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特心理学的建立 PPT
第二章 冯特与德国的心理学

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一)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二)身心平行论
(三)实验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二元论划分
(四)元素主义的认识论 (五)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直接经验
(一)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心理学可以进行量化研究(与康德观点相反) 冯特心目中的心理学应该是一门量化的、实验的科学。
1879年:开始做一些不属于课程的心理学实验
他后来指出,这些独立实验标志着心理学实验室的正式建立
1979年:美国心理学会批准铸造一枚特殊金质纪念章,正面 是冯特的肖像,背面是“科学的世纪” 1882年实验室从开始一个单间搬到了有11个房间的新地址 1897年实验室甚至有了一座独立的楼 (1943年12月在美英对莱比锡的一次空袭中被摧毁)
踏上讲台……在讲课时,冯特并不参照教案,他的两肘固定在讲台上,
但是手和手臂不停挥动,以某种神秘的方式起到说明和解释的作用” 一个沉默谦虚的人,每一天都是周密安排的。
建立实验室创办杂志之后,一边指导(参与较少)大量实验研究,一边把
精力转向哲学
1880: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第二版;1887年第三版 1900-1920:撰写10卷本《文化心理学》(或《民族心理学》) 展现了语言、艺术、神话、社会风俗、法律和道德中的人类发展的各个 阶段
4、莱比锡岁月
1875 年担任德国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 1879 年建 立心理学实验室 1881 年:让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迅速发表,创办
《哲学研究》,190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
保留哲学成分 有别于致力于超心理学(千里眼、心灵感应等)创办的《心 理研究》
莱比锡大学里受欢迎的教师 “教室管理员打开了房门,冯特走了进来。当然,从皮靴到领带,全是 黑色。他的肩膀很窄,身材消瘦,对着学生俯了一下身,给人以身材很 高的印象,但实际上我怀疑他不会超过1.8米。他笨拙地从边上的走道
《心理学汇报》PPT课件

21
22
教育是什么?
它是20%的管理加上80%的等 待。
23
“一个小学班主任的地位被总统的地位还要 高。”
老师的寿命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理想兴趣信念世界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个性的自我调节自我意识2强迫症和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欢迎大家进入心理学课堂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 主讲人:敖英期满
1
一、心理学的发展史
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莱比锡
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
验室。
2
什么是心理 ?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
人
心理过程
想象、思维、注意
情感与情绪过程
的
意志过程
心
能力
理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个性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
兴趣、信念、世界观
个性的自我调节-----自我意识
4
5
6
常见的心理现象;
1、抑郁症 2、强迫症和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 见于精神分裂症。) 3、妄想:①关系妄想
②被害妄想 ③疑病妄想 ④嫉妒妄想
7
8
9
10
11
12
13
是谁让我们想起了心理学
14
15
16
17
18
19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冯特--实验心理学

心理学史冯特详解演示文稿

感觉
强度 性质
同外部世界直接联系
情感
维度1 维度2 维度3
主 观 外部世界 感 受
• 冯特根据自己的内省观察,提出了著名的情感三维 说。实验用一个能发出有节奏声音的节拍器来进行。 冯特报告说,在一组有节律的滴答声结束时,有一 些节奏比另一些节奏听起来更愉快或更悦耳。冯特 的结论是,任何这样一种节奏的经验的一部分乃是 一种愉快——不愉快的主观情感。沿着愉快到不愉 快的连续系列,可以定出情感状态所处的点。
直接经验即为意识或心理。意识或心理是 以一种复合的形式出现的,若要进行研究,则 必须进行分析,找到这种复合状态的基本元素。 冯特设想了心理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 1.把意识过程分解为它的基本要素; • 2.发现这些要素如何联系; • 3.确定这些联系的基本规律。
• 通过分析,冯特发现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个, 即感觉和情感。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方法论
具体方法
•实验内省法 •民族心理学方法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具体观点
冯特把心理学分成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 究感觉、知觉、反应时等简单的心理过程。而对 于思维、想象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冯特认为实 验法就无能为力了,而必须求助于民族心理学的 方法。
莱比锡实验室所在的建筑
冯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莱比锡实验实中的实验仪器
二.冯特的理论体系之科学观
1、研究对象:直接经验 在他看来,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
为研究对象。
二.冯特的理论体系之科学观
2、学科性质: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 (不过他的民族心理学应该属于人文社会 科学,但他本人未解决——自然科学取向和 人文科学取向之争)。
冯特

冯特认为,感觉和感情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 情感是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如吃糖,我仧丌仅感 觉甜,同时产生愉快乀感。 丌能只根据愉快和丌愉快予以说明,而需要三种向 度才能做出有效的描述:1、愉快-丌愉快;2、紧 张-松弛;3、兴奋-抑郁。根据三度说,每一种情 绪体验都可以在这个三维度构成的坐标空间中找到 自己的位置,不坐标原点的距离表征了情绪体验在 相应方向上的强度。
心理学的任务(二)
(三)、 心理复吅体的形成:冯特认为各种心理复 吅体是通过联想和统觉而形成的。 冯特主张联想包含整个观念联结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所联结的观念丌存在时间上的相继,而是同时地、以 心理复吅体的样貌出现在意识中。,联想有四种基本形 式:融吅(吅幵)、同化、复吅(同时)、相继联想。 (1)融吅:即把若干心理元素融为一体。 (2)同化:即两个差异很小的物体处亍一种彼此熟 悉的关系中往往会产生等同性的观念。 (3)复吅:即丌同感觉乀间的联想。 (4)相继联想:即记忆的联想,如再认、回忆等。
谢谢观赏!
(二)身心平行论
冯特的身心平行论否定心理的客观来 源和生理基础,主张精神和肉体是彼 此独立的序列和过程,因而陷入了唯 心主丿的二元论。 在实验研究中,接受心理刺激的只能 是生理意丿上的感官,因而身心平行 论不实验科学论形成了冯特理论体系 中一个基本矛盾。
(三)实验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 二元论划分
冯特的意志主义
冯特是个意志论者,特别重视意志在心理生活中 的作用。他坚持意志感情论,既承认感情对意志的 发端作用,又指出意志含有认识的成分,它概括心 理的一切。意志含丿是指意愿的活劢戒力量,意志 主丿主张,意志活劢戒力量将心灵内容组织成较高 级思维的过程。 冯特认为:个体意志的一般方向是由意志拥有者 生活过的社会的集体的意志决定的。为了区别个人 意志不普遍意志,解释来自个体的差异,冯特把性 格视为“意志的终极原因”。很显然,对亍冯特来 说,意志既丌是自由的,也丌是被决定的,而是文 化、社会、族群对个体思维不行劢的自上而下的统 摄。
心理学史第三章冯特心理学的建立

切的目标是元素的组织,即元素怎样通过统 觉综合成较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铁钦纳关注的是意识的元
素或内容,以及这些元素 或内容通过联想过程而形 成的机械联结。他抛弃了 冯特的统觉学说,关注的 仅仅是元素本身。在铁钦 纳看来,心理学的基本任 务就是去发现元素性的意 识经验的特性,亦即分析 意识的各种元素成分,并 由此而决定意识的构造。
评论:
冯特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
象统一起来,这种看法是把心理学从旧哲学思 辨中摆脱出来,加入各门科学行列的理论前提, 从而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
但是冯认为一切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
把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本身 混为一谈,抹杀了心物之间的界限,则又走向 了主观唯心主义道路。
(三).心身关系理论:心身平行论
③平行论的有效范围 从身和物的方面来看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其有
效范围是很普遍的。
④平行性和互补性 一切物理的或生理的事件与一定的心理事件又
是相应的。正因为如此,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 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辅助的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评价: ①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的观点 ②捍卫了心理学的独立存在权
主要著作:
《心理学大纲》(1896-1923)
《心理学入门》(1898-1927) 《实验心理学》(4卷本,1901-1905)
——“最渊博的英文心理学著作”-屈尔佩 《心理学教科书》(1909-1910) ——“最能代表构造主义或铁钦纳主义的体系”
二、构造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③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能重复进行,以便
进行验证;
④变换刺激的条件,使被试把刺激和心理过程分
开。
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詹姆士 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研究心理在适应
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提出潜意识,主张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主张性欲论
31
1.构造心理学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学派观点:研究意识,认为人的认识经验
但不管怎么说都可以预见,就远景而言,无疑将是我国 21世纪的朝阳产业。
4
1.2 心理学解读
• 关于心理学的大众理解
–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 – 心理学家会催眠 –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 心理学就是“话疗”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反对构造心理学。 (3)研究方法:实验 (4)评价:在知觉研究方面的贡献极大,为后 来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5
4机能主义心理学
• (1)代表人物:詹姆斯、 杜威
• (2)主要观点:主张意识 是一个连续整体,反对构造 心理学。心理学应该对个体 在适应环境时的心理与意识 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意识作 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作者:斯塔
诺威克,
40
• 2.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1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一般)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 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 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叫观察法。
观察法有两种方式,一是参与被观 察者的活动过程,成为其中的一个成 员;另一种是在旁观察而不参与被观 察者的活动 。
第四章 冯特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 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第六节 冯特的贡献和局限
心理学的独立
墨菲在《近代心理学史导论》写到:“在冯特出版《生理心理学》与创立心理学实验室之前, 心理学几乎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 论的门。1879年,它才算是有个安身之所和有个名字的一门实验的科学“
首先发现重量的最小可觉差,而两重物之间的最小可 觉差与标准刺激之经是一个常数。后又推广到研究皮肤 表面两点阈限,线的长短和音的高低,总结出一个公式, 即:K=△I/I, 其中K=常数;△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I= 强度。后大量实验证明,韦伯比例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
激,刺激过强和过弱都不适用,因此有其局限性。
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是第一个
发现感觉对于外在刺激物及二者具有相互依存性的
人。但只适用于中等强度。
最早系统用实验证明了“阈限”概念。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实验心理学诞生于德国? 一、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社会发展需要 哲学背景:观点与体系的准备
三、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元素的分析------感觉、感情 感觉与外部世界相联系,代表着意识经验客观方面,
不同感觉的复合构成知觉和观念。情感代表意识经验 的主观方面,情感不与外部世界直接联系,而仅仅是 感觉的伴随物。
感情“三度说”:存在向度相反的三对基本感情 (1)愉快—不愉快(取决于刺激强度) (2)紧张—松弛(取决于刺激时间) (3)兴奋-沉静(取决于刺激的性质) 以生理实验论证学说,没有成功,当时和后来许多人都不赞 成此说,不过对情绪生理基础的研究还是有推动作用
第四章 实验心理学的 诞生和冯特的贡献
冯特心理学体系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一、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冯特在他去世前出版的自传中指出,从他发表第一部著作之初,他就设想把心理学分成实验的和社会的心理学。
他花了38年研究实验心理学,而用生命的最后20年去研究民族心理学。
因此,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研究个体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
由于冯特强调心理或意识的内容,通常把它的实验心理学体系称为“内容心理学”。
这便鲜明的区别与同时代的另一个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二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对象冯特认为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都是以经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相,但是其出发点不相同。
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例如,对于“光”这一经验来说,心理学研究的使人对光的感觉,而物理学研究的是光的粒子、波动和波长等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冯特认为心理学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因为传统哲学心理学所使用的内省法是不充分的,经常使人误入歧途。
但是冯特诱人为心理学不能完全抛弃内省法,因为个人的直接经验只能为自己所觉察,只有通过个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才能接近直接经验。
因此,冯特主张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是冯特意识到实验内省法的不足,因为在自我观察的过程中,观察着观察的是自己的经验,观察者与观察物是混淆在一起的。
为了做到观察者与观察物的分离,就必须利用各种客观实验技术记录被试的反应,而不仅仅依赖被试对自我观察所作的报告。
在这一指导原则的指导下,冯特搜集了示波器,速示器,测示仪等工具,这些工具构成了冯特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
尽管冯特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内省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但冯特更注重实验。
他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一套实验方法引进心理学,把传统的经验性内省改造成实验性内省,即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内省,特别是注重利用各类仪器和工具等客观实验技术,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获得明显的进展,也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第二章 冯特与实验

• 心理复合体的形成规律: 心理复合体的形成规律:
• 创造性综合原则:不同心理元素组成了心理复 创造性综合原则: 合体,心理复合体就具有了新的性质, 合体,心理复合体就具有了新的性质,新的性 质并不是原有的心理元素的简单相加 。 • 心理关系原则:心理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 心理关系原则: 了各元素的意义, 了各元素的意义,即每一个心理内容都通过与 其它的心理内容所处的关系而获得意义。 其它的心理内容所处的关系而获得意义。 • 心理对比原则:指心理内容中一些相互对立的 心理对比原则: 内容由于对立而加强。 内容由于对立而加强。
•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心理学研究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内省法: ①、实验内省法: • 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 内省法:传统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内省法:传统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内省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 实验内省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 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 实验内省法特点:有规则;只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 实验内省法特点:有规则;只用于简单的心理现象。 •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②、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 对于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必须采用实验内省法以外的 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进行研究。 •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 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第二章 冯特与实验心 理学的建立
张 绣 蕊
• 本章内容共分三部分: 本章内容共分三部分: •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 国心理学家 • ----意动心理学 ----意动心理学
第一讲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第一讲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略传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他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
19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
1856年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取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
1857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
1858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
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
1862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
到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
1874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
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长达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
1881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
1903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
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
于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是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
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著作。
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Titchener,1929)。
他最大贡献也在于心理学。
冯特主要心理学著作有: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1858--1862)。
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精选2021版课件
17
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一)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
(二)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学的对象: 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经验科学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直接经验到的因素: 心理学乃“直接经验之学”
精选2021版课件
9
第一节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精选2021版课件
10
主要内容
一、个人简介 二、心理学体系
➢ 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 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心理学的任务
三、对冯特的评价
精选2021版课件
11
一、冯特的生平
(一)略传:(1832-1920), 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 学实验室的创立者。他的 《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 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 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 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 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 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 验室。1909年当选为国家科 学院院士。
——对于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必须采用实验内省法以外的 方法进行研究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 揭示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精选2021版课件
22
(二)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4、心理学的任务:
①、意识经验的分析:心理有哪些元素? ——基本心理元素:感觉、感情
——感情三度说(图) ②、意识经验的复合: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
精选2021版课件
24
4、心理学的任务
– 复合:不同种类的感觉或感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体 – 相继性联想:即记忆的联想,如再认、回忆
心理学课程ppt课件

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科学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干预的学科。未来,积极心理学将更加注重人类正面价值 和积极体验的研究,如幸福感、满足感等。
幸福科学的应用
幸福科学是研究人类幸福感和福祉的学科。未来,幸福科学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如提高人们的生活 质量、促进社会公正等。
06
课程总结与回顾
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
健康心理学
要点一
总结词
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发生机 制和干预方法,旨在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健康心理学关注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例如情绪、 压力、应对方式等。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 理健康状况,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对 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来说,了解和应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 助于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 景下的独特性,包括价值观、信念、 兴趣等。它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 行为和思维模式。
学习与行为主义
学习
学习是指通过经验和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包括观察、模仿、实践等 。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派别,强调对外部行为的观察和控制。它认为人的行为 是由环境决定的,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手段来改变行为。
主要观点总结
心理学定义及研究范 围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 应用领域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 关系
学生互动与讨论
针对心理学领域的某个具体问题 展开讨论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 会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促进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提升
下一步学习计划
介绍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安排学习计划和任务,提示注意事项
1879年冯特

̅ 1879年冯特(德)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
的独立。
0、心理学的任务:表现在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心理的实质: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调节与监督功能。
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产生时有无目的与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无意、有
意、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
根据注意所指向的对象性质不同:外部、内部注意。
注意产生的条件:1、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例:老师讲课声音顿挫富
于变化是为引起学生无意注意)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人本身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的组织活动、
间接兴趣、排除各种干扰维持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
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的种类: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分视知觉、听知
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皮肤)知觉。
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分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根据知觉对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客观现实的精确
性程度,分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
感觉的规律:感觉强度对刺激强度的依从性(感觉阈限和感觉性成反
第一讲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第一讲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一、略传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派的奠基人。
他生于德国曼汉市附近巴顿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就养成一种好学深思的习惯。
19岁入杜平根大学,第二年秋转海德堡大学继续学习医学和哲学,毕业后留校教生理学。
1856年春冯特到柏林大学跟当时被誉为“生理学之父”的约翰内斯·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同年返回海德堡大学,先后获取医学、哲学两个博士学位。
1857年任该校生理学讲师。
1858年后冯特任著名生理学教授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十余年,协助指导学生做肌肉收缩和神经冲动传导的实验。
此时,冯特开始研究生理心理学。
1862年开设“自然科学的心理学”(后改为“生理心理学”)讲座。
到1864年冯特升任副教授。
1874年冯特到苏黎世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这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由生理学转向心理学。
1875年冯特到莱比锡大学任哲学教授,长达40多年,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并于1879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
此后世界各国青年学生慕名前来学习的很多。
1881年他创办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实验论文报告。
1903年又改名为《心理学研究》。
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
于1920年去世,终年88岁。
冯特是位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学者。
他的著作不仅数量多近500种,且涉及面广,除心理学外,还发表大量有关生理学、物理学、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伦理学、宗教学等方面的著作。
可以说,冯特兼生理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于一身,但正如他的学生铁钦纳所说的:“冯特的全部思想集中于心理学”(Titchener,1929)。
他最大贡献也在于心理学。
冯特主要心理学著作有:1、《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以下简称《贡献》,1858--1862)。
在本书中,冯特第一次正式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贡献》这部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常被视为促进实验心理学诞生的著作。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课件(21张)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人本主义观点 对人性的看法
能动的、潜能是无限的
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 展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在研究人类行为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强调个人成长 关注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 试图研究整体的人,整体的观点
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例如,要求观察者报告他们对一个特定的音乐和弦的反应
University of Liepzig
心理学主要流派
构造主义
铁钦纳(1867-1927) 实验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
基本元素,发现这些元素合成 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研究人 的直接经验。
从反对构造主义到学派林立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认知神经科学
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20世纪80年代开始活跃起来。当时,认知心理
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来记录 人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大脑活动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社会文化取向
对人性的看法
研究的焦点
无意识驱力、冲突
基本研究主题
把行为作为无意识动机的外显表达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PPT21页)
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马斯洛(Maslow)
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 现象学方法研究个体自我的内心感受。
罗杰斯(Rogers)
来访者中心 无条件积极关怀、实现自己的潜能
社会力量、文化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对同一经验两种观点的平行 把经验区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一个是生理的和物理的,
另一个是心理的。两者平行存在,其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②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 生理和心理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指心理不依赖身体,不依
赖大脑。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因果系列。
评论:
冯特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统一起来, 这种看法是把心理学从旧哲学思辨中摆脱出来,加入各门科 学行列的理论前提,从而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
但是冯认为一切科学都是以经验为研究对象,把物理学的研 究对象和心理学研究的经验本身混为一谈,抹杀了心物之间 的界限,则又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道路。
二、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一)两大部分: ①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即实验心理学; ②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即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科学观
与哲学:相互独立,但仍存在联系。 与生理学:身心平行论的观点,区分了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 心理学的应用性:纯学术性研究,实验室研究解决最基础的
从1857年开始,他担任著名感官生 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当赫尔 姆霍茨研究感官生理学中的心理学 问题时,冯特也对心理学有很大的 兴 趣 。 1861 年 冯 特 制 造 了 一 套 专 供 心 理 学 实 验 用 的 仪 器 , 1862 年 发 表 《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在这本 书中,他第一次提出“实验心理学” 一词和他创建一门新心理学的计划。
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
实验内省法局限于实验被试的心理的研究,只适于探讨更为 严格的心灵的生理方面。
对于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必须采用实验内省法以外的方法进 行研究。
借助于对人类文化产物的分析说明人类高级心理过程,揭示 社会心理的发展规律。
(五)心理学的任务(目标)
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与规 律。
心理问题。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的对象 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冯特的心理学被称为“直接经验之学”。
换言之,心理学和自然科学都研究经验,只不过心理学研究 直接经验,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而已。举个例子说,冬 天你在房间内看窗外一支温度计显示为0度,那你就不是在直 接经验这个温度现象,温度只是通过一个科学的工具被间接 显示出来得的;当你不穿外套走到门外,才直接经验了寒冷, 这是直接的意识经验,就是说没有一只温度计作为你和天气 之间的媒介。对冯特来说,正是这种直接的意识经验才是他 的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心理有哪些元素? 二是心理复合体的结构如何? 三是心理复合体形成有哪些规律?
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是一种科
学的内省形式。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冯特为内省法的实施制定了几条规则: ①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便有一定的心理准
备; ②控制各种无关的刺激,以使被试集中注意于自己的心理活
动,减少无关刺激的影响。 ③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能重复进行,以便进行验证; ④变换刺激的条件,使被试把刺激和心理过程分开。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必须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乃是自然科学取得决定性进步的源泉,它使我们的科
学观产生了革命。现在,让我们将实验应用于心理科学吧。”
(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内省法 实验法: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内省法: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即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
1875年,冯特担任德国莱比锡 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他在德 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 实验室,1881年创办实验室的 机关刊物《哲学研究》。1896 年出版《心理学大纲》,1900--1920年写出《民族心理学》, 共十卷。1920年去世。
莱比锡实验室所在的建筑
冯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莱比锡实验实中的实验仪器
第一节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创立
一、生平 二、心理学体系
冯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冯特心理学的内容 三、对冯特的评价
一. 生平
冯特(1832---1920年)早年学
医,后转向生理学。1856年曾随具
有实验生理学之父之称的约翰内
斯·缪勒学习生理学。
Wilhelm Wundt
Wilhelm Wundt
3-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本章内容共分两节: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
心理学经过两千多年在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到了19世 纪中叶以后,哲学已为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概念和理论, 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是发展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基 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条件已经具 备,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 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同年,他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从自然科学的观点看 心理学”。次年,他把讲课稿以《人类和动物心理学讲 义》的题目出版。在这本书中,冯特从生理学的角度论 述了心理学的问题。1874年,冯特出版《生理心理学原 理》,声称要利用生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来建立一门 科学的心理学。冯特把实验心理学称之为生理心理学的 目的是强调以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的问题,以 使心理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部著作是科学心理 学独立的标志之一。
(三).心身关系理论:心身平行论
“心理现象不可能像因果关系那样涉及身体现象。尽管心理 过程与体内明确的生理过程相联系,尤其与脑内的生理过程 相联系,但是这种联结关系只能被认作是同时存在着的两个 因果系列的平行,由于它们条件的不可比较,不会直接发生 相互干扰等问题。”(冯特,1997,P.470)
(三).心身关系理论:心身平行论
③平行论的有效范围 从身和物的方面来看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其有效范围是很普
遍的。 ④平行性和互补性 一切物理的或生理的事件与一定的心理事件又是相应的。正
因为如此,心理学和生理学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辅助的 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评价: ①一种唯心主义二元论的观点 ②捍卫了心理学的独立存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