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案学第【单元导读】一组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15自相矛盾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了解人物思维过程,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图片引入1.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片,猜一个成语吗?2.你一定猜出来了吧。

就是“自相矛盾”。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3.自己大声的读2遍课题《自相矛盾》4.自己从图中找到矛和盾。

矛:前面尖尖的用于攻击敌人的兵器。

盾:是圆形或方形的,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书写提示:矛(máo)盾给予(yǔ)二、了解作者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解大意1.根据下面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2.读一读下面生字、句子(1)鬻(y ù)吾(w ú)弗(f ú)夫 (2) “楚人有鬻(y ù) 盾与矛者。

”“夫(f 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吾(w 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w ú)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其人弗(f ú)能应也。

”3.试着读出韵味和节奏4.结合注释和老师提示理解大意誉之曰誉:称赞吾盾之坚吾:我坚:硬,坚固吾矛之利利:锋利或曰曰:说何如何如:怎么样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代词,指“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之:相当于“的”。

4.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四、走进寓言,了解人物思维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学习提示:矛刺破了盾说明矛非常锋利,而盾不够坚固。

矛刺不破盾则说明,矛不锋利而盾相当坚固。

那楚人的矛是锋利还是不锋利?盾是坚固还是不坚固?确实有问呀?围观者论证了楚人的话不成立。

他才会发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的质疑。

楚人并不愚钝思考后发现自己说法前后矛盾,哑口无言“弗能应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①读、记、写下面的词语:(要读对并且读好,需要的加上拼音!)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
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此任务主要是 读,要大声读, 读正确,多读、 读流利,读精彩! 提示: 重难点要重点展示
★②多音字我知道: (拼音书写要规范)
★②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动?找出相应的句子,用红色、曲线画出?并说一说 为什么让你感动? ★③ 感悟理解句子 A:“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我”有这种感受?
B:“在这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明明是生了红锈的鱼钩,怎么会闪烁出灿烂额金色的光芒?怎么理解这句话?
【展示探究】
展示一定要把握住两个时间:展示时间和评补时间
1、抽签、预展。2、展示、探究。
【达标检测】
★1、通过学习全篇课文,说一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导学案书写要求: 1、 字体工整 2、 内容写完 3、 有使用双色笔 4、 努力写对,不
会的用红笔 标出? 5、 保持干净整洁 请家长认真检查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我能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我能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时间预设】
导入 2′ 合作学习 10′预展 5′展示探究 19 ′ 达标检测 4′
【知识链接】
草地:本文指的是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连接段的川西北草原,纵横300 余公里,海拔在3 500
15*《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年级: 五 学科: 语文 编号: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导学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跌、偏西、天涯”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能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细读课文,我能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从中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对西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4.通过揣摩优美语句,我体会到了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知识链接】《草原》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学习过程】一、解读目标,设重难点。

(2分钟)二、初读课文,字词积累。

(15分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我能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四字词语,并读两遍。

3.在本课生字中,我想提醒同学注意“”字的读音;还有“”字的字形。

4.我能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5.我的疑难: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

(13分钟)1.课文是按顺序,先描写的景色,再描写场面和的情景,最后以诗句“,”结尾。

2.课文主要记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赞美了和。

四、细读感悟,入情入境。

(50分钟)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讨论:(1)本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我能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并做好批注)“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写出了草原什么特点?(2)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我能用波浪线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并抓住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在文中做好批注。

)关键词:理解和体会:2. 品读课文第2至3自然段,说说蒙古族老乡是怎样迎接远客的?(我能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并能抓住关键词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文中做好批注)关键词:我的看法:3. 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我能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插图,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和体会,和同学分享读后的感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导学案

塔南路小学导学案学习流程1、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等词语。

3、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课文写到了哪些“亲人”,为什么称为“亲人”?2、用“﹏”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想法。

展示一:本课易错字、易错音提示。

展示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示三:课文主要内容提示。

(一)看拼音写汉字。

è hào yǒu yi gē yáo dà sǎo ( ) ( ) ( ) ( )zàn shí Xiāo yān zhàn yi lán zi fēng suǒ( ) ( ) ( ) ( ) ( ) (二)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怎么能忘怀?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您说,这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我的收获是:塔南路小学导学案学习流程1、我能正确读出并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3、“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1、文中写得那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阅读课文前三段,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

3、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展示一:有感情朗读课文,说出文中写得那些事情可以感受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展示二:阅读课文前三段,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按课文内容填空:为了志愿军,大娘(),为了志愿军,小金花(),为了志愿军,大嫂(),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 );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导学案学习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2.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重点和难点: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划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划人物的写作方法。

导学提纲: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四遍。

二、我能把这些词语正确地读下来。

青稞面抽噎红锈颧骨两鬓搪瓷碗熬过收敛搀扶奄奄一息喜出望外无边无涯三、我知道:(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四、我感动:我要把感动的地方画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金色的鱼钩(1)朗读课题,应该强调哪个词?(2)读到“金色”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光明、灿烂、永垂不朽等。

)了不起,由这个词语联想到了……2、平常的鱼钩是钓鱼用的,而这个鱼钩,却蕴含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3、认读词语。

青稞面抽噎红锈颧骨两鬓搪瓷碗熬过收敛搀扶奄奄一息喜出望外无边无涯(1)颧骨两鬓:是指什么地方?(2)这是什么描写?(3)谁找到课本上对老班长外貌描写的句子?你来读一下。

(4)你从这段外貌描写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你爸爸多大?和老班长岁数差不多,那外貌和老班长一样吗?为什么老班长却这样地苍老呢?(艰苦)(5)那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样子的?(美,那是草原)来大家看:(大屏幕)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讲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

草地,其实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

两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叉河横生,地势低洼,水流淤滞而成沼泽。

经年水草,盘根错节,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

远远望去,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不见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村寨,没有道路,东西南北,无边无涯。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八单元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备教材备课资料1.走近作者——季羡林人生标签: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

被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等。

作者名言: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生平简介: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

文学成就: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精通多国语言。

2006年成为首位“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作者作品:译著《罗摩衍那》;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2.片段赏析师: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的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

请接着说……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户翩翩起舞。

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生……师:是的,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

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再通过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

(学生练读,再指名读,评价。

)备课堂名师导学案【课文分析】本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导学案第一组【单元导读】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

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

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

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边读边做批注。

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

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导学案

12.半截蜡烛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说说。

学习重、难点通过读人物的的语言和剧本提示(即文中带括号部分),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学习准备搜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自主学习1、给生字注音:半截()许诺()熄()灭厨()房烛芯()楼梯()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无奈:讨厌:不耐烦:若无其事:纯洁:厉声:3、找出你认为精彩的部分,分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要求:(1)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心理,有感情的朗读。

合作探究1、认真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1)当时,伯纳德夫人(怎么做)(结果怎样)(2)当时,大儿子杰克(怎么做)(结果怎样)(3)当时,小女儿杰奎琳(怎么做)(结果怎样)2、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胜利靠的是什么?他们这样做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支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达标测评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昏暗()严肃()显眼()安全()粗暴()放心()若无其事()2、我最欣赏剧本中的语言,因为3、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4.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也写一段剧本。

拓展阅读《智取威虎山》(节选)人物表杨子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排长。

常猎户——常宝的爸爸。

常宝——猎户女儿。

一九四六年冬季。

东北某地。

深山老林,皑皑白雪。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追剿队全副武装,红旗前导,急驰上。

常猎户、常宝正在藏皮子,杨子荣走到屋前敲门。

杨子荣老乡!常猎户示意常宝躲起,然后紧张地由屋内出来。

常猎户(打量杨子荣)你是……杨子荣不认识啦?我就是前几天来过的皮货商啊!常猎户皮货商?杨子荣啊。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你们准备好了吗?你对语文有什么期待呢?让我们开始新的语文征程吧!本学期的知识目标(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二)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按原定计划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三)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四)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五)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六)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本册书有如下的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30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2篇。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单元课文由3篇精读课文和2篇略读课文组成。

其中,精读课文后面有识字写字教材,包括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和词语采集;略读课文后面有要求认识的字,有思考练习和词语采集。

本册教科书设置了6个单元。

本册所设专题依次是:多彩的民族文化、人类的伙伴、巾帼英杰、自强不息、赤子之情、名著之旅。

这些专题较具体地体现了语文教育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母语文化的主题,以及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要求。

每个专题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爱美情趣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奋发向上的信念,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结构图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神鸟第一课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5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6 第二课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格萨尔王的故事第一课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0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第二课时1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133、冬不拉第一课时15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二课时1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4、火把节第一课时19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二课时2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2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4 5、刘三姐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25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6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27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语文百花园一第一课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二课时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3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33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34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35学知识 长本领 崇人文 尚理性 数理化 天下用 文史哲 世理明36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37天下用 文史哲 世理明7、珍珠鸟38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39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40品中升 苦中练 练中精8、海豚救人41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42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9 、老人与海鸥44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45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4610、草虫的村落47 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48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49学知识 长本领 崇人文 尚理性 数理化 天下用 文史哲 世理明语文百花园二50 学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清贫》导学案设计
2.学习用对话、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搜集方志敏烈士的相关资料。(教师)
2.准备方志敏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题质疑,交流资料(用时:5分钟)
1.板书课题。
2.组织学生介绍作者。
3.引导学生质疑:方志敏是一个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共产党人,1935年1月被俘入狱,《清贫》就是他在囚室里所写的。你认为“清贫”是什么意思?
1.展开识字学词活动:
(1)小组内合作,交流疑难字词,解决不了的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2.在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或进行概括。
3.明确方志敏是一个朴素、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人。
1.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生字词问题,将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训练学生在阅读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用时:18分钟)
(1)组织学生谈感受。
(2)对比感悟人物形象。
句段二: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1)这个句段说明了什么?
(话内容及描写兵士情绪变化的内容,组织学生谈体会。
(2)在对比中感悟人物的品质,并深入理解甘于清贫其实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操守的道理。
句段二:
(1)用国方兵士的“满肚子热望”反衬方志敏的清廉。
a.“从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动作描写体现了国方兵士贪婪丑恶的嘴脸。
b.紧抓“一个铜板都没有”体会方志敏清贫廉正的高尚情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五》 导学案

回顾·拓展五学习目标:1.交流阅读名著的收获。

2.积累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3.了解《西游记》。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定向:复习回顾本组课文主要内容。

二、自学体验:1、在本组学习过程中,你喜欢那一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性格比较:廉颇与蔺相如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有什么特点?除了书上的这个故事,你平时阅读中还发现他们俩有什么特点?3.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样的性格特点来写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三、合作展示:就上面个的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四、归纳提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他的经历不同,对书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要读出自己的理解。

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日积月累:1、学生自渎课文歇后语。

2、与同桌互读,争取背诵。

3、谈谈自己对歇后语的理解。

4、情景造句练习。

5、列举自己知道的有关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六、反思总结:口语交际·习作五学习目标:1、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编排课本剧,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情展现人物特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2、学习缩写,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做到意思准确、完整,语句连贯通顺;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时数: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定向:二、自学体验:1、播放《草船借箭》,观前布置思考问题。

⑴你最喜欢哪个演员的出色表演,为什么?⑵你认为导演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三、合作展示:学生自由讨论:可以从人物的语言或动作是否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谈;可以从故事情节的安排谈;可以从服饰道具的使用谈。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在欣赏中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编排课本剧的兴趣。

四、归纳提升:老师以《草船借箭》为例引导学生如何编排课本剧。

⑴请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主要人物并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的相关语句。

⑵学生简要交流。

⑶课文中有些人物神情并没有直接提供,作为编导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特点以及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想象他们的神情。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爱阅读
第一课《捉迷藏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共需一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 了解“捉迷藏”游戏。

- 阅读课文,感受读书的乐趣。

- 理解语文知识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研究语文知识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
- 能够理解课文更深层的含义。

- 能够将语文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
- 多媒体教学设备。

- 相关绘本和课件。

- 课堂小游戏和趣味互动环节。

教学过程
1. 开始课堂,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整个单元的研究目标。

2. 让学生们谈论一下自己喜欢玩的游戏,并引入本课将要研究的内容。

3. 播放一段有关“捉迷藏”游戏的视频,并与学生们分享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有趣的游戏。

4. 介绍本课的词汇和知识点,并让学生们自己翻阅课文,理解文章的表层含义。

5. 分组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爱读书”的含义,并与同伴进行讨论。

6. 班级互动环节,设计一个带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或互动环节,将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回顾。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题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总结
本单元是围绕“我爱阅读”这个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到阅读是一种乐趣,更要让他们明白阅读对于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和运用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1、3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陶渊明,东晋诗人。

名潜,字元亮。

私谥靖节,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B.《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或《诗三百》。

(正确答案)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D.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uò)一幢房屋(dóng)B、踯躅(zhú)芸芸众生(yún)(正确答案)C、青荇(xìng)礼节甚倨(jū)D、颤动(zhàn)间至赵矣(jiàn)3、4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草木荣枯,大雁去来,恐龙无处不有,沙子极为致密,这些现象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正确答案)C.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枪声。

D.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世代传承并创造的民间文化。

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秦可卿死后,贾珍因尤氏犯了旧疾,不能料理事务,请王熙凤帮助丧事。

王熙凤安排妥当,恩威并施,威重令行,将两府的事情安排得停停当当。

B.《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C.《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 导学案

18、将相和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一些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学习重点:感悟人物特点,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司马迁、他的《史记》以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有条件的观看或听听《将相和》的京剧录像。

课时:两课时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阅读本文,要抓住人物特点。

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理解后和同学交流讨论。

基础达标:1、正确地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看拼音写汉字。

zhào jí yǔn nuò dǎn qiè jù júe gǔ sèzhū wèi hé shì bì zhào guó fù jīng qǐng zuì( ) ( ) ( ) ( )()(2)读句子,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正(zhèng zhēng)在为(wèi wéi)难(nàn nán)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2这话传(chuán zhuàn)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jiǎ jià)不上朝(cháo zhāo),免得(dé de)跟廉颇见面。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5遍,《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相指的是,和的意思是,课文主要讲的是挑战自我:(1)边读课文边思考:每个人物的特点是怎样的?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并把你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草原(课时一)第1课草原(课时二)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1 234第2课 丝绸之路第3课白杨(课时一)第3课白杨(课时二)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第5课古诗词三首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自主预习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合作探究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理解诗句的意思: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5、学习《清平乐·村居》(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2)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四)达标检测。

1.《牧童》的作者是,字。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

横:弄:篙:棹:亡赖:3.根据课文填空。

(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诗中有声——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飞入菜花无处寻。

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 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
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归 纳 反 思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3、会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中国西部灿烂的历史文化。
自主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2、读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
合作探究
1、理解下列词语: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
2、熟读课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
里”“勾勒”“渲染” “翠色欲流” “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பைடு நூலகம்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学习目标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3、课后思考题第二大题的第一小题。
五、检测。
1、试着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句话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白杨有了哪些认识呢?请谈一谈。
板书设计
3、白杨
高大挺秀繁茂生命力强
归 纳 反 思
第3课白杨(课时二)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
边疆建设者
归 纳 总 结
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2、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 难,是怎样克服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 热情。
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的满腔热情; 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 的英勇气概。
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请你谈谈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达标检测。
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 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
板书设计
3、白杨
借物喻人

服从需要 扎根边疆 坚强不屈 无私奉献
3、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这句话的含
义是()。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4、丝绸之路因何而得名?
课堂检测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崇( )( )岭()()如生五彩()()
不计()()丰富()()美轮()()
2、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 悠悠驼铃声。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 )。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
2、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 向和奉献精神。
3、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白杨树。
合作探究
1、反复阅读爸爸说的话,讨论爸爸要表白自己的什么心?
2、爸爸在孩子们面前借白杨树表白自己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的心愿,有何 目的?
(1) 巨型石雕矗立在,这里是汉代古都,也是丝绸之路 的起点。
(2) 用“”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3) 这句话与课文的尾句“”相呼 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板书设计
2、丝绸之路
交流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
归 纳 反 思
第3课白杨(课时一)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三、默读全文,升华情感。
1、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2、面对这景美、人更美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夕阳西下,就要分别。
如果此时你就是蒙古族同胞,你想说:“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你想说:“
课堂检测
1、选择你读得最棒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句子展示给大家听
2、试着背诵第1、2自然段。
3、如果让你当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草原风光?列个简要提纲
归 纳反思
第2课丝绸之路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识9个生字,读记、理解“矗立、栩栩如生、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部丝绸之路的灿烂历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重点难点 自主预习
初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祖国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之路……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茫茫的戈壁滩,看看戈壁滩上生长着的白杨。
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把生字新词标出
2、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读一读,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
自主预习
1、认识本课“凿”“巍”等14个生字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自主预习
1、你见过草原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我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