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小说论文:池莉小说传统现实主义新写实都市传奇
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
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名: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专业: 汉语言文学年级: 2012级**: ***学号: ***************: ***2015 年11 月15日中文摘要池莉的“人生三部曲”,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典型代表。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探讨其新写实主义特征:一是现实生活原生态,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如实反映世俗市民的生活;二是注重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将作家的主体情感与思想冷处理,保证客观世界的真实还原;三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平庸生活中小人物的残酷和无奈,来返还生活本真状态,以此凸显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
关键词:池莉;人生三部曲;新写实主义;零度写作AbstractChi Li "the Life Trilogy", as the new realism novel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This article has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new realism characteristics: one is the real life of original ecology, restore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life, reflect the secular life of the people; the two is zero in on the writer's feelings, emotions and ideas will be the main writer of cold treatment, to ensure the objective world is true; thre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showing the banality of life of the ordinary people in a cruel and helpless, to return the essence of life, which highlights Chi Li's "Life Trilogy" of new realism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Chi Li;The Life Trilogy;New Realism;Zero Writting目录引言 (1)一、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1)二、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 (3)三、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5)结论 (8)注释 (9)参考文献 (9)致谢 (9)论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郝思玮(内蒙古师范大学教科院 1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20121104066)指导教师:韩彦斌引言池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崛起于我国文坛的女作家,她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朴素细腻的创作特色被称为新写实主义的一员骁将。
论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写实性与艺术性
论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写实性与艺术性——以《烦恼人生》、《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是好》为例【摘要】:“新写实小说”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重视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作为“新写实小说”一员主将的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上“以写生活本生,写生命存在”为主,如实反应世俗生活的真实,不粉饰,不矫情。
她的小说写得实实在在,无论在题材选择上,还是在语言选择上,都让人觉得贴切、平实、细腻,这一切构成了池莉小说独具特色的艺术风采。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池莉思想艺术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审美流向和文学流派。
池莉发表在《上海文学》1987年第8期上的小说《烦恼人生》,象“太阳出世”一样,一发表就被理论界交口称赞,备受宠爱,成为这种新的审美流向和文学流派的发轫之作,这部小说之所以备受人们关注,不在于叙述技巧的新奇,典型人物的典型特点,而在于作品以对世俗生活的深切体验,真实地写出了普通的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所写内容平凡庸常,司空见惯而又触目惊心。
随后她一发不可收,又发表了《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作品,这些作品没有运用更多的文学手段,抛开所有理想化生活的色彩,一切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然而正是这样才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忽然之间从一种理想虚幻的梦境中回到了真实的境地。
对于这种与传统写实主义写法相似又有明显差异的写作,文学批评家立刻对这一类以池莉为代表的作家们的小说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并试图对这一类文学现象从理论上进行概括,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比较典型的是张韧在《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一新写实小说得失论》中提出了“新写实小说”的观点,他认为“因为它不仅与现代派与寻根小说,而且与传统现实主义有了区别性,所以与其说它是现实主义‘回归’或‘后现实主义’,不如按其自身特点定为‘新写实小说’。
”(1)一场热烈的争论就此展开,但自从《钟山》1989年第3期开始开辟“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栏以来,文学界逐渐接受了“新写实小说”这一称谓。
从《来来往往》浅谈池莉的新写实小说
从《来来往往》浅谈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从《来来往往》浅谈池莉新写实小说清镇学员刘文丽中篇小说《来来往往》是池莉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早期到现在都表现了当下的世俗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俗世生活对普通人的意义。
表现了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了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坚忍的精神。
创作于90年代的《来来往往》,以康伟业与段丽娜的婚姻生活为主线,表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婚姻、生活的发展与改变,以及大时代变化带给人们的思想上的冲击,和这种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痛苦、改变、醒悟。
人物置身于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所构造的特定环境中,充满着饱胀的人生欲望。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顺应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为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开始下海经商,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就足以证明商场对人的诱惑之大,然而时代环境的变化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
小说集中体现了主人公康伟业从青少年至中年的若干段情感经历以及康伟业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历程。
康伟业所生活的年代包括了文革、又恰逢中国社会由原本的封闭保守走向改革开放,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大批人下海经商,这其中便有许多“康伟业”。
一个男人一生中有几段避不了的情,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康伟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命中几个重要的女人,如戴晓蕾、李大夫、段莉娜、林珠、时雨蓬。
康伟业的实际人生也是从有这些女人开始的,与各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便是作品主要展示的内容,这其中一个最为鲜活、对当下女性最有启示意义的女性形象便是康伟业的结发妻子——段莉娜。
一、从主要人物段丽娜对小说的分析段丽娜事实上是一个“夹生”的女权主义者,她崇尚妇女解放,但又解放的不彻底,这从小说的很多情节中就反映出来了,她自身的背景不错,但,没有像真正的女权主义者那样,自己闯进“男人的世界”,她利用自身的良好关系,把康伟业从底层“捞出来”,希望自己的丈夫有一番大的作为,当她的时代结束后,她不停的抱怨和激励康伟业想重振“段丽娜雄风”,康伟业决定“下海”后,她比康伟业还要兴奋,日常中那个“领导革命女汉子”一下子充满了柔情,说明在她的心中,他认为这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可是从家庭的强势上来看,她又认为妇女是解放的,她要绝对的领导权,等等细节上可以看出,段丽娜其实是个传统的伪女权主义者。
从《来来往往》浅谈池莉的新写实小说
从《来来往往》浅谈池莉新写实小说清镇学员刘文丽中篇小说《来来往往》是池莉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早期到现在都表现了当下的世俗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俗世生活对普通人的意义。
表现了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了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坚忍的精神。
创作于90年代的《来来往往》,以康伟业与段丽娜的婚姻生活为主线,表现了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婚姻、生活的发展与改变,以及大时代变化带给人们的思想上的冲击,和这种冲击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痛苦、改变、醒悟。
人物置身于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所构造的特定环境中,充满着饱胀的人生欲望。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顺应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为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开始下海经商,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就足以证明商场对人的诱惑之大,然而时代环境的变化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社会人生问题。
小说集中体现了主人公康伟业从青少年至中年的若干段情感经历以及康伟业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历程。
康伟业所生活的年代包括了文革、又恰逢中国社会由原本的封闭保守走向改革开放,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大批人下海经商,这其中便有许多“康伟业”。
一个男人一生中有几段避不了的情,再加上特定的历史时期,康伟业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生命中几个重要的女人,如戴晓蕾、李大夫、段莉娜、林珠、时雨蓬。
康伟业的实际人生也是从有这些女人开始的,与各位女性的感情纠葛便是作品主要展示的内容,这其中一个最为鲜活、对当下女性最有启示意义的女性形象便是康伟业的结发妻子——段莉娜。
一、从主要人物段丽娜对小说的分析段丽娜事实上是一个“夹生”的女权主义者,她崇尚妇女解放,但又解放的不彻底,这从小说的很多情节中就反映出来了,她自身的背景不错,但,没有像真正的女权主义者那样,自己闯进“男人的世界”,她利用自身的良好关系,把康伟业从底层“捞出来”,希望自己的丈夫有一番大的作为,当她的时代结束后,她不停的抱怨和激励康伟业想重振“段丽娜雄风”,康伟业决定“下海”后,她比康伟业还要兴奋,日常中那个“领导革命女汉子”一下子充满了柔情,说明在她的心中,他认为这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可是从家庭的强势上来看,她又认为妇女是解放的,她要绝对的领导权,等等细节上可以看出,段丽娜其实是个传统的伪女权主义者。
论池莉的创作
and
a
large
number of her novels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new realism novel’i In 1990s’ Chinese literature,there
可以说许多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无意识”。
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农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由化在经济领域迅 速蔓延,城市里的商业经济发展很快,小商小贩遍地都是,为了生计,市民农民都变得 越来越实际,空洞的理想逐渐被抛弃,大家都盯着“钱”,因为“钱”可以分担起他们 的艰难。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全国各地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中国经济领域里一道最为朴素 而绚丽的风景。这是一群生活艰辛的下层民众,这个由市民和农民组成的庞大社群是整 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国社会的浩荡大军。而他们的生活,就成了新写实小说生长
摘
要
本文以池莉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她的几部代表作,进一步说明池莉作 为市场化时代与市民文化之崛起的代表性作家的时代印记、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独 特的价值。 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新写实小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在“新 写实小说”的众多作家中池莉可为其代表,她的小说均取材于有着特殊格局和习俗的武 汉,主要再现小市民的生活和情感,特别是她在小说中宣扬了一种生命哲学,那就是只 要有能力、有勇气在任何处境中都能生活下去,那就是强者。表现形式一扫过去小说创 作的框框,使她成为“新写实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当今中国文坛做出了不小的 贡献,其创作的一大批小说也是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 出现了转型和分化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池莉等一大批新写实作家的转向,新写 实小说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流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流散。我们之所以通过选取并分析池 莉的创作,探讨新写实小说形成、发展和流散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包含的诸种问 题,就是基于池莉小说创作对于“新写实小说”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即使这 种特殊意义也许是完全无意识的。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池莉的小说创作展开论述,通过对池莉几部代表作的分析,进 一步阐述了池莉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主义;创作风格
池莉小说创作论
池莉小说创作论池莉是当代中国文坛上颇具知名度的一位女作家。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新写实小说”在文坛成名以来,她紧紧跟随时代的变迁,其创作经历了从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纯文学写作向九十年代以来商业语境中的时尚化写作的转变、从意蕴丰厚的市民文学日益向表层化的都市言情文学靠拢。
池莉以平民的视角,反复不断地、由浅入深地、由感性到理性地执著于市民题材的书写,展现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时代到开放繁荣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都市百姓的审美欲求与人生欲望的变化。
本文对池莉的小说创作历程进行了考察,并从市民文学、女性写作两个不同角度剖析了池莉的小说世界,讨论了其写作的意义与缺陷。
从市民文学角度看,池莉对中国当代文坛的独特贡献在于,她以中国当代工业重镇武汉市的市民生活为背景,创作了一个丰满而独特的“汉味”市民世界,对当代中国城市中占大多数的普通市民生活与市民形象进行了既鲜活灵动又相当合理到位的艺术描绘。
对市民生活的描写,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曾出现了老舍、张天翼、刘呐鸥、穆时英、张爱玲、苏青以及邓友梅、陆文夫、冯骥才等一大批著名作家。
池莉的市民世界,对传统市民文学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反叛。
她的小说既没有老舍、陆文夫等在中国新文学史中一直被视为主流作家的对市民文化的批判和对中国文化神韵的留恋,也没有象“新感觉派”和三、四十年代沦陷区那些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的作家那样描写都市的“恶之花”和“乱世”中的苟且偷生。
池莉的意义不仅在于她为中国市民文学续写了八十年代以来的独特的武汉市民的生活,在“京味”、“津味”、“海派”、“苏州小巷”之外又为文坛贡献了“汉味”文化,而且在于她为文坛出示了一整套市民文化的价值尺度和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此种文化形态的沉醉与认同。
池莉市民小说的出现,既是对文坛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主流话语对市民世界描述规范的反对,也是对八十年代中期曾经兴盛的先锋文学主张“世界是荒诞的”这一人生理念的疏离。
从为生存到“为人生”——论池莉的“新写实小说”三部曲
谣 暴露出的流行病研究所在体制改革中, 汪所长、 李书记之流身上潜藏着的人的劣根性及阴暗心理。 池莉近作所构造的人生模式既不排斥世俗物欲的正 当追求, 又主张对人生的 欲望要有所节制 和超越。 这说明池莉在 九十年代中期已开始了 向传统写实 ( 现实主义) 的靠拢, 注重传统写实对社会阴暗面的 揭露与批判, 试图挖掘出当代人身上残存的人格不 健全的畸形心理以 引起疗救的注意 。以这种人生 感悟来回应当今社会, 又具有了一种警醒世道人心 的作用与意义。
二、新写实小说 的变异期
进入九十年代, 市场经济作为意识形态的合法 性被响亮确立, 转型期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的解构与 重组, 金钱、名利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物质欲望, 都构 成此期文学叙事的焦点。此时兴起的大众消费文化 将人们从文化专政主义、一体化的教条意识形态与 物质匮乏中解放出来, 也可以说对世俗幸福生活与 感官刺激的追求, 也是对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结构与 文化专政主义的一种有力的解构。 我拿不准我是 否喜欢现在的城市, 但我对它非常敏感。它用高楼 大厦、钢筋水泥和大量的生活垃圾将传统意义的小 说因素日渐消解, 同时却把人的心无限扩张和复杂 化, 真可谓人心似海。我拿得准的是, 作为一个小说 创作者, 我喜欢人心似海的现代状态 。[ 1] 在都市这 个充满欲望的场所里, 商业经济改造并重塑着都市 人的现代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 追逐金钱成为社会转 型期关注的焦点, 在经济大潮下那些甘于平庸、安贫 乐道都被排斥在社会的主流话语之外。 午夜起舞 中麦力辞职下海, 单位人的心态即刻发生倾斜, 一向 被众人看好、年轻有为的国家机关干部王建国却遭 贬值, 不仅青睐过王建国的办公室最漂亮的女性容 嫣倒向麦力, 连自己的妻子对麦力也不无羡慕, 反映 了计划经济下的 权本 位 已让位 于商品经济下的 钱本位 。市场经济下飞速发展的都市大众文化改 写了既有的文化观念, 力图消解以往的带有专制与 禁欲色彩的理想型文化的现实力量, 更为关注人的 日常生活, 肯定人自身的价值, 而且引发了人的审美 观念的深刻变化。池莉觉察到日常生活中由于物质 匮乏导致的种种艰难尴尬, 她是转型期以来作家中 少有的敢于直面现实、反映现实的一位。她这时关 注和思考的重心开始外移, 将视点由平民的生活 写 实 转向新都市传奇, 由生存的个人烦恼变成了男欢 女爱的婚姻危机; 写作范畴也超出了以往 新写实 的归纳, 写实、客观的色彩大大弱化, 而理想和传奇 的色彩却显著增强, 一个新的、传奇的池莉从新写实
论新写实主义与现代传统主义小说的区别
论新写实主义与现代传统主义小说的区别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以池莉的小说为例摘要:在1989年的《文艺报》上出现了一条《新写实小说在文坛兴起》的消息, 消息中说: “这些小说以它直视现实、人生的写实特征, 以及探索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精神, 表现出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新写实小说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精华, 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框架, 保留了传统小说的基本描写方法, 但更贴近生活, 更注重显现生活的原色。
”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人物,池莉的小说总是能给读者一种不同寻常的感受。
这种感受是触手可及的,是实实在在的,总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去体会生活的平常、淡静、烦恼,却又浓郁的温情。
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比,新写实主义小说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的长处,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框架,保留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描写方法,但更贴近生活,更具生活的原始色彩。
在本文中我将从小说的内容、叙事、情节安排等三个方面来谈论新写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区别。
关键词:新写实现实主义小说池莉引言新写实主义小说其实仍然是一个现实主义小说的流派, 但又不完全是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而是在传统( 经典)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对峙中, 采取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再现生活的方法, 同时又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
故此,新写实主义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不管是在小说内容、叙事手法以及小说的构架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有着区别和联系。
一小说内容方面的差别有人认为,新写实主义小说是由传统现实主义注重对生活的选择和主题的提炼还原到对现实生活的纯客观描写,即就是对生活本来面目的忠实再现。
其实不尽然,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作者往往也会通过对这些生活小细节一丝不落的描写刻画来表达他们自身对于现实生活的某些情感和态度,或者是由此来透视生活中平凡人物的生存观和生活状态等等。
池莉都市小说论
池莉都市小说论池莉在文坛上备受评论界关注,与同时期走红的现代主义作家相比,她的文学生命似乎是更胜一筹。
池莉是如何使自己在大众的眼球里持续走红的呢?究其原因无外乎作者有意地将爱情故事与转型期的都市结合起来,不仅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对都市的外部景观进行了深刻细致地描绘,更对都市内里发生的种种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揭示。
本文拟从池莉90年代中期开始延续至今的都市小说进行考察,从池莉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出发,进而探讨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从而对池莉的都市小说进行市场的定位,以期对池莉的都市小说有个整体的把握。
篇章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绪论部分讲述池莉都市小说创作的研究综述,以及简要的阐明本文作者对该选题研究的价值意义的说明。
其次,梳理池莉都市小说写作的文化背景。
纵观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的同时,池莉毅然把创作视点投向了都市,她站在市民的立场上,创造出了一系列大众化小说文本。
再次,深入了解池莉小说的审美特征。
在这一方面,我意于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浪漫的都市传奇化的叙事策略。
崇尚市民生活是池莉小说的鲜明特征,她采用平民化的低姿态、通俗化的故事模式、大众化的叙事风格、以及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平白晓畅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读者,符合大众的阅读需求。
至于在都市人物的写作方面,池莉更是塑造出了一系列姿态各异、风格迥异、激情四溢的都市女性形象,在都市意识彰显的同时,在她们的内心里,价值观被极度世俗化,甚至于“家”的神话也逐渐瓦解,如宜欣、曾芒芒、时雨蓬、戚润物等。
第四,阐述池莉小说的市场定位——物质的欢歌。
池莉不仅在满足笔下人物人生欲望实现的同时,还能让他们适时的抓住市场经济商品大潮的各式机遇,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左右逢源,达到人生辉煌的顶点;却又不让笔下的人物彻底物质化,或者远离人间烟火,在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中讨生活。
总体来说,池莉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给这个物欲横流的都市带来了一阵清新的微风,它足以抚慰欲望都市里疲惫的心灵。
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名: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新写实主义特征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池莉新写实小说创作简论文
池莉新写实小说创作简论摘要:在新写实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池莉无疑是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
对庸常人生的客观书写,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平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表征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池莉生活流平民本位继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之后,新写实小说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影响较大的文艺思潮和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
池莉无疑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
对庸常人生的客观书写,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平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表征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
一、庸常人生的客观书写不同于现实主义范畴的反思小说和寻根小说,也迥异于现代主义范畴的现代派小说,池莉用平凡、平常、平等的视角来表现生活原生态和还原生活的本真,对现实社会芸芸众生生存状态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表现和关照。
她将视角和笔触集中在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透过庸常人生的日常琐事,展现给我们的是客观真实且极具生活气息的生活百态,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思考。
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是新写实小说中的重要代表性文本,也确立了她在当代文坛中的地位。
小说采用了横切面的方式,描写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生活内容和生存状态。
印家厚的“早晨是从半夜开始的”,因为儿子在昏蒙蒙的半夜里掉到了地上,印家厚一天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半夜孩子掉床的愧疚,排队洗漱厕所满员的无奈,带儿子跑月票时的尴尬,对女徒弟深情表白的恍惚,在食堂吃到青虫的愤怒,为老人祝寿时的拮据……生活的本色,本色的生活,一个普通工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跃然纸上。
如池莉在《我写〈烦恼人生〉》一文中说:“我只希望切切实实与读者一道咀嚼我们的生活,认识我们的生活,享受我们的生活。
”作者用零度情感的叙述,不介入叙事,不发表观点,没有人为的拔高和刻意的概括,也没有重大历史事件更没有浪漫主义,有的只是对庸常生活和世态人情的客观书写、展示。
但恰恰是在对生活原生态的真实反映当中,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市民生活、市民生存的理解、尊重和同情。
解读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烦恼人生》
现实帷幕下的穷形尽相——解读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烦恼人生》摘要: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但它与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有显著差别。
新写实小说,力求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不仅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且关注“原生态”的生活。
八十年代末期,池莉以一部《烦恼人生》而声名大噪。
池莉被认为是当代文坛“新写实主义”的一位主将,“池莉正是靠自成特色的‘市民化书写’即以市民的立场表现都市各色市民生活立足文坛的。
”这部以展现平民生活为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作品内容朴实深厚,感情真挚饱满,称得上是新写实小说的先锋之作。
看似絮絮叨叨的一篇《烦恼人生》,集琐屑、平淡和鸡毛蒜皮于一体,罗列了生活一系列小事件,展现了庸碌、朴实的人生。
在作品中,池莉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池莉烦恼人生世俗生活一、“新写实派”的崛起与新写实小说八十年代是我国中短篇小说的现代主义艺术实验与现实主义的融合时期,这一时期中短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继续坚持和发扬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开始了种种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尝试。
小说创作的主导趋向是回归现实的艺术传统。
八十年代初期出现了“拟现实派”小说和“寻根”小说,在经历了这两种创作潮流后,它们逐渐的暴露了各自创作上的弊端,从而导致了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实验日趋衰落。
此时,在纯文学小说的内部,产生了一种“反拨”现代主义艺术实验出现的极端偏向的艺术趋势,这种艺术趋势主要表现为八十年代后期以“新写实”小说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融合形态。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主义传统的一次回归,但它与历史上传统的现实主义有显著差别。
新写实小说,力求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不仅淡化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那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且关注“原生态”的生活。
新写实小说回避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忽视典型的社会人物和社会形象,拒绝规模宏大的文学主流叙事,更多的是对社会下层平民百姓的注目与关怀。
池莉爱情小说的创作转型
池莉爱情小说的创作转型作者:史长源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1期内容摘要:纵观池莉爱情小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87年以前,池莉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构筑起“乌托邦”式的爱情神话;1987—1990年间,她又宣称“不谈爱情”,主要叙写世俗人生、日常生活;1990年以后,池莉对传统爱情观提出质疑,颠覆并消解了人们心中的神圣爱情。
在艺术手法上,池莉则实现了从理想主义,到新写实主义,再到都市金钱传奇的转型,转型的背后更蕴含着深刻的关系。
关键词:池莉爱情小说创作转型爱情是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永恒母题。
古往今来,作家们歌颂浪漫、纯洁的美好爱情,塑造出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学经典。
池莉也曾是个向往爱情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在无情现实的打击下,她先喊出“不谈爱情”的口号,后质疑爱情、颠覆爱情,拆穿并还原它在当代世俗人生中的真实面貌。
刘川鄂指出,“池莉迄今为止的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可以称作学步期;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中期,这是其成名期;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今天仍在延续。
”池莉爱情小说的创作历程基本上也符合这一划分,并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一1987年以前是池莉小说创作的第一时期,主要作品有《未眠夜》、《月儿好》、《有土地就会有足迹》、《雨中的太阳》等等。
在这一时期表现爱情主题的作品中,池莉用细腻的笔触和诗一般的语言,捕捉那朦朦胧胧、若即若离的情感发展历程,建构起一个个美好、浪漫的爱情神话。
在短篇小说《未眠夜》中,孤儿杨维敏自幼被父亲的好友收养,并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但是,在世俗偏见的压迫下,她只能出于报恩和养父的儿子步入婚姻的殿堂。
新婚之夜,内心悲愤交织的杨维敏勇敢地走出了房门。
杨维敏的故事充分体现出池莉“爱情至上”的婚姻价值观念。
爱情是至高无上的;在爱情面前,家庭影响、世俗偏见都可以不管不顾——舍弃一切都值得。
试论池莉
试论池莉“人生三部曲”的烦恼摘要:人的一生真正的烦恼从长大开始,越长大越烦恼。
俗话说的好,人到中年万事忧。
烦恼徘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不单单是为了生计,更是烦恼于整个生命过程。
关键词:人生三部曲烦恼生命过程正文一、关于“人生三部曲”“人生三部曲”是池莉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
新写实小说是指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向、情感表达,呈现出一种新的气息和风格的小说”○1那么这新气息和新风格的新写实小说气息、风格新在哪里?小说回到生活现实,把目光投向普通人的生活。
把小说事实和盘托出,没有关于人性的道德评价,没有关于生存命运的理性思考,没有现实主义文学惯有的那种强调和暗示。
我们人看到的是倔强溢涌而出的生活事实,那些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冲突等等。
如实“人生三部曲”般,“她不企图去完成任何观念性升华,也不给时代提供文化境象。
它仅仅是一些纯粹的生活事实,一种纯粹的现实性存在。
作家并没有在这些平常普通的生活上强加某种历史法则。
”○2作家尽可能地描写出一种生活状态或心态,直陈式叙事把生活的定义全部交代个人物本身。
“当你把这个世界的一切连同这个世界本身都看的一文不值时,你才会觉得自己活到这会儿活出点滋味。
你才能天马行空般在人生的路上洒脱地走个来回。
”○3在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中,我们看到的是人对生存世俗性、庸常性、卑微性和琐碎性的原生态的展示。
人的生存限制让烦恼伴随着的人生,没有天马行空,没有洒脱无畏,更多的是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人类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与自尊心,受到过三次重大的打击。
……第三次是现代心理学证明,每个人即使在自己的小屋子也不能自为主宰”。
○4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到各种局限,所以连在自己的地盘都无法实现自我的绝对主宰。
在“人生三部曲”中体现出了个人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限制,从而引发的精神烦恼。
这种烦恼不单是存在于社会底层市民、家庭,它还存在于所有人,特别是成年人、有责任的人。
池莉“新写实三部曲”浅论
20 0 2年第 1期 总第 5 3期 ・Biblioteka 西 北第 二 民族 学院学报
J u a h eodN r ws U ir 扣rN t n li or lfte cn ot e nt s n o S h t e ai ai s o t e
N . ,0 2 o 12 O
Cn 肺 .3 . . e 5
要文本之一 , 并与此后发表的另两部中篇小说《 不谈爱情》 f 和《 l 太阳出 -I 共同构成“ 世》 l , “ 新写实三部
曲”又称“ ( 人生三部曲” :《 ) 上海文学》 编者的话” 在“ 中说道 :自《 “ 人到中年》 以来, 我们已很久投有读到这类坚
持以 普通公民日 复一日、 一月, 月复 平凡而显得琐碎的家 庭生活、 班组生活、 社会生活中去发现‘ 问题’ 诗意’ 和‘ 的 现实主义力作了 ¨ 。 ” 池莉的“ 新写实三部曲 在 逻辑上 首尾相 《 连:不谈爱情》 写恋爱至婚初;太阳出 写婚初 《 世》 至 生育儿女;烦恼人生》 《 则记录了 人到中 年的家 庭生活。三部小说实际构成一 个相对完整的生活图景, 从不具 即 备 独立地位的人之子到承担社会义务和家庭职责的独 立人的 转型 过程。的 其中 璃, 既有庄建非面对的不再浪漫的 婚后生活的无所适从; 也有赵胜天、 李小兰历经艰辛终于成功地进人人父、 人母的感慨和欣慰; 更有印家厚面对种
文 学研 究 ・
池莉 “ 写 实 三 部 曲” 论 新 浅
益 西嘉措
( 西北 第二 民族 学 院 中文 系, 宁夏 银 川 7 0 2 ) 5 0 1
摘 要: 士支 围绕池莉的 新写 实三部 凸”, 其 中《 尤 烦恼人生》 为重点, 深入探 讨 了都 市普通百姓
生活 曲严峻 和苦 涩、 及在这种生存状态下 印索厚等 人表现 出来 的坚韧十性 通 过 对小说 中人生形 态
平民化写作的典范——论池莉的小说
平民化写作的典范——论池莉的小说摘要:池莉的小说常常被认为是平民化写作的典范之一。
她的作品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个生活画面,采取了客观化的审美态度和叙述态度,追求生活的原生魅力,展示生活的原生状态。
本文从她小说题材的选择,语言的风格及由生活渗透的感悟三个方面论及其创作的平民立场。
关键词;池莉平民化曾被称为新写实代表作家的池莉,用平民意识观察、感悟、体味生活,将沉重、平实、困惑的现实人生纳入小说主题之中,并采用平民话语讲述平民生活。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
一、从选材上看市民情结池莉曾经说过:“我的写作对象是大众中真实的个体存在,我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对于作品的阅读认识到自己生活的本质。
”因此,池莉的小说从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没有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她的文学始终根植于世俗男女的琐碎生活。
她的小说选材于特有的生存于武汉底层的市井小民。
她不厌其烦地用几乎平淡的语调叙述着他们普通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他们感情的纠葛,经济的烦恼,人性的阴暗与光明全部暴露出来。
她以自己的写作把生活中那些微妙复杂的人际交往,无法言表的细枝末节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沟通了芸芸众生共同的日常生命体验。
《烦恼人生》琐琐碎碎地记下了主人公印家厚从凌晨到晚上一天的生活经历。
突出了钢板厂操作工印家厚所处的烦恼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半夜孩子跌下床,晨起洗簌解手排队,带儿子跑月票的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三等奖的愤怒,对徒弟雅丽一往情深表白的恍惚,吃午饭吃到青虫的愤懑,为父亲祝寿准备礼物的奔波,住房的拥挤,经济的拮据,都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人物贫穷的生存状态。
《不谈爱情》也抹掉了爱情的玫瑰色彩,把实实在在的性和爱还给生活,还给家庭。
《太阳出世》细致描绘了赵胜天和李小兰小两口结婚、怀孕、生孩子,给小孩子上户口的一系列琐屑事情,在繁琐的生活中,体味到人生的艰辛与不易的同时他们逐渐变得有爱心、责任心、上进心。
在这部作品中,既没有《围城》般对婚姻的失望,也没有《天仙配》般对爱情的理想勾勒,只是讲述了普通婚姻让人成长的故事。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池莉的小说创作,从早期到现在都表现了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了日常的现实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了掩盖在那些平凡、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她的创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变迁,将自己的创作与社会环境巧妙地融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87年前后的新写实时期此时池莉的题材选取及关注层面主要集中在作为核心家庭的人的世俗生活,并力图表现凡人在琐碎困窘的俗世中个体与外在环境的冲突。
这一时期作品中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丢掉幻想,面对现实,乐天知命的活下去。
如《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
(二)九十年代以后近几年,池莉将笔下的人物置身于商品大潮和市场经济所构造的特定环境中。
近作中的人物都充满着饱胀的人生欲望,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陆武桥,《来来往往》中的康伟业等。
(三)近两年此时池莉的作品已转到写两性,从性别开始思考生活。
总结池莉在对市民社会中“现在时”的关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浅谈池莉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就是关注和表现普通民众的艰难人生。
而中国的许多作家也正是在朝着这一方面努力,他们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充满同情、充满怜悯、充满关爱,也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不平,甚至为他们呼吁,为他们呐喊。
池莉就是这样一位描写平民百姓生活的作家。
但平民百姓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已不再是一个关于“他者”的叙事,因为池莉不是同情而是认同这种平凡、普通的人生。
她坚信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和生命价值就存在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之中。
从早期作品《烦恼人生》到后来的《来来往往》再到她的近作《有了快感你就喊》,池莉执着地表现着当下的世俗生活对于普通劳动者的意义,表现日常生活怎样塑造了他们的感受、爱情和命运,表现掩盖在那些平凡的、琐碎的欲望之下的,平民百姓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的作品是一成不变的。
确切来说,对中国人真实生命状态的关注与表达只是她作品中的一个主干,主干虽然不变,它的枝枝杈杈却各有各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莉小说论文:池莉小说传统现实主义新写实都市传奇
【中文摘要】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敏锐地捕捉着社会的瞬息变化,并且用独特的视角反映着当代
人的现实生活。
由于池莉创作的时代性,使得她的小说创作因时而变,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特征。
目前对于池莉作品的成果研究已有很多,多数集中于她成名时期的作品及九十年代的都市情感题材作品,但是进行几方面综合比较的研究论著还不多。
本文力图从池莉创作演变的视角,结合新写实小说的前后背景,从作家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文学观、时代背景的变迁等角度入手,进而分析池莉小说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池莉小说创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与政治、文化、时代背景等客观因素和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生活阅历、文学观转变等主观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池莉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的转变,在不同的创作阶段,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风格的表现,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前期的作品充满了清新浪漫的气息,随着时代的变迁、阅历的增加开始向平实通俗的新写实风格转变,而到了商业时代的当下池莉又将文学创作带入了书写传奇人生的时代。
【英文摘要】Chi Li’s novel is definitely a view among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he seizes the changes of the society with her sharp eyes. Her novels reflect the real life of modern people from a unique angle. And her novels change with time, thus showing different features in different period.Research
on Chi Li’s novels is plenty, most about her famous ones and some sentimental novels in 1990s.This essay, beginning with the writer’s cultural background,life experience, literary view and changes of the time background, aims to analyzes Chi Li’s novel’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anging trace.Chi Li’s novels obviously have salient features. It is because many objective factor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writer’s cultural background,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changing of literary view. Due to the changing of Chi Li’s creative ideas and skills, her novels’style varies with time. In the earlier time of her creation, Chi Li’s novels are filled with romantic scents.Then her novels focus more on reality of the society and life. In present times, Chi Li brings her creation into the time of wirting the legend of life.
【关键词】池莉小说传统现实主义新写实都市传奇
【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作者如有异议请与总库或学校联系。
【英文关键词】Chi Li’s novel classic realism nouvelle figuration city legend
【目录】论池莉小说的创作演变中文摘要
6-7ABSTRACT7前言8-10第一章创作题材的演变
10-18第一节红色文学影响下的正面人物10-12第二节世俗生活中的”烦恼人生”12-15第三节市场经济下的都市传奇
15-18第二章艺术风格的演变18-24第一节热情洋溢的诗意气息18-19第二节世俗平凡的生存写实19-21第三节跌宕起伏的传奇色彩21-24第三章爱情观的演变24-32第一节浪漫爱情的理想追寻24-26第二节“烦恼人生”的”不谈爱
情”26-29第三节商潮冲击下的扭曲爱情29-32第四章女性意识的演变32-41第一节善良温婉的贤妻良母32-34第二节中性立场的男女平等34-36第三节自强自立的坚强女性
36-41结语41-43参考文献43-45致谢45-46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