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干扰案例分析报告
纯电动汽车电磁兼容分析与电磁干扰抑制

纯电动汽车电磁兼容分析与电磁干扰抑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在能源效率和环保方面,纯电动汽车有着明显的优势。
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纯电动汽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电磁兼容性是指在电磁工作环境下,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之间都能够协调和共存。
纯电动汽车内部有着大量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会影响彼此的正常工作,甚至影响车辆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为了保证纯电动汽车的正常工作,必须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和测试。
电磁干扰抑制是指对电磁干扰源发出的电磁波进行有效的抑制,以减小对周围电子设备的干扰。
在纯电动汽车中,电机是电磁干扰的主要源头。
电机产生的高频电磁波会对车载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从而导致设备功能失效或工作异常。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电磁干扰抑制措施,对电机发出的干扰进行有效的限制。
为了保证纯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屏蔽技术:纯电动汽车内部的电子设备应该采用屏蔽技术,以减小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2、采用滤波器:在电磁干扰源处增加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过滤电磁波,降低其对周围设备的干扰。
3、增加隔离手段:使用光耦、磁耦等隔离手段,在电路之间增加一定的隔离,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的传播。
4、优化布线:优化纯电动汽车内部的布线,减少电路之间的交叉和相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电磁干扰的产生和传播。
综上所述,纯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
需要对车辆内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计,采取有效的兼容性和抑制措施,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在未来,纯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能力也将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要列出相关数据,需要先确定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在纯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性和电磁干扰抑制方面,可以收集以下数据:1、电磁兼容性测试数据:对纯电动汽车内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分析不同设备之间的干扰程度和兼容性。
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磁干扰分析

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磁干扰分析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子设备的大规模普及也引发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即电磁干扰。
为了确保各类装备可以在电磁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正常工作,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磁干扰分析成为必要的一环。
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主要旨在验证装备在电磁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并且不对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任何干扰。
试验的目标是确保装备能够有效抵御外部电磁辐射的干扰,同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辐射。
通过进行充分的试验,可以评估装备在其周围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试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电磁辐射试验、电磁抗扰度试验和电磁传导干扰试验。
其中,电磁辐射试验是通过模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场来评估装备的辐射抗干扰能力。
电磁抗扰度试验则是通过模拟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电磁辐射场来评估装备的敏感性和抗干扰能力。
电磁传导干扰试验是通过模拟各类电磁场干扰源来评估装备对来自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
电磁干扰分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确定电磁干扰的来源、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
通过详细的干扰分析,可以识别出可能导致装备性能下降或故障的电磁干扰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消除这些干扰。
电磁干扰分析通常需要对装备和周围电磁环境进行测量和监测,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基于该分析结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干扰控制策略,以确保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稳定性。
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磁干扰分析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装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严苛的电磁环境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其次,它有助于保护其他设备不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用性。
最后,它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电磁干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从而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
在进行装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磁干扰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试验和分析过程中要尽可能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确保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开关电源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和测试的案例分析

2009-8-15
QIANZHENYU
20
为了说明变压器屏蔽层对抑制共模骚扰的作用,做以下试 验:
根据前图所示结构绕制变压器,并在交流整流滤波后增设 13mH差模滤波电感和6.8uF差模滤波电容,对开关电源 进行传导EMI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可见,传导EMI非 常严重,不能通过电磁干扰测试。
2009-8-15
处理意见:①将金属螺柱改成塑料螺柱,但存在一个强度 问题;②在塑料机壳的结构上作点变化,以便将金属螺柱 缩短。以上两个处理意见都能满足辐射测试要求 ,但从结 构的强度看,第一个意见稍为差些。
2009-8-15
QIANZHENYU
18
案例4: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的屏蔽问题 开关电源中产生电磁骚扰的根本原因在于存在着电流、电 压的高频急剧变化,其通过导线的传导以及电感、电容的 耦合形成传导的电磁骚扰。 以反激式变换器为例,其的主电路如图所示。输入整流后 的电流为尖脉冲电流,开关开通和关断时变换器中电压、 电流变化率很高,这些波形中含有丰富的高频谐波。另 外,在主开关管开关过程和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中, 电路的寄生电感、电容会发生高频振荡,以上这些都是电 磁干扰的来源。
QIANZHENYU
21
进一步试验,在交流整流前增设35mH共模滤波电感,传 导EMI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产品可以通过测试。比较测 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开关电源主要是由于在工作过程 中产生大量共模传导电磁骚扰才使得电源不能通过测试。
2009-8-15
QIANZHENYU
22
去掉共模滤波电感,并在变压器中增设如图所示的初级屏 蔽绕组,并将屏蔽绕组抽头与A点(电容Cin正极)相连。 测试结果见后图左。由于在共模传导EMI的模型中输入滤 波电容Cin是短路的,所以将屏蔽绕组抽头与电容Cin负极 (E点)相连,则屏蔽绕组对传导EMI的抑制效果接E点与 A点相连的情况应该是一样的,测试结果如后图右所示。
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研究

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研究摘要:电磁兼容性(EMC)与抗干扰技术是当今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电子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从电磁兼容性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开始,介绍了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针对电磁兼容性和抗干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最后,对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1. 引言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或产生不必要的干扰的能力。
而抗干扰技术是为了提高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减少或消除电磁干扰,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 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特定电磁环境中,能够实现协同工作,互不干扰的能力。
它涉及到电磁场的相互影响、电磁传输的影响、电磁辐射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2.2 抗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抗干扰技术通过采用合适的设计、接地、屏蔽、滤波、地线技术等手段,来减少或消除电磁干扰对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
其中,屏蔽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用屏蔽材料将电磁波阻挡在设备内或外部,从而减少电磁干扰。
3. 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3.1 电磁兼容性评估与测试电磁兼容性评估与测试是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通过测量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敏感度,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兼容性,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3.2 抗干扰技术设计与分析抗干扰技术设计与分析是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减少干扰源对系统的影响,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它涉及到抗干扰电路的设计、电磁辐射的抑制、敏感电路的保护等。
3.3 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标准电磁兼容性与抗干扰技术标准为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指导。
电磁兼容案例

电磁兼容案例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在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能够在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下面列举几个电磁兼容案例:1. 医疗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干扰医院使用的医疗设备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而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等)产生的电磁辐射会干扰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了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干扰抑制措施。
2. 汽车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汽车内部的各种电子设备(如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等)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
然而,汽车发动机的高电压放电、无线电台的电磁辐射等都会对汽车电子设备造成干扰。
因此,需要对汽车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抗干扰设计。
3. 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问题家用电器(如电视、空调、冰箱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且容易受到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的干扰。
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对家用电器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干扰抑制设计。
4. 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电力设备(如变压器、电力电容器、高压开关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电磁场,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容易对周围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因此,电力设备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电磁屏蔽设计。
5. 航空航天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航空航天设备(如飞机、卫星、导弹等)在高速运动和复杂电磁环境中工作,其电磁兼容性要求非常高。
因为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通信中断,甚至对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航空航天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测试和屏蔽设计。
6. 工业自动化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工业自动化设备(如PLC、传感器、伺服驱动器等)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工作,受到电磁干扰的可能性较大。
电磁干扰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对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工业自动化设备需要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和干扰抑制措施。
7. 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问题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摄像机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并且容易受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技术研究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和干扰抑制技术成为了电子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电子设备密集、高频、高速的工作条件下,电磁兼容性问题越发显著,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研究电磁兼容性与干扰抑制技术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电磁兼容性技术的研究来说,了解电磁辐射和敏感性是至关重要的。
电磁辐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的传播,它可以通过空气、导线等媒介传递。
而电子设备的敏感性则表示了其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电磁场中的干扰。
为了提高电磁兼容性,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和原理,改善设备的辐射特性,同时增加设备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其次,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对电磁干扰的分析和抑制。
电磁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的相互干扰现象。
这种干扰可能导致设备的失效、数据错误或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通过设计合适的滤波器、隔离器和屏蔽措施等,来抑制干扰的传播和影响。
在电磁兼容性和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中,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是电磁兼容性的测试与评估。
通过对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和耐受能力。
这些测试包括辐射发射、辐射抗扰度、传导发射和传导抗扰度等。
其次是电磁干扰的起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
了解干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电磁干扰的影响。
此外,研究电磁兼容性和干扰抑制技术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以便对相应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
在电磁兼容性和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是频率范围的扩展。
随着电子设备工作频率的不断增加,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适用于高频率范围的电磁兼容性和干扰抑制技术。
其次是设备的尺寸和集成度。
现代电子设备趋向于小型化和集成化,但这也增加了电磁兼容性和干扰抑制的挑战。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
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和测试案例分析是指在设计、制造和入
网系统产品时,使用规范和测试方法,检测出其EMC行为。
本文将介
绍用于EMC设计和测试的常用方法和技术,以及常见的案例分析。
首先,要搞清楚EMC测试的目的。
有两个主要的方面需要考虑:
一是抑制电磁波的发射,以确保其周围环境或附近系统不受EMC污染;二是防止EMC干扰自身系统。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
结构,特别是各组件之间的共性与局部信号分布特性,以及由各组件
信号导致的EMC干扰和故障影响。
其次是EMC设计方法。
EMC设计流程主要包括总体设计、EMC抑制、EMC测试、仿真分析和调试调试等等。
具体的步骤就是可用性分析、选择民用和兼容的电子元器件、排列电子元器件、降低EMC/EMI噪声源、分离电源和电路、抑制电缆电磁感应、引入EMI抑制组件、使用EMC封装等等。
最后是EMC测试案例分析。
常见的EMC案例分析包括测试电源线
的EMC性能、测试产品的电磁干扰抑制治理能力等。
通常,测试主要
通过发射测量等标准EMC测试方法来完成,以确定产品能够在EMC环
境中正常运行,减少EMC/EMI干扰对其他系统的损害。
电磁兼容分析报告

电磁兼容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对其它设备和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必须进行电磁兼容性的分析和测试。
2. 问题描述在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来源。
电磁兼容性问题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两方面。
2.1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传播的过程。
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辐射电磁场。
这些辐射电磁场可能会对附近设备和环境产生干扰。
2.2 电磁干扰电磁干扰是指外界电磁场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
外界电磁场可能来自其它设备的辐射,也可能来自电力线、雷电等。
这些外界电磁场如果强度足够大,就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干扰。
3. 分析方法为了准确评估电磁兼容性,我们采用了以下分析方法:3.1 电磁辐射分析通过对设备进行电磁辐射测试,可以获取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辐射电磁场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我们使用电磁场测试仪器来测量设备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判断辐射是否超过规定的限值,从而评估设备的辐射兼容性。
3.2 电磁干扰分析通过对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对外界电磁场的抗干扰能力。
我们使用电磁兼容性测试仪器来模拟外界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并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以判断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从而评估设备的干扰兼容性。
4. 结果分析4.1 电磁辐射分析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得到设备产生的辐射电磁场强度和频率分布情况。
根据相关标准,我们将测试结果与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设备的辐射水平在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因此设备在辐射兼容性方面符合要求。
4.2 电磁干扰分析结果经过测试,我们模拟了外界电磁场对设备的干扰情况,并观察设备的工作状态。
结果显示,设备在受到一定强度的干扰时,仍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设备在干扰兼容性方面也符合要求。
电磁兼容案例

电磁兼容案例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是当下电子设备设计与应用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日益增多的电子设备和系统相互联接的情况下,电磁兼容性已经成为确保这些设备和系统在同一环境中共存并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些电磁兼容案例,阐述不同情况下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加深对电磁兼容性问题的理解。
1. 电磁干扰导致的通信系统故障案例一:某工厂的通信系统频繁出现故障,导致生产调度混乱,直接影响生产效率。
经过调查,发现工厂某设备的电磁辐射干扰了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了通信系统频繁故障。
解决方案:对该设备进行电磁辐射测试,确认干扰源并采取屏蔽措施,同时对通信设备进行抗干扰设计。
最终,对设备进行重新布局并加装屏蔽罩,通信系统故障得到了解决。
2. 医疗设备电磁干扰案例案例二:某医院手术室内的电子设备频繁出现异常,医疗设备工作不稳定,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过调查排查,发现手术室内其他设备电磁辐射干扰了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
解决方案:对手术室内所有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确认干扰源并采取屏蔽措施,通过空间隔离和干扰源屏蔽等方法,以及医疗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设计,最终解决了医疗设备的电磁干扰问题,保障了医疗手术的安全进行。
3. 电磁兼容对飞机系统的影响案例三:某型号飞机上仪表板出现了电子设备频繁干扰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的情况,造成了航班数据显示异常,影响了飞行数据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对飞机上的所有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测试,识别出干扰源,对飞机内部布局进行调整,引入抗干扰设计,提高飞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通过重新设计和布局仪表板上的电子设备,最终解决了飞机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
以上案例展示了电磁兼容性问题在不同领域中的典型表现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电磁兼容性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唯有加深对电磁兼容性的认识,并不断改进设备设计和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各种设备在同一环境中共存并协调工作,推动电子科技的发展。
电气照明设备的电磁兼容传导骚扰整改案例分析

( uh uE t n xtnp cina dQ aa t e ue uS z o 1 16 C ia S zo nr dE iIs et n u rni B ra , uh u2 5 0, hn ) ya o n
me s r s o a s n i t r a e v la e o e h sa da d a u e f c u i g d s u b nc o t g v r t e t n r .Th e g ng e p r e c o d t d d sur a c a r ns e d bu gi x e i n e of c n uc e i t b n e c n be t a - pl n e n p i d i t e e a e o uc s a t d a d a pl n o h rr l t d pr d t . e Ke r :man t r n l c n u t d d su b n e fle i u t y wo ds i e mi a ; o d c e it r a c ; itrc r i c
drcieicu e lcrma n t nefrn e( M I a di i t ld seeto g ei itree c E ) n e v n c mmu i . a igeetia ih ige up n x ot oteE sa nt T kn lcr l g t q ime t p r t h U a n y c l n e ea l,t sd v lp dao n e u gn a e o i emiasc n u tddsub n ev l g et tms( x mpe i wa e eo e r u dd b g igcssf r mantr n l o d ce itr a c ot ets i a e EMI. nr d c ) Ito u -
电磁兼容分析报告

电磁兼容分析报告1. 引言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存共用电磁环境中,能够以一定的性能水平正常工作,而不对周围电子设备和系统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或损害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磁兼容性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某电子设备在电磁兼容性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2. 设备描述我们将分析的设备是一款新型的家用电子产品,该设备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储存器、显示屏、通信接口等组件。
设备的用途是提供娱乐和信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设备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
3. 电磁辐射分析3.1 辐射源分析首先,我们对设备进行辐射源分析。
通过检测设备不同组件的辐射电磁波频率范围和强度,我们可以确定其辐射源特性。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如频谱分析仪和磁场测试仪。
3.2 辐射水平评估在辐射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设备的辐射水平进行评估。
通过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设备的辐射水平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设备的辐射水平超过了标准限制,可能会对其他电子设备和系统产生干扰。
3.3 辐射控制措施对于辐射水平超过标准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辐射水平。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使用屏蔽材料、加装滤波器等。
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后,我们需要重新进行辐射水平评估,确保设备的辐射水平符合要求。
4. 电磁敏感性分析4.1 敏感源分析除了辐射分析外,我们还需要对设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
敏感源分析主要是确定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
通过检测设备在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干扰下的工作情况,我们可以确定其敏感源特性。
4.2 敏感水平评估在敏感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设备的敏感水平进行评估。
通过与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确定设备的敏感水平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过于敏感,可能会导致设备工作不稳定或无法正常工作。
4.3 敏感控制措施对于敏感水平过高的情况,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来提高设备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
电磁兼容技术-电磁干扰案例分析

电压相关 60dBuV=1000uV=1mV 120dBuV=1000000uV=1V 126dBuV=2000000uV=2V 180dBuV=1000V=1KV
功率相关 0Bm=1mW=0.001W 4dBm=2.5mW=0.0025W 20dBm=100mW=0.1W 30dBm=1000mW=1W 33dBm=2000mW=2W
混合接地用来干什 么?为什么?
Vo
Vi Vcc 输出“1”
Vcc
VoH
输入“1”
静态噪声容限,“1”
ViH
?
VoL 0V 输出“0”
静态噪声容限,“0”
ViL 0V
输入“0”
VCC 5V
5V TTL器件 VOH VOL
3.3V TTL器件 VIH VIL ≤0.8V VCC VOH VOL VIH VIL
1 1 w w0 当 wL 时, ( jw) R ,电压u(t)与 0 时,即 ( jw) 0 , Z LC wC 1 电流i(t)相位相同,电路发生谐振。式中 w0 为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
R w0 L Z U U L jw0 LI j U S jQU S , C 1 I j 1 U S jQ U S R jw0C w0 RC
Rarkii Liu, 2013.6 Email: LiuXW@
电磁干扰基本理论
电磁干扰三要素
电磁干扰防护原理 电磁干扰案例分析
dB(功率比值)
dB(电压比值)
上图中已经知道P/P0电压比值:V/V0 (dB为单位)应该怎么表示? 假使已经测得P=100dBm,那么它所对应的电压V=dBuV?
将磁头线剪短, 并双绞,磁头导 轨包上铜箔接地
电气照明设备的电磁兼容传导骚扰整改案例分析

21电工电气 (2010 No.5)试的主要设备,传导骚扰测试系统布置图如图1所示。
CISPR 16-1-2标准中规定了在0.15~30MHz 频率范围内采用50Ω/50μH V 型人工电源网络。
此外测量接收机还需同时具备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能力[1]。
2 整改案例分析在对某款出口欧盟电气照明设备进行的型式试验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在0.15~30MHz频段的传导作者简介:吴景贤(1972- ),男,本科,从事进出口机电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赵润生(1984- ),男,本科,从事家电、ITE、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检测认证工作。
电气照明设备的电磁兼容传导骚扰整改案例分析摘 要:出口欧盟的电气照明设备必须满足电磁兼容指令2004/108/EC 的要求。
指令中包含了电磁干扰(EMI)和抗干扰两方面内容。
以出口欧盟的电气照明设备为例,围绕电源端口传导骚扰电压测试项目(电磁干扰)的整改案例展开。
介绍了电源端口传导骚扰电压的测试方法,分析了导致骚扰电压超标的原因及整改对策。
本案例的传导骚扰抑制经验能够被移植和应用在其它相关产品中。
关键词:电源端口;传导骚扰;滤波电路中图分类号:TM923;TN9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175(2010)05-0021-02吴景贤,赵润生,邹国林,扈罗全(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 苏州 215106)Abstract: Export of electrical lighting equipment to the EU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MC directive 2004/108/EC. The directive include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and immunity. Taking electrical lighting equipment export to the EU as an example, it was developed around debugging cases for main terminals conducted disturbance voltage test items (EMI).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the test method of main terminals conducted disturbance voltag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cause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causing disturbance voltage over the standard. The debugging experience of conducted disturbance can be trans-planted and applied in other related products.Key words: main terminal; conducted disturbance; filter circuitWU Jing-xian, ZHAO Run-sheng, ZOU Guo-lin, HU Luo-quan(Suzhou Entry and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Suzhou 215106, China )EMC Conducted Disturbance Debugging Case Analysis onElectrical Lighting Equipment电源端口的传导骚扰电压测试项目是用于衡量被试产品以接入公共电网的线缆为传输媒介,发射无意射频骚扰能量的高低水平。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案例分析

为什么要限制谐波?
开关电源和可控硅器件的大量应用: ➢ 提高了人们对电能的利用效率; ➢ 非线性的电能转换又在电网中引入了大量的谐波电流。
过量的谐波发射会导致电网受到污染,使其达不到质量要求 (要求电网上的谐波电压不能超过供电电压的5%),或者对使用 同一个电网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使其产生故障。
谐波频率范围内的传导发射会伴随一定的辐射发射,对执行任 务的海军飞机产生影响,降低侦查系统的灵敏度、影响声音检测系 统的正常工作。
➢ 滤波器输出线太长; ➢ 电源板输入输出均无 滤波措施(两个开关电 源模块); ➢ 输出线没双绞(双绞 线并不能解决共模干扰 问题);
输入输出耦合
整机EMC设计与案例
(一)CE101设计与案例 (二)CE102设计与案例 (三)RE102设计与案例
差模干扰电流
干扰电流的种类
➢ 信号线中,在信号与信号地线的环路中感应干扰;
➢ 电源线中,由电路中其他器件(开关电源等)和感性负 载通断所产生(幅度往往很大),会影响设备工作。
电子 设备
➢ 由设备 原因;
安规Y电容
额定电压
施加脉冲峰值电压UP(KV)
≤250
8.0
≥150,≤250
5.0
≥ 150,≤250
------
<150
2.5
电源板输入的滤波处理
电源板输入的滤波处理
输入无滤波措施
电源板输入的滤波处理
输入输出耦合
输入输出耦合一般发生在高 频段,在10MHz以下也会发生 耦合吗?
输入输出耦合
有源PFC校正
CE101设计要求
海军单机设备(水面舰船和潜艇):
➢ 功耗大于60W必须采用PFC校正电路(无源或有源); ➢ 功耗大于150W必须采用有源PFC校正电路。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案例分析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案例分析电磁兼容(EMC)设计是用来确保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设计方法。
在当今的电子设备日益普及的情况下,EMC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EMC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说明EMC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
EMC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两个方面:抑制电磁辐射和抗干扰能力。
抑制电磁辐射是指设计电子产品时要减少其产生的电磁场,通过合适的布线、屏蔽和滤波等措施来减少辐射。
抗干扰能力则是指设计电子产品时要使其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通过合适的接地、屏蔽和滤波等措施来提高产品的抗干扰性能。
通过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EMC性能。
为了确保产品的EMC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需要进行EMC测试和认证。
EMC测试是指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评估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主要包括辐射测试和传导测试。
辐射测试是指检测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传导测试是指检测产品的抗干扰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EMC测试和认证,可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合法性和竞争力。
下面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EMC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假设公司生产的电子设备在市场推出后,用户反映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干扰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是由于产品的EMC性能不佳所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进行EMC设计优化和测试。
首先,通过分析产品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存在的EMC问题和可能的干扰源。
然后,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EMC解决方案,包括增加屏蔽、改进接地、增加滤波等措施。
接着,对产品进行EMC测试,评估其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重新测试产品,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上述的步骤,公司成功解决了产品的EMC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这个案例说明了EMC设计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实施EMC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电磁兼容技术报告

电磁兼容技术报告一、引言电磁兼容是指各种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不相互干扰,也不受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
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通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备受关注。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电磁兼容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二、电磁兼容基本概念1.电磁辐射: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即电磁波信号。
这些辐射会扩散到周围环境中,可能会对附近的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2.电磁敏感度:电子设备对外界电磁辐射的敏感程度。
敏感度高的设备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3.电磁兼容性:指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既不干扰其他设备,也不受其他设备的干扰。
4.电磁干扰:当设备的电磁辐射使周围的其他设备产生异常行为时,称为电磁干扰。
三、电磁兼容技术原理1.屏蔽技术:通过在设备内部或外部加上屏蔽材料,阻止电磁辐射传播或外界电磁辐射的进入,减少干扰。
2.滤波技术:通过使用滤波器,选择性地通过或抑制特定频段的电磁辐射,减少干扰。
3.接地技术: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降低设备的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4.电磁兼容设计:通过电磁兼容设计,合理安排设备之间的布局和连接方式,减少干扰机会。
四、电磁兼容技术应用1.军事领域:在军事通信、雷达等设备中,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
军事设备的高度敏感性和可靠性要求,对电磁干扰的抵抗能力有很大挑战。
2.汽车电子设备: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汽车内部的各种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干扰也成为重要问题。
电磁兼容技术可以减少由于车载电子设备干扰引发的故障和安全隐患。
3.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电磁兼容技术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通信设备的兼容性,可以更好地保证通信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电磁兼容技术挑战与展望1.多频段和宽带通信对电磁兼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不同频段和大范围的带宽内实现兼容性是一个挑战。
2.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使得兼容性设计更加困难。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控制电磁干扰,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通信电台电磁兼容案例分析

多信道电台电磁兼容案例分析一、问题描述通用多信道电台VHF 信道在整机合拢测试指标时出现如下问题:● 当射频板装入机箱并上紧螺钉时,灵敏度测试指标会根据测试频率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正常的-118dBm 下降到-100dBm ,在低端的测试频率点(30.025MHz )降为-95dBm ;● 将射频板从机箱中取出,此时电源板与射频板用排线连接(如图1所示),整机仍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在该状态下,灵敏度测试指标符合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找出导致灵敏度下降的原因(干扰源),以及影响射频板灵敏度的干扰路径,并且加以处理,保证在整机合拢后,灵敏度测试指标符合电台设计要求。
二、原因分析影响灵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干扰信号落在其接收频点工作范围内,VHF 信道工作频率范围为30 MHz ~88MHz ,因此在整个整改的过程中,主要在30 MHz ~88MHz 频段范围内(或试验频点的1MHz 带宽范围内,如30.025±0.5MHz 测量范围)查找干扰频率点,并通过干扰频率的分布情况来定位干扰源、分析干扰路径。
图1 电源板与射频板分开俯视实物图20W 电源板射频板24VDC 输入线(控制线) 电源输出线(控制线)指示灯电源线2.1 干扰源的判断在电源板与射频板分开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用近场探头(环形探头)测试机箱内部、板间互连线缆的频谱分布情况。
发现在电台工作频段范围内,存在比较规则的频谱,且低频段相对于高频段而言幅度要高,这也验证了在低频段灵敏度受影响较大的现象。
对测试频谱进行分析,发现频谱曲线为330KHz 与180KHz 左右的谐波分量,另外,在测试过程中,发现20W 电源板的输入线、输出线(如图2所示)以及接指示灯的电源线所测得的频谱分量基本相同,只是幅度有所差别,因此,可以定位干扰源为20W 电源板中的开关频率。
2.2 干扰路径的分析电磁兼容问题只有两条干扰路径:即传导干扰与辐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L
VCC
VOH
VOL
VIH
VIL
0V
≥-5.2V ≤-0.88V ≥-1.72V ≤-1.36V
电感,变压器,芯片, 发射天线
电容,浮件,晶振,发射 天线
电感耦合
公共 阻抗 耦合
电容 耦合
电阻耦合
变压器耦合 电感与线缆耦合 电容与线缆耦合 器件与线缆耦合 滤波输入与输出耦合 PCB平行耦合与相邻层耦合
Vi Vcc
ViH
ViL 0V
5V TTL器件
VCC
VOH
VOL
VIH
5V
≥2.4V ≤0.5V ≥2V
VIL ≤0.8V
3.3V TTL器件
VCC 3.3V
VOH
VOL
VIH
≥2.4V ≤0.4V ≥2V
2.5V TTL器件
VCC 2.5V
VOH
VOL
VIH
VIL
≥2.0V ≤0.2V ≥1.7V ≤0.7V
dBuV与dBm如何相互转换?
首先我们要假设基准的
阻抗,例如测试仪器一般为50
欧姆,这样,P与U的关系就
建立起来了,P=U2/R。
最后得出,
0dBm
107dBuV
1dBm
108dBuV
30dBm
138dBuV
Z(jw)ຫໍສະໝຸດ UIRj(wL
1) wC
Z(
jw) (
jw)
当 wL 1 0 时,即 ( jw) 0 ,w w0 wC
S80
MINI USB
屏蔽层
USB Female
U盘
USB外
壳与屏 蔽层的 搭接
线缆双绞,屏
蔽,接地,紧 密程度
问题描述:
D210在待机的时候,磁头出现刷卡错误。其出线概率为较小,有 时候几分钟,有时候一两小时。
问题分析:
待机模式中磁头检测是打开的,D210使用的是兆讯方案的磁头。 使用之前IDTECH的磁头不会出现刷卡错误,新磁头方案抗扰性比较 差。
• 材料 • 铜箔 • 铝箔 • 导电布 • 导电橡胶
分地
• 数字与模拟 • 高速与低速 • 敏感电路 • 强扰电路 • 传导发射 • 安全考虑
组件滤波 器件滤波 瞬态防护
磁环
•铁 • 锰锌 • 镍锌
磁夹
电容 电阻 磁珠 电感 组合器件
TVS 压敏 半导体防雷管 气体放电管
问题描述:
S80工程样机在USB通讯时,使用对讲机对其干扰,USB通讯立刻 失败。
IDTECH采用三对差分信号输入,而兆讯采用三根单端信号输入, 抗干扰性能较差。从敏感体来改善,将单端信号的阈值增大,但同时 也造成了兼容性问题,滤除了噪声的同时也同时造成了较微弱信号无 法识别。从源头来改善,发现是7.4V充电时造成,将7.4V走线移向远 离磁头的PCB内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风险分析:
Q w0L 1 ,其数值等于谐振时感抗或容抗与电阻之
比。
R w0RC R
PCB信号回路耦合, 变压器初次级耦合?
PCB信号走线耦合, 器件与线缆耦合?
混合接地用来干什 么?为什么?
Vo
Vcc VoH
VoL 0V
输出“1”
输入“1”
静态噪声容限,“1”
?
输出“0”
静态噪声容限,“0”
输入“0”
终确定为对讲机干扰所致。 对讲机的干扰频率为400MHz,通过在MESH上加100pF电容,可以解决
问题,另外也可通过 将MESH墙上增加铺铜减少MESH对对讲机干扰接 收效率也可以解决问题。 风险分析
Rarkii Liu, 2013.6 Email: LiuXW@
电磁干扰基本理论 电磁干扰三要素 电磁干扰防护原理 电磁干扰案例分析
dB(功率比值)
dB(电压比值)
上图中已经知道P/P0电压比值:V/V0 (dB为单位)应该怎么表示? 假使已经测得P=100dBm,那么它所对应的电压V=dBuV?
1 LC
时,Z( jw) R
,电压u(t)与
电流i(t)相位相同,电路发生谐振。式中 w0
1 为电路的固有谐振频率。 LC
电路谐振时的电流为
UL
jw0LI
j
w0 L R
I
US
Us
Z
Us ,电路谐振时的电压为 R
UR
jQUS ,UC
1 I j 1
jw0C
w0 RC
RI
US
US ,
jQUS
其中,Q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问题分析:
S80使用的MINI USB转USB线缆的两端USB外壳并没有相连,因此 信号的GND环路过大,且环路对外暴露程度很大,对干扰的接收效 率很高,最后导致了USB通讯失败。
使用其他三种MINI USB转USB线缆都不会造成通讯失败,因此是 USB转接线本身的质量问题。
风险分析:
客户在使用USB通讯下载应用发生故障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用 劣质转接线,二是有对讲机对其干扰。这种概率非常小,即使有,也 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程序也许几年才下载一次,不是安全触发或硬件 损伤的重大缺陷,因此该缺陷可以不用处理。
此问题属于内部干扰,且充电状态和磁头待机会同时存在,因此 需要重点解决,通过上述分析,有以下方案:
将7.4V电源走线走到PCB中央,并走在内层,并在两侧打地孔。
效率,环路,能量传递
兆讯方案
7.4V D210接口板
IDTECH方案
问题描述 客户在使用过程中,S90经常发生多台机器安全触发。
问题分析 经过对客户现场的模拟分析,进行了静电与对讲机干扰两种实验,最
噪声 路径
暴露 程度
接收 程度
敏感性
芯片电路 接收天线 磁头信号 控制信号
电场屏蔽 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 电磁吸收
铜
铁
铁
铜
吸波材料
铝 硅钢片
金
银
铁
坡莫合金
导电玻璃
磁片
器件接地
• 电阻 • 电容 • 磁阻 • 电感 • 变压器 • 连接器
导体接地
• 金属 • 铜质弹片 • 钢质弹片 • 铝质弹片
5V CMOS
VCC
VOH
VOL
VIH
5V
≥2.4V ≤0.5V ≥2V
VIL ≤0.8V
VIL ≤0.8V
3.3V供电时的LVCMOS器件
2.5V供电时的LVCMOS器件
VCC 3.3V
VOH
VOL
VIH
VIL
VCC
≥3.2V ≤0.1V ≥2.0V ≤0.7V 2.5V
VOH
VOL
VIH
VIL
≥2.0V ≤0.1V ≥1.7V ≤0.7V
电压相关 60dBuV=1000uV=1mV 120dBuV=1000000uV=1V 126dBuV=2000000uV=2V 180dBuV=1000V=1KV
功率相关 0Bm=1mW=0.001W 4dBm=2.5mW=0.0025W 20dBm=100mW=0.1W 30dBm=1000mW=1W 33dBm=2000mW=2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