岸上的植物,而有些事,翻字典也是沒用的,怎麼的注釋才使我們了解蘇堤的柳,在江南的二月天梳理著春風,隋堤的柳怎樣茂美如堆煙砌玉的重重簾幕。
(7)柳絲絛子慣於伸入水中,去糾纏水中安靜的雲影和月光。
它常常巧妙地逮著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8)春柳的柔條上暗藏著無數叫做「青眼」的葉蕾,那些眼隨興一張,便噴出幾脈綠葉,不幾天,所有穀粒般的青眼都拆開了。
有人懷疑彩虹的根腳下有寶石,我卻總懷疑柳樹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樹去哪裡吸收那麼多純淨的碧綠呢?1.茫然:無所知的樣子。
這裡指柳絮的散發純屬無心。
2.密碼緊排的電文:喻樹上繁生的枝葉。
電文,電報的文字、內容。
3.疏落的結繩記事:喻稀疏細長的柳條。
中國文字產生之前,在繩子上打結以幫助記憶,稱結繩記事。
4.霸陵:亦作「灞陵」。
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為漢文帝陵墓。
這裡指陵畔的灞橋,灞橋兩岸遍植柳樹,古人送行至此,折柳為別。
5.屏息:抑止呼吸。
形容注意力集中。
屏,音ㄅㄧㄥˇ。
6.何處未春先有思二句:白居易〈魏王堤〉詩句。
意為春天尚未來到,但那魏王堤上輕拂的柳條,已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情思。
魏王堤,唐時名勝,在洛陽之南,以多柳著稱。
7.韋莊:字端己,唐京兆杜陵人(約西元八三六─九一○年)。
余光中著名诗歌白玉苦瓜
![余光中著名诗歌白玉苦瓜](https://img.taocdn.com/s3/m/6f22de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b.png)
《余光中著名诗歌白玉苦瓜.doc》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guangzhong/11996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深沉的眷恋情思强烈的民族意识——台湾诗人余光中之《白玉苦瓜》赏析
![深沉的眷恋情思强烈的民族意识——台湾诗人余光中之《白玉苦瓜》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93a30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3.png)
深沉的眷恋情思强烈的民族意识——台湾诗人余光中之《白
玉苦瓜》赏析
王杰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白玉苦瓜》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经过不断尝试、追求而走向成熟后的一篇代表性作品.作品撷取了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白玉苦瓜"这一特定的意象,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积聚在心中那厚重的历史感、挚爱祖国的情愫和强烈的民族意识,都深深地融入所咏叹的历史文物中,并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立意深湛,构思奇特,堪称一篇佳作.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王杰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浩瀚幽邃的画卷深沉婉转的情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J], 王爱玲
2.奇绝的结构,深沉的情思--金昌绪《春怨》赏析 [J], 何秀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乡愁》的意境赏析
![《乡愁》的意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57bf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e.png)
《乡愁》的意境赏析《乡愁》的意境赏析《乡愁》中诗人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组织内容,抒发深深思乡之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愁》的意境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愁》虽是用白话写的,却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认为中国人的情操都是从屈原来的,从《离骚》来的。
”他说,“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
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
”“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在岳麓书院世纪论坛上,当余光中被问及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何建议时,他说,我写诗,写散文或搞翻译用了不少文言。
文言用得好,可以使白话文多样化,如同平面中出现了浮雕,引我们产生美妙的回味,有一种追忆、回忆的情感。
所以要注意多读古、诗、词、曲。
有人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读苏东坡的诗?我说为什么不可以读?你知不知道你的日常用语里面都缺不了苏东坡。
你会说,哎,某人啊,我没有见过他的庐山真面目,这就是苏东坡的诗啦。
你说人生漂流不定,雪泥鸿爪,那不是苏东坡教你的吗?你说这位女子啊,绝色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都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遗产。
《诗经》、《楚辞》的优美的诗句都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的成语。
这就是民族的遗产。
没有这些成语,没有这些名句,我们的生活会暗淡得多。
拓展阅读:乡愁教学资料解题乡愁,是中国诗歌历久常新的主题。
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同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等形象表现乡愁,抒发对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
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本诗作者余光中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余光中《白玉苦瓜》原文阅读及赏析
![余光中《白玉苦瓜》原文阅读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ef289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3.png)
余光中《白玉苦瓜》原文阅读及赏析白玉苦瓜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一只苦瓜,不是涩苦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踏过重吨战车的履带辗过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鉴赏〗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寻根诗篇。
诗人在故宫博物馆看见一件古代文物,白玉雕琢成的苦瓜,于是触发灵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第一节极写苦瓜的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它千年的酣睡,它从从容容、自自在在地成熟,都显示出它不再涩苦,而这样美丽饱满的苦瓜,是由古中国的乳汁一口一口喂养、培植而成的。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之句,用得很妙,将无生命之死物,写成了有生命之活物。
这样的诗句既是苦瓜饱满圆润,在观者眼睛里产生的一种幻境似的滑溜溜的光泽,也是拟人化手法将物体活化的手段。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之句,把物体写得十分净洁鲜活,虽是千年古物,不但一尘不染,而且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一个“翘”字,将生命的活力贯注其中,使诗和物都有了鲜嫩和强劲的生命感。
诗的第二段进入了一个更新的境界。
诗人用隐蔽的手段将苦瓜拟人化为一个婴儿,而祖国的沃土是母亲。
母亲敞开胸脯,婴儿向母亲的胸脯上匍匐,他用蒂用根饱饱地吸吮着母亲的乳汁恩液。
虽然经过许多苦难,经过战火的烧烤,经过铁蹄的践踏,经过履带的重压,但是,它奇迹般成长,而且没有留下伤痕,这里显然不是单单地写白玉苦瓜,而是在写由祖国母亲的乳汁哺育长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玉苦瓜(余光中)诗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白玉苦瓜
作者:余光中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实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摊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似记忆母亲,她的胸脯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皮靴踩过,马蹄踏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辗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
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腕
千眄万睐巧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
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1974年完成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余光中的诗《白玉苦瓜》赏析】
这是一首含义深邃、思想深刻、艺术圆熟的咏物诗。
诗人咏诵的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白玉雕琢的苦瓜,然而这决不仅仅是简单的咏物,而是利用意象,以物寄情,表现了诗人珍惜文化传统、愿中华崛起的思想感情。
诗中的第一节描写白玉苦瓜新鲜饱满,清盈圆润。
作者说它像吸吮了“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这寓意着赞美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孕育着一代代中华民族儿女。
正因为苦瓜自己的根深深扎在民族的土壤里,才激发了作者的诗情,用最美好的语言由衷地歌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节补叙白玉苦瓜生长经过,说它是大地母亲“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又说“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这是从文物升华,将其作为祖国的象征咏唱。
这从苦瓜被“皮鞋”“马蹄”“重吨战车”践踏过(象征祖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尤其是日寇入侵后所遭受的重重苦难)可进一步得到证实。
更多诗词内容请关注“”
第三节是诗人将自己融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艺术超时间性的追求“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此“光中”是双关语,暗含作者的名字。
他追求艺术能超越时间流芳百世,像“仙果”那样“饱满而不虞腐烂”,但他并不想不食人间烟火,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哺育他成长的大地母亲即诗中所写的“不产生在仙山,产在人间”,这充分说明
余光中艺术理想并不是否定民族传统的“横的移植”,而是高度“重视回归自己的‘泥土’”。
此诗无论是回忆沉思、抒情咏叹,还是写视觉味觉、色调韵律,都围绕着苦瓜这一轴心。
结尾预言苦瓜,“不再是涩苦”,表明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崛起,即不再被皮靴踩、重吨战车蹂躏充满了信心。
作者曾说:“唯有真正属于民族的,才能真正成为国际的。
”《白玉苦瓜》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他这种诗学观。
这不仅从作者所歌咏的对象是中国特产可看出,而且从诗的丰厚的民族内容和象征意义,以及文言词语的运用和形式韵律所保留的“五四”新诗特色,也可印证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